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含答案【b卷】_第1页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含答案【b卷】_第2页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含答案【b卷】_第3页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含答案【b卷】_第4页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含答案【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要想让橡皮筋发出更高的声音,应该让橡皮筋(

)。A.松

B.紧

C.变粗2.下列保护我们听力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远离噪声

B.控制物体发声

C.耳机音量开到最大3.人的耳郭有(

)的作用。A.收集声音

B.产生振动

C.传播声音4.唐代诗人李白在《夜宿山寺》中有这样的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句诗中的“高”是指(

)。A.声音的高低

B.声音的强弱

C.声音的刺耳5.上课铃声响起,校园内各个地方的同学都能听到铃声,这不能说明的是(

)。A.声音能向四面八方传播

B.空气能传播声音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能力比固体中强6.我们能够发出声音的器官是(

)。A.舌

B.声带

C.鳃7.在《风桥夜泊》中有这样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是通过(

)传播到船舱内诗人的耳中的。A.传声

B.导电

C.通风8.耳廓的作用是(

)。A.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B.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C.收集声音9.下面方法不能使下图中的钢尺发出声音的是(

)。A.拉伸钢尺

B.拍打钢尺

C.敲击钢尺10.假如两个人在月球上,必须要(

)才能顺利聊天。A.大声说话

B.使用无线电

C.小声说话二.填空题(共10题,共40分)1.任何物体振动都能发出(

)。2.四个完全一样的杯子,依次编号1,2,3,4。在1号杯里盛满水,在2号杯里盛大半杯(约3/4杯)水。在3号杯里盛半杯(约1/2杯)水,在4号杯里盛小半杯(约1/4杯)水。用相同的力按照从1号到4号的顺序敲击杯口,比较发出的声音。重复几次实验,可得结论:水越多,声音越(

);水越少,声音越(

)。3.声音是以(

)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的,当(

)遇到物体,会使物体(

)起来,声音就是这样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4.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的传播速度(

)。5.声带越紧,声音越(

)。成年女子的声带长大约为15毫米,成年男子的声带长大约为20毫米,所以,成年男子的声音通常比成年女子的声音(

)。6.鼓声是由(

)振动产生的;刮风声是由(

)振动产生的;人的讲话声是由(

)振动产生的。7.利用棉线和纸杯制作的“土电话”,声音主要是通过(

)从“话筒”传到“听筒”的。8.用相同的力量敲打盛水的玻璃杯杯口,水越满,听到的声音越(

)。9.鸟叫声,很动听,一会儿(

),一会儿(

)。10.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量拨动时,橡皮筋拉得越紧,声音越。(

)拉得越松,声音越(

);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用力拨,声音(

),轻轻拨,声音(

)。(选填“高”“低”“强”“弱”)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我们周围的声音有的低沉浑厚,有的清脆悦耳。(

)2.人说话时,声带在不断地振动。(

)3.锯树木时电锯发出的声音属于自然界的声音。(

)4.拨动橡皮筋能发出声音。(

)5.如果有大陨石撞上月球,我们地球上的人也能听到撞击声。(

)6.被敲打后的音叉接触到水面后会水花飞溅,是因为音叉在振动。(

)7.其他条件相同时,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越低。(

)8.听觉神经把振动传到大脑。(

)9.声音传递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再传递到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10.汽车鸣笛的声音和摩托车大喇叭声是一样的。(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1.将下列声音与产生的原因连线。说话交流

空气柱振动管乐器奏乐

弦振动弦乐器奏乐

翅膀振动音响放音乐

声带振动蚊子的叫声

扬声器振动五.填表题(共1题,共6分)1.想一想,坐在教室里你能听到哪些声音?六.简答题(共5题,共26分)1.我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对自制的小乐器进行评价?2.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有什么变化?怎样解释我们看到的现象?声音的传播与空气有关系吗?3.为什么说“一个巴掌拍不响”?4.如图,请你提出两个与“橡皮筋发出声音”有关的科学探究问题。5.为什么女生的音高比男生高?七.材料题(共1题,共6分)1.如图所示:在一块木板上钉两个钉子,在两个钉子之间绑一根橡皮筋,拨弹橡皮筋,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实验记录如下:实验说明: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

);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

);同时还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而产生的。八.综合题(共3题,共27分)1.如图,用一个模拟鼓膜振动的装置,探究声音远近和“鼓膜”振动的关系。具体做法是:把气球皮包在口杯的杯口处并用橡皮筋扎紧,再把碎纸屑放在气球皮上,用音叉在“鼓膜”上方制造远近不同的声音,观察比较气球皮和碎纸屑发声时的特点。(1)填表。(2)这是一个探究声音远近和“鼓膜”振动关系的(

)实验,在实验中,(

)相当于耳朵中的(

)。(3)我的发现:音叉在近处发声时,“鼓膜”振动(

)(选填“幅度大”或“幅度小”),听到的声音(

)(选填“强”或“弱”)。音叉在远处发声时,“鼓膜”振动(

),听到的声音(

)。2.下面是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的快慢与声音的高低之间关系的记录表,填表并解决问题。1.用“高、低、较高、较低”四个词语完成表格。2.对应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尺长),把声音的高低(音高)部分涂成阴影,制成柱形图。3.分析柱形图,发现尺长越短,振动得越(

)声音越(

)尺长越长,振动得越(

)声音越(

)。4.由以上结论可以推测,用同样的力量敲击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两块铝片,长铝片发出的声音(

),短铝片发出的声音(

)。3.唐代诗人胡令能写过一首诗:“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讲的是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晨风了他的身影。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因为他怕声音会吓跑将要上钩的小鱼。此诗表明(

)和(

)可以传声。鱼在水中能听到岸上的声音,水是怎样传播声音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C3.A4.B5.C6.B7.A8.C9.A10.B二.填空题1.声音2.低;高3.波;声波;振动4.固体>液体>气体5.高;低6.鼓皮;空气;声带7.棉线8.低9.高;低10.高;低;强;弱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下:五.填表题1.老师讲课的声音;同学朗朗的读书声;上下课的铃声六.简答题1.能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能否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能否发出有规律的声音等等。2.声音会消失。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被抽出后,声音就不能传播了。3.因为一个巴掌无法受力而产生振动,也就不能发出声音。4.橡皮筋是怎样发出声音的?我们是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