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2024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宿迁市2024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宿迁市2024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宿迁市2024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宿迁市2024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中学2024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

ABCD

乙39和金属将NO球葭泡到实般空保存

2实腌空制取蒸播水

Na的反应冰水和热水中NaOH溶液

A.AB.BC.CD.D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K合金用作快中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B.MgO是一种常用的耐高温材料

C.亚铁盐是常用的补血药剂

D.石英生蜗常用来熔融碱

3、如图所示是一种以液态朋(N2H4)为燃料氧气为氧化剂,某固体氧化物为电解质的新型燃料电池。该固体氧化物电解

质的工作温度高达700—900℃时,-可在该固体氧化物电解质中自由移动,反应生成物均为无毒无害的物质。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内的-由电极甲移向电极乙

B.电池总反应为N2H4+2O2=2NO+2H2。

C.当甲电极上有ImolN2H4消耗时,标况下乙电极上有22.4LO2参与反应

D.电池外电路的电子由电极乙移向电极甲

4、核反应堆中存在三种具有放射性的微粒q:X、22丫、噂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X与怨丫互为同素异形体

B.2j:X与2:Z互为同素异形体

C.2北丫与膘Z具有相同中子数

D.2;:X与噂z具有相同化学性质

5、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分别与Y、Z、W结合形成质子数相同的甲、乙、丙三种

分子。丁为无色气体,遇空气变红棕色;丙的水溶液可刻蚀玻璃。上述物质有如图转化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四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中W的氧化性最强

B.甲、乙、丙中沸点最高的是丙

C.甲常用作致冷剂

D.甲、乙分子均只含极性共价键

6、常温下,0.2mol/L一元酸HA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部分微粒组分及浓度如图所示,

B.该混合液pH=7

C.图中x表示HA,Y表示OIT,Z表示H*

D.该混合溶液中:c(A-)+c(Y)=c(Na+)

7、屠呦呦因对青蒿素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可以青蒿酸(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为原料合成,下列

关于青蒿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o

A.分子式为C15H24O2

B.属子芳香族化合物

C.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D.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8、碳酸亚乙酯是一种重要的添加剂,其结构简式为。用环氧乙烷合成碳酸亚乙酯的反应为:

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B.碳酸亚乙酯的二氯代物只有两种

C.碳酸亚乙酯中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内

D.Imol碳酸亚乙酯最多可消耗2moiNaOH

9、将少量SO2气体通入BaCb和FeCb的混合溶液中,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成浅绿色,同时有白色沉淀产生。针对上述

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实验表明SCh有漂白性B.白色沉淀为BaSCh

C.该实验表明FeCb有还原性D.反应后溶液酸性增强

10、下列图示与操作名称不对口的是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硬脂酸甘油酯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反应叫皂化反应

B.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硫酸溶液,加热后滴入几滴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再加热至沸腾,未出现红色物质,说明淀粉

未水解

C.将无机盐硫酸铜溶液加入到蛋白质溶液中会出现沉淀,这种现象叫做盐析

D.油脂、蛋白质均可以水解,水解产物含有电解质

12、室温下,某溶液中含有Na+、H+、Fe3\HCO室、OH-,「中的几种,水电离出的c(H+)=1x1013mol^o当向

该溶液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L后,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溶液的pH=l或13B.溶液中一定没有Fe3+,Na+

C.溶液中阴离子有广,不能确定HCO3-D.当CL过量,所得溶液只含有两种盐

13、下列反应中,相关示意图像错误的是:

A.甲酸乙酯的结构简式:CHOOCCHB.AF+的结构示意图:Qi;

332力

C.次氯酸钠的电子式:D.中子数比质子数多1的磷原子:

15、利用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能够完成相应实验的一项是

选项实验器材(省略夹持装置)相应实验

①三脚架、泥三角、生埸、生期钳煨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

②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100mL容量瓶用浓盐酸配制100mL0.1mol-L-1的稀盐酸溶液

③烧杯、玻璃棒、分液漏斗用饱和Na2cCh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和乙醇

④烧杯、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用H2s标准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

A.①B.②C.③D.@

16、25℃时,向10mL0.1mol-L-i一元弱碱XOH溶液中逐滴滴加O.lmoH/i的HC1溶液,溶液的AG[AG=1g)]

c(OH)

变化如图所示(溶液混合时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a=-8,则Kb(XOH)MO-5

B.M点表示盐酸和XOH恰好完全反应

C.R点溶液中可能存在c(X+)+c(XOH)=c(CI)

D.M点到N点,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

17、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0.5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CL(g)b-COCL(g),其中容器I中反应

在5min时达到平衡状态。

容器编起始物质的量/mol平衡物质的量/mol

温度/力

COCl2COChCOCh

I5001.01.000.8

II5001.0a00.5

m6000.50.50.50.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容器I中前5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0.16mol-L'min1

B.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容器II中起始时C12的物质的量为0.55mol

D.若起始时向容器I加入COO.8mol、Cl20.8mol,达到平衡时CO转化率大于80%

18、由两种物质组成的一包白色粉末,通过如下实验可鉴别其中的成分: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固体

部分溶解;向所得的悬浊液中加入足量稀HNO3,有气体放出,最后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上层清液呈无色。该白

色粉末可能为

A.SiCh、明矶B.BaCCh、无水C11SO4

C.MgCO3>Na2s2O3D.KC1、Ag2cO3

++2

19、饱和二氧化硫水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体系:SO2+H2O^H+HSO3HSO3^:H+SO3,若向此溶液中()

A.加水,S(V-浓度增大

B.通入少量Cb气体,溶液pH增大

C.加少量CaSCh粉末,HSO3一浓度基本不变

D.通入少量HC1气体,溶液中HSO3-浓度减小

O

20、化合物M(c^JLoH)是合成一种抗癌药物的重要中间体,下列关于M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B.可以发生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

c.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D.1molM最多能与ImolNa2cO3反应

21、常温下向20mLO.lmol/L氨水中通入HC1气体,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随通入HC1气体的体积变化如图

A.b点通入的HC1气体,在标况下为44.8mL

B.b、c之间溶液中c(NH4+)>c(C「)

C.取10mL的c点溶液稀释时:c(NH4+)/c(NH3・H2O)减小

D.d点溶液呈中性

22、25℃时,在20mL0.1mo卜L-l一元弱酸HA溶液中滴加0.1moI^L-lNaOH溶液,溶液中lg[c(A»c(HA)]与pH

A.A点对应溶液中:c(Na+)>c(A)>c(H+)>c(OH)

B.25℃时,HA酸的电离常数为1.OxHF4

C.B点对应的NaOH溶液体积为10mL

D.对C点溶液加热(不考虑挥发),则c(A-)/[c(HA)c(OH)]一定增大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有机化合物A〜H的转换关系如所示:

OO

(1)A是有支链的焕崎,其名称是

(2)F所属的类别是

(3)写出G的结构简式:—

24、(12分)美托洛尔(H)属于一线降压药,是当前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慢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常用

药物之一。它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回©

已知:CH3coeH2RZn%)/©>CH3CH2CH2R0

(1)A物质化学名称是

(2)反应B-C的化学方程式为;C-D的反应类型为。

(3)D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o

(4)G的分子式为;已知碳原子上连有4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时,该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则H(美托洛尔)

中含有个手性碳原子。

(5)芳香族化合物X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X的一种结构简式__________o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不与FeCb发生显色反应;

③含"C-CI”键;

④核磁共振氢谱有4个峰,峰面积比为2:2:2:1。

(6)4-茉基苯酚()是一种药物中间体,请设计以苯甲醇和苯酚为原料制备4基苯酚的合成路

线:(无机试剂任选)。

25、(12分)某研究学习小组要制备一种在水中溶解度很小的黄色化合物[Fex(C2O4)y・zH2O],并用滴定法测定其组成。

已知H2c2。4在温度高于90℃时易发生分解。实验操作如下:

步骤一:将图甲分液漏斗中的草酸溶液滴入锥形瓶内,可生成黄色沉淀;

步嶂二:称取黄色产物0.841g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硫酸并水浴加热至70~85℃。待固体全部溶解后,用胶头滴管

吸出一滴溶液点在点滴板上,用铁氟化钾溶液检验,无蓝色沉淀产生;

步骤三:用0.080mol/LKMnC>4标准液滴定步骤二所得的溶液;

步骤四:向步骤三滴定后的溶液中加足量的Zn粉和硫酸溶液,几分钟后用胶头滴管吸出一滴点在点滴板上,用KSCN

溶液检验,若不显红色,过滤除去Zn粉,并用稀硫酸洗涤Zn粉,将洗涤液与滤液合并,用0.0800mol/LKMn04标

准液滴定,用去高镒酸钾标准液10.00mLo

§-H,C,O4溶液台

前m

v

MNH4)2Fe(SO.?溶液

图甲图乙

⑴步骤一中将沉淀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操作名称是O

⑵步骤二中水浴加热并控制温度70~85℃的理由是,加铁氟化钾溶液无蓝色沉淀产生,此操作的

目的是。

⑶步骤三盛装KMnO4标准液的滴定管在滴定前后的液如图乙所示,则消耗KMnCh标准液的体积为

,该滴定管为滴定管(填“酸式”或“碱式”)

(4)步骤四中滴定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若不合并洗涤液,则消耗KMnC>4标准液

的体积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由以上数据计算黄色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26、(10分)葡萄糖酸锌{M[Zn(C6HuO7)2]=455g・moir)是一种重要的补锌试剂,其在医药、食品、饲料、化妆品等领

城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纯净的葡葡糖酸锌为白色晶体,可溶于水,极易溶于热水,不溶于乙醇,化学兴趣小组欲在实

验室制备葡萄糖酸锌并测定产率。实验操作分以下两步:

I.葡萄糖酸(C6Hl2O7)的制备。量取50mL蒸储水于100mL烧杯中,搅拌下缓慢加入2.7mL(0.05mol)浓H2s。4,分

批加入21.5g葡萄糖酸钙{M[Ca(C6HuO7)2]=430g包。1一】,易溶于热水},在90℃条件下,不断搅拌,反应40min后,

趁热过滤。滤液转移至小烧杯,冷却后,缓慢通过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液收集在烧杯中,得到无色的葡葡糖

酸溶液。

H.葡萄糖酸锌的制备。向上述制得的葡萄糖酸溶液中分批加入足量的ZnO,在60C条件下,不断搅拌,反应lh,此

时溶液pHM。趁热减压过滤,冷却结晶,同时加入10mL95%乙醇,经过一系列操作,得到白色晶体,经干燥后称

量晶体的质量为18.2g。

回答下列问题:

⑴制备葡萄糖酸的化学方程式为o

⑵通过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目的是o

(3)检验葡萄糖酸溶液中是否存在SO4?-的操作为o

(4)制备葡萄糖酸时选用的最佳加热方式为o

⑸制备葡萄糖酸锌时加入乙醇的目的是,“一系列操作”具体是指o

⑹葡萄糖酸锌的产率为(用百分数表示),若pH=5时就进行后续操作,产率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7、(12分)辉铜矿与铜蓝矿都是天然含硫铜矿,在地壳中二者常伴生存在。现取一份该伴生矿样品,经检测后确定

仅含CU2S、CuS和惰性杂质。为进一步确定其中CU2S、CuS的含量,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2.6g样品,加入200.0mL0.2000mol-L-i酸性KMnCh溶液,加热(硫元素全部转化为SCh?-),滤去不溶杂质;

②收集滤液至250mL容量瓶中,定容;

③取25.00mL溶液,用0.1000mol・L-iFeS04溶液滴定,消耗20.00mL;

④加入适量NH4HF2溶液(掩蔽Fe3+和Mi?+,使其不再参与其他反应),再加入过量KI固体,轻摇使之溶解并发生反

应:2Cu2++4I=2CuI+l2;

2_2

⑤加入2滴淀粉溶液,用O.lOOOmoLLrNa2s2O3溶液滴定,消耗30.00mL(已知:2S2O3+l2=S4O6"+2r)(>

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Cu2s溶于酸性KMnCh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⑵配制O.lOOOmoFL-iFeSCh溶液时要用煮沸过的稀硫酸,原因是,配制过程中所需玻璃仪器除了烧杯、

玻璃棒、容量瓶外还有;

⑶③中取25.00mL待测溶液所用的仪器是;

(4)⑤中滴定至终点时的现象为;

⑸混合样品中Cu2s和CuS的含量分别为%、%(结果均保留1位小数)。

28、(14分)(一)硫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中有广泛应用。

⑴硫原子最外层有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能量最高的电子其电子云形状是。

⑵硫与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相比,形成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的大小为,从化学键角度解释其原因

(3)棉织物用氯气漂白后,加入Na2s2O3除去余氯,反应中被氧化;若反应中生成0.2molSCV-则转移电

子________moL

(4)同温同浓度的Na2sCh、(NH4)2SO3>NaHSO3三种溶液中c(SO3")最大的是。

2

⑸经测定NaHSO3溶液中C(H2SO3)<C(SO3"),则NaHSCh溶液呈____(填“酸或碱”)性,请结合相关方程式解释原

因_______________o

29、(10分)环氧乙烷(’)、环氧丙烷()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且用途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

1

①CH2=CH2(g)+3O2(g)、•2CO2(g)+2H2O(g)AH1=-1322.5kJ-mol

1

②2\(g)+5O2(g),4CO2(g)+4H2O(g)AH2=-2433.0kJ-mol

1

③2cH2=CH2(g)+C)2(g)-2尸(g)AH3=kJ-mor

(2)某温度下,物质的量均为Imol的CH2=CH2和Ch在0.5L的刚性容器内发生反应③,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

气体总压减少了20%o

①平衡时CH2=CH2(g)的转化率为,达到平衡后,欲增加CH2=CH2(g)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填

一条措施即可)。

②0〜5min内,环氧乙烷的生成速率为o

③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精确到0.01)。

④当进料气CH2=CH2和。2的物质的量不变时,T/C时达到反应平衡,请在图1中画出温度由T/C变化到T2℃的过

程中乙烯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O

慎CH4.H-CHj

tt*

图2

(3)将丙烯与饱和食盐水的电解产物反应,转化为氯丙醇[CH3cH(OH)CH2C1][已知:CH3CH=CH2+H2O+

CI2-CH3CH(OH)CH2CI+HCI],氯丙醇进一步反应生成环氧丙烷,其电解简易装置如图2所示。

①a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0

②b电极区域生成环氧丙烷的化学方程式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D

【解析】

A.乙醇的密度比金属钠小,所以乙醇和金属钠反应钠应沉入试管底部,故A错误;B.因为2NO2-N2()4*H<0,升高温

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热水中Nth的浓度高,故B错误;C.氢氧化钠属于强碱,易潮解容易和玻璃中的

SiO2反应生成硅酸钠,瓶和塞黏在一起,因此应保存在软木塞的试剂瓶中,故C错误;D.D是实验室制备蒸储水的装

置,故D正确;答案:D»

2、D

【解析】

A、Na-K合金常温下为液体,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常用于快中子反应堆的导热剂,故A说法正确;

B、MgO熔沸点高,常用作耐高温材料,故B说法正确;

C、我国最常见的贫血症是缺铁性贫血,铁是制造血红蛋白必不可缺少的原料,因此亚铁盐是常用补血剂,故C说法

正确;

D、石英是SiCh,属于酸性氧化物,与碱能发生反应,因此石英用堪不能熔融碱,常用铁制耳蜗,故D说法错误;

答案选D。

3、C

【解析】

该燃料电池中,负极上燃料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N2H4+2O"4e-=N2T+2H20,故电极甲作负极,电极

乙作正极,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2+4e-=2O*,电池总反应为:N2H4+O2=N2T+2H20,结

合离子的移动方向、电子的方向分析解答。

【详解】

A.放电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即-由电极乙移向电极甲,A项错误;

B.反应生成物均为无毒无害的物质,负极上反应生成氮气,则电池总反应为N2H4+O2=N2f+2H2。,B项错误;

C.由电池总反应为N2H4+O2=N2f+2H20可知,当甲电极上有ImoIN2H4消耗时,乙电极上有ImoKh被还原,所以标

况下乙电极上有22.4LO2参与反应,C项正确;

D.电池外电路的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即由电极甲移向电极乙,D项错误;

答案选C。

4、C

【解析】

A.与端丫是原子不是单质,不互为同素异形体,故A错误;

B.与2:Z是原子不是单质,不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错误;

C.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2黑丫与黑z的中子数都为46,故C正确;

D.与噌Z是不同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5、B

【解析】

丁为无色气体,遇空气变红棕色,则丁为NO,单质Z与化合物甲反应生成NO,则单质Z为O2,化合物甲为NH3,

乙为H2O,能与H2O反应生成氧气的单质为F2,丙为HF,故元素X、Y、Z、W分别为H、N、O、F。据此解答。

【详解】

A.根据以上分析,H、N、O、F四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中F2的氧化性最强,故A正确;

B.常温下N%和HF为气态,H2O在常温下为液态,所以沸点最高的是H2O,故B错误;

C.化合物甲为N%,氨气易液化,液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故常用作致冷剂,故C正确;

D.化合物甲为NH3,乙为H2O,N%和H2O分子均只含极性共价键,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注意丁为无色气体,遇空气变红棕色是解题的突破口,熟

记常见的10电子微粒。

6、D

【解析】

A、0.2mol/L一元酸HA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得到的溶液为0.Imol/L的NaA溶液,若HA为强酸,

则溶液为中性,且c(£)=0.Imol/L,与图不符,所以HA为弱酸,A错误;

B、根据A的分析,可知该溶液的pH>7,B错误;

C、£水解使溶液显碱性,所以溶液中的粒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Na+)>c(A-)>c(O1T)>c(HA)>c(H+),所以X

是OH,Y是HA,Z表示H,,C错误;

D、根据元素守恒,有c(£)+c(HA)=c(Na+),D正确;

答案选D。

7、C

【解析】

A、根据结构可知,分子式为Cl5H22。2,故A错误;

B、分子结构中没有苯环,不属子芳香族化合物,故B错误;

C、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含有较基,能发生酯化反应(取代反应),故C正确;

D、分子中含有一C%等结构,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D错误。

答案选C

8、C

【解析】

A选项,根据分析两种物质变为一种物质,则上述反应属于加成反应,故A正确;

B选项,碳酸亚乙酯的二氯代物只有两种,一种为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另一种是两个碳原子上各一个氯原子,故B正

确;

C选项,碳酸亚乙酯有亚甲基的结构,类似于甲烷的空间结构,不可能所有原子共平面,故C错误;

D选项,Imol碳酸亚乙酯相当于有2moi酯基,因此最多可消耗2moiNaOH发生反应,生成乙二醇和碳酸钠,故D正

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9、D

【解析】

往FeCb和BaCb的混合溶液中通入SO2,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成浅绿色,同时有白色沉淀产生。是因为

SO2+H2O=H2SO3(亚硫酸),H2s03具有很强的还原性,而Fe3+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所以SCh?-和Fe3+发生反应,生成

Fe2+和SO4*,所以溶液颜色由黄变绿(Fe2+),同时有白色沉淀(BaSO4)同时有H2sO4生成,所以酸性增强。

A.该实验表明SO2有还原性,选项A错误;

B.白色沉淀为BaSO4,选项B错误;

C.该实验表明FeCL具有氧化性,选项C错误;

D.反应后溶液酸性增强,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10、A

【解析】

A、升华是从固体变为气体的过程,图中操作名称是加热,选项A不对应;B、由图中装置的仪器以及操作分离互不相

溶的液体,可知本实验操作名称是分液,选项B对应;C、由图中装置的仪器以及操作分离难溶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

可知本实验操作名称过滤,选项C对应;D、由图中装置的仪器以及操作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可知本实验操

作名称蒸储,选项D对应。答案选A。

11、D

【解析】

据淀粉、油脂、蛋白质的性质分析判断。

【详解】

A.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用于工业制肥皂,称为皂化反应,A项错误;

B.淀粉溶液与硫酸溶液共热发生水解反应,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检验水解产物前应加碱中和催化剂硫酸,B

项错误;

C.硫酸铜是重金属盐,加入到蛋白质溶液中出现沉淀,是蛋白质的变性,C项错误;

D.油脂水解生成的高级脂肪酸、蛋白质水解生成的氨基酸,都是电解质,D项正确。

本题选D。

12、A

【解析】

水电离出的c(H+)=1x10-13mol/L,溶液中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浓度为O.lmol/L,该溶液为强酸性或碱性溶液,一定

不会存在碳酸氢根离子;当向该溶液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12后,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说明溶液中一定存在碘离子,

能够与碘离子反应的铁离子一定不会存在。

【详解】

A.酸或碱的溶液抑制水的电离,水电离出的c(H+)=1x10-13moi/L,若为酸性溶液,该溶液pH=l;若为碱性溶液,

该溶液的pH为13,故A正确;

B.溶液中一定不会存在铁离子,若是碱性溶液,一定存在钠离子,故B错误;

C.该溶液中一定存在碘离子,一定不会存在碳酸氢根离子,故C错误;

D.氯气过量,若为酸性溶液,反应后只有一种盐,即氯化钠,故D错误;

故选Ao

13、B

【解析】

A.当向氯水中通入二氧化硫时,氯水中的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在水溶液中能把二氧化硫氧化成硫酸,氯气和二氧化

硫、水的反应方程式为Cl2+SO2+2H2O=H2SO4+2HCI,所以溶液的酸性增强,pH值减小,最后达定值,故A正确;

B.氯化铝和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不和弱碱反应,所以将氨水滴入到一定量氯化铝溶液中沉淀先逐

渐增大最后达到最大值,沉淀不溶解,故B错误;

C.铜先和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硝酸变成稀硝酸,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当

硝酸完全反应时,生成的气体为定值,故c正确;

D.铁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中离子数目增多,氯离子的量不变,所以氯离子的百分含量减少,到三价铁

离子反应完全后,氯离子的百分含量不再变化,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14、D

【解析】

A.甲酸乙酯的结构简式:HCOOCH2cH3,故错误;

B.AF+的结构示意图:028,故错误;

C.次氯酸钠的电子式:,故错误;

D.中子数比质子数多1的磷原子含有16个中子,质量数为31,符号为:;;P,故正确。

故选D。

【点睛】

掌握电子式的书写方法,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中含有电荷和括号,每个原子符号周围一般满足8电子结构。分清原子

之间的共用电子对的数值和写法。

15、C

【解析】

A.①实验缺少酒精喷灯等加热的仪器,①错误;

B.②实验配制稀盐酸时,缺少量取浓盐酸体积的量筒,②错误;

c.③实验可以完成相应的操作,③正确;

D.④实验用H2s04标准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时,缺少胶头滴管、锥形瓶、指示剂等,④错误;

答案选C。

16、B

【解析】

A.a点表示0.lmol•一元弱碱XOH,若a=-8,贝!|c(01T)=l(r3mol/L,所以

C(X+).C(OH]」O3X1O3

Kb(XOH)心=10-5,故A正确;

c(XOH)-(M

B.两者恰好反应时,生成强酸弱碱盐,溶液显酸性。M点AG=O,则溶液中cGT)=c(OH-),溶液呈中性,所以溶质为

XOH和XC1,两者不是恰好完全反应,故B错误;

C.若R点恰好为XC1溶液时,根据物料守恒可得c(X+)+c(XOH)=c(C广),故C正确;

D.M点的溶质为XOH和XC1,继续加入盐酸,直至溶质全部为XC1时,该过程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然后XC1溶液中

再加入盐酸,水的电离程度减小,所以从M点到N点,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故D正确。

故选B。

17、C

【解析】

0.8mol

A.容器I中前5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Cb)=五汇=0-32mol/L・min“,依据速率之比等于计量系数之比,贝!I

5min

V(CO)=V(COC12)=0.32mol/L»min1,故A错误;

B.依据图中数据可知:n和in为等效平衡,升高温度,COCL物质的量减小,说明平衡向逆向移动,则逆向为吸热

反应,正向为放热反应,故B错误;

C.依据方程式:CO(g)+C12(g)#COC12(g),可知:

CO(g)+C12(g)^COC12(g)

起始浓度(mol/L)220

转化浓度(mol/L)1.61.61.6

平衡浓度(mol/L)0.40.41.6

反应平衡常数K=———=10,平衡时CO转化率:1-6mO1/Lx100%=80%;

0.4x0.42mol/L

依据U中数据,结合方程式可知:

CO(g)+C12(g)#COC12(g)

起始浓度(mol/L)22a0

转化浓度(mol/L)111

平衡浓度(mol/L)12a-1

1

I和n温度相同则平衡常数相同则:K=]x(2a_])=10,解得:a=0.55mol,故C正确;

D.CO(g)+C12(g)=COC12(g)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若起始时向容器I加入COO.8m01,Cl20.8mol,相当于给体现减压,

减压平衡向系数大的方向移动,平衡转化率降低,小于80%,故D错误;

故答案为Co

18、D

【解析】

A、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固体部分溶解,说明固体中含有不溶性的物质和可溶性物质,对四个选项

分析比较,都具备该条件;向所得的悬浊液中加入足量稀HNO3,有气体放出,说明有碳酸盐,A中无碳酸盐,A错

误;

B、最后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上层清液呈无色,由于CuSO4溶液显蓝色,不是无色,B错误;

C、Na2s2O3与硝酸反应产生Na2s04、S单质、NO气体,S是淡黄色难溶于水的物质,不是白色固体,C错误;

D、KC1能溶于水,而Ag2c。3不溶于水,加I入HNCh,反应产生AgNO3、CO2气体和H2O,KC1再与AgNCh发生复

分解反应产生AgCl白色不溶于酸的沉淀,符合题意,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该白色粉末为KC1、Ag2cCh,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19、D

【解析】

A.加水稀释,虽然平衡正向移动,但达平衡时,SO3?浓度仍减小,故A错误;

B.氯气与将亚硫酸反应,生成硫酸和盐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溶液pH减小,故B错误;

C.CaSCh与H+反应生成HSO3一,从而增大溶液中的HSCh-浓度,故C错误;

D.通入HC1气体,氢离子浓度增大,第一步电离平衡逆向移动,HSO3-浓度减小,故D正确;

故选D。

20、C

【解析】

A.M中苯环、碳碳双键、碳氧双键均为平面结构,由于单键可以旋转,可知分子中所有原子有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上,

A错误;

B.该物质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聚反应,但由于分子中只有一个竣基,所以不能发生缩聚反应,B错误;

CM与分子式都是C9H8O2,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C正确;

D.M分子中只含有1个我基,所以1molM最多能与0.5molNa2cCh反应,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o

21、C

【解析】

氨水中通入HCL发生NH3•H2O+HC1=NH4C1+H2O,对水的电离抑制能力先减弱后增大,然后逐步分析;

【详解】

-3-1

A、当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n(HCl)=n(NH3•H2O)=20X10LX0.1moI•L=2XlO^mol,标准状况下HCI的体积为

44.8mL,随着HC1的加入,溶液由碱性向酸性变化,b点对应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lOrmol•L7,此时溶液显中性,

溶质为NH3•H2O和NH4C1,即所加HC1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小于44.8mL,故A错误;

+++

B、b点时,溶液显电中性,即c(NH4)=c(Cr),c点溶质为NH4C1,c(Cr)>c(NH4),因此b、c之间溶液中C(NH4)<C(C1

一),故B错误;

++

C、c点溶质为NHKl,NH4a属于强酸弱碱盐,NH4+发生水解,NH4+H2O^=^NH3•H2O+H,加水稀释,促进

水解,n(NH3•氏。)增大,n(NH4+)减小,同一溶液中浓度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即c(NH4+)/c(NH3•%。)减小,故

C正确;

D、d点溶质为NH4cl和HCL溶液显酸性,故D错误,答案选C。

22、B

【解析】

A.A点对应溶液显酸性,即c(H+)>c(OH),结合电荷关系判断;

B.pH=5.3时,即cA)=c(HA),结合HA酸的电离常数Ka的表达式进行计算;

c(HA)

C.在20mLHA溶液中加入10mLNaOH溶液,得到等浓度的HA和NaA混合溶液,根据题意判断出电离程度与水解

程度的大小关系,再分析作答;

c(AJc(A->c(H+)占1

D.----------------------—,Kh为A-的水解常数,据此分析判断。

c(HA)-c(OH-)c(HA)-c(OH-)c(H+)-七3

【详解】

A.A点对应溶液显酸性,即c(H+)>c(OH),溶液中电荷守恒关系为c(Na+)+c(H+)=c(A-)+c(OH),所以

离子浓度关系为c(A。>c(Na+)>c(H+)>c(OH),A项错误;

B.pH=5.3时,1g)=0,即c(A-)=c(HA),HA酸的电离常数Ka=""))=c(H+)=10PH=10-53,B

c(HA)c(HA)

项正确;

in14K

C.由于Ka=10-53>—=U=Kh,所以20mLHA溶液中加入10mLNaOH溶液,得到等浓度的HA和NaA混

Ka

合溶液’混合溶液以电离为主'使c(AD即3黑>。,故B点对应的NaOH溶液的体积小于l°mL,

C项错误;

+

c(A「)c(A-)-c(H)£1

D.£的水解常数Kh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随温度升身而

c(HA)-c(OH)c(HA)-c(OH)c(H+)

减小,D项错误;

答案选B。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3-甲基-1-丁焕(或异戊焕)卤代燃CH3CH(CH3)CHOHCH2OH

【解析】

A是有支链的焕煌,由分子式可知为CH3cH(CH3)C三CH,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E可进一步与漠反应,则E应

为烯烧,结构简式为CH3cH(CH3)CH=CH2,FCH3CH(CH3)CHBrCH2Br,GCH3CH(CH3)CHOHCH2OH,一

定条件下与乙二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H,由H的分子式可知H为缩聚反应的产物,据此解答该题。

【详解】

(1)A是有支链的快烧,为CH3cH(CH3)OCH,名称为3-甲基-1-丁焕(或异戊快);故答案为:3-甲基丁焕(或

异戊烘);

(2)F为CH3cH(CH3)CHBrCH2Br,属于卤代垃;

故答案为:卤代危;

(3)由以上分析可知G为CH3CH(CH3)CHOHCH2OH;

故答案为:CH3CH(CH3)CHOHCH2OHO

24、苯酚C(JCH;+S:鲤11()—<(X'H2CI-HC1还原反应羟基、氯原子

Cl2Hl6。31||/()-(H(lH(1|>(||•(I等

HO人A

Zn(Hg)/HCI丫、

【解析】

根据c结构简式及A分子式知,A为OOH,B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则B为匚,-O<cn.»,A和乙醛发

生取代反应生成B,C发生信息中的反应生成D为,D水解然后酸化得到E为

Ik,由G的结构可知,E中醇羟基与甲醇发生分子间脱水反应生成F,F中酚羟基上H原

子被取代生成G,故F为]卜Y^^('H.CH:()(」L;对比G、美托洛尔的结构可知,G发生开环加成生成H。

据此解答。

【详解】

(1)A为二;>0H,其化学名称是苯酚;

(2)反应B-C的化学方程式为:,+Ch~H()—('(X'lhCl-HC:(C-D的反

应类型为还原反应;

(3)D为11(D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羟基、氯原子;

(4)由结构简式可知G的分子式为:G2Hl6。3;H(美托洛尔)中连接羟基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所以含有1个手

性碳原子;

(5)芳香族化合物X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X符合下列条件:①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醛基;②不与FeCb发生

显色反应,说明不含酚羟基;③含“C-C1”键;④核磁共振氢谱有4个峰,峰面积比为2:2:2:1,符合条件的结

构简式为,等;

(6)苯甲醇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苯甲醛,苯甲醛与苯酚反应生成,最后与Zn(Hg)/HC1

作用得到目标物,其合成路线为

、:或—O^ci,(,

"AlCb

IK)-A

Zn(Hg”HC丫、

25、过滤加快固体溶解,同时防止草酸分解铁氟化钾检验Fe"的存在,防止Fe*干扰草酸的测定25.00mL

2++2+3+

酸式Mn04+5Fe+8H=Mn+5Fe+4H20减小Fe4(C204)5•10H20

【解析】

步骤一草酸和(NH4)2Fe(SO4)2反应生成黄色固体[Fex(C2O4)y-zH2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