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26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_第1页
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26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_第2页
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26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_第3页
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26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_第4页
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26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6讲通过神经系统的

调节

[考纲明细]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II)2.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

传递(II)3.人脑的高级功能(I)

板块一知识•自主梳理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反射弧

(1)反射弧结构

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⑥神经节(细胞体聚集

在一起构成)。

(2)图中有支个神经元。

(3)直接刺激④,能够引起肌肉收缩,这属于反射吗?不属于。

(4)感受器是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是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处幽邀后,由相

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传导形式: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3.传导过程

4.传导特点:双向传导。

5.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的关系

(1)在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2)在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回。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写出甲图中标号代表的结构

①轴突,②线粒体,③突触小泡,④突触前膜,⑤突触间隙,⑥突触后膜。

2.写出乙图中A、B代表的突触类型

A:轴突一细胞体型;B:轴突一树突型。

3.传递过程

4.传递特点及原因

(1)特点:单向传递。

(2)原因: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5.神经递质

(2)释放方式:胞吐,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⑶受体化学本质:糖蛋白。

(4)作用:引起下一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5)去向:被酶会解失活或被重吸收到突触小体,为下一次兴奋传递做好准备。

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⑴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

(2)大脑皮层(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o

⑶脑王(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

(4)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⑸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o

2.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的关系

一般来说,位于登髓的低级中枢受膻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

五、人脑的高级功能

1.语言功能

受损功能区障碍症特征功能障碍症

S区不能讲话运动性失语症

W区不能写字失写症

V区看不懂失读症

H区听不懂听觉性失语症

2.学习和记忆

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

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期

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深入思考

1.如果反射弧中的某个结构被破坏,则反射还能否发生?为什么?

提示不能发生。因为只有保证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才能发生反射活动。

2.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能否由一个神经元构成?

提示不能。至少需要两个,如膝跳反射;而绝大多数的反射活动需要三个或三个以上

的神经元参与;而且反射活动越复杂,参与的神经元越多。

♦自查诊断

1.刺激传出神经引起效应器收缩的过程属于反射。()

答案X

2.静息电位的膜电位为零。()

答案X

3.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可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

答案X

4.听觉性言语区(H区)受损伤后听不见。()

答案X

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答案V

6.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答案V

板块二考点•题型突破

考点1

反射和反射弧

[安徽高考]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

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

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

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

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

[解析]由题干可知,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属于条件反射,反射中枢在大脑皮层,A错

误;食物引起味觉不属于反射,B错误;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以促进相关神经元之间形成

新的联系,C正确;食物引起唾液分泌属于非条件反射,故与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不同,

D错误。

[答案]C

题型一反射及其类型判断

1.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望梅止渴、排尿反射都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才能完成

B.一些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比如铃声与食物多次结合形成的条件反射

C.条件反射一定需要神经中枢参与,非条件反射则不一定

D.高级中枢控制的反射一定是条件反射

答案B

解析望梅止渴是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才能完成,但排尿反射是非条件反射,

无需大脑皮层的参与也能完成,A错误;条件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如铃声与食物多次

结合形成的条件反射,若反复单独应用铃声而不给食物,则铃声引起的唾液分泌逐渐减少,

甚至不再分泌,B正确;无论是条件反射还是非条件反射,都需要在神经中枢的参与下才能

完成,C错误;脑中的神经中枢都是高级中枢,但其中一些神经中枢控制的反射如脑干中的

呼吸中枢控制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D错误。

2.[2017•云南师大附中月考]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手指接触到针尖而产生痛觉属于非条件反射

B.机体内各种反射活动都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

C.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

D.建立后还要不断强化,否则就会消退的反射一定是条件反射

答案D

解析仅产生痛觉未涉及效应器,不属于反射,A错误;非条件反射活动不需要大脑皮

层的参与,B错误;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与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C错误;条件反射是

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必须不断刺激才能巩固,否则就会消退,D正确。

技法提升

“三看法”判断反射类型

题型二反射弧的结构及功能

3.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神经纤维上的刺激位点,甲、乙是分别置于

神经纤维B、D上的电位计。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刺激a点引起A的收缩,不属于反射活动

B.图中D代表的结构为传入神经

C.若刺激E,A不发生反应,说明E被破坏

D.刺激b点后,甲、乙电位计读数都有变化

答案C

解析图中A〜E分别代表效应器、传出神经、神经中枢、传入神经和感受器,B正确;

刺激a点会引起A的收缩,但没有C、D、E的参与,反射弧不完整,因此不属于反射活动,

A正确;刺激E时A不发生反应,说明反射弧被破坏,不一定破坏E,也可能是D、C、B、A

中的任意一部分或几部分,C错误;刺激b点后,兴奋会传递到甲、乙,所以会有电位的变

化,D正确。

4.某人因外伤使脊髓从胸部折断而失去了与脑的联系,如果用针刺其足部,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有感觉,不发生反射活动

B.无感觉,发生反射活动

C.有感觉,发生反射活动

D.无感觉,不发生反射活动

答案B

解析脊髓从胸部折断,失去了和脑的联系,因此不能产生感觉,但通过脊髓的反射弧

完整,针刺后会发生反射活动,B正确,A、C、D错误。

技法提升

L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

(1)根据神经节(C)判断: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B)。

(2)根据突触结构(D)判断:图示中与“一”相连的是传入神经,与“一”相连的是传

出神经。

(3)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E),与后角(狭窄部

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B)。

(4)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

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

2.反射和感觉的判断

反射:首先反射弧必须完整,缺少任意一部分,反射都不能完成,其次需要适宜的刺激。

感觉:首先感受器受到适宜的刺激后,兴奋传到神经中枢,其次,感觉的神经中枢位于

大脑皮层。

考点2

兴奋的传导和传递

:2016•全国卷H]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图。据图回答

问题:

⑴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填“A”“C”

或“E”)。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填“能”或“不能”)

作为神经递质。

(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这一跨膜运输方式释

放到,再到达突触后膜。

(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o

[解析](1)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B表示ADP和Pi,E表示ATP。据图可知,A-C在

突触间隙中,被D酶催化分解成A和C,其中,C又被突触前膜吸收回突触小体中,重新与

A反应生成A-C,由此可知C能循环利用。神经递质种类很多,主要有乙酰胆碱、多巴胺、

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羟色胺、氨基酸类、一氧化氮等。

(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通过胞吐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中,

再到达突触后膜。

(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A-C将无法分解,会导致

受体持续受A-C刺激,从而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答案](DC能(2)胞吐突触间隙(3)兴奋

题型一兴奋的传导和传递过程

1.下列有关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

B.大多数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K+外流

C.神经纤维上兴奋产生的原因是Na+通过被动运输方式转运入膜内

D.兴奋在神经元上和反射弧中都是双向传导的

答案D

解析神经纤维上静息电位的产生和维持主要依靠K+外流,B正确;兴奋的产生是Na+

以协助扩散的方式内流造成的,C正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神经冲动(电信号)的形式进行

传导,A正确;兴奋在(离体)神经元上的传导是双向的,但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因此兴奋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导,D错误。

2.[2017•衡水三模]如图为脊髓神经纤维的局部,被髓鞘细胞包裹的轴突区域(b、d)Na

+、K+不能进出细胞,裸露的轴突区域(a、c、e)Na+、f进出不受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

是()

A.c区域处于兴奋状态,膜内的离子有阴离子

B.e区域处于静息状态,膜对Na+的通透性较大

C.b和d区域不会出现电位变化,不能产生兴奋

D.局部电流在轴突内的传导方向为cfa和cfe

答案B

解析神经纤维无论处于静息状态还是兴奋状态,膜内都有阴离子存在,A正确;e区

域处于静息状态时,膜对K+的通透性较大,B错误;被髓鞘细胞包裹的轴突区域(b、d)Na+、

K+不能进出细胞,所以b、d区域不会出现电位变化,不能产生兴奋,C正确;局部电流的

传导方向是由正电位传向负电位,所以局部电流在轴突内的传导方向应为c-a和c-e,D

正确。

3.如图为突触结构和功能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恰当的是()

A.瞬间增大轴突末端细胞膜对Ca'+的通透性会加速神经递质的释放

B.过程①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过程②表示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

D.过程③可避免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答案C

解析由图示可以看出,钙离子可以促进过程①神经递质的释放,A正确;神经递质由

突触前膜以胞吐的形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神经递质与突触

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并不进入下一个神经元,C错误;过程③表示神经递质发挥作

用以后被突触前神经元重新摄取,避免突触后膜持续性兴奋,D正确。

4.止痛药(如杜冷丁)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在阻断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检测到突

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试推断它的作用机制是()

A.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

B.与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结合

C.抑制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D.抑制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答案A

解析由题干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可排除B、C、D

三项。杜冷丁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从而使乙酰胆碱失去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的机会。

易错警示

1.突触影响神经冲动传递情况的判断与分析

(1)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后,立即被

相应酶分解而失活。

(2)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的原因:若某种有毒有害物质将分解神经递质的相应酶

变性失活或占据,则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

(3)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作用于突触从而阻断神经冲动的传递的三大原因:

①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阻断神经递质的合成或释放;

②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使神经递质失活;

③突触后膜上受体位置被某种有毒物质占据,使神经递质不能和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2.混淆离体和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

(1)离体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

(2)在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只能来自感受器,并且反射弧中存在突触,因

此在生物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沿反射弧方向单向传导的。

题型二膜电位测量方法

5.[2017•武汉调研]右图表示用电表测量膜内外的电位差。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

细胞膜上Na+通道打开,膜外Na+顺浓度梯度大量流入膜内,此后Naf通道很快就进入失活

状态,同时K+通道开放,膜内K+在浓度差和电位差的推动下向膜外扩散。下列相关叙述正

确的是()

A.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电表不能测出电位差

B.受刺激后膜外Na+大量流入膜内,兴奋部位膜两侧的电位是外正内负

C.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同

D.从神经纤维受刺激到恢复静息状态,电表指针两次通过0电位

答案D

解析静息状态下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电表能够测出膜内外电位差,A错误;受刺

激后膜外Na+大量流入膜内,兴奋部位膜两侧的电位是外负内正,B错误;神经纤维受到刺

激时,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同,C错误;神经纤维静息时膜电位为内负

外正,受刺激后Na+大量流入膜内,此过程中电表指针通过0电位,恢复静息状态的过程中

电表指针再次通过0电位,D正确。

6.下图1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下列有关叙

述错误的是()

A.图1中A能测出静息电位的大小,相当于图2中A点的电位

B.若细胞外Na+浓度适当升高,在适宜条件刺激下图2中C点上移

C.神经纤维的状态由A转变为B的过程中,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

D.若要画出如图2的动作电位,需要多个图1装置测量神经纤维不同位点的电位变化

答案D

解析图1中A表示测量静息电位,B表示测量动作电位,由图1即可画出图2,D错

误。

技法提升

膜电位测量及曲线解读

(1)膜电位的测量

(2)膜电位变化曲线解读

题型三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

7.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当

在a点以一定的电流刺激,则甲、乙电流计指针发生的变化是()

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答案D

解析当在a点以一定的电流刺激,产生的兴奋只能传到甲电流计的左电极,不能通过

突触传到甲电流计的右电极以及乙电流计的两极,因此甲电流计指针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

转,A、B、C均错误,D正确。

8.[2013•四川高考]右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一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

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一肌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一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

B.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

C.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

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答案C

解析“神经一肌接头”是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此处可发生电信号

与化学信号的转变,A正确;当电刺激①处时,神经纤维上产生兴奋,并能双向传导,从而

引起肌肉收缩和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B正确;当电刺激②处时,肌细胞可产生兴奋,但

不能通过“神经一肌接头”引起神经纤维上电位变化,即不能导致电流计指针偏转,C错误;

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同,与膜外电流方向相反,D正确。

技法提升

电流表指针偏转原理及次数

(1)指针偏转原理

下面图中a点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旗”后面为该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依次通过

“a-b-c-c右侧”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变化细化图:

(2)在神经纤维上

①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表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

(3)在神经元之间

①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点先兴奋,

d点后兴奋,电流表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a点,a点不兴奋,d点可兴奋,电流表只发生一次偏转。

题型四兴奋传导和传递特点的实验验证

9.[2017•湖北七校联考]如图为某反射弧的模式图。为了验证某药物只能阻断兴奋在

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而不能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下列实验操作中不需要做的是

()

A.不放药物时,刺激B处,观察现象

B.药物放在A处,刺激B处,观察现象

C.药物放在B处,刺激C处,观察现象

D.药物放在C处,刺激B处,观察现象

答案C

解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若要验证某

药物只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而不能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操作时将药

物放在B处或不放药物,刺激C处,观察2都会有反应,故不需要做。

10.[2013•安徽高考]将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做蛙心静脉灌注,以维持蛙的基本生命

活动。暴露蛙左后肢屈反射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分别连接电位计⑧和⑸。将蛙左后肢趾

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⑧和@有电位波动,出现屈反射。如图为该反射弧结构示

意图。

(1)用简便的实验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而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

(2)若在灌注液中添加某种药物,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⑧有波

动,电位计⑤未出现波动,左后肢未出现屈反射,其原因可能有:①

答案(1)方法和现象:刺激电位计⑹与骨骼肌之间的传出神经。观察到电位计⑹有电

位波动和左后肢屈腿,电位计⑧未出现电位波动

(2)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突触前膜不能释放递质

解析(1)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的实验需在同一神经元中完成,设计思路:

刺激神经纤维的某一点,从该点两侧观察反应。结合图示信息,刺激电位计⑮与骨骼肌之间

的传出神经,观察到图示刺激点左侧电位计(E)有电位波动,刺激点右侧的左后肢屈腿,可验

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验证兴奋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需跨突触检测,在上

述实验基础上,电位计⑧未出现电位波动,可验证兴奋只能在反射弧中进行单向传递。

(2)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通过神经递质完成,易受药物影响。若在灌注液中添加某种

药物,用0.5%硫酸溶液刺激蛙左后肢趾尖,电位计⑧有波动,电位计⑮未出现波动,推测

其原因是神经递质传递受阻。结合神经递质的作用过程,其传递受阻有两种可能,一是突触

前膜不能释放递质,二是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

知识拓展

兴奋传导方向的实验探究

(1)探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①方法设计:电刺激图中甲处,观察A的变化,同时测量乙处的电位有无变化。

②结果分析:若A有反应,且乙处电位改变,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若A有反应而乙处无电位变化,则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2)探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①方法设计:先电刺激图甲处,测量丙处电位变化;再电刺激丙处,测量甲处的电位变

化。

②结果分析:若两次实验的测量部位均发生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双

向的;若只有一处电位改变,则说明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考点3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

[2017•海南高考]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小脑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

B.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C.大脑皮层具有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

D.下丘脑参与神经调节而不参与体液调节

[解析]小脑的主要作用是维持身体平衡,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A正确;脑和脊

髓构成了人的中枢神经系统,B正确;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都在大脑皮层,C正确;下丘脑

可以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参与体液调节,D错误。

[答案]D

题型一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2017•嘉兴模拟]如图是人的排尿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简图(一^表示从树突到胞体

到轴突),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的部分区域,乙代表脊髓中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下列有关

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A.婴儿的a兴奋,就会引起e兴奋;正常成年人的a兴奋,e不一定兴奋

B.如果正常成年人的n兴奋,就会引起神经元d的兴奋

C.若正常成年人的b受损,其排尿反射将不会存在

D.若正常成年人的m和n受到损伤,其排尿反射仍会存在

答案B

解析婴儿大脑发育不健全,对低级中枢的控制能力极差,A正确;正常成年人的n兴

奋,释放的递质对下一个神经元有兴奋或抑制的作用,B错误;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b

受损,则反射将不会存在,C正确;m或n受损,排尿反射仍然存在,只是不受大脑控制,D

正确。

2.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某人脑干受损,则不能准确完成用左手食指交替指点右手中指和鼻尖的动作

B.若某人因外伤导致意识丧失,出现像婴儿一样的尿床情况,则一定是脊髓出了问题

C.若某人小脑受损,则不能对体温、水平衡、生物节律等进行有效地调控

D.若某人大脑皮层受损,则可能不能形成各种感觉,不能有效进行学习、记忆等

答案D

解析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在小脑,不能准确完成用左手食指交替指点右手中指和鼻尖

的动作可能是小脑受损,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A错误;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在

脊髓,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若某人因外伤导致意识丧失,则是大脑皮层出了问题,B错误;

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C错误;大脑皮

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能形成感觉,D正确。

技法提升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概念图

题型二人脑高级功能的实例分析

3.[2017•陕西模拟]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B.大脑皮层V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

C.脑中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控

D.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答案B

解析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A正确;脑中的高级中枢对脊髓中相应的低级

中枢有调控作用,C正确;长期记忆的形成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D正确;大脑皮层W

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V区受损患者不能看懂文字,B错误。

板块三方向•真题体验

1.[2017•海南高考]下列与人体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缺氧不影响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

B.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C.神经纤维上的电信号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D.神经递质可将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递给突触后神经元

答案A

解析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需要能量,缺氧能通过影响有氧呼吸过程而影响到细

胞中能量的产生,A错误;传出神经和其支配的肌肉之间通过突触相连接,肌肉细胞的细胞

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B正确;当兴奋沿轴突传到突触时,突触前膜的电位发生改变,突

触小泡就向突触前膜移动,与突触前膜接触融合后就将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里,递质与突触

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后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这样就使兴奋从一个神经元传到另

一个神经元,C、D正确。

2.[2017•全国卷H]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

C.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

答案B

解析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不能口服,可注射,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

素,皮下注射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A正确;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故大脑皮层受

损的患者仍能完成膝跳反射,B错误;甲状腺激素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婴幼儿

缺乏甲状腺激素会影响脑的发育,C正确;胰腺分泌胰液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

结果,促胰液素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D正确。

3.[2016•北京高考]足球赛场上,球员奔跑、抢断、相互配合,完成射门。对比赛中

球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长时间奔跑需要消耗大量糖原(元)用于供能

B.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过多,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

C.在神经与肌肉的协调下起脚射门

D.在大脑皮层调控下球员相互配合

答案B

解析长时间奔跑,血糖含量降低,需要肝糖原不断分解来补充血糖,A正确;大量出

汗导致失水过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分泌更多的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

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有利于维持机体的水平衡,B错误;射门这一反应的发生,需要

神经和肌肉相互协调配合完成,C正确;球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属于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中

枢在大脑皮层,D正确。

4.[2015•江苏高考]如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

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

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

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卡和Cl「同时内流

答案D

解析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A正确;

神经冲动属于电信号,神经递质属于化学信号,所以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

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B正确;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

抑制,相应的离子通道打开,C正确;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若兴奋则Na+内流,若抑制则

C「内流,D错误。

5.[2016•江苏高考]为研究神经干的兴奋传导和神经一肌肉突触的兴奋传递,将蛙的

脑和脊髓损毁,然后剥制坐骨神经一腓肠肌标本,如下图所示。实验过程中需要经常在标本

上滴加任氏液(成分见下表),以保持标本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任氏液成分(g/L)

成分含量

NaCl6.5

KC10.14

CaCL0.12

NaHC030.2

NaH2P。40.01

葡萄糖2.0

(1)任氏液中维持酸碱平衡的成分有,其Na+/K+比与体液中

的Na+/K+比接近。

(2)任氏液中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若将其浓度提高到15%,标本活性会显著

降低,主要是因为。

(3)反射弧五个组成部分中,该标本仍然发挥功能的部分有

(4)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腓肠肌收缩,突触前膜发生的变化有、

(5)神经一肌肉突触易受化学因素影响,毒扁豆碱可使乙酰胆碱酯酶失去活性;肉毒杆

菌毒素可阻断乙酰胆碱释放;箭毒可与乙酰胆碱受体强力结合,却不能使阳离子通道开放。

上述物质中可导致肌肉松弛的有o

答案(DNaHCOs和NaHFO”组织液

(2)细胞失水

(3)传出神经、效应器

(4)产生动作电位突触小泡释放乙酰胆碱(神经递质)

(5)肉毒杆菌毒素、箭毒

解析(1)任氏液中NaHCOs和NaH2P可以和对应物质构成缓冲对,维持酸碱平衡;任氏

液可以保持标本活性,成分应和组织液相似。

(2)任氏液中葡萄糖浓度提高到15%,会使细胞发生渗透失水,从而使代谢强度下降。

(3)该标本脑和脊髓损毁,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被破坏,则刺激感受器或传入神经不会

有反应,刺激传出神经或效应器有反应,能发挥功能。

(4)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腓肠肌收缩,突触前膜产生动作电位,同时突触小泡通过胞吐

释放乙酰胆碱(神经递质)。

(5)毒扁豆碱可使乙酰胆碱酯酶失去活性,会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肌肉表现为持续收

缩;肉毒杆菌毒素阻断乙酰胆碱释放或箭毒与乙酰胆碱受体强力结合,均会使突触后膜不能

兴奋,导致肌肉松弛。

限时规范特训

一、选择题

1.[2017•江苏高考]下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结构①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

B.当兴奋传导到③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

C.递质经②的转运和③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

D.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

答案D

解析结构①为线粒体,可为神经递质以胞吐的形式运出细胞提供能量,A错误;静息

电位为内负外正,动作电位为内正外负,兴奋传导到③时,膜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

B错误;神经递质经过③时的运输方式是胞吐,不是主动运输,C错误;结构④膜电位的变

化与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而引起的细胞膜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改变有关,故与

④膜的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D正确。

2.[2017•安徽合肥质检]如图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有关叙述

正确的是()

A.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传出神经,④是效应器

B.中间神经元B的兴奋既能传到A又能传到C,实现双向传导

C.兴奋传到I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一化学信号一电信号

D.II上含有相应的神经递质的受体,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地结合

答案D

解析根据突触的结构可判断④是感受器,③是传入神经,②是传出神经,①是效应器,

A错误;中间神经元B的兴奋只能由B传到A,不能由B传到C,B错误;I处是突触前膜,

兴奋传到突触前膜发生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一化学信号,C错误;II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

体,其上的突触后膜有相应的神经递质受体,能与神经递质发生特异性结合,引起该神经元

兴奋或抑制,D正确。

3.[2017•山西五校联考]下列对健康实验小白鼠进行的处理,对其机体功能产生的相

应影响分析不正确的是()

A.损伤脑干,会影响小鼠生物节律的控制、呼吸及运动的平衡

B.仅破坏反射弧的传入神经,刺激感受器,无相应感觉、效应产生

C.切除其胸腺,体液免疫会减弱,细胞免疫将全部丧失

D.切断小白鼠脊髓与脑干的联系小鼠仍可排尿,但排尿不受大脑皮层控制

答案A

解析脑干与心跳、消化、呼吸等重要生理功能有关,小脑与运动平衡有关,下丘脑与

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A错误;反射的完成需借助完整的反射弧,若仅破坏反射弧的传入神

经,刺激感受器,无相应感觉、效应产生,B正确;切除小鼠的胸腺,T细胞缺失,其参与

的体液免疫会减弱,细胞免疫将全部丧失,C正确;排尿的低级中枢在脊髓,切断脊髓与脑

干的联系,排尿反射弧完整,可发生排尿反射,但失去了大脑皮层对排尿反射的控制,D正

确。

4.[2017•河南洛阳五月统考]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兴奋必须在结构完整的反射弧中才能产生

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

C.神经元在静息状态和兴奋状态时均有离子进出

D.突触小体上可以完成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化

答案C

解析兴奋可以在神经纤维上产生,反射必须在完整的反射弧中才能产生,A错误;反

射活动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导的,B错误;神经元在静息状态和兴奋状态时均有

离子进出,C正确;突触小体上可以完成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化,D错误。

5.如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

刺激a点,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a点接受刺激后,其膜内电位由负变正再变负

B.该实验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C.该实验不能证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D.电表①会发生两次不同方向的偏转,电表②只发生1次偏转

答案C

解析a点未受刺激时处于外正内负的静息状态,受刺激后Na+内流,膜电位变为外负

内正,之后又恢复静息状态,A正确;若刺激a后,电表①②都会偏转则证明兴奋在神经纤

维上双向传导,B正确;由于突触处兴奋只能单向传递,电表②只发生1次偏转,电表①偏

转2次,该实验能证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C错误,D正确。

6.[2017•山西太原月考]人的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

的是()

A.听课时需要神经元的活动和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单向传递信息

B.阅读时通过神经纤维把眼部效应器产生的兴奋传导到神经中枢

C.抄笔记需要大脑皮层感知学习内容和控制手部书写活动

D.参与小组讨论,需要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和H区参与

答案B

解析听课时需要神经元的活动和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单向传递信息,A正确;阅读时

通过神经纤维把眼部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到神经中枢,B错误;抄笔记需要大脑皮层感知

学习内容和控制手部书写活动,C正确;参与小组讨论,需要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和H区

参与,D正确。

7.[2017•辽宁马鞍山一中模拟]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了能量

B.刺激传出神经引起效应器做出反应,此反射活动能准确、快速完成

C.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至突触间隙,该过程共穿过了0层生物膜,该过程的发

生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答案B

解析突触小泡在运输时所需的能量由神经元中的线粒体提供,A正确;刺激传出神经

引起效应器做出反应,没有经过一个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B错误;神经冲动引起神

经递质的释放,在突触前膜上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C正确;神经递质以胞吐

的方式释放至突触间隙,突触小泡和突触前膜融合,该过程共穿过了0层生物膜,该过程的

发生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正确。

8.[2017•重庆巴蜀中学高三三诊]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递质,也是一种胺

类激素。该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但是当去甲肾上腺素分泌较多时又可以作用于

突触前膜,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都有与去甲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

B.去甲肾上腺素经过扩散作用由突触间隙到达突触后膜

C.去甲肾上腺素分泌过多作用于突触前膜属于反馈调节

D.去甲肾上腺素经过体液只能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答案D

解析依题意可知:去甲肾上腺素能作用于突触后膜和突触前膜,所以突触前膜和突触

后膜都有与去甲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A正确;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递质,神经

递质经过扩散作用由突触间隙到达突触后膜,B正确;去甲肾上腺素分泌较多时作用于突触

前膜,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属于反馈调节,C正确;去甲肾上腺素也是一种胺类激素,

激素经过体液运输到全身,但只能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D错误。

9.[2014•海南高考]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据图判断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

B.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

C.从a到d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D.牵拉骨骼肌时,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

答案C

解析由图中突触的结构和神经节所在的位置可知,b为传入神经,感受器位于骨骼肌

中,A正确;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B正确;从a到d没有效应器,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反

射弧,C错误;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说明有神经兴奋的传递,c

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D正确。

10.[2017•青海西宁高三一模]如图显示的是正常神经元和受到一种药物处理后的神经

元膜电位变化,则此药物的作用可能是()

A.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酶的作用

B.阻断了部分K+通道

C.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的释放

D.阻断了部分Na+通道

答案D

解析用药物处理后,可以产生动作电位,但动作电位的峰值较正常的低,说明Na+内

流量较正常少,即药物阻断了部分Na+通道,D正确。

11.[2017•湖南六校联考]如下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A.丁区域发生K+外流和Na+内流

B.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

C.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

D.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

答案A

解析神经纤维静息电位为外正内负,动作电位为外负内正。图示中乙区外负内正,则

乙区兴奋,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B正确;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

方向是从乙到丁,C正确;丁区域外正内负,是K+外流所致,A错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

传导是双向的,D正确。

12.[2017•山西重点中学协作体一模]神经电位的测量装置如图1所示,其中箭头表示

施加适宜刺激,阴影表示兴奋区域。用记录仪记录A、B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结果如图2。

若将记录仪的A、B两电极均置于膜外,其他实验条件不变,则测量结果是()

答案C

解析若将记录仪的两电极均置于膜外,施加刺激,A为负电位,B为正电位,电位差

为负,曲线向负轴延伸;短暂时间后恢复到A、B两处都是正电位的状态,电位差是0;兴

奋传导到B时,A为正电位,B为负电位,电位差为正,然后又恢复为0电位,故选C。

二、非选择题

13.[2017•北京海淀检测]研究人员发现,当以弱刺激施加于海兔的喷水管皮肤时,海

兔的鲤很快缩入外套腔内,这是海兔的缩鳏反射。若每隔1分钟重复此种弱刺激,海兔的缩

鳏反射将逐渐减弱甚至消失,这种现象称为习惯化。图1表示海兔缩蛆反射习惯化的神经环

路示意图,图2表示习惯化前后轴突末梢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反射弧的效应器为o缩鲤反射发生时,受刺激部位神

经元膜内电位变化是=

(2)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