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册模拟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黑龙江省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册模拟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黑龙江省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册模拟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黑龙江省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册模拟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黑龙江省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册模拟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模拟测试化学

试题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单选题

1.化学与生活、生产及科技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臭氧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B.奥运火炬“飞扬”外壳采用的耐高温碳纤维材料,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采用的高强度新型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D.纳米铁粉主要通过物理吸附作用除去污水中的Cu"、Ag+、Hg2+

2.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B.S>结构示意图为储币86

A.Mn位于元素周期表d区

c.PCh电子式为:D.基态Cu+的价电子排布图3dHi

Vzl•Jr•\_<1

3.已知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28g乙烯分子中含有的。键数目为4NA

B.D「o和T?。的混合物1.1g,含有的质子数为0.5NA

C.5.6gFe与足量的S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

D.密闭容器中(MmolH2和0.2mol12充分反应后分子总数小于0.3NA

4.L-脯氨酸是合成人体蛋白质的重要氨基酸之一,以下是利用L-脯氨酸催化羟醛缩合

反应的方程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的分子式为B.N分子中有2个手性碳原子

C.M与N互为同分异构体D.L-脯氨酸可以发生缩聚反应

5.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研究锂电池的科学家,一种用作锂电池电解液的锂盐结构

试卷第1页,共10页

如图所示。其中,X位于第三周期,X原子的电子数为Z原子的两倍,W、Z、Y位于

同一周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Li+XX

/\/\

_YZZY_

A.原子半径:X>Z>W

B.电负性:Y>M>Z

C.Y的氢化物可用于刻蚀玻璃

D.X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6.Mg3N2常用于制备其它超硬、耐高温的氮化物,实验室通过CuO氧化NH3制得N2,

A

然后与镁反应得到Mg3N2o已知Mg+2NH3=Mg(NH2)2+H2,Mg3N2是一种浅黄色粉末,

易水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A中生石灰可用氢氧化钠固体代替

B.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C处酒精灯,再点燃E处酒精灯

C.装置D的作用只是干燥N2

D.取反应后装置E所得固体少许,滴入蒸储水,可检验是否有Mg3N2

7.在金属Pt、Cu和钵(Ir)的催化作用下,密闭容器中的可高效转化酸性溶液中的硝

态氮(NOj以达到消除污染的目的。其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如下:

试卷第2页,共10页

@单原子伯

钵(Ir),

领单原子铜

气体中•Pt颗粒

H2H+NO;NH;

导电基体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Ir的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ImolN2时转移2r个电子

+

B.导电基体上的Pt颗粒上发生的反应:NO3+8e-+10H=NH:+3H2O

C.若导电基体上的Pt颗粒增多,有利于降低溶液中的含氮量

+

D.在导电基体上生成NO的反应式为:NO;+3e-+4H=NOT+2H2O

8.为防止因天然气泄漏,居家安装天然气报警器很重要。当空间内甲烷达到一定浓度

时,传感器随之产生电信号并联动报警,图1是成品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其

中O'-可以在固体电解质ZrOz-Na?。中移动。当报警器触发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

A.图2中的多孔电极b上发生氧化反应

B.-在电解质中向b电极移动,电子流动方向由a电极经电解质向b电极

C.当电路中有0.008mol电子转移时,则电极a有22.4mL甲烷参与反应

D.多孔电极a极上发生的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CH4-8e-+40?-=C02+21^0

9.一定条件下,在LO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l2(g)+CO(g)^COCl2(g)AH<0„

反应过程中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t/min02468

-1

c(Cl2)/mol-L2.41.60.6

试卷第3页,共10页

c(CO)/molf'20.2

c(COCl2)/molL-'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在高温下自发进行

B.Imin时,C。的浓度小于1.6mollT

C.若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扩大一倍,再达新平衡时

-1-1

0.9molL<c(COCl2)<1.8molL

D.若保持温度不变,在第8min向体系中加入三种物质各Imol,则平衡向逆反应方

向移动

10.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将少量滨水滴入过量Na2S03溶液中:Br2+H20+S01-=2Br+2H+SO^

B.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Cl2+2OH=Cr+ClO+H2O

C.氯化铁溶液腐蚀铜箔:2Fe3++Cu=2Fe2++Cu2+

D.将足量Fe2(SO4)3溶液滴入Mg(OH)2浊液中:

2+

2Fe"+3Mg(OH)2=2Fe(OH)3+3Mg

11.向重修酸盐酸性溶液中加入乙醛和HQ2,水层发生反应:

+

Cr2Of+4H2O2+2H=2CrO5+5H2O(已知CrO5的结构为乙醛层发生

反应:CrO5+(C2H5)20-CrO5-0(C2H5)2O反应上层出现蓝色,一段时间后溶液蓝色

褪去,且水相变为绿色(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水层反应可知,氧化性:Cr2O;->CrO5

B.乙醛在检验过程中可用乙醇代替

C.。。5-。(7凡)2中不存在非极性键

D.水相变为绿色的离子反应为4。。5+1211+=4(2/+61120+702个,该反应生成

Imol02转移2moi电子

12.利用电解法将CO2转化为CH4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试卷第4页,共10页

02CH(

A.电解过程中,H+由a极区向b极区迁移

B.电极b上反应为CO2+8HC0;-8e一=CH4+8c+2H2O

C.电解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电解时Na2sO,溶液浓度保持增大

1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操作现象结论

固体遇水产生

将水滴入盛有Na/)?固体的试管中,可观察到有气泡Na2O2

A

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产生,木条复燃

02

将干白葡萄酒滴入酸性高锦酸钾溶

B溶液紫色褪去干白葡萄酒中含有SC>2

液中

用pH试纸测定等浓度的NaHCO3溶前者的pH比后

C碳酸酸性强于次氯酸

液和NaClO溶液的pH者的小

向NaCl与Nai的混合稀溶液中滴入

D有黄色沉淀生成/(AgCl)>K,p(AgI)

少量稀AgNOj溶液

A.AB.BC.CD.D

14.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俗称保险粉,有强还原性,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用NaHSOs

还原法制备保险粉的流程如下:

Na2cO3

溶液保险粉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试卷第5页,共10页

A.反应1说明酸性:H2SO3>H2CO3

B.反应1结束后,可用硝酸酸化的BaCU溶液检验NaHSOs是否被氧化

C.反应2中消耗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反应2最好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15.某无色溶液X中可能含有K+、Na+、NH;、Mg2\Ba2+>CO:、C「、SOf中

的若干种,且各离子浓度相等,为确定其成分,依次进行下列实验。①取少量溶液X,

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A产生;微热闻到刺激性气味。②过滤

①中的混合物,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钢溶液,有白色沉淀B产生,再加入足量的

稀硝酸,沉淀不溶解。根据上述实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刺激性气味气体是NH3

B.溶液X中是否含K+、Na+需要通过焰色试验确定

C.白色沉淀A和白色沉淀B都是纯净物

D.溶液X中一定没有COj,但一定含有C「

二、解答题

16.电解粗铜工业得到的粗硫酸银晶体中含有Cd+、Fe2+,Fe3+,Ca?+等杂质离子,

现欲进一步提纯硫酸银晶体,设计如下流程:

H2sH2O2xNiF,

滤渣1滤渣2滤渣3

已知:①氢氧化物沉淀的范围如下表所示:

金属阳离子Fe2+Fe3+Ni2+

开始沉淀的pH6.31.56.9

沉淀完全的pH8.32.88.9

②离子沉淀完全时,该离子的浓度小于10一5moi。

H

③室温下,Ksp(CaF2)=4xl0-o

(1)粗硫酸保晶体水浸后通入H2s的主要目的是o

(2)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将滤渣1充分焙烧后,再用硫酸酸化即可得到一

种工业原料,该原料可用于气体水份的检验,焙烧滤渣1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试卷第6页,共10页

为=

⑶反应II加入HQ?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

(4)加入的试剂X可以是,调整溶液pH的范围为。

⑸若反应HI中Ca2+的浓度为0.001mol1T,取等体积的NiF2溶液与该溶液混合,要使

反应结束时Ca?+完全沉淀,所加NiE溶液的浓度至少为mol.U'o

17.温室气体的利用是当前环境和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以下列两种方法为例,请回答

问题。

I.哈伯合成氨在较高温度下以氢气做氢源,其使用的氢气可由天然气制备:

CH4(g)+H2O(g)CO(g)+3H2(g)o下表列出了几种化学键的键能:

化学键H-HC-HH-Oc=o

键能kJ/mol4364134671072

(1)298K时,上述反应的AH=kJ/moL

⑵为提高CH,的平衡转化率,可采用的措施是

A.使用合适的催化剂B.采用较高的温度

C.采用较高的压强D.恒温恒容增大甲烷和水蒸汽投料比

(3)催化剂的选择是合成氨的核心技术之一,使用催化剂1或催化剂2合成氨,产氨速率

与温度的关系如图。

<

M煦

根据由图判断,活化能E.EQ(填“。使用催化剂1或催化剂2时,合

成氨的AH;AH2(填“>,吟,“<,,)。

n.CH,与co,重整可以同时利用两种温室气体,其工艺过程中涉及如下反应:

试卷第7页,共10页

1

反应①CH4(g)+CO2(g)02C0(g)+2H*)AHt=+247.4kJ.mor

反应②CO2(g)+H2(g)UCO(g)+凡O(g)AH2=+4L2kJ.

反应③CH4(g)+;C>2(g)UCO(g)+2H2(g)公口=-35.6kJ-moL

反应④:O2(g)+H2(g)=H2O(g)AH4=-241.8kJ-mo「

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CH4、CO?各LOmol及少量。?,测得不

同温度下反应平衡时各产物产量如图所示。

温度/K

(4)图中a代表产物,当温度高于900K,H?。的含量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的

主要原因是O

(5)1100K时,C&与CO2的转化率分别为95%和90%,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

(列出计算式)。

(6)CC>2甲烷化过程中,保持CO?与H?的体积比为1:4,反应气的总流量控制在

40mL.min-1,320℃时测得CO2转化率为80%,则CO?反应速率为

mLmin-1。

18.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也可用于工业、医药等领域。大量的碘富集于海藻(主

要成分是Nai)中,因此从海藻中提取碘,可有效利用海洋资源。

I.某兴趣小组以海藻为原料进行的提取实验。具体步骤如下:

①将海藻晾干粉碎后灼烧、浸泡后,过滤得到了Nai溶液,将适量Na2sos固体溶于Nai

溶液,再将CuSC>4饱和溶液滴入上述溶液中,生成白色Cui沉淀。

②待「沉淀完全后过滤,将沉淀物置于小烧杯中,边搅拌边逐滴加入适量浓HNO3后静

置。

③用倾析法弃去上层清液,固体物质用少量水洗涤后得到粗L,再选用下列仪器进行精

试卷第8页,共10页

n.将精制得到的L配成浓度为cmol[T的标准溶液,用来测定某样品中维生素C(相对

分子质量为M)的含量:准确称量ag样品,溶于新煮沸过并冷却至室温的蒸储水中,用

250万小容量瓶定容,量取25.00mL样品溶液于锥形瓶中,再加入10mL1:1醋酸溶液和适

量的指示剂,立即用U标准溶液滴定至滴定终点,消耗U标准溶液VmL。已知滴定反

HOHrCHOHXT

H|CXIIrCH

应方程式:/、"一.卜请回答以下问题:

HDOHOO

(1)灼烧海藻时使用的硅酸盐质仪器为,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为O

(2)白色沉淀溶于浓硝酸的化学方程式为=

(3)进行粗L精制时,选择必需的仪器搭建装置,并按次序排列:(夹持装置略)。

(4)进行滴定实验选用的指示剂是,滴定终点的现象为o

(5)蒸储水煮沸的目的,样品中维生素C的质量分数是(写出表

达式)。

三、填空题

19.铅及其化合物用途多样。查资料得知PbO?是不溶于水的固体,受热会发生分解反

应。其晶体内部有空穴,使得电子可以在空穴中跳跃,就像在跳棋中那样,因此PM)?可

以导电,用作铅酸蓄电池的电极。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铅是碳的同族元索,铅原子基态价电子排布式为,常见价态为

和O

(2)PbOz与浓盐酸共热生成黄绿色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PbO?可由PbO与次氯酸钠溶液反应制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PbO2也

可以通过石墨为电极,以Pb(NC)3)2和CU(NC>3)2的混合溶液为电解液电解制取。阳极发

试卷第9页,共10页

生的电极反应式为O

(4)PbC>2在加热过程发生分解的失重曲线如图所示,已知失重曲线上的a点为样品失重

3.35%(即样品起既鳖体质量xlOO%)的残留固体,通过计算求表示a点固体组

成的化学式为。

«

*

(5)若以废旧铅酸蓄电池中的含铅废料和硫酸为原料,可以制备高纯度PbO,从而实现

铅的再生利用。在此过程中涉及如下两个反应:

2++3+

①2Fe+PbO2+4H+SO:=2Fe+PbSO4+2H2C

3+2+

②2Fe+Pb+SO:=2Fe+PbSO4

上述过程中Fe2+的作用是,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Fe2+的作用

试卷第10页,共10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消毒,A正确;

B.碳纤维材料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正确;

C.钛合金是以钛为基础加入其它元素形成的合金材料,属于金属材料,C正确;

D.纳米铁粉主要是通过其还原性,将Cu2+、Ag+、Hg2+还原为相应的金属单质将其除去,D

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D。

2.A

【详解】A.Mn元素的价电子排布为3d54s2,最后一个电子排在d能级,故位于d区,故

A正确;

B.S?-结构示意图为介L故B错误;

」J)

C.P©3电子式为厘;&:,故C错误;

D.基态Cu+的价电子排布图也3M比,故D错误:

故选Ao

3.B

【详解】A.1个乙烯分子中含有5个b键,故28g乙烯分子中含有的b键数目为5NA,A

错误;

B.口2%和T2。的摩尔质量均为22g/mol,所以1.1g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0.05moL一个

18

D2O分子和一个T2O分子均含有10个质子,所以混合物含有的质子数为0.5NA,B正确;

C.5.6gFe的物质的量为O.lmol,与足量的S反应生成FeS,转移电子数为0.2NA,C错误;

D.七和12反应方程式为H2+I2微佛2HL反应前后分子数不变,所以O.lmolIL和0.2molL

充分反应后分子总数为0.3NA,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4.A

【详解】A.由键线式可知M的分子式为A错误;

答案第1页,共11页

B.连有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的饱和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N分子中有2个手性碳原子

C.M与N的分子式均为CioH.Oa、而结构不同,则M和N互为同分异构体,C正确;

D.L-脯氨酸的峻基和亚氨基之间可以发生缩合反应,则L-脯氨酸可以发生缩聚反应,D

正确;

答案选A。

5.C

【分析】X位于第三周期,且化合物中X可形成6个共价键,则X为S;X原子的电子数

为Z原子的两倍,Z为O;W、Z、丫位于同一周期,可知均为第二周期元素,丫只形成1

个共价键,丫为F;W形成2个共价键且得到1个电子,W为N,以此来解答。由上述分

析可知:X为S、W为N、Z为O、丫为F元素。

【详解】A.原子核外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则原

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X>W>Z,A错误;

B.同一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向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则元素的电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Y>Z>W,B错误;

C.Y为F元素,其氢化物HF的水溶液能够与玻璃的成分SiO2发生反应产生SiF4和H20,

因此可用于刻蚀玻璃,C正确;

D.X为S,X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若为亚硫酸,属于弱酸,若为H2s。4就属于强酸,D

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6.C

【分析】该实验主要是N2与Mg在加热时反应生成Mg3N2。A中长颈漏斗中是浓氨水,加

入烧瓶中遇生石灰释放NH3,B中碱石灰吸收NIL中的水。在C装置中NH3与CuO在加热

情况下反应生成N2,D中浓硫酸吸收N2中的水和NH3后,N2进入E中与Mg反应。F装置

可以防止空气中的CO2、H20等进入装置中与Mg及Mg3N2反应。

【详解】A.浓氨水遇见氢氧化钠反应放热生成NIL,A正确;

B.实验进行时应先点燃C处的酒精灯,等产生的较纯的N2进入E中时再点燃E中酒精灯,

答案第2页,共11页

B正确;

C.装置D中浓硫酸吸收的是N2中的水蒸气和氨气,因此不只是干燥氮气的作用,C错误;

D.取反应后装置E所得固体少许,滴入蒸储水,Mg3N2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氨气,若

闻到刺激性气味,则有Mg3N2,D正确;

故选C。

7.C

【详解】A.由原理的示意图可知,Ir的表面氢气和N2O发生反应生成N2和H2O,Ir的表

面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H2+N2ON2+H2O,属于氧化还原反应,N的化合价由+1变为0,

故生成ImolNz时转移2NA个电子,故A正确;

B.根据图示,导电基体上的Pt颗粒上,部分NO;得到电子变为NH:,则Pt颗粒上发生的

+

反应:NO;+8e-+10H=NH:+3H2O,故B正确;

C.导电基体上的Pt颗粒上,部分NO:得到电子变为NH:,NH:仍在溶液中,所以若导电

基体上的Pt颗粒增多,不利于降低溶液中的含氮量,故C错误;

D.导电基体上的Cu颗粒上,NO:得到电子变为NO,则在导电基体上生成NO的反应式

+

为:NO;+3e-+4H=NOT+2H2O,故D正确;

故选:Co

8.D

【分析】该装置工作原理为原电池原理,总反应CH4+2O2=CO2+2HQ,为多空电极a为

负极,甲烷发生失电子,氧化反应,多空电极b为正极,空气中氧气发生得电子,还原反应,

电子流动方向由多空电极a沿导线通过传感控制器向多空电极b,-在电解质中向a电极

移动。

【详解】A.多空电极b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A错误;

B.-在电解质中向a电极移动,电子流动方向由多空电极a沿导线通过传感控制器向多

空电极b,B错误;

C.未注明标准状况,不能确定甲烷气体的物质的量,C错误;

D.多空电极a为负极,甲烷发生失电子,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2

CH4-8e+4O=CX)2+2H,0,D正确;

答案第3页,共11页

答案选D。

9.B

【详解】A.反应体积减小,则A5<0,又因AH〈O,所以高温下自由能变AG=AH-TAS〉O,

反应不能自发进行,A错误;

B.前2min内CO平均反应速率为

M24-16

v(CO)=v(C/2)=—=''mol/(Lmin)=OAmol/(Lmin),但前2min内c(CO)减小,

v(CO)也减小,所以前lmin内CO平均反应速率v(。。)〉0.4加o//(L・min),后lmin内CO

平均反应速率v(CO)<0.4加o//(L・min),则前lmin内CO浓度减少八。(。。)>0.4加o//L,所

以lmin时,CO的浓度小于1.6mol・LiB正确;

C.8min时,\c[COCl2)=Ac(C/2)=(2.4-0.6)mol/L=1.Smol/L,此时。(COQ)=L8冽o〃L,

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扩大一倍,此时。(。。。2)=0-9加。"L,同时减小压强,平衡逆

向移动,所以再达新平衡时。(。0。2)<0-9加。"L,C错误;

D.6min时,Ac(C/2)=Ac(C(?)=(2—/L=l.Smol/L,此时

c(C/2)=(2.4-1.8)mol/L=0.6mol/L,所以6min时已达平衡,平衡时c(Cl2)=0.6mol/L>

ciCOClA1.8

c(CO)=0.2mol/L,c(COCl2)=1.8mol/L,即平衡常数为:K=:,、=八。户5,保

c^C/20.ox0.2

持温度不变,在第8min向体系中加入三种物质各Imol后CL、CO、COCb三种物质浓度分

2Q

别为:1.6mol/L、1.2mol/L>2.8mol/L,此时=---:---=1.46<15,则平衡正向移动,D

1.6x1.2

错误;

故选B。

10.A

【详解】A.滨水具有强氧化性,少量澳水滴入过量Na2s溶液中,亚硫酸根离子被氧化

为硫酸,氢离子和过量亚硫酸根离子生成亚硫酸氢根离子:

Br2+H2O+3SO;=2Br+2HSO-+SO;-,A错误;

B.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水,B正确;

C.氯化铁溶液腐蚀铜箔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铜离子,C正确;

答案第4页,共11页

D.足量Fe2(SC>4)3溶液滴入Mg(OH)2浊液中,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使

得氢氧化镁沉淀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和镁离子,D正确;

故选Ao

11.D

【详解】A.由水层反应CrQ:+4H?O2+2H+=2CrO5+5H2。可知,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没

有发生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乙醛与CrO5形成配合物并使CrO5进入有机相,在检验过程中作稳定剂和萃取剂,而乙

醇易溶于水,故不能用乙醇代替乙酸,故B错误;

C.CrO5,O(C2H5)2中含0-0、C-C键为非极性键,故C错误;

D.水相变为绿色生成了。3+的离子反应为4。。5+1211+=4。3++6凡0+702个,反应中

Cr化合价降低,0元素化合价由-1升高到0价,故Imol02转移2moi电子,故D正确;

答案选D。

12.B

【分析】通过电解法可知此电池为电解池,由a极生成02可以判断,a极上水放电发生氧

+

化反应生成氧气:2H2O-4e=4H+O2T,a极为阳极,则b为阴极;电极b上二氧化碳得到

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甲烷:CO2+8HC0-+8e=CH4+8C0^'+2HQ;

【详解】A.电解池中阳离子向阴极流动,则H+由a极区向b极区迁移正确,A正确;

B.电极b为阴极,反应中得到电子,反应应为CC)2+8HCO!+8e=CH4+8CO;+2Hp,B错

误;

C.通过电解法可知此电池为电解池,所以电解过程中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C正确;

D.电解时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比硫酸根离子更容易失去电子,所以电解Na2sO,溶液的

实质是电解水,溶液中的水发生消耗,所以Na2sO,溶液的浓度是增大的,D正确;

故选B。

13.A

【详解】A.将水滴入盛有NazCh固体的试管中,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观察到

有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NazCh与水反应产生了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f,A项正确;

答案第5页,共11页

B.干白葡萄酒中的乙醇也能使酸性高锯酸钾溶液褪色,故将干白葡萄酒滴入酸性高镒酸钾

溶液中,溶液紫色褪去,不能说明干白葡萄酒中含S02,B项错误;

C.NaClO溶液具有漂白性,不能用pH试纸测定NaClO溶液的pH,C项错误;

D.NaCl、Nai的浓度未知,向NaCl与Nai的混合稀溶液中滴入少量稀AgNCh溶液,有黄

色沉淀生成可能是1的浓度较大先生成Agl沉淀,不能比较AgCl、Agl的Kp,D项错误;

答案选A。

14.B

【分析】由题给流程可知,碳酸钠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钠和二氧化碳,亚硫酸

氢钠溶液与锌粉反应生成连二亚硫酸钠和氢氧化锌,连二亚硫酸钠溶液结晶脱水得到连二亚

硫酸钠。

【详解】A.由分析可知,反应1为碳酸钠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钠和二氧化碳,

由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可知,亚硫酸的酸性强于碳酸,故A正确;

B.亚硫酸氢钠溶液不能与氯化银溶液反应,若亚硫酸氢钠溶液被氧化,加入酸化氯化领溶

液会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白色硫酸银沉淀,则反应1结束后,可用盐酸酸化的氯化银溶液

检验亚硫酸氢钠是否被氧化,但是不能用硝酸酸化,硝酸会氧化亚硫酸根生成硫酸根,故B

错误;

C.由分析可知,反应2为亚硫酸氢钠溶液与锌粉反应生成连二亚硫酸钠和氢氧化锌,反应

中亚硫酸氢钠为反应的氧化剂,锌为还原剂,由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可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

质的量之比为2:1,故C正确;

D.由题意可知,连二亚硫酸钠有强还原性,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则制备连二亚硫酸钠时,

反应2最好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故D正确;

故选B。

15.B

【分析】由取少量溶液X,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A产生可知,X

溶液中一定含有镁离子,一定不存在碳酸根离子;微热,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X溶液中含

有镂根离子;又在滤液中加入足量的氧化银溶液,有白色沉淀B产生,再加入足量的稀硝

酸,沉淀不溶解,说明X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所以一定不含有领离子;由各离

子浓度相同,结合离子共存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氯离子,不含有钠离子和钾离子,综上X

溶液中一定含有镁离子、铁根离子、硫酸根离子、氯离子,一定不含有钾离子、钠离子、领

离子,碳酸根离子,且沉淀A为氢氧化镁、沉淀B为硫酸银,刺激性气体为氨气,据此回

答案第6页,共11页

答。

【详解】A.由分析知刺激性气体为氨气,A正确;

B.由分析可知,溶液X中一定不含有钾离子、钠离子,B错误;

C.由分析可知,沉淀A为氢氧化镁、沉淀B为硫酸领,都是纯净物,C正确;

D.由分析可知,溶液X中一定没有CO:,但一定含有C「,D正确;

故选Bo

16.(1)使Ci?+转化为CuS沉淀进而除去

焙烧焙烧

(2)CuS和S2CuS+302^=2CuO+2SO2、S+O2^=SO2

2++3+

(3)2Fe+H2O2+2H=2Fe+2H2O

(4)NiO或Ni(OH)z2.8<PH<6.9

(5)0.003

【分析】粗硫酸银晶体含有Cu?+、Fe2+>Fe3+>Ca2+,ZY+等杂质离子,水浸后通入H2S,

生成S和CuS沉淀,过滤出去滤渣,往滤液加入H2O2,将Fe°+生成+后加入NiO调节

pH,得到Fe(OH)3沉淀后再次过滤,往滤液加入NiF2,生成CaFz沉淀,过滤后得到NiSC»4

溶液,经系列操作可得到硫酸银晶体。

【详解】(1)粗硫酸银晶体中含有Cu2+、Fe2\Fe3\Ca2\ZM+等杂质离子,晶体水浸后

2+3+2++

加入H2S,可发生反应:H2S+CU=CUS^+2H\H2S+2Fe=S+2Fe+2H,结合后面

加入H2O2,可推出通入H2s的主要目的是使CM+转化为CuS沉淀而除去;

(2)结合第一小题可知,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CuS和S;将滤渣1充分焙烧,焙烧滤渣1

高温焙烧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S+3O2^CUO+2SO2、S+O2-SO2;

3+2++3+

(3)反应H时滴加H2O2的作用是氧化Fe2+生成Fe:2Fe+H2O2+2H=2Fe+2H2O;

(4)加入试剂X的目的是调整溶液pH,促使Fe3+水解生成Fe(OH)3沉淀而除去,故所加X

可以是NiO、Ni(OH)2或NiCCh等,结合已知信息①,调整溶液pH的范围为2.84pH<6.9;

(5)不考虑溶液中残留的c(Ca2+)时,所加NiF2溶液的浓度至少为

答案第7页,共11页

*245011

c(NiF2)=(J^"x1+0,0005)x2=0.003mol.E',当考虑溶液中残留的c(Ca?+)时,

1

c(NiF2)=[(I::;,x1+(0.0005-lxl0^)]x2=O.OOSmobL=

17.(1)+206

(2)B

⑶<=

(4)H2反应;02修)+凡值)=应0但)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凡0的含量减小

1.902xl.552

0.05x0.10V2

(6)6.4

【详解】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反应物键能之和-生成物键能之和,CH4(g)+H2O(g)UCO(g)

+3H2(g)AH=413kJ/mol><4+467kJ/moi><2-1072kJ/mol-436kJ/mol><3=+206kJ/mol;

(2)A.使用催化剂平衡不移动,甲烷转化率不变,A错误;

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甲烷转化率增大,B正确;

C.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加压平衡逆向移动,甲烷转化率减小,C错误;

D.恒容恒容增大甲烷和水蒸汽投料比,则甲烷浓度增大的较多,此时水的转化率变大,甲

烷的转化率减小,D错误;

故选B;

(3)使用催化剂可以通过降低反应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图示中使用催化剂1的反应

速率快,活化能更低,因此Eai<Ea2,催化剂具有选择性只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反

应的焰变,故AH尸AH2,故答案为:<;=;

(4)由反应①②③可知,反应产物有CO、H2和H2O,生成的H2会在反应②中与CO2反应

生成CO,CO的产量高于H2,故a曲线表示产物H2,b曲线表示CO;根据题给信息可知,

反应3。2伍)+凡修)=1120伍)生成水,且该反应放热,热效应较大,故答案为:反应

;02修)+凡值)=凡0伍)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国0的含量减小;

10-095

(5)1100K时,CH4与CO2的转化率分别为95%、90%,则计算得平衡时c(CH4)=-w'

答案第8页,共11页

0.05…/一八、1.0-0.90.1-/、1.55cc、1.90一

=vmol/L,c(CC)2尸———=mol/L,由图可知,c(H2)=-丫mo1l//TL,c(CO)=-丫mol/L,

L902L552

2)2

C(COC(H2)‘V'(V'_1.9。2,1.552

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

2

C(CH4)C(CO2)005乂010.05x0,1V

VV

(6)CO2甲烷化的过程中,CO2与H2的体积比为1:4,反应气的总流量为40mLininT,

则Imin内初始时CO2的体积为40x1mL=8mL,320°C时CCh转化率为80%,则CCh反

8x08

应速率为v=------mLmin1=6.4mLmin_1。

2++

18.(1)用蜗2CU+SO;-+2F+H2O=2CuI+SO^+2H

⑵2CuI+8HNO3(浓)=2CU(NO3)?+2NO2T+I2+4H2O

(3)DCAF

(4)淀粉溶液最后半滴标准液滴入锥形瓶后,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蓝色且30秒内

不褪色

cMV

(5)除去溶解的氧气,防止其氧化维生素C引起误差—%

a

【分析】实验I的目的提取碘,原理为海藻中Nai浸泡出来后与Na2sO3、CuSO”发生氧化还

原反应,得到Cui沉淀从溶液中分离,Cui再与浓HNC>3发生反应得到碘单质。实验n目的

是测定某样品中维生素C含量,原理为已知浓度的标准碘溶液,滴定含有维生素C的溶液,

通过消耗的标准碘溶液的物质的量,计算维生素C的量。

【详解】(1)海藻为固体,固体物质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