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册4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河北省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册4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河北省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册4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河北省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册4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河北省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册4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4月联考

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

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

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

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至二单元、《陈情表》《项脊轩志》。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当前,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地图的主要功能和绘制目的在于对地球的地表以及自然

与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进行图形呈现。实际上,在漫长的历史中,地图

从未能对地球的地表进行如实的呈现,时至今日依然如此。与文本类似,虽然地图

确实呈现了“地表的自然、社会经济现象的分布和相互关系”,但这种呈现的背后

总是蕴含着某种(些)思想、文化和观念,甚至在大部分情况下,对某种(些)思

想、文化和观念的表达才是绘制地图的功能和目的。

在论述中国古代地图上的“空间秩序”之前,先简要介绍相关概念。“地理空间”

是一种客观实在,但如果将其描绘出来,就必然会受到绘制者所处的文化和历史背

景,以及个人人生体验、价值观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并由此产生“地理认知”。在

这种“地理认知”中,必然蕴含着绘制者对不同区域赋予的不同重要性,由此构建

出一种“空间秩序”。

在考虑空间秩序之前,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中国古人记录地,点的方式。就目前掌握

的材料而言,中国古人用于确定地,点位置的主要方式就是“四至八到”。其中“四

至”是四个正方向及某处到政区边界的距离,“八到”包括四正、四隅八个方向及

某处到临近治所所在城池的距离,此外还包括至上级治所以及至大都、上都,也就

是都城的距离。

中国古代,对于空间的描述也是基于“四至八到”展开的。如流传下来的历代正史

地理志及地理总志和地方志中对于几乎所有地,点位置的记载使用的都是“四至八

到”,阅读者在浏览这些志书的时候,基于这些描绘,也就形成了对大到“天下”、

小至“乡村”的空间认知。

“四至八到”的数据特点就是对地,点位置的记录依赖于众多其他地,点,一切的

地理景观只存在相对性的意义,相对于官署,相对于儒学一一无论其位置、距离、

方位、价值皆然,而其背后潜藏的是观看者的视角,一种从政治文化中心向外观览

的视角。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点从来不是客观、独立存在的,总是位于各种政

治、文化、经济、价值等的结构中,且在这些结构中地,点的位置都是相对的,由

此其总是处于各种秩序之中,而这些秩序一旦被空间化,或者被放置于空间之中,

就形成了存在等级差异的空间秩序。中国古代绘制一些地图时使用的就是“四至八

到”数据,大致而言,先绘制都城,然后以都城为中心基于“四至八到”数据绘制

省会,再以省会为中心基于“四至八到”数据绘制各府(直隶州)等。由此可知,

中国古代地图本身就是基于一种等级秩序构建的空间结构。

地,点的“相对性”也在地图上构建了空间秩序。如“政区图”是政府处理日常事

务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在现代人看来,虽然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不讲求准确性,

但其图面内容应当是“写实”的,即要对所描绘的地理要素的形态、数量等进行如

实的表达。但实际并非如此。

通过与文本文献记载的对照,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政区图中城垣的大小、城门的数量、

城楼的层数,甚至城垣的有无,并不是真实的,而是基于这些地点在行政结构中的

相对等级而绘制的;甚至在同一政区图集的不同地图中,由于图面的行政结构层级

的差异,地,点的“相对”等级也存在变化,由此不同地图中对于同一城垣的大小、

城门的数量、城楼的层数等描绘也存在差异。

这种空间秩序还渗透到地图绘制所使用的符号中。《杨子器跋舆地图》对其图中所

使用的符号的含义进行了如下叙述:

——京师八其角,以控八方也。

——蕃司为圆,府差小焉,治统诸小,非一方拘也。

----州为方,县则差小,大小各一方也。

——附都司、卫所,加城形者,示有捍御,不附书,总具图空,不得已也。

——守御所特设者,斜其方,以武非治世之正御,与都司以次而大,因其势也。

——夷邦三其角,偏方也,不多及者,纪其所可知者耳。

——宣慰司以下无别者,王化所略也。

——山川、陵庙各随形以书其名,非特纪名胜,正以定疆域也。

从上述叙述来看,从京师的“以控八方”,藩司和府的“治统诸小”,到州县的“各

一方”,有着明确等级差异;且省会和府之间,州和县之间,虽然使用的符号相同,

但用大小来表达等级差异。同时无论是守御所的“斜其方,以武非治世之正御”,

还是夷邦的“偏方也,不多及者,纪其所可知者耳”,都显示出“文”与“武”、

“华”与“夷”之间的等级差异;而“宣慰司以下无别者,王化所略也”更是直白

地表达了“华”“夷”之间的等级差异。而这种等级差异,反映在地图上,则是制

造了一种空间秩序。

(摘编自成一农《中国古代地图上的空间秩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多数情况下绘制地图的主要功能和目的是为了对某种(些)思想、文化和观念的

表达,这一观点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

B.在地图上地理景观具有相对性的意义,从这一角度来看,我们可以通过中国古代

官署、儒学的位置来确定其他地理景观的位置和距离。

C.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点总是处于各种秩序中,而秩序被空间化或被放置于空间

中,就会形成具有等级差异的空间秩序。

D.中国古代绘制地图时使用明显的大小、偏斜符号等来区分等级差异,如用符号大

小的差异表达省会和府之间的等级差异。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对“四至八到”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四至八到”是基于方向和距离数据对空间展开描述的方式,是中国独有的记录

地点的方式。

B.“四至八到”是历代各层级地理志记载地点位置的通用法则,这种方式能引导读

者形成空间认知。

C.利用“四至八到”的数据绘制地图,首先应该绘制都城,都城是绘制其他地理要

素的出发点。

D.“四至八到”记录位置的方式构建了地理要素的等级,故而行政治所的城垣都绘

制得格外精细。

3.下列选项,不能反映中国古代地图上的空间秩序的一项是()(3分)

A.在明代省级地图《江西全省图说》总图中,各个府城绘制了单层城楼;而在各个

府图中,府城的城楼则被绘制为双层。

B.在明末《天下九边分野人迹路程图》中,不同于明朝地理区域的绘制,南北美洲

的图面被大幅度剪裁、扭转,甚至变形。

C.《华夷图》主要绘制了“华”的地域范围,而对于“华”之外的朝鲜半岛、中南

半岛以及西域等则绘制得极为简单。

D.南宋《十五国风地理之图》绘制范围主要是长江以北、长城以南地区,图中山脉

用黑三角表示,古今地名一般不加框。

4.作者在论述中国古代地图上的“空间秩序”前为什么先梳理“地理认知”与“四

至八到”?请结合材料内容加以分析。(4分)

5.学术界对“中国古代地图能否作为图像史料来证明历史”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

讨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鸽友

聂鑫森

古城湘潭的雨湖边,有一条长而曲的巷子,叫祥和巷。

祥和巷各色人物都有,医生、公务员、工人、私企老板……若以业余身份而论,称

之为“鸽友”的则只有两个:巷口第一家的仰云天,巷尾最后一家的房林。

何谓“鸽友”?就是善养鸽、会玩鸽的人,而且是古城鸽友协会的正式会员,圈内

有一定知名度。

仰云天70岁了,发尚青,背未弯,眼不花,走起路来铿锵有声。

在雨湖边疆腿,在家中的庭院散步,他总会下意识地仰望云天。一群鸽子高高地飞

过去,虽小如燕,他立即可点出数目,还能看出品类、公母,这功夫了不得。“仰

云天”的名字,实至名归!

他喜欢养灰色的鸽子。深灰(又叫“瓦灰”)、灰、浅灰(又叫“亮灰”),这是

基本的三类。此外,浑然一色的叫“素灰”,有深色斑,点的叫“斑头灰”,翅有

白翎的叫“灰玉翅”,头顶部生白毛的叫“灰花”……他一共养了40来羽(一只为

一羽),院中的空地,木楼顶上的晒楼,都是他和鸽子亲密接触的地方。

①老伴儿说他前世就是鸽子,没见过这么痴爱鸽子的。幸好孩子都在外地工作,没

沾上这毛病。

仰云天驯养的鸽子,就像纪律严明的士兵。他打一声“呵嘀”,群鸽在院中起飞,

直入云天盘旋,这叫“飞盘子”,而且可以三起三落。

仰云天在鸽友中声誉颇佳,众望所归,于是连任鸽友协会的会长。

住在巷尾最后一个院子的房林,40来岁,矮矮胖胖,白白净净。

房林爱鸽,但很少动手去喂鸽、驯鸽,雇有专人料理这些俗事。他玩鸽,只是手挎

着鸽笼(鸽笼又称之为“挎”),到鸽友聚会的地方去展示新购的名品,当然花了

大价钱;说一些书本上学来的行话;或者,在自家院子里“飞盘子”,呼啦啦群鸽

起飞,在空中“飞死盘子”(只朝一个方向旋转),然后再落下来,这已让他很满

足了。名鸽多,谁也不敢小视他。

他与巷中人很少打交道,劈面碰见了,也不打招呼,把头昂起,用眼角的余光扫视

对方。只有碰到了仰云天,他才略略点头,也只是头动而颈根硬着而已,不咸不淡

地寒暄几句。巷中人背地里称房林为“硬颈根”。

房林少年得志,把小城的房地产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事业如日中天,有文化,有钱,

腰板硬,颈根硬,能向旁人屈尊吗?当然不能。

②但房林向仰云天屈尊过一次。

仰云天的祖父、父亲都喜欢养鸽子,而且收藏不少古城当时鸽哨制作名家的好玩意

儿,据说有上百个,后来都传到了仰云天的手上。这些名家早过世了,他们后人制

作的鸽哨,不可与之同日而语。

一天夜晚,巷中人声静了,房林先用电话礼貌地预约,然后一颠一颠地去了仰家。

喝过茶、抽过烟、扯过闲话后,房林忍不住说出了来意:想购买仰云天全部的鸽哨,

价钱无论多少,照付不误!

仰云天哈哈大笑:“房先生,这都是老辈子留下的东西。我不等钱用,鸽哨一个也

不可出让,对不起!”然后又说,“你知道怎么佩系鸽哨吗?知道什么鸽佩系什么

鸽哨吗?知道一群鸽子的鸽哨怎么配音吗?你不懂啊,我懂。”

③房林一块脸都白了,蓦地站起来,咚咚咚地走了。

仰云天高喊一声:“房先生走好,恕不远送!”

转眼入秋了,天高云淡,金风细细。

鸽友协会决定,互相选定对手,在雨湖七仙桥附近的一块草坪上,一对一对地按顺

序“飞盘子”和“撞盘子”,谁的鸽子飞得高、旋得巧,能把对方的鸽阵撞乱,还

把其中的鸽子裹挟回家的,属于胜者,裹挟而去的鸽子必须一一归还对方。

房林指定要和仰云天一比高下。仰云天平和地说:“房先生,我接受挑战。我输了,

会长的位子我决不再坐!”

“真的吗?"房林咄咄逼人。

“军中无戏言。”

“那就好,诸位可以作证。”

他们分别站在草坪的两端,身边摆放着几只大鸽笼。

当开赛的小红旗急促地挥动之后,两个人迅速地打开笼门,各有30羽,热热闹闹地

朝空中飞去。

仰云天的鸽子在前一天都佩系上了鸽哨,高音、中音、低音,雄壮的、柔软的、粗

犷的、妩媚的,在鸽翅的扇动中,如一部动听的交响乐。“盘子”飞得高,旋得活,

而且三起三落,井然有序。

房林也请人佩系上了新购的鸽哨,却是一片杂乱的喧响,而且“盘子”只朝一个方

向旋转。突然领头的几羽,率领群鸽冲向对手的阵营,这叫主动进攻。

仰云天的鸽群立即拉高,纹丝不乱,然后再俯冲下来,变守势为攻势,凌厉地杀入

对手的“盘子”,纵横切割,让对方溃不成军。接着,又从战阵中撤出,重组“盘

子”,朝祥和巷方向的家中飞去。

房林的鸽子呢,紧接着也朝自家飞去了。

房林拍手大笑:“仰会长,你的兵马溃逃了,我部下穷追不舍哩。”

仰云天朝这边拱拱手,说:“房先生,你赶快回去数数鸽子吧。”

“多了,我肯定送回,一只不留。这灰不溜秋的,我要它做什么!”

待到所有的比赛结束,已是暮色苍茫。

仰云天回到家里,立刻去了晒楼,用手电光,点数鸽舍中的鸽子,与他当时目测的

数字相符,房林有五只鸽子被裹挟而来,而他的鸽子一只也不少。

吃饭后,④仰云天把房林的鸽子用一只小鸽笼装好,对老伴说:“你给他送去吧,

我去,他的脸挂不住。”

“好。”

老伴很快就返回来了,因为房林说他的鸽子都回了家,没少一只,这些鸽子,可能

是野鸽!

仰云天叹了口气,说:“我拿到雨湖边去放了,让它们自个儿悄悄地回家吧,”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及艺术手法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仰云天有不少老辈收藏的名家制作的鸽哨,这使得爱鸽又不差钱的房林想把这些

珍贵的鸽哨全都买下来。

B.小说多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如将鸽子比喻为士兵,哨音比喻为交响乐,侧面

表现了仰云天驯鸽有道。

C.小说以斗鸽比赛为线索展开叙述,虽然没有奇巧复杂的情节,但娓娓道来的叙述

方式也为故事增添了魅力。

D.房林被巷中人称为“硬颈根”,体现了他自高自大;拒绝仰云天差人送回的鸽子

并称其可能是野鸽,体现了他好面子。

7.下列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句,老伴对仰云天的评价似嗔怪实喜爱,语义紧接上文对仰云天识鸽、养鸽

的介绍。

B.第②句,与上文叙述房林不向人屈尊形成转折,设置了悬念,为房林欲购买鸽哨

作铺垫。

C.第③句,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了房林购买鸽哨被拒绝后的气恼,与他来时的心态形

成对比。

D.第④句,仰云天将裹挟来的鸽子装好,并让老伴送还房林,凸显出他遵守规则和

善解人意。

8.斗鸽比赛中,房林输给仰云天早在意料之中。请结合文本说明。(4分)

9.有评论家认为“《鸽友》极写鸽事之微,亦可见大道低回焉”。请以“鸽事虽微,

足见大道”为主题,为本文写一则短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楚王死于秦,太子在齐质。苏秦谓薛公曰:“君何不留楚太子以市其下东国?”薛

公曰:“不可。我留太子,郢中立王,然则是我抱空质而行不义于天下也。”苏秦

曰:“不然。郢中立王,君因谓其新王曰:'与我下东国,吾为王杀太子。不然,

吾将与三国共立之。'然则下东国必可得也。”苏秦谓薛公曰:“臣闻谋泄者事无

功,计不决者名不成。今君留太子者,以市下东国也。非亟得下东国者,则楚之计

变,变则是君抱空质而负名与天下也。"薛公曰:“善。为之奈何?”对曰:“臣

请为君之楚使亟入下东国之地楚得成则君无败矣。"薛公曰:“善。”因遣之。

谓楚王日:“齐欲奉太子而立之。臣观薛公之留太子者,以市下东国也。今王不亟

入下东国,则太子且倍王之割而使齐奉己。"楚王曰:“谨受命。”因献下东国。

谓薛公曰:“楚之势可多割也。"薛公曰:“奈何?”“请告太子其故,使太子谒

之君汉以忠太子;使楚王闻之,可以益入地。”谓太子曰:“齐奉太子而立之,楚

王请割地以留太子,齐少其地,太子何不倍楚之割地而资齐,齐必奉太子。”太子

曰:“善。”倍楚之割而延齐。楚王闻之恐,益割地而献之,尚恐事不成。

谓楚王曰:“齐之所以敢多割地者,挟太子也。今已得地而求不止者,以太子权王

也,故臣能去太子。太子去,齐无辞,必不倍于王也。王因驰强齐而为交,齐必听

王。然则是王去辘而得齐交也。"楚王大悦,曰:“请以国因。”故曰可以为楚王

使太子亟去也。

谓太子曰:“夫割楚者王也,以空名市者太子也,齐未必信太子之言也,而楚功见

矣。齐楚交成,太子必危矣,太子其图之。"太子曰:“谨受命。”乃约车而暮去。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三》)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

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臣请为君之A楚B使C亟入D下东国E之地F楚得G成H则君I无败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子,古代帝王的已确定继承帝位或王位的儿子,封建时代太子的地位仅次于皇

帝。

B.“然则是我抱空质而行不义于天下也”与“九岁不行”(《陈情表》)两句中的

“行”含义不同。

C.“君因谓其新王曰"与“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两句中的“因”含义

相同。

D.“太子其图之”与“不图子自归”(《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图”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秦让新楚王尽快割让下东国给齐国,否则楚国太子便会用更多的土地让齐国奉

立他为楚王。

B.苏秦诱使楚太子答应割让比新楚王多出一倍的土地给齐国,其目的是想让新楚王

割让更多土地。

C.苏秦告诉新楚王,如果楚太子离开齐国,齐国便没有了立太子的借口,也不会再

要求楚王割让土地。

D.苏秦向楚太子分析了当前的形势,认为太子处境十分危险,然后在薛公的同意下

让太子离开了齐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齐欲奉太子而立之。臣观薛公之留太子者,以市下东国也。

(2)请告太子其故,使太子谒之君,以忠太子;使楚王闻之,可以益人地。

14.苏秦是如何劝说薛公派遣自己去楚国的?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3分)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寄澧州张舍人©笛

杜牧

发匀肉好②生春岭,截玉钻星③寄使君。

檀的染时痕半月©,落梅⑤飘处响穿云。

楼中威凤⑥倾冠听,沙上惊鸿掠水分。

遥想紫泥⑦封诏罢,夜深应隔禁墙闻。

【注】①张舍人:张次宗,开成中,为起居舍人。②肉好:指竹竿饱满。③截玉钻

星:指将竹管制成笛子。④檀的:这里比喻刷笛漆。痕半月:这里指钻痕刷漆时侧

看如半月形。⑤落梅:指《落梅曲》,古笛名曲。⑥威凤:这里指女眷。语出刘向

《列仙传•萧史》,萧史弄玉,“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⑦紫泥:指皇帝的

诏书,封以紫泥,上加盖玉玺。这里指替皇帝草拟诏书。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上句写制作笛子的用料讲究,下句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制笛

过程。

B.颔联上句进一步说明笛子制作精良,下句写用制作好的笛子吹奏的名曲,声音高

亢响亮。

C.尾联描写了诗人想象友人“紫泥封诏””后吹笛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生活

的向往。

D.本诗构思巧妙,几处承接环环相扣,蕴含着诗人对友人浓浓的情谊,具有很强的

感染力。

16.本诗颈联与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的“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同是

写乐音,请比较两者在写法上的异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甫在《蜀相》中借对祠堂庭宇景色的描写,抒发了凭吊情怀的两句是“,

(2)《蜀道难》中用夸张的手法写山势高险、枯树倒挂的句子是“,”。

(3)李密在《陈情表》开头以“,”两句,概述自己儿时坎坷多难的

命运,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

自治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中国科学报》就此邀请国家自然灾害

防治研究院院长、中国地质大学徐锡伟教授进行分析解读。

《中国科学报》:此次中级地震伤亡人数为何偏高?

徐锡伟:此次地震伤亡人数出乎我的意料。6.2级属于中等强度地震,与汶川地震、

玉树地震等强震不同,这样“背景性”的地震发生率更高。

造成此次地震人员伤亡较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震中位于山区,坡度较陡、

地基不稳,相对容易造成崩塌。其次,房屋的抗震性能相对不强,大地震动时房屋

很容易倒塌或发生边墙倒塌。此外,地震发生在深夜,大部分人已经休息,地震来

时人们来不及躲避。

《中国科学报》:甘肃、青海地震台网布局如何?

徐锡伟:我国地震台网布设较为广泛,但甘肃、青海等地的台网密度与我国东部地

区相比仍有提升空间。地震台网系统就像“守夜人”,仪器设备24小时工作,但当

前我们对地震机理的认识还不完善,所以对于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仍然

无法准确预测预报。

《中国科学报》:对灾后建设有何建议?

徐锡伟:

18.下列句子中的引号与文中画横线处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记念刘和珍君》与《为了忘却的记念》两篇文章都有“忘却”一词。

B.福林路工厂的两千个左右的包身工都是替带工赚钱的“机器”。

C.社会上总有一些“聪明”的人铤而走险,以传销形式贩卖鸡汤课程。

D.“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的反革命需要,鼓吹种种唯心的先验论。

19.请根据上文内容帮助徐锡伟教授回答第三个问题。(6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当年,得知北京申奥成功后,杨兆群历时4年创作出一幅在剪纸界和体育界引发强

烈反响、连萨马兰奇都被其技艺、寓意深深折服的长29米、宽2.008米的刻纸作品

《从雅典到北京》。

刻纸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但杨兆群的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总能①=

20世纪80年代初,杨兆群在农村当电影放映员,除了放电影,还承担着宣传政府政

策的责任。怎么宣传呢?大多数放映员在放电影前,只是②地把政府文

件读一遍,而杨兆群发挥自身所长,把政策“翻译”成刻纸作品上的人物和故事,

然后用电影幻灯片播放,这种方式深受群众欢迎。

传统文化从来不是③,它总是在不断流动变化的过程中延续自己的活力。

为了让刻纸更好地融入现代人的生活,杨兆群还将刻纸艺术与汽车、时装、游戏等

结合,不断在跨界中寻找新的方向和可能。比如,他利用刻纸为手游《三国志幻想

大陆》中的貂蝉设计皮肤,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50多年的刻纸生涯中,

杨兆群用一把刀、一张纸,刻出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刻出了现实世界的精彩,也刻

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人生。

2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答:①②③

21.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写为四个短句。要求语句连贯,可以少量增删词语。(4

分)

22请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概括材料第三段的主要内容,要求语言准确、流畅,不

超过40个字。(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费孝通

材料二:

鉴,初文为

,字形像人跪或立在器皿旁边自鉴共容。对钱自视,其实也就有审视之意。

材料三: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大三学生马飞扬在沙特阿拉伯调研学习时,用英文向在场

师生介绍了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加强文明交流互鉴的倡议。发言最后,他化用经典的

阿拉伯谚语“求知,哪怕远在阿拉伯”作结尾,赢得了热烈的掌声。马飞扬说:“用

阿拉伯语说出我们此行的核心主张是一种对对方文明的尊重。”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受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

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A(“这一观点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错,无中生有。)

2.C(A项,"是中国独有的记录地点的方式”错,于文无据。原文是说“就目前掌

握的材料而言,中国古人用于确定地点位置的主要方式就是‘四至八到'",并没

有说这是中国独有的记录地点的方式。B项,“是历代各层级地理志记载地点位置的

通用法则”错,曲解文意。由文中“如流传下来的历代正史地理志及地理总志和地

方志中对于几乎所有地点位置的记载使用的都是‘四至八到",可见并非是“历代

各层级地理志”,而是“历代正史地理志及地理总志和地方志”,“几乎所有”与

“通用法则”在语义范围上也有区别。D项,“故而行政治所的城垣都绘制得格外精

细”错,由原文“政区图中城垣的大小、城门的数量、城楼的层数,甚至城垣的有

无,并不是真实的,而是基于这些地点在行政结构中的相对等级而绘制的”证明地

图图面内容不是“写实”准确的,所以并不都“绘制得格外精细”。)

3.D(《十五国风地理之图》主要指出地图绘制的范围和所使用的符号,但符号并没

有强调“大”“小”、“偏”“斜”的差异,不能体现地理要素的等级差异,故而

不能作为证明“空间秩序”的论据。)

4.①“地理认知”蕴含着地图绘制者对“地理空间”的主观评价,影响着中国古代

地图上空间秩序的表达。②“四至八到”是记录地点的主要方式,其所体现出的地

点的相对性和等级差异,是理解“空间秩序”的重要依据。(每点2分,意思对即

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给分)

5.我认为中国古代地图不可以作为图像史料来证明历史。①历史是客观的,用于证

实历史的史料应是准确、科学的,中国古代地图从未对地球的地表进行如实的呈现,

图面内容的记录并非是“写实”的。②中国古代地图以“四至八到”作为地点记录

的主要方式,地点的位置具有“相对性”,地点的“相对”等级也存在变化,不具

备客观准确性。③中国古代地图受绘制者所处文化、历史背景以及个人体验和价值

观众多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不能作为客观的证据。(每点2分,意思

对即可,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给分)

我认为中国古代地图可以作为图像史料来证明历史。①地图绘制者受到不同时期“地

理认知”的影响,在绘制地图时会根据自身对不同区域赋予不同的重要性,构建出

地图中的空间秩序。②中国古代地图中的空间秩序蕴含着不同历史时期某种(些)

思想、文化和观念,可以反映某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思想和文化观念。(每点3分,

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给分)(任选其一作答即可)

6.C(“小说以斗鸽比赛为线索”错,斗鸽比赛是在文章的后半部分才出现,不是本

文的线索。)

7.A(“老伴对仰云天的评价似嗔怪实喜爱”错,“喜爱”看不出来。)

8.①两人养鸽的出发点不同。仰云天是真心喜欢鸽子,房林爱鸽是出于博名之意。

②两人对鸽子的付出不同。仰云天务实地养鸽、驯鸽,而房林认为养鸽是俗事,很

少动手喂鸽、驯鸽,并不懂如何驯鸽,而且专门雇人饲养鸽子。③两人养鸽的本领

不同。如仰云天会“飞盘子”,房林只会“飞死盘子”;仰云天在比赛前一天给鸽

子带上鸽哨,房林当天请人给鸽子带上鸽哨。(每点2分,任意答出两点,意思对

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给分)

9.①本文所写的养鸽虽为毫末之技,但也要付出智慧与心血,万事皆如此,一份耕

耘一份收获。②鸽友的故事虽然简单,却昭示着做人的道理,即做人要有涵养、底

蕴和立身的本领。(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给分)

10.BFH(每处1分,多涂不给分。原文标点为:臣请为君之楚,使亟入下东国之地。

楚得成,则君无败矣。)

11.C(B项,前者是“做”的意思,后者是“走”的意思。C项,前者是“趁机”的

意思,后者是“沿袭”的意思。D项,前者是“考虑”的意思,后者是“料想”的意

思。)

12.D(“然后在薛公的同意下让太子离开了齐国”错,无中生有。苏秦劝说太子离

开齐国并没有告知薛公。)

13.(1)齐国想拥立太子登位。我看薛公扣留太子,是为了用太子来交换下东国。

(,,奉”“留”,,市,,各1分,句意1分)

(2)请告诉太子楚国把下东国割让给齐国的原因,使太子前来拜见你,以表示齐国

对太子的忠诚;再让新立的楚王知道这件事,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土地。(“故”“谒”

“益”各1分,句意1分)

14.①先是直接问薛公为什么不扣留楚太子来交换下东国,②接着反驳薛公的说法并

解释如何利用楚太子交换下东国,③最后催促薛公尽早做下决定并表示自己愿意出

使楚国游说。(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给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楚怀王在秦国去世时,太子还在齐国做人质。苏秦对孟尝君说:“您为什么不扣留

楚太子,用他与楚国交换下东国?”孟尝君说:“不能这样做。(如果)我扣留楚

太子,楚国另立新的楚王,那么我就白白扣留了一个无用的人质,而且诸侯会非议

我做了不义气的事情。”苏秦说:“不是这样的。(如果)楚国另立新王,您可以

趁机对楚国的新王说:'把下东国割给我,我就替大王杀掉太子。否则,我将联合

秦、韩、魏三国共同立楚太子为王。’这样一来,下东国的土地一定可以得到。”

苏秦对孟尝君说:“我听说计谋如果泄露,事情就不会成功,定了计谋,但不能决

断,就不会成就名声。如今您扣留楚太子,是为了交换下东国。如果您不尽快行动,

恐怕楚国会改变计划,楚国一旦改变计划,您便是白白把持人质而身负天下不义的

坏名声。”薛公说:“是啊。我该怎么办呢?”苏秦说:“我愿意为您出使楚国,

使楚国尽快割让下东国。如果能与楚国讲和,那么您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孟尝

君说:“好。”于是派苏秦到楚国去。

苏秦对新立的楚王说:11齐国想拥立太子登位。我看薛公扣留太子,是为了用太子

来交换下东国。大王如果不尽快割让下东国给齐国,那么太子将会用比大王多出一

倍的土地换取齐国拥立他为楚王。”新立的楚王说:“我恭敬地接受您的教诲。”

于是献出了下东国。

苏秦对孟尝君说:“以楚国当前的形势来看,还可以多割取一些土地。”孟尝君问:

“该怎么办?“苏秦答道:“请告诉太子楚国把下东国割让给齐国的原因,使太子

前来拜见你,以表示齐国对太子的忠诚;再让新立的楚王知道这件事,就可以得到

更多的土地。”苏秦对太子说:“齐国要拥立太子为楚王,(可是)新立的楚王却

请求割地给齐国,让齐国扣留太子,齐国嫌楚王割让的土地太少,太子为什么不割

让多出一倍的土地给齐国,这样齐国一定会支持奉立您为楚王。”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