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方程教学的问题与策略 论文_第1页
小学方程教学的问题与策略 论文_第2页
小学方程教学的问题与策略 论文_第3页
小学方程教学的问题与策略 论文_第4页
小学方程教学的问题与策略 论文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方程教学的问题与策略摘要:方程是教学方法和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方程不仅能够在学习中帮助学生快速的进行问题的解答,同时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但是受传统教学方式的负面影响,小学数学方程教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解题思维不适应,数量关系不明确,计算能力不到位等方面。因此,教师应重视小学方程的教学,采取有效的策略,如转变思路,化难为易;找准关系,方便解题;拓展思路,培养能力等,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方程,达到较好地教学效果。关键词:小学方程教学,解题思路,数量关系一.小学方程教学的重要意义1.开发数学思维,打破固化模式在诸多的数学求解方法中,用方程是比较有效的解题方式。首先,方程知识可以灵活地收集和运用题目中的有效已知条件,对未知条件设成未知数x,y等,使得等号两边建立对等关系,这种对等公式的建立要比传统的解题方式更加有效。其次,解方程还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2.未来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往往是简单的方程求解;而步入初中和高中,学生会逐步接触到多元多次方程,包括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等方程的求解都要立足于小学阶段方程知识的掌握。再者,方程也是函数知识的重要基础,小学掌握好方程相关知识,可以为后续数学知识的学习提供与支持。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因为僵硬死板的教育方式,学生只能被动的听和记所以尽管经历了教育体制改革,深化了素质教育,传统教学方式的负存在,小学数学方程教学仍遗留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二.小学方程教学存在的问题1.解题思维不适应虽然高年级的小学生身心发展已经具备一定基础,已经具备基本认知和基本常识,但是在之前的学习中完全没有接触过方程。突然接触到方程这上有时候对方程这种方法的掌握并不熟练,就会出现一定的抵触情绪。再加上几年累计下来的数学思维致都已经定在了四则运算的基础上,形成一定式。因此,极大部分学生无法更好的对方程进行灵活应用。2.数量关系不明确对于小学数学课程学习而言,数量关系的发觉与界定是重中之重。首先,问题的表现形式就是数字加情景的复合描述,寻找所问的数量则是解决关键所在。题目中会出现很多数量,我们需要经过逻辑辨别进行有效的界定。找到明确的数量之后,还要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只有两者得到有效的解决,才能果做出一个有效的教学实践。遗憾的是,在我们的方程教学中出现了低效的关系讲解,导致后续的解决努力遭受了困难的影响。3.计算能力不到位方程问题解决除了对题意的清晰把握、对数量关系的发觉界定以外,还需要计算能力的保证,才能完成一个有效的学习过程。计算能力也是解决重要影响因素,没有它的保证,即使摸清题意和确定数量关系之后,也不能得到最后的正确解决。很多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存算能力不足的问题,从而致即使列对了方程也算会错结果。方程变量在计算中,一个小小的符号变换也会引起最后结果的变化,所以扎实的计算能力才能保证解决相应问题。可见,小学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对学生一直是一个难点。而只有理解并掌握小学数学方程的思想与解题方法,才能为中学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打以教师一定要重视这一块的教学,教给学生灵活运用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思维向与解题思路,从而使难题变得简单,提高他们力。三.小学方程教学的几点策略1.学会转变思路,化难为易小学方程教学的一大难点,就是学生能否真正接受方程解题这一新方法,并愿意经常应用这种方法解题。新知识的教学往往是因为旧知识已经不的需求,这时学生就会产生积极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因此,老师在教学前要从学生的这种心理出发,借助四年级学习的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以需要主的题目作为方程思想的切入点,这时学生很快就能发现用方程解题时,并不需要逆向思维,只用未知数代替,很快就能列出等量关系式。下面以一进行分析。例如,一道经典的年龄问题:小明的妈妈今年40岁,小明今年12岁,那么多少年后小明妈妈的年龄是小明的3倍?对于常规的算数思想而言,要想解决这道题,就要“倍差法”,列出算“(40-12)÷(3-,然后再用12+2=,40+2=42,42÷14=3,所以得到在小明14岁时,妈妈的年龄是小明的三倍。但是这种复杂思维方法小学生很难想到,需要先求这种思维方法对小学生来说很有难度。如果此题首先设x年后妈妈年龄是小明的3倍,用正常的顺向思维列式得”3×(12+x)=,解得x=2,方程的使用让复杂的问题一下变方程的优势就很明显地体现出来了,用方程设未知数的方法可以顺着出答案。学生也懂得再遇到此类题目时,不是绕弯子去列算式,而能学会以方程快速解题。2.正确找数量关系,方便解题要列方程解应用题,就必须找到题目中存在的等量关系,通过找到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的等式。教师在教学生找等量关系的时候,可以引导学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去表示相应的关系式,学生掌握了这种比较简单的方法以后,再慢慢过渡到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以先用简单的题来引导学生建立子,例如:已知乙数是x,丙数比乙数的2倍还多3,求丙数。这样的题目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简单的含未知数的等式。等学生掌握了这部分内容,关系复杂的应用题。例如“三年级的学生人数是二年级学生人数的3倍还少17个人”,在遇到这样的题目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将二年级的学生看成单位1,设成未知数x,所以三年级的人数列出的式子就是(3x-17)人,列出这样的等式以后再根据其他条件去列相应的方程等量关系式。练习寻找应用题中式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既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也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练习多积累,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3.拓展解题思路,培养能力列方程解应用题也不是仅有一种方法,所以教师在教给学生这部分知识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用多种方法答题。例如:“妈妈每分钟比小明多包3个饺子,妈妈10分钟包了50个饺子,问:小明一分钟包多少个饺子?解这道题的关键条件是妈妈比小明每分钟多包3个,根据题意得:方法一:设小明每分钟包x个饺子,则妈妈每分钟包x+3个饺子,列出方程为10×(x+3)=,x+3=5,x=2方法二:设小明每分x个饺子,根据题意列出x+3=50÷1,x+3=5,x=2。用多种方法来解题,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总而言之,小学高年级的应用题一直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难点与重点,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多引导学生用方程的思想去解题,但这并不全放弃了算数,教师要做的是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引导小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思维方式,然后才能过渡到培养他们的创新才能有助于提高数学成绩参考文献:[1]付鹏程.小学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三个步骤[J].教书育人,2018(34):42]孟茹云.探讨基于小学数学解方程知识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01):3]顾丽.从学生思维特点谈小学数学方程的建构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6(07):4]李金华.小学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