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六大考点汇编_第1页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六大考点汇编_第2页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六大考点汇编_第3页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六大考点汇编_第4页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六大考点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技巧

概念写作技巧是作家驾驭文学语言,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及表达方式、修辞手段等,来构思文学作品塑造

文学形象时所表现出的熟练而又独具特色的艺术才能。

表达方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结构方前后照应、创造悬念、埋下伏笔、总结上文、点题……

表现手比喻、排比、夸张、烘托、象征、衬托、对比、铺垫、欲抑先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

人称运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用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不同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

各种描(见人物表)

写白描:纯用线条勾画,不加渲染烘托,寥寥几笔勾勒出画面,表现了性格、主题。

A.设疑法(悬念法):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作用是造成悬念,引出下文,

并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把小说读下去。①引起读者的思考;②引出下文的情节;③突出人物形象;

常用开④揭示小说的主题。

头B.写景法。如《药》的第一段写秋天下半夜阴暗、凄清、恐怖的环境,暗示了小说主人公的不幸命运。

再如《荷花淀》开头写月下院子里的美景,烘托了水生嫂的美好心灵。

※分析出人意料的结局。

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

撼人心的力量。如《项链》。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

如《项链》,直到结尾才点出是假的,但前面已作了埋伏。如借项链时主人一口答应,还项链时主人没

有打开盒子检查等,暗示了项链是不值钱的。

※分析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

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如《药》华小栓、夏瑜的死(悲剧)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没有发动群众。

小说结

②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如《药》写华小栓吃了人血馒头后的死,突现了群众

(华老栓)的愚昧性格。③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杜十娘的死,引起读者思考死的原因。

※分析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这种结局符合人们的阅读心理。这样的结尾有什么作用?

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②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

之感。

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

※分析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尾。留下了“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

标题1、表明写作对象2、体现主要内容3、贯穿全文线索4、揭示情感主旨5、引起读者兴趣

段落开头:统领全篇、引起下文、营造氛围。中间:承上启下、对比反衬、伏笔铺垫。

结尾:首尾呼应、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答题思路指导

设题例题答案答题规范

A(2019年卷n)8.①用特征鲜明的细节凸显人物的个性,如老舞蹈运用哪一种表现手

文中运莫泊桑《小步舞》师过时的穿戴、木偶似的舞姿等,表明他是一个怀旧法,表达了什么内

用了什8.请以老舞蹈师形象为的人;②用个性化的对话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老容;效果或作用,

么表现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舞蹈师与“我”的交谈,流露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并结合具体语句加

方法及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③用典型化的场景烘托人物状态,如被人遗忘的苗以说明。

对塑造法。圃,村托了老舞蹈师失落的心态。

形象的

作用

B(2016年卷I)(2)①锄作为一种农具,象征六安爷的人生和精神;1.先看标题的本义

分析小李锐《锄》②锄喻示劳动者与土地的亲密关系;③锄意味着传统再思考深层含义

说标题(2)小说以“锄”为标题,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④锄作为一种劳作行为,蕴2.分析标题作用

含义和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含着六安爷对土地的热爱,又暗示着他对土地的告3.分析效果

作用简要分析。别。

(2019年卷ni)何土光《到9.第一问:两个乘客沉默,是由于赶车老人的话使他小说用了什么方

梨花屯去》们产生触动,并陷入沉思。第二问:①首尾都写到两法?

9.两个乘客为什么沉默?个乘客的沉默,既是结构上的呼应,也强调了沉默之表达了什么内容?

小说为什么首尾均有这一中含有深意;②小说在开头提示“回过头来看一看”,有何效果或作用?

细节?请结合全文分析。结尾又说“不知为什么”,都指引读者去思考这个看与主旨的关系?

C似平淡的故事中所包含的深刻意味。

分析小

(2017年卷I)赵长天《天从结尾本身的作

说开头(3)①小说人物“他”所知有限,这样写很真实;

嚣》(3)小说以一个没有用、情节上的作用、

结尾的

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②故事戛然而止,强化了小说的神秘氛围;③打破读情感上的作用、主

作用

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者的心理预期,留下了更多想象回味的空间。旨上的作用等几个

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角度答题。

析。

朱自清的《背影》开头第开篇点题:思念父亲,最不能忘怀的是他的“背

一段:我与父亲不相见已影”。并以此总领全文,统摄全篇,以一种浓厚的

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感情气氛笼罩全文。“背影”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

的是他的背影。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

的。

鲁迅的《故乡》开头两段: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时候既然是深冬,

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地响。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

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呵!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

乡?【解析】开头通过“阴晦”、“冷风”、“苍黄”、“萧索”、“荒村”等词语写出了故乡的凋

敝、萧索、荒凉、阴冷,渲染了一种悲凉、感伤的氛围,为全文奠定了一种低沉的情感基调。

2010年全国卷工《大河开门见山,点出文章对大河家的思念与依恋的主题;L段落的作用

D家》第14小题:结合全文挑明在“尚未立稳脚跟放下行李”,“尚不能马上去(1)结构

段落的来看,开头三段在文章中看”大河家前,就在纸上与他们神交的写作缘由,激(2)内容

作用考有哪些作用?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奠定文章的抒情基调,展现思想2、规范:结构+表

察深沉、情感饱满的特点;总领下文,预示行文的内在现手法+内容+抒

结构,当下的情感与往昔的情景相互交织。发什么感情

(2017年卷1)赵长天《天(2)①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叙述交代,使情节更简洁;

嚣》(2)小说以“渴”为②集中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状态与感受,使主题

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更突出。

E好处?请简要说明。(6

线索的分)

作用

(2015年卷I)《马兰花》(2)⑴明线是马兰花一家为借款而引发的冲突,暗

李德霞(2)小说有明暗两线是麻婶母女的还款过程。(2分)⑵①设置麻婶母女

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还款这一暗线,虽然着墨不多,但仍可展现她们的品

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质,丰富小说的主题;②明暗线索交织,使小说情节

要分析。(6分)更为集中紧凑,突出了主人公的形象。

F(2018年卷I)阿成6.①既能表现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从小说三要素以及

历史与《赵一曼女士》能表现赵一曼精神的当下意义,使主题内蕴更深刻;主题的角度,即主

现实交6.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②可以拉开时间距离,更加全面地认识英雄,使人物题的表现、人物形

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形象更加立体;③灵活使用文献档案,与小说叙述相象的塑造、表达效

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互印证,使艺术描写更真实。果三个方面来考

分析。(6分)虑。

G(17课标卷II)林徽因《窗(3)①人称灵活变换使用,使行文更自由流畅、思

人称的子以外》维不受阻碍,更显出“窗”对人们的无所不在的约束;

作用6.作者交替使用“你”和②以拉家常的口吻娓娓道来,更显亲切,拉近与读者

“我”两个不同的人称,的距离,易与心灵深处的交流;③使读者体会到作者

其中蕴涵着怎样的态度?的真诚态度,增加了内容的可信度。

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

分)

小结在解答这类题目的过程中要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

(二)情节

概小说中用于表现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事件,是矛盾发生、展开、发展的过程。

结由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和尾声构成。

⑴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⑵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⑶侧面烘托,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

作垫或埋下伏笔。⑷照应前文。⑸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⑹刻画人物性格。⑺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1.全文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2.情节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

情3.开头运用倒叙,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引人入胜。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

节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起到制造悬念的作用。

安4.结尾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或引人深思。

排5.结尾出人意料,情节逆转,深化主题。

特6.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如《药》中的“人血馒头”、《故乡》

点中的“我”等。层层推进,使文章结构紧凑,脉络清晰。

①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情②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

节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安③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主要情节或中

排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基④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上文内容加以

本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技⑤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小说情节的结构主要通过情节的推进或情绪的勾连、材料的组织来构成。

传统小说通常是以时空为本位的线性结构模式。具体有三种:

1.基本模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开端”是小说所反映的矛盾冲突的开始(往往能够看出作者的褒贬倾向);

结“发展”是小说主要矛盾冲突从发生到激化的演变过程;

构“高潮”是决定矛盾各方面的命运或者主要矛盾即将解决的关键时刻,是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人物思想斗

方争最紧张、最激烈、最尖锐的阶段(最能表现人物思想品格的部分);

式“结局”是矛盾得到解决,人物的发展已经完成,故事有了最后的结果,主题思想得到充分展示,是情节发

展的必然结果(往往是议论抒情句段)。

2.摇摆式: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情节的摇摆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魂的魅力。

3.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式:俗称“欧•亨利”式笔法。在结尾处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而这个真相通常都

出人意料,回扣前面的情节,一切又都在情理之中,从而增加小说情节的生动性。

答题思路指导

设例题答案答题规范

(2013•高考重庆卷)请围贝尔蒂俘敌(开端)一一护俘(发展)一一被俘(发展)一1、情节内容概括

绕主人公贝尔蒂梳理文章一脱险(高潮)一一赴死(结局)。2、概括组织要素:何

A的基本情节。人、何时、何地、何事。

(2009•安徽卷《董师傅

游湖》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董师傅带领小翠游湖

节是什么?

5.①对待新奇事物,还没亲见就先有说法,“不知1、写了什么内容

(2018年卷II)为知之”,揭示出二姐等人傲慢无知的自大;②听说2、有什么作用:

老舍《有声电影》有声电影真有新奇之处,就想“开开眼”,是一种从①前后照应(与前文相

5.请结合二姐等人看有声众、趋新的心态;③到了电影院后也不真的看电影,呼应,为下文作铺

电影的经过,简要分析小不愿对新奇事物进一步了解探究,实质上是一种固步垫、埋伏笔、提供依据)

说所揭示的市民面对新奇自封的心态;④对有声电影胡乱作出“共识”评价,②设置悬念,吸引阅读

事物的具体心态。(6分)隐含的是二姐等人面对新奇事物时无所适从的焦虑不兴趣

安。③刻画人物性格,归纳

B情节,指出性格特点

(2011年课标)林海音(2)①表明乘凉会上的人们的外省人身份;②提示小

分④表现主旨,深化主

《血的故事》(2)小说一说主题的解读路径;③照应下文出现的各种方言。

析旨,(归纳情节,点出

开始就写乘凉会上“南腔

情主旨)

北调”,这样写有什么作

用?请简要分析。

(2014年卷I)(3)【答案】①以“我”的视角来叙事,使事件显得1一般答题规范

叶紫《古渡头》真实可信;②以“钱”为话题,引入渡夫的故事,唤①点出情节安排的特

C(3)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多用对话形式,以渡夫之口自色②结合情节具体展

赏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述他的经历,使叙事更加集中;④情景描写与渡夫讲开特色③点明该情节

析好处?请简要分析。述相结合,赋予渡夫的故事哀而不伤的诗意美。安排特色的作用,一般

情是该情节反映的人物

(09四川《想象》)以想象为线索,以心理变化为主要方式展开故事情节

节性格、社会生活。

故事情节是怎样展开的,

手2、情节展开特点:

请概括回答

法①以……线索,用什么

手法为主要方式来展

开情节内容

②或者选取……材料

(4)①小说以马里诺影子表演的玄妙神秘与他在现实

为展开方式,表现了人

(2013年卷I)生活中的平淡无奇相对比,赋予故事情节以戏剧性,

物形象性格特点,

[阿根廷]莱・巴尔莱塔有助于吸引读者阅读;②小说以前半部分影子表演的

突出了……主旨。

《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热闹有趣,与后半部分马里诺现实生活的凄凉孤独相

D(4)小说前半部分侧重写对比,有助于增强小说的悲剧感;③小说以饭店内观

情马里诺的影子表演,后半众对马里诺的冷漠与家人对马里诺的关心相对比,有

节部分侧重写马里诺的现实助于表现世态的冷暖炎凉;④小说以马里诺在观众面

对生活。作者这样安排有什前谈笑风生与在家里的茫然失神相对比,有助于深入

比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谈刻画他性格的复杂性;⑤小说以影子的虚幻与现实生

作谈你的看法?(8分)活的真实相对比,有助于增强作品反映现实的力度;

用⑥小说通过马里诺在饭店和家里活动状态的对比,表

达了作者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的批判。

小小说的情节是支撑小说人物与主题的框架,情节往往是为了人物和揭示小说主题所服务。

(三)环境

概小说典型环境的描.写是人物活动的场所,是人物性格展示的场所,是人物性格形成的客观依据。

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分自然环境提供了故事情节发生发展的具体场所。

类社会环境,它包括社会政治制度,经济生活,民情风俗,地域文化,人际关系等,往往对人物性格形成和命

运轨迹起决定作用。

(1)社会环境一一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②渲染故事气氛,增加故事的真实性。③烘

作托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等。④暗示人物的前途命运。⑤推动情节发展。⑥深化作品主

用题。

(2)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时间、地点、气候、景色、场面等。

作用:①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节令和地点;②交代人物活动背景,烘托人物性格、心理;③渲染气氛,奠

定基调;为刻画人物作铺垫;④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⑤暗示或象征社会环境,深化主题。

答题思路指导

设例题答案答题规范

(10江苏《溜索》)以壁顶为观察点,变换视角,从视觉、听觉、(1)描写:①观察角度变化(远近、

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使人身临其境。高低、俯仰)②内心感受③动静④

A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虚实⑤正侧⑥色彩渲染⑦典型性意

自其表现特色象或场景

然(2)总括场景的特点,描绘/渲

《边城》“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

环染...图画/氛围

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恫”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

境(3)表达效果

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

表(4)作者情感

只黄狗。”

【解析】白描,小说开头交代了故事发生地点、人物。

(08宁夏《二十年以①第一次,烘托环境,展开情节;②第二次,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渲染了

后》)渲染气氛,转换情节。一种……气氛/氛围,定下……的感

小说两次写到“一阵冷情基调,烘托或塑造人物心情/

飕飕的风”,有什么作情感/形象,为下文……情节展开作

用?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揭示

或深化……主题。

(10辽宁《洗澡》)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突出季节特征,渲染

B

小说中多次写到“太气氛,烘托人物心理,使情节的发展更为合

阳”、“树”和“知了”理。

等,这样写有哪些作

用?请概括说明。

作(2019年卷ni)8.①到梨花屯去的沿途风景,为故事展开1、概括……景物描写的内容;

用何士光《到梨花屯去》提供自然背景;②以景物描写的插入来配合2、明确景物描写的作用:

8.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氛围的变化以及谢赵二人的心理变化;③使①环境自身:渲染……氛围,烘托

描写,请分析其功能。小说具有清新的田园风格,流露出生机勃勃环境,提供……背景,交待时间、

(6分)的时代气息。季节、地点,定下……的感情基调。

②人物:烘托...心理,烘托/映衬

人物心情,凸现人物形象。

(2019年卷II)9.①故事切入自然,“我”不太喜欢喧闹,

③情节:推动/展开/转换/暗

《小步舞》而老舞蹈师又天天来这里,两人相遇才有可

示……,为下文……作铺垫;

9.小说中的卢森堡公能,以此切入故事,自然而不做作。②有利

④主题:表达、暗示、揭示、寄托……

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于情节的集中与展开,苗圃既是表演的舞台,

主题

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也是人生的舞台。③使故事有余味。苗圃铲

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平了,故事自然结束,但主人公怎样了,让

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人牵挂。

分)

C《林黛玉进贾府》节选集中介绍了贾府的生活环境,为小说的展开

社自《红楼梦》第三回,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场景,成为整部小说的背

会是小说第一次正面描景,小说的人物故事就是在这样一个大宅院

环写贾府的豪华和富丽。里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地展开。

小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往往是多方面的,具体答题时要具体分析。

(四)人物

小说主题往往就是通过对典型环境中人物的塑造、刻画来集中反映的某一个社会问题。

总括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为主要人物形象、次要人物形象,甚至还包括一些动物、事物形象,这些次要形象一

般情况下都是为了主要人物形象所服务的。

表现⑴正面描写一一直接描写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肖像、心理,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手法⑵侧面描写一一间接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

⑴肖像、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⑵语言描写: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也体现着人物的思想性格。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

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②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⑶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

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分析人物的心理描写,能很好的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4)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细节是文学作品中细腻描绘的最小环节。作品中的人物性格、

故事情节、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是由许多细节组成的,如场景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动作细节描写、

心理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等,成功的细节可以增强艺术感染力,是文学创作和记叙文不可忽视的技巧。

细节描写的作用:

①典型的细节可以刻画人物性格'追求'爱好。如鲁迅《孔乙己》中,孔乙己会“回”字的四种写法,

典型地表现了这个人物的迂腐和呆气。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第六回,严监生临终前望着灯盏里点了两茎

描写灯芯而不肯断气,入木三分地表现了这一人物的吝啬和刻薄。

手法②典型的细节可以深化主题。如鲁迅《药》中的“人血馒头”这一“物”的细节,形象而深刻地表现了

辛亥革命脱离人民群众的根本弱点。

③典型的细节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营造一种氛围。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那雪下得正紧”这

一自然景物的细节描写,致使林冲到山神庙躲避风雪,才有杀死仇敌的故事,这样细节描写就推动了情节

的发展。《水浒传》“回头看那日色时,渐渐的坠了下去”。营造渲染了一种紧张而恐怖的气氛,为老虎

的出现作铺垫。

④典型细节可以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如鲁迅《风波》中钉了十六个铜钉的瓷碗和七斤一家晚餐吃的

蒸干菜和松花黄的米饭,就渲染了当时的时代气氛和地方特色。

⑤营造典型的环境,渲染人物心情'心理活动。《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一文,作者在写竺可桢到毛主

席住处时,有一处细小的景物描写:雪后初晴,玉树琼枝,掩映如画。寥寥几字就烘托出当时的气氛虽是

冬日,却温暖如春。烘托出会见时的融洽气氛,衬托人物的愉快心情。

⑥典型的细节可以暗示影射。如鲁迅《药》中描写丁字街头破匾上的“古口亭口”四个字,其实是影射

秋瑾就义地点“古轩亭口”,暗示小说中的夏瑜影射了秋瑾。

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

形象的性格。

切入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点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

下去理解。

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答题思路指导

设题例题答案答题规范

(2015年卷I)李德霞《马兰花》(3)⑴朴实善良。听说麻婶的不幸后,不时发1、明确身份:是

(3)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呆,并及时到医院探视。⑵善解人意。见麻婶女位

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儿伤心,便不再提及借款的事。丈夫对她不满,2、概括性格特点:

A请简要分析。她尽量忍让。⑶做人有原则。尽管挣钱不易,但(如善良、温

分析不为钱伤害情义;丈夫言行过分,她会据理力争。婉……)

概括3、概括品质特点:

(2014年卷I)叶紫《古渡头》(2)①热情坦诚,乐于助人,喜欢孝顺父母的

人物(如德艺双馨、传

(2)作品中的渡夫有哪些性格特子女;②刚强不屈,不畏身心劳苦,靠自己的气

形象统、儒雅、有情

点?请简要分析。力赚钱;③坚忍不拔,不向命运低头,坚持自由

或自在的生活信念。趣……)

人物

形象

具体(2013年卷I)[阿根廷]莱・巴(3)①演艺精湛:能说会道,善于捕捉观众心

表现尔莱塔《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理,赋予无声的影子以独立的生命;②地位卑微:

(3)小说主人公马里诺这一形象人前强颜欢笑,依靠表演取悦观众,却招观众厌

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弃和警察驱逐;③忍辱负重:为养家糊口而奔走

卖艺,却只能独自忍受精神的孤独和痛苦。

(2018年卷I)阿成《赵一曼女5.①文人的气质:喜欢丁香花,情趣不俗;时具体+效果

士》5.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常深情,甜蜜地回忆战斗生活,文雅浪漫;用大

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义与真情感化青年,智慧过人;②军人的冷峻:

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遭严刑拷打而不屈服,意志坚定;笑对即将到来

的死亡,从容淡定;充满母爱又不忘大义,理智

沉稳。

(2018年卷n)5.①对待新奇事物,还没亲见就先有说法,“不知为知之”,揭示

老舍《有声电影》出二姐等人傲慢无知的自大;②听说有声电影真有新奇之处,就想“开

5.请结合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开眼”,是一种从众、趋新的心态;③到了电影院后也不真的看电影,

经过,简要分析小说所揭示的市不愿对新奇事物进一步了解探究,实质上是一种固步自封的心态;④

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对有声电影胡乱作出“共识”评价,隐含的是二姐等人面对新奇事物

时无所适从的焦虑不安。

(2018年卷HI)刘慈欣《微纪元》5.①先行者着陆之前,已经知道地球灾难的发生,一方面心存侥幸,

B

5.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一方面又深知连侥幸也不过是幻想,心情复杂纠结;②着陆后亲身感

分析

理变化过程。(6分)受到地球的荒凉,自认是宇宙间最后一个人类,巨大的孤独感和绝望

人物

使他濒临崩溃;③意识到画面有可能并非虚拟,感到震撼,重新燃起

心理

了希望。

(2015年卷I)(4)⑴第一次是“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强忍泪水的背后,是受

李德霞《马兰花》到丈夫指责的委屈与隐忍;⑵第二次是“眼里含着泪”,含着泪水的

(4)小说三次写马兰花流泪,每背后,是对丈夫不明人情事理、斤斤计较的气愤与不满;⑶最后一次

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是“满眼的泪水”,满眼泪水背后,是对麻婶去世的惋惜,对麻婶女

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儿知恩图报的感激,以及对丈夫终于不再唠叨埋怨的释然。(一点2

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分,具体分析6分,说明效果2分。)

(8分)三次描写,层层递进,丰富了马兰花的人物形象,凸现了小说“人间

自有真情在”的主题。

08浙江《乌米》鲁迅《祝福》形象:①对不幸者富有同情心②对人性之美满怀1、次要人物衬托

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敬意③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主要人物

物形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作用:①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有真实感②以“我”2、“我”贯穿全

次运的见证者,其重要性与本篇作为线索贯穿全文③借“我”的感触揭示全文主文,起到线索作

要中的“我”相似,请赏析《乌旨④通过“我”对乌米的情感态度突出乌米的形用。

人米》中“我”的形象与作用。象3、借“我”的口

物抒情议论,表达思

想。

C分(17课标卷H)林徽因《窗(2)①有形的各种窗子;②无形的窗子,指

析子以外》5.结合全文,说明文人的内心与外在世界的隔膜;③理想照进现实的

其中“窗子”的含意。(5分)窗口;④人们心中时时约束自己的框框;⑤

它人人渴望打开,却很难敞开的心灵之窗。

形事

(2013年卷I)《喂自己影(2)①通过奇特形象的塑造,营造作品的神秘1、筛选与事物相

象物

子吃饭的人》氛围,激发读者阅读兴趣;②通过影子逼真神妙关情节

(2)“影子”对小说的艺术的表演,表现主人公幻术技艺的高超;③通过制2、分析这些情节

表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造故事悬念,为后文揭示事实真相埋下伏笔。与人物形象之间

析。(6分)的关系

(10江苏《溜索》)牛不肯挪动半步的恐惧和溜索时流泪发抖:①侧1、筛选出描写动

本文用了不少笔墨写牛,这对面表现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②与“我”战战兢物的情节内容

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各有什兢互相映衬;又与领队及汉子的勇敢无畏形成反2、分析其对环境

么作用。衬。描写、人物性格、

动小说主题的作用。

《德福老汉的最终结局》牛在①牛被悉心照料,反映老汉的朴实善良;②通过

小说中有什么样的作用?请牛顶死老汉,突出他的悲剧命运;③牛对专断的

简要分析。爱的反叛,深化小说的主题

(2012年课标)老舍《马裤先生》(2)①勾画一个衣着言行与众不同、令人发笑1、内容上:使人

D(2)小说开今第一段就描写马裤的人物形象;②为后文即将发生的幽默、可笑的物形象鲜明生动、

人物先生的衣着言行,这样写的意图故事作铺垫;③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具体可感。

描写是什么?请简要分析。2、结构上:承上

的启下

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