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浙江省高三1月选考深研模拟卷(首考专用)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4届浙江省高三1月选考深研模拟卷(首考专用)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4届浙江省高三1月选考深研模拟卷(首考专用)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4届浙江省高三1月选考深研模拟卷(首考专用)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4届浙江省高三1月选考深研模拟卷(首考专用)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浙江省高三1月选考深研模拟卷(首考专用)

考生须知: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

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

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

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K答案》写在本试题

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

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下列做法有利于保

护自然的是()

A.大力提倡使用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

B.工厂产生的废气,若能证明不会毒害人体,则应允许排放

C,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可以放心大胆地使用

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对生态系统的利用程度

[答案XD

"羊解』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最

为有效的措施。(2)易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3)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的

基因进行保护。如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4)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进行保护。

如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

【详析】A、大力提倡使用化肥,会使得土壤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降低,虽然会提高农作

物产量,但是不利于保护自然,A错误;

B、工厂产生的废气的排放,会造成一定的污染,不利于保护自然环境,B错误;

C、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可以放心大胆地使用,若使用不当,会变成非

可再生资源的,C错误;

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对生态系统的利用程度,适当的开发和利

用就是最好的保护,D正确。

故选D。

2.蜂蜜和蜂蜡都是良好的保健品,蜂蜡中富含饱和脂肪酸等脂类物质,而蜂蜜的主要成分

为果糖和葡萄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蜂蜜的主要成分能够水解

B.蜂蜡的主要成分与蜂蜜相比,其氢含量高,彻底氧化分解后能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C,饱和脂肪酸和果糖的组成元素不同

D.蜂蜡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

[答案XB

K祥解》1、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大致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二糖包括蔗糖、

乳糖和麦芽糖,蔗糖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麦芽糖是由2分子葡萄糖组成,乳糖是由葡萄糖

和半乳糖组成,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多糖和二

糖只有水解形成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利用。

2、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之

一,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

【详析】A、蜂蜜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属于单糖,不能再水解,A错误;

B、蜂蜡中富含饱和脂肪酸等脂类物质,而蜂蜜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蜂蜡的主要成

分与蜂蜜的相比,其氢的含量高但氧的含量低,彻底氧化分解后能释放出更多的能量,B正

确;

C、饱和脂肪酸和果糖的组成元素相同,均为C、H、O,C错误;

D、蜂蜡中富含饱和脂肪酸等脂类物质,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D错误。

故选B。

3.美国科学家JamesE.Rothman、RandyW.Schekman以及德国科学家ThomasC.Sudhof,

由于发现了囊泡准确转运物质的调控机制,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细胞内部产

生的一些物质被包裹于膜泡形成囊泡,能在正确的时间把正确的细胞“货物”运送到正确的目

的地。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光面内质网上合成的磷脂、蛋白质和胆固醇需要形成囊泡运输。

B.若细胞内的囊泡运输机制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糖尿病、肿瘤的发生等

C.囊泡运输过程涉及一些细胞器膜的更新,需要ATP供能

D.浆细胞分泌抗体的过程中囊泡运输是按照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的方向运输的

(答案』A

(祥解力由题意知,囊泡的作用是实现细胞内物质转运,由于细胞的调控机制,囊泡能够

准确转运物质,囊泡之所以能把正确的细胞“货物”运送到正确的目的地,是由于囊泡膜上具

有识别作用。

【详析】A、光面内质网是脂质合成的场所,不能合成蛋白质,A错误;

B、若细胞内的囊泡运输机制出现问题,某些激素(如:胰岛素)和免疫活性物质(如:细胞

因子、抗体)的分泌受阻,可能会引起糖尿病、肿瘤的发生等,B正确;

C、囊泡膜的成分与细胞器膜的成分相似,运输过程涉及一些细胞器膜的更新,需要ATP供

能,C正确;

D、抗体属于分泌蛋白,浆细胞分泌抗体的过程中囊泡运输是按照内质网一高尔基体一细胞

膜的方向运输的,D正确。

故选A„

4.南极磷虾广泛分布在南极海域,它们主要摄食海水表层的浮游植物。蓝鲸是南极海域捕

食磷虾量最大的生物。当极昼来临,蓝鲸在南极海域聚集,它们潜入一定深度捕食,回到水

面排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鲸粪中的能量来自浮游植物的次级生产量

B.南极磷虾的生物量可以远高于海水表层的浮游植物

C.极昼来临时,表层水体易出现浮游植物爆发式生长

D.极昼来临时,蓝鲸在南极海域的聚集行为体现了群落的时间结构

(答案》A

[祥解X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详析】A、蓝鲸是南极海域捕食磷虾量最大的生物,鲸粪中的能量属于磷虾流向分解者

的能量,A错误;

B、由于南极海水表层的浮游植物个体小、繁殖快、可以整个被浮游动物吞噬和消化,并迅

速转化为磷虾的生物量,南极磷虾的生物量可以远高于海水表层的浮游植物,B正确;

C、极昼来临时,蓝鲸在南极海域聚集,它们潜入一定深度捕食,回到水面排泄,鲸粪中含

有丰富的氮、磷、铁等,表层水体易出现浮游植物爆发式生长,C正确;

D、极昼来临时,蓝鲸在南极海域的聚集,它们潜入一定深度捕食,回到水面排泄体现了群

落的时间结构,D正确。

故选Ao

5.为探究酶的特性,一同学利用透析袋设计以下装置进行实验。透析袋是由半透膜制成的

袋状容器,其只允许水分子进出。A组透析袋加入淀粉溶液和蔗糖酶,B组等大的透析袋中

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和淀粉酶,A组和B组透析袋均未装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烧杯(装清水)

A.本实验结果可以通过在烧杯中加入碘液进行鉴定

B.实验结束后,两组透析袋的重量均增加,且A组增加的重量等于B组

C.本实验的结论为淀粉酶具有专一性

D.当透析袋呈最大体积时,此时仍在发生渗透作用

1答案》D

(祥解》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其基

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甘酸。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详析】A、本实验结果不可以通过在烧杯中加入碘液进行鉴定,因为烧杯中无论密封袋

内淀粉是否被分解,均不会发生颜色改变,A错误;

B、因为透析袋是由半透膜制成的,当半透膜两侧存在浓度差时,会发生渗透吸水,所以实

验结束透析袋均增重,但由于B组中淀粉被水解成小分子,半透膜两侧浓度差更大,所以

吸水更多,即A组增加的重量少于B组,B错误;

C、本实验采用的是同底异酶的实验设计,其结论为酶具有专一性,C错误;

D、当透析袋呈最大体积时,此时达到渗透平衡,但仍在发生渗透作用,即依然会发生水分

子的进出,D正确。

故选D。

6.氮元素是植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NRT1.1是硝酸盐转运蛋白,相关转运机制

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NCh-通过NRT1.1进入细胞和H+出细胞的方式相同

B.施肥后及时松土可以促进植物细胞对NO3-的吸收

C.N03-进入细胞和H+进出细胞均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性

D.吸收的NO,可用于各种光合色素的合成

k答案》D

k祥解》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自由扩散特点:高浓度

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协助扩散特点: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主

动运输特点: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需要能量。

【详析】A、由图可知,N03一进入细胞需要载体协助,消耗H+的电化学势能,方式为主动

运输,H+出细胞需要消耗ATP,方式为主动运输,A正确;

B、由图可知,NO3一进入细胞需要载体协助,消耗H+的电化学势能,方式为主动运输,施

肥后及时松土有利于有氧呼吸产生能量促进H+出细胞,进而促进植物细胞对NCh-的吸收,

B正确;

C、N03-进入细胞和H+进出细胞均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C正确;

D、光合色素包括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类胡萝卜素不含氮元素,故吸收的NCh-不能用于类

胡萝卜素的合成,D错误;

故选D。

啤酒是一种以大麦芽、啤酒花(一种草本植物)、水为主要原料,经过液态糊化和糖化,再

经过液态发酵酿制而成的酒精饮料。啤酒酿造大致可以分为大麦种子发芽一麦芽糖化一加啤

酒花、煮沸一麦汁发酵一灌装保存等主要流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麦汁发酵是啤酒酿造的重要过程,可以分为接种酵母―充氧-前发酵一封罐-后发酵等

重要步骤。下列关于麦汁发酵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充氧时发酵装置中酵母菌利用氧气进行需氧呼吸,氧气与葡萄糖反应生成CO2

B.后发酵阶段,酵母菌细胞中既有[H]的生成,又有[H]的消耗。

C.后发酵阶段,葡萄糖中的能量主要以热能形式散失,所以发酵装置还需配备降温设备

D.后发酵阶段,丙酮酸生成乙醇的过程中,酵母菌细胞中的ATP也不断增多

8.关于啤酒的酿造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用赤霉素溶液浸泡大麦种子可提高生产效率

B.前发酵过程中,酵母菌以大麦中的淀粉为主要碳源

C.麦汁制备时,煮沸有利于避免发酵过程中杂菌污染

D.后发酵过程中要适时往外排气,发酵后期可以延长排气时间间隔

(答案』7,B8.B

[祥解X主发酵结束后,发酵液还不适合饮用,要在低温、密闭的环境下储存一段时间进

行后发酵,这样才能形成澄清、成熟的啤酒。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随着啤酒品种和口味要求

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7题详析】A、充氧时发酵装置中酵母菌利用氧气进行需氧呼吸,酵母菌有氧呼吸过程中

CO2是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的,该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是由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

的,A错误;

B、后发酵阶段,酵母菌细胞中进行的是无氧呼吸,该过程中既有[H]的生成,又有[H]的消

耗,B正确;

C、后发酵阶段,酵母菌进行的是无氧呼吸,葡萄糖中的能量主要以酒精中化学能的形式存

在,少量的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C错误;

D、后发酵阶段,丙酮酸生成乙醇的过程中,酵母菌细胞中的ATP没有增加,因为该阶段

没有ATP的产生,D错误。

故选B。

【8题详析】A、用赤霉素溶液浸泡大麦种子可提高生产效率,这是因为赤霉素可以促进种

子萌发,通过促进淀粉酶的合成在种子没有发芽的情况下促进了淀粉的分解,因而提高了生

产效率,A正确;

B、酵母细胞呼吸的底物为葡萄糖,不能直接利用淀粉,需要淀粉酶等将淀粉转化成酵母可

利用的糖,B错误;

C、麦汁制备时,煮沸有利于避免发酵过程中杂菌污染,同时也能起到减少氧气含量的作用,

C正确;

D、后发酵过程中酵母菌进行的是无氧呼吸,无氧呼吸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的产生,因此要适

时往外排气,随着糖类的消耗,无氧呼吸逐渐减弱,产生的二氧化碳减少,因此,发酵后期

可以延长排气时间间隔,D正确。

故选Bo

9.奥司他韦(抗病毒药物,可口服)通过抑制甲型流感病毒被膜上的神经氨酸酶,解除甲

型流感病毒出芽后被膜与宿主细胞膜的连接,从而可用于抵抗流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型流感病毒的被膜来自宿主细胞的细胞膜

B.奥司他韦可以抑制甲型流感病毒在细胞内的增殖

C.该药物的选择作用会使病毒的耐药性增强

D.因甲流病毒的遗传物质易突变,所以流感疫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答案XB

K祥解》病毒寄生于活细胞,利用活细胞的原料、能量、场所合成自己需要的物质,进行

复制。病毒为胞内寄生物,进入人体不仅会引起细胞免疫,还会引起体液免疫。

【详析】A、病毒为非细胞生物,没有独立的代谢系统,因而推测,甲型流感病毒的被膜

来自宿主细胞的细胞膜,A正确;

B、题意显示,奥司他韦通过抑制甲型流感病毒被膜上的神经氨酸酶,解除甲型流感病毒出

芽后被膜与宿主细胞膜的连接,从而可用于抵抗流感,可见奥司他韦可以抑制甲型流感病毒

进入细胞内,B错误;

C、该药物的选择作用决定了病毒变异的方向,进而使病毒的耐药性增强,C正确;

D、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RNA易突变,则流感疫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D正确。

故选Bo

10.链霉素是一种抗生素,其能与核糖体的小亚基上的一个位点发生不可逆的结合。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A.链霉素通过影响细菌内的翻译过程,阻止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达到抑菌作用

B.核糖体的小亚基由蛋白质和DNA组成

C.多次使用链霉素,会使细菌产生链霉素抗性,这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D.链霉素与核糖体小亚基的位点结合后,可能会影响tRNA上的密码子与mRNA结合

(答案》A

(祥解力翻译是在核糖体中以mR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tRNA为转运工

具、以细胞质里游离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详析】A、链霉素是一种抗生素,其能与核糖体的小亚基上的一个位点发生不可逆的结

合,进而阻止了翻译过程,即链霉素通过影响细菌内的翻译过程,阻止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达

到抑菌作用,A正确;

B、核糖体的小亚基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B错误;

C、多次使用链霉素,链霉素作为自然选择的因素会使细菌产生链霉素抗性,这不是人工选

择的结果,因为这不是人工选择的目的,C错误;

D、密码子位于mRNA上,D错误。

故选A„

11.种群密度是影响昆虫生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桑螟的寄主植物主要为桑树,是桑树的重

要害虫之一。研究人员以桑螟幼虫为对象,探究了幼虫饲养密度对幼虫存活率的影响,结果

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

幼虫密度佚3)

A.幼虫密度约为1300头/in?时,桑螟幼虫的种内竞争强度最低

B.幼虫存活率始终低于100%可能与饲养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因素有关

C.桑螟的天敌对桑螟幼虫存活率的影响程度也与幼虫密度大小有关

D.可以采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最终降低桑螟幼虫的密度

[答案RA

[祥解X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

和迁出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

数量特征。不同的种群密度差异很大,同一种群密度在不同条件下也有差异。出生率和死亡

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能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详析】A、幼虫密度约为1300头/m2时,幼虫存活率最高,种内竞争不是最低,130头/irf

时种内竞争最低,A错误;

B、幼虫存活率低于100%可能与种内竞争、食物、温度、湿度等有关,B正确;

C、桑螟的天敌作为密度制约因素,其对桑螟幼虫存活率的影响程度也与幼虫密度大小有关,

C正确;

D、桑螟的成虫具有趋光性,因此可以采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来降低成虫的数量进而通过降

低出生率进而最终降低桑螟幼虫的密度,D正确。

故选Ao

12.模型建构是生物学研究上的一个重要方法,下列关于模型建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为了研究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之间的生物量关系,可以建构生物量金字塔模型

B.用6种不同材料建构的DNA双螺旋模型属于物理模型

C.在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中,用5cm长的橡皮泥和8cm长的橡皮泥模拟同源染色体

D.在“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实验中,需要建立以时间为横坐标,根的总长度为纵

坐标的数学模型

K答案』C

"羊解』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模型构

建是生物学教学、研究和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常见的有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

【详析】A、生物量金字塔是按照各级营养级生物的干重绘制出来的一个金字塔图形,为

了研究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之间的生物量关系,可以建构生物量金字塔模型,A正确;

B、DNA是由脱氧核糖、磷酸和4种碱基组成的,用6种不同材料建构的DNA双螺旋模

型属于物理模型,B正确;

C、同源染色体是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能两两配对的两条

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中,需要2种不同颜色、形态大小一般相同的橡皮泥表

示同源染色体,一种颜色表示来自父方,另一种颜色表示来自母方,C错误;

D、在“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实验中,自变量为时间,因变量为根的长度,可建

立以时间为横坐标,根的总长度为纵坐标的数学模型,D正确。

故选C。

13.水稻是人类赖以生存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我们的祖先通过长期不断地实践,把野生

稻驯化成栽培稻。野生稻谷粒细小、芒长、脱壳困难而栽培稻谷粒变大、芒变短甚至无芒、

不易脱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野生稻驯化成栽培稻的过程中,基因库发生定向改变

B.水稻芒的长短变化是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异造成的

C.对驯化后的栽培稻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可保证其各种基因的纯合度

D.野生稻驯化成栽培稻的过程遗传多样性会减少

(答案》A

"羊解』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

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

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

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析】A、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在野生稻驯化成栽培稻

的过程中,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久而久之,基因库也会形成明显的差异,A正确;

B、水稻芒长的变化是人工选择的结果,并没有适应自然环境,B错误;

C、对驯化后的栽培稻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是单倍体植株,高度不育,C错误;

D、野生稻驯化成栽培稻的过程遗传多样性会增加,D错误。

故选A„

14.Transwell实验可模拟肿瘤细胞侵袭过程。取用无血清培养液制成的待测细胞悬液加入膜

上铺有基质胶的上室中,下室为有血清培养液,上下层培养液以一层具有一定孔径的聚碳酸

酯膜分隔开,放入培养箱中培养,通过计数下室的细胞量即可反映细胞的侵袭能力,如图所

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j室

y、无源清培养液/下篁

工5中瘤细胞卜

啰有■/圃Q—基质胶

I//]二』>碳酸酯膜

孔血清培养液

A.需将培养室置于含适宜浓度CCh的培养箱中,以刺激细胞呼吸

B.肿瘤细胞可分泌水解酶将聚碳酸酯膜分解后进入下室

C.血清培养液中含有某些因子促使肿瘤细胞向营养高的下室移动

D.进入下室的肿瘤细胞数量越多,说明肿瘤细胞的分裂能力越强

K答案1C

(祥解》分析题意和题图:将待测细胞悬液加入膜上铺有基质胶的上室中,下室为有血清

培养液,一段时间后计数下室的细胞量即可反映细胞的侵袭能力,数量越多,则说明癌细胞

的侵袭能力越强。

【详析】A、需将培养室置于含适宜浓度CCh的培养箱中,以维持培养液的pH,A错误;

B、一开始将肿瘤细胞加入膜上铺有基质胶的上室中,一段时间后在下室发现肿瘤细胞,说

明肿瘤细胞可分泌水解酶将基质胶中的成分分解后进入下室,B错误;

C、上室含无血清培养液,下室含血清培养液,加入上室的肿瘤细胞一段时间后出现在下室

中,说明血清培养液中含有某些因子促使肿瘤细胞向营养高的下室移动,c正确;

D、由题意可知,可通过计数下室的细胞量即可反映细胞的侵袭能力,若进入下室的肿瘤细

胞数量越多,说明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越强,但不能说明肿瘤细胞的分裂能力越强,D错误。

故选C。

15.科学家在果蝇唾腺细胞中发现了多线染色体。多线染色体的形成是由于染色体复制10

次,每次复制产生的染色单体直接分离形成子染色体并行排列,且同源染色体发生配对,紧

密结合形成非常巨大的染色体,多线化的细胞均处于永久间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多线染色体含有21。条子染色体

B.多线染色体的形成通常会进行着丝粒的分裂

C.多线染色体与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相比,染色质丝螺旋化程度要低

D.多线化的细胞中会发生纺锤体、纺锤丝周期性出现和消失的现象

[答案XD

[祥解了有丝分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为了描述方便起见,习惯上按先后顺序划分为间期、

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五个时期:①间期:主要进行染色体的复制,即DNA的复制和有

关蛋白质的合成,它包括Gi、S、G2三个时期;②前期最大特点是:核膜逐渐解体、核仁

逐渐消失,植物细胞由两极发出纺锤丝,动物细胞两组中心粒分别移到细胞两极,由中心粒

发出星射线;③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此时染色体的形态、数目最清楚,我们常找

有丝分裂中期细胞来观察染色体的形态、数目;④后期:着丝粒分开,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在纺锤丝牵引下移到细胞两极,此时染色体加倍;⑤末期:核膜、核仁重现,染色体变成染

色丝,植物细胞中央形成细胞板,一个细胞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动物细胞膜从中间内陷,

一个细胞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

【详析】A、由题干“多线染色体的形成是由于染色体复制10次,每次复制产生的染色单

体直接分离形成子染色体并行排列”及“同源染色体发生配对”可知,多线染色体含有21。条子

染色体,A正确;

B、由题意,每次复制产生的染色单体直接分离形成子染色体并行排列可知,多线染色体的

形成通常会进行着丝粒的分裂,B正确;

C、由题干“多线化的细胞均处于永久间期”可知,多线染色体与处于分裂中期(已高度螺旋)

的染色体相比,染色质丝螺旋化程度要低,C正确;

D、由题干“多线化的细胞均处于永久间期”可知,其不能进入分裂期,因此多线染色体的形

成过程中不会发生核膜、核仁周期性消失和重建的现象,D错误。

故选D。

16.在大鼠中,相较于表现出较少育婴行为的雌鼠的后代,表现出良好育婴行为的雌鼠的后

代会产生较少的焦虑行为,大脑海马区糖皮质激素受体(GR)含量也更多。通过比较两种

雌鼠后代的gr基因,发现表现出较少育婴行为的雌鼠的后代在gr基因启动子位点上的甲基

化程度更高,并且这种差异和焦虑行为可以遗传给下一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为判断gr基因是否发生了甲基化可通过测定gr基因中脱氧核糖核甘酸序列来检测

B.gr基因的甲基化,使染色质高度螺旋化,抑制了与焦虑行为相关的激素受体基因的转录

C.DNA甲基化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不变,仍可通过半保留复制将遗传信息遗传给后代

D.更多的糖皮质激素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可使机体对有害刺激的耐受力大为增强

k答案』A

"羊解』根据题干信息“较少育婴行为雌鼠的后代在gr基因启动子位点上的甲基化程度更

高,并且这种差异和焦虑行为可以遗传给下一代”,说明较少育婴行为与甲基化有关。生物

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现发生可遗传的现象称为表观遗传。

【详析】A、甲基化不改变脱氧核甘酸序列,因此不能通过测定gr基因中脱氧核糖核甘酸

序列来检测基因是否发生了甲基化,A错误;

B、gr基因的甲基化使染色质高度螺旋化,DNA双链不易打开,无法驱动与焦虑行为相关

的激素受体基因的转录,B正确;

C、DNA甲基化不改变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不改变碱基排列顺序,能通过半保留复制将遗

传信息遗传给后代,C正确;

D、更多的糖皮质激素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可减少个体的焦虑行为,可使机体对有害刺

激的耐受力大为增强,D正确。

故选A„

17.多年生植物甲为一种重要经济作物,果实采收期一般在10月,在生长过程中常受到寄

生植物乙的危害(植物乙的果实成熟期为当年10月到次年2月)。为阻断植物乙的传播和

蔓延,科研人员选用不同稀释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M喷施处理,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

一稀释浓度为1/100

・稀释浓度为1/200

,稀释浓度为1/400

一对照组

510152025

喷药后时间/天喷药后时间/天

不同浓度M对甲的影响不同浓度M对乙的影响

A.为防治乙的危害,M的稀释浓度应选用1/400

B.喷施M的时间应选择在10月份之前

C.植物生长调节剂M可能是脱落酸的类似物

D.M对植物的作用效果与其浓度及作用对象有关

K答案XB

K祥解》左图表示的是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M对甲的影响,浓度高可提高落叶率,甲

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应减少落叶;右图表示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M对乙的影响,为阻

断植物乙的传播和蔓延,落叶率高更好。

【详析】A、左图表示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M对甲的影响,浓度越高落叶率越高,甲

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应减少落叶,右图表示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M对乙的影响,为阻

断植物乙的传播和蔓延,落叶率高更好,综合分析为防治乙的危害,M的稀释浓度应选用

1/400,A正确;

B、本实验应该减弱喷施M对甲果实的影响,避免影响其产量,且植物乙果实成熟期较长,

成熟期大部分时间晚于植物甲,故喷施M时间选择甲果实采收后,乙果实未大量成熟前,

10月份之后,B错误;

C、喷物生长调节剂M后,甲、乙植物落叶率增加,说明植物生长调节剂M与植物激素脱

落酸的作用相似,均能促进叶片脱落,C正确;

D、分析题图可知,不同浓度的M对甲、乙植物的作用不同,故M对植物的作用效果与其

浓度及作用对象有关,D正确;

故选B。

18.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神经元损伤性疾病。为研究ALS患者神经元的电生理

变化及双氧善黄素(DMC)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研究人员将健康人和ALS患者的神经元

置于含120mmol/LNaCl、3mmol/LKC1的溶液中进行了相关实验(当膜电位去极化到某一

临界值时,产生动作电位,膜电位的这一临界值称为阈电位),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

错误的是()

go

-4

B3

-3o

-o#--2母

-1意

s.mo(

vm

o)V

-4O)

-2

健康人ALS患者健康人ALS患者

健康人和ALS患者的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和阈电位情况DMC对ALS患者神经元的阈电位影响情况

A.若将神经元外溶液中的KC1浓度增至50mmol/L,则静息电位绝对值变小

B.一定范围内,神经纤维的阈电位绝对值越大,产生动作电位所需要的刺激强度越大

C.ALS患者因阈电位绝对值增大,导致神经元轴突过度兴奋,引起神经元不可逆的损伤

D.DMC通过降低阈电位的绝对值,降低了神经元轴突兴奋性,从而保护神经元

[答案XB

[祥解》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

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

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钾离子浓度会影响静息电位,而动作电位受到钠离子浓度的影响。

【详析】A、静息电位的产生是钾离子外流引起的,若将神经元外溶液中的KC1浓度增至

50mmol/L,则外流的钾离子量减少,则静息电位绝对值变小,A正确;

B、阈电位是指当膜电位去极化到某一临界值(负值)时,会引发特殊类型的离子通道大量

开放,而产生动作电位。静息电位为负值,因此一定范围内,神经纤维的阈电位绝对值越大,

则两者之间的差值越小,产生动作电位所需的刺激强度就越小,B错误;

C、结合图示可知,ALS患者阈电位绝对值大于健康人,由此可推测ALS患者因阈电位绝

对值增大,增强了神经元轴突兴奋性,引起神经元不可逆的损伤,C正确;

D、结合图示结果可知,DMC通过降低阈电位的绝对值,降低了神经元轴突兴奋性,从而

保护神经元,故DMC可成为治疗ALS疾病的药物,D正确。

故选B。

19.某研究小组对基因型为BbDd(B和d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b和D位于同一条染色体

上)的二倍体动物(2n=4)进行了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相关研究:用32P分别将一个卵原

细胞和相同基因型雄性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的DNA完全标记,卵原细胞在含32P的培养液

中培养得到卵细胞甲,精原细胞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得到精子乙,再将甲、乙受精形

成受精卵丙(假定细胞分裂过程中均不存在染色体交换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提取卵细胞甲和精子乙的核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其离心后得到的条带相同

B.受精卵丙的基因型可能为BBDD

C.丙细胞染色质上有8条DNA单链被32P标记

D.若丙细胞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进行1次有丝分裂,则子细胞中含32P标记的染色体数为

2条或3条或4条

[答案』D

k祥解I减数分裂,细胞复制一次连续分裂两次,有丝分裂,细胞复制一次分裂一次,二

者在复制时DNA均为半保留复制。

【详析】A、被标记的卵原细胞在含32P的培养液中经减数分裂得到卵细胞甲,DNA两条

链全部被32P标记,被标记的精原细胞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经减数分裂得到精子乙,一个

DNA中有一条链被32P标记,一条链不被32P标记,离心后得到的条带不同,A错误;

B、细胞分裂过程中均不存在染色体交换现象,B和d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b和D位于同

一条染色体上,卵细胞甲可能为Bd或bD,精子乙可能为Bd或bD,受精卵丙的基因型可

能为BBDD,B错误;

C、卵细胞甲染色质上有4条DNA单链被32P标记,精子乙染色质上有2条DNA单链被32P

标记,受精卵病染色质上有8条DNA单链被32P标记,C错误;

D、丙细胞染色体其中有2条的DNA只有一条DNA单链被标记,根据半保留复制,若丙

细胞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进行1次有丝分裂,则子细胞中含32P标记的染色体数为2条(均

为亲代细胞中没有被标记的DNA母链复制而来)或3条(其中有1条为亲代细胞中没有被

标记的DNA母链复制而来)或4条(均为亲代细胞中被标记的母链复制而来),D正确;

故选D。

20.果蝇的有眼与无眼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正常毛与短毛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

制,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一群有眼正常毛雌蝇与一群无眼正常毛雄蝇交配,Fi

的表型及比例如下表。不考虑突变、交叉互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项目有眼正常毛有眼短毛无眼正常毛无眼短毛

Fi雄蝇3311

Fi雌蝇6020

A.果蝇的有眼与无眼、正常毛与短毛的遗传分别遵循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B.亲代有眼正常毛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

C.Fi自由交配,F2的基因型共有15种

D.选取Fi中有眼果蝇进行随机交配,下一代中出现的表型占比最少的是无眼短毛雌果蝇,

占比为1/64

[答案XB

K祥解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

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析】A、果蝇的有眼与无眼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正常毛与短毛由另一对等位基

因B/b控制,等位基因均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

体的分开而分离,因此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均遵循孟德尔的分离定律,A正确;

B、一群有眼正常毛雌蝇与一群无眼正常毛雄蝇交配,子一代中有眼和无眼的比例无论雌雄

均表现为3:1,说明A/a位于常染色体上,且有眼对无眼为显性,说明亲本雌蝇的基因型

为AA和Aa;子一代雌蝇均为正常毛,雄蝇中正常毛和短毛的比例为1:1,因此可知B/b

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雌蝇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Xb,B错误;

C、结合B项分析可知,亲代雌蝇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Xb、aaXBY,因此,Fi的基

因型为AaXBX13、AaXBX\aaXBXB,aaXBX\AaXBY>AaXbY>aaXBY,aaXbY,Fi自由交

配,F2的基因型共有3x5=15种,C正确;

D、Fi中有眼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13、AaXBXb、AaXBY,AaXbY,它们进行随机交配,下

一代中表现为无眼个体的的比例为1/4,表型为短毛雌果蝇的比例为1/4x1/4=1/16,可见子

代中占比最少的是无眼短毛雌果蝇,且为1/64,D正确。

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21.某湖泊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过度流入被严重污染,研究人员利用生态工程原理引

入苦草、黑藻等沉水植物和螺狮等底栖动物进行生态修复并建成了人工湿地公园,既实现了

污水净化,同时又为人们提供休闲的场所。

(1)在修复该生态系统时要控制污水流入的速率,除了有利于一外,还有利于植物对无

机盐的充分吸收,防止水体富营养化。该生态系统修复后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其群落演替

类型是一。生态修复过程中,植物引种采取的措施有一(写出2点)。

(2)沉水植物大量繁殖后,部分浮游植物的生物量下降,大型底栖动物的数量有所增加,

这是在一水平上研究的结果。沉水植物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吸引浮游动物栖息在其叶表面,

从而抚育出高密度的浮游动物。浮游动物能够大量捕食浮游藻类,也间接地控制了藻类的数

量。这体现出信息传递的作用是能调节生物的—,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生态修复后,湖内养殖有青鱼、端鱼等家鱼,各类家鱼在水体中分层分布,且摄食的

食物存在较大差异,可混合饲养,其优点为—o为了更合理地利用湖泊内的渔业资源,研

究人员对该湖泊的鳗鱼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分析。捕捞鳗鱼时渔网网眼的大小会对湖泊中牖

鱼种群的—(填种群特征)产生影响,从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采用标志重捕法对鲤鱼种

群数量进行调查时,首捕时用大网眼渔网捕捞80条并标记,重捕时用小网眼渔网捕捞825

条,其中小鱼(不能被大网眼渔网捕到)725条,带标记的鱼5条,则湖泊中鲤鱼数量约为

一条。养殖鱼类时,需要根据能量流动特点,合理确定鱼的放养量,才能保证鱼的持续高

产,这说明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为—o

(答案X(1)①.有机污染物被充分分解②.次生演替③.引进能适应当地环境的

植物;引进不会对当地造成生物入侵的植物

(2)①.群落②.种间关系

(3)①.提高空间和饵料(资源)的利用率②.年龄结构③.13200④.帮助人

们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祥解》1、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

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2、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

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小问1详析】在修复该生态系统时要控制污水流入的速率,这样能使微生物对有机污染

物被充分分解,同时也有利于植物对无机盐的充分吸收,防止水体富营养化。该生态系统修

复后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其群落演替类型是次生演替,因为该演替过程发生在生态修复过

程中,其中植物的繁殖体依然存在。生态修复过程中,植物引种应该选择能适应当地环境的

植物,且注意引进不会对当地造成生物入侵的植物,该措施应用的是协调原理。

【小问2详析】沉水植物大量繁殖后,部分浮游植物的生物量下降,大型底栖动物的数量

有所增加,这是物种丰富度的改变,是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结果。沉水植物通过一定的信息

传递吸引浮游动物栖息在其叶表面,从而抚育出高密度的浮游动物。浮游动物能够大量捕食

浮游藻类,也间接地控制了藻类的数量,该实例说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

关系,进而可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小问3详析】生态修复后,湖内养殖有青鱼、鳗鱼等家鱼,各类家鱼在水体中分层分布,

且摄食的食物存在较大差异,可混合饲养,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群落内的空间、资源,提高空

间和饵料(资源)的利用率。为了更合理地利用湖泊内的渔业资源,研究人员对该湖泊的鳗

鱼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分析。捕捞鳗鱼时渔网网眼的大小会对湖泊中鳗鱼种群的年龄结构产

生影响,进而影响了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采用标志重捕法对域鱼种群

数量进行调查时,首捕时用大网眼渔网捕捞80条并标记,重捕时用小网眼渔网捕捞825条,

其中小鱼(不能被大网眼渔网捕到)725条,带标记的鱼5条,根据标记重捕法的计算公式

进行计算,则湖泊中大触鱼数量约为80x(825-725)+5=1600条,根据二次捕获中大鱼的占

比可计算该胡泊中鲤鱼的数量为1600x825+(825-725)=13200条。养殖鱼类时,需要根据

能量流动特点,合理确定鱼的放养量,才能保证鱼的持续高产,使鱼的种群数量维持在K/2,

因为此时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这样可以帮助人们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

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避免了能量的浪费。

22.番茄营养价值高于一般蔬菜,栽培广泛。图1是番茄植株光合作用场所及过程示意图。

为提高温室番茄产量,研究温室补光情况对番茄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

(

%

¥・

Z.

o

u

注:本实验红蓝复合光的红光与蓝光的比例为7:3。

图2

(1)据图2分析,本实验的可变因素为—o图图中的净光合速率用一来表示。

(2)图I中吸收可见光的色素位于结构[]—上,用—法将色素分离后,在滤纸条上

最上端的色素主要吸收波长—(填“长”或“短”)的可见光。

(3)根据图2实验结果分析,与对照组对比,补红蓝复合光、补蓝光和补红光均能一番

茄植株的净光合速率,其原因为一。

(4)为提高温室番茄产量,某研究者据图2分析,认为“每日补照4h红蓝复合光”为最佳

补光方案,写出该方案的合理与局限之处:—=

k答案可(1)①.补光时长和补光光质种类②.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二氧化碳吸收量

(2)①.[1]类囊体膜②.纸层析③.短

(3)①.提高②.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补红蓝复合光、补蓝光和补红光均能

提高叶绿素吸收的光的总量,从而提高净光合速率

(4)合理:补红蓝复合光时,光合速率提高,照射时间4h,净光合速率最高,番茄积累的

有机物最多;局限:本实验没有补光大于4h的数据,无法判断每日补光4h是否是最佳,

也无法获知红蓝复合光两种光的比例是否会对实验造成影响

[祥解X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发生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上,色素吸收光能、传递光能,并将一部分光能用于水的光解生成[H]和氧气,另一部分光

能用于合成ATP;暗反应发生场所是叶绿体基质中,首先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即二氧化碳

和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分子的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在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的作用

下被还原,进而合成有机物。

题图分析,图1中反应I为光反应,反应II为暗反应,A表示氧气,B表示ATP和NADPH,

C表示C3,D表示C5;

【小问1详析】图2是研究温室补光情况对番茄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本实验的自变量

是补光时长和补光光质种类,因变量是净光合速率的变化。结合图示可知,图中的净光合速

率可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二氧化碳吸收量,也可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氧气的吸收量

表示。

【小问2详析】图I中吸收可见光的色素位于结构①类囊体膜上,因此,光反应的场所是

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用纸层析法可将色素分离,其原理是根据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

度不同设计的,在滤纸条上最上端的色素为胡萝卜素,该色素主要吸收蓝紫光,蓝紫光的波

长属于较“短”)的可见光。

【小问3详析】根据图2实验结果分析,与对照组对比,无论哪个时间段,补红蓝复合光、

补蓝光和补红光均能提高番茄植株的净光合速率,且补充红蓝复合光效果更好,这是因为叶

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补红蓝复合光、补蓝光和补红光均能提高叶绿素吸收的光的总

量,从而提高净光合速率。

【小问4详析】据图2实验结果显示,每日补照4h红蓝复合光净光合速率增加更多,因

而认为“每日补照4h红蓝复合光”为最佳补光方案,其合理性表现在补红蓝复合光时,光合

速率提高,照射时间4h,净光合速率最高,番茄积累的有机物最多;其局限表现在:本实

验没有补光大于4h的数据,无法判断每日补光4h是否是最佳,也无法获知红蓝复合光两

种光的比例是否会对实验造成影响,更没有探究补充光照消耗的价值能否通过增加净光合速

率获得补充。

23.花椰菜易受黑腐病菌的危害而患黑腐病,野生黑芥具有黑腐病的抗性基因。用一定剂量

的紫外线处理黑芥原生质体可使其染色体片段化,并丧失再生能力。再按照下列流程操作可

以获得抗黑腐病的杂种植株。回答下列问题:

A细胞为光照培养下的抗病型黑芥的幼叶细胞,B细胞为暗培养下的易感病型花椰菜的幼叶细胞

图1

(1)过程①所需的酶是—,该过程中酶液处理时间不宜过长,其原因是—O酶解后其

经银丝网过滤,然后将滤液离心,弃去—,将离心下来的原生质体重新悬浮。

(2)过程②可利用—试剂促融,原生质体培养液中需要加入适宜浓度的甘露醇以保持一

定的渗透压,其作用是一o

(3)在过程③再生细胞壁的过程中,显著活跃的细胞器是—o在培养3天内,用显微镜

观察细胞中是否存在供体的一,作为早期鉴别融合细胞的标志,也可以取再生植株和双亲

植株的根尖制成装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比较染色体的一。

(4)在过程④与⑤中将杂种细胞移至新的培养基中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后将所得愈伤组织

转至发芽培养基形成芽,再在另一培养基上形成根,上述几种培养基中成分的主要区别是

一,该培养过程是利用一途径获得再生植株。

(5)为了鉴定杂种植株,可以设计一对花椰菜和黑芥及再生植株1〜4的基因组DNA

进行PCR扩增,对扩增后的产物进行—后得到相应的条带(如图2所示),据图判断,再

生植株1〜4中一定是杂种植株的有o

花椰菜1234黑芥碱基对

----------1500

1300

1000

-----------------------------600

—————300

图2

K答案》(1)①.纤维素酶和果胶酶②.酶解时间过长易导致原生质体损伤,影响原生

质体的活性,使其再生能力下降,影响融合③.上清液

(2)①.PEG②.保持原生质体完整性

(3)①.高尔基体②.叶绿体③.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4)①.植物激素的浓度和配比②.器官发生

(5)①.特异性引物②.琼脂糖凝胶电泳③.1、2、4

(祥解》分题图:图示为采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抗黑腐病杂种植株的流程图,其中

①表示采用酶解法(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的过程;②表示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过

程;之后再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即可得到杂种植株。

【小问1详析】图中①表示采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的过程,该过程中酶液处理

时间不宜过长,其原因是酶解时间过长易导致原生质体损伤,影响原生质体的活性,使其再

生能力下降,影响融合;酶解后其经银丝网过滤,然后将滤液离心,原生质体质量大,离心

后在沉淀物中,弃去上清液,将离心下来的原生质体重新悬浮;

【小问2详析】过程②是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可利用PEG试剂促融,原生质体培养液中需

要加入适宜浓度的甘露醇以保持一定的渗透压,防止细胞吸水涨破或过度失水死亡,其作用

是保持原生质体完整性;

【小问3详析】过程③再生细胞壁的过程中,显著活跃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高尔基体与

细胞壁的形成有关。用于融合的两个细胞,一个是黑芥苗的叶肉细胞,一个是花椰菜的根部

细胞,其中供体细胞特有的结构是叶绿体,因此可通过观察叶绿体的有无作为初步筛选杂种

细胞的标志。也可以取再生植株和双亲植株的根尖制成装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比较染色

体的形态和数目。观察染色体要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后再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小问4详析】植物激素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

激素,它们的浓度、比例等都会影响植物细胞的发育方向。在过程④脱分化与⑤再分化中将

杂种细胞移至新的培养基中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后将所得愈伤组织转至发芽培养基形成芽,

再在另一培养基上形成根,上述几种培养基中成分的主要区别是植物激素的浓度和配比,该

培养过程是利用器官发生途径获得再生植株;

【小问5详析】引物是根据目的基因两侧的一段核昔酸序列设计的。为了鉴定杂种植株,

可以设计特异性引物对花椰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