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上学期化学《第1课时 反应热与焓变》教学课件_第1页
高中二年级上学期化学《第1课时 反应热与焓变》教学课件_第2页
高中二年级上学期化学《第1课时 反应热与焓变》教学课件_第3页
高中二年级上学期化学《第1课时 反应热与焓变》教学课件_第4页
高中二年级上学期化学《第1课时 反应热与焓变》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课时

反应热与焓变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一节

反应热学习目标1、能辨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能解释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

2、知道反应热、中和热的概念,中和热的测定方法,并能根据测定数据计算反应热。3、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建构模型,并解释反应热产生的原因。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火箭发射需要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是怎么产生的?这里面包含了哪些形式的能量转换?化学反应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光能热能【知识回顾】——1、化学反应的特征电能化学反应物质变化能量变化热能【知识回顾】——1、化学反应的特征释放吸收化学反应吸热反应放热反应①所有燃烧反应;②大多数化合反应;③酸碱中和反应;④金属与酸或水的置换反应;⑤物质的缓慢氧化;⑥铝热反应。①大多数分解反应③高温条件下C、H2、CO作还原剂的反应。②Ba(OH)2·8H2O与NH4Cl反应;【知识回顾】——2、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释放吸收任务一、反应热及其测定与体系相互影响的其他部分,如试管、空气等反应物:盐酸、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HCl+NaOH=NaCl+H2O生成物:NaCl、H2O(以盐酸与NaOH溶液的反应为例)一、反应热及其测定1.体系与环境体系环境(系统)热量一、反应热及其测定2.反应热反应热:在等温条件下①,化学反应体系向环境释放或从环境吸收的热量,称为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①等温:指化学反应发生后,使反应后体系的温度恢复到反应前体系的温度,即反应前后体系的温度相等。热量一个反应的反应热是多少?如何测定反应热?一、反应热及其测定3.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以盐酸与NaOH溶液的反应为例)测定装置热量温度不变温度升高

Q=mCΔt一、反应热及其测定3.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Q: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

m:反应混合液的质量。

C:反应混合液的比热容。

Δt: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差值。

Q=mCΔt测定原理测定装置(以盐酸与NaOH溶液的反应为例)一、反应热及其测定3.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数据处理

Q=mCΔt取平均值盐酸的质量m1=50mL×1g/mL=50g,NaOH溶液的质量m2=50mL×1g/mL=50g;比热容c=4.18J/(g.℃)一、反应热及其测定3.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数据处理

Q=mCΔtn(H2O)=每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量=n(H2O)Q=(50g+50g)×4.18J/(g.℃)×(t终-t始)℃=0.05L×0.50mol/L=0.025mol0.025mol(50g+50g)×4.18J/(g.℃)×(t终-t始)℃HCl+NaOH=NaCl+H2O溶液浓度要准确一、反应热及其测定3.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注意事项减少热量损失①装置的保温隔热效果要好②小烧杯与大烧杯的杯口要平③操作时动作要快④NaOH溶液的浓度需稍大于盐酸的浓度,以保证盐酸被完全中和一、反应热及其测定3.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中和热

大量实验测得,在25℃和101kpa下强酸稀溶液与强碱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57.3kJ的热量。必须选用强酸强碱的稀溶液①弱酸弱碱稀溶液电离吸热,故生成1molH2O放热<

57.3kJ。②浓溶液稀释或固体溶解会放热,故生成1molH2O放热>57.3kJ。任务二、反应热与焓变二、反应热与焓变1.概念理解内能:内能是体系内物质的各种能量的总和,受温度、压强和物质的聚集状态等影响,符号U。焓:焓是物质所具有的能量,是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符号是H。焓变:对于一个化学反应,生成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称为焓变。

表达式:ΔH=H(生成物)-H(反应物)

在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热等于反应的焓变。符号:ΔH;

单位:KJ/mol或kJ·mol-1二、反应热与焓变2.焓变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焓(H)反应物生成物焓(H)反应物生成物△H=H(生成物)-H(反应物)<0H(反应物)>H(生成物)即△H为“-”反应体系对环境放热,其焓减小放热反应△H=H(生成物)-H(反应物)>0即△H为“+”反应体系对环境吸热,其焓增大吸热反应H(反应物)<H(生成物)表达式:ΔH=H(生成物)-H(反应物)宏观分析例如:常温常压下,1molH2(g)和1molCl2(g)完全反应,生成2molHCl(g),放出184.6KJ的热量,该反应的反应热为

常温常压下,1molC(石墨)和1molH2O(g)完全反应,生成1molCO(g)和1molH2(g),需要吸收131.5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反应热为

。一、反应热及其测定放热反应:ΔH<0,为负值,带“-”2.焓变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吸热反应:ΔH>0,为正值,带“+”书写时,ΔH的“+”“-”不能省略△H=-184.6KJ/mol△H=+131.5KJ/mol二、反应热与焓变2.焓变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微观分析化学反应物质变化反应物生成物旧化学键断裂新化学键形成能量变化吸收能量放出能量热效应差值

一个反应的反应热(焓变),决定于该反应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的相对大小。表达式:△H=断键吸收的能量-成键放出的能量本质二、反应热与焓变2.焓变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表达式:ΔH=断键吸收的能量

-成键放出的能量断键吸收的能量成键放出的能量放热反应

断键吸收的能量成键放出的能量ΔH=a-b<0ΔH=a-b>0吸热反应

二、反应热与焓变2.焓变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H2(g)+Cl2(g)=2HCl(g)HHClClHClHCl键能:断开或形成1mol化学键所吸收或放出的能量,单位KJ/mol。△H=(436+243)-(431+431)=-183KJ/mol表达式:ΔH=断键吸收的能量

-成键放出的能量=反应物的总键能

-

生成物的总键能宏观分析微观分析反应热与物质的内能大小有关表达式:ΔH=H(生成物)-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