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长沙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长沙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长沙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长沙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长沙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反应N2(g)+3H2(g)2NH3(g),2min内N2浓度减少了0.6mol﹒L-1,对此反应速率的描述正确的是()A.2min内H2的反应速率是0.4mol/(L﹒min)B.2min内N2、H2、NH3的反应速率之比是1﹕2﹕3C.在2min内,N2的反应速率是0.3mol/(L﹒min)D.在2min末NH3的反应速率是0.2mol/(L﹒min)2、下列同组微粒间互称同位素的一组是()A.H和HB.H2O和D2OC.白磷和红磷D.K和Ca3、某主族元素R的最高正化合价与负化合价代数和为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R一定是第VIIA族元素 B.R的最高价氧化物为RO3C.R的气态氢化物能燃烧 D.R的气态氢化物易溶于水显碱性4、下列金属中,通常采用热还原法冶炼的是A.Na B.Al C.Fe D.Ag5、氮化铝(AlN,Al和N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27和14)广泛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在一定条件下,AlN可通过反应Al2O3+N2+3C2AlN+3CO合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molAlN需转移3mol电子C.AlN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D.AlN的摩尔质量为41g6、CH3CH(C2H5)CH(C2H5)CH(CH3)2的名称是()A.2,3-二甲基-4-乙基戊烷B.2-甲基-3,4-二乙基戊烷C.2,5-二甲基-3-乙基己烷D.2,4-二甲基-3-乙基己烷7、下列关于Fe(OH)3胶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0-9~10-7m之间 B.是一种纯净物C.具有丁达尔效应 D.具有净水作用8、将7g某铜银合金与足量的amol/L的HNO3充分反应后,放出的气体与标准状况下的氧气0.56L混合,通入水中恰好完全被吸收,此合金铜的质量是()A.1.6gB.2.4gC.3.2gD.4.8g9、在3个2L的密闭容器中,在相同的温度下、使用相同的催化剂分别进行反应:3H2(g)+N2(g)2NH3(g)。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有关数据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容器编号起始反应物达到平衡的时间(min)平衡时N2的浓度(mol/L)平衡时气体密度甲3molH2、2molN2t1c1ρ1乙6molH2、4molN251.5ρ2丙2molNH38c3ρ3A.2ρ1=ρ2>ρ3B.容器乙中反应从开始到达平衡的反应速率为v(H2)=0.05mol/(L·min)C.c1<c3D.2c1<1.510、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FeCl3=Fe2++3Cl﹣B.NaOH=Na++OH﹣C.H2SO4=H2++SO42﹣D.NaHCO3=Na++H++CO32﹣11、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锂水电池,可作为鱼雷和潜艇的储备电源。该电池以金属锂和钢板为电极材料,以LiOH为电解质,使用时加入水即可放电。关于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既是氧化剂又是溶剂 B.放电时正极上有氢气生成C.放电时OH-向正极移动 D.总反应为:12、莽草酸可用于合成药物达菲,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7H6O5B.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C.可发生加成和酯化反应D.1mol莽草酸与足量的NaHCO3溶液反应可放出4molCO2气体13、在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A.ΔH>0表示放热反应,ΔH<0表示吸热反应B.1molH2与0.5molO2反应放出的热就是H2的燃烧热C.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分数D.1molH2SO4与1molBa(OH)2反应生成BaSO4沉淀时放出的热叫做中和热14、下列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铝热反应 B.煅烧石灰石(CaCO3)制生石灰(CaO)C.C与CO2共热 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反应15、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达不正确的是A.CO2的电子式:B.CS2分子的结构式:S=C=SC.S2-的结构示意图:D.8个中子的碳原子的核素符号:16、化学健的键能指常温常压下,将1mol分子AB拆开为中性气态原子A和B所需要的能量(单位为kJ·mol-1)。根据键能数据估算CH4(g)+4F2(g)=CF4(g)+4HF(g)的反应热△H为()化学键C-HC-FH-FF-F键能/(kJ·mol-1)414489565155A.-485kJ·mol-1 B.+485kJ·mol-1C.+1940kJ·mol-1 D.-1940kJ·mol-117、反应:A2(g)+B2(g)2AB(g)+Q(Q>0),当其达到平衡时,改变温度和压强,如图的曲线中,符合勒沙特列原理的是()A.①② B.③④ C.① D.①⑤18、已知2SO2(g)+O2(g)2SO3(g)(正反应放热)。若在500℃和催化剂的作用下,该反应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降低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B.使用催化剂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C.在上述条件下,SO2能完全转化为SO3 D.达到平衡时,SO2和SO3的浓度一定相等19、在可以溶解氧化铝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H4+、Na+、S2-、SO32-B.Na+、K+、Cl-、SO42-C.Ca2+、Fe2+、NO3-、Br-D.K+、AlO2-、I-、SO42-20、煤本身是可燃物质,但是块状的煤用明火靠近都不燃烧,而当煤变为粉末状态时,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遇明火即迅速爆炸,其原因是()。A.粉末状态的煤比块状煤的着火点低B.粉末状态的煤比块状煤放出的热量多C.粉末状态的煤比块状煤的总表面积大D.粉末状态的煤呈气态,属于可燃性气体21、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A.CaCO3→CO2 B.Fe2+→Fe3+ C.H+→H2 D.SO42-→BaSO422、摩尔是表示()A.物质的量的单位 B.物质的量的浓度C.物质的质量的单位 D.微粒个数的单位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现有7瓶失去了标签的液体,已知它们是有机溶剂,可能是①乙醇②乙酸③苯④乙酸乙酯⑤油脂⑥葡萄糖溶液⑦蔗糖溶液。现通过如下实验步骤来确定各试剂瓶中所装的液体名称:实验步骤和方法实验现象①把7瓶液体分别依次标号A、B、C、D、E、F、G后闻气味只有F、G两种液体没有气味②各取少量于试管中加水稀释只有C、D、E三种液体不溶解而浮在水上层③分别取少量7种液体于试管中加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只有B使沉淀溶解,F中产生砖红色沉淀④各取C、D、E少量于试管中,加NaOH溶液并加热只有C仍有分层现象,且在D的试管中闻到特殊香味试给它们的试剂瓶重新贴上标签: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G________。24、(12分)A、B、C、D、E是位于短周期的主族元素。已知:①热稳定性:HmD>HmC,HmD常温下为液态;②Cm-、E(m-1)-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③A与B在同一周期,在该周期所有主族元素中,A的原子半径最大,B的离子半径最小;④A与B质子数之和是D质子数的3倍。依据上述信息用相应的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1)HmDm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2)HmC与C元素的具有漂白性的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3)用电子式表示A2C的形成过程_______。(4)在A、B、C、E形成的单质中,符合下列转化关系的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5)由A、B、D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与E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按物质的量之比2:7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25、(12分)原电池原理的发现是储能和供能技术的巨大进步,是化学对人类的项重大贡献。(1)某课外实验小组欲探究铝和铜的金属性(原子失电子能力)强弱,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实验方案:A.比较铝和铜的硬度和熔点B.比较二者在稀硫酸中的表现C.用铝片、铜片、硫酸铝溶液、硫酸铜溶液,比较二者的活动性D.分别做铝片、铜片与NaOH溶液反应的实验E.将铝片、铜片用导线连接后共同投入稀盐酸中接入电流计,观察电流方向上述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____。(2)现有如下两个反应:A.NaOH+HCl=NaCl+H2OB.Zn+H2SO4=ZnSO4+H2↑。上述反应中能设计成原电池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作负极的物质发生了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3)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如图所示方式插入100mL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一段时间,回答下列问题: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A.甲、乙均为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B.乙中铜片上没有明显变化C.甲中铜片质量减少、乙中锌片质量减少D.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②在相同时间内,两烧杯中产生气泡的速度:甲___乙(填“>”、“<”或“=”)。原因是______。③当甲中产生1.12L(标准状况)气体时,将锌、铜片取出,再将烧杯中的溶液稀释至1L,测得溶液中c(H+)=0.1mol/L(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试确定原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26、(10分)有一含NaCl、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通过测量反应前后C、D装置质量的变化,测定该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1)加热前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操作方法为____________。(2)装置A、C、D中盛放的试剂分别为A_______,C________,D_______。(3)若将A装置换成盛放NaOH溶液的洗气瓶,则测得的NaCl的含量将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下同);若B中反应管右侧有水蒸气冷凝,则测定结果中NaHCO3的含量将________;(4)若样品质量为wg,反应后C、D增加的质量分别为m1g、m2g,由此可知混合物中Na2CO3·10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用含w、m1、m2的代数式表示)27、(12分)某同学完成如下探究实验:实验目的:比较Cl2、Br2、I2三种单质的氧化性强弱实验药品:NaBr溶液、KI溶液、氯水、淀粉溶液实验记录: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溶液变为橙黄色Ⅰ________溶液变为黄色氧化性:Br2>I2Ⅱ___________反思与评价:(1)Ⅰ________;Ⅱ________。(2)步骤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3)检验②中所得黄色溶液含I2的另一种方法是(简述实验操作和相应的实验现象)________。(4)你认为上述实转设计(填“能”或“不能)____达到实验目的,理由是_______。28、(14分)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对人类生产、生活有重要的意义。(1)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镇在空格处。实例影响因素食物放在冰箱里延长保质期①___实验室将块状药品研细,再进行反应②___(2)某小组将酸性KMnO4溶液与H2C2O4(具有还原性)溶液混合,用反应中溶液紫色消失快慢的方法研究形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中酸性KMnO4溶液(0.0010

mol/L)、H2C2O4溶液的用量均为4

mL(忽略加入固体,溶液混合时体积的变化)。①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②请帮助他们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填写IV中的数据,并将实验目的补充完整。实验编号温度/K催化剂的用量/gH2C2O4溶液的浓度/

mol.L-1实验目的I2980.50.010A.实验I和II探究____

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实验I和III探究____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实验I和IV探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II2980.50.050III3230.50.010IV____________③该小组同学对实验II进行了3次实验,测得以下数据:实验编号溶液退色所需时问t/min第1次第2次第3次II4.95.15.0实验II中用KMnO4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29、(1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甲烷是天然气、沼气、油田气和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世界20%的能源需求由它提供。甲烷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甲烷高温分解可得炭黑,常用作颜料、油墨、油漆以及橡胶的添加剂;甲烷还是乙炔、氢氰酸及甲醛等重要物质制备的原料;甲烷还可以制取氯仿(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天然气中除甲烷外,另有少量的乙烷、丙烷和丁烷,还有硫化氢、二氧化碳、氮气、水汽和少量一氧化碳等。丙烷俗称“高能气”,2008年北京奥运祥云火炬就是用丙烷作为燃料的。丙烷价格低廉,可燃温度范围宽,燃烧火焰呈亮黄色易识别,燃烧产物无污染。它是一种清洁燃料,特别符合“绿色奥运”的理念。天然气中另一种成分丁烷也有重要用途,可用作冷冻剂和气体打火机燃料,也是制取多种有机物的重要原料。目前沼气在我国农村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人们在一定的温度、湿度、pH条件下,将秸秆、杂草、人畜粪便等堆积在发酵池中,经隔绝空气发酵产生沼气。现在我国农村通过修建沼气池,不但增加了高效清洁燃料,改善了农村居住环境,而且发酵池中还可以产生优良的液体肥料,一举多得。(1)天然气中除含甲烷外,还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有机物。(2)甲烷高温分解得到炭黑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氯仿的结构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北京奥运火炬选择丙烷作气体燃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a.可燃温度范围宽b.价格低廉c.燃烧产物没有污染d.燃烧的火焰颜色易识别(5)乙烷与氯气生成一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a.煤矿坑道中严禁明火b.丁烷可作气体打火机的燃料c.发酵池中只产生沼气d.发酵池中可利用的原料有秸秆、杂草、人畜粪便等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C【解析】分析:经2min内N2浓度减少了0.6mol﹒L-1,v(N2)=0.6mol/L2min=0.3mol/(L﹒min),

化学反应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量;详解:经2min内N2浓度减少了0.6mol﹒L-1,v(N2)=0.6mol/L2min=0.3mol/(L﹒min),

A.2min内H2的反应速率=3v(N2)=0.3mol/(L﹒min)×3=0.9mol/(L﹒min),故A错误;

B.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2min内N2、H2、NH3的反应速率之比是1﹕3﹕2,所以B选项是错误的;

C.根据以上分析,在2min内,N2的反应速率是0.3mol/(L﹒min),故C正确;

D.化学反应速率是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不是瞬时速率,故D错误;

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点睛: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之一,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学生只要记住反应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然后直接列式计算即可。2、A【解析】分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详解:A.11H和12B.H2O和D2O均表示水分子,B错误;C.白磷和红磷均是磷元素形成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C错误;D.1940K和2040答案选A。3、A【解析】

A.某主族元素R的最高正化合价与负化合价代数和为6,其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的绝对值之和为8,则R的最高价为+7价、最低价为-1价,为第VIIA族元素(F元素除外);B.其最高化合价为+7价、O元素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确定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C.卤化氢不能燃烧;D.R气态氢化物水溶液呈酸性。【详解】A.某主族元素R的最高正化合价与负化合价代数和为6,其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的绝对值之和为8,设其最高化合价为x、最低化合价为y,则x+y=6、x-y=8,所以x=7、y=-1,即R的最高价为+7价、最低价为-1价,为第VIIA族元素(F元素除外),选项A正确;B.其最高化合价为+7价、O元素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知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2O7,选项B错误;C卤化氢不能燃烧,选项C错误;D.R气态氢化物水溶液呈酸性,且易溶于水,选项D错误;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为高频考点,正确判断元素是解本题关键,熟悉同一主族元素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易错选项是B,根据最高价+7价判断氧化物的化学式。4、C【解析】

A.Na用电解方法冶炼,A错误;B.Al用电解方法冶炼,B错误;C.Fe采用热还原法冶炼,C正确;D.Ag用热分解的方法冶炼,D错误。答案选C。5、B【解析】

A、由反应方程式:Al2O3+N2+3C2AlN+3CO可得到Al、O的化合价反应前后没有变化,N的化合价由0→-3被还原,N2是氧化剂,而C的化合价由0→+2,C被氧化是还原剂,A错误;B、N的化合价由0→-3,每生成1molAlN转移电子总数为3mol,B正确;C、AlN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C错误;D、AlN的摩尔质量为41g·mol-1,D错误;故选B。6、D【解析】

CH3CH(C2H5)CH(C2H5)CH(CH3)2的命名需要首先确定最长的碳链含有六个碳原子,接着从离支链最近的一端开始对主链碳原子编号,最后得出名称是2,4-二甲基-3-乙基已烷,故选D。7、B【解析】

A.氢氧化铁胶体胶粒的直径在10-9~10-7m之间,A正确;B.氢氧化铁胶体是氢氧化铁和水的混合物,B错误;C.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C正确;D.氢氧化铁胶粒能吸附水中的杂质颗粒,有净水的作用,D正确;答案选B。8、A【解析】标准状况下0.56L氧气的物质的量为:n(O2)=0.56L22.4L/mol=0.025mol,

铜、银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硝酸银与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与氧气、水反应生成硝酸,整个反应过程中,金属提供的电子等于氧气获得的电子,

设Cu、Ag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

根据合金总质量可得:x×64g/mol+y×108g/mol=7g,

根据电子守恒列可得:2x+1×y=0.025mol×4,

解得:x=0.025mol、y=0.05mol,

所以合金中铜的质量为:m(Cu)=0.025mol×64g/mol=1.6g点睛:根据始态终态法判断金属提供的电子等于氧气获得的电子是关键,铜、银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硝酸银与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与氧气、水反应生成硝酸,整个反应过程中,金属提供的电子等于氧气获得的电子,根据二者质量及电子转移列方程计算。9、A【解析】A、反应前后都是气体,容器的容积都是2L,乙中混合气体的质量为甲的2倍,根据ρ=m/V可知:2ρ1=ρ2,丙中2mol氨气相当于是3mol氢气和1mol氮气,气体质量小于甲,所以密度ρ2>ρ3,A正确;B、氮气的反应速率=(2mol/L−1.5mol/L)÷5min=0.1mol/(L·min),同一可逆反应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所以氢气反应速率=0.3mol/(L·min),B错误;C、甲相当于是在丙的基础上再增加1mol氮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氨气的浓度增大,则c1>c3,C错误;D、恒温、恒容条件下,假设乙容器的容积为4L,则达到平衡时甲乙为等效平衡,各组分的含量、浓度相等,此时氮气的浓度为c1,然后将容器的容积缩小到2L,若平衡不移动,2c1=1.5mol/L,由于压强增大,平衡向着正向移动,氨气的浓度增大,所以2c1>1.5mol/L,D错误;答案选A。点睛:本题以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为载体考查平衡状态判断、等效平衡、化学平衡计算等知识点,侧重考查基本理论,难点构建等效平衡,然后利用外界条件对平衡的影响分析解答。10、B【解析】分析:选项中物质均为强电解质,均完全电离,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拆分,结合离子符号及电荷守恒来解答。详解:A.FeCl3为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FeCl3=Fe3++3Cl-,A错误B.NaOH为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NaOH=Na++OH-,B正确;C.H2SO4为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42-,C错误;D.NaHCO3为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把握电解质的强弱、离子符号、电荷守恒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酸根离子的写法,题目难度不大。11、C【解析】

A.在反应2Li+2H2O===2LiOH+H2↑中,水是氧化剂,同时水又是溶剂,故A正确;B.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所以放电时正极上有氢气生成,故B正确;C.阴离子移向负极,放电时OH-向负极移动,故C错误;D.Li与Na处于同主族,化学性质相似,所以总反应为2Li+2H2O===2LiOH+H2↑,故D正确。答案选C。12、C【解析】

由结构简式可知,莽草酸的分子式为C7H10O5,官能团为羟基、碳碳双键和羧基,能够表现醇、烯烃、羧酸的性质。【详解】A项、由结构简式可知,莽草酸的分子式为C7H10O5,故A错误;B项、莽草酸分子中含有羟基、羧基、碳碳双键三种官能团,故B错误;C项、莽草酸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含有羧基及羟基,可发生酯化反应,故C正确;D项、莽草酸分子中只有羧基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1mol莽草酸与足量的NaHCO3溶液反应可放出1molCO2气体,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注意把握有机物的官能团及性质的关系,依据醇、烯烃、羧酸的性质分析是解答关键。13、C【解析】A.ΔH>0表示吸热反应,ΔH<0表示放热反应,选项A错误;B.1mol物质完全燃烧产生稳定的化合物时放出的热叫燃烧热。1molH2与0.5molO2反应得到的水可能是气态也可能是液态,放出的能量并不相同,选项B错误;C.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的关系,可以是分数,选项C正确;D.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的水时放出的热叫做中和热。1molH2SO4与1molBa(OH)2反应生成BaSO4沉淀时产生2mol的水,选项D错误;答案选C。14、A【解析】A.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故正确;B.煅烧石灰石是吸热反应,故错误;C.碳和二氧化碳共热是吸热反应,故错误;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反应为吸热反应,故错误。故选A。点睛:常见的放热反应为:1.酸碱中和反应;2.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3.燃烧反应;4.通常的化合反应;5.铝热反应等。常见的吸热反应为:1.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反应;2.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3.通常的分解反应等。15、A【解析】A.CO2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A错误;B.CS2分子的结构式与CO2类似,为S=C=S,B正确;C.S2-的核外电子数是18,结构示意图:,C正确;D.8个中子的碳原子的核素符号可表示为,D正确。答案选A。16、D【解析】

△H=反应物键能之和-生成物键能之和,结合图表中键能数据和反应中化学键的判断进行计算,△H=414kJ·mol-1×4+4×155kJ·mol-1-(489kJ·mol-1×4+4×565kJ·mol-1)=-1940kJ·mol-1,D项符合题意;

本题答案选D。17、C【解析】

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AB%降低;该反应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AB%不变,结合图象AB%与温度、压强变化选择。【详解】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AB%降低,由左图可知,曲线①符合变化;该反应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AB%不变,由右图可知,曲线⑤符合变化,但不符合勒沙特列原理,加压后平衡没有减弱这种改变,故不选;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化学平衡图象等,易错点D,曲线⑤符合变化,但不符合勒沙特列原理,加压后平衡没有减弱这种改变。18、B【解析】

A、因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慢,故A错误;B、因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故B正确;C、因可逆反应不可能完全进行到底,所以SO2不能完全转化为SO3,故C错误;D、因平衡状态时SO2和SO3的浓度不变,而不是相等,故D错误;答案选B。19、B【解析】分析:能溶解Al2O3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A项,酸性条件下S2-、SO32-不能大量存在,碱性条件下NH4+不能大量存在;B项,无论酸性条件下还是碱性条件下,离子相互间不反应;C项,酸性条件下Fe2+、NO3-不能大量存在,碱性条件下Fe2+不能大量存在;D项,酸性条件下AlO2-不能大量存在。详解:能溶解Al2O3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A项,酸性条件下S2-、SO32-不能大量存在,可能发生的反应2S2-+SO32-+6H+=3S↓+3H2O、S2-+2H+=H2S↑、SO32-+2H+=H2O+SO2↑,碱性条件下NH4+不能大量存在,发生的反应为NH4++OH-=NH3·H2O;B项,无论酸性条件下还是碱性条件下,离子相互间不反应,一定能大量共存;C项,酸性条件下Fe2+、NO3-不能大量存在,发生的反应为3Fe2++NO3-+4H+=3Fe3++NO↑+2H2O,碱性条件下Fe2+不能大量存在,发生的反应为Fe2++2OH-=Fe(OH)2↓;D项,酸性条件下AlO2-不能大量存在,可能发生的反应为H++AlO2-+H2O=Al(OH)3↓,碱性条件下离子相互间不反应;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B项,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离子共存,掌握离子的性质和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原因是解题的关键。离子间不能大量共存的原因有:①离子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水、沉淀或气体,如题中NH4+与OH-等;②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题中Fe2+、NO3-与H+等;③离子间发生络合反应,如Fe3+与SCN-等;④注意题中的附加条件。20、C【解析】

A.物质的着火点是其固有属性,与其状态和颗粒大小无关,故A错误;B.燃烧放出的热量与燃烧的程度以及可燃物的质量有关,故B错误;C.煤变为粉末状态时,总表面积大,与空气中的氧气密切接触时,一旦遇见火源,便发生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周围空气急剧膨胀,发生爆炸;故C正确;D.粉末状的煤还是固体,只是颗粒比较小,故D错误。答案选C。21、C【解析】

A.CaCO3→CO2,反应过程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不需要加入还原剂,故A错误;B.Fe2+→Fe3+,Fe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应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故B错误;C.H+→H2,H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应加入还原剂,故C正确;D.SO42−→BaSO4,反应过程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不需要加入还原剂,故D错误;答案选C。22、A【解析】

A.物质的量是表示微观粒子与宏观可称量物质联系起来的一种物理量,单位是摩尔,故A正确;B.物质的量的浓度的单位是mol/L,所以摩尔不是物质的量的浓度的单位,故B错误;C.物质的质量的单位是g、kg等,摩尔不是质量单位,故C错误;D.微粒个数的单位是个,摩尔不是微粒个数的单位,故D错误;答案选A。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乙醇乙酸苯乙酸乙酯油脂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解析】由实验①可知,只有F、G两种液体没有气味,则F、G分别为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由实验③可知,F中产生砖红色沉淀,F为葡萄糖,可得到G为蔗糖,只有B使沉淀溶解,B为乙酸;由实验②可知,只有C、E、D三种液体不溶解而浮在水面上,则C、E、D为苯、乙酸乙酯、油脂,则A为乙醇;由实验④可知,C仍有分层现象,且在D的试管中闻到特殊香味,则C为苯,D为乙酸乙酯,E为油脂,因此分别是乙醇、乙酸、苯、乙酸乙酯、油脂、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和鉴别,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及实验现象来褪色物质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利用实验①③②④的顺序推断物质。24、2H2S+SO2=3S↓+2H2ONa、S6AlO2﹣+21H+=5Al3++Al(OH)3↓+9H2O【解析】根据题意,A与B在同一周期,在该周期所有主族元素中,A的原子半径最大,B的离子半径最小,则A、B为金属,A与B质子数之和是D质子数的3倍,则A、B的质子数之和为3的倍数,故A、B处于第三周期,则A为Na元素、B为Al元素;D的质子数为=8,则D为氧元素;热稳定性:HmD>HmC,则C、D处于同一主族,且D的非金属性更强,故C为硫元素,m=2;根据;②Cm-、E(m-1)-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E为Cl元素。(1)HmDm为H2O2,电子式为,故答案为;(2)S元素的具有漂白性的氧化物为二氧化硫,H2S与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SO2=3S↓+2H2O,故答案为2H2S+SO2=3S↓+2H2O;(3)用电子式表示硫化钠的形成过程为:,故答案为;(4)从转化关系可以看出,单质所含元素为变价元素,含有多种化合价,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两种氧化物,以上元素中有Na、S元素符合,故答案为Na、S;(5)由A、B、D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NaAlO2,E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为HClO4,NaAlO2、HClO4按物质的量之比2:7反应,设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7mol,2mol偏铝酸钠消耗2mol高氯酸生成2mol氢氧化铝沉淀,剩余的5mol高氯酸能够溶解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为:mol,剩余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为:2mol-mol=mol,所以反应生成铝离子和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之比=mol:mol=5: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6AlO2-+21H+=5Al3++Al(OH)3↓+9H2O,故答案为6AlO2-+21H+=5Al3++Al(OH)3↓+9H2O.点睛: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的关系及应用、常用化学用语、元素化合物性质等,正确推断元素的种类为解答该题的关键。注意掌握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关系,本题的易错点和难点是(5)的方程式的书写。25、BCEB氧化BD>甲池锌铜可形成原电池,能加快Zn与硫酸的反应速率1mol·L-1【解析】分析:(1)比较金属性强弱,可以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构成原电池的负极等方面分析,而与硬度、熔沸点及氢氧化物的稳定性等无关,据此进行解答;(2)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非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设计成原电池;(3)①甲装置符合原电池构成条件,所以是原电池,乙不能形成闭合回路,所以不能构成原电池,据此判断;②构成原电池时反应速率加快;③先计算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再计算原来稀硫酸的浓度。详解:(1)A.铝和铜的硬度和熔点与金属性强弱无关,A错误;B.金属性越强,与酸反应越剧烈,可通过比较Cu、Al在稀硫酸中的表现判断其金属性强弱,B正确;C.用铝片、铜片、硫酸铝溶液、硫酸铜溶液,根据是否发生置换反应可比较二者的活动性,C正确;D.Al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是铝的化学性质,与金属活泼性无关,不能根据是否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判断金属性强弱,D错误;E.将铝片、铜片用导线连接后共同浸入稀盐酸中,接入电流计,通过观察电流方向可判断金属性强弱,E正确;答案选BCE;(2)A.NaOH+HCl=NaCl+H2O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设计成原电池;B.Zn+H2SO4=ZnSO4+H2↑是氧化还原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锌失去电子,负极是锌,发生氧化反应;(3)①甲装置是原电池,乙装置不是原电池,锌与稀硫酸直接发生置换反应。则A、甲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乙不是,A错误;B、乙装置中铜片不反应,也没构成原电池的正极,所以铜片上没有明显变化,B正确;C、甲、乙中锌片均失去电子,质量都减少,甲中铜片质量不变,C错误;D、两个烧杯中都产生氢气,氢离子浓度都降低,所以溶液的pH均增大,D正确。答案选BD;②由于甲池锌铜可形成原电池,能加快Zn与硫酸的反应速率,所以在相同时间内,两烧杯中产生气泡的速度:甲>乙;③稀释后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1L×0.1mol•L-1=0.1mol,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1.12L÷22.4L/mol=0.05mol,所以原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原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为0.2mol÷0.1L=2mol/L,一分子硫酸电离出两个氢离子,所以原溶液中稀硫酸的浓度为1mol•L-1。点睛:本题考查了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原电池的构成条件等,涉及原电池原理、金属性强弱比较、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明确判断金属性强弱的方法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原电池的构成条件,题目难度中等。26、除去装置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关闭b,打开a,缓缓通入氮气,直至a处出来的空气不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为止碱石灰无水CaCl2(或无水硫酸铜、P2O5等)碱石灰偏低无影响×100%【解析】

将混合物加热会产生H2O(g)、CO2等气体,应在C、D中分别吸收,由干燥剂的性质知应先吸收水,再吸收二氧化碳,且C中的干燥剂吸水后不能吸收CO2;由D的增重(NaHCO3分解产生的CO2的质量)可求出NaHCO3质量.由C的增重(Na2CO3•10H2O分解产生的H2O及已经知道的NaHCO3分解产生的H2O的质量)可求出Na2CO3•10H2O的质量,从而求出NaCl的质量;故应在实验前想法赶出装置中的空气;E中碱石灰可防止外界空气中的H2O(g)、CO2进入装置D影响实验效果,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本实验中需要分别测定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所以实验前必须将装置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赶走,避免影响测定结果;操作方法为:关闭b,打开a,缓缓通入空气,直至a处出来的空气不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为止,故答案为:除去装置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关闭b,打开a,缓缓通入空气,直至a处出来的空气不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为止;(2)装置A用于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可以使用碱石灰;装置C吸收Na2CO3•10H2O和NaHCO3分解生成的水蒸气,可以使用无水CaCl2;装置D吸收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可以用碱石灰,故答案为:碱石灰;无水CaCl2(或无水硫酸铜、P2O5等);碱石灰;(3)若将A装置换成盛放NaOH溶液的洗气瓶,则m(H2O)增加,使Na2CO3•10H2O和NaHCO3的含量偏高,NaCl的含量偏低;若B中反应管右侧有水蒸气冷凝,测定碳酸氢钠的质量是根据装置D中质量变化计算的,与水蒸气的量无关,则测定结果中NaHCO3的含量不变,故答案为:偏低;无影响;(4)若样品质量为wg,反应后C、D增加的质量分别为m1g、m2g,则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m2g,2NaHCO3Na2CO3+CO2↑+H2O4418m2gm(H2O)m(H2O)==g,则Na2CO3·10H2O分解生成的水的质量为m1g-g,则Na2CO3·10H2O的质量为×(m1g-g),因此混合物中Na2CO3·10H2O的质量分数为:×100%=×100%,故答案为:×100%。【点睛】本题的难点为(4)中的计算,要注意C中吸收的水包括Na2CO3•10H2O分解产生的H2O及NaHCO3分解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