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卤代烷 亲核取代反应_第1页
第七章 卤代烷 亲核取代反应_第2页
第七章 卤代烷 亲核取代反应_第3页
第七章 卤代烷 亲核取代反应_第4页
第七章 卤代烷 亲核取代反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卤代烷卤代烃:烃类分子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

通式:R-X

。§7-1

卤代烃的分类和命名一、卤代烃的分类1、按卤原子的不同,卤代烃分为氟代烃、氯代烃、溴代烃、碘代烃;2、按烃基的不同,卤代烃分为卤代烷卤代烯烃和卤代芳烃;3、按卤原子连接饱和碳原子类型的不同,卤代烃分为伯卤代烃、仲卤代烃和叔卤代烃

。4、按含一个或多个卤原子来分,又可分为一卤代烃和多卤代烃。.二、命名(一)简单的卤代烃的命名通常在相应烃的名称前加卤素名。丁基氯

(二)俗名氯仿碘仿(三)系统命名法以烃为母体,对母体进行编号,把卤素看成取代基。顺-1-甲基-2-溴环己烷(1R,2S)-1-甲基-2-溴环己烷若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要标出其构型:第二节结构和物理性质PreviousNextFirstLast6/11/2024

-I效应比较标准+I效应

X:一个电负性大于H的基团,与H相比较X是吸电子性,X称为吸电子基团。Y:一个电负性小于H的基团,称为给电子基团。二、诱导效应(符号I表示)诱导效应—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某原子或基团对电子云的吸引或排斥,从而引起的电子云沿分子链某一方向移动、产生极化的效应。PreviousNextFirstLast6/11/2024:X或Y取代H后,都将使键的极性发生变化,整个分子的电子云密度分布也将改变,这种改变在靠近X或Y的地方表现最强烈,通过静电诱导作用沿着分子链由近及远地传递下去,并逐渐减弱,一般在三个碳原子以后基本消失。这种原子间的相互影响叫做诱导效应。吸电子基团引起的诱导效应吸电子诱导效应(-I效应)。斥电子基团引起的诱导效应斥电子诱导效应(+I效应)。诱导效应—F>—Cl>—Br>—I>—OCH3>—NHCOCH3

>—C6H5>—CH=CH2>—H>—CH3>—C2H5>—CH(CH3)2>—C(CH3)3

取代基的电负性大小次序如下:

H之前的产生吸电子诱导效应,H之后的产生斥电子诱导效应三、物理性质物态:1C~3C的氟代烷、1C~2C的氯代烷和溴甲烷为气体,其他一卤代烷为液体,15C以上为固体。沸点:随碳原子数增加而升高,比相应的烷烃高;烃基相同,碘代烷的沸点最高,其次是溴代烷、氯代烷、氟代烷;碳原子数相同的异构体中,直链异构体沸点最高,支链越多沸点越低。相对密度:一氟代烷和一些一氯代烷的相对密度小于1,一溴代烷和一碘代烷的相对密度大于1。溶解性:绝大多数卤代烃不溶于水,但能溶于许多常用的有机溶剂,有些卤代烃可以直接作溶剂使用。偶极矩:卤素电负性大于碳,使C—X键的电子云偏向卤素原子,碳卤键为极性共价键。偶极矩:C—X键的电子云偏向卤素原子,为极性共价键.第三节卤代烷的化学性质一、亲核取代反应反应的共同特点是

:Nu-:亲核试剂,一般是带负电荷的(如:OH-CN-、OR-)或含有未共用电子对的试剂。X-:离去基团

亲核取代反应:由亲核试剂进攻显正电性的碳原子而引起的取代反应。以SN表示,其中S代表取代,N代表亲核。

反应底物:受亲核试剂进攻的卤代烷。中心碳原子:卤代烷中与卤原子直接相连的碳原子.PreviousNextFirstLast6/11/2024PreviousNextFirstLast6/11/2024二、卤代烷的消除反应

反应通式:PreviousNextFirstLast6/11/2024(一)区域选择性反应——扎依采夫规则实验证明:消除反应的主要产物是C=C碳原子上连有最多烃基的烯烃,这一经验规律称为Saytzeff规则。此规则说明,卤代烷脱卤化氢时,氢原子主要是从含氢较少的β碳原子上脱去的。(二)卤代烷的活性PreviousNextFirstLast6/11/2024三、还原反应PreviousNextFirstLast6/11/2024氢化铝锂遇水会分解,反应要在无水条件下进行。硼氢化钠可以在水溶液中使用,也可用于还原卤代烷。氢碘酸作还原剂也可将卤代烷还原为烷烃。四、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形成PreviousNextFirstLast6/11/2024PreviousNextFirstLast6/11/2024Grignard试剂的性质:①和含活泼氢的化合物反应,迅速分解生成烷烃。

②能和空气中的O2、CO2缓慢作用。PreviousNextFirstLast6/11/2024PreviousNextFirstLast6/11/2024①碳镁键极性很强,因此格氏试剂是活泼的亲核试剂,可用于合成烷烃、醇、醛、羧酸等各类化合物。②可与还原电位比镁低的金属卤化物作用,合成其他金属有机化合物。Grignard试剂的用途:③利用格氏试剂容易和含活泼氢的化合物反应的性质,在有机分子中引进重氢。

(2)和锂反应在氮气或氩气的保护作用下,生成有机锂化合物。C—Li键也是强极性共价键。有机锂试剂的反应与格氏试剂相似,但比格氏试剂更为活泼。烷基锂与碘化亚铜作用,生成二烷基铜锂,称为铜锂试剂。铜锂试剂常作为烷基化试剂,与卤代烃作用合成烷烃。

五、多卤代烷与氟代烷PreviousNextFirstLast6/11/2024(一)多卤代烷不同碳,与单卤代烷性质相似,同碳则活性明显降低。(二)氟代烷单氟代烷不稳定,同碳多氟则稳定性大大提高。塑料王:氟代药物:五、多卤代烷与氟代烷第四节亲核取代反应和消除反应机理一、亲核取代反应机理卤代烷的水解是按两种不同的反应机制进行:(1)

一些卤代烷(如叔丁基溴)的水解反应速率仅取决于卤代烷的浓度,这是一种单分子反应机制,即决定反应速率的一步反应是单分子反应,用SN1(1代表单分子)表示;(2)

而另一些卤代烷(如溴甲烷)的水解反应速率不仅取决于卤代烷的浓度,还与碱的浓度有关。这是双分子反应机制,决定反应速率的一步是双分子反应,用SN2(2代表双分子)表示。PreviousNextFirstLast6/11/2024如:溴甲烷反应机制:(一)双分子亲核取代SN2机制PreviousNextFirstLast6/11/2024PreviousNextFirstLast6/11/2024(二)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的立体化学PreviousNextFirstLast6/11/2024SN2反应机制的特点为:(1)是双分子反应,速率与卤代烷及亲核试剂浓度有关;(2)反应一步完成,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同时进行;

(3)反应过程伴有“构型转化”。

实验证明:叔丁基溴在碱性溶液中的水解反应速率v仅与卤代烷的浓度成正比,而与亲核试剂OH—的浓度无关。(三)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1机制第一步:第二步:图6-1叔丁基溴水解反应(SN1)的能量曲线(四)碳正离子的结构、相对稳定性和重排PreviousNextFirstLast6/11/20242、碳正离子的稳定性PreviousNextFirstLast6/11/2024PreviousNextFirstLast6/11/20243、碳正离子的重排PreviousNextFirstLast6/11/2024PreviousNextFirstLast6/11/2024PreviousNextFirstLast6/11/2024PreviousNextFirstLast6/11/2024PreviousNextFirstLast6/11/2024(五)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的立体化学PreviousNextFirstLast6/11/2024PreviousNextFirstLast6/11/2024SN1反应机制的特点(1)单分子反应,反应速率仅与卤代烷的浓度有关;(2)反应是分步进行的;(3)有活泼中间体正碳离子生成,若反应物中连接卤素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则可能得到外消旋化合物。亲核取代反应机理小结PreviousNextFirstLast6/11/2024二、影响亲核取代反应机制的因素(1)、烷基结构的影响☆不同卤代烷进行SN1反应的相对速率为:叔卤代烷>仲卤代烷>伯卤代烷>卤代甲烷原因:正碳离子稳定性☆不同卤代烷进行SN2反应的相对速率为:卤代甲烷>伯卤代烷>仲卤代烷>叔卤代烷原因:空间位阻卤代甲烷和伯卤代烷易发生SN2反应,而叔卤代烷一般按SN1机制进行反应。仲卤代烷既可按SN1,又可按SN2机制进行,或两者都有,取决于反应的条件。桥头卤素难被取代PreviousNextFirstLast6/11/2024不同类型卤代烃的反应活性PreviousNextFirstLast6/11/2024总结:结构对取代机理的影响PreviousNextFirstLast6/11/2024(二)离去基团的影响PreviousNextFirstLast6/11/2024PreviousNextFirstLast6/11/2024460.2355.6297.1238.5例题PreviousNextFirstLast6/11/2024(三)亲核试剂的浓度和亲和性的影响PreviousNextFirstLast6/11/2024PreviousNextFirstLast6/11/2024PreviousNextFirstLast6/11/2024PreviousNextFirstLast6/11/2024PreviousNextFirstLast6/11/2024PreviousNextFirstLast6/11/2024(四)溶剂的影响PreviousNextFirstLast6/11/2024PreviousNextFirstLast6/11/2024对SN1有利对SN2不利PreviousNextFirstLast6/11/2024PreviousNextFirstLast6/11/2024PreviousNextFirstLast6/11/2024PreviousNextFirstLast6/11/2024三、消除反应机理PreviousNextFirstLast6/11/2024(一)双分子消除反应机理E2PreviousNextFirstLast6/11/2024(二)双分子消除反应的立体化学PreviousNextFirstLast6/11/2024PreviousNextFirstLast6/11/2024PreviousNextFirstLast6/11/2024PreviousNextFirstLast6/11/2024PreviousNextFirstLast6/11/2024(三)单分子消除反应机理E1PreviousNextFirstLast6/11/2024PreviousNextFirstLast6/11/2024四、消除反应与亲和取代反应的竞争PreviousNextFirstLast6/11/2024A、伯卤代烷

B、仲卤代烷和b-碳原子上有支链的伯卤代烷

无支链的伯卤代烷主要发生SN2反应有利于E2反应,不利于SN2C、叔卤代烷无强碱时,主要发生SN1反应有强碱时,主要发生E2

反应(二)试剂结构和性质的影响PreviousNextFirstLast6/11/2024亲核性强、碱性弱的试剂对取代反应有利;亲核性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