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总复习必考基础知识复习宝典_第1页
2024年中考化学总复习必考基础知识复习宝典_第2页
2024年中考化学总复习必考基础知识复习宝典_第3页
2024年中考化学总复习必考基础知识复习宝典_第4页
2024年中考化学总复习必考基础知识复习宝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化学与生活

第一节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1.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前四者是有机物,而无机盐和水是无机物。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可被人体直接吸

收。

2.蛋白质

■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存在: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植物的种子(如花生、

大豆)。

■构成:由多种氨基酸构成。

■人体蛋白质代谢:人体通过食物获得的蛋白质,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

更新。

■几种蛋白质(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

♦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亚铁离子)和蛋白质构成

作用: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载体(血红蛋白+。2一氧合血红蛋白)

•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气结合

的能力强200倍。结合了一氧化碳的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人

就会缺氧窒息而死亡。

•香烟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尼古丁、焦油等有毒物质。

♦酶:酶是生物催化剂。

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

■蛋白质的检验:点燃,如果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就说明有蛋白质。

3.糖类

■作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食物供给的总能量中60%〜70%来自糖

类)。

■组成:由C、H、。三种元素组成。又叫做碳水化合物。

■常见的糖

♦淀粉: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如稻、麦、马铃薯等。

葡萄糖(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

呼吸作用:C6HI2O6+6O2-^6CO2+6H2O

♦蔗糖:主要存在于甘蔗、甜菜中。

生活中白糖、冰糖、红塘中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富含淀粉的食物容易发生霉变(产生黄曲霉素)。只有温度达到280℃以上才

能破坏黄曲霉素,所以霉变食物绝对不能食用。

4.油脂

■分类:在常温下,植物油脂呈液态,称为油;动物油脂呈固态,称为脂肪。

■功能:提供大量能量。

■在正常情况下,每日需摄入50〜60g油脂。

■作用: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

吸收;保护内脏。

5.维生素

■存在:水果、蔬菜、鱼类等。

■作用: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

■缺维生素A会引发夜盲症;缺维生素C会引发坏血症。

■多数在人体中不能直接合成,需从食物中摄取。

6.糖类、蛋白质、油脂的热值:脂肪>蛋白质>糖类

7.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第二节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组成人体的元素共50多种。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

在人体内含量超过0.01%的元素,称为常量元素。如氧、碳、氢、氮、钙等。

含量在0.01%以下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如铁、铜、锌、氟、碘、硒等。

•人体中的常量元素

■钙

♦来源:奶类、绿色蔬菜、水产品、肉类、豆类

♦钙摄入量过多的表现:结石、骨骼变粗

♦缺钙的表现:(青少年)佝偻病、发育不良;(老年人)骨质疏松

♦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成人体内约含钙1.2kg,主要以羟基磷酸钙的形式存在。

■钠和钾

♦Na+:存在于细胞外液,人体内含钠80〜120g。

♦K+:存在于细胞内液,成人每千克含钾约2go

♦作用: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

•人体中的微量元素

■必需元素(20多种)

■铝、领、钛等微量元素是人体的非必需元素。汞、铅、镉等是对人体有害的

元素。

■即使是必需元素,也要合理摄入。

元素对人体的作用摄入量过高、过低对人体的影响

血红蛋白的成分,能帮助氧

铁缺铁会引起贫血

气的运输

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

锌影响人体发育

发育不良

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

硒有防癌、抗癌作用

如摄入量过高,会使人中毒

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缺碘

碘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会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

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缺氟易产生蹒齿,过量会引起氟斑

氟能防治幽齿

牙和氟骨病

第三节有机合成材料

・有机化合物

化合物可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

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等具有无机化合物的特点,属于无机化合物。

■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甲烷(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乙醇(俗名:酒精)、

乙酸(俗名:醋酸)、葡萄糖、蔗糖、蛋白质、淀粉等

■有机物数目庞大的原因: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在有机物中,碳原子可以和氮、氢、氧等原子直接结合,而且碳原子之间可

以互相连接起来,形成碳链或碳环。

■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有机物可分为小分子(如甲烷、乙醇、乙酸、葡萄

糖)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淀粉等)

■含碳、氢(含碳、氢、氧)的有机物在充分燃烧时,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

而在不充分燃烧时,产物是一氧化碳和水。

•有机合成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可分为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棉花、羊毛、蚕丝、天然橡胶等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棉花点燃后产生烧纸气味。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是三大合成材料。

♦鉴别羊毛线和合成纤维线:

物理方法:用力拉,易断的为羊毛线,不易断的为合成纤维线。

化学方法:点燃,产生烧焦羽毛气味,不易结球的为羊毛线;无气味,易

结球的为合成纤维线。

•“白色污染”及环境保护

■危害:

①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

②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

③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毒的氯化氢气体,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

■解决途径:

①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

②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

③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

④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塑料的分类是回收和再利用的一大障碍。

•我们要控制使用保鲜膜。

第二部分

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单质

碳(石墨、金刚

氢气H2氯气He氧气02氮气N2C

石)

氯气Ne钠Na硅Si铝Al镁Mg

硫S氯气Cl2钾K氨气Ar红磷、白磷P

钛Ti铁Fe铜Cu锌Zn汞Hg

氯气Kr银Ag镉Cd锡Sn铅Pb

氤气Xe钢Ba柏Pt金Au钙Ca

硒Se碘I2臭氧o3

化合物

氧化物

过氧化二氧化

水H0HO一氧化碳

222coco2

氢碳

一氧化二氧化

NONO氧化钠Na2。氧化镁MgO

2

氮氮

二氧化五氧化二二氧化

氧化铝AI2O3SiO2P2O5SO2

硅磷硫

三氧化SO3二氧化C1O2氧化钙CaO二氧化MnCh

硫氯镒

氧化亚四氧化三

氧化铁氧化铜

FeOFe2O3Fe3O4CuO

铁铁

一氧化二

氧化银氧化汞

Ag2OHgON20

硫酸亚硫酸

硝酸HNO3盐酸HC1H2s。4H2s。3

H2CO氢氟氢硫CH3co0

碳酸HFH2s乙酸(醋酸)

3酸酸H

氨水氢氧化K0H氢氧化NaOH氢氧化

NH3•H2Ba(OH)2

0钾钠领

氢氧化氢氧化氢氧化氢氧化

Ca(OH)2Mg(OH)2A1(OH)3CU(OH)2

钙镁铝铜

氢氧化

Fe(OH)3

22

NO3erSO4co3

NHNNHC)

+44(NH42(NH4)2

NH4硝酸镂氯化钱硫酸镂碳酸钱

o31SO4CO3

+

KKNO3硝酸钾KC1氯化钾K2sO4硫酸钾K2cO3碳酸钾

+

NaNaNO3硝酸钠NaCl氯化钠Na2so4硫酸钠Na2co3碳酸钠

Ba(NO

Ba2+硝酸领BaCl氯化领BaSC)4硫酸钢BaCC)3碳酸领

3)22

Ca(NO

Ca2+硝酸钙CaCl氯化钙CaSO硫酸钙CaCO碳酸钙

3)2243

Mg(NMgCl

Mg2+硝酸镁氯化镁MgSC)4硫酸镁MgCO碳酸镁

。3)223

A1(NOA1(SO

Al3+3硝酸铝A1C1氯化铝24硫酸铝

)33)3

Zn(NO

Zn2+硝酸锌ZnCl氯化锌Z11SO4硫酸锌Z11CO3碳酸锌

3)22

硝酸亚氯化亚硫酸亚碳酸亚

2+Fe(NO3

FeFeCl2FeS04FeCO3

)2铁铁铁铁

Fe(NOFe(SO

Fe3+3硝酸铁FeCl氯化铁24硫酸铁

)33)3

Cu(NO

Cu2+硝酸铜CuCl氯化铜CuSO硫酸铜

3)224

Ag+AgN03硝酸银AgCl

高锯酸钾KMnO4氯酸钾KC103镒酸钾K2M11O4

Ca(HCO3)硫酸铜晶碳酸钠晶Na2CO3•10

碳酸氢钙CuSO4-5H2O

2体体H2O

碳酸氢钱NH4HCO3磷酸钙Ca3(PO4)2碳酸氢钠NaHC03

有机物

甲烷CH4乙醇(酒C2H50H乙酸(醋CH3co0淀粉(CeHioOs

精)酸)H)n

葡萄C6Hl2。Cl2H22。1CO(NH2)

蔗糖尿素

糖612

其他:氨气NH3

第三部分

常见物质的俗名

名称俗名化学式名称俗名化学式

碳酸钠苏打、纯碱Na2cO3氧化钙生石灰CaO

氢氧化钙熟石灰Ca(0H)2固体二氧化干冰C02

碳酸氢钠小苏打甲烷沼气

NaHC03CH4

氢氧化钠烧碱、火碱、NaOH硫酸铜晶体胆矶、蓝CuSC)4,5

苛性钠矶H2O

常见的化学方程式

说明:用楷体标示的内容不是重点。

化合反应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4P+5O2里2P2。5

白磷自燃:4P+5O2=2P2O5

•木炭充分燃烧:C+02总暨C02

•木炭不充分燃烧:2c+。2型2co

•硫在空气(氧气)中燃烧:S+02里S02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

・铝在氧气中燃烧:4A1+3O2直暨2Al2O3

铝不易生锈的原因:4A1+3O2=2A12O3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C)2里2MgO

•铜在空气中加热:2Cu+O2―2CuO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O2^12H2O

•将82变成CO:C+CO2型2co

•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CO2+H2O-H2CO3

•用生石灰制取熟石灰:CaO+H2O=Ca(OH)2

•一氧化碳燃烧:2co+。2型2c。2

•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变浑浊的石灰水又变澄清:

CaCO3+CO2+H2O=Ca(HCO3)2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2+CI2直整2HCI

钠在氯气中燃烧:2Na+CI2里2NaCI

镁在氮气中燃烧:3Mg+N2成暨Mg3N2(注意氮元素的化合价)

上面三个化学方程式给我们的启示是: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与。

分解反应

•汞在空气中加热:2Hg+O2"2HgO

•氧化汞加强热:2HgOA2Hg+O2T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之一):2H2O222H2O+O2T

加热高镒酸钾制取氧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之一):

2KMnO49=K2MnO4+MnO2+O2T

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之一):2KC1O3警2KC1+3O2T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符合绿色化学的观念,是三种方案中最安全、最节约资

源的一种。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2H2。续2H2T+O2匚

•工业制取生石灰和C02的反应原理:CaCC)3逼迫CaO+CO2T

•干粉灭火器的反应原理(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T

•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CU2(OH)2CO32CUO+H2O+CO2T

•过氧化氢溶液不稳定,发生分解:2H2。2=2抵0+。2t

•碳酸不稳定,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H2CO3=H2O+CO2T

•碳镂(碳酸氢镂)“消失”并发出刺激性气味:NH4HCO3=NH3f+co2f+H2O

•石笋、钟乳石的形成过程:CaCO3+CO2+H2O=Ca(HCO3)2

Ca(HCO3)2=CaCO31+CO2t+H2O

置换反应

•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CU+H2O

•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型2Cu+C02T

•木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fi4Fe+3CO2T

•水煤气的形成:C+H2OMH2+CO(注意没有气体生成符号t)

•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Zn+H2sO4=ZnSO4+H2T

•金属与稀盐酸的反应

■2X+2HC1=2XC1+H2t(X是+1价的金属,包括K、Na)

■X+2HC1=X02+H2T(X是+2价的金属,包括Ca、Mg、Zn、Fe)

■2A1+6HC1=2A1C13+3H2T

•金属与稀硫酸的反应

■X+H2sO4=XSO4+H2T(X是+2价的金属,包括Ca、Mg、Zn、Fe)

■2A1+3H2sO4=A12(SO4)3+3H2T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镁

♦Mg+2AgNO3=Mg(NO3)2+2Ag

■铝

♦Al+3AgNO3=Al(NO3)3+3Ag

■锌

♦Zn+XC12=ZnC12+X(X是+2价的金属,包括Fe、Cu)

♦Zn+XSO4=ZnSO4+X(X是+2价的金属,包括Fe、Cu)

♦Zn+X(NO3)2=Zn(NO3)2+X(X是+2价的金属,包括Fe、Cu)

♦Zn+2AgNO3=Zn(NO3)2+2Ag

■铁

♦Fe+CuCl2=FeCl2+Cu

♦Fe+CuSC)4=FeSO4+Cu

♦Fe+Cu(NO3)3=Fe(NO3)3+Cu

♦Fe+2AgNO3=Fe(NO3)2+2Ag

■铜:Cu+2AgNO3=Cu(NO3)2+2Ag

■K、Ca、Na不遵循这样的置换反应,它们与盐溶液反应时,会先和水反应生成

对应的碱,然后再和盐溶液反应。如:2Na+2H20=2Na0H+H2T

Na0H+CuS04=Na2S04+Cu(OH)21

•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2Mg+C02M2Mg0+C

•水蒸气与铁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3Fe+4H2。邈Fe3(h+4H2(注意没有气体生成符号

T)

复分解反应

•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NaOH+HCl=NaCl+H2O

•NaOH溶液与稀硫酸反应:2NaOH+H2sO4=Na2SO4+2H2。

•Ba(OH)2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OH)2+H2sO4=BaSO41+2H2。

•用胃舒平(氢氧化铝)中和过多的胃酸:A1(OH)3+3HC1=A1C13+3H2O

•用氢氧化镁中和过多的胃酸:Mg(OH)2+2HCl=MgCl2+2H2O

•用熟石灰中和含有硫酸的污水:Ca(OH)2+H2SO4=CaSO4+2H2O

•稀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3+3H2O

•稀硫酸除铁锈:Fe2O3+3H2SO4=Fe2(SO4)3+3H2O

•稀盐酸与氧化铜反应:CUO+2HC1=CUC12+H2O

•稀硫酸与氧化铜反应(制取C11SO4):CUO+H2SO4=CUSO4+H2O

•提示:CaO可以直接和酸反应。

•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T

•盐酸与水垢中的主要成分发生反应:CaCO3+2HCl=CaC12+H2O+CO2T

•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T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NaHCO3+HCl=NaCl+H2O+CO2T

•硝酸银溶液与稀盐酸反应:AgNO3+HCl=HNO3+AgCH

•工业制取烧碱:Ca(OH)2+Na2CO3=2NaOH+CaCO3;

•氯化镂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NH4Cl+NaOH=NaCl+NH3T+H2O

•将熟石灰与氯化镂两种固体一起研磨,闻到刺激性气味:

2NH4Cl+Ca(OH)2=CaC12+2NH3t+2H2O

•生成蓝色沉淀的反应:CuSO4+2NaOH=Cu(OH)2i+Na2SO4

•生成红褐色沉淀的反应:FeC13+3NaOH=Fe(OH)31+3NaCI

•其他常见的反应:

■NaCl+AgNO3=NaNO3+AgCH

■CaCl2+Na2CO3=2NaCl+CaCO3I

■BaCb+Na2co3=2NaCl+BaCC)3I

•证明NaOH变质的三种方法:

■Na2CO3+2HCl=2NaCl+H2O+CO2T

■Na2CO3+Ca(OH)2=2NaOH+CaCO3i

■Na2CO3+CaC12=2NaCl+CaCO3i

•证明NaOH部分变质(先用下面的方法除去Na2co3,然后向溶液中滴加酚酉太,

如果溶液变红说明NaOH部分变质):

■Na2CO3+CaC12=2NaCl+CaCO3i

■Na2cO3+Ca(NO3)2=2NaNO3+CaCO31

•证明Ca(0H)2变质的方法:CaCO3+2HCl=CaCl2+H2O+CO2T

•证明Ca(0H)2部分变质的方法(取两份相同的样品,分别按以下方法做)

■证明Ca(0H)2变质:CaCO3+2HCl=CaC12+H2O+CO2T

■证明还有Ca(0H)2存在:Ca(OH)2+2NH4Cl=CaCl2+2H2O+2NH3f

•证明CaO部分变质的方法(取三份相同的样品,分别按以下方法做):

■证明CaO仍然存在:CaO+H2O=Ca(OH)2

■证明CaCC»3的存在:CaC03+2HCI=CaC12+H20+C021

非基本类型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检验一氧化碳的反应原理):CO+CuO^Cu+CO2

•一氧化碳卷1氧化铁(用赤铁矿炼铁、高炉炼铁的反应原理):

3CO+Fe2O3型2Fe+3CO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亚铁:CO+FeO望Fe+CCh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用磁铁矿炼铁):4CO+Fe3O4=Si3Fe+4CO2

•甲烷充分燃烧:CH4+2O2型CO2+2H2O

•乙醇充分燃烧:C2H5OH+3O2里2co2+3已0

•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a(0H)2固体变质的原因):

Ca(OH)2+CO2=CaCO3;+H2O

•用NaOH溶液吸收CO2(NaOH固体变质的原因):2NaOH+CO2=Na2CO3+H2O

•用NaOH溶液吸收SO2:2NaOH+SO2=Na2SO3+H2O

•NaOH溶液与SO3反应:2NaOH+SO3=Na2SO4+H2。

•葡萄糖的缓慢氧化:C6H12O6+6O2-^6CO2+6H2O

第四部分

常见反应的现象

化学方程式反应现象备注

C+O2型CO2①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持续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夹

红热,无烟无焰;在氧气中有红热木炭的生士禺钳伸入氧气的

燃烧时发出白光集气瓶中时,要由瓶口向下缓慢插

②放热入

③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浊的气体

S+O2型SO2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在做硫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部应

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加入少量NaOH溶液以吸收有毒

紫色火焰的SO2

②放热

③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P+5O2年2P2。5①产生大量白烟①由于红磷燃烧只消耗氧气,并且

②放热生成物只有固体,所以可以用来测

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②应用:发令枪

2H2+。2里2H2。①发出淡蓝色火焰(如果不①点燃氢气之前必须验纯;

纯,还会发出尖锐的爆鸣②氢气是最清洁的能源,是高能燃

声);②放热;③生成能使无料

水硫酸铜变蓝的液体

3Fe+2O2型Fe3O①剧烈燃烧,火星四射①用砂纸把细铁丝磨成光亮的银

4②放热白色,是为了除去细铁丝表面的杂

③生成一种黑色固体质。

②将细铁丝盘成螺旋状,是为了增

大细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③集气瓶里要预先装少量水或在

瓶底铺上一薄层细沙,是为了防止

灼热的生成物溅落使集气瓶瓶底

炸裂。

4A1+3O2年2Ab①发出耀眼的白光①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铝粉、铝

o3②放热箔可以)。

③生成白色固体②铝的抗腐蚀性能好的原因:铝在

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

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

进一步氧化。

2Mg+O2照2Mg①发出耀眼的白光①点燃前要先用砂纸除去镁条表

0②放热面的氧化膜

③生成白色固体②应用:信号弹

2CU+O2^=2CUO红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可用来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氧气

2Hg+O2^=2HgO银白色液体逐渐变成红色固拉瓦锡实验中反应之一

2co+。2型2c。2①发出蓝色火焰①C0有毒!

②放热②点燃前要验纯

③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③应用:煤气

浊的气体

2HgO-2Hg+O2红色固体逐渐变成银白色液拉瓦锡实验中反应之一

t体,并生成能使带火星的木

条复燃的气体

石蜡+氧气型二①火焰发出白光;②放热;

氧化碳+水③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浊的气体;④生成能使无水

硫酸铜变蓝的液体

CH4+2O2型co2+①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②①点燃前要验纯

2H2O放热;③生成能使澄清石灰②应用:天然气

水变浑浊的气体;④生成能

使无水硫酸铜变蓝的液体

Ca(OH)2+CO2=Ca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应用:检验二氧化碳、吸收少量二

CO33+H2O氧化碳

2H2O=M2H2f①通电后,电极上有气泡产①通电时,必须使用直流电。

+02t生。通电一段时间后,两个②预先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

试管内汇集了一些气体,与溶液或稀硫酸,可以增强水的导电

正、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性。

体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③气体的体积比往往不是1:2,原

约为8:10因是: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

②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

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

燃;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

气体移近火焰时,气体能够

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2H2O2—2H2。+产生大量气泡,生成能使带应用:实验室制取氧气

02t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①绿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

CU2(OH)2CO3=12C

11O+H2O+CO2t②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浊的气体;③生成能使无水

硫酸铜变蓝的液体

①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氢气要“早来晚走”,酒精灯要“迟

H2+CU04Cu+

②生成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

H2O到早退”

的液体

(如果加入石蕊溶液)石蕊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H2O+CO2=H2CO3

溶液变红

Fe+CuSC)4=Cu+Fe①铁钉表面附着一层红色物可以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S04

②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浅绿

色。

C+2Cu0鲤2Cu+①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①加热时酒精灯上要加网罩,是为

CO2T②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了: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浊的气体②反应开始的标志:澄清的石灰水

变浑浊

③配制混合物时木炭粉应稍过量

的目的:防止已经还原的铜被氧气

重新氧化

④实验完毕后要先移出导气管,后

熄灭酒精灯

CO+CuOACu+①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①一氧化碳“早来”,酒精灯“迟

co2②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至的目的:排净装置内的空气,

浊的气体防止加热空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

气体引起爆炸。

②一氧化碳“晚走”,酒精灯“早

退”的目的:防止灼热的铜重新被

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③因为一氧化碳有剧毒,随意排放

还会造成空气污染,所以必须进行

尾气处理(方法是在装置末尾的导

气口处放一只燃着的酒精灯)

3CO+FeO=S^2F

23①红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①铁粉是黑色的

e+3cO2

②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②一氧化碳“早来晚走”,酒精灯

浊的气体“迟到早退”

Mg+2HCl=MgCl2①金属逐渐溶解消失;②产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H

+H2t生大量气泡;③放热后面的金属不与酸反应

②如果有参加反应,要注意生

Zn+2HCl=ZnCl2+①金属逐渐溶解消失;②产Fe

H2生大量气泡成的Fe的化合价是+2价,并且溶

液颜色会发生变化

Fe+2HCl=FeCl2+①金属逐渐溶解消失;②产

H2t生(大量)气泡;③溶液由

无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Mg+ZnSC)4=MgS金属表面附着一层银白色固如果有Fe或Cu元素,要注意溶液

O4+Z11体(Fe是黑色的,Cu是红色颜色的变化

Mg+FeCh=MgCh的)

+Fe

(金属与盐溶液发

生反应)

Fe2O3+6HCl=2FeCl铁锈逐渐溶解消失稀盐酸、稀硫酸可用来除铁锈

3+3H2O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黄色稀盐酸除铁锈的效果比较好

Fe2()3+3H2SO4=Fe

2(SO4)3+3H2O

第二个反应是制取硫酸铜的反应

CUO+2HC1=CUC12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消失

+H2O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蓝色原理

CuO+H2so4=CuS

O4+H2O

HCl+NaOH=NaCl没有明显现象(但是这个反强酸和强碱反应时一般要借助指

+H2O应放热)示剂

NH4Cl+NaOH=NaC生成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

I+NH3T+H2O纸变蓝色的气体(生成具有

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NH4Cl+Ca(OH)2生成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检验NH4+的反应原理

=CaCl2+2NH3t纸变蓝色的气体(生成具有

+2H2O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a(OH)2+Na2c。3=生成白色沉淀工业制取烧碱的反应原理

2NaOH+CaCO31

描述实验现象时要注意不能说出生成物的名称,但可以根据生成物的化学性质来描

述生成物。

第五部分

常见物质的颜色、气味

固体

•红色:红磷P、铜Cu、氧化铁FezCh、氧化汞HgO

•红褐色:氢氧化铁Fe(OH)3

•黄色:金Au、硫S

•绿色:碱式碳酸铜CU2(0H)2c。3

•紫黑色:高镒酸钾晶体KMnCU

•淡蓝色:固态氧。2

•蓝色:氢氧化铜CU(OH)2、硫酸铜晶体C11SO4•5丛0

•银白色:大多数金属(铁Fe、银Ag、铝Al、锌Zn、镁Mg……)

•黑色:木炭C、铁粉Fe、氧化铜CuO、二氧化镐M11O2、四氧化三铁FesCU、氧

化亚铁FeO等

•深灰色:石墨C

•灰白色:大多数磷肥

•无色:金刚石C、干冰C02、冰H2。

•白色:除了上述固体之外,我们学过的其他固体、固体粉末或晶体基本上都是白

色的。

•有刺激性气味的固体:碳酸氢镂NH4HCO3

液体

•淡蓝色:液态氧。2

•蓝色:含有C/+的溶液

•浅绿色:含有Fe2+的溶液

•黄色:含有Fe3+的溶液

•银白色:汞Hg

•我们学过的大多数液体都是无色的。

•有特殊气味的液体:乙醇C2H50H

•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醋酸CH3co0H

气体

•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N02

•有毒的气体:一氧化碳C0、氯化氢HC1、氨气NH3、二氧化硫S02>二氧化氮

NO?等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氯化氢HC1、氨气NH3、二氧化硫S02、二氧化氮N02等

•我们学过的大多数气体都是无色无味的。

•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二氧化硫S02、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02、可吸

入颗粒物和臭氧。3等

•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二氧化碳。2、臭氧。3、甲烷CH4、氟氯代烷等

第六部分

多功能瓶

下面是多功能瓶的常见用途:

一、洗气瓶(图①)

多功能瓶作为洗气瓶来使用时,气体要从长导管进入,从短导管中出去。洗气瓶一

般用来检验气体(如二氧化碳)、干燥气体(如混有水蒸气的气体)、吸收气体(如

二氧化硫)或除去气体中的杂质(如HC1气体等)

・检验气体:检验二氧化碳的试剂是澄清的石灰水。

・干燥气体:试剂一般是浓硫酸。需要注意的是,浓硫酸不能干燥NH3等碱性气体。

•吸收气体或除去气体中的杂质:

①对于SO2、C02等气体,可以使用NaOH溶液吸收(最好不用Ca(OH)2溶液,因

为Ca(OH)2微溶于水)

②对于混在CCh中的HC1气体,不可以使用NaOH溶液吸收,但可以使用NaHCCh

溶液来吸收。

③Ch可以用NaOH溶液吸收。

二、向上排空气取气瓶(图②)

使用条件:收集的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组成气体的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

29),并且气体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规则:长管进,短管出。

常见实例:。2、CO2、C12、N02

利用多功能瓶收集有毒或者有污染气体,可以方便地进行尾气处理,以免气体逸出

污染空气。

如C12可以用②装置收集,再用①装置进行尾气处理。

三、向下排空气取气瓶

使用条件:收集的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密度(组成气体的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

29),并且气体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规则:短管进,长管出。

常见实例:a、NH3

四、排水集气瓶

使用条件:①气体不溶或难溶于水;②气体不与水反应;(③对于部分气体来说,

密度与空气密度接近,无法用排空气法收集。)

规则:短管进,长管出。

常见实例:。2、H2>NO

五、排水量气瓶

使用条件:同“四”

规则:短管进,长管出。

如果忽略导管内的水,量筒内水的体积就是进入集气瓶中气体的体积。

第七部分

除杂

•除杂的原则:①主要成分的质量不能减少(可以增多);②除杂时不能引进新

的杂质。

•除去CuO中的C:在氧气流中灼烧(C+O2^^CO2)。

•除去CO中的CO2:使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或氢氧化钠溶液

(Ca(OH)2+CO2=CaCO3i+H2O和2NaOH+CO2=Na2CC)3+H2O)。

•除去CO2中的co:使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O+CuO/Cu+CO2)0

•除去CaO中的CaCO3:高温煨烧(CaCO3邈CaO+CO2T)

【注意】不能加稀盐酸,因为CaO能与稀盐酸中的水反应生成Ca(OH)2。

•除去大理石中的_杂质:

①高温煨烧大理石或石灰石(CaCO3邈CaO+CO2T);

②将反应后的固体放入足量的水中,使其充分溶解,过滤(CaO+H2O=Ca(OH)2);

③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i+H2O);

④过滤。

【注意】如果杂质很难用一般方法除去,可以将主要成分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然后通过反应再变回来。

•除去Cu中少量的Fe:

物理方法——用磁铁反复吸引。

化学方法——滴加稀盐酸或稀硫酸,然后过滤。

【注意】不能加硫酸铜溶液,否则容易导致除杂不彻底。

•除去FeSCU溶液中的CuSCU:①加入铁粉(铁丝);②过滤。

•除去可溶物中的不溶物:①溶解;②过滤;③蒸发结晶。

•除去不溶物中的可溶物:①溶解;②过滤。

•将两种可溶物分离: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