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云梦县2024届中考化学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湖北省云梦县2024届中考化学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湖北省云梦县2024届中考化学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湖北省云梦县2024届中考化学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湖北省云梦县2024届中考化学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云梦县2024届中考化学四模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o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

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常言道:水火无情。了解生活、生产中的安全知识,可以更好地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关于火灾,下列原理或做法

正确的是

A.在野外遇上火灾,立刻向顺风的方向逃离

B.图书馆内图书起火时,最好使用干粉灭火器来灭火

C.消防队员使用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森林着火时,救火员开辟防火隔离带

2.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以及变化规律的总结中,正确的是

A.ckcr两种微粒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B.H2O2,H2so4、Ca(OH)2均由不同和元素组成,都属于混合物

C.NaOH、Al(OH)3都是常见的碱,都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在加热条件下,出和CO都能使CuO失去氧,也和CO都发生了氧化反应

3.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占燃

A.铁丝在Ch中燃烧:4Fe+3O2^^2Fe2O3

B.古代湿法炼铜:2Fe+3CUSO4=Fe2(SO4)3+3Cu

C.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NaHCO3+HC1-NaCl+C02T+H20

D.向氨水中加入氯化铁溶液:3NH4OH+FeCl3=Fe(OH)3+3NH4C1

4.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与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锄元素属于金属元素,1个锄原子中有37个质子

B.锄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六周期

C.锄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

D.锄的氧化物化学式为Rb2O

5.在光照条件下,AgNOs可分解为Ag、O2和某种氮的氧化物X.取一定质量的AgNOs固体充分光照,测得反应后生成

Ag、O2、X的质量分别为21.6g、mg、9.2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gNOs固体应密封保存在无色细口瓶中

B.m=3.2

C.X的化学式为NO

D.该反应方程式中Ag与Oz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2

6.有四种粒子,其结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表示原子的是①③

B.③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C.上图四种微粒属于三种元素

D.②④微粒化学性质相似

7.从“宏观”和“微观”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如图是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该反应中元素种类发生改变

C.该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该反应中分子、原子数目都没有发生改变

8.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A.鸡蛋B.蔬菜C.馒头D.牛肉

9.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铁丝折弯B.酒精挥发C.水果腐烂D.冰块融化

10.月球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以铁为例,仅月球表面的表层5厘米厚的沙土就含有上亿吨铁,而整个月球表面平均有

10米厚的沙土。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铁元素的相关信息,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铁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6B.铁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排第四位

C.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D.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

11.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玻璃棒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A.称取粗盐后,把粗盐研磨细

B.溶解时搅拌,加速粗盐溶解

C.称量精盐前,把精盐固体转移到纸上

D.蒸发时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12.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操作方法

ACOz混有HC1气体将气体通过足量NaOH溶液

BCuO混有碳粉加入适量稀HC1,过滤、洗涤、干燥

CNaCl溶液混有CaCl2加入过量Na2c溶液、过滤

DCu(N03)2溶液混有CuCk加入适量AgNOs溶液、过滤

A.AB.BC.CD.D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小明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两种方案均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方案1方案2

A除去氢氧化钠中少量的碳酸钠加水溶解加稀硫酸

B清洗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加稀盐酸用水洗涤

C检验一氧化碳中是否混有少量二氧化碳点燃通入澄清石灰水

D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加锌粒加石蕊溶液

A.AB.BC.CD.D

14.有机物的命名与它的构成规律紧密相关。如有机物甲烷(CH。、乙烷(C2H6)、丙烷(C3H8),按此规律,丁烷

的化学式为。

15.钱是一种奇妙的金属,放在手心马上熔化,犹如荷时上的水珠流来流去。

请阅读信息后回答:

(1)金属钱(填物理性质);

(2)钱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_____________;

(3)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4)氮化钱(GaN)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般采用GaCk与NHs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同时得到另一种化合物。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

16.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简称新国标)中水质检测指标从原来的35项增加到106项。对供水各环节的水质

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1)新国标在指标中修订了镉、铅等限量。这里的镉、铅指的是(填序号)

A.单质B.元素C.原子

(2)新国标中消毒剂由1项增加到4项,加入对用臭氧、二氧化氯和氯胺消毒的规定。

①臭氧(03)在消毒过程中转化为氧气。臭氧转化为氧气属于(填“物理”或者“化学”)变化。

②二氧化氯在消毒过程中产生次氯酸根离子(CIO)也有消毒作用。在CUT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③用氯胺消毒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H2CI+X=NH2+HCIO,其中X的化学式为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下图是实验室的部分仪器或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认识化学仪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一步,请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2)实验室准备制取氢气,可选用作发生装置,若选用D来收集氢气,气体应从端进入集气瓶;

(3)装置C常用于氢气还原氧化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该装置试管口低于试管底部的原因是o

18.利用数据传感技术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某同学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

酸流入瓶中与碳酸钙发生反应,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

图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o图1中x=o图2中②表示的是(填“块状”或“粉末状”)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反应后产生的气

体的总质量①②(填或“=")。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份固体样品进行了探究.通过实验已确定该样品由氧化铁和铁粉混合而成.他

们称取了13.6g固体样品,用图1所示的装置继续实验,测定的部分数据如图2所示.

图1图2

请计算:固体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是克.在上述反应后的固体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所得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解题分析】

A、在野外遇上火灾,火会顺着风势燃烧,应该立刻向逆风的方向逃离,A选项做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图书馆内图书起火时,可以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其中的原因是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后不留有痕迹,不会造成图

书的损坏,不用干粉灭火器来灭火,因为残留物太多不好清理,B选项做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消防队员使用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能降低,C

选项原理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森林着火时,救火员开辟防火隔离带,可以隔绝可燃物,阻止火势蔓延,D选项做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灭火的原理、火灾自救的方法以及灭火器的选择,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灭火的原理包括:隔绝可燃物;将温

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隔绝空气。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实际情况和实用性选择合适的灭火器进行灭火,掌握火灾发生、

灭火、火灾逃生等相关知识,保护自身生命安全。

2、D

【解题分析】

A、氯离子是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得到的,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相似,故选项说法错误;

B、H2O2、H2s04、Ca(OH)2均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但均只含有1种物质,均属于纯净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氢气、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在加热条件下,出和CO都能使CuO失去氧,氏和CO都夺取了氧,发生了氧化

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3、C

【解题分析】

占燃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不符合题意;

B、古代湿法炼铜,是用铁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不符合题意;

C、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1=NaCl+C02T+H20,符

合题意;

D、氨水的化学式为:NH^HzO,故氨水和氯化铁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H3H2O+FeCl3=Fe(OH)3J+3NH&C1,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题目点拨】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一是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

目必须相等。

4、B

【解题分析】

A.由锄元素的汉字名称可知,它属于金属元素,由其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其原子序数为37,即原子核内有37个

质子,故正确;

B.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故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五周期,故错误;

C.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其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故正确;

D.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最外层有一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显+1价,氧元素显-2价,故其

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b2O,故正确。

故选:B.

【题目点拨】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

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5、B

【解题分析】

A、硝酸银在光照条件下易分解,应存放于棕色试剂瓶中,错误;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

质量不会发生改变,硝酸银分解之后银元素全部转移到单质银中,根据单质银的质量可求出反应的硝酸银的质量

—2I,6g_=34g

108inno/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4g—21.6g—9.2g=3.2g,所以m=3.2,正确;C、生成的氮氧化物中氮元

-------X1UU/0

170

1448

素的质量为34gx前x100%=2.8g,氧元素的质量为34gx前x100%-3.2g=6.4g,则氮元素和氧元素的个数

比为竺长:"旦=1:2,所以该氮氧化物为Nth,错误;D、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Ag与0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1416

2:1,错误。故选B。

【题目点拨】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解题。

6、D

【解题分析】

A、在①③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属于原子,不符合题意;

B、③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不符合题意;

C、上图四种微粒共有三种质子数,属于三种元素,不符合题意;

D、②④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②表示的是阳离子Na+,④表示的是阴离子CL二者化学性质不相似,符合题

意。故选D。

7、C

【解题分析】

点燃

据图可以看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2H2+O2-2H2O

【题目详解】

A、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B、反应前是氢元素和氧元素,反应后是氢元素和氧元素,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不符合题意;

C、由图示可知,该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符合题意;

D、反应前有3个分子,反应后有2个分子,分子的数目发生了改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C。

【题目点拨】

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8、B

【解题分析】

A、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B、蔬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正确。

C、馒头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

D、牛肉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o

9、C

【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

是物理变化。A.铁丝折弯只是形态、形状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酒精挥发,酒精由液体变

成气体,状态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水果腐烂,生成其他物质是化学变化;D.冰块融化由固体变

成液体,状态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10、B

【解题分析】

A、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则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6,故A正确;

B、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不能推测该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排第四位,故B不正确;

C、该元素的名称是铁,属于金属元素,故C正确;

D、元素名称下面的数字表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故D正确。故选B。

11、A

【解题分析】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玻璃棒的用途是溶解时搅拌,加速粗盐溶解;称量精盐前,把

精盐固体转移到纸上;蒸发时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玻璃棒的用途不正确的是A,称取粗盐后,

把粗盐研磨细应是研钵。

点睛:玻璃棒的作用①搅拌②移物③蘸取测定待测液酸碱性④引流。

12、D

【解题分析】

A、二氧化碳与氯化氢气体都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故不能用氢氧化钠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错误;

B、氧化铜可以与稀盐酸反应,而碳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故不能除去杂质,反而消耗了氧化铜,故错误;

C、加入过量Na£03溶液后可以除去氯化钙,但是引入了碳酸钠杂质,故错误;

D、Cu(NO3)2溶液混有CuCL加入适量AgNOs溶液可以除去氯化铜,且不生成其他杂质,故正确。故选D。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D

【解题分析】

除杂要求:不引入新的杂质,不和原物质反应。

【题目详解】

A、除去氢氧化钠中少量的碳酸钠,加水溶解,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均易溶于水,不能除去,加稀硫酸,碳酸钠和稀硫

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引入杂质,故A不正确;

B、清洗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加稀盐酸,铁锈和稀盐酸反应,可以除去铁锈,加水铁锈不溶于水,不能除去杂质,故B

不正确;

C、检验一氧化碳中是否混有少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点燃把一氧化碳除去了,通入澄清石灰水,二氧

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一氧化碳不和氢氧化钙反应,可以除去二氧化碳,故C不正确;

D、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加锌粒和稀盐酸反应,可以鉴别,加石蕊溶液,稀盐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氯化钠不

能使石蕊溶液变红,可以鉴别,故D正确。故选D。

14、C4HIO

【解题分析】

由题意分析知道甲烷的碳原子数目为1,乙烷的碳原子数目为2,丙烷的为3,那丁烷的应该为4;氢原子数目:乙烷

比甲烷多2,丙烷比乙烷多2,那丁烷应该比丙烷多2,应为10,所以答案为C4H10。

一定条件

15、钱是一种熔点较低的金属3Ga2O3GaCb+NH3=GaN+3HCl

【解题分析】

(1)像是一种熔点较低的金属,

(2)一种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可求得x=3;

(3)有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化合物中像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故氧化物的化学式为Ga2(h

^定条件

(4)GaCb与NH3在一定条件下反应GaN和HC1,反应方程式为GaCb+NH3=GaN+3H下

16、B化学+1H2O

【解题分析】

(1)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解答;

(2)①根据氧气和臭氧属于不同的物质解答;②根据化合价的求法解答;③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

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由以上依据可推出X的化学式。

【题目详解】

(1)新国标在指标中修订了镉、铅等限量。这里的镉、铅不是指单质、原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这里的镉、铅指的

是元素。故选B;

(2)①氧气和臭氧属于不同的物质,氧气转化为臭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②由次氯酸根离子(CIO)可知,次氯酸根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根中

各元素的化合价之和等于根的化合价,则x+(-2)=-1,x=+l;

③根据所给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化学方程式的右边比左边多出了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的

元素种类不变和原子个数不变的特点,可知多出的原子全部来自1个X分子中,即X的化学式为H2O»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锥形瓶BbH2+CUOCU+H2O氢气还原氧化铜有水生成,试管倾斜防止热试管遇冷凝水而炸

【解题分析】

(1)仪器①的名称为:锥形瓶;

(2)实验室通常在常温下,用块状固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