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最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第二单元生物和栖息地
5.多样的栖息地
1.教学内容
本课是单元起始课,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认识地球上多样的栖息地,理解栖息地为生
物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
本课教学内容包括三个活动。活动一,提供信息丰富的图文、视频资料,组织学生
观察海洋、树林、草原、南极等不同环境中的生物,将环境特点和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建
立联系,研究它们生活在这里的原因。发现不同环境为生物提供了光、空气、水、适宜
的温度、食物等基本需要,建立栖息地的概念。活动二,带领学生到校园里实地观察分
析一个池塘、一棵大树、一片草地(根据实际条件灵活调整)分别能为哪些生物提供栖息
地,发现栖息地多种多样。活动三,以四姑娘山、夹金山、卧龙保护区为探究案例,阅
读资料,收集信息,分析这些地区成为大熊猫栖息地的原因,进一步理解栖息地对生物
生存的重要意义,为下一课探究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做好铺垫。
2.教学目标
理解栖息地为生活在其中的生物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庇护
所等条件。
理解多样化的栖息地生活着多样化的生物。
能运用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方法,发现生物与其栖息地相适应。
丰富对自然事物的认知,发展对未知自然事物的探究兴趣。
3.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运用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方法,发现栖息地为生物提供光、空气、水、
适宜的温度、食物等基本需要。
难点:能对阅读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并梳理出有用信息。
4.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校园大树下、花坛里的动植物照片等。
学生分组材料:探究学习报告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本13页的一首小诗。
雪莲企鹅
绽放在雄伟的雪山生活在寒冷的南极我们有个共同的家园
海草长颈鹿——地球
飘摇在斑斓的海底生活在辽阔的草原
学生读一读这首小诗,想一想在这首小诗里面,雪莲、海草、企鹅、长颈鹿都生活在哪
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家,这个家是什么?
教师小结:不仅是雪莲、海草、企鹅、长颈鹿,我们所有的生物都有一个共同的家园,
这个家园就是地球。地球是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
那么在这个家园中,生物又是怎样生存的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探讨第二个单元《生
物和栖息地》。
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地球上多样的栖息地。
板书课题:5.多样的栖息地
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他们生活在哪里
出示课本14页上面的一幅图片,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片中的生物,并读一读相关的文
字,了解这些生物生活的栖息地,再想一想除了图中的这些生物之外,还有谁住在那里?
他们为什么住在那里?
全班交流,预设:
驯鹿栖息在北寒带针叶林,北极熊生活在北冰洋;还有红日藻、冷杉、雪鹃、独角鲸、
狰涮、北极兔等。
大熊猫、金丝猴栖息在北温带高山密林,藏羚羊栖息在北温带高原草甸;还有竹子、桦
树、胡杨、鳄鱼、海豚等。
狒狒栖息在热带雨林,斑马、狮子、长颈鹿、袋鼠栖息在热带草原;还有大象、棕桐、
椰子等。
树袋熊生活在南温带树林,海燕生活在海洋附近,海豹生活在海洋;还有桂树、考拉、
袋獴、澳洲野狗等。
南极狼、企鹅生活在南极岛屿;还有帝企鹅、磷虾、贼鸥等。
它们生活在那里,是由于那里为它们生存、生长和繁殖提供了所需的食物、水、躲避天
敌的环境等条件。
出示课本14页下面的一段文字。
一种生物之所以能够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和
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这样的场所被称为栖息地。栖息地可以大到一
个区域,也可以小到一个水坑。
学生读一读这段文字,了解什么是栖息地,栖息地的特点是什么?
全班交流。
什么是栖息地?
栖息地是指物理和生物的环境因素的总和,包括光线、湿度、筑巢地点等,所有这些因
素一起构成适宜于动物居住的某一特殊场所。它能够提供食物和防御捕食者等条件。各
种动物按照自己喜爱的环境条件来选择栖息地。
栖息地从范围上讲有什么特点?
栖息地可大可小,可以大到一个区域,也可以小到一个水坑。
活动二:在校园里寻找一处生物栖息地
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在校园里寻找一处栖息地,用几个词描绘这处栖息地的特点,并记
录在这处栖息地观察到的生物。
学生分成小组到校园中寻找一处栖息地,并且观察这处栖息地的特点,记录在这处栖息
地观察到的生物。
全班交流,各小组汇报本小组观察到的栖息地,并说一说本小组观察到的栖息地的特点
以及生活在这处栖息地的生物。
预设:
栖息地特点生物
水分充足、睡莲、水适
睡莲花盆
光线良好等
小草、喇叭
无线良好、
花坛花、蚯蚓、
土质良好
蝴蝶等
阴冷潮湿、蘑菇、蚂蚁、
树墩
土质良好西瓜虫等
枝高叶疏、
喜鹊、尺或、
梧桐树树冠下有光
蜻虫等
线
枝繁叶茂、椿象、蜻虫、
樟树
树荫成片蛾子等
想一想这些栖息地满足了生物的哪些需求?
全班交流讨论,预设:
水晶盆阳光、水分充足,满足了这些水生生物的需求。
花坛阳光充足,温度适宜,土壤肥沃,满足了生物的生存需求。
枯树根阴暗潮湿,满足了苔罅、草丛蚯蚓等一些需要阴暗潮湿环境生存的生物的需求。
大树茂密,隐蔽阴凉,满足了小鸟、蝉等一些生物的需求。
树枝间通风隐蔽,满足了鸟类的生活需求。
教师小结:总之一句话,这些栖息地满足了动植物对食物、水、适宜的温度、光照、易
于躲避天敌等的需求。
出示课本第15页下面的一句话。
生物的生长受到食物、温度、降水、日照和土壤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多样化的栖息地孕
育出多样化的生物。
学生认真朗读这句话,进一步体会栖息地的食物、温度、降水、日照和土壤等方面的特
点满足了生物不同的需求。
活动三:大熊猫与他的栖息地
出示大熊猫的图片,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有关大熊猫的知识。
教师小结:大熊猫不仅是中国的国宝,也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和世界生物多样
性保护的旗舰物种。
出示课本16页世界自然基金会标志的图片,学生观察这幅图片,进一步认识到大熊猫
的珍贵之处。
教师引导:大熊猫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物种,他们所生存的栖息地又有怎样的特点呢?
出示课本第16页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示意图,学生认真观察这幅示意图并读一读相关的
资料,完成以下两个问题:
①阅读资料,画出与大熊猫栖息地有关的信息。
②从气候、植被、水源、食物等方面分析上述地区成为大熊猫保护区的原因。
全班交流。
圈画出与大熊猫栖息地有关的信息。
预设:
四姑娘山由4座绵延不断的山峰组成,主峰幺妹峰海拔6250米,山体陡峭,直指蓝天,冰
雪覆盖,银光照人。山间清澈的溪流潺潺不绝。山区针叶林、阔叶林交互,植物茂密,竹
林成片。
卧龙自然保护区属于典型的内陆山地气候。冬半年天气多晴朗干燥,也会有降雪或降雨;
夏半年湿润,有丰富的降水。保护区有幽深的森林,植被多样,竹类资源极其丰富。
夹金山海拔4000多米,有着独特的高原气候条件和相对封闭的原始自然环境。这里峰峦
叠嶂,千岩竞秀,溪流纵横,湖泊明净,自然风光旖旎,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特别是箭竹
繁茂。
从气候、植被、水源、食物等方面分析上述地区成为大熊猫保护区的原因。
预设:
海拔高,气候寒冷,植被茂密且种类繁多,竹类资源丰富,水资源丰富,环境相对封闭
等,与大熊猫的生活习性相适应。
教师小结:因为大熊猫不惧寒湿,从不冬眠,嗜爱饮水,几乎全靠吃竹子为生,所以大
熊猫栖息地肯定要有干净的水源和茂盛的竹林,以满足大熊猫的饮水和食物的需求,而
四姑娘山、夹金山、卧龙自然保护区这三个地方可以满足大熊猫的这种需求。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生物多样的栖息地,知道栖息地可以大到一个地区,也可以小
到一个水坑。多样化的栖息地才能孕育出多样化的生物。因为生物的生长受到食物、温
度、降水、日照和土壤等不同因素的影响,所以生物对栖息地的要求是各不相同的。
课后,同学们可以仔细观察动植物周围的栖息地,想一想这些栖息地的特点是什么,这
里又生活着哪些生物。
附:
图片1
1.北寒带:终年寒冷,动植物种类少。
主要植被有地衣、苔葬、勿忘草、蝇子草等,北极地区有500多种苔葬,
2000多种地衣,甚至有100多种开花植物。
典型动物:北极熊、北极狐、驯鹿等。
2.北温带:比北寒带温暖,降水多,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有很多动植物。
主要植物:柏、松、云杉、落叶松等裸子植物,桦、栋、胡桃、桑、杨、
柳、榆等落叶乔木。灌木有杜鹃、山楂等。草本有蒿、凤毛菊、白头翁、金莲
花、更枯草、桔梗、百合等。
典型动物:大熊猫、金丝猴、藏羚羊、老虎、狼、野马、牛、野猪、兔子、
松鼠、天鹅等。
图片2
3.热带:炎热,潮湿,阳光充足,生活着种类、数量繁多的动植物。
主要植物:榕树、棕桐、芭蕉、椰子、橡胶、猴面包树、瓶子树、胡
杨、仙人掌、骆驼刺,还有藤蔓植物等。
主要动物:大猩猩、猴子、斑马、狮子、袋鼠、长颈鹿、角马、大象、
骆驼、猎豹、鼠狗、鹦鹉等。
4.南温带:比热带气温低,海洋面积广阔,陆地生物和海洋生物种类
都很多。
主要植物:瓶子树、帝王花、波赛树、贝壳杉、新西兰圣诞树、海洋
藻类等。
典型动物:考拉、海豹、海狮、海狗、鲸、刀鱼、蜜鱼、巴西龟等。
图片3
5.南寒带:终年寒冷,动植物种类稀少。
主要植物:以苔葬、地衣、藻类植物为主。
主要动物:企鹅、海象、海狮、海豹、灰狼、信天
翁、鲸、南极鳄鱼、大口鱼等。
图片4
花坛
水晶盆
特点:阳光充足、温度适宜、
特点:阳光、水分充足。
土壤肥沃。
生物:水草、睡莲、小鱼、
生物:牵牛花、小草、蝗虫、
水生昆虫等。
蜘蛛、蟋蟀、聚蜂等。
图片5
枯树根大树树枝间
特点:阴暗、潮湿。特点:茂密、隐蔽、阴凉。特点:通风、隐蔽、
生物:苔薛、小草、生物:小鸟、蝉、蜘蛛、高处。
潮虫、蚯蚓、其他蚂蚁、蛾类幼虫(毛毛虫)生物:喜鹊等鸟类。
小虫等。等。
6.有趣的食物链
1.教学内容
本课是在研究了生物和栖息地之间的关系后,继续探究栖息地内部生物之间的食物
关系。
本课教学内容包括四个活动。活动一,理解食物链,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入手,如田
野上草籽、田鼠、鹰之间的食物关系,引导学生分析,初步建立食物链的概念。活动二,
按一定顺序用箭头表示“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画出海洋生物的食物链,进一步理解
食物链的内涵。活动三,通过分析非洲热带草原动植物的食物关系,认识更为复杂的食
物网,初步认识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特别是认识到一种生
物可能就是另一种生物生存所依赖的条件,进而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
个整体”的认识,意识到食物网越复杂,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就越强。活动四,认识生
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了解其作用。
2.教学目标
理解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是食物链,多条食物链相互交叉形成食物网。
能够分析、综合一个栖息地内复杂的食物网。
意识到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食物网越复杂,抵抗外力干扰的能
力就越强,体会到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认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及其作用。
3.重点与难点
重点:探究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建立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难点:认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及其作用。
4.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动植物图片、毛线、动植物标签或头饰。
学生分组材料: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生物多样的栖息地,知道生物会根据食物、温度、降水、日照、
土壤等不同因素选择合适的栖息地,多样化的栖息地孕育出多样化的生物。那么在同一
栖息地的生物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食物链。
板书课题;6.有趣的食物链
活动一:认识实物链
出示课本17页老鹰、田鼠的图片,学生认真观察这幅图片,想一想图中的这些生物分
别吃什么?它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食物关系?
全班交流,预设:
田野上的田鼠主要以植物的根茎、草籽、果实等等为食物,老鹰则以老鼠、兔子、蛇等
小动物为食。
草籽是田鼠的食物,田鼠又是老鹰的食物,他们三者之间存在着明显吃与被吃的关系。
草籽------田鼠----------鹰
出示课本17页中间的一段文字。
生物之间普遍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
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作食物链。
学生认真朗读这段文字,初步了解什么叫食物链。
教师引导:生物之间的这种食物链就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的联系起来,就比如
刚刚我们说的草籽、田鼠和老鹰之间的关系一样。
活动二:画出海洋生物的食物链
出示课本17页鲨鱼、蛤蝌、鳄鱼、硅藻这4幅图片,想一想在这4种海洋生物之间存
在着怎样的吃与被吃的关系?我们又该如何找出他们之间的食物链呢?
预设:
在画食物链的时候,要先找出食物生产者,通常是绿色植物,再找出以植物为食的植食
动物,再依次找出以这种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直到食物链的顶端无其他肉食动物。用
箭头表示他们之间的食物关系,箭头指向消费者也就是捕食者。
师生共同画出鲨鱼、蛤蝌、智鱼、硅藻之间的食物链。
/«—、〃
硅藻蛤蝴鳍鱼鲨鱼
食物链示意图:
硅•藻------►蛤蝴”.鳍鱼-------鲨鱼
活动三:非洲热带草原的食物网
教师引导:多条食物链相互交叉,形成了食物网。闻名世界的非洲热带草原,壮美辽阔,
生机盎然,让我们去找一找非洲热带草原上的食物网。
出示课本第18页非洲热带草原的图片,学生观察这幅图片,找一找这幅图片中的食物
链。
教师小结:斑马、大象等成群的动物为寻觅水源和食物而奔波。猎豹和狮子为享受饕餐
大餐而伺机扑向猎物,这一条条食物链错综复杂,纵横交错,形成了相互交叉的食物网。
在这个食物网上,每一个点都是一个动物,每一个动物在这个食物网上又扮演着怎样的
角色?又起着怎样的作用呢?
活动四:模拟实物网的变化
出示活动要求:
①选取上图中的一种生物制作名签,每个同学抽取一张并代表该生物。
②握住几根毛线的一头,另一头递给与你代表的生物存在食物关系的其他“生物”。以
此类推,尝试使每个同学都有毛线与其他同学相连。
③当去除“食物网”中的一种“生物”后,代表该生物的同学把毛线放下。
教师指导学生模拟实物网的变化活动。
全班交流:
连接起来的毛线像什么?
连接起来的毛线像一张网。
除去其中一种生物后,有多少种生物受到了影响?
举例说明。
以羚羊为例:当去掉羚羊后,以羚羊为食物的猎豹和狮子会受到影响,草作为羚羊的食
物,其生长也会受到影响。
以老鼠为例:去除老鼠这个生物之后,在这张食物网上会有哪些生物受到影响?去除了
老鼠这个生物之后,巨蜥蜴、蛇、貂獴、地犀鸟这4种生物会有直接的影响,还有一些
生物如蜜獴、短尾雕、秃鹫、猎豹等等会有间接的影响。
这个活动说明食物网中的生物各起到怎样的作用?
这个活动说明每一种生物在食物网上都起着一定的作用,一个完整的食物网离不开每一
种生物。植物固定太阳能,能量和物质从一种生物转移到另一种生物,进行着能量流动
和物质循环。
教师小结:食物网是有很多的食物链构成的,食物链又是由无数的生物构成的,在一张
完整的食物网上,每一个生物都是不可或缺的,都在整个食物网上都存在着或大或小的
作用。
出示课本19页上面的一段文字。
在自然界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植物叫生产者;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的动物叫消费
者;还有一类生物专门以动植物残骸、垃圾甚至粪便为食,它们代谢的物质又可以被植物
吸收,成为植物重要的营养来源,这类生物被称为分解者。
学生认真朗读这段文字,初步了解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的概念。
全班交流:
生产者指的是在自然界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植物。
消费者指的是以植物或者其他动物为食的动物。
分解者指的是一类专门以动植物残骸、垃圾,甚至粪便为食的生物,他们代谢的物质又
可以被植物吸收成为植物重要的营养来源。
出示课本19页上面一幅图,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想一想在这张食物网中,有哪些是
生产者?哪些是消费者?哪些是分解者?
生产者有草、树木等植物。
消费者有老鼠、螳螂、蛔蛔等昆虫,蛇、啄木鸟、狼等等。
分解者有蚯蚓、细菌、微生物等等。
活动五:分解者的作用
有的同学认为在整个食物链中分解者是最微不足道的,离开了它们,食物网也不会有任
何影响。你认为这些同学的看法对吗?为什么?如果没有分解者,世界将会变成什么
样?
预设:
这位同学的看法是错误的。分解者虽然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整个食物网中也起着重要
的作用。
这位同学的看法是错误的。分解者在自然界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分解者,那
么由植物和动物产生的动植物残骸,垃圾甚至粪便等等就没有办法分解,时间长了,地
球上将到处是动植物的残骸、垃圾,甚至粪便等等,地球也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如果自然界中没有分解者,动植物残体将会堆积成灾,物质将被锁在动植物残体里,不
再参与循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将终止,生态系统将会崩溃,所有生物都将灭亡。
活动六:光合作用
出示课本19页的图片,学生观察这幅图片,并读一读旁边的这段文字,初步了解什么
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作用是什么。
全班交流。
什么是光合作用?
大多数植物可以自己制造“食物”,它们利用太阳光的能量,以叶子吸收的二氧化碳和
根吸收的水为原料,生产出糖类和氧气,这就是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作用是什么?
光合作用可以生产糖类和氧气,为植物生长提供必要的养料。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食物链和食物网,知道食物之间普遍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
系,这种关系就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的联系起来。无数的食物链相互交叉就形
成了巨大的食物网。在自然界中,既有生产者又有消费者,同时还有分解者,这三种生
物都是不可或缺的,在整个食物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7.做个生态瓶
1.教学内容
本课是单元第三课,在认识生物栖息地和生物间食物关系的基础上,建立生态系统
的概念,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本课教学内容包括三个活动。活动一,认识生态系统。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对
栖息地和食物链、食物网有了深入的了解,本课在此基础上,直接引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顺势提出生态平衡的概念,学生容易理解。活动二,探究生态系统的组成,理解生态平
衡。通过制作生态瓶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深入了解生态系统,同时促使学生思考
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活动三,理解并学习如何保护生态系统。通过举例,发现身边存
在大量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例子,分析原因,意识到保护生态平衡非常重要。三个活动
层层递进,使学生通过学习达成多维目标。
2.教学目标
理解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概念。
制作生态瓶,能分析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
认识到保护身边多种多样的生物非常重要。
体会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3.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概念。
难点:制作生态瓶,学会分析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
4.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小鱼、塑料瓶、水草、鱼缸底砂、自然水域的水、一次性杯子、
塑料盒。
学生分组材料: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一课,我们了解了食物链和食物网,请同学们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想一想什么是食
物链?
生物之间普遍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
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作食物链。
在自然界中存在哪几类生物?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什么是生产者?什么是消费者?什么又是分解者?
在自然界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植物叫生产者。
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的动物叫消费者。
还有一类生物专门以动植物残骸、垃圾甚至粪便为食,它们代谢的物质又可以被植物吸
收,成为植物重要的营养来源,这类生物被称为分解者。
自然界的各个生物之间除了是食物关系之外,他们之间还有什么关系呢?今天这节课我
们就来探讨这个话题。
板书课题:7.做个生态瓶
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认识生态系统
出示课本20页上面一段文字。
生物连同它们周围的环境叫作生态系统。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植物、动物及微生物
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且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就叫作生态平衡。
学生朗读这段文字,初步了解什么叫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
全班交流:
什么是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指的是生物连同他们周围的环境的统称。
什么样的状态叫生态平衡?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且变化不大,
这种状态就叫做生态平衡;反之,就叫生态不平衡。
活动二:做一个生态瓶
提出要求:按照要求做一个水域生态瓶或陆地生态瓶,模拟水域或者陆地生态系统。并
仔细观察生态瓶,了解生态瓶中的生物活动情况。
范例引路
出示课本20页水域生态瓶和陆地生态瓶的范例,学生观察这两种生态瓶,并且阅读相
关文字说明,初步了解生态瓶的制作方法。
水域生态瓶的制作方法
①取一些池塘里的水,放到大口塑料瓶里。
②在瓶子底部铺一些沙子,栽一些水草,再放几条小鱼到瓶子里。
③密封瓶子,把它放在窗台上。
陆地生态瓶的制作方法
①在大口塑料瓶里放一些湿润的土壤,铺平。
②在瓶子里种一些低矮的小草,放几只小虫。
③盖紧瓶盖,把它放在窗台上。
学生分小组活动,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一个水域生态瓶或者陆地生态瓶。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生态瓶制作情况,并加以适当的指导。
全班交流,各小组展示本小组制作好的生态瓶,其他同学认真观看,对别的小组制作的
生态瓶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且吸取别的小组生态瓶制作的优点,完善好本小组制作的简
易生态瓶。
引导学生观察水域生态瓶,交流问题:预测一下,不喂食瓶子里的鱼可以活多久?放更
多或更大的鱼到瓶子里,情况会怎样?
预设:
不喂食,瓶子里的鱼可能会活几天,最后会因为没有食物而死亡。
放更多或更大的鱼到瓶子里,这些鱼会活更长时间。它们以小鱼为食,生态平衡会维持
一些时间。但由于生态瓶的调节能力有限,所以不可能维持太长时间。
观察陆地生态瓶,讨论问题:预测一下,不打开盖子,瓶子里的小草可以活多久?
预设:
不打开盖子,瓶子里的小草可能会活一段时间。但由于生态瓶的调节能力有限,所以不
可能维持太长时间。
教师小结:通过这一活动,我们发现在整个生态瓶里面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也是
缺一不可的。这三者要维持一个平衡,过多或者过少都会影响生态瓶里面的生态系统平
衡。
出示课本21页上面的一段文字。
自然界长期形成的食物网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生态平衡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带来难
以预料的后果,甚至造成巨大的灾难。
学生朗读这段文字,认识到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重要性。
活动二:捕杀海獭的后果
出示海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海獭,并且说一说自己对海獭的了解。
海獭,鼬科海獭属的一种动物。体长130-150厘米,体重30-50千克,尾长30-40厘米,
雄性略大于雌性。前肢短而裸露,后肢长而扁平,趾间有蹊,成鳍状,适于游泳和潜水。
群居,除繁殖外,几乎终生海栖。夜间将海藻缠在身上枕浪而睡,以防止被冲走,并有
几只轮流放哨。可潜水至50米深的海底,主要以贝类、鲍鱼、海胆、螃蟹等为食,常
仰泳并将石块固定于胸部,把食物砸碎取其肉。由于生活环境恶劣,能量消耗大,海獭
进食量达自身体重的1/3,为动物界之最。
因为人们的捕杀海獭而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本
21页《捕杀海獭的后果》这段文字,思考捕杀海獭,对当地的生态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预设:
随着海獭数量的不断减少,海胆(海獭的主食)数量逐渐攀升。它们疯狂地吃所有的海藻
(海胆的主食),致使海藻数量大大下降。于是,鱼、小海蟹等其他动物因失去食物来源和
栖息地而导致数量锐减。就这样,因为海獭被大量捕杀而无法限制海胆的数量,这个小型
生态系统就遭到了破坏。
教师小结:因为人类的贪婪导致海獭数量的不断减少,而因为海獭被大量捕杀,而无法
限制海胆的数量,这个小型生态系统就遭到了破坏。
除了海獭这个事例之外,大家还知道哪些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例子?
出示课本21页下面的两幅图片,学生观察这两幅图片,并联系自己收集的资料想一想,
过度放牧和大量喷洒农药会给生态平衡带来哪些危害?
过度放牧时,动物吃掉它们喜欢的牧草,杂草就开始入侵。饥饿的动物踩踏土地,加剧
了土地侵蚀。缺少植被保持水土,使地表裸露,变得不适合种子萌发。干燥的裸露地表
更多地反射阳光,导致进一步的干燥。
大量喷洒农药首先会造成环境污染。其次,大量农药挥发到空气中,流到水体中,沉降
聚集在土壤中,并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转移到人体,对人体产生危害。
除了大量喷洒农药和过度放牧之外,过度的捕捞、过度的捕杀、过度的采集同样会对生
态平衡造成破坏。
事例:20世纪50年代中国曾大量捕杀麻雀,致使一些地区虫害严重。再如:1906年美
国亚利桑那州的卡巴森林为保护鹿群而捕杀肉食动物,导致鹿群大量繁殖,最后没有食
物,濒临灭绝。
出示因为人类过度的捕捞、过度的捕杀、过度的采集而对生态平衡造成破坏的图片,学
生观察这些图片,进一步认识到这些过度的行为都会对生态平衡造成很严重的破坏。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了生物连同他们周围的环境叫做生态系统,在一个
生态系统中如果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且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就
叫做生态平衡。一旦生态平衡被破坏,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我们要禁止过度捕
杀、过度放牧、大量喷洒农药等一系列的行为。
8.适应生存的本领
1.教学内容
学生探究生物与其生活环境中的阳光、温度、水源、食物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后,本
课重点研究当动物生存条件发生改变后,它们有哪些适应生存的本领。本课学习指向“生
物行为对环境的适应”这一大概念,旨在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寻找证据、作出推理、发
现规律的科学素养。
本课教学内容包括四个活动。活动一,通过对三类动物一一鸟类、鱼类、哺乳类迁
徙和涧游行为的了解和分析,探究动物行为的变化是由季节变化或繁殖引起的适应现
象。活动二,具体分析东非大草原上不同区域的气候数据,进一步理解动物迁徙的原因。
活动三,指导学生发现当气候周期性变化引起食物、水源、气温等变化时,更多的动物
具有应对环境变化的行为。活动四,以藏羚羊迁徙之谜为案例,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感受动物行为变化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存在一些不确定性。
2.教学目标
举例说出动物在气候周期性变化引起食物、水源、气温等变化时的行为。
理解动物的行为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
能够分析相关事实资料,寻找证据,解释动物适应环境变化的行为。
意识到生物生存本领的神奇,激发探索生命奥秘的学习兴趣。
3.重点与难点
重点:举例说出动物在气候周期性变化引起食物、水源、气温等变化时的行为。
难点:通过分析事实资料,理解动物生存适应性行为的主要原因。
4.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分组材料:学习单。
教学目标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生态系统,知道生物连同它周围的环境叫做生态系统,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且变化不大,这
种状态就叫做生态平衡,反之,就叫做生态不平衡。
但是生物生存的环境不是永远不会变化的,它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在这种情况下,生
物又该如何适应变化的环境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8.适应生存的本领
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动物适应环境变化的本领
出示课本22页上面的一句话。
环境的改变会影响动物的生存。与此同时,动物也具有应对环境变化的本领。
学生认真读一读这句话,初步认识到动物具有应对周围环境变化的本领。
出示课本22页下面4幅插图,学生观察这4幅插图,了解这4幅插插图上的动物,并
读一读旁边的文字说明,懂得这些动物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都各自具备哪些生存本领。
全班交流,预设:
每年春季,迁徙到颐和园昆明湖畔的凤头鹏鹏(piti)开始成双成对地筑巢繁殖下一代。
秋去冬来,气温逐渐降低,大雁从西伯利亚一带成群结队地飞到南方过冬。
银鱼圭鱼生活在海洋中,但在繁殖期,它们会涧游到自己出生时的淡水河中产卵。卵孵化成
幼鱼后,在淡水中生活一年或数年,再回到海洋。
东非大草原有旱季和雨季两个季节。每年六七月,角马、水牛等就开始浩浩荡荡地从塞
伦盖蒂野生动物保护区迁往马赛马拉野生动物保护区。
教师引导:东非大草原上的水牛、角马为什么在每年的6、7月份就开始浩浩荡荡的从
塞伦盖蒂野生动物保护区迁往马赛马拉野生动物保护区呢?
出示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reamweaver CS5网页设计与制作实例教程》课件-第1章 概述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应急响应无人机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用于光学应用的超透镜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单相栅极驱动器IC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台式激光二极管驱动仪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高山输送机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栅网型离子源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大麻含量分析仪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药品和食品防伪技术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立式高温反应釜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小学毕业纪念册教学课件
-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教案
- 宝典三猿金钱录
- 个人房屋买卖购房合同
- 聚合物粘弹性
-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解读
- 养老护理员培训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
- 各种抽油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幻灯片
- 学习弘扬雷锋精神主题班会PPT雷锋精神我传承争当时代好少年PPT课件(带内容)
-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护理查房
- 体育赛事策划与管理第八章体育赛事的利益相关者管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