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昌县埔上镇富屯溪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环评_第1页
顺昌县埔上镇富屯溪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环评_第2页
顺昌县埔上镇富屯溪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环评_第3页
顺昌县埔上镇富屯溪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环评_第4页
顺昌县埔上镇富屯溪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环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一、项目基本情况....................................................................................................................1

二、项目由来............................................................................................................................1

三、周围环境现状、环境功能区划要求................................................................................2

3.1自然环境概况...................................................................................................................................2

3.2环境功能区划...................................................................................................................................8

3.3污染物排放标准...............................................................................................................................9

3.4环境质量现状.................................................................................................................................10

3.5环境保护目标.................................................................................................................................14

四、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15

4.1工程概况.........................................................................................................................................15

4.2工程分析.........................................................................................................................................20

4.3产业政策合理性分析.....................................................................................................................23

4.4选址合理性分析.............................................................................................................................24

4.5“三线一单”控制要求符合性分析..............................................................................................24

五、环境影响分析..................................................................................................................25

5.1施工期.............................................................................................................................................25

5.2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31

5.3环境风险分析.................................................................................................................................32

5.4对仁寿溪顺昌埔上镇饮用水源区影响分析.................................................................................32

六、环境保护对策措施..........................................................................................................32

6.1施工期环境污染控制措施.............................................................................................................32

6.2运营期环境污染控制措施.............................................................................................................36

七、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39

7.1环境管理机构.................................................................................................................................39

7.2监测管理的主要内容.....................................................................................................................40

八、环境经济损益分析及总量控制......................................................................................40

8.1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分析.............................................................................................................40

8.2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分析.............................................................................................................41

8.3总量控制.........................................................................................................................................41

九、结论与建议......................................................................................................................41

9.1项目概况和主要问题.....................................................................................................................41

9.2工程环境影响.................................................................................................................................42

9.3环境可行性结论.............................................................................................................................44

9.4主要环保对策及建议.....................................................................................................................45

9.5评价总结论.....................................................................................................................................48

附件

附件1:委托书

附件2:营业执照

附件3: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文件

附件4:项目用地预审意见及选址意见函

附件5:监测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顺昌县埔上镇富屯溪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建设单位顺昌县富美市政开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顺昌县埔上镇

建设依据顺发改审批[2020]215号主管部门顺昌县发展改革和科技局

E4852管道工程建筑

N7610防洪除涝设施管理

建设性质新建行业代码

N7810市政设施管理

N7840绿化管理

建设污水管网5km;人工湿地建设污水管网5km;人工湿地

工程规模0.04km2;生态护岸8km;生态隔总规模0.04km2;生态护岸8km;生态隔离带

离带0.01km2;0.01km2;

总投资1713万环保投资71万

二、项目由来

《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平市“十三五”闽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方

案>的通知》(南政办[2017]98号)提出:“到2020年,全市闽江(南平段)、建溪、富

屯溪等主要流域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争取达到100%。

加快推进重污染河段和小流域污染整治,将环境治理工程措施与生态维护相结合,

以管网截污、水土保持等整治工程;为此顺昌县富美市政开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拟投资

1713万元,建设污水管网5km;人工湿地0.04km2;生态护岸8km;生态隔离带0.01km2;。

项目建设是贯落实上级政府关于闽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具体部署,是地方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举措,是缓解埔上镇仁寿溪和富屯溪流域及沿线的生态压力的关键

措施,是落实“绿山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大实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该项目属于“四十六、水利,144防洪治涝工程,四十九、交通运输业、管道运输业和

仓储业、175城镇管网及管廊建设(不含1.6兆帕及以下的天然气管道)”,本建设项目

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详见表2.1-1。为此顺昌县富美市政开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委

托睿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编制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本单位接受委托后,立即派技

术人员踏勘现场和收集有关资料,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有关规

1

定编写成报告表,供建设单位上报环保主管部门审批。

表2.1-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

环评类别

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

项目类别

四十六、水利

其他(小型沟渠的护坡

144防洪治涝工程新建大中型/

除外)

四十九、交通运输业、管道运输业和仓储业

城镇管网及管廊建设(不含1.6

175/新建其他

兆帕及以下的天然气管道)

三、周围环境现状、环境功能区划要求

3.1自然环境概况

3.1.1地理位置

顺昌县录属于福建省南平市,位于福建省中部偏北,北纬26°38'~27°121',东经

117°29'~118°14'。地处武夷山脉南麓,闽江上游金溪、富屯溪交汇处,境内以山地丘

陵地貌为主,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是杉木生长繁衍最佳地区,素有“林海粮仓

果乡”之美誉,被评为“中国竹子之乡”、“中国杉木之乡”、“中国竹荪之乡”、“中国航

天育种高科技应用农业示范基地”。

顺昌县埔上镇富屯溪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位于顺昌县埔上镇。项目地理位

置见图3.1-1,建设内容周边关系见图3.1-2~3。

2

图3.1-1项目地理位置图

3

图3.1-2项目建设位置图

4

图3.1-3项目埔上镇区工程布置图

5

3.1.2地形地貌

顺昌属福建西北山地丘陵区,境内山岭耸峙,丘陵起伏,河谷和小盆地错落其间,

水系发达,切割强烈,地形复杂多样。全县地势北部和西南部较高,中南部和沿河两岸

较低,整个趋势是自北、西南向中部、东南部倾斜。除东南部外,边境均有千米以上群

山环抱,最高峰郭岩山,海拔1384m,最低点为富屯溪沿岸,海拔97m。

县境有五种基本地貌形态,即中山、低山、侵蚀剥蚀丘陵、溶蚀地貌、堆积地貌。

山脉为武夷山系杉岭东伸之脉。主要山脉有三条:北部山脉游岩岭入境经郭岩山至富屯

溪,海拔750~1200m,郭岩山达1383.3m;西北部山脉从大叶塘入境经宝山寺至富屯溪

和金溪交汇处,海拔800~1200m,宝山达1304m;西南部山脉由顺昌县鸡声岽入境,经

天台山至洋口的坪洋,海拔800~1000m,七宝峰1078.3m。

3.1.3气候气象

顺昌县属中亚热带性季风气候,同时又受大陆性气候的影响,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年平均气温18.7℃,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7.9℃,最低气温-6.8℃,最热月(7月)

平均气温28.1℃,最高气温40.3℃;多年平均降水日数164天,年平均降水量为1733mm,

主要集中在2~9月,占全年雨量的86%左右;年平均日照1713.7小时,年平均相对湿

度在81%~84.6%之间,陆地年蒸发量在775~850mm;主导风向为西北风,频率为

27.5%,夏季以东南风为主,冬季以西北风为主,静风频率高达52%,年平均风速为

1.2m/s,最大风力为8级。

3.1.4水文

顺昌县境内地表水多年平均径流总量142.03亿m3,全县河流总长度954.2km。境

内有富屯溪、金溪两大干流和仁寿溪、蛟溪、麻溪、路兹溪、仁寿溪等11条支流。富

屯溪、金溪两条主要河流,分别由西北、西南向东南流入,汇合于县城双溪街道办事处,

向东流入南平汇入闽江。

富屯溪:闽江上游之干流,是闽江上游的三大河系之一。发源于邵武市桂林乡巫山,

流经光泽、邵武、至顺昌富文入境,经大干、埔上、下沙至县城附近与金溪汇合,再经

洋口,进入南平境流入闽江。县境河长55km。

仁寿溪,古称顺阳溪,发源于建阳与顺昌交界之华家山,以地取名。流经仁寿、洋

墩在埔上汇入富屯溪,河长53km,流域面积503km2,河道平均坡降1/238。多年平均

6

流量约12.68m2/s。有桂溪、江墩溪、江村溪、白石溪、大布溪及田溪等分流汇入。

图3.1-3项目周边水系图

3.1.5土壤、植被

顺昌县属闽西北低山盆谷红壤、灰泥田土壤区。经普查鉴定:全县土壤有6个土类、

13个亚类、32个土属、31个土种(旱地土种5个,水田土种26个)。主要土壤类型为

红壤,占土地总面积的80.32%,分布于全县各村海拔120~900m的低山丘陵以及中山,

土体有明显的红色淀积层,属地带性土壤,全剖面土色艳红,土层深厚,土质散松,发

育于各种不同母岩。

顺昌县植被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常绿阔叶林地带、闽西北中山地带常绿半常绿楮

栎类林和松杉林区。全县植被分8植被型、11群系纲、67群系、245群丛,植被种类有

187科、713属、1399种。其中蕨类植物门33科、58属、106种;裸子植物门9科、19

属、30种;被子植物门145科、636属、1263种。

全县森林植被垂直分布较明显。大致为:

7

①海拔500m以下为丘陵人工植被带,主要植被类型为针叶林和经济林;主要植物

区系分为山茶科、杉科、大戟科等,灌木为冬青科、山矶科、山茶科等。

②海拔500~900m间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主要树种为丝栗栲、米槠、毛栲、

拉式栲、闽粤栲等,并混生有落叶阔叶林树种和禾本科树种,如拟赤杨、毛竹等。

③海拔900~1300m之间为中山灌丛带,主要有蔷薇科、杜鹃科、山茶科和禾木科

及散生的马尾松、杨梅等树种。

④海拔1300m以上为中山草坡,以禾本科为主,杂生有石斑木、尖叶槠木、高山杜

鹃等灌木。

本项目所在区域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水源保护区,不存在珍稀濒危物种等。

3.1.6项目区域周边饮用水源调查

根据闽政文〔2007〕411号,埔上镇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一级保护区范围:埔上

镇自来水厂蔗坑垅红茹山、耕山队和上岗垅取水口拦水坝处的整个汇水流域;根据《南

平市水功能区划》可知,项目区域仁寿溪流域洛元至埔上镇自来水厂取水口下游200米

划分功能区划为饮用水源地保护,水质保护目标为Ⅱ类水质;根据现场调查及相关部门

介绍,目前实际埔上镇区饮用水引自埔上镇自来水厂蔗坑垅红茹山、耕山队和上岗垅取

水口拦水坝处,位于镇区东侧1.2km处的山泉水;未取用仁寿溪地表水作为埔上镇饮用

水源。

根据现场调查及相关部门介绍,其他村居民饮用水基本引周边山泉水作为饮用水。

本项目建设主要建设内容位于仁寿溪边上,不涉及居民饮用水保护区域。

3.2环境功能区划

(1)水环境功能区划

项目周边水系为仁寿溪,根据《南平市水功能区划》,仁寿溪为一般渔业用水,其

中洛元至埔上镇自来水厂取水口下游200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Ⅱ类水质标准,其它河段水质目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

标准。见表3.2-1。

表3.2-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摘录)单位:mg/L

标准类别pHCODCODMnBOD5石油NH3-N溶解氧总磷

Ⅱ类6~9≤15≤4≤3≤0.05≤0.5≥6≤0.1

Ⅲ类6~9≤20≤6≤4≤0.05≤1.0≥5≤0.2

8

(2)大气环境功能区划

根据《顺昌县城市环境规划》(2003-2020),项目所在地属于二类区,环境空气质

量执行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环境空气中NH3、H2S的

环境质量标准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中表D.1其

他污染物空气质量浓度参考限值。相关标准见下表。相关标准见下表。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见详见表3.2-2。

表3.2-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摘要)单位:mg/m3

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单位浓度限值标准来源

年平均μg/m370

PM10

24小时平均μg/m3150

年平均μg/m335

PM2.5

24小时平均μg/m375

年平均μg/m360

3

SO224小时平均μg/m15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1小时平均μg/m3500

(GB3095-2012)及其修改单中的

年平均μg/m340

二级标准

3

NO224小时平均μg/m80

1小时平均μg/m3200

24小时平均mg/m34

CO

1小时平均mg/m310

8小时平均μg/m3160

O3

1小时平均μg/m3200

(3)声环境功能区划

项目所在地属于集镇乡村地区,声环境执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

2类标准。具体标准限值见表3.2-3。

表3.2-3项目声环境功能区标准一览表

等效声级LeqdB(A)

标准类别

昼间夜间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6050

3.3污染物排放标准

3.3.1污水排放标准

项目施工废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的一级标准,

详见表3.3-1。

9

表3.3-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摘录)

标准类别pHCOD(mg/L)BOD5(mg/L)氨氮(mg/L)石油类(mg/L)SS(mg/L)

一级6~91002015570

3.3.2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项目施工期废气中污染物主要为施工粉尘。粉尘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

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标准,具体排放限值见表3.3-2。

表3.3-2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表

最高允许排放最高允许排放速排气筒高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废气

浓度(mg/m3)率(kg/h)(m)监控点浓度(mg/m3)

周界外浓度

颗粒物1203.5151.0

最高点

3.3.3噪声排放标准

本项目项目施工期施工场界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表1标准,见表3.3-3。

表3.3-3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单位:dB(A)

昼间夜间

7055

3.3.4固体废物排放标准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物控制标准》

(GB18599-2001)及其修改单的要求。

3.4环境质量现状

3.4.1水环境质量现状

3.4.1.1区域水环境功能达标判定

项目周边水体为富屯溪和仁寿溪,属闽江一级支流(富屯溪)及富屯溪支流(仁寿

溪),根据南平市生态环境局公布的2020年2月《南平市环境质量信息公开》,项目排

污口下游约35km处的富屯溪浪石断面水质可达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Ⅱ类标准,水环境功能判定为达标区。

3.4.1.2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

为了解项目区域水环境的现状,本评价单位引用福建华天农牧生态股份有限公司年

10

存栏36000头(二期)规模化养猪场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于2019年5月

23日~5月24日对仁寿溪水质现状监测数据。具体详见表3.4-1。具体监测断面位置详

见图3.4-1。

表3.4-1监测结果

氨氮高锰酸盐BOD5总氮总磷

监测项目监测点pH

(mg/L)指数(mg/L)(mg/L)(mg/L)(mg/L)

7.110.1592.73.00.840.13

W1仁寿溪

57.130.1672.63.10.870.11

月7.070.5782.43.00.900.10

W2仁寿溪

237.090.5662.32.80.930.14

日7.020.2042.63.10.770.17

W3仁寿溪

7.040.2222.73.00.730.15

7.120.1092.52.80.750.17

W1仁寿溪

57.090.1112.73.00.760.16

月7.070.5552.32.50.890.15

W2仁寿溪

247.060.5332.42.80.940.16

日7.030.2552.82.90.940.18

W3仁寿溪

7.040.2612.62.80.900.19

由上表可见仁寿溪断面水质因子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中III类标准,说明项目周边水体水质现状较好。

11

图3.4-1地表水和噪声现状监测点位图

12

3.4.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3.4.2.1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情况调查

333

南平市2018年SO2、NO2、PM10、PM2.5年均浓度分别为9ug/m、17ug/m、35ug/m、

33

24ug/m;CO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为1mg/m,O3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

数为128ug/m3;各污染物平均浓度均优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

级标准限值。

因此,南平市环境空气质量属于达标区。

图3.4-2达标区判定截图

3.4.2.2区域环境空气常规因子现状评价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中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

评价,项目所在区域的基本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数据优先采用国家或地方生态环境主管

部门公开发布的评价基准年环境质量公告数据或结论。

根据福建省生态环保厅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福建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通报》可

知,福建省9个设区城市及平潭综合实验区的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平均为94.1%

(9个设区市达标天数比例为93.8%),同比下降2.0个百分点;南平市空气质量全省

排名第一,南平市空气质量可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具

体见表3.4-2。

表3.4-2《2018年上半年福建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通报》

13

3.4.3声环境现状

为了解项目区声环境质量情况,本评价委托福建宏其检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于

2020年11月19日昼间和夜间对本项目区域声环境现状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详见表

3.4-3,噪声监测点位布置图详见图3.4-1,监测报告详见附件。

表3.4-3项目区域声环境现状一览表(单位:dB)

检测结果标准值

采样点位采样日期及时间段达标情况

LeqdB(A)dB(A)

昼间52.360达标

1#沙口2020年11月19日

夜间44.950达标

昼间53.160达标

2#前山2020年11月19日

夜间43.650达标

昼间54.260达标

3#下河墩2020年11月19日

夜间44.650达标

昼间56.860达标

4#万全坑2020年11月19日

夜间46.950达标

昼间54.660达标

5#坊上村2020年11月19日

夜间46.350达标

从表3.4-3可看出,各监测点昼间噪声值在52.3dB~56.8dB之间、夜间噪声值在

43.6dB~46.9dB之间,均符合声环境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2类标准。

3.5环境保护目标

根据工程建设方案、内容和项目周围的环境特征,确定受本项目影响主要保护目标

和环境敏感目标见表3.1-2~3。项目的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施工期。

施工期的环境影响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施工废水、噪声、废气、固废等对周

边环境的影响。本项目声环境及大气环境保护目标为沿管线居民,水环境保护目标为项

目各建设点周边水体。

表3.5-1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工程内环境要距离污染源方位敏感点的规

保护目标采用标准

容素及最近距离模

万全坑居民点紧邻,5m700人《环境空气质量

环境空师生约450标准》

埔上中学紧邻,5m

气人(GB3095-2012)

污水管

埔上村居民点紧邻,5m3000人二级标准

仁寿溪东侧,92m小河《地表水环境质

地表水量标准》

富屯溪南侧,500m大河

(GB3838-2002)

14

Ⅲ类水质标准

万全坑居民紧邻,5m700人《声环境质量标

师生约450准》

噪声埔上中学紧邻,5m

人(GB3096-2008)

埔上村居民点紧邻,5m3000人中的2类标准

沙口居民点紧邻,5m450人

前山居民点紧邻,5m200人

环境空GB3095-2012二

河墩村居民点紧邻,5m600人

气级标准

万全坑居民点西侧,92m700人

生态护

坊上村居民点紧邻,5m150人

岸、生

仁寿溪紧邻小河GB3838-2002Ⅲ类

态隔离地表水

富屯溪紧邻大河水质标准

带、人

沙口居民点紧邻,5m450人

工湿地

前山居民点紧邻,5m200人

GB3096-2008中

噪声河墩村居民点紧邻,5m600人

的2类标准

万全坑居民点西侧,92m700人

坊上村居民点紧邻,5m150人

四、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4.1工程概况

4.1.1建设规模及内容

(1)项目名称:顺昌县埔上镇富屯溪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2)建设单位:顺昌县富美市政开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3)建设地址:顺昌县埔上镇;

(4)建设性质:新建;

(5)建设周期及进度:预计2021年06月-2022年06月;

(6)项目投资:总投资1713万元;

(7)项目建设规模主要建设内容:建设污水管网5km;人工湿地0.04km2;生态护

岸8km;生态隔离带0.01km2;。

本工程主要建设内容见表4.1-1。

15

表4.1-1工程项目组成表

工程工程内容工程组成

顺昌县埔上镇污水管网建设排污管网5km

富屯溪流域水人工湿地0.04km2

环境综合治理生态护岸8km

工程生态隔离带0.01km2

4.1.2工程建设方案

4.1.2.1截污管网工程

(1)污水管网的现状

由于埔上镇现有污水截污管网设施不能将片区生活污水有效收集,尚未铺设接纳污

水管的居民生活污水经过简单处理后通过沟渠直接排放到仁寿溪和富屯溪,造成富屯溪

和仁寿溪流域水环境呈日趋恶化态势。

(2)污水管线设计方案

本项目建设截污管网5km。污水管网基本沿村道敷设、人行通道敷设。有条件的情

况下,尽量将管道敷设于路边空地、绿化或排水沟侧,以减少路面开挖及修复的工程量,

并保证美观性和使用性。

本工程配套污水管网近期实施的主要工程量见表4.1-2。

表4.1-2项目建设的工程量一览表

编号名称规格材料单位近期量平均埋深备注

1污水管/HDPEm50002.0m

(3)施工工艺流程

①施工期工艺流程

16

图4.1-1工艺流程图

线路清理:对管线沿线进行清理;

管沟开挖:根基设计管线走向,沿管线开挖沟槽;

下管入沟:将管道进行安装,放入沟槽;

管道密封连接:将管道进行密封连接;

土方回填:连接完后回填土方;

路面恢复:施工结束后,恢复路面。

②运营期

本项目不属于工业项目,在运营过程中无生产工艺,因此本项目运营期无任何污染

物产生。

4.1.2.2人工湿地工程

项目建设人工湿地为以挺水植物系统为主的潜流湿地0.04km2,设置1处,具体位

置详见图3.1-3。

4.1.2.3生态护岸工程

本项目建设生态护坡8km。为整治坡岸水土流失,增强坡岸的固土和抗冲刷能力,

减少入河泥沙,维护河道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改善河道生态环境,净化水质。

(1)护坡类型

本项目网格护砌由C20现浇护砌坡脚基础、预制六棱花饰、C30预制路肩边缘石及

植物组成。

(2)网格护坡工艺流程

17

施工准备→测量放样→管线探查→基础开挖→支立基础模板→坡脚基础砼浇筑→

修整边坡→网格铺设→回填种植土→种植植物→质量检查。

(3)植物选择

植物护坡是利用植被根系涵水固土的原理稳定堤坡、修复生态的一种技术。植物护

坡的功能主要通过深根的锚固作用、浅根的加筋作用、降低坡面土体孔隙水压力及削弱

溅蚀等方式得以实现。选择的植物有固土草本植物、水生植物(美人蕉、千屈菜、菖

蒲、水葱等)。

4.1.2.4生态隔离带工程

本项目拟建设生态隔离带0.01km2,隔离带范围内的植物配置不仅在于景观设计的

空间塑造与植物景观的美学设计,更多地应担负起这一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最

大限度地保护场地内现有的自然和人工植被,维护区域内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并突

显当地特色,遵循“保护生物多样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

项目隔离带采用的植物应选择具有涵养水源、护土固坡、防火功能与乡土树种的植

物为主。

(1)乔木如:樟树、火力楠、枫香、杜英、泡桐、楝树、铁力木、构树、黑松、

南洋杉、女贞、小叶榕、孝顺竹等;

(2)灌木如:夹竹桃、木槿、樱花、红枫、常春藤、蔷薇、九里香、杜鹃、软枝

黄蝉、万寿菊、花叶良姜、无花果等。

4.1.3施工方案

4.1.3.1施工前期准备

工程施工队伍在施工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选用施工经验丰富和组织管理能力

强的人员组建项目经理部。安排详细的施工计划,将专用设备及经验丰富的队伍投入到

本工程中。

(1)人员物资及机械设备进场计划

人员物资及机械设备进场,以满足工程施工需要和业主或监理工程师要求为原则,

可按工程进度计划分期分批进入施工现场,并随工程进展情况变化及时调整。

(2)临时设施建设

临时设施布置以少占地和投资少,方便施工为原则,充分利用现有道路和民房,以

减少临时工程量。为尽快展开施工工作面,首批人员进场后,立即着手修建临时工程,

做到“三通一平”,即路通、水通、电通、场地平,临时工程所需的材料就近采购,并

18

保证满足工程需要。

(3)技术准备

第一批施工人员进场后即开始进行技术准备工作。技术准备工作分为内业和外业两

种。内业技术准备主要包括:认真学习施工规范、审核施工图纸、编写施工组织设计、

结合工程施工特点编写技术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编写开工报告等。

(4)物资准备工作

先遣人员进驻现场,10天内作出材料供应计划,确定工程所需用钢材、木材、水泥、

油料及就地材的供货地点、数量,以汽车运输方式运输,建立完善的检测试验手段,保

证按期开工。

(5)清理现场

施工人员进驻现场后,首先进行物探,确定地下设施的准确位置,然后开始施工场

地的清理工作,严格按图纸所示或监理工程师指示,清理工地范围内阻碍施工的各种构

筑物、障碍物以及丛林树木、树墩、树根等。迁移管线或拆移设施,为临时和主体工程

施工创造条件。

4.1.3.2施工场地

本项目施工期不设施工营地,施工人员租住在周边民房内,不设临时堆土场,弃渣

场等。

4.1.4工程用地及拆迁情况

(1)工程用地

根据建设项目用地,本项目永久占地8.35hm2,其中耕地0hm2,建设用地8.35hm2。

项目施工场地均设置于工程范围内,即本项目无临时占地。

(2)拆迁

本项目不涉及工程拆迁安置。

4.1.5土石方平衡情况

根据现场踏勘可知,项目污水管网铺设做到随挖随填;项目建设土石方量约9000m3。

本项目污水管网铺设在建设过程中土石方均原地回填,做到挖填平衡;生态护岸开挖土

方用于护岸回填;生态隔离带仅进行场地平整,无多余土方产生。因此本工程不单独设

置取土场和弃土场。

19

4.1.6建设进度计划

该项目建设期为12月,2021年06月开始,2022年06月竣工。

4.2工程分析

4.2.1施工期污染源分析

4.2.1.1废水污染物

(1)污染源截污管网工程

①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

施工员工的生活污水按高峰期施工人员约15人计,根据GB50015-2003《建筑给水

排水设计规范》,按供水定额100L人/d,则用水量为1.5m3/d,排污系数取0.8,则施工

3

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量为1.2m/d,其主要污染因子为COD、BOD5、SS等。

②施工废水

施工废水主要有施工泥浆用水、地面冲洗水、设备冲洗水等,本项目不在施工场地

冲洗施工车辆及施工机械,因此项目产生的施工用水较少。

因此,污染源截污管网工程施工期产生的污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废水。

(2)人工湿地、生态护岸和生态隔离带

①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

施工员工的生活污水按高峰期施工人员约25人计,根据GB50015-2003《建筑给水

排水设计规范》,按供水定额100L人/d,则用水量为2.5m3/d,排污系数取0.8,则施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