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四中学2025届生物高一下期末经典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群落演替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下列有关群落演替说法错误的是A.光裸的岩石上发生的演替中地衣往往是群落演替的先驱物种B.自然条件下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物种丰富度一般增加C.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可任意改变群落演变的速度、方向和演替程度D.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存在于群落内部,外界环境变化也常成为引发演替的条件2.下列哪项不是DNA复制所必需的?()A.模板DNA B.A、T、C、G4种游离的碱基C.ATP D.DNA解旋酶3.为提高小麦的抗旱性,有人将大麦的抗旱基因(HVA)导入抗旱能力弱的小麦染色体上,并得到下图所示的三种类型。筛选出HVA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高抗旱性植株(假定HVA基因都能正常表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I和Ⅲ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1B.I和Ⅱ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1C.Ⅱ和Ⅲ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7/8D.若自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3/4,则目的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中的Ⅲ类型4.下列实验操作可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提取绿叶中的光合色素,研磨时加入70%的乙醇用于溶解色素B.将甘蔗研磨液过滤后加入适量斐林试剂,可观察到砖红色沉淀C.洋葱根尖解离后经龙胆紫染色,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大多数细胞中的染色体D.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先后浸于30%的蔗糖溶液和清水中,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质壁分离及其复原的动态过程5.紫茉莉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RR为红色,Rr为粉红色,rr为白色。红花紫茉莉与白花紫茉莉杂交得F1,F1自交产生F2。下列关于F2个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白花个体所占比例为1/4B.红花个体所占比例为3/4C.杂合子所占比例为1/2D.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26.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因为烟草燃烧后产生的物质属于诱发细胞癌变的A.物理因素B.化学因素C.生物因素D.无关因素7.切除正常幼年狗的垂体后,短期内该狗血液中三种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c)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最可能是()A. B.C. D.8.(10分)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A.精原细胞滋长增大时B.第一次分裂结束时C.第二次分裂结束时D.精细胞变成精子时二、非选择题9.(10分)下图表示某种动物生殖与发育过程中,图甲是细胞内染色体和DNA相对含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实线表示______________数量的变化,EK段表示________分裂过程。(2)观察细胞内染色体是否发生变异,最好选择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时期进行观察。(3)图乙中____________(填字母)细胞含同源染色体。(4)图乙中C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含______条染色单体。C细胞对应图甲中的____________。10.(14分)已知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用两纯合亲本进行杂交,产生的F1再自交产生F2,请分析回答:(1)同时观察分析两对性状的遗传特点,符合基因的_______定律。若两对等位基因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则F2的双显性个体中纯合体占__________。若选取F2中的两个杂合体杂交,其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则这两个杂合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2)若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且只要存在一个显性基因,个体便表现为显性,则F2中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比例为_________;若只有A、B同时存在时,个体才表现为显性,则F1与双隐性个体杂交,子代中隐性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3)若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着植株的高度,且以累加效应决定植株的高度,每个显性基因的遗传效应相同,纯合子AABB高50cm,aabb高30cm,它们之间杂交得到F1后,再自交得到F2,如果忽略环境因素的影响,则F2中表现为40cm高度的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11.(14分)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图2表示某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请据图回答:(1)图1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DE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2)图2中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CD段。(3)图2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___________细胞,乙细胞中的①和②组成________,①和④是____________,甲细胞中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4)图2中丙细胞含有_____条染色单体,该细胞处于____________期。(5)图2中丁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如果丁细胞中的M为X染色体,则N—定是________。若M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其原因是发生了_______________。12.如图是五种不同育种方法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A→D表示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其原理是________,A→B→C表示的育种方法与A→D的相比较,其优越性在于________。(2)图中E过程育种原理是_________,对种子或幼苗进行相关处理时,最佳作用时期是细胞的________,请列举一种能引起E过程变化的物理因子:________;F过程最常用的一种化学试剂是___________,作用原理是____________。(3)图中G→J过程中涉及的生物技术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裸岩上群落的演替过程中先驱物种是地衣,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并积累有机物,这为其他生物的生长提供了条件,A正确;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苔藓的生长会进一步使岩石分解,土层加厚;草本阶段各种昆虫和小动物开始进入到这个地区,在动植物的共同作用下,土壤有机物越来越丰富,土壤的透气性越来越好;灌木阶段和森林阶段使得群落结构变得复杂,物种丰富度一般会增加,B正确;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不能任意改变群落演变的速度、方向和演替程度,要遵循自然规律,C错误;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存在于群落内部,即内因是群落演替的决定因素,群落之外的环境条件诸如气候、地貌、土壤和火等常可成为引起演替的重要条件,D正确,所以选C。2、B【解析】DNA复制需要满足四个基本条件:模板(DNA双链)、原料(4种脱氧核苷酸)、能量(ATP)和酶(如DNA聚合酶、解旋酶等),所以A、C、D不符合题意;DNA复制所需要的原料是4种脱氧核苷酸而不是4种碱基,所以B符合题意。3、D【解析】
据图分析,图I中两个HVA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图Ⅱ中两个HVA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不遵循遗传定律;图Ⅲ中两个HVA基因位于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详解】A、由于I产生的配子中肯定含有HVA基因,因此I和Ⅲ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1,A正确;B、由于I产生的配子中肯定含有HVA基因,因此I和Ⅱ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1,B正确;C、Ⅱ产生的配子中含有HVA基因的比例为1/2,Ⅲ产生的配子中含有HVA基因的比例为3/4,因此Ⅱ和Ⅲ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1-(1-1/2)×(1-3/4)=7/8,C正确;D、若自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3/4,则目的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中的Ⅱ类型,D错误。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实质,分析题图中每一个种类目的基因插入的位置及其遵循的规律,能够分析每一种类型产生的含有目的基因的配子的比例,进而结合选项分析答题。4、D【解析】
1.色素提取和分离过程中几种化学物质的作用:
(1)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液,可溶解绿叶中的色素。
(2)层析液用于分离色素。
(3)二氧化硅破坏细胞结构,使研磨充分。
(4)碳酸钙可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2.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
3.质壁分离复原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吸水,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紧贴细胞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详解】A、研磨叶片时,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溶解色素,A错误;
B、甘蔗含有蔗糖,是非还原性糖,而斐林试剂是鉴定还原性糖的,B错误;C、洋葱根尖解离后经龙胆紫染色,由于大多数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剑气,故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只有少数细胞中有染色体,C错误;D、用30%的蔗糖溶液处理后,蔗糖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再浸入清水中会自动复原,D正确。故选D。5、B【解析】
红花紫茉莉(RR)与白花紫茉莉(rr)杂交得到F1(Rr),F1自交产生F2,F2中基因型及比例为RR(红花):Rr(粉红色):rr(白色)=1:2:1。【详解】A、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F2中白花个体(rr)所占的比例为1/4,A正确;B、F2中红花个体(RR)所占的比例为1/4,B错误;C、杂合子(Rr)所占的比例为1/2,C正确;D、F2中纯合子(RR和rr)所占的比例为1/2,D正确。故选B。6、B【解析】烟草燃烧后产生的化学物质会诱发细胞癌变,因此烟草燃烧后产生的物质属于诱发细胞癌变的化学因素,故选B。7、B【解析】
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详解】当切除垂体后,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由于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进行负反馈调节,所以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量增加。故选B。【点睛】掌握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过程便可解答本题。8、B【解析】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第一次分裂结束时,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二、非选择题9、DNA有丝分裂细胞分裂中期AB次级卵母细胞0CD【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根据DNA和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的变化特点可知,图甲中实线为DNA的变化曲线,虚线为染色体的变化曲线。OA表示间期,AB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BE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EK段表示有丝分裂过程。图乙中,A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B细胞同源染色体的分开,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C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分开,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图甲中既有减数分裂也有有丝分裂,图甲中实线表示DNA数量的变化,EK段表示有丝分裂过程。(2)细胞分裂的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3)根据分析可知,图乙的A、B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4)图乙中C细胞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是次级卵母细胞。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对应于图甲中的CD段。【点睛】本题考察了减数分裂有丝分裂中物质的变化规律以及减数分裂细胞图像的辨别,较为基础,要准确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以及各时期的特征。10、自由组合1/9AABb×AaBB15∶13/4AAbb、aaBB、AaBb【解析】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1)由于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同时观察分析两对性状的遗传特点,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若两对等位基因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则F2的双显性个体占9/16,其中纯合体占1/9;若选取F2中的两个杂合体杂交,其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则这两个杂合体的基因型是AABb×AaBB。(2)若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且只要存在一个显性基因,个体便表现为显性,说明只有纯隐性个体才表现为隐性。因此,F2中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比例为(A_B_、A_bb、aaB_)∶aabb=15∶1;若只有A、B同时存在时,个体才表现为显性,则F1AaBb与双隐形个体aabb杂交,子代中的基因型有1AaBb、1Aabb、1aaBb、1aabb,所以隐性个体所占比例为3/4。(3)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两株植物杂交,F1的基因型为AaBb,又由于基因以累加效应决定植株的高度,且每个显性基因的遗传效应是相同的,纯合子AABB高50cm,aabb高30cm,即植株的高度与显性基因的个数呈正相关,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植株增高(50cm-30cm)÷4=5cm。AABB和aabb杂交得到F1后,再自交得到F2,如果忽略环境因素的影响,则F2中表现为40cm高度的个体含有两个显性基因,所以基因型为AAbb、aaBB、AaBb。【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用文字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和计算能力。11、(1)DNA复制着丝点分裂(2)丙、丁(3)甲、乙、丙一个染色体组一对同源染色体4(4)8减数第一次分裂后(5)次级精母细胞常染色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基因重组)或基因突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细胞增殖,考查对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DNA的数目变化和染色体行为变化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可根据同源染色体的有无和行为判断细胞分裂方式。(1)图1中BC段DNA复制,导致一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2)图1中的CD段表示染色体中含有染色单体,图2中丙、丁细胞处于CD段。(3)图2中甲、乙、丙细胞具有同源染色体,乙细胞中的①和②为非同源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①和④是一对同源染色体,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有4个染色体组。(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买卖首付房子合同样本
- 代理卖房合同样本
- 水资源珍惜与公众参与计划
- 农村锅炉出租合同范例
- 急诊部门协同工作流程计划
- 企业废料收购合同标准文本
- 入职材料合同标准文本
- 借车位合同样本
- 供热工程劳务合同样本
- 货架管理与优化策略计划
- 三星堆文化遗迹中国风动态PPT
- DB44-T 2283-2021水利工程生态设计导则1-(高清现行)
- XX县城区新建公厕、生活垃圾中转站项目实施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
- 哈萨克斯坦铁路车站代码
- 利润分配专项审计
- 探索性数据分析简介课件
- 螺纹的标注-PPT课件
- 勇者斗恶龙之怪兽仙境图表资料合集(合成表技能)
- 履带式液压挖掘机挖掘机构设计
- 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制度及检验规程
- 川崎病诊治指南最新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