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统考语文模拟卷(五)(云南卷)(原卷版+解析版)_第1页
中考统考语文模拟卷(五)(云南卷)(原卷版+解析版)_第2页
中考统考语文模拟卷(五)(云南卷)(原卷版+解析版)_第3页
中考统考语文模拟卷(五)(云南卷)(原卷版+解析版)_第4页
中考统考语文模拟卷(五)(云南卷)(原卷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统考语文模拟卷(五)(云南卷)(原卷版+解析版)2024年新省中考统考语文模拟卷(五)(云南卷)

(全卷四个大题,共25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

(本题8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国的5G网络建设,在2020年时,几乎达到了鼎盛时期,______2023年底,累计建成5G基站337.7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8.05亿户,究竟是什么让5G运用增长如此迅速呢?

②网络基础日益完备。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纤和移动宽带网络,全国行政村通5G比例超80%,相关5G产品,荣膺多个科学技术奖。5G贮(zhù)蓄了更多的能量,使通信杆塔资源与社会杆塔资源双向共享取得显著成效,目前超过90%以上的基站实现共建共享,5G基站单站址能耗相较于商用初期降低20%。

③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我国5G技术产业在技术标准、网络设备、终端设备等方面不再拘泥(ní)于传统方法,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轻量化5G核心网、定制化基站等实现商用______。5G工业网关、巡检机器人等一批新型终端成功研发。

④赋能效应______凸显。融合应用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在工信部的统畴规划下,相关5G产品纷至沓来,5G应用在工业、矿业、电力、港口、医疗等行业深入推广。“5G+工业互联网"项目数超1万个。

⑤赋值效应更加显著。如今5G技术已非常娴(xián)熟,它就像干涸(hé)沙漠里的一片绿洲,使5G移动电话用户持续增长、5G流量消费快速______,并有效拓展了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空间。

1.(2分)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贮(zhù)蓄B.拘泥(ní)C.娴(xián)熟D.干涸(hé)

2.(2分)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鼎盛B.荣膺C.统畴D.纷至沓来

3.(2分)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截至布署陆续加强

B.截止部署持续加强

C.截止布署陆续提升

D.截至部署持续提升

4.(2分)对文中画线句子病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语义重复B.句式杂糅C.成分残缺D.指代不明

【答案】1.B2.C3.D4.A

【解析】1.本题考查给加点字注音。

B.拘泥(ní)——nì;

故选B。

2.本题考查字形。

C.统畴——统筹:统一筹划。

故选C。

3.本题考查词语的使用。

截止:(到一定期限)停止。

截至:截止到(某个时候)。

二者区别:截止:表示到某个时间停止,强调“停止”,“截止"不能带时间词语(做宾语)。“截止”一般用于时间词语之后。截至:表示停止于某个时间,强调“时间”,“截至”后面须带时间词语(做宾语)。

空一,根据“______2023年底,累计建成5G基站337.7万个"语境可知,这里后文有“2023年底”作宾语,表示停止于2023年底,应使用“截至"。

部署:指安排,布置;处理;料理。

布署:指安排布置。

二者区别:1、词性不同。部署:部署是名词。布署:布署是动词。2、范围不同。部署:部署是对大的范围而言的,如中央部署反腐败工作,就是对全国而言的,具有较为宽广的领域和具有统领的意思。布署:布置通常所指的范围较小,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容也较为细致,如某处长对所领导的下属布置工作等等。

空二,根据“轻量化5G核心网、定制化基站等实现商用______”语境可知,此处作宾语是名词,同时是指“商用"大的方面,应使用“部署”。

陆续:表示有先有后,时断时续。

持续:延续,继续;无间隔,连续不断。

二者区别:保持的时间不同。陆续:一个一个地。持续:保持了一段时间。

空三,根据“赋能效应______凸显"语境可知,此处指赋能效应无间隔,连续不断发挥作用,应使用“持续”。

加强:使更坚强或更有效。

提升:提高(一般指等级、职位、质量等)。

空四,根据“使5G移动电话用户持续增长、5G流量消费快速______"语境可知,这里指5G流量消费快速提高,应使用“提升”。

故选D。

4.本题考查语病辨识。

画线句“目前超过90%以上的基站实现共建共享,5G基站单站址能耗相较于商用初期降低20%"语病是语义重复,删掉“超过”或“以上"。

故选A。

5.(本题2分)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特别认同这句话:“人生下半场,人与人的差距,取决于年轻时,对自己的投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只顾赚钱,而忽略健康,便收获亚健康

②而运动、早睡、读书,便是人生性价比最高的投资

③为遇见更好的人生,你离不开对自己长远的投资

④只顾清闲,而忽略成长,便收获危机

⑤其实,一个人前半生的投资,藏着你后半生的状态

A.②①⑤④③B.①④③⑤②C.②①④⑤③D.①④⑤③②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排序。

①句与④句先点明“只顾赚钱"与“只顾清闲”会出现的问题;接下来⑤句点明观点“其实,一个人前半生的投资,藏着你后半生的状态”,接下来③句点明做法“为遇见更好的人生”需要“对自己长远的投资”,最后②句点明“人生性价比最高的投资”是什么;故排为:①④⑤③②;

故选D。

6.(本题6分)名篇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闲来垂钓碧溪上,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3)三年时间匆匆而过,不禁让人想到《十二章》中孔子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毕业晚会上,师生们泪眼婆娑,依依不舍,语文老师引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开导大家莫学儿女情长,应当收起眼泪,奔赴前程。

【答案】酒酣胸胆尚开张忽复乘舟梦日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酒、酣、胸、乘、昼。

二、综合性学习(7~11题,共12分)

(一)学习与探究(4分)

近期,盘龙呈现出一派春日的生态美景,犹如一幅天然的水彩画卷,令人陶醉,吸引了大批游客。人民网、新华网相继报道,同时还登上了“人民网·云南频道"首页焦点图。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昆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

【材料二】

蓝花楹是管状花目、紫葳科落叶乔木,原产南美洲巴西,树高可达15米,花冠筒细长、下部微弯、上部膨大,花冠裂片呈圆形。1984年,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从阿尔及利亚将蓝花楹引入昆明,如今蓝花楹已经陪伴了昆明人39个年头,在昆明、云南乃至全国各地盛开。蓝花楹主要被用作观花树种,可以用于制造家具和纸张。

【材料三】

春光作序,万物和鸣,花草树木皆苏醒,蓝花楹竞相开放,紫色的花海如云似霞般炫目。坐船游览盘龙江,能看到两岸如烟如雾的紫色花海花枝随风而动,仿佛在向你招手。低头看水,树影阑珊,水中还有鱼儿游动,偶有几只水鸟飞过,展开雪白翅膀。运气好的话,你还能看到它们捕捉水中泥鳅、小鱼的面。

7.(2分)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中图表的主要信息。

8.(2分)学校举行“蓝花楹文化节”主题学习活动,请结合材料,从学习的角度,为文化节设计两个学习活动项目,并在括号内注明所涉及的学科。

学习活动项目一:(涉及学科:)

学习活动项目二:(涉及学科:)

【答案】7.自2010年至2020年间,昆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呈不断增长趋势。8.手绘蓝花楹美术吟诵蓝花楹语文

【解析】7.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材料一图表是昆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的统计图,统计的是2010年到2020年的数据,由2010年的8.36平方米到2020年的12.05平方米,其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时升时降,但整体呈上升趋势;据此可概括材料一图表的主要信息为:从2010年到2020年,昆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整体呈上升趋势。

8.本题考查活动设计。

根据材料二“蓝花楹是管状花目、紫葳科落叶乔木,原产南美洲巴西,树高可达15米,花冠筒细长、下部微弯、上部膨大,花冠裂片呈圆形。1984年,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从阿尔及利亚将蓝花楹引入昆明,如今蓝花楹已经陪伴了昆明人39个年头,在昆明、云南乃至全国各地盛开"可知,介绍了蓝花楹的特点及被引入昆明一事;“蓝花楹主要被用作观花树种,可以用于制造家具和纸张”,体现蓝花楹的用途;蓝花楹能够用于造纸,是一种花;可以通过画出蓝花楹来展现它的美丽;如:手工制作蓝花楹;涉及到的科目是“美术"。

材料三“春光作序,万物和鸣,花草树木皆苏醒,蓝花楹竞相开放,紫色的花海如云似霞般炫目。坐船游览盘龙江,能看到两岸如烟如雾的紫色花海花枝随风而动,仿佛在向你招手”,用诗意的语言展现了蓝花楹竞相开放时的美丽景致;所以可以设计:创作蓝花楹的诗文;涉及的科目是“语文"。

(二)名著阅读(4分)

班级开展名著阅读交流会,请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几个大雨点砸在A的背上,他哆嗦了两下。……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起,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

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底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1)(2分)填一填。上面文字选自名著《》,作者老舍,本名

(2)(2分)理一理。观察下列人物关系图,正确填写图中相应的人物名字。

【答案】(1)《骆驼祥子》舒庆春

(2)A:祥子B:小福子

【详解】(1)本题考查名著情节和作者。通读文段,我们知道文段出自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描写了20年代,老北京的一个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辛酸故事。此小说大量应用北京口语、方言,还有一些老北京的风土人情的描写,是现代白话文小说的经典作品。它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结合选文“几个大雨点砸在A的背上,他哆嗦了两下……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可知,本段出自《骆驼祥子》中“在烈日和暴雨下”,进而推知,作者是老舍,本名舒庆春。

这应该是祥子在暴雨下拉车的故事情节。所以段中的“A”是小说的主人公“祥子"。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人物。根据“车厂”“颓废如狗"的描述,可知该片段选自《骆驼祥子》。文中的主人公“他”是祥子,在情人“小福子"上吊自杀后,他失去了人生的希望,最终走向了堕落与颓废。《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描写了20年代,老北京的一

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辛酸故事。该片段是小说的结尾部分,重点是祥子的堕落史。

(2)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人物。

根据“虎妞”“夫妻关系"的关系图,可知文中的主人公“A”是祥子。祥子是老舍创作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中的人物。祥子是一个从农村来到城中打工的车夫,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能有一辆自己的车,但是一生中经历了几次波折都与自己的车失之交臂,最后由于种种无奈也走上了堕落的道路。

根据图中提示“恋爱关系”,可知“B”是小福子。小福子,二强子的女儿,祥子的邻居,也是祥子心爱的女人。小福子被卖到白房子做皮肉生意,受不了折磨,便跑到树林里上吊自杀了。

(三)书法临写与鉴赏(4分)

10.(2分)苏轼不仅是文学家,还是一名书法家。下面是苏轼的书法作品《寒食帖》(局部),请仔细观察作品,从中挑选八个不同的简体汉字,用正楷字书写在田字格内。

11.(2分)对苏轼的《寒食帖》这幅书法作品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左右疏密相间,时紧时放。B.字形欹正参差,或大或小。

C.采用狂草书体,活泼飞舞,奔腾放纵。D.沉厚中见放逸,尽显书者情感之起伏。

【答案】10.示例:自我来黄州三寒食11.C

【解析】10.本题考查汉字书写。

这是苏轼的书法作品《寒食帖》(局部文字),自上而下,自右向左读作: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空庖煮寒菜。

从中挑选八个不同的简体汉字,用正楷字书写在田字格内即可。

11.本题考查书法作品鉴赏。

C.这幅作品为行书,不是狂草。行书的特点可以用“行云流水、舒展有型"八个字来形容。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

故选C。

三、阅读(12~24题,共32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13题。(4分)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2.(2分)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送别的地点,不仅对仗工整,而且色彩艳丽。

B.颔联用到比喻的修辞,写此地一别,自己就像蓬草那样随风飞转,到万里之外去了。

C.颈联情景交融,寓意丰富,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

D.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诗中青翠的山岭,清澈的流水,班马长鸣等景象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

13.(2分)同是送别友人,请说说本诗最后两句和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如何表达内心感受的?

【答案】12.B13.“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通过描写与友人挥手作别时,马儿长鸣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情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通过说理议论,表现了乐观豁达的胸襟和与友人真挚深厚的友谊。

【解析】12.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和辨析。

B.有误,颔联“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中“孤蓬”这个比喻是形容友人的,而不是诗人自己;

故选B。

13.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句意为挥挥手从此分离,友人骑的那匹将要载他远行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尾联两句,情意更切。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挥手”,是写分离时的动作,那么内心的感觉又如何呢?诗人没有直说,只写了“萧萧班马鸣"的动人场景。这一句出自《诗经·车攻》“萧萧马鸣”。班马,离群的马。诗人和友人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的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表现了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情感;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思是四海之内若有交心的知己,即使远在天边也如近在比邻。此句议论说理,情调豪迈,表现出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它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展现出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和与友人真挚深厚的友谊。后人在与挚友分别之时,常用此句作为宽慰,作为友情长存的誓言。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10分)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

或问读书之法,其用力也奈何。曰:“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曰:“然则请问循序渐

进之说?"曰:“以二书①言之,则先论而后孟,通一书而后及一书。以一书言之,则其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量力所至,约其程课而谨守之,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如是循序而渐进焉,则意定理明,而无疏易凌躐之患矣。”

(节选自朱熹《读书之要》)

【注释】①二书:指《论语》和《孟子》。

14.(2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援疑质理:_________(2)俟其欣悦:

(3)或问读书之法:___(4)句索其旨:

15.(4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2)以一书言之,则其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

16.(2分)【甲】【乙】两文虽然都谈到了“读书”,但内容侧重点不一样,比较两文的不同。

17.(2分)【甲】文中作者求学克服了许多困难,请结合自身求学经历谈谈感悟。

【答案】14.询问等待有的人寻求15.(1)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能够有所收获。(2)用一本书来说,它的篇目章节文字语句,开头结尾次序,也各有顺序,不可以打乱。16.【甲】用亲身经历描述求学过程,强调学习一定要热爱、勤奋、吃苦、虚心。【乙】以对话的形式,强调了读书需要循序渐进、精心探求并通晓领会。17.结合自身经历,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4.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理解。

(1)句意:提出疑难,询问道理。质:询问。

(2)句意:等到他高兴了。俟:等待。

(3)句意:有人问(朱子)读书的方法。或:有人。

(4)句意:(每句)话(都要)寻求它的意思。索:寻求。

15.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注意重点字词:

(1)故:因此;余:我;虽:虽然;愚:愚笨;卒:最终;闻:收获。

(2)以:用;言:说;次第:次序;亦:也。

16.本题考查对比阅读。

结合【甲】“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等内容可知,【甲】文作者回忆自己读书求学的经历,意在说明读书要肯吃苦,要勤奋好学且虚心向学。

结合【乙】“以二书言之,则先论而后孟,通一书而后及一书。以一书言之,则其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量力所至,约其程课而谨守之,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如是循序而渐进焉,则意定理明,而无疏易凌躐之患矣"等内容可知,【乙】文以对话形式展开,意在论述读书要循序渐进,并用心探求领悟书中内容这一观点。

17.本题考查感悟启示。

示例:文中“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写宋濂自身家里无书,从藏书之家借书、抄书,“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写他生活清苦,然而一心向学、不怕艰苦,最终学有所成。这些告诉我们:学习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要因为一时的困境或磨难就轻言放弃,珍惜现有的学习条件,不畏困难,脚踏实地,坚定目标和信心,勤奋学习。

【点睛】参考译文:

【甲】我年幼时就非常爱好读书。家里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冬天非常寒冷,砚台里的墨汁都结了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放松读书。抄写完毕后,便马上跑去还书,不敢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有很多

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于是我能够遍观群书。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经跑到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乡里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道德高望重,门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俯下身子,侧着耳朵恭敬地请教;有时遇到他大声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个字反驳;等到他高兴了,则又去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获得不少教益。

当我外出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峡谷之中。隆冬时节,刮着猛烈的寒风,雪有好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回到学舍,四肢僵硬动弹不得。服侍的人拿着热水为我洗浴,用被子裹着我,很久才暖和起来。寄居在旅店里,旅店老板每天供应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人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用红色帽带和珠宝装饰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宝刀,右边挂着香囊,光彩鲜明,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处于他们之间,但我毫无羡慕的心。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别人。我求学的辛勤和艰苦就是像这个样子。如今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问,天底下也不适当地称颂自己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乙】有人问(朱子)读书的方法,(学习应)怎么用力。(朱子)说:“依照一定的顺序逐渐深入,熟练诵读然后精心思考。”(学生)说:“那么请问(什么是)循序而渐进的主张呢?"(朱子)说:“用《论语》和《孟子》来说,就是先读《论语》后读《孟子》,通晓了一本书而后到另一本书。用一本书来说,它的篇目章节文字语句,开头结尾次序,也各有顺序,不可以打乱。衡量(自己的)能力所能达到的程度,约定课程而且谨慎地遵守它,(每个)字(都要)探求它的解说,(每句)话(都要)寻求它的意思,没有领会前面(的内容),就不可去探求它后面(的内容),没有通晓这个内容,就不可(急于)去记住那个内容,像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逐渐深入,那么就会思想镇定、道理明白,而没有粗疏简单越次而进的忧患。”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0题。(7分)

勇敢的要义

同学们:

①我们都很崇敬英雄,也希望自己像英雄一样勇敢。但每个人对勇敢的理解却有所不同,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勇敢"呢?

②在我看来,勇敢,是生存的方法,而不是生活的内容。误解了它,就会被勇敢绑架,

人便会充满煞气,陷于争斗,沉入敌对。

③曾听一位长辈说起,勇敢有两种,一种是直面伤痛的勇敢,一种是直面问题的勇敢。

④伤痛不是人生的兴奋剂,它需要直面,但不能沉浸其中,也不要自虐式地奋斗,否则就误解了勇敢的要义,与勇敢背道而驰。

⑤直面伤痛,就是要学会放下,放下过去的事、过去的伤,提升自我。决不可以把沉积的愤怒,含在每个日子里咀嚼;用伤和怨铺就的路,注定恐惧与愤慨交织,却与真正的勇敢渐行渐远。

⑥司马迁直面残酷屈辱的刑罚,修身养性,专心致志修写《太史公书》,誉满八百里秦川,正因为他放下身体与精神上的多重痛苦,才有力量和勇气去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

⑦直面伤痛之后,还要心存阳光,心怀大爱,拥抱世界,这才是真正的勇敢。新冠病毒袭击武汉时,患有渐冻症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心系式汉人民,不顾自己的病痛,克服身体上的困难,坚守在抗疫最前线,带领全院医护人员,为抗击疫情做出重要贡献。

⑧直面伤疡,是长大的一部分:而真正的成年,从直面问题开始。

⑨直面问题的勇敢,不是陷于问题难以自拔,而是把力量用在解决问题上,是心怀善良,坚定前行。

⑩纵然正在面临和即将面临的问题伤人,除去痛得大叫、哭嚎,还可以勇敢。勇敢地直面问题,接受一切所遇,勇敢地想办法解决问题,勇敢地求助他人共御问题,勇敢地与人合作消灭问题……勇敢地直面问题的人,不会向着阻挡的大河止步,会寻找桥梁、船只,会学习泅水涉水。不会向着遥远的长路却步,会结交旅伴、过客,会等待时机搭车搭船。

勇敢不是一刀杀向外界,一刀刺向自己。勇敢地直面问题的人,总是能怀揣阳光,以良善之心坚定地行动,以悲悯之心与人为伴,执着灿烂地一路向前。

勇敢,从来都不是愚蠢地与己做难,与人为敌,与世界对坑。以自虐为勇敢,是对勇敢的亵渎;以良善而勇敢,是对勇敢的升华。

读懂了勇敢的要义,才真正拥有了勇敢的力量,活出了勇敢的幸福。

(取材于张晓彤《勇敢从来都不是与世界对抗》,《演讲与口才》,2020.02)

18.(3分)根据③到的内容,完成下面的结构图。

19.(2分)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0.(2分)下面的链接材料是某同学发的一段“微信朋友圈“__________________,请你从文中寻找依据作为理由,给该同学写留言,帮她调整一下心态。

【链接材料】

“不帮我解决问题就算了,何必还要刺痛我?告诉你们吧,我从没害怕过谁,我就要跟讨厌我的人对抗到底!这就是我的勇敢!”

【答案】18.①直面问题②学会放下,提升自我③把力量用在解决问题上19.举例论证,举了司马迁直面屈辱,专心修写《太史公书》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直面伤痛,就是要学会放下,放下过去的事、过去的伤,提升自我,使论证更有说服力。20.勇敢不是生活全部的内容(或“勇敢虽好,却不可被勇敢绑架")。直面痛苦,勇敢放下;直面问题,勇敢解决。以良善而勇敢,不与谁对抗,才能拥有勇敢的幸福。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理清文章结构、概括要点的能力。

第一空,依据③段“曾听一位长辈说起,勇敢有两种,一种是直面伤痛的勇敢,一种是直面问题的勇敢”可知,勇敢的第二种形式是“直面问题"。据此可填第一空。

第二空,“直面伤痛”有两种做法,第一是“直面伤痛,就是要学会放下,放下过去的事、过去的伤,提升自我”,第二是⑦段“直面伤痛之后,还要心存阳光,心怀大爱,拥抱世界,这才是真正的勇敢”,因此第二空应对应第⑤段内容,可概括为“学会放下,提升自我"。

第三空,直面问题的做法也有两种,一是⑨段“把力量用在解决问题上,是心怀善良,坚定前行”,二是段“勇敢地直面问题的人,总是能怀揣阳光,以良善之心坚定地行动,以悲悯之心与人为伴,执着灿烂地一路向前"。第三空内容对应⑨段,可概括为“把力量用在解决问题上”。

19.本题考查论证方法。

画线句“司马迁直面残酷屈辱的刑罚,修身养性,专心致志修写《太史公书》,誉满八百里秦川,正因为他放下身体与精神上的多重痛苦,才有力量和勇气去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列举了司马迁直面屈辱,专心修写《太史公书》,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的事例,运用了举例论证法;具体有力的论证了第⑤段“直面伤痛,就是要学会放下,放下过去的事、过去的伤,提升自我”的观点,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2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意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从文中寻找依据作为劝说的理由。

依据原文第②段“在我看来,勇敢,是生存的方法,而不是生活的内容。误解了它,就会被勇敢绑架,人便会充满煞气,陷于争斗,沉入敌对"可知,勇敢不是生活全部的内容,不要总是陷于争斗,沉入敌对。

依据原文第⑤段“直面伤痛,就是要学会放下,放下过去的事、过去的伤,提升自我。决不可以把沉积的愤怒,含在每个日子里咀嚼;用伤和怨铺就的路,注定恐惧与愤慨交织,却与真正的勇敢渐行渐远”可知,什么是真正的勇敢?当对待伤痛的时候,要有直面痛苦,勇敢放下的态度,如果总沉积着愤怒不可放下,其实是与真正的勇敢渐行渐远。

依据原文第⑨段“直面问题的勇敢,不是陷于问题难以自拔,而是把力量用在解决问题上,是心怀善良,坚定前行"可知,真正的勇敢,是直面问题,接受一切所遇,勇敢地想办法解决问题。

依据原文第段“勇敢,从来都不是愚蠢地与己做难,与人为敌,与世界对抗。以自虐为勇敢,是对勇敢的亵渎;以良善而勇敢,是对勇敢的升华”可知,以良善而勇敢,不与谁对抗,才能拥有勇敢的幸福。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1~24题。(11分)

回家过年

刘洪文

①过了腊月二十三,家里便有了年味儿儿。

②在厨房蒸馒头的母亲揭开锅盖高兴地说到:“馒头笑了。"我没看出来,就问她怎么笑的。母亲说:“就是馒头开口了,过年了,讨个吉利,所以要说笑了才行。”

③我前窜后跳的,看什么都好玩。邻居家孩子的纸灯笼做好了,是用高粱秸扎成的,外面糊了红纸,还贴了一个倒着的“福"字。我美羡慕极了,央求父亲给我也做一个,留到年三十晚上出去捡鞭炮。父亲手太笨,只能用老套路,拿一个空罐头瓶,里面用蜡油粘上一截蜡烛,再在瓶口绑一根电线,一个灯笼就做成了。

④关于年的记忆,我总是停留在小时候。而今,我已经有三年没回家过年了,不为别的,只想给自己争一口气。父亲的咆哮声依旧在我的耳边回响。

⑤“你要是有点能耐。就干出个人样来给我看,别整天窝在家里,连自己都养活不了,还谈什么理想?”

⑥我也急了:“好歹我也是个大学生,我就不信了,我要是不混出个人样来,就不再回来见你!"毕业那年,我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整天在家和一帮狐朋狗友混在一起。父亲实在看不下去,和我大吵了一架。

⑦我一赌气离开家,想来已三年有余。

⑧三年里,我孤身一人,漂泊异乡,尝尽冷暖,对家倍感思念,可我放不下可怜的尊严。

⑨我当过保安,做过泥瓦匠,卖过保险,做过推销……可我离那个誓言里的“人样”,依旧遥远。三年来,我除了买两部手机,一部寄给家里,一部自己用以方便和家里联系外,几乎一无所有。

⑩而那部手机除了发发短信,几乎很少打电话。我必须节省钱交房租,买赖以生存的食物。

我也许真的就如父亲所说,是个没用的东西!看看身边的同学有的当老板,有的考进好单位,人家的父母春风满面,而我的父母只有长吁短叹。

今年我决定回去,尽管我依旧没个“人样"。大年二十六,我发短信给家里,说了要回家过年。

次日早起,我收拾了简单的行李,和老板告了假,拖着长长的拉杆箱朝车站方向走去。路面结了厚厚的冰,让我想起小时候在村边可以溜冰的水塘。

长途客车终于来了,我跺了跺冻僵的脚,上了车。

车里面很暖,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回家的幸福,让我感觉到这次回家还是值得的,尽管我依旧一无所有,尽管我还是孤身一人。

几个小时的车程,很快过去了,正当我昏昏欲睡时,乘务员喊:“小榆树车站到了。”

我忙提了行李下车。没想到父母早等在马路边。他们看到我赶紧迎过来接我手里的东西,惊喜之情溢于言表。

父亲的背明显驼了很多,鬓边也多了白发。他不再和我怄气,而是不住地向我问这问那。

所谓车站,不过是钉在树上的破旧木板,用墨汁写着站名而已,光秃秃的没个避风的地方。我问母亲冷不冷,她兴奋地摇头:“你回来了,就不觉得冷了!"

回家路上,不时有人打招呼:“儿子回来了,高兴了吧?”母亲不住地应着:“高兴,高兴!"

到家后,父母忙着生火做饭。我闲着没事,翻看父亲的手机,奇怪的是,我昨晚上发的短信居然未读,再往前翻,所有短信都未读。我忙问父亲这是咋回事儿?

“他根本就不会用!就能接打个电话!”母亲抢着说。

“那往年呢?"我焦急地问。

“还不都一样。”母亲唠叨着。

我的泪水流了下来……

学校计划筹备校园艺术节活动,你们班准备将上面的小说改成课本剧并录制微电影,参加校园艺术节展评。你作为导演,需要完成下列任务。

【导演说戏】

21.(2分)作为导演,你需要按照事件先后顺序,把小说的内容概括补充完整,以便演员快速掌握故事梗概。

22.(2分)作为导演,为帮助演员把握人物情感,请你结合全文,对下面句子的意蕴进行分析。

你回来了,就不觉得冷了!

【电影拍摄】

23.(4分)(1)戏剧中常常运用“空白艺术”,但是在拍摄时需要将它补充出来。你认为在文章结尾处,应补上什么样的画面来解释“我”流泪的原因?请把这处空白画面描绘出来。

(2)在拍摄第④段“而今,我已经有三年没回家过年了"和第段“今年我决定回去”的内容时,你准备将“儿时过年"赌气离家”“三年异乡生活"的镜头交错拍摄,请向大家介绍一下这样拍摄的目的。

【观影互动】

24.(3分)电影播出引发了巨大反响,同学们对文中的“我”没有混出“人样”,就三年不回家过年的行为产生了争议,对此,你怎么看?

【答案】21.①父子争吵离家②翻看手机短信22.儿子回来了,给母亲带来了喜悦与温暖。(或儿子没回来,母亲感到冷清与孤寂);表达了母亲时刻盼望儿子回家(或表现了儿子对于父母的重要性。)23.(1)画面:瑟瑟寒风中,父母翘首以待,每当停下一辆客车就会非常急切地走到车旁,用渴盼的目光搜寻着从车上下来的每一个人。画面符合父母等待儿子归来即可。

(2)这样交错拍摄镜头,一方面解释了“我”离家出走的原因;另一方面将儿时的快乐和三年异乡生活的辛酸进行对比,突出家庭的温暖;解释了“我"决定回家过年的原因;避免了情节的平铺直叙,更能吸引观众。24.从“理解”或“不赞同"两方面作答均可。

(1)理解“我”的行为。

“我"没有混出“人样”就不愿回家过年,是有自尊、有追求的表现。

(2)不赞同“我"的行为。

亲情是一种纯粹的情感,父母从来不以有无成就看待孩子;孩子应孝敬父母,常回家看看,不回家过年只会徒增父母的思念和担心。

【解析】2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文章第②段母亲过年时为了讨个吉利,说馒头笑了;:第③段父亲给“我”作灯笼等内容对应了:儿时过年乐事;

第一空,文章第④至⑦段,“我"大学毕业后整天在家和一帮狐朋狗友混在一起,父亲实在看不下去,和我大吵了一架。我赌气离开家已三年有余。结合其他内容示例,均为6字短语,由此可以概括出:父子吵架离家;

第⑧段“三年里,我孤身一人,漂泊异乡,尝尽冷暖,对家倍感思念,可我放不下可怜的尊严”,第⑨段“我当过保安,做过泥瓦匠,卖过保险,做过推销……三年来,我除了买两部手机,一部寄给家里,一部自己用以方便和家里联系外,几乎一无所有"等内容对应了:三年异乡打拼;

第段“今年我决定回去,尽管我依旧没个‘人样’。大年二十六,我发短信给家里,说了要回家过年”对应了:短信告知回家;

第段“我忙提了行李下车。没想到父母早等在马路边。他们看到我赶紧迎过来接我手里的东西,惊喜之情溢于言表"对应了:父母车站迎接;

第二空,由第段“我闲着没事,翻看父亲的手机,奇怪的是,我昨晚上发的短信居然未读,再往前翻,所有短信都未读”可以概括出:翻看手机短信。

22.本题考查人物情感。

文章第段“你回来了,就不觉得冷了"是母亲看到儿子回来时说的话。联系第段“路面结了厚厚的冰”,以及第段“光秃秃的没个避风的地方。我问母亲冷不冷,她兴奋地摇头"可知,明明很冷,母亲却说“你回来了,就不觉得冷了”,由此可见,母亲时刻盼望儿子回家,是儿子的回家给母亲带来了喜悦与温暖。表现了儿子对于父母的重要性。

23.(1)本题考查画面描绘。

文章结尾第段“我的泪水流了下来……”,结合第段“光秃秃的没个避风的地方。我问母亲冷不冷,她兴奋地摇头”,第段“我闲着没事,翻看父亲的手机,奇怪的是,我昨晚上发的短信居然未读,再往前翻,所有短信都未读”,第段“他根本就不会用!就能接打个电话”,第段“还不都一样"可知,不会用手机的父母不知道儿子哪天会回来,自己三年未回家,每到过

年前父母应该都会在寒风中等待儿子归来,据此描述,只要画面符合父母等待儿子归来即可。

示例:凛冽的寒风中,父母站在无遮拦的车站,翘首期盼儿子归来,每到一辆车都会非常急切地走到车旁,从车上下来的人群里仔细搜寻儿子的身影。

(2)本题考查句段作用。

“赌气离家”的镜头解释了“我"离家出走的原因;“儿时过年”“三年异乡生活"将儿时的快乐记忆和三年异乡生活的艰辛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家庭对于孩子的温暖感受;这样交错拍摄镜头,解释了“我”因为思念家乡和亲人而决定回家过年;避免了情节的平铺直叙,更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24.本题考查谈看法。本题是开放性题,只要观点明确,从“理解"或“不赞同”两方面作答,有理有据即可。

示例一:理解“我"的行为。结合第⑥段“好歹我也是个大学生,我就不信了,我要是不混出个人样来,就不再回来见你”分析,“我"是大学生,没有混出“人样”就不愿回家过年,这是是有自信、有自尊、有理想、有追求的表现,作为新一代的青年,就应该有志气,有抱负,这种坚持和奋斗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示例二:不赞同“我"的行为。家庭是温暖的港湾,春节更是团圆的重要时刻。无论事业成功与否,回家过年是对家人思念的回应,也是中华民族传统家庭观念的体现。文中的“我”若因未混出“人样"而不回家,忽视了家庭的重要性,这种行为可能会给家人带来伤害和失望。成功不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家人的陪伴和关爱同样珍贵。

四、写作(40分)

25.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作文。

运动员夺冠时,我们送上掌声;朋友沮丧时,我们送上拥抱;陌生人经过时,我们送上一抹微笑;别人成功时,我们送上崇拜的目光……,其实,我们也可以给自己送上……

(1)请以“给自己送上__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③600字左右。④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了上面的材料,引起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

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例文一:

给自己送上一个微笑

人生在世,难免有些不开心的事。古人云“人生不顺心之事十之八九。"事情的好坏,事实已无法改变。无论你再伤心,再悲痛都毫无用处,还不如给自己送上一个微笑。

我们不能以一次的输嬴好坏,下结论。在学习中不也是这样吗?学习如打仗,比赛。战场上哪有常胜将军呢?不都是要靠天时,地利,人和吗?这次考的不好又怎么样呢?只要你努力了,下次考好了,不就行了吗?

记得,在初一的时候,我也很痛苦。在小学经常考90几,100分的我。上了初中,成绩如同流水般,怎不叫人不寒而栗。以为自己变坏了,却不知初中的学习不同小学。我还记得初一的那场语文考试,是那次使我真正了解我的大脑想东西太简单,让我真正知道初中的学习。

那是一场普通的语文考试,在一个月圆的夜晚。考前我并没做任何复习,然而我却做的很顺利,自以为没有什么难题。很快做完,交了试卷。也许这次的行为是我一生中最愚蠢的。数天过去了,卷子批出来了。我被放在了第一张,当同学告诉我只有60多分时,我脑子一片空白,好不容易回过神来。我简直不相信我的耳朵。天那!那是我考的吗?怎么会?不可能啊。但事实就是事实,是无法改变的。

那天晚上,我很难受,我躺在床上,横竖都睡不着。“难道我就用这种成绩回报我的老师,家长。我对的起自己平时的努力吗?”

真的,那天我想了很多很多。现在想起来我真傻,何必呢?学习中紧迫感是要有的,但总要想开点,有些事发生了就过了,何必去加以挽留呢。你的伤心,难受又有什么用呢?想的那么多,还不如好好休息,明天一切重头来过。我现在觉得自信很重要,一切都不如给自己一个微笑来的实惠。例文二:

给自己一些力量

给自己一些力量,让生活变得简单,我将有勇气去面对它,挑战它。我不畏惧生活,更不畏惧生活的困难,因为我有力量。我不会被打倒,因为我是一个有信仰的战士,我有着自己的人生理想,因为我有力量,面对这些人生的挫折,我没有理由要倒下,人生会有许多不尽人所愿的事情,失败是每一个人都所必经之路。古代的诸葛亮就是一个例子,他轻轻的挥动朱雀羽扇便可使那曹操的百万大军顷刻间崩溃,他把朱雀羽扇指向那溃败的曹军,关、张、赵,等猛将像离弦的箭一样飞了出去射中那曹军的胸膛。

诸葛亮他是古代千年难得一见的奇才,他通晓天文地理、精通军事政治会治理国家,然后这样的人也败了,他六出祁山、三次北伐战争都失败了。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他败了,永远地在这个历史中沉睡了,但他的信仰却没有败,他一心想着:“兴复汉室还于旧

都"。忠心爱国。诸葛亮虽然败了,但他的名字却照亮了青史,他用生命诠释了信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历史也将永远铭记这个名字,身虽败,名可垂于千古。给自己一些力量,我会乘万里风破万里浪。给自己一些力量,我将展翅翱翔,在这无边的天空驰骋。给自己一些力量,我将敢于天空试比高。

给自己一些力量,我将像箭一样突破天空的阻力,到达我想要的高度。给自己一些力量,给我自由的飞吧,在这黑暗的夜里我将用自己的光辉照亮整个世界。

在这条人生路上,被石头绊倒是很正常的,我一样可以放声大笑,我一样可以像苏东坡一样吟出:“人生三万六千场,一日一笑,快哉快哉。”面对人生的不如意,给自己一些力量,我会像李白一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惆怅什么?悲叹什么?给自己一些力量,我会像朱熹一样“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

有了力量便有了人生的高度,也就有了勇气面度困难,欢喜时笑,失意时也要笑,有笑就有力量。

给自己一些力量,让我到达不可能的极限。

力量来源于什么?力量来源于强大的精神信仰。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

任务一:以“给自己送上______"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1审题。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目“给自己送上______”,需要我们根据材料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填补。材料给出了多种送出的对象与情境,包括掌声、拥抱、微笑、崇拜的目光等,意在引导我们思考在何种情况下,我们会“给自己送上"什么。

2.立意。在立意时,我们可以从积极自我激励、自我安慰、自我奖赏等角度来立意。例如,当我们面对挫折时,如何给自己送上勇气和信心;当我们取得成功时,如何给自己送上赞赏和奖励。通过具体的事件,展现出自我关怀、自我鼓励的重要性。

3.构思选材。在构思方面,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的生活片段或经历,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展现,将“给自己送上”的内容具体化。例如,可以选择一次重要的考试经历,描述自己在备考过程中的挣扎与坚持,然后突出在关键时刻如何给自己送上鼓励和信心,最终取得成功。在选材上,应选取贴近自己生活的真实素材,这样更容易写出真情实感和细腻的心理变化。同时,可以结合一些具体的物品或象征,如日记本上的鼓励语句、书桌上的座右铭等,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任务二:读了上面的材料,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

1.审题。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题目给出了一段关于我们如何对待他人以及可能如何对待自

己的描述。题目要求我们根据所给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我们需要注意,这是一篇议论文,所以我们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并用论据来证明它。

2.立意。在立意时,我们可以从“我们也可以给自己送上……"这个角度出发,讨论自我鼓励、自我奖励的重要性;也可以从“运动员夺冠、朋友沮丧、陌生人经过”等情景出发,讨论在他人经历不同情境时,我们应如何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

3.构思选材。在构思选材时,如果从自我鼓励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先明确观点:自我鼓励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接着,我们可以列举一些成功人士的例子,他们如何在困难时期通过自我鼓励走出低谷,最终取得成功。如果从如何对待他人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先明确观点:在他人经历不同情境时,我们应给予他们适当的支持和鼓励。然后,我们可以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比如朋友在困难时期的沮丧,我们是如何通过给予他们拥抱和鼓励,帮助他们走出困境的。2024年新省中考统考语文模拟卷(五)(云南卷)

(全卷四个大题,共25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

(本题8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国的5G网络建设,在2020年时,几乎达到了鼎盛时期,______2023年底,累计建成5G基站337.7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8.05亿户,究竟是什么让5G运用增长如此迅速呢?

②网络基础日益完备。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纤和移动宽带网络,全国行政村通5G比例超80%,相关5G产品,荣膺多个科学技术奖。5G贮(zhù)蓄了更多的能量,使通信杆塔资源与社会杆塔资源双向共享取得显著成效,目前超过90%以上的基站实现共建共享,5G基站单站址能耗相较于商用初期降低20%。

③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我国5G技术产业在技术标准、网络设备、终端设备等方面不再拘泥(ní)于传统方法,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轻量化5G核心网、定制化基站等实现商用______。5G工业网关、巡检机器人等一批新型终端成功研发。

④赋能效应______凸显。融合应用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在工信部的统畴规划下,相关5G产品纷至沓来,5G应用在工业、矿业、电力、港口、医疗等行业深入推广。“5G+工业互联网"项目数超1万个。

⑤赋值效应更加显著。如今5G技术已非常娴(xián)熟,它就像干涸(hé)沙漠里的一片绿洲,使5G移动电话用户持续增长、5G流量消费快速______,并有效拓展了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空间。

1.(2分)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贮(zhù)蓄B.拘泥(ní)C.娴(xián)熟D.干涸(hé)

2.(2分)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鼎盛B.荣膺C.统畴D.纷至沓来

3.(2分)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截至布署陆续加强

B.截止部署持续加强

C.截止布署陆续提升

D.截至部署持续提升

4.(2分)对文中画线句子病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语义重复B.句式杂糅C.成分残缺D.指代不明

5.(本题2分)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特别认同这句话:“人生下半场,人与人的差距,取决于年轻时,对自己的投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只顾赚钱,而忽略健康,便收获亚健康

②而运动、早睡、读书,便是人生性价比最高的投资

③为遇见更好的人生,你离不开对自己长远的投资

④只顾清闲,而忽略成长,便收获危机

⑤其实,一个人前半生的投资,藏着你后半生的状态

A.②①⑤④③B.①④③⑤②C.②①④⑤③D.①④⑤③②

6.(本题6分)名篇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闲来垂钓碧溪上,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3)三年时间匆匆而过,不禁让人想到《十二章》中孔子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毕业晚会上,师生们泪眼婆娑,依依不舍,语文老师引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开导大家莫学儿女情长,应当收起眼泪,奔赴前程。

二、综合性学习(7~11题,共12分)

(一)学习与探究(4分)

近期,盘龙呈现出一派春日的生态美景,犹如一幅天然的水彩画卷,令人陶醉,吸引了大批游客。人民网、新华网相继报道,同时还登上了“人民网·云南频道"首页焦点图。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昆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

【材料二】

蓝花楹是管状花目、紫葳科落叶乔木,原产南美洲巴西,树高可达15米,花冠筒细长、下部微弯、上部膨大,花冠裂片呈圆形。1984年,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从阿尔及利亚将蓝花楹引入昆明,如今蓝花楹已经陪伴了昆明人39个年头,在昆明、云南乃至全国各地盛开。蓝花楹主要被用作观花树种,可以用于制造家具和纸张。

【材料三】

春光作序,万物和鸣,花草树木皆苏醒,蓝花楹竞相开放,紫色的花海如云似霞般炫目。

坐船游览盘龙江,能看到两岸如烟如雾的紫色花海花枝随风而动,仿佛在向你招手。低头看水,树影阑珊,水中还有鱼儿游动,偶有几只水鸟飞过,展开雪白翅膀。运气好的话,你还能看到它们捕捉水中泥鳅、小鱼的面。

7.(2分)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中图表的主要信息。

8.(2分)学校举行“蓝花楹文化节”主题学习活动,请结合材料,从学习的角度,为文化节设计两个学习活动项目,并在括号内注明所涉及的学科。

学习活动项目一:(涉及学科:)

学习活动项目二:(涉及学科:)

(二)名著阅读(4分)

班级开展名著阅读交流会,请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几个大雨点砸在A的背上,他哆嗦了两下。……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起,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底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1)(2分)填一填。上面文字选自名著《》,作者老舍,本名

(2)(2分)理一理。观察下列人物关系图,正确填写图中相应的人物名字。

(三)书法临写与鉴赏(4分)

10.(2分)苏轼不仅是文学家,还是一名书法家。下面是苏轼的书法作品《寒食帖》(局

部),请仔细观察作品,从中挑选八个不同的简体汉字,用正楷字书写在田字格内。

11.(2分)对苏轼的《寒食帖》这幅书法作品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左右疏密相间,时紧时放。B.字形欹正参差,或大或小。

C.采用狂草书体,活泼飞舞,奔腾放纵。D.沉厚中见放逸,尽显书者情感之起伏。

三、阅读(12~24题,共32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13题。(4分)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2.(2分)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送别的地点,不仅对仗工整,而且色彩艳丽。

B.颔联用到比喻的修辞,写此地一别,自己就像蓬草那样随风飞转,到万里之外去了。

C.颈联情景交融,寓意丰富,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

D.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诗中青翠的山岭,清澈的流水,班马长鸣等景象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

13.(2分)同是送别友人,请说说本诗最后两句和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是如何表达内心感受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10分)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

或问读书之法,其用力也奈何。曰:“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曰:“然则请问循序渐进之说?"曰:“以二书①言之,则先论而后孟,通一书而后及一书。以一书言之,则其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量力所至,约其程课而谨守之,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如是循序而渐进焉,则意定理明,而无疏易凌躐之患矣。”

(节选自朱熹《读书之要》)

【注释】①二书:指《论语》和《孟子》。

14.(2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援疑质理:_________(2)俟其欣悦:

(3)或问读书之法:___(4)句索其旨:

15.(4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2)以一书言之,则其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

16.(2分)【甲】【乙】两文虽然都谈到了“读书”,但内容侧重点不一样,比较两文的不同。

17.(2分)【甲】文中作者求学克服了许多困难,请结合自身求学经历谈谈感悟。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0题。(7分)

勇敢的要义

同学们:

①我们都很崇敬英雄,也希望自己像英雄一样勇敢。但每个人对勇敢的理解却有所不同,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勇敢”呢?

②在我看来,勇敢,是生存的方法,而不是生活的内容。误解了它,就会被勇敢绑架,人便会充满煞气,陷于争斗,沉入敌对。

③曾听一位长辈说起,勇敢有两种,一种是直面伤痛的勇敢,一种是直面问题的勇敢。

④伤痛不是人生的兴奋剂,它需要直面,但不能沉浸其中,也不要自虐式地奋斗,否则就误解了勇敢的要义,与勇敢背道而驰。

⑤直面伤痛,就是要学会放下,放下过去的事、过去的伤,提升自我。决不可以把沉积的愤怒,含在每个日子里咀嚼;用伤和怨铺就的路,注定恐惧与愤慨交织,却与真正的勇敢渐行渐远。

⑥司马迁直面残酷屈辱的刑罚,修身养性,专心致志修写《太史公书》,誉满八百里秦川,正因为他放下身体与精神上的多重痛苦,才有力量和勇气去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

⑦直面伤痛之后,还要心存阳光,心怀大爱,拥抱世界,这才是真正的勇敢。新冠病毒袭击武汉时,患有渐冻症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心系式汉人民,不顾自己的病痛,克服身体上的困难,坚守在抗疫最前线,带领全院医护人员,为抗击疫情做出重要贡献。

⑧直面伤疡,是长大的一部分:而真正的成年,从直面问题开始。

⑨直面问题的勇敢,不是陷于问题难以自拔,而是把力量用在解决问题上,是心怀善良,坚定前行。

⑩纵然正在面临和即将面临的问题伤人,除去痛得大叫、哭嚎,还可以勇敢。勇敢地直面问题,接受一切所遇,勇敢地想办法解决问题,勇敢地求助他人共御问题,勇敢地与人合作消灭问题……勇敢地直面问题的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