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下册第二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下册第二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下册第二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下册第二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下册第二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班级:___________考号:

一,单选题

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

住在某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中国某市2021年户籍人口约278.6万,常住人口约1053.7

万,工业就业人员约454.0万。2022年该市户籍人口增长13.8万,常住人口减少10.1

万。图示意该市2021年常住非户籍人口的来源地构成。完成下面小题。

1.该市位于()

A.广东省B.山东省C.江苏省D.陕西省

2.2022年,该市()

A.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4.72%B.人口老龄化严重

C.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最高D.城镇化水平较低

3.若该市未来10年持续2021—2022年的人口变化趋势,则该市()

A.人口性别比失衡B.部分企业用工不足

C.小幼学生数增多D.人口合理容变小

新疆耕地中盐碱化面积占比过半。L农场地处天山北麓,2017年起在盐碱耕地内挖塘

汇水,利用农田灌溉退水养殖原产于浙闽海域的石斑鱼,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耕地

盐碱化问题得以改善。随着L农场养殖模式的推广,新疆石斑鱼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逐渐取代了本地市场中来自浙闽的鲜活石斑鱼。完成下面小题。

4.与新闽耕地相比,新疆耕地的灌溉退水大多更适宜养殖石斑鱼主要是由于()

A.水温低B.盐度高C.污染少D.饵料多

5.L农场开挖鱼塘后耕地盐碱化问题得以改善,主要是因为()

A.空气湿度升高B,灌溉用水量减少C.地下水埋藏变深D.地下水矿化度降低

6.新疆石斑鱼取代了来自浙闽的鲜活石斑鱼,主要得益于()

A.适养水域广B.养殖成本低C.产品质量高D.运输费用低

河口湾是指被海水浸淹的河口区。某河口湾(图)水深大多不足5米,受径流和潮流

的共同影响,表层水体性质时空差异显著,含沙量冬季高于夏季,pH值由西向东呈升

高趋势。20世纪60年代河流上游建坝后,入湾年流总量变化不大,但季节差异变

小,河口湾表层水体性质出现明显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17°50'EI18*WE

24°26K

7.下列表层水体性质指标中,在该河口湾东西方向上的分布特征与其他三项不一致的

是()

A.夏季盐度B.夏季含沙量C.冬季pH值D.冬季密度

8.上游建坝导致该河口湾表层水体()

A.冬季pH值升高B.夏季含沙量降低C.冬季温度降低D.夏季盐度升高

近地面大气中的臭氧是在静稳大气环境下,人类排放的氮氧化物受阳光照射发生

光化学反应生成的,对人体有危害。某市地处华北平原,城区是氮氧化物的主要来

源。图示意某次冷锋锋线过境前后该市城郊M气象站测得的臭氧体积分数、气温、

风向和风速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风速/nrs

~|8

-7

-6

-5

-4

-3

-2

-1

…-♦…-臭氧体积分数--0~-气温风速、风向

9.M气象站可能位于该市()

A.东郊B.西郊C.南郊D.北郊

10.此次冷锋锋线经过M气象站的时刻出现在()

A.22日13—14时B.22日16—17时C.22日21—22时D.23日0—1时

11.上图中13—16时臭氧体积分数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A.上升对流增强B.风向变化幅度减小

C.太阳辐射增强D.氮氧化物排放减少

2005年起,青海省逐步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产业,转而发展碳纤维、光伏发电等绿色

低碳产业。这一举措对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青海省承接部分高能耗

新兴产业。完成下面小题。

12.和西部其他省区相比,青海省产业结构调整对保障国家安全意义重大,是因为该

省()

A.生态环境脆弱B.珍稀濒危物种多C.拥有中华水塔D.战略性资源丰富

13.2023年青海省重新承接高能耗产业,主要是基于当地()

A.新能源开发力度大B.土地价格低廉

C.化石燃料蕴藏量大D.节能技术发展

入夜后,暴雨如注,河北某救援队接到求救信息:驴友小黄和小江外出登山未归,手

机失联。救援队根据小黄当天的微信朋友圈内容(节选如下),对照地形图,推断两

位驴友的可能位置,并结合过去对地表景观的了解,判断小江可能面临泥石流的风

险。经紧急施救两位驴友得以脱困。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终于登上这里最高的山顶。西边有一条狭长的山梁,山梁前面还有一处小

丘。……稍作休息后,小江说栗去探秘。他小心翼翼地走下陡坡,径直往北去。望着

他孤勇的身影长长地投射在右边的乱石上,我竟一时有些恍惚。等到他拐进右边的沟

谷,身影便消失在我的视野里。我真佩服他旺盛的精力,我且在这里等他回来

吧!...

14.推测救援队最终找到小黄和小江的可能位置分别在()

A.②地和①地附近B.②地和④地附近C.③地和①地附近D.③地和④地附近

15.此次登山的月份和小江独自出发的大致时刻分别是()

A.2月;13时B.2月;17时C.8月;13时D.8月;17时

16.救援队在判断泥石流风险时,应选取的地表景观观察维度是()

A.海拔高度地势起伏、坡向B.地形部位、地表破碎程度、坡度

C.地势起伏、植被覆盖、地表物质组成D.地形部位、沟谷数量、植被覆盖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码头货物吞吐量是指一段时期内经水运输出和输入的货物总量,20世纪初,京津

等地的货物通过陆路畜力车,甘宁等地的货物通过水路,均运至南海子码头(位于今

包头)中转,使其成为重栗的商品集散中心。当时,从兰州经水路到达南海子码头需

要27天。后来,京包、包兰铁路(图)建成通车对南海子码头货物吞吐量产生重要影

响。

分别说明京包、包兰铁路建成通车对南海子码头货物吞吐量的影响。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东韩江三角洲平原(图左)原为海湾。距今2500年以来,该地地壳和海平面基

本稳定,三角洲上逐渐形成多条高大宽阔的沙垄(图右)。两晋开始,大量移民陆续

进入韩江流域开垦荒地,建立村镇。宋末以来,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当地先民“与

海争地”,不断开发滨海盐碱地,在沙垄上建立村落。

IJ

⑴说明韩江三角洲上任一条沙垄的形成过程。

⑵描述韩江三角洲沙垄的走向特点,并分析沙垄数多的原因。

⑶简述韩江三角洲上村落建立时间的空间差异,并指出这些村落易遭受的自然灾害。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公元前5世纪,印度的雅利安人通过亚当桥来到了斯里兰卡(图)。这里森林广

布。早期雅利安人聚居在降水较少的西北沿海地区,刀耕火种,依赖降雨种植粮食。

随着人口增长,雅利安人的居住地逐渐扩展到岛屿北部平原。公元3—10世纪,雅利

安人修筑众多蓄水池,并逐步形成庞大的堤坝一水渠一蓄水池一水库灌溉系统,斯里

兰卡进入繁荣的农业文明时期。20世纪70年代,马哈威利河调水工程启动。该工程

预计2024年完工,建成后可向北部供水,使蓄水池一年四季均能蓄满。

⑴解释早期登岛的雅利安人仅居住在斯里兰卡岛西北沿海平原的现象。

(2)说明公元3—10世纪雅利安人在斯里兰卡岛北部地区建设大灌溉系统的原因

⑶说明斯里兰卡岛北部地区通常每年只能种一季粮食的自然原因,并分析马哈威利河

调水工程建成后斯里兰卡岛北部粮食产量的变化。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材料显示该市2021年户籍人口约278.6万,常住人口约1053.7万,常住人口远

远大于户人口,可见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化水平高很可能为我国东南沿海省

份,D错误;根据材料显示2021年常住非户籍人口的来源地湖南占比最大,可见该市离

湖南较近,且经济发达,最可能位于珠三角地区,A正确,BC错误。故选A。

2.答案:C

解析:材料显示,该市2022年户籍人口增长了13.8万,包含了自然增长和机械增

长,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无法确定,A错误;

该地常住人口远远大于户籍人口,可见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化水平高,D错误;

外来务工人员多,青壮年比例大,人口老龄化并不严重,B错误;

该市2021年工业就业人员约454.0万,达到将近50%,2022年该市依然工业就业占比

高,且最大,C正确。

故选C。

3.答案:B

解析:当地经济发达,外来人口增多,对人口性别比例影响较小,A错误;该市经济发

达,一直是人口净迁入区,劳动力充足,但是2022年出现了人口迁入减缓的趋势,主

要是由于当地产业转型,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增大前期珠三角低附加值产业占比大,

廉价劳动力多,未来10年对高技术人才需求量增大,部分企业用工不足,B正确;该地

产业转型,导致外来涌入的人口有减少的趋势,且随着经济的发展,生育观的改变,

导致新生儿会减少,该市未来10年有可能小幼学生数减少C错误;该地经济发达,科

技水平高,未来10年对资源的利用率会大大提升,对外开放程度高,人口合理容量会

变大,D错误,故选B。

4.答案:B

解析:由“材料原产于浙闽海域的石斑鱼”可知石斑鱼喜暖,水温低不适宜养殖,A

错误;新疆耕地灌溉退水盐度高,利于石斑鱼生长,B正确:污染少不是主要原因,C错

误;饵料应该比浙闽耕地少,排除D。故选B。

5.答案:C

解析:挖鱼塘后,鱼塘中的水与地下水发生交换,鱼塘中的水矿化度较高,与地下水

交换后,导致地下水矿化度升高,D错误;

开挖鱼塘后,耕地灌溉退水流入鱼塘,减少了耕地水体的下渗,导致地下水埋藏变

深,C正确;

空气湿度升高和灌溉用水量减少与盐碱化问题改善关系不大,排除A、Bo故选C。

6.答案:D

解析:新疆石斑鱼取代了来自浙闽的鲜活石斑鱼,主要得益于和浙闽的鲜活石斑鱼相

比,新疆本土的石斑鱼运输成本低,上市价格会比较低,市场竞争力大,D正确。新

疆养殖石斑鱼需要先改善养殖区的环境,养殖成本更高,排除B。新疆适养水域应该

比浙闽的少,A错误;从材料中无法直接判断新疆产品质最高,排除C。故选D。

7.答案:B

解析:河口湾受径流和潮流的共同影响,夏季盐度受径流影响,径流带来大量淡水,

盐度由西向东升高;冬季pH值受径流影响,径流带来大量的酸性物质,pH值由西向东

升高;冬季密度受径流影响径流带来大量的淡水,密度由西向东升高。而夏季含沙量受

潮流影响,潮流将泥沙带入河口湾,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的潮流向右偏,因此

夏季含沙量东岸大于西岸,分布特征与其他三项不一致。B正确,选项A、C、D错

误。故选B。

8.答案:D

解析:由材料“含沙量冬季高于夏季”结合该河流所在纬度,可以判断,该河夏季径

流量大于冬季但含少量冬季高于夏季,说明泥沙主要来自潮流因此上游建坝对河口湾

的含沙量影响不大,B错误;建坝可能改变河流的水质,但pH值的变化通常与多种因

素有关,如水体中的溶解物质、生物活动、气候变化等。上游建坝对冬季pH值的直

接影响可能并不显著,排除A;冬季温度主要受到纬度、地形、洋流等自然因素的影

响,上游建坝对冬季温度的影响相对较小,排除C;上游建坝会使河流下游夏季径流量

减少,导致河口湾受潮流影响更大,因此会使夏季盐度值升高,D正确。故选D。

9.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某市地处华北平原,城区是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根据图可

知,22日13时臭氧体积分数最高,此时风向为偏南风,由于城区是氮氧化物的来

源,可知M气象站位于城区的北部,故选D。

10.答案:B

解析:冷锋过境前后,风向、气温、气压、天气状况会发生明显变化。根据图可

知,在22日16—17时之前,气温较高,风向为南风,风速较小;22016—17时之

后,气温下降,风向变为北风,风速增大。综合上述分析可知,22日16—17时是冷

锋锋线经过M气象站的时刻,故选B。

11.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13—16时气温升高,对流运动增强,有利于臭氧等污染物的扩散,

因此臭氧体积分数降低,A正确;风向变化幅度减小,不利于臭氧扩散,B错误;此

时是下午,太阳辐射减弱,C错误;该时段是白天,人类活动排放的氮氧化物没有

明显减少,且臭氧存在于空气中,难以自行降解,其体积分数降低主要与扩散有

关,而不是氮氧化物光化学反应生成减少,D错误。故选A。

12.答案:A

解析: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这里生态环境脆弱,是

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而西部其他省区,生态环境较为优越,故A正确;青海省是

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地,珍稀濒危物种多,拥有中华水塔,战略性资源丰富,但其

逐步淘汰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主要原因是生态环境脆弱,产业结构调整可保护生态

环境,保障国家安全,BCD错误。故选A。

13.答案:A

解析:2023年青海省重新承接高能耗产业,主要是基于当地新能源开发力度大。随着

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青海省在光伏发电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新能源的开发

和利用能力得到了提升。这使得青海省有能力在保障能源供应的同时,减少对传统化

石燃料的依赖,从而降低碳排放和环境污染,A正确。而土地价格低廉、化石燃料蕴

藏量大和节能技术发展在新能源开发之前也都具备,故不是青海省重新承接高能耗产

业的主要原因,排除BCD。故选A。

14.答案:A

解析:材料显示“我们终于登上这里最高的山顶,西边有一条狭长的山梁,山梁前面

还有一处小丘。”可见小黄当时登上了当地海拔最高的地方,②地或③地都有可能,

但“西边有一条狭长的山梁,山梁前面还有一处小丘”可见②地最可能,③地排除

CD错误:材料显示“他小心翼翼地走下陡坡,径直往北去”“等到他拐进右边的沟

谷,身影便消失在我的视野里”可见小江当时进入了一条朝向北方的沟谷之中,地最

可能,B错误,A正确。故选A。

15.答案:D

解析:材料显示“入夜后,暴雨如注”可见当天降水量大且集中,当地位于河北,为

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量大且集中,AB错误:材料显示“他小心翼翼地走下陡

坡,径直往北去。望着他孤勇的身影长长地投射在右边的乱石上,我竟-时有些恍

惚。”影子投影在它的右侧,向北行进右侧为东,说明但是太阳位于西方,“身影长

长”说明太阳高度较小,故此时很有可能是17时,C错误,D正确。故选D。

16.答案:C

解析:泥石流多发生在地势起伏大,地表破碎植被覆盖度低的沟谷之中,所以救援队

在判断泥石流风险时,应选取的地表景观观察维度是地势起伏、植被覆盖、地表物质

组成,C正确;坡向与泥石流的发生不存在因果关系,因此不是判断泥石流风险时选取

的地表景观观察维度,A错误;泥石流多发生于沟谷之中,地形部位较为固定,因此不

是判断泥石流风险时选取的地表景观观察维度,BD错。故选C。

17.答案:与畜力车相比,铁路运力大、运速快。京包铁路建成通车使东西部区际联

系增强,南海子码头腹地范围扩大,货物吞吐量上升。与水运相比,铁路运速快、连

续性好,包兰铁路与内蒙段航道走向相近,包兰铁路建成通车取代原有水运,南海子

码头货物吞吐量下降。

解析:主要结合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展开分析,即运量、运费、速度、灵活性、

连续性、稳定性等。由材料可知,京津等地的货物通过陆路畜力车运至南海子码头,

与畜力车相比,铁路运大、运速快。京包铁路建成通车使东西部区际联系增强,会使

南海子码头经济腹地范围扩大,因此货物吞吐量上升。甘宁等地的货物通过水路运至

南海子码头,与水运相比,铁路运速快、连续性好,兰铁路与内蒙段航道走向相近,

包兰铁路建成通车取代原有水运,南海子码头货物吞吐量下降。

18.答案:(1)河流携沙入海后,受海水顶托在沿岸浅滩处堆积,形成水下沙堤;泥沙

的持续堆积使沙堤升高,露出水面形成水上沙堤;河流和潮流携带的泥沙受阻进一步

堆积,使水上沙堤加宽、加高,形成沙垄。

⑵特点:多为东北—西南走向;与海岸线大致平行,与河流流向垂直。原因:流域开

发强度大,韩江含沙量大;位于季风区,降水丰富,韩江径流大,输沙多,泥沙沉积

速率较快,海岸线向外推移较快。

(3)由西北向东南推迟。风暴潮、沙尘暴。

解析:(1)读图右可知,韩江从陆地携带泥沙进入海洋后,受到海水顶托作用的影响,

沿岸浅滩处泥沙不断的堆积,在水下形成沙堤;由于泥沙的不断堆积使沙堤不断的升

高,泥沙露出水面形成水上沙堤:韩江和沿岸潮流携带的泥沙受水上沙堤的阻挡进-步

的堆积,使水上沙堤不断的加宽、变高,形成沙垄。

⑵读图左可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