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基本知识_第1页
水土保持基本知识_第2页
水土保持基本知识_第3页
水土保持基本知识_第4页
水土保持基本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土保持一、根本概念:1、水土保持: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防护措施〕。2、水土流失:土壤及其其它地表组成物质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作用下,被破坏、剥蚀、转运和沉积的过程。按外营力性质分为:水蚀、风蚀、冻融侵蚀、重力侵蚀和人为侵蚀。★只要发生点的位移就叫水土流失。3、土壤侵蚀强度:表层土壤在自然营力〔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下,单位面积和单位时段内被剥蚀并发生位移的土壤侵蚀量。以土壤侵蚀模数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4、土壤侵蚀模数:单位面积和单位时段内土壤侵蚀量,其单位为t/km2.a)。土壤侵蚀模数是计算水土流失的根底,该模数确实定一般是通过调查和现场实测、分析得到的。5、土壤容许流失量:在长时期内能保持土壤的肥力和维持土地生产力根本稳定的最大土壤流失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L190-96〕6、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国标确定的水土流失量化防治目标主要为六个:扰动土地整治率、水土流失面积总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拦渣率、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7、水土保持设施:根据各地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方法的规定,水土保持设施是指具有防治水土流失功能的一切设施的总称。包括工程设施,如水库、塘坝、堤堰、挡土墙、截水沟、水平梯田和梯地等;水土保持植物,如人工种植或野生的林草植被,以及具有一定水土保持功能的自然地形地貌。8、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一般包括工程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工程建设区:包括是业主管辖的永久征地、临时占地、租赁土地等建设征占地面积。直接影响区:工程建设区以外,因施工建设等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及危害的区域。二、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有关的根本知识★管理范围:但凡开发建设工程〔交通、电力、矿业、水利、城建、农林等〕都要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或报告表〕。★水土保持方案的分类:方案报告书:凡征占地面积在1hm2以上或挖填土石方总量在10000m3以上的开发建设工程,应当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方案报告表:其他开发建设工程应当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编制阶段:根据《水土保持法》、《开发建设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管理方法》的有关规定,开发建设工程在可研阶段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技施设计;水土保持方案相应的编制深度应符合其所属阶段的内容与设计深度的要求。)★编制单位资格和业务范围:编制资格分为甲、乙和丙三级,各编制单位按照资格证书规定的等级和范围,开展建设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并对所编制的方案负责。甲级:大中小型开发建设工程;乙级:中型以下的开发建设工程;丙级:小型以下的开发建设工程。★审批权限:中央立项的开发建设工程或者限额以上技术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地方立项的开发建设工程和限额以下技术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由相应级别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由开发建设工程所在地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跨地区工程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表),由共同上一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方案变更要求经审批的工程,如性质、规模、建设地点等发生变化时,工程单位或个人应及时修改水土保持方案,并按照本规定的程序报原批准单位审批。主要防治措施发生变化或水土保持措施总投资变化超过10%的,由下一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办理变更手续。一般的防治措施发生变化或水土保持措施投资变化不超过10%,属不同设计阶段的正常变更,不需办理专门的报批手续。可由设计单位提出,由监理单位认可。★审批手续开发建设单位或者个人要求审批水土保持方案的,应当向有审批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书面申请和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或者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各一式三份。其中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审批,还需同步提交技术评审单位出具的评审意见或会议意见。技术评审单位在收到委托报告书后,需组织不同相关专业的专家按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组织审查,并出具技术评审意见或会议意见。★方案报送方案送审稿直接行文至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技术评审单位,送审单位也可为部门或分支机构。建设单位应于评审会议前3~5天将方案送达有关专家和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方案报批稿须向水行政主管部门行文〔与印章对应,不能为分支机构〕,并说明何时委托何单位开展编制工作,何时通过技术评审或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审查,何时完成报批稿,现报请审批。并将方案报批稿作为附件。报批单位必须为独立法人。建设单位还应于批复后将方案〔报批稿〕送达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三、开发建设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根本内容和技术要点〔一〕、方案报告书编制格式和要求1、依据: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关于印发《标准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程序、编写格式和内容的补充规定》的通知〔保监[2001]15号〕。版面格式:用A4幅面〔210mm×297mm〕,插图〔表〕可适当加大。图件格式:各类图件要求用CAD制作,制图格式应符合《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01〕。方案封面的要求颜色:方案及所有附件的封面均应为彩色皮纹纸印制,送审稿为墨绿色,报批稿为浅湖蓝色。版式:封面左上角为设计单位的编制水土保持方案资质证号和工程设计证书号,右上角为工程编号,用3号或4号宋体字印制。封面上方为文件标题,第一行为工程名称,用2号或3号宋体字;第二行为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用初号或小初号黑体字;第三行标明送审稿或报批稿,用括号表出,用2号或3号宋体字。封面下方为建设单位及编制单位全称,用2号或3号宋体字。上行为建设单位,下行为编制单位,左方盖建设单位印章,右方盖编制单位印章。再下为出版年月,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用2号或3号宋体字。扉页的要求扉页中上部: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资质证书和工程设计证书的彩色复印件,注意有效期。扉页下部:逐项列出设计单位地址、设计单位、工程联系人、联系、、电子信箱等内容,用3号或4号黑体或宋体字。方案责任页应为证书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分管领导;核定:方案编制单位证书管理机构的负责人;审查:处室的技术负责人;校核:编制小组成员;编写:编制小组成员,主要执笔人;审查、校核、编写和参加人员须有编制方案上岗证书,并注明证书号;注:姓名须先用4号字印刷,后为签名。2、方案附件方案特性表方案编制委托书方案送审稿技术评审意见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和水土保持设施确实认函说明工程可行性的与水土保持有关的协议书说明防治责任转移的说明书开展水土保持监理的合同、协议书或承诺书开展水土保持监测的合同、协议书或承诺书3、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技术要求章节安排要合理,不能缺项漏项,文字表达简练流畅,前后逻辑关系处理好,数字、图文不能前后矛盾,设计原那么、设计标准,计算公式正确应用得当计算准确无误。概估算符合要求,经济合理,附图附表符合标准。且准确清晰切忌以下几项工程概况不加选择乱抄主体设计报告的内容;不加选择的抄录自然条件,而设计与有些自然条件并无关系文字越多越好;公式越复杂越有水平。图文不符,图表不清,不合要求。〔二〕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内容和技术要点★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前言〔1〕工程地理位置、工程建设的必要性;〔2〕工程概况〔建设单位、工程组成、规模、占地、投资和工期等〕;〔3〕工程区地形地貌、气候、所属省级人民政府划分的水土保持三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情况;〔4〕工程前期工程开展情况、方案编制和报审过程等。1、综合说明1.1工程概况1.2工程所在地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情况1.3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1.4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1.5水土流失预测结果1.6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主要工程量1.7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1.8结论与建议本章是整个方案的缩略,内容不多但要反映方案主要内容,目的是供上级领导参阅。明确: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工程规模及工程区概况前期工作的进展防治方案的主要内容等从可行研究角度提出对主体工程评价的结论,以及水土保持方案主要结论性意见。2、方案编制总那么2.1目的和意义2.2编制依据2.2.1法律法规2.2.2部委规章2.2.3标准性文件2.2.4标准标准2.2.5主要技术资料及相关文件2.3水土流失防治标准2.4编制深度2.5设计水平年3、工程概况3.1地理位置3.2主体工程比选方案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对主体工程〔主线、弃渣场和取料场〕选址、施工组织等方面,从水土保持方面〔扰动面积、土石方量、损坏植被面积、水土流失量及危害等〕进行分析评价,提出主体工程推荐方案的可行性。3.3工程规模和等级应有工程工程特性表:工程名称、工程规模和等级、建设地点、建设单位、建设工期、工程组成、占地面积、土石方量、工程投资等。3.4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与水土保持有直接关系的施工工艺和方法,如根底开挖、导流方式、土石方的开挖、回填、运输和堆存方式等,从中找出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施工活动和工序。3.5工程规划布置和占地工程主要组成有…………,总占地面积…..,见表….〔按照工程区、行政区划、占地性质、地类分列〕。3.5.1主体工程规划布置3.5.2附属企业规划布置3.5.3道路规划布置3.5.4…..3.5..土石方工程量及弃渣场、临时堆土场规划布置工程施工中的弃土、弃石,首先应利用挖方作填方,在工程设计中上力求做到“挖填平衡”,土石方平衡计算不能简单“挖方-填方=弃方或借方”的方法计算平衡,要充分考虑施工时序、标段等因素,综合分析后,列出工程量计算表、并绘出土石方流向平衡框图3.6施工进度4、区域环境概况4.1自然环境概况4.1.1地形地貌具体到工程区的地形地貌,对于线形工程,应分段描述经过区域的地形地貌情况;4.1.2地质4.1.3水文4.1.4气象附近气象站的系列实测资料〔气温、降雨量、蒸发量、风速等〕,要有一定时段和一定频率的1h、6h和12h最大降雨强度值;4.1.5土壤4.1.6植被:植被类型、乡土树种、分布情况和林草覆盖率等;4.1.7土地利用现状根据工程工程的占地情况,具体描述该工程工程的土地利用现状。4.2社会经济调查工程区或沿线地区的土地、人口、经济开展状况、群众生活水平,开展方向,工程对周边地区的作用和影响,是否需要移民等等,要注意控制范围,不能用过大范围和过早的资料。4.3水土流失现状可以简单描述工程的地形地貌、植被情况;根据广西2000年遥感调查成果,列表说明该区域的水土流失侵蚀类型和各级侵蚀强度的面积、所占比列,并进行分析本工程区的水土流失情况,确定工程区水土流失容许值。通过当地水保部门了解几年来开展的水土保持工作情况〔修建梯地、塘坝、小流域治理、种植经济林、水保林等数量、保存状况、防治水土流失的效果。水土流失防治经验主要指根据当地开展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现有开发建设工程的成功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类型及标准、当地适生的水土保持树草种、水土保持监理、监测的执行情况及效果等。5、水土流失预测5.1预测时段水土流失预测时段分为工程建设期〔工程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和生产运行期〔至方案效劳期末〕。5.2预测内容和方法5.2.1扰动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面积预测根据工程有关设计资料,结合实地查勘,对工程建设期开挖扰动地表、占压土地和损坏林草植被的面积分别进行测算。注:应按工程区、行政区划、占地性质、地类分列。5.2.2工程弃渣量预测根据工程工程征占地范围与实地查勘,并根据水土保持设施的界定条件分析确定本工程损坏的水土保持设施面积,并应按工程区、行政区划、占地性质、地类分列。5.2.4可能造成水土流失量预测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主要由两局部组成,一是由于工程建设扰动地貌、损坏土地植被造成的水土流失量;二是因为工程建设造成的弃土、弃渣及其不合理堆放而增加的水土流失量。主要的预测方法有:数学模型法、实地测试法、类比分析法、物理模型法;常用的是类比分析法进行预测,预测公式如下:扰动前水土流失量

扰动后水土流失量:新增水土流失量:W=W2-W1式中:W1——扰动地表前水土流失量t;W2——扰动地表后水土流失量t;M0i——施工区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t/km2·a;Msi——扰动后土壤侵蚀模数t/km2·a;Fi——各施工区扰动地外表积km2;Ti——预测时段a。★式中各计算参数确实定如下:a〕原地貌的土壤侵蚀模数M0i通过现场踏勘,经过实地调查分析,测算出本工程工程区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b〕扰动后土壤侵蚀模数MSi一般采用类别分析法,类比相近的类似工程,同时类比工程的土壤侵蚀模数是经过实测得到的,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确定本工程扰动后的土壤侵蚀模数。并列表表述两个工程的可比条件〔工程性质、区域气候、施工工艺、工程功能区、水土流失类型等〕和土壤侵蚀模数类比分析表。工程类比条件见下表:类比工程水土流失影响因素类比表★根据确定的预测参数进行水土流失量的预测工程建设期造成水土流失量计算表〔格式〕见下表:5.2.5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危害的预测〔1〕破坏水土资源;〔2〕损坏根底设施;〔3〕加剧洪涝灾害;〔4〕恶化生态环境5.2.6预测结果和综合分析在预测水土流失总量的根底上,明确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或地段,即重点防治区段;在水土流失强度预测的根底上,提出应采取防治措施类型〔工程措施、植物措施〕;根据水土流失量变化过程,提出防治工程〔特别是临时防护措施〕的实施进度要求;根据水土流失强度和总量,明确监测的重点时段、重点区段。6、水土保持方案6.1方案编制原那么及防治目标6.1.1方案编制原那么1〕贯彻执行有关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规和条例,严格按照有关技术标准规程及标准进行设计。2〕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治理”的原那么,合理界定工程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3〕坚持“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的原那么。在明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的根底上,根据各施工部位水土流失特点划分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全面规划、合理布设水土保持措施。4〕对主体工程设计进行全面评价,分析主体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设施的水土保持效果,并做必要的补充和完善。在保证实现水土流失治理目标的前提下,防止重复建设和节省投资。5〕按照“重点防治与一般防治相结合”的原那么,根据工程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的预测分析,确定本工程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域,依据“重点治理与一般防护相结合”的原那么布设水土保持措施,同时水土保持方案要与当地水土保持规划相结合。6〕弃渣和堆土要坚持“先挡后弃,边弃边防”的原那么,拦挡工程必须先砌筑,并及时对边坡进行防护,弃渣完成后要及时进行覆土整治绿化。7〕植物措施根据立地条件,坚持“适地适树”的原那么。8〕按照“三同时”原那么,水土保持方案是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局部,应效劳于主体工程的建设,水土保持设施应该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9〕坚持“可持续开展”的原那么,将水土保持与环境绿化、美化相结合,治理和开发相结合,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开展。6.1.2水土流失防治目标6.2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6.2.1确定的依据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那么,通过对工程征占地范围现场查勘和调查研究合理界定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6.2.2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确实定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面积,应按照工程区、行政区划、占地性质、地类分列。应注意:1.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是应以主体工程可研究报告的征占和施工布置为依据,通过调查获取。2.对扩建改建工程、除险加固等工程,假设工程初建时有水土保持方案,并核实其防治责任范围的,应在方案中说明,并列出新增局部的面积;假设初建时没有水土保持方案〔建设较早的工程〕,应明确全部的防治责任范围。6.3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措施总体布局6.3.1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根据工程施工规划布置以及水土流失特点,将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划分假设干个水土流失防治分区。6.3.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总体布局防治分区水土保持措施工程措施:主体和新增水土保持措施〔注明主体、新增〕分区1植物措施:主体和新增水土保持措施〔注明主体、新增〕临时防护措施:主体和新增水土保持措施分区2……………….………………分区3……………….…....……….分区4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图注意:体系图中各防治分区所列的水土保持措施要和章节中所介绍的内容完全吻合。6.4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设施及评价6.4.1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设施对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设施的介绍,应按照各个防治分区逐个进行描述,尽可能细化〔包括具体措施的布置、设计标准、稳定计算等〕,并列出各个区具有水土保持功能措施的工程量,为后面评价和投资提供依据。6.4.2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设施综合评价6.5新增水土保持措施根据主体工程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和评价,补充完善各个防治分区的水土保持措施,包括工程措施措施〔挡土墙、排水沟、边坡防护等布设情况、稳定计算、工程量等〕、植物措施〔立地条件分析、树种和草种的优化选择、种植方式和数量〕、临时防护措施〔临时排水沟、临时挡护等〕和工程施工管理措施。同主体工程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联合形成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将水土流失降到最低限度,改善工程区的生态环境。6.7方案实施效果分析a)保土效果分析通过计算采取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后,可减少的水土流失总量、水土流失控制率和土壤流失控制比来分析保土效果。b〕拦渣率分析c〕扰动土地和治理面积的分析根据工程扰动土地面积和治理面积,计算扰动土地整治率。d〕绿化指标的分析根据植物措施实施后,通过调查分析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可绿化面积、绿化面积,计算植被恢复率〔绿化面积/可绿化面积〕、林草覆盖率〔林草面积/总占地面积〕指标。e〕综合防治指标分析主要分析本方案实施后,6个水土流失防治指标达标情况分析〔列目标值和实现值的对照表〕。7、水土保持监测监测的目的主要是核实建设过程及完工后6项防治目标的实现情况。7.1监测的内容在工程建设及运行过程中的主要对水土流失影响因子、水土流失量、水土保持设施实施效果和水土流失危害的监测,以分析方案中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6项防治目标达标情况。7.2监测的方法监测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277-2002〕《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执行,对于征占地面积、植被面积和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数量、质量及运行情况,不同阶段林草成活率、生长情况及覆盖率采用实地调查方法监测;水土流失量的监测采用定位观测。7.3监测的时间和频次水土保持监测从施工准备期开始,监测期为整个施工期;监测频次为雨季每月1次,非雨季每2个月1次;当24h过程暴雨量大于75mm时进行加测。7.4监测的工作量与工程量列出水土保持监测设施表〔土建设施、消耗材料和损耗性设备〕7.5资料整理和报送每次的监测结束后监测单位应对监测成果进行整理分析,确保监测的成果能够满足水土保持工程竣工验收的要求并编写监测报告,最终总的监测报告应报送业主、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工程设计单位。7.6监测工作保障措施a〕组织领导措施b〕技术保证措施c〕监督管理措施d〕资金保障措施8、水土保持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8.1水土保持投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