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练习题 - 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学科研网_第1页
针灸学练习题 - 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学科研网_第2页
针灸学练习题 - 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学科研网_第3页
针灸学练习题 - 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学科研网_第4页
针灸学练习题 - 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学科研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成人教育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针灸学》作业练习题

专业: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

()1、我国现存第一部针灸学专著

A、《阴阳十一脉灸经》B、《明堂孔穴针灸治要》

C、《灵枢》D、《针灸甲乙经》

()2、在胸腹部从前正中线向外经脉依次排列的顺序是

A、任脉肾经脾经胃经B、任脉肾经胃经脾经

C、任脉胃经肾经脾经D、督脉肾经肾经脾经

()3、没有自己腌穴的经脉是

A、任脉B、督脉C、带脉D、肺经

()4、被称为“阴脉之海”的是

A、任脉B、督脉C、阴跷脉D、阴维脉

()5.足厥阴肝经的五输穴,按次序排列应该是:

A.曲泉、中封、太冲、行间、大敦

B.大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

C.大敦、太冲、行间、曲泉、中封

D.行间、大敦、太冲、曲泉、中封

()6、手足三阳经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

A、太阳在前,少阳在中,阳明在后B、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C、阳明在前,太阳在中,少阳在后D、少阳在前,太阳在中,阳明在后

()7、肘横纹至腕横纹为

A、12寸B、14寸C、16寸D、19寸

()8、施灸程序应该是:

A.先上后下,先阴后阳B.先上后下,先阳后阴

C.先中后上,先阴后阳D.先中后下,先阳后阴

()9、下列有关内关穴的内容,哪一项是错误的

A、是手厥阴经络穴B、是八脉交会穴之一

C、位于两筋之间腕上2寸D、是八会穴之一

()10、下列部分八会穴中叙述完全正确的是:

A.筋会太渊属手太阴肺经B.骨会绝骨属足少阳胆经

C.腑会中脱属任脉D.脏会章门属足太阴脾经

()11、下列各组中,哪组不是俞募配穴法?

A.心俞、巨阙B.肝俞、期门

C.脾俞、章门D.肺俞、云门

()12、手三里穴位于

A、肘上3寸B、肘上2寸C、肘下3寸D、肘下2寸

()13、环跳穴的定位

A、股骨大转子高点与舐骨裂孔连线的外2/3与内1/3交界处

B、股骨大转子高点与舐骨裂口之间的中点

C、股骨大转子高点与舐骨裂口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界处

D、股骨大转子高点与舐骨裂口连线的外1/4与内3/4交界处

()14、位于耳屏前的小肠经的穴位是

A、下关B、耳门C、听会D、听宫

()15、同时取面部,下腹部及足部穴位,最适宜的体位是:

A.侧卧位B.俯卧位C.仰卧位D.仰靠坐位

()16、下列八脉交会穴穴名与所通之脉相符的是:

A.内关通任脉B.列缺通阴维脉

C.公孙通冲脉D.申脉通督脉

()17、毫针横刺时,针身与皮肤表面的角度是

A、10度B、15度C、25度D、45度

()18、胎位不正时,转胎取穴是:

A.独阴B.三阴交C.太溪D.至阴

()19、下列各项,除....外,都是拔罐法的治疗作用:

A.温经通络B.祛湿逐寒C.行气活血D.补益气血

()20、在手太阴肺经经穴中,治疗头项强痛最佳的是

A、尺泽B、太渊C、列缺D、鱼际

21、奇经八脉中有其所属输穴的经脉是()

A.冲脉B.任脉C.阴跷脉D.带脉

22、足三阴经从开始部位至内踝上8寸段的分布是()

A.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B.厥阴在前,少阴在中,太阴在后

C.少阴在前,太阴在中,厥阴在后D.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23、手三阳经的走向是()

A.从头走手B.从手走头C.从胸走手D.从手走胸

24.与足太阴经相交接的经脉是()

A.肺与胃经B.胃与心经C.胃与大肠经D.三焦与心经

25.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的交接部位是()

A.目外眦B.目内眦C.目中D.目内眦下

26.“血海”是指()

A.阳跷脉B.阳维脉C.带脉D.冲脉

27.外邪由皮毛传人脏腑的途径,依次是()

A.络脉一孙脉一经脉B.孙脉一经脉一络脉

C.经脉一孙脉一络脉D.孙脉一络脉一经脉

28.股骨大转子至胭横纹是:()

A.13寸B.14寸C.19寸D.18寸

29.下合穴中可治疗肠痈、痢疾的是()

A.足三里B,上巨虚C.下巨虚D.委中

30.“联系舌根,分散于舌下”的经脉是()

A.足厥阴肝经B.足少阴肾经C.足太阴脾经D.足阳明胃经

31.百会穴是哪两条经脉的交会穴()

A.任脉、足厥阴B.督脉、足少阴C.任脉、足太阳

32.下列喻穴中,归经错误的是()

A.合谷-大肠经B.太溪-肝经C.列缺-肺经D.阳陵泉-胆经

33.下列病症,不宜用三棱针放血治疗的是()

A.高热惊厥B.中风脱证C.中暑昏迷D.急性腰扭伤

34.针刺皮肉浅薄部位的腌穴,最适宜采用的进针方法是()

A.指切进针法B.夹持进针法C.舒张进针法D.提捏进针法

35.关于得气的表述,正确的是()

A.针刺入后,即可感觉到该部位特殊的感觉和反应

B.经气感应产生时,经常感觉针下落空感

C.患者针卜出现酸麻胀重,沿着一定的方向传导

D.得气与否直接影响疗效

36.由痰所致的病取丰隆穴,属何种取穴方法()

A.辩证取穴B.近部取穴C.远部取穴D.对证取穴

37.关于委中穴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可治疗各种腰痛B.在胭横纹中点C.为三焦下合穴D.为合穴

38.治疗肾虚型牙痛,除取主穴外,还应加()

A.外关、风池B.太溪、外关C.太溪、行间D.太冲、曲池

39.关于奇穴的叙述,正确的为()

A.四神聪全身共8个穴位B.金津玉液全身共4个穴位

C.三角灸全身共3个穴位D.十宣全身共10个穴位

40.在八脉交会中,后溪通()

A.任脉B.督脉C.阳维脉D.阳跷脉

41.患者,老年男性。于今日下午外出时,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

目合口张,鼻鼾息微,遗尿,汗出,四肢厥冷,脉细弱。治疗应首选()

A.督脉经穴,灸法B.任脉经穴,灸法

C.背俞穴,灸法

D.足阳明经穴,灸法

42.患者,女,19岁。发热恶寒,寒重热轻,头痛身痛,鼻塞流涕,咳嗽,咳

痰清稀,舌苔薄白,脉浮紧。治疗应首选()

A.手太阴、手阳明、足太阳经穴B.手少阴、手太阳、手太阴经穴

C.手太阴、足太阳、手少阳经穴D.手太阴、手少阳、足少阳经穴

43.患者,女,50岁。与人争吵后,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见面色苍白,汗出,

四肢逆冷,脉细缓。治疗应首选()

A.百会、神庭、印堂、太阳B.百会、囱会、人中、承浆

C.通天、四神聪、神门、液门D.人中、合谷、足三里、中冲

44.患者,男,30岁。右下腹疼痛1无患者1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脐周疼痛,

继而转移至右下腹,以手按之,其痛加剧,痛处固定不移,伴有发热,恶心,舌

苔黄薄而腻,脉弦数。治疗应首选()

A.足三里、阑尾、曲池、天枢B.合谷、委中、天枢、太冲

C.梁门、幽门、上巨虚、足三里D.合谷、三阴交、太冲、内庭

45.患者,女,48岁。双耳耳鸣如雷响,按之不减,听力下降,兼见烦躁易怒,

咽干,便秘,脉弦。治疗应首选()

A.手、足太阴经穴B.手、足少阴经穴

C.手、足少阳经穴D.手阳明经穴

46.患者,男,41岁。右侧牙痛3天,牙龈红肿,疼痛剧烈,伴口臭,口干,

大便3日未解,舌苔黄,脉洪大。治疗除取颊车、下关穴外,还应加()

A.外关、风池B.太溪、行间C.中渚、养老D.合谷、内庭

47.患者,男,22岁。眩晕2个月,加重1周,昏眩欲仆,神疲乏力,面色胱

白,时有心悸,夜寐欠安,舌淡,脉细。治疗应首选()

A.风池、肝俞、肾俞、行间、侠溪B.丰隆、中脱、内关、解溪、头维

C.百会、上星、风池、丰隆、合谷D.脾俞、足三里、气海、百会

48.患者,女,43岁。头痛,以后头部为主,阵阵发作,痛如锥刺,时有胀痛,

每当受风或劳累时疼痛加重,舌苔薄,脉弦。治疗应首选()

A.后顶、天柱、昆仑、阿是穴B.百会、通天、行间、阿是穴

C.上星、头维、合谷、阿是穴D.通天、头维、太冲、阿是穴

49.患者,女,23岁。痛经9年,经行不畅,小腹胀痛,拒按,经色紫暗,夹

有血块,血块下后痛即缓解,脉沉涩。治疗应首选()

A.足三里、太冲、三阴交B.中极、次醪、地机

C.合谷、三阴交D.曲池、内庭

50.患儿,女,3岁。面色萎黄,形体消瘦,时有口干腹胀,不思饮食,烦躁

啼哭,毛发稀疏,大便如米沿,舌苔黄腻,脉细。治疗应首选()

A.下院、足三里、四缝、B.上院、三阴交、太冲

C.下皖、中皖、上皖、D.下皖、上脱、足三里

51.膏肓穴位于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

A.0.5寸B.1寸C.1.5寸D.3寸

52.主治无脉症的腌穴为()

A.太冲B.太渊C.人中D.十宣

53.上星穴位于()

A.前发际上B.入前发际0.5寸C.入前发际1寸D.入前发际1.5寸

54.针灸用于治疗胆道蛔虫症的主穴是()

A.迎香B.阳陵泉C.足三里D.大横

55.阑尾穴位于()

A.腓骨小头前下方B.足三里穴下约2寸处

C.阳陵泉穴下2寸处D.膝眼下2寸

56.在第四腰椎棘突下的穴位是()

A.命门B.肾俞C.志室D.腰阳关

57.同时针刺左侧风池、外关、悬钟、足临泣,首选体位是()

A.向右侧卧位B.伏卧位C.仰靠坐位D.向左侧伏坐位

58.十二经别分布的特点是()

A.离、合、出、入B.图、合、入、出C.离、入、合、出D.离、入、出、合

59.下肢按骨度分寸法计算长为16寸的起止部位是()

A.膝中至外踝B.膝中至外踝上缘C.膝中至外踝下缘D.膝中至外踝尖

60.针刺治疗疾病的手法,总的归纳为()

A.补虚泻实B.提插补泻C.开合补泻D.补法与泻法

61.平补平泻法是:()

A.既有补法成份,也有泻法成份B.既不是补法,也不是泻法

C.以补为主,兼有泻法D.进针后均匀提插、捻转,得气后出针

62.发热汗出,微恶寒,咳嗽痰稠,咽痛,口渴,鼻燥,脉浮数,舌苔薄黄治疗配穴处方

当用()

A.大椎、曲池、合谷、十宣B.大椎、曲池、合谷、外关、鱼际

C.合谷、列缺、风门、风池、足三里D.合谷、列缺、肺俞、太阳

63.一患者双下肢关节游走性疼痛,肿胀,时有寒热,舌苔黄腻,脉浮;治疗除局部取

穴外,还应配()

A.肾俞、关元B.膈俞、气海C.商丘、足三里D.大椎、曲池

64.一患者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I」张,两手松撒,二便失禁,四肢逆冷,鼻鼾息

微,脉细弱。治疗首选配方是()

A.水沟、十二井穴、太冲、丰隆B.水沟、行间、神阙(灸)、气海

C.水沟、内关、关元(灸)、神阙(灸)D.百会(灸)、膻中(灸)、大椎(灸)、水沟

65.治疗阴虚牙痛,一般都在主穴的基础上加用()

A.风池、肾俞B.风府、太溪C.太溪、行间D.太溪、丰隆

66.胃火所致鼻龌,其治疗应取()

A.风池、迎香B.合谷、少商C.内庭、上星D.太溪、太冲、通天

67.胃火牙痛除取合谷、下关、颊车外,还应配()

A.外关、风池B.内庭、少海C.太溪、行间D.太冲、内庭

68《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

A.王叔和B.孙思邈C.皇甫谧D.王惟一

69.第一个针灸铜人铸造于:()

A.唐朝B.金朝C.宋朝D.元朝

70.斜刺的角度应为()

A.15。左右B.25。左右C.35。左右D.45。左右

71.痰饮停蓄所致呕吐,除取中脱、内关、足三里、公孙外,还应配()

A.合谷、金津玉液B.上脱、胃俞C.膻中、丰隆D.太冲、阳陵泉

72.胃腕胀满,攻痛连胁,暧气频频,或兼呕逆酸苦,苔薄白,脉沉弦,其治疗取穴当

选()

A.取足太阴脾经穴、足阳明胃经穴为主B.取足厥阴肝经穴、足少阴肾经穴为主

C.取背俞穴、任脉经穴为主D.取足厥阴肝经穴、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73.心脾两虚之不寐证除取神门穴、三阴交穴外,还应配()

A.心俞、脾俞、厥阴俞B.胃俞、行间、足三里

C.心俞、肾俞、太溪D.心俞、脾俞、外关、合谷()

74.阳证水肿的针灸治疗,除取水分、气海、足三里、三焦俞、阴陵泉外还应配

A.合谷、水沟、肾俞B.肺俞、大杼、合谷C.脾俞、肾俞、中皖D.肝俞、

期门、阳陵泉()

75.老年习惯性便秘适当选取大肠俞、天枢、支沟、上巨虚外还应酌情加配()

A.合谷、曲池B.中脱、行间C.神阙、合谷D.脾俞、胃俞

76.湿热痢疾除取合谷、天枢、上巨虚外,还应配()

A.中脱、气海B.中脱、内关C.胃俞、关元、肾俞D.曲池、内庭

77.百日咳痉咳期的治疗取穴常用()

A.风门、列缺、合谷B.大椎、身柱、尺泽、丰隆

C.肺俞、脾俞、太渊、足三里D.风池、合谷、肺俞

78.治疗胎位不正的首选穴位是()

A.三阴交B.至阴C.耳穴子宫D.阴陵泉

79.习惯性痛经针灸疗效最好的时间是()

A.行经前3〜4天至经期后4天左右B.痛经未发作时

C.行经前或行经后D.行经期或行经后3〜4天

80.八脉交会穴中,主治目内眦、颈项、耳、肩疾患的是()

A.通督脉通阳踊脉的腌穴B.通带脉通阳维脉的腌穴

C.通任脉通阴维脉的腌穴D.通任脉通督脉的腌穴

二、填空题

1、针灸的治疗作用、、o

2、治疗崩漏的要穴是,治疗痰多的要穴是,矫正胎位的

要穴是,治疗疝气的要穴是-治疗疟疾的效穴是

3、针刺印堂采用进针方法o

4、《难经》:“井主,荥主,输注,轴,

合主__________

5、双手进针方法有、、、

三、名词解释:

1、一源三歧2、经络3、得气4、一夫法5、八脉交会穴

6、奇经八脉7、原穴8、募穴9、都穴10、迎随补泻

四、判断题

()1、经络理论只对针灸临床有指导作用。

()2、十二经脉中阴经在四肢的排列顺序是少阴在前,太阴在中,厥阴在后。

()3、十二经脉的循行方向是手三阴经从手走头,手三阳经从胸走手,足三

阳经从足走胸腹,足三阴经从头走足。

()4、奇经八脉中的任督二脉与十二经脉相提并论,合称“十四经脉”。

()5、十二皮部的分布区域是以十二经脉体表的分布范围为依据的。

()6、巅顶头痛与督脉、足厥阴肝经有关。

()7、“面口合谷收”是根据经络学说、循经取穴的体现。

()8、腌穴分为经穴和经外奇穴两类。

()9、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在大指相交接。

()10、合谷可治疗咽喉肿痛、发热、头痛等病症。

()11、针灸处方规律中有辨证取穴,随证取穴,对症取穴。

()12、经脉中除经别、经筋、皮部外,每条经脉都有各自所属的穴位。

()13、人体前正中线的经穴都属于任脉,后正中线的经穴都属于督脉。

()14、手三阴经脉从胸走手都起自于各自所属的脏器。

()15、根据实则泻其子的理论,肝经实热应取行间穴。

()16、任脉与六阴经相联系,称为阴脉之海,又称血海。

()1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