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应对突发公共事件_第1页
科学应对突发公共事件_第2页
科学应对突发公共事件_第3页
科学应对突发公共事件_第4页
科学应对突发公共事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学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北京电力系统应急指挥中心接到“海淀区、石景山区发生大面积停电突发事故”的紧急报告。警笛声声、黄灯闪耀,一辆辆电力抢险车急速驶向事故现场。从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可以看到,抢险工作快速绽开:“地铁施工工地62名工人正在隧道中施工,停电后洞里一片漆黑,正在把他们紧急疏散到地面。”“现有2000多人参与抢险救援,供电各项抢修工作正在全力推动,变电站重要用户负荷大部分恢复……”这是不久前北京进行电力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演习现场的情景。北京市应急体系建设工作在2003年非典时期启动,2004年出台《北京市突发公共大事总体应急预案》。同时,启动全市区县分预案、专项预案和保障预案的编制工作。今年4月,成立了北京市突发公共大事应急委员会及办事机构,调整组建13个专项应急指挥部,区县成立应急委员会,设立专职机构。不仅仅是北京,整个中国已经开头乐观应对自然灾难、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平安大事等突发公共大事的威逼。目前,我国突发公共大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全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初步建立。《突发大事与紧急状态处置法(草案)》也已列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7月22日至23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提出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大事的力量。这说明,为应对我国公共大事高发期的严峻考验,我国应急管理工作正在纳入常常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突发公共大事损失GDP6%我国每年因突发公共大事造成的损失惊人。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李军鹏供应的资料显示:2003年,我国因生产事故损失2500亿、各种自然灾难损失1500亿元、交通事故损失2000亿元、卫生和传染病突发大事的损失500亿元,以上共计达65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损失我国GDP的6%。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高校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郑功成所作的统计显示:2004年,全国发生各类突发大事561万起,造成21万人死亡、175万人受伤。全年自然灾难、事故灾难和社会平安大事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4550亿元。突发公共大事造成的影响并不仅止于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清华高校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讨论基地讨论员、参加编制国家应急预案和相关法律的顾林生说,突发公共大事造成的间接损失同样不行忽视。比如说,事故灾难发生之后,公众的生活节奏被打乱,公众心理也会受到巨大冲击。例如重庆开县井喷事故,虽然问题早已查清,责任人被绳之以法,但事故阴影却依旧存在。234个鲜活的生命已经离开这个世界,对于身处其中的人们来说,失去亲人的记忆,家庭的破裂,患病灾难的惊惶,目睹死亡的恐惊,永久难以抹去。此外,有一些突发公共大事是由于管理不当、玩忽职守所引发,在处理过程中当地政府又存在“捂盖子”的行为,例如广西南丹县的矿井事故。当此类大事尘埃落定,真相大白之后,政府的公信力会患病严峻损伤。总而言之,这类损失虽然是软性的、不行量化的,但其损害和长远的影响甚至可能超过直接损失。进入突发公共大事高危期我国目前处在突发公共大事的高发时期。而且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都将面临突发公共大事所带来的严峻考验。从自然的角度分析,中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难影响最为严峻的国家之一,灾难种类多、灾难发生频度高、灾难损失严峻。由于受灾难影响的人口大体在2亿左右,占全国人口的1/7以上,自然灾难在中国有着较强的社会性。随着经济建设的进展,灾难造成的损失也逐步增加。我国有70%以上的大城市、半数以上的人口、75%以上的工农业生产值,分布在气象、海洋、洪水、地震等灾难严峻的沿海及东部地区。我国每年因自然灾难造成的损失一般都要超过上千亿元。从社会的角度分析,我国目前正进入经济社会进展的关键阶段,既是关键进展期,同时又是冲突凸显期。人民内部冲突消失一些值得重视的新问题,假如处置失当,有可能会消失社会危机。此外,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最新变化也使得国际间的冲突和危机消失新的特点。如“9?11”大事就显示了国际恐怖主义的威逼巨大。另外,我国许多地区自然环境破坏严峻,潜在的危机有可能随时爆发。而建国以来建设的大量基础设施,年月久远、老化严峻,又缺少准时的维护和更换,平安隐患特别多,也是一个个定时炸弹。原有应急工作基础薄弱从非典疫情到禽流感,从开县井喷到北京密云游园踩踏大事,从吉林中百商厦特大火灾到阜阳劣质奶粉,从东航包头空难到辽宁孙家湾特大矿难……这些突发公共大事及处理,已经暴露出了诸多问题。首先是缺少处理重大突发大事的基本法律。顾林生说,虽然此前我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与处理突发大事有关的法律、法规,例如应对骚乱的《戒严法》,应对自然灾难的《防震减灾法》、《防洪法》等,应对平安生产事故的《平安生产法》等、应对公共卫生的《传染病防治法》等。各地方依据这些法律、法规,又颁布了适用于本行政区域的地方立法。但是仅仅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大事分别立法,相对分散、不够统一,难免消失法律规范之间的冲突。而且各部门都针对自己所负责的事项立法,“各扫门前雪”,缺乏沟通和协作。同时,受地方爱护主义的影响,一些地方立法“以邻为壑”,大大减弱了处理突发大事的协作与合力。其次,信息管理系统落后。信息管理系统对突发大事的处理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一则为决策者供应准时和精确     的信息;二则为民众传递适当的信息,避开民众心情失控,促进民众沟通。目前,我国发生灾难及各类突发大事时,都是以部门为单位逐级汇报,缺乏快捷、有效的沟通渠道。信息量并不是不够大,也不肯定不准时,最大的问题在于信息分散和部门垄断,无法在危难时刻统一调集,快速汇总。我国公共服务体系薄弱,很难应对公共突发大事的冲击。李军鹏认为,其一,对社会变动和市场经济波动起抗衡和缓冲作用的综合社会保障体系在我国还没有建立,社会保障掩盖面较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底,全国参与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为16342万人,参与失业保险的人数为10584万人,参与医疗保险的人数为12386万人,而我国就业人员总数高达7亿多人。其二,我国公共卫生服务的掩盖面还很低。据2003年第三次国家卫生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