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嫂培训-第五章新生儿常见疾病的防治_第1页
月嫂培训-第五章新生儿常见疾病的防治_第2页
月嫂培训-第五章新生儿常见疾病的防治_第3页
月嫂培训-第五章新生儿常见疾病的防治_第4页
月嫂培训-第五章新生儿常见疾病的防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新生儿常见疾病的防治宁医大胡向莲副教授内容提要一、脐炎二、尿布疹三、湿疹四、鹅口疮五、黄疸六、消化不良七、脓疱疮八、脱水热九、呼吸道感染一、脐炎新生儿出生后结扎脐带其残端多在3~7天干燥脱落,有时需10天左右脱落(结扎的方法不同)。【病因】断脐污染,或脱落前后敷料被粪、尿污染。

致病菌以葡萄球菌最常见,其次大肠埃希菌和溶血性链球菌等。一、脐炎【临床表现】1.急性脐炎:脱落伤口延迟不愈,脐轮红肿,脐凹见小肉芽面,少量黏液或脓性分泌物。重者:脐周红肿、变硬,轻压脓液自脐凹流出,有臭味。全身症状不明显;腹膜炎时有不同程度发热和白细胞增高;引起败血症时,患儿则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拒乳、呼吸困难、肝脾大等。一、脐炎2.慢性脐炎:脐窝湿润、肿胀,渗出物有臭味,为脓性或混有血液。分泌物刺激皮肤引起湿疹样改变,甚至糜烂。脐窝内有肉芽组织增生,色泽暗红,凸起,触之出血,多数病程较长,迁延不愈。一、脐炎【治疗】1.轻症:去除局部结痂,用3%双氧水和75%酒精棉签随时清洗;保持脐部干燥。2.重症:医院就诊。【预防】1.保持脐部干燥,尿布不易过长,出生24小时后脐带完全暴露。2.沐浴时贴防水脐贴,结束后用酒精清洁脐窝及周围。二、尿布疹【病因】新生儿皮肤嫩、角质层薄,皮下组织连接不紧,易对不良刺激产生红肿、起泡、糜烂、渗出等炎症性病变和过敏。尿布原材料不合格或生产贮藏中受到化学、物理、生物性污染,或化纤类物品制作尿布。没及时更换尿布,便后没及时清洗臀部等。二、尿布疹【临床表现】皮肤发红,有红色斑点状疹子,破皮、甚至溃烂流水。初期仅在臀部中心处有两块“胭脂样红晕”,继而出现丘疹,严重时皮肤发生糜烂、溃疡,甚至引起败血症。专家认为,尿布疹是由于臀部长期过于潮湿及尿便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二、尿布疹【治疗】1.保持臀部干燥:及时更换,选细软、吸水性强、透气性好的浅色旧棉布或棉织品,尿布外面不包裹塑料布,尿布下垫小棉垫或小布垫,炎热夏季、室温较高时将臀部完全裸露。2.保持尿布清洁:尿布清洗干净,有污物时用碱性小的肥皂或洗衣粉清洗,清水多洗几遍,用开水烫一下,拧干放阳光下晾晒。二、尿布疹3.清洗臀部:每次便后用清水洗净臀部,保持局部清洁。皮肤发红,特别是破溃时,不用肥皂清洗。4.臀红治疗:温水清洗,沾而不擦,涂鞣酸软膏,破溃流水涂氧化锌油,以助吸收促进上皮生长,室温允许下臀部暴露在空气或阳光下,10~20分钟/2~3次/天。三、湿疹【病因】俗称奶癣1.遗传因素:病因复杂,过敏因素是主因,有过敏体质家族史(如父亲、母亲、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员有过湿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过敏性结膜炎、哮喘、食物过敏和药物过敏等)的宝宝易发生湿疹。三、湿疹2.对蛋白不耐受:约20%婴儿对奶蛋白产生不耐受,表现不同程度湿疹,重者腹泻甚至便血。一般婴儿只对牛奶蛋白不耐受,个别孩子对母乳蛋白也不耐受。多于生后1~2月开始,逐渐加重,4个月左右达高峰,随辅食添加开始好转,2岁左右渐消失。少数皮疹越来越重,今后可能会出现食物过敏、过敏性鼻炎,甚至过敏性哮喘。三、湿疹3.诱发因素:许多物质会诱发或加重症状,如食物中蛋白质,尤其是鱼、虾、蛋类及牛乳;接触化学物品(如护肤品、洗浴用品、清洁剂等)、毛制品、化纤物品、植物(各种植物花粉)、动物皮革及羽毛、感染(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日光照射、环境温度高或穿着太厚、寒冷等刺激是湿疹反复发生或加重。4.蛲虫湿疹:蛲虫感染,好发在肛门周围。三、湿疹【临床表现】分两型1.渗出型:多见肥胖儿,初起于两颊,红斑境界不清,有密集针尖大的丘疹、丘疱疹、水疱和渗液;干燥后形成黄色厚薄不一痂皮,剧痒、搔抓、摩擦致部分痂剥脱,显露出多量渗液的鲜红糜烂面。重者累及整个面部及头皮。继发感染见脓疱,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等;少数患儿处理不当扩展至全身变为红皮病,常伴腹泻、营养不良、全身淋巴结肿大等。三、湿疹2.干燥型:见于瘦弱儿,淡红色斑片、密集小丘疹无水疱,皮肤干燥无明显渗出,表面灰白色糠状鳞屑,累及面部、躯干和四肢。慢性时轻度肥厚、皲裂、抓痕或结血痂。3.混合型:湿疹初起为散发或群集小红丘疹或红斑,逐渐增多,可见小水疱,黄白色鳞屑及痂皮,继发感染时,患儿烦躁不安,夜间哭闹,影响睡眠,常到处瘙痒。湿疹病变在表皮,愈后不留瘢痕。三、湿疹【治疗】1.避免冷、热、湿刺激,用含糖皮质激素药物。2.避免化纤衣物及刺激性洗涤剂,避免环境过热、过湿。3.牛奶多次加热,改变其成分,减少致敏因素;母乳产妇忌食刺激性食物。4.不宜过多清洗患部,洗浴水温不宜过热,不用肥皂、化妆品;不穿化纤、羊毛衣服。5.湿疹发作期不做预防接种,预防感染。6.苦瓜熬水擦洗局部,或洗澡。四、鹅口疮【病因】又名雪口病由白色念珠球菌引起,健康儿口腔有寄生,但不致病;发病取决于机体抵抗力,如口腔不洁、营养缺乏等。1.母亲患念珠菌性阴道炎,婴儿出生时接触分泌物感染。2.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乳头不洁。3.接触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玩具,婴幼儿咬手指等。4.幼儿园集体生活交叉感染。5.长期用广谱抗菌素或不适当激素治疗者。四、鹅口疮【临床表现】初期呈白色点状或小片状附着物,渐融合成大片乳白色膜,略凸起,像脓泡样痘痘,棉签难以擦去;好发颊、舌、软腭、口唇部。疼痛烦躁不安、啼哭、哺乳困难,治疗不及时蔓延到咽、扁桃体、牙龈等,重达食道、支气管,出现呼吸、吞咽困难,甚至继发其他细菌感染,造成败血症。四、鹅口疮【治疗】2%碳酸钠溶液擦洗口腔3~5/天,或棉签蘸制霉菌素溶液(制霉菌素1片+温开水10~20毫升)涂于患处,3天后白色膜状物消失,继续涂抹3天;涂药30分钟后吃奶,之后喂温开水,喂奶前清洁奶头,洗净双手;人工喂养奶具严格煮沸消毒;口腔犹如白色雪花层层叠叠,咽喉堵塞,呼吸困难等,及时带宝宝去看医生。五、黄疸新生儿期胆红素代谢异常,血胆红素水平升高出现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分为:1.生理性黄疸: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胆红素足月儿不超过204μmol/L(12mg/dl)早产儿不超过255μmol/L(15mg/dl)。五、黄疸2.病理性黄疸:生后24h出现黄疸,血清胆红素升高〉5mg/(l.d)或>0.5mg/(l.h);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1周至数周内才出现黄疸者。五、黄疸【病因】1.新生儿溶血

:母亲和胎儿间Rh血型不合和ABO血型不合是新生儿溶血病的主因。胎儿血型是由父母双方决定的。如果胎儿从父亲遗传来的血型抗原是母亲所没有的,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后使母亲产生相应的抗体,这些抗体再通过胎盘进入到胎儿体内,导致抗原抗体的免疫反应,发生溶血。五、黄疸新生儿溶血最常见的原因是ABO血型不合,且第一胎就可以发病;以母亲血型为0、胎儿为A或B型最多见,Rh血型不合较少见,在第二胎及以后发病,以母亲为Rh血型阴性,胎儿为Rh血型阳性者发病。五、黄疸2.感染性黄疸:由于病毒或细菌感染,使肝细胞功能损害而发生的黄疸。病毒感染多为宫内感染,以巨细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细菌感染以败血症黄疸最多见。黄疸的特点是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出现持续性黄疸。

五、黄疸3.阻塞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闭锁为常见。黄疸特点是,生后1~2周或3~4周又出现黄疸,逐渐加深,同时大便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甚至呈白陶土色。

五、黄疸4.母乳性黄疸:少数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原因不十分明了。黄疸特点:在生理性黄疸高峰后黄疸继续加重,胆红素可达10~30mg/dl,如继续哺乳,黄疸在高水平状态下继续一段时间后才缓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时,胆红素明显下降达50%,若再次哺乳,胆红素又上升。五、黄疸5.药物因素:诱发红细胞膜缺陷发生溶血,如磺胺、呋喃坦啶、痢特灵、水杨酸盐、维生素K3、樟脑、黄连等;孕母分娩期静滴缩宫素和葡萄糖液量过多,胎儿处低渗状态,致红细胞膜通透性及脆性增加致溶血。五、黄疸【临床表现】1.病史(1)黄疸24小时内出现者,首先考虑新生儿溶血症,其次宫内感染;2~3天出现者以生理性黄疸最常见,ABO溶血症亦应除外;4~7天出现者以母乳性黄疸较多见;7天后出现者败血症、新生儿肺炎,胆道闭锁,母乳性黄疸等均可能。五、黄疸(2)黄疸发展迅速以溶血症最多,其次败血症,新生儿肝炎及胆道闭锁性黄疸发展较慢而持久。(3)粪色甚浅或呈灰白色,尿色深者提示新生儿肝炎或胆道闭锁。(4)妊娠,生产时(胎膜早破,产程延长)感染,临产前母亲用药史等者。五、黄疸2.临床症状(1)生理性黄疸轻者:呈浅黄色,局限于面颈部、巩膜,或波及躯干,2~3日后消退,5~6日皮色恢复正常。重者:黄疸先头后足遍及全身,呕吐物及脑脊液等也黄染,持续达1周以上,特别是早产儿可持续至4周,其粪仍系黄色,尿中无胆红素。五、黄疸(2)轻者肤色呈浅花色,重者较深,但皮肤黄里透红。(3)多见于躯干、巩膜及四肢近端,一般不过肘膝。(4)一般情况好,无贫血及肝脾肿大,肝功能正常,不发生核黄疸。(5)早产儿生理性黄疸多见,延迟1~2天出现,程度较重,消退较迟,延至2~4周。五、黄疸【治疗】1.光照疗法:裸体卧于蓝光箱中,双眼及睾丸用黑布遮盖,用单光或双光照射,持续24~48小时,胆红素降至7mg/l以下停治疗。五、黄疸2.酶诱导剂:苯巴比妥5~6mg/kg/d,多喂糖水加快黄疸消退,不必治疗。3.交换输血:重症母婴血型不合的溶血病,换出抗体和致敏红细胞、减轻溶血,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防止胆红素脑病。五、黄疸【护理】1.出院前了解黄疸程度,出院后仔细观察,黄疸出现开始于头,消退开始于脚,眼睛最早出现,最晚消失,用手按压皮肤任何部位,只要皮肤按压变白就为好转迹象。2.若孩子精神、吃奶不好,体温不稳定,嗜睡,尖声哭叫就应及时就医。五、黄疸【护理】3.观察大便,如突然变白和尿色加深,再加上皮肤越来越黄,应立即到医院就诊。4.在自然光线充足下观看孩子皮肤变化,出院后要继续,照射自然光,但避免直射太阳。5.早开奶、勤哺乳、多喝水,促进胆红素排泄,每天保证6次以上排尿。六、消化不良【病因】1.新生儿胃肠道发育不成熟,消化力和免疫力均弱,而生长发育快,食量增加快,营养需求高,胃肠负担重,易发生消化不良。2.人工喂养中奶量增加太多、太浓,或突然中断母乳喂养改人工喂养;外部环境过热、过冷。3.先天性牛奶过敏者。六、消化不良【临床表现】大便次数增多,且呈浠水状,混有奶瓣;哭闹增加、体重不增。判断标准:一看性状,二看次数,三看状态,四看体重增加情况(600~1000g/m).六、消化不良【护理】1.在1~2天内减少每次喂奶量。2.尽量母乳喂养,混合喂养改为单纯母乳喂养。3.做腹部抚触4.用益生菌七、脓疱疮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以皮肤大疱为主要表现的急性传染性化脓性病变。【病因】1.新生儿皮肤薄嫩,表皮寄生“常驻菌群”尚未形成,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2.新生儿血清IgG低,难以抵挡细菌感染和再感染。3.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进入血液引起畏寒,发热。七、脓疱疮【临床表现】生后4~10天发病,面、躯干、四肢突发大疱,豌豆大到核桃大,疱液初期淡黄色清澈,1~2天后变混浊,疱底见半月形积脓,以后渐增多,但大疱不全化脓,出现水脓疱特征,疱周围无红晕,疱壁薄易破裂,七、脓疱疮破溃后露出鲜红色湿润糜烂面,上面附着薄的黄痂,痂皮脱落后遗留暂时性棕色斑疹,消退后不留痕迹,病变发展迅速,数小时至1~2天波及大部分皮面,黏膜亦可受损。开始无全身症状,以后可有发热和腹泻。七、脓疱疮【治疗】1.立即隔离、就医。2.病情轻者肌注或口服抗菌素;重者静脉滴入抗菌素并配合全身支持疗法,局部外敷1~3%黄连素或0.5%新霉素软膏,四周正常皮肤2~3小时涂70%酒精,减少自然接触传染机会。八、脱水热出生后2~4天,出现发热,体温达38.5℃~39.8℃或更高,并烦躁不安、啼哭、皮肤潮红、口唇粘膜干燥、体重减轻、尿量减少等,其他情况还好,无感染中毒症状,称为“新生儿脱水热”。新生儿脱水热在天气干燥炎热季节发病率较高,若人为地给孩子创造高温环境同样可引起脱水热。八、脱水热新生儿体内水分不足引起发热。1.进入水分不足:出生后经呼吸、皮肤蒸发、大小便等失去相当量水分,而3~4天内母乳分泌量较少,补充不足造成体内水分不足。2.环境温度过高:包裹过厚,体温升高、呼吸增快、皮肤蒸发水分丢失增多。八、脱水热1.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喂5%白糖水,1/2h,15~30ml/次。服液困难给静脉输液。补充足够水分,体温会降至正常,脱水症状自然消失。2.温水擦浴,用纱布蘸擦拭额头、手脚心、颈部、腋下、大腿根部,若腋下体温≥40.5℃或高热抽搐者需急送医院。九、呼吸道感染【病因】出生后不久发病,多为宫内或产道感染,出生后1周以上发病,多为与呼吸道感染病人接触有关。【临床表现】多不典型,体温正常或不升,哭闹、烦躁,或淡漠,吃奶不好,易呛奶,口周发青,口吐白沫,呼吸浅速或不规则。九、呼吸道感染【护理】轻微流涕、鼻塞,其他状况良好,食欲好;正常哺乳注意呛奶,少量多餐,不急予退烧,注意观察。高热儿密切监测体温变化,采用温水擦浴。九、呼吸道感染【治疗】病毒感染多采用中药,如双黄连、抗病毒口服液等,必要时可加用干扰素、丙种球蛋白等提高机体免疫力,除非合并细菌感染,无须用抗生素治疗。高热时物理降温及药物降温。新生儿体温测量法新生儿可选颈前、腋下、口腔或肛门处测量体温,口腔或肛门测得体温较准确,颈前和腋下更方便、安全,颈前和腋下体温正常范围为36℃~37℃,口腔和肛门处体温正常为35.5℃~37.5℃新生儿体温测量法

1.腋下测温:用右手拇、示指握捏体温计末端(非水银端),用腕力快速向下、向外甩动,使水银柱刻度降到35℃以下(避免碰到其他物品),解开或撩起宝宝衣服,将体温表的水银端放置腋窝深处,协助小儿臂夹紧体温表(放在腋窝深处,且紧贴皮肤),5分钟后取出体温表,

新生儿体温测量法手持体温表尾端呈水平位,表上的刻度线与眼睛平行,背光慢慢转动体温表,清楚看到水银柱对应的刻度。正常体温为36℃~37℃,超过者为发热,38℃以下为低热,38℃~39℃为中度发热,39℃以上为高热,发热婴儿每隔2~4小时测量1次,吃退热药或物理降温后30分钟后应测量1次体温。新生儿体温测量法2.肛门测体温:检查体温表无破损,水银柱甩到35℃以下,用酒精棉球擦拭消毒,肛温表圆头处涂凡士林润滑肛门,婴儿俯卧在膝盖上,将表缓缓插入肛门内3~4厘米,手掌放在小儿屁股上,将体温表夹在两手指间(同夹香烟),5~10分钟取出。新生儿体温测量法新生儿哭闹、喂奶、沐浴后,体温都会较平时高,午后或晚上体温比清晨高,环境温度很高也会导致体温增高,有时感染很重反而体温很低,不能仅靠体温判断病情。新生儿喂药法1.哺乳后1~2小时,需空腹服药者,宜在哺乳后3~4小时,准备温开水,药物,小匙,奶瓶,研磨器等2.无论是药片、药粉还是药丸,先溶解在水中,药液温度30℃~35℃为宜。新生儿喂药法宝贝抱在怀里,头部稍高侧卧或头部侧位,用小勺沿嘴角少量多次喂入,或用奶瓶服药,速度缓慢,每次不宜过多,从数滴开始,观察没有呛咳增加到1~2毫升,一次最多喂2~3毫升,以免误吸气管。切忌将药物溶于母乳或代乳品中,忌捏小儿鼻子或用筷子、勺子撬开嘴巴。第三节新生儿意外伤害的防范及紧急处理宁医大胡向莲副教授内容提要一、烫伤二、呛奶三、窒息一、烫伤---分度Ⅰ度烫伤:皮肤表层轻度红肿,无水泡,疼痛明显。Ⅱ度烫伤:真皮损伤,局部红肿疼痛,有大小不等水泡。Ⅲ烫伤:皮下脂肪、肌肉骨骼都有损伤,呈灰或红褐色。一、烫伤【预防】1.洗澡时先放凉水,再放热水,试水温后再洗。2.不要一手抱孩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