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册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辽宁省辽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册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辽宁省辽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册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辽宁省辽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册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辽宁省辽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册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辽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变化很少的社会里,文化是稳定的,很少产生新的问题,生活是一套传统的办法。

如果我们能想象一个完全由传统所规定下的社会生活,这社会可以说是没有政治的,有的

只是教化。事实上固然并没有这种社会,但是乡土社会却是靠近这种标准的社会。“为政

不在多言”“无为而治”都是描写政治活动的单纯。也是这种社会,人的行为有着传统的

礼管束着。儒家很有意用思想形成一个建筑在教化权力上的王者,他们从没有热心于横暴

权力所维持的秩序。“苛政猛于虎”的政是横暴性的,“为政以德”的政是教化性的。

“为民父母”是爸爸式权力的意思。

教化权力的扩大到成人之间的关系必须得假定个稳定的文化。稳定的文化传统是有效

的保证。我们如果就个别问题求个别应付时,不免“活到老,学到老”,因为每一段生活

所遇着的问题是不同的。文化像是一张生活谱,我们可以按着问题去查照。所以在这种社

会里没有我们现在所谓成年的界限。凡是比自己年长的,他必定先发生过我现在才发生的

问题,他也就可以是我的“师”了。三人行,必有可以教给我怎样去应付问题的人。而每

一个年长的人都握有强制年幼的人的教化权力:“出则悌”,逢着年长的人都得恭敬、顺

服于这种权力。

在我们客套中互问年龄并不是偶然的,这礼貌正反映出我们这个社会里相互对待的态

度是根据长幼之序。长幼之序也点出了教化权力所发生的效力。在我们亲属称谓中,长幼

是一个极重栗的原则,我们分出兄和弟、姊和妹、伯和叔,在许多别的民族并不这样分

法。

文化不稳定,传统的办法并不足以应付当前的问题时,教化权力必然跟着缩小,缩进

亲子关系、师生关系,而且更限于很短的一个时间。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人并不能靠经

验作指导。能依赖的是超出于个别情境的原则,而能形成原则、应用原则的却不一定是长

者。这种能力和年龄的关系不大,重要的是智力和专业,还可加一点机会。讲机会,年幼

的比年长的反而多。他们不怕变,好奇,肯试验。在变迁中,习惯是适应的阻碍,经验等

于顽固和落伍。顽固和落伍并非只是口头上的讥笑,而是生存机会上的威胁。在这种情形

中,一个孩子用小名来称呼他的父亲,不但不会引起父亲的呵责,反而是一种亲热的表

示,同时也给父亲一种没有被挤的安慰。尊卑不在年龄上,长幼成为没有意义的比较,见

面也不再问贵庚了。这种社会离乡土性也远了。

回到我们的乡土社会来,在它的权力结构中,虽则有着不民主的横暴权力,也有着民

主的同意权力,但是在这两者之外还有教化权力,后者既非民主又异于不民主的专制,是

另有一工的。所以用民主和不民主的尺度来衡量中国社会,都是也都不是,都有些像,但

都不确当。一定栗给它一个名词的话,我一时想不出比“长老统治”更好的说法了。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无论是乡土社会还是后乡土社会,国家的力量或权力其实都存在于其中,只不过其存

在的力度和形式有所差别而已。

20世纪之前的中国乡村社会,按照杜赞奇的观点,属于“乡权社会”,即乡村政治权

威主要是由组织和象征符号构成的“权力的文化网络”,国家力量只能部分地将权威和利

益融进文化网络之中。1949年后,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对乡村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范围涉

及从土地制度和经营体制,到社会生活领域的信仰体系和组织系统。可以说乡村政治并非

属于“乡权政治”,亦非“国家政权内卷化”,也没有出现国家权力直接管制乡村社会的

情况,因为在乡村政治生活中,乡村干部一直是活跃的、不可缺少的角色。在计划经济时

代,乡村干部以“大队干部"和''生产队干部”的形式存在。如今,则以村“两委班子”

的形式而存在。在国家政权建设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乡村干部的存在,无论其以何种形

式,实际反映出了乡村社会的村干部政治的形成。这一政治的运行机制属于国家权力的村

干部代理制,村干部的存在及其权力的运转,一方面代表国家权力并非直接控制和管理乡

村,而是通过村干部在乡村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村干部虽来自乡村内部,但要代表国家

力量治理乡村社会。

村干部代理制是理解当代中国乡村政治的一个重要视角。戴慕珍在对集体经济时代国

家与农民关系的研究中,也提出了类似观点,认为大队干部相当于国家权力在农村的代理

人,代理国家执行农业生产计划、征购和分配等任务。村干部代理制不同于“赢利型经纪

体制”,尽管在乡村干部代理国家权力的过程中,村干部也可能从中谋取自我利益,但谋

利不是代理权力的目的,而是与权力运作过程相关。然而在经纪体制中,基层官员在包税

制中就是为了从中赢利。

国家权力的村干部代理所反映的是乡村政治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特征,在这一阶段,乡

村的权力结构和政治在逐渐告别“乡权政治”,即来源于乡村社会与文化网络的权威已不

再发挥主导作用。与此同时,乡村政治没有完全被统一的国家行政权力或制度化的权威替

代,而是依然通过来自乡村但又受国家政权和制度约束的村干部来支撑。所以,村干部政

治属于传统与现代化相结合的乡村政治。

(摘编自陆益龙《后乡土中国的权力结构与村干部政治》)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个社会变化很少,文化稳定,很少产生新的问题,完全靠传统约束,那么这个社会

会是一个可能没有政治只有教化的社会。

B.客套中人与人之间互问年龄这种现象在其他民族中并不多见,我们这样做是为了明确

彼此的长幼之序,是顺服于教化权力的行为。

c.国家权力从未缺席乡村社会,因此,分析乡村社会的权力结构与乡村政治的性质和特

征可以了解国家权力的性质和特征。

D.“乡权社会”中,国家力量远不及现在的村干部政治中国家力量所占比重,这种变化与

国家政权建设的不断推进有密切关系。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是孔子用来表明对稳定社会中长幼有序的教化权力的认

可。

B.社会变迁过程中,人不再依靠长者的指导,而是依赖由智力、专业、机会等所形成的

能力。

C.大队干部和“两委班子”只是不同时期国家权力在乡村存在的不同形式,其本质是相同

的。

D.村干部政治社会已远离了乡土性,在这种社会中,孩子对父亲直呼其名不会引起父亲

的呵责。

3.下列对材料有关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通过比较,让读者明白了教化权力的强弱与文化是否稳定密切相关。思路清

晰,逻辑严密。

B.材料一引用儒家经典言论,是为了证明儒家一直在追求一种超越教化权力的、用以维

持秩序的权力。

C.材料二对后乡土社会中国家权力与村干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后者是前

者的代理。

D.材料二主要运用道理论证,对村干部政治的时代背景、权力性质等进行了分析,具有

思辨色彩。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写作思路。(4分)

5.请结合材料一分析“长老统治”的特点。(6分)

(二)现代文阅读n(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会上树的姑娘

贾大山

我到梦庄不久,便听到一句歌谣:“王庄的姑娘会织布,梦庄的姑娘会上树。”王庄

离梦庄三里地,那里的姑娘们怎样织布,我并不关心,梦庄的姑娘们怎样上树,却引起我

很大的兴趣。

我们房东家,有个姑娘就会上树,据说身手不凡。那姑娘叫小欢,当时不过十六七

岁,小巧的身材,墨黑的头发,长得很白净。我们无法想象,这么一个姑娘,怎么会上树

呢?一天,在地里干着活,和我一块儿下乡的石小芳故意逗她:

“小欢,你都会干什么活呀?”

“我会绣花儿。”她说。

“别的呢?”

“我会做鞋。”

“那是细活,粗活呢?”

“我会锄地,也会摘棉花。”

小芳忍不住了,指着井台上的一棵大杨树说:“那棵树,你上得去吗?”

“你哩?”

“我们城里姑娘,哪会上树呀?”

“你不会,我也不会!”她的脸红红的,眼里像有敌意。

那天中午收工后,我们正栗做饭,听见她父亲叫她:

“小欢,上树捋点榆钱儿吧,吃‘苦累'呀。”

她家院里就有不少树木,有榆树,有槐树,我们屋的窗子前面,还有一棵合欢树。她

在院里洗了洗脸,到屋里去了。我们以为她去拿篮子,就在院里等着观看。可是等了很

久,她再也不出来了。她父亲两手一摊,朝我们笑了笑说:

“看,你们来了,欢儿变娇了,不肯上树了。”

小欢的父亲还不到四十岁,长得很是糟糕。他的头顶早秃了,头顶四周立着几根黄黄

的头发,像是旱坏的禾苗;他像有什么病症,眼里总是含着泪,嘴角也湿汪汪的,显得水

分很充足。可是他爱说话,吃饭的时候,他便端了一只大碗,蹲在合欢树下,不住地和我

们说话。他说梦庄紧挨着老磁河沙滩,属于风沙地带,1949年春天,华北人民政府在附近

的一个村里成立了冀西沙荒造林局,他们就开始栽树了,村里村外,栽的净是树。他又告

诉我们,村里粮食紧缺,花钱困难,庄稼人的生活来源一半指望地里,一半指望树上。春

天,孩子们上树捋榆钱儿,采槐花儿,榆钱儿、槐花儿掺一点玉米面蒸了,就是一顿饭,

村里人叫“苦累”;秋天,孩子们上树扒槐角,打出槐籽能卖钱。他说去年秋天,小欢上

树扒槐角,给他“扒”了一个皮袄,给她娘“扒”了一条棉裤。我们听了咯咯地笑,小欢

便在屋里摔打一件什么东西。他听见了,赶忙吸溜一下嘴角的水分,笑笑说:“不说了,

不说了,欢儿急了。”

真的,我们到了梦庄,好像破坏了这里的风俗,姑娘们当着我们的面,再也不肯上树

了。一个春深夏浅的日子,我们几个下乡知青到村西的沙岗上玩耍,路上看见几个姑娘,

手里拿着篮子,站在一棵大槐树下,像是要上树的样子。我们就悄悄躲在附近一片小树丛

里,等着观看。她们把辫子盘在脖子里,正要行动,一个姑娘忽然叫了一声“有贼!”我

们暴露了目标,她们就像一群惊弓之鸟,笑着跑散了。

那年秋天,终于得到一个观看姑娘们上树的机会,那年村里成立了俱乐部,为了置买

服装、乐器,大队长让我们参加一天义务劳动,到村北的树林里扒槐角去,他把我们分成

几个小组,每一个小组里,有会上树的,有不会上树的。我们那一组里,有我,有小芳,

我们属于不会上树的,会上树的是三个本村姑娘:文雁、春女和小欢----小欢嗓子好,也

被动员参加了俱乐部。大队长做了动员,问我们能不能完成任务,我们说能,以小欢为首

的姑娘们却唱歌儿似的一齐回答:

“不能——”

我们都笑了,姑娘们低着头,也偷偷地笑了。

大队长生气了,对姑娘们做了严肃的批评。他说你们参加了俱乐部,成了村里的文艺

工作者,可是你们不能忘了,你们都是梦庄的闺女,你们不能丢了梦庄的传统。姑娘们偷

偷地笑着,不再言语了。

那天早饭后,我们一人背着一个荆条筐子,来到村北的树林里。她们走得很快,到了

林子深处,她们还不住脚。那真是一片好林子啊,一棵棵洋槐树,遮天蔽日,林中光线像

是到了黄昏时候。林间的草地上开着野花,生着一丛丛的紫穗槐,小鸟一叫,像有回声。

走到一片野花盛开的地方,小芳不走了,催她们上树。她们放下筐子,文雁看看春女,春

女看看小欢。小欢两脚向后一踢,脱了鞋,命令我们说:

“你们朝前迈十步吧!”

“迈十步干什么?"我说。

“你不要问,要不你们上树。”

我和小芳笑了笑,只好向前迈去。她们数着我们的步子,一齐喊着:一,二,三,

四。喊着喊着,忽然不喊了。我们回身看去,不见了她们的影子,树下放着她们的鞋。仰

头一看,文雁高高坐在一个树枝上,悠着脚丫,朝我们笑;春女躺在一个倾斜的树枕子

上,两手抱着肩,像是睡着了;小欢上得更高了,人也变小了,一串串槐角从天上落下

来,下雨一般……她们上得真快呀,我只看见了树上的姑娘们,到底没有看见姑娘们上

树。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石小芳一连问小欢几个问题,实际只是想问她上树的事。这其中有石小芳对小欢的戏

弄,也包含对小欢能上树的好奇。

B.上树是特殊年代姑娘们学会的本领,但包括“我”在内的城里人却认为这是一件稀奇的

事,因此总想亲眼看看姑娘们上树。

C.小说在刻画小欢形象的同时,着力塑造群体形象,凸显了梦庄百姓身上特有的时代烙

印,展现了他们坚韧乐观的品质。

D.小说围绕“上树”精心选材,从问“上树”被否定,到要求“上树”被拒绝,最后想看“上树,

而不得,结构紧凑。

7.关于文中小欢父亲讲述梦庄状况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通过对小欢父亲的外貌、语言、神态等描写,塑造了一个质朴的农民形象。

B.展现了梦庄艰苦的生活环境和村民的坚韧品格,交代了姑娘们会上树的原因。

C.借小欢父亲的讲述丰富了小欢的形象,表现出小欢天真、孝顺、矜持的一面。

D.侧面反映出了知青们面对物质匮乏的梦庄,即使心中有苦楚也仍然保持乐观的心态。

8.文中两次写到姑娘们"偷偷地笑"请分析其内涵。(4分)

9.有人说贾大山的文字“构筑的是一个非常纯粹的世界二请结合全文从人物、情节、主

题等方面探析本文所体现的“纯粹二(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郑子、茂弘、师襄、老聃。郑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日: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

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

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选自韩愈《师说》,有删改)

材料二: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岂特弟子之过哉?亦为师者有以致之耳。师者,所以传道受业

解惑者也。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本无可师,强聚道路交臂之人,日

师日弟子云者,曾不如童子之师,习其句读,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授以艺术者之有其

实也。传道受业解惑,既无所藉于师,则生不为之怜,死不为之丧,亦非过也。遂以为古

之师弟子者皆然,而使师之为道,出于童子、巫医、乐师、百工之下,则是为师者之罪

也。

今世以无忌惮相高,代笔门客,张口辄骂欧、曾;兔园蒙师],摇笔即毁朱、陆;古人

姓氏,道听未审,议论其学术文章,已累幅见于坊书矣。乳儿粉子,轻傲浅躁,动欲越过

前人,抗然自命。盖不特耻为弟子,相率而耻不为师。吁!其可怪也!若是则师之为道,

人心之蠡贼也,吾惟恐其传也矣。

昔者孙明复之为师也,以石守道为之弟子,执杖屣侍左右,明复坐则立,师弟子之

礼,若是其重也。故何北山之于来学,未尝受其北面。北山之意,以为苟无其德,宁虚其

位,以待后之学者不可使师道自我而坏也。北山可以为师,避师名而不为,其慎重如此。

羲老而失学,欲求为弟子者也。诸君子徒以其久侍刘夫子,而过情推奖,其敢冒今世

之无耻哉!反昌黎之意,作《续师说》以谢之。

(选自黄宗羲《续师说》,有删改)

[注]兔园蒙师:知识浅薄的人。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

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道之A未闻岂业之C未精2有惑岂而不能E解G则非旦师矣。

11,下列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六艺,文中指《论语》《诗》《书》《乐》《易》《春秋》六种经书。

B.贻,文中指赠送,与“贻我彤管”(《静女》)中的“贻”词义相同。

C.句读,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句,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读。

D.“遂以为古之师弟子者皆然”与“吾从而师之”(《师说》)两句中“之”字的用法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愈在文中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实,阐明了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

者为师的道理。

B.黄宗羲《续师说》开篇表明观点,认为“师道之不传”不仅仅是学生的过错,也有为师

者的过错。

c.黄宗羲《续师说》批判当时把无所忌惮视作高明的风气:现在世人轻浮浅薄,动辄就

想超过前人并自认为与前人相当。

D.何北山不肯接受来求学的人的拜师之礼,他认为自己不是有学识的人,做他们的老师

败坏了为师之道。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孔子师郑子、慕弘、师裹、老聃。郑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4分)

(2)明复坐则立,师弟子之礼,若是其重也。(4分)

14.两则材料都交代了作者的写作缘由,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水调歌头•题剑阁

崔与之[注]

万里云间成,立马剑门关。乱山极目无际,直北是长安。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边锋

锚,天道久应还。手写留屯奏,炯炯寸心丹。

对青灯,搔白首,漏声残。老来勋业未就,妨却一身闲。梅岭绿阴青子,蒲涧清泉白

石,怪我旧盟寒。烽火平安夜,归梦绕家山。

[注]崔与之,南宋名臣,1219至1222年,出任成都知府兼成都府路安抚使时,曾登临剑

阁,写下这首词。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起句“万里”写地域之远,“云间”写地势之高,“戍”点出词人的身份。

B.“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边锋摘”二句概括了中原人民战乱频仍的生活状况。

C.“天道久应还”一句,词人将收复失地的愿望寄于天道,流露出对朝廷的失望。

D.结尾词人表示“烽火平安夜”便是魂回故乡时,熔铸着家国情怀,回味无穷。

16.有人评价说词的下阕中“妨”“怪”二字甚佳,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孤独思亲是杜甫诗歌中的常见内容,如《登高》中的“,

"两句,异乡思亲怀人的情感喷薄而出。

(2)苏轼《赤壁赋》中先说万物各有其主,接着以“________________,

"两句,勉励人一定要修身自好,莫而泉分之想。

(3)姚鼐《登泰山记》中,“,”两句通过对颜色的

描述,写出作者站在泰山之巅看到太阳初升鬲景象。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最近,多地文旅局局长“披挂上阵”,走到镜头前,为家乡代言,为旅游助力,一时

间圈粉无数。

对于文旅局局长们主动触网并跨界代言,认为接地气、有创意的声音有之;质疑的声

音也有之。尽管颇受争议,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些①的推介,的确带来了

流量,形成了声势。不少原本“藏在深山人未识”的景点因此②,在游客数

量、旅游收入方面创造出了实实在在的亮眼成绩。

“宣传是为了引流,引流是为了推动投资,投资是为了丰富业态,丰富业态是为了推

动经济发展”。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关键还是要靠产品与服务的“硬实力”。文旅局局长

们的代言,只是解决了“如何被看见”的问题,但能不能把流量留住,让游客来得了、玩

得好,则是更考验内功的地方。如果产品③、管理服务跟不上,搞“一锤子

买卖”,只有广告没有“疗效”,反过来会加速一个地方品牌形象的消耗。以前,有的景

区、酒店哄抬价格和辱骂游客等行为在网上引发舆情,这样的教训殷鉴不远。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请概括上面这段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40

个字。(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n(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说到生物分类,大家的第一反应常常是植物或动物。其实,还有一个特殊的类群,一

度让分类学家颇为“头疼”,那就是藻类。藻类通常是指一类没有真正的根、茎、叶分

化,多数可进行光合作用,用单细胞的抱子或合子进行繁殖的生物。

藻类主要生活在水中,①。高山雪地、荒漠沙土、裸露的岩石上,都有

藻类生长。藻类在生态环境中非常重要。蓝藻是地球上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对地球表面

从无氧的大气环境变为有氧环境起了巨大作用。地球刚形成时,大气中缺乏氧气,二氧化

碳的含量是如今的10〜100倍。在相当长时间内,蓝藻是作为唯一的利用大气中丰富的二

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的有机体疯狂在地球上繁殖。它们消耗二氧化碳,②。

大气中的氧气逐渐积累,在紫外线作用下,一部分氧气可转变为臭氧。因此,大气层上空

才会出现臭氧层,保护其他生命不被紫外线伤害,从而为地球上的需氧生物、真核生物的

演化包括人类的进化和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此外,③。据估算,藻类(包

括大型海藻和微藻)每年可固碳约9.5乘以10的10次方吨,占全球净光合作用产量的

47.5%o

20.下列句子中的“可”和文中加点的“可”,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从北京到天津,坐高铁半小时可达。

B.虽然立春,可天气还很冷。

C.都这么说,可谁见过呢?

D.他待人可好了,谁都喜欢他。

2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

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我们熟悉的俗语中有许多与勤奋有关的俗语,如“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勤劳一分

才”“业精于勤,荒于嬉”“人一能之,己百之”……似乎能力、才华、事业和勤奋之间

总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你的学习与生活,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B(“人与人之间互问年龄这种现象在其他民族中并不多见”说法不当,文中说的

是“我们分出兄和弟、姊和妹、伯和叔,在许多别的民族并不这样分法”,B项理解成了

“互问年龄”在其他民族中并不多见)

2.C(A项,孔子这句话的本意并不是表达对长幼有序教化权力的认可,材料一第二

段中作者只是化用这句话表达自己的观点;B项,“人不再依靠长者的指导”说法不当,

文中有“能依赖的是超出于个别情境的原则,而能形成原则、应用原则的却不一定是长

者”,如果长者能形成原则、应用原则,也是依靠的对象,故该项说法曲解文意;D项,

根据“村干部政治属于传统与现代化相结合的乡村政治”可知,村干部政治还保留着传统

乡村政治的影子,说“在这种社会中,孩子对父亲直呼其名不会引起父亲的呵责”过于绝

对)

3.B(“是为了证明儒家一直在追求一种超越教化权力的、用以维持秩序的权力”说

法错误,文中只是借用儒家的有关言论概括乡土社会中存在的权力的特征)

4.①先提出国家的力量或权力在乡土社会与后乡土社会中存在的力度和形式有所差别

的观点,②接着分析了其差别的具体表现。(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5.①存在于文化稳定的社会;②主要靠长幼有序的原则由年长的人对年幼的人实施教

化权力;③介于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之间,既有民主的一面也有不民主的一面。(每点2

分,意思答对即可)

6.A(“戏弄”理解不当,是石小芳的好奇,石小芳不好直接问,因此才接连问了几

个问题)

7.D(“即使心中有苦楚”无中生有)

8.①第一处,是姑娘们调皮的笑,大家都知道她们会上树,但她们谎称自己不能上

树,这是姑娘们在〃我们”面前的矜持。②第二处,是姑娘们自信的笑,她们知道自己不

会丢了梦庄的传统。(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9.①从人物塑造来看,小说所塑造的人物,无论是小欢,还是小欢父亲,以及其他梦

庄的姑娘,都体现出农村那种淳朴善良的“纯粹”。②从情节上来看,本文故事情节简洁

明快,选材贴近生活,显得“纯粹”。③从主题上来看,小说主要截取知青们在梦庄生活

时的一个片段,展现了梦庄人坚韧、乐观、艰苦、朴素的优秀品质,体现出了他们思想观

念上的纯粹。④从叙事方式上来看,小说采用白描手法,用简洁的人物对话构思行文,使

小说更显〃纯粹”。(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10.BDG:(原文标点)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

11.A(《论语》不在六艺之列)

12.D(“他认为自己不是有学识的人,做他们的老师败坏了为师之道”说法错误,何

北山不肯接受来求学的人的拜师之礼是因为不能够让为师之道从自己这里开始败坏)

13.(1)孔子曾以郑子、仁弘、师襄、老聃为师。郑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

孔子。(得分点:“师”“徒”“及”各1分,句意1分)

(2)明复坐着的时候(石守道)就站着,老师和弟子之间的礼节,像这样一般看重。

(得分点:“立”“若”“重”各1分,句意1分)

14.①韩愈写《师说》是因为李蟠不被当时的风气束缚并能行古道,因此写这篇文章

送给他。②黄宗羲则是因为诸君子徒盛情推选他作为他们的老师,写下这篇《续师说》来

推辞他们。(一点1分,两点3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二:

呜呼!师道没有流传下来,难道仅仅是学生的过错吗?同样也是老师造成的。老师,

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不懂得道理,不精通学业,有疑惑却不能解答,那么就没有资格被

称为老师。本来没有什么可教授,强行聚集道路上擦肩之人,称“老师”称“弟子”等,

还不如童子之师,教给他们句读,或是巫医、乐师、百工这类人,传授学生实际的技术、

技能。传道授业解惑,既然没有什么要依靠老师的,那么老师活着时学生们不关心他,老

师死了学生们不为他办丧事,也就不是过错了。我认为古代的老师学生都是这样,如果说

老师对于道理的传授,甚至比不上童子、巫医、乐师、百工,那么这就是当老师的过错

了。

现在世人都把无所忌惮视作高明,代笔门客,张口就骂欧阳修、曾巩等人;浅陋之

人,动笔就诋毁朱熹、陆九渊等人;连古人的姓名身世都只是道听途说,没有弄清,就议

论人家的学术、文章,(这样的文字)已连篇累牍地出现在坊间书籍上了。年轻识浅的

人,轻浮浅薄,动辄就想超过以前的人,自认为与前人相当。大概不只是以做学生为耻,

甚至相互都认为做老师也是可耻的。哎!真是太奇怪了!如果像这样,那么这种(没有真

才实学的)老师大行其道,人心变得浅薄暴戾,我担心这种风气流传下去。

过去孙明复做老师,收石守道做弟子,石守道拿着手杖鞋子侍奉左右。明复坐着的时

候(石守道)就站着,老师和弟子之间的礼节,像这样一般看重。何北山对于来求学的

人,不肯接受他们的拜师之礼。北山的意思,认为如果没有品德,宁肯空着(老师)的位

子,来等待后来的有学识的人,不能够让为师之道从自己这里开始败坏。北山可以做老

师,避开师名而不去做,像这样一般慎重啊。

我年纪大了,很少有时间去学习,只想当一个弟子啊。各位只是因为刘先生过分盛情

地推荐夸奖,(让你们白白地久等,你们盛情推选我作为老师,我)哪里敢冒当世之不

题,做出这样的无耻之事呢!反推韩愈的意思,写下这篇《续师说》,作为推辞的理由

吧。

15.C(“词人将收复失地的愿望寄于天道,流露出对朝廷的失望”说法错误,“天道

久应还”意思是失去的土地应该回来了,流露出的是词人对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16.①“妨”有妨碍之意,原来打算功成身退、归老林泉的愿望因收复失地的大业未

竟而落空了。

②''怪"有责备之意,词人说“绿阴青子”“清泉白石”都在责备他忘了归隐田园的

盟约了,将“绿阴青子”“清泉白石”拟人化。③“妨”“怪”二字将词人思家而不得归

的矛盾复杂心境委婉地表达出来,表现了词人的报国丹心。(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17.(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3)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每空1分,多字、漏字、错字等均不得

分)

18.①别出心裁②声名鹊起③名不副实(每处1分,其他成语符合语

境亦可给分)

19.要发展好当地旅游业,光靠文旅局局长们可不行,练好“内功”才是关键。

(“当地旅游业”“文旅局局长们”“练好6内功,”各1分,语句通顺1分)

20.A(A项与文中加点的“可”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