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设计_第1页
-九下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设计_第2页
-九下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设计_第3页
-九下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设计_第4页
-九下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日本明治维新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内容来源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主题日本明治维新课时1课时授课对象九年级学生设计者张芸目标确定的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知道明治维新的主要政策,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教材分析本课位于九下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四篇,上承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和工业革命的开展,下启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战和二战,具有承上启下作用。学好它,有助于学生较好地理解工业革命对各国发展的影响及资本主义世界发展状况。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好奇心强,个性普遍突出,形象思维活跃,抽象思维较弱,而本课内容属于学生不太熟悉的版块——世界史中的日本,教师如果讲得太多太空,学生就会觉得乏味,所以教师依托大量文字史料、图片,通过画时间轴、中外史进行对比来创设情境,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自己去看,去感悟历史,接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材料和画示意图,概括出明治维新的背景。2.通过分析材料,说出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影响,提高全面辩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通过列表格对比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深刻领会结合实际国情的改革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评价。教学难点:日本明治维新的启示评价任务1.通过分析材料和画示意图,概括出明治维新的背景。(检测学习目标1)2.通过分析材料,说出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影响(检测学习目标2)3.通过列表格对比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深刻领会结合实际国情的改革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检测学习目标3)教学过程每个学习目标的达成需呈现学习目标、学习活动、评价标准、教师活动、目标达成情况五个方面导入新课玉墙旧国纪维新万法随风倏转轮柕轴虽空衣服粲东人赢得似西人《日本杂事诗》晚清黄遵宪上课前我们先看一首古诗,有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朗诵。这首古诗描写的内容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那么日本明治维新为什么进行?具体内容是什么?又产生了什么重要意义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设计意图)通过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并引入对日本明治维新的学习。二、新课讲授(一)内忧外患显危机——维新背景(学习目标:通过分析材料和画示意图,概括出明治维新的背景。)1.教师引导过渡:分析明治维新背景前,我们先以时间轴的形式一起回顾下日本的发展历史,并与同时代的欧美国家进行对比(出示时间轴,引导学生将日本放在世界史中进行学习)上学期我们讲到日本完成了一件重要的改革,较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日本由什么社会变为什么社会?(学生回答)到了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而同时代的英美俄法通过改革或革命的方式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那么此时处于幕府统治之下的日本社会状况是什么呢?我们通过材料分析进行概括。小组讨论,限时3分中。时间轴展示:(学生回答)幕府统治下日本的社会状况教师过渡:通过分析以上材料,同学们归纳出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社会状况?材料一:日本的封建等级制度材料二:将军家齐及世子家庆的奢侈生活已达极点……制作糕点时,每日耗费砂糖千斤。家齐父子拥有900名侍婢。

材料三:据统计,从1804年到1843年的40多年中,共发生了320多次农民起义。据《世事见闻录》(1816年)记载,贫苦的农民连“吃杂粮度日,都成为不可能”……甚至被迫出卖自己的亲生骨肉。

材料四:1633年起,德川幕府连续五次颁布“锁国令”:(1)禁止日本船出海贸易和日本人与海外往来,偷渡者处以死刑;(2)……(3)对驶抵日本的外国船实行严密的监视,贸易活动也由幕府进行严格的管制。学生回答: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幕府统治腐朽、人民起义频发、闭关锁国政策教师过渡:分析材料后我们得出日本在幕府统治之下是矛盾重重的,那么除了以上内容还有哪些成为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呢?内忧外患1.材料展示材料一:在日本明治维新前,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开始出现家庭手工业或手工作坊。作坊内出现了“雇佣工人”制,资本主义的萌芽出现了。

材料二:1854年,日本全国雇佣十人以上的手工工场约有300所。1867年,全国生产部门的手工工场共约400多所。纺织业和棉织业仍是其中发展较快的生产部门。

材料三:德川幕府严格限制了商业活动,同时对工商业者采取歧视态度,严格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实行商品专卖,设立关卡、对工商业者财产恣意没收。

2.图片与材料展示材料四:1854年,美国强迫日本签订《日美亲善条约》(日本历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日本被迫开放通商口岸、允许美国派驻领事等。后来俄、英、法等国相继强迫日本签定类似的不平等条约。学生回答: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等西方国家入侵、民族危机加深。教师:以上两个内容为明治维新的内忧还是外患学生回答: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内忧,美国等西方国家入侵、民族危机加深属于外患。教师补充: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日本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画示意图同学们根据以上所学内容,以画示意图的形式展现出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材料和图片进入到日本幕府统治下日本社会状况,从体验中归纳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忧与外患。(评价任务)通过分析材料和画示意图,概括出明治维新的背景。设计三个问题,让学生分小组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目标达成情况)达成学习目标一,小组简单讨论,学生代表回答检查此项达成情况。(二)破旧立新行改革——维新内容(学习目标:通过分析材料,说出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1.教师过渡:1868年1月,倒幕派武装在京都发动“王政复古”政变,

天皇睦仁在倒幕派的支持下,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同年

改元“明治”,明治维新开始。那么明治维新的内容是什么呢?我们通过分析材料和课本进行归纳总结。材料一:明治政府1871年……将全国划分为3府302县,后又改为3府72县,至1888年并为3府43县。府、县知事由中央任命……就完全剥夺了封建藩主所保留的对藩领的控制权,消除了长期的封建割据,实现了中央集权在政治上的统一。

材料二:“戊辰革新实为二千余年以来之一大变革,值此之际,海陆兵制亦应随之变化。而今本邦遵循古制,参照海外各国方式,设立征兵法,建立保卫国家之基础,望尔等百官深刻体会朕意,广为告谕全国”。材料三:兹为改正地税,原有之田地贡纳办法一律作废;并规定于地契调查完毕后,按土地价格征取其百分之三,作为地税。

1870年设立工部省,聘请大批外国专家和技师,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建立国营为主、铁路和矿业为重点的近代工矿企业,同时扶植、保护私人资本主义企业。材料四:国家富强之途……第一开发国民多数之智德良能,使进入文明开化之域。

“国基在于人才,人才在于教育。”

明治政府提倡学习欧美资产阶级文明,吃西餐、穿燕尾服、理分发、跳交际舞、盖洋楼。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日本明治维新的目的和性质。教师:接下里我们再通过几幅图片,再度观察日本社会的变革。(设计意图)明治维新的内容是个重点知识,只要学生能充分理解明治维新的具体内容和各项政策的作用,就可以自然答出。(评价任务)针对目标2,分析材料概括归纳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目标达成情况)达成学习目标2,课堂学生积极讨论并回答检查此项达成情况。)(三)富国强兵始扩张——维新评价(学习目标:通过分析材料,说出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影响,提高全面辩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材料一:日本进行了急速的资本主义改革,大力学习西方……用了短短几十年它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差不多用了200年左右时间才完成的近代化进程。材料二:新式军队称为“皇军”,向军人灌输忠于天皇的封建思想。1878年颁布的“军人训诫”中,要求军人把天皇当作“神”来崇拜,并且以“武士道”精神作为军人的行为准则。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就以武力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1894年,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加紧控制朝鲜……1910年正式吞并朝鲜。

学生:积极: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日本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消极:保留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四)以史为鉴——维新评价谈感悟——维新评价提示:日本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后,与中国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甲午中日战争)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梁启超发起“公车上书“,拉开了百日维新的序幕。这是先进的中国人学习日本明治维新进行的实践,那么我们来看最后一个内容:以史为鉴谈感悟——维新评价。材料展示: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历任驻日参赞。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教师:回到我们上课前讲到的晚清诗人黄遵宪,他不仅是诗人,还是著名外交家、教育家,曾历任驻日参赞。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支持百日维新,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那当时清政府从日本明治维新获得启示是什么呢?学生:为救亡图存,进行百日维新。教师:同学们,学习日本明治维新这一课后,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启示是什么呢?学生回答: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要结合国情,我们要坚持深化改革开放

2.改革要顺应历史进步的潮流,与时俱进

3.向先进国家学习,引进先进的技术(制度、思想等)

教师做补充:重视教育,培养人才教师:同学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40多年,今天的中国一分钟会发生什么?我们一起来观看视频,体会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巨大变化。视频观看后,教师过渡:改革开放是结合国情进行的一次伟大的历史实践,实践证明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结合国情。教师过渡:我们再对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比较异同,获得历史启示明治维新(19世纪中期)戊戌变法(19世纪末期)目的富国强兵,实行君主立宪制

救亡图存,建立君主立宪制领导

力量倒幕派实力强大掌握政

资产阶级弱小,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

具体

措施权破旧立新,全面推行变法法令如“一纸空文”相同点是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情况下进行的;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都促进了思想放

学生回答:资本主义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设计意图)课堂内容即将结束,联系八年级戊戌变法、1978年改革开放和今天深化改革开放,“以史为鉴”,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评价任务)结合黄遵宪人物简介和叙述八年级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基础知识,说出日本明治维新对清政府的启示和对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启示,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目标达成情况)达成学习目标3,学生思考后并回答检查此项达成情况。教师:同学们我们再来列表格比较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的异同,获得历史启示(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三、板书设计作业/拓展请根据下面两件事,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出这两件事之间的联系)戊戌变法明治维新教学反思1.本节课运用了时间轴、示意图、列表格、分析材料等学习历史的方法,更好的将历史五大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等内容融合到课堂当中。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几个人”“几件事”,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以史为鉴”的反思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因此,在设计教学环节时,重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观看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一分钟发生什么作为结尾,来实现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和引领。2.这节课总感觉内容不多,但要面面俱到,又要重难点突出。在课堂上注意不到、顾及不到学生的反应,只顾一路赶任务,甚至说话越说越快,学生可能跟不上自己的思路;自由回答问题,有几个学生特别积极,可是有两三次都是他们几个,九年级的学生注重面子,需要多调动其积极性,课堂气氛不够活跃。3.教学思路还需要整理,本节课从教学设计到课件再到视频录制都需要改进,早作准备多磨课,虚心听取他人建议,教学设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活起来,随着老师的问题积极思考。设计说明:1.理念:基于课程标准,追求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以评价驱动教学,有效落实国家课程、实现有效教学。2.内涵:1)既定教学目标、课中学习目标及评估目标三者内容上的同一性2)教学目标、学习方法、评估工具三者本质上的同一性3.基本程序与原则:遵循教学评的一致性原则,处理好三个程序:制定学习目标(回答:需要掌握什么学习内容,重难点是什么)——设计课堂评价(回答:如何证明实现了目标)——选择教学策略(回答:怎样安排教学活动帮助达标)4.构成:包括四部分:(一)学习目标的设置(二)评价任务的设计(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