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数的意义》数学教案(通用15篇)作为一名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分数的意义》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分数的意义》数学教案1一、创设情境(1)展示主题图(2)让学生说出从图中获取的主要信息(3)揭示课题二、师生共同探究新知(一)再创情境,探案例11、中秋期间,我们的传统习俗是合家分享一块大月饼,喻示合家和美,团圆之意。小华一家也不例外。(示图)他告诉我们什么?我分得这个月饼的1/4谁能告诉大家,这里的1/4是把()看作一个整体呢??2、小红家买的是盒装月饼,每盒8个,她说:我分得这盒月饼的1/4。谁知道小红所说的1/4是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呢?分析一下他俩得到的月饼,你们发现了什么现象?有什么问题吗?小组交流,再全班反馈(二):教学单位“1”、分数意义和分数单位1、关于单位“1”学生小组交流“议一议”师让学生小组“议一议”的3个情境,全班反馈(师对应板书)归纳:一个物体或是由许多物体组成一个整体,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观察板书内容,体会这里单位1的量,及其所表示量的对应的分数的实际意义。(可以同桌交流)2、关于分数的意义理解了什么是单位1的量,我们进一步认识分数的意义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拿出一些小棒,把它看作单位1使它能平均分成5份,6份??情况反馈归纳分数的意义: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先说,再对照书上的概念进行巩固。同时板书:分数说一说,议一议,上面分数的实际意义课堂活动:说一说生活中的分数;画一画(书上的第2题)3、关于分数单位的认识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又叫做这个分数的单位。让学和举例说一说:再议一议:分数单位与分数什么有关系?(分母)三、全课总结1、反思与质疑本课我们研究了哪些方面的新内容,说说自己的理解。再针对主题图的情境试述其中各分数的实际意义。2、还有什么疑惑的,或者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师生共同梳理单位“1”——分数——分数单位四、布置作业课本第25~26页1、2、3题分数单位“1”:??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单位“1”——分数——分数单位《分数的意义》数学教案2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百分数,知道百分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2、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熟练读、写百分数。3、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能力和应用意识。教学重、难点:百分数的意义教学方法:引导—————自学预习提示;(1)找一找生活中的百分数。(2)什么是百分数?(3)羊毛含量36%是什么意思?(4)怎样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把事先找到的生活中的百分数带入课堂。请同学们拿出在生活中找到的实际应用的百分数,并说一说是在哪儿找到的。学生交流。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人们经常要用到百分数,百分数有什么好处?什么叫百分数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百分数。二、引导探究,揭示百分数的特征(一)出示课本例1、一条裙子,羊毛的含量为36%,对此进行分析,并完成下表。一条裙子,羊毛的含量为36%。这个句子中,单位“1”的量是:这个百分数是()和()比较的结果。这个百分数表示的意义是:看到这个句子,你能想到什么?这个36%的分母100表示什么?分子36又表示什么?学生在小组内学习,每位学生在小组内汇报学习情况。学生活动,教师参与。什么叫做百分数?我们学过分数,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也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那百分数呢?学生通过探究得出: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百分数表示两个数的一种倍数关系,百分数又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二)小组合作学习,比较百分数与分数的不同。接下来我们就比较一下百分数和分数,到底有那些不同?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明白:百分数和分数的写法不同,为了区别与分数和便于书写,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是采用%来表示。在这个过程中渗透百分数的写法以及读法。并进行随机练习。通过比较还要使学生明白;①百分数可以不是最简分数,如:52%、38%,分子和分母不用约分,而分数就不一样了。②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小数,如:3。1%。也可能分子比分母大,如:120%,和分数不同。(三)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揭示百分数的意义。出示例1。学生独立完成在小组内交流。三、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四、多层练习,巩固深化1、出百分数,并回答问题。1%18%50%89%100%125%7。5%0。05%300%①谁是最小的百分数?在这组内还有比它小的吗?②谁是的百分数?③请读出跟一半的意思一样的那一个百分数。④300%是什么意思?⑤在这组百分数中,我们可以看到,百分数的分子有的是小数,有的是整数,有的大于分母,有的小于分母,这是为什么呢?2、读出下面的句子,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1)我国的耕地面积约占世界的7%。(2)我国的人口约占世界的22%。提问:这两句话中的百分数表示谁与谁比?看到这两句话,你想到什么?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3、三峡库区分重庆库段和湖北库段。重庆库段的面积占三峡库区面积的85%,湖北库段的面积占三峡库区面积的百分之几?完成课本练习一的相关习题。《分数的意义》数学教案3教学内容: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折一折、涂一涂体验中理解单位”1”,感受什么是分数,进而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2、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充分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的教学。教学难点:突破一个整体的教学。教学具:多媒体课件、纸片、一分米、方块、小棒、小刀、水彩笔。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师:板书数字1。这是几?表示什么?能具体说说可以表示1个什么吗?学生回答(1个苹果、一张白纸、一根绳子、一个学校的全体学生??)师: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1+1=?(点击课件)可能等于1吗?(点击课件)师:一吨煤+一吨煤=一堆煤(点击课件)7个苹果+8个苹果=?(点击课件)师:这个简单而又神奇的1有如此丰富的意义,老师可以给它加上引号,起名叫作单位“1”。师:取出学具袋,倒出其中的学具,分一分、说一说,哪些能用单位“1”表示?【设计意图:开门见山教学单位“1”,突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单刀直入式的导入无疑是本课亮点之一,不仅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其分一分、说一说的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体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二、课题揭示师:板书“分”字,问这是什么字?师:分过东西吗?你是怎样分的,能举例说明吗?生:??师:他这样分叫做什么分?板书:平均分师:以前学过的数学知识中,什么和平均分有关?生:分数(板书)。师:你对分数了解有多少?生:??师: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分数。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让读课题后,问学生意义指什么?分数起源于分,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点击课件介绍分数的产生)三、探索新知:(一)回顾旧知:师:用以前所学的分数的知识,分你手中的单位“1”,你能得到哪些分数?学生操作,组内交流,各组推荐汇报。以1/4为例说明。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对不准确的地方要加以修正,尤其要强调“平均分”,尽量做到不要重复别人的发言内容。【设计意图: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了学生,教师将几种学具材料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操作用分数表示,既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又在不知不觉中为新知的构建架设桥梁。】(二)、研究几分之一师:你们想研究别的分数吗?教师出示1/○师:这是分数吗?你会读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师:请大家拿出12根小棒,分一分、说一说,看看可以有多少种不同方法来表示1/○?学生操作,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2→6根、1/3→4根、1/4→3根、1/6→2根、1/12→1根。师:你又发现了什么?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知识!【设计意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犹如一枚枚石子投进蓄势已久的湖里,激起了层层涟漪,让学生在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中自主探究、积极合作,足以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三)、研究几分之几1、教师出示○/○师:猜猜看,老师想让你干什么?教师出示要求:分一分(选择合适的学具表示这个分数)画一画(用简单的图形来表示这个分数)折一折、涂一涂(选择合适的学具,用折叠、涂色的方法表示这个分数)说一说(组内互相说说这个分数)学生动手操作、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2、各组推荐学生汇报??【设计意图:遵循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规律,问题设计得精且极具开放性、挑战性,以丰富的操作实践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注重学生感性认识,学生真正在“做数学”。】四:阅读教材:1、师:关于分数的知识,以前我们学习过一些,在课前我们也通过自学课本、查阅资料、请教别人,你现在知道多少分数的知识,能告诉老师吗?学生回答??2、师:让我们看看数学书上专家是怎样说的?学生看书、圈划、摘读,组内交流。3、师:什么是分数单位?我们刚才研究了吗?3/5的分数单位是什么?有几个?7/12、11/20呢?【设计意图: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熏陶。在设计时,注意到学生自我获取信息能力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课前自学课本、查阅资料、请教别人,了解分数的有关知识,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五、综合应用1、完成课本第62页做一做。2、填一填:(1)把一堆苹果平均分成5份,一份是这堆苹果的()两份是这堆苹果的()。(2)这两位同学是()人数的几分之几?3、糖块游戏。拿走9块糖的1/3,拿走几块?为什么?再拿走剩下的1/3,拿走几块?为什么?再拿剩下糖的1/4,拿走几块?4、写分数游戏师:下面请同学们练习写分数,比一比谁写得规范好看?任务是8个。学生在写分数的过程中教师突然叫停。师:数一数,你写了几个分数?你能用刚学的分数说一句话,让大家猜一猜你完成的情况吗?生:我写了??【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在应用中赋予数学活力与灵性,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数学学习活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所谓“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六、全课小结:师:对于分数的意义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提问。学生质疑,学生解答,教师补充。师:关于分数的知识你掌握的情况如何,你能用今天学习的分数的知识说一说吗?生:??本课设计特色:1、淡化形式,注重实质分数的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讲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本课设计淡化形式,注重实质,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性来体现教学的严谨性。整节课教师都没有将“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这句严密、枯燥、抽象的话语塞给学生,但是整节课彻头彻尾都紧扣“分数的意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苦心经营,匠心运作。2、源于生活,回归生活。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同时数学又必须回归于生活,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赋予活力与灵性。本课设计注意到数学的教与学紧密联系生活,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意义,注重现实体验,力避传统的“书本中学数学”,体现生活中教学相长的互动关系,大胆改革教材的例题呈现方式,“跳出教材教数学”。3、强调合作,知识增殖。本课设计做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给学生思考和表现的机会,多些成功的体验,突出每个个体的作用,使每一个学生不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形成人人教我,我教人人,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合作中完成任务,实现知识在交流中增殖,思维在交流中碰撞,情感在交流中融通。4、注重体验,培植兴趣。学生学习的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本课教学中的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折一折、涂一涂为学生提供了高频率、多维度、深层面的体验,我们的学生在学习时感到了乐趣,体验到了成就感,激励他们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与研究。《分数的意义》数学教案4一、教学目标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2、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3、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4、理解公因数与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5、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教材说明1、本单元内容的结构及其地位作用。本单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内容包括: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与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公因数与约分,最小公倍数与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基本是真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这些,都是本单元学习的重要基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将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习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技能。这些知识在后面系统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及其应用时都要用到。因此,学好本单元的内容是顺利掌握分数四则运算并学会应用分数知识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的必要基础。例: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首先,第1节分数的意义和第3节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整个单元教学内容的主干,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第2节真分数与假分数是分数意义即分数概念的引申;第4节约分、第5节通分则是分数基本性质的运用。最后一节沟通了分数与小数在表现形式上的相互联系,得出了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整个单元的内容,大体上显现出由概念到性质,再到方法、技能的递进发展关系。其次,在第1节里,分数的意义是学习的重点。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这里引入了两个新的概念,即单位“1”与分数单位。至于分数的产生、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则是从分数的现实来源和数学内部来源两方面来帮助学生深化对分数的认识。在第2节里,先通过三道例题,引入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三个概念,再通过例4,解决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的问题。在第3节里,先通过例1,得出分数基本性质,然后通过例2,在运用的过程中加以巩固。在第4、5节里,先引入公因数与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再讨论求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入约分、通分的概念和方法。显然,在第2、3、4、5节内部,同样显现出由概念到方法的逻辑关系。2、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与原教材相比,本单元教材的主要改进有以下几点。(1)多侧面地展现了分数的来源。在小学数学里,认识分数是小学生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考虑到分数概念比较重要,又比较抽象,有必要通过揭示产生分数的现实背景,来帮助学生形成分数概念,理解它的含义。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数是用来表示量的。5只兔、5个人,这些量的共同特征,可以用自然数5来表示。也就是说自然数是一个量(兔、人)与另一个作为单位的量(1只兔、1个人)的比。现实世界中存在的量,除了上面例举的,由一些单位量合成的,可以用自然数表示多少的量之外,还存在着许多可以分割的,无法用自然数表示的量。例如,用一根作为单位长的木棒(米尺)去量一条线段AB的长,量了3次还有一段PB剩余。(2)五下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时,运用自然数就只能粗略地说,这条线段长3米多一点。要更精确一些,就必须把度量单位等分成更小的单位,来度量余下的那条线段。比如把1米一分为四,则每等份叫做“四分之一”米,记做1/4米。这就引入了形如1/n(n为大于1的自然数)的分数。假如使用度量单位14米去量图中剩下的一条线段PB,量了3次恰巧量尽,那么PB的长就是“3个1/4”,记作3/4米,这样就又引入了形如m/n(n为大于1的自然数,m为自然数)的分数。历,分数正是为了比较精确地测量这类可以分割的量而引入的。从数学的角度来看,分数的引入是为了解决在整数集合里除法不是总能实施的矛盾。比如,2÷3在整数范围内不能计算,引入分数就能记作2÷3=2/3。当然,这种抽象的表示方法也有它的实际意义。例如把2块饼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得2/3块饼。在本单元的第1节里,教材首先从历史的角度,从现实生活中等分量的需要出发,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分数的现实来源。在引出分数概念之后,教材又通过分蛋糕、分月饼的实例,抽象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使学生初步感悟,有了分数,就能解决整数除法除不尽的矛盾。这实际上是从数学内部发展的角度,揭示了分数的来源。这就为拓宽学生的认识,加深对分数的理解,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教学素材。(3)约数、倍数的有关知识与分数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教学。我们知道,在小学数学中,约数、倍数的有关知识的学习,主要是为学习分数服务的。但在以往的教材中,两者各自独立成章,学完后,学生还不知道学了公因数、公倍数与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有什么用,只能对一组组整数单纯地练习求它们的公因数或最小公倍数。而且,这些知识集中在一个单元里,概念多,而且抽象,不利于分散难点,逐步消化,也不利于认识的螺旋上升。现在,把公因数、公因数的内容安排在讨论约分之前教学;把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内容安排在引进通分之前学习。从而将两部分知识紧密结合起来,学了就用,既能减少单纯的枯燥练习,节省教学时间,又有利于整除性知识的教学改革。为了配合这一改革,约分与通分不再合成一节,而是公因数、公因数与约分编为一节,公倍数、最小公倍数与通分编为一节。(4)关注数学的抽象过程,从现实问题情境引出数学问题,得出数学知识。在本单元中,无论是公因数与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引入,还是约分、通分的给出,教材都创设了适当的现实问题情境,进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的概念,得出数学的方法。这些数学知识,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部分内容作了适当的精简处理或编排调整。本单元中,比较重要的内容精简处理与编排调整,在前面揭示单元内容结构与联系的图示中,已有所显示。这里,再择要作些说明。其一,分数大小比较,不在第1节中单列一段,而是充分利用前面学习分数初步认识时打下的基础,把有关内容与通分结合在一起学习。这样既进一步简化了第1节的内容,也有利于发挥学习的正向迁移作用。其二,删去了原来第2节中把整数或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内容。这是因为根据课程标准,今后的分数运算中将不含带分数,所以无须再掌握把整数或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技能。考虑到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容易看出这个假分数的大小在哪两个整数之间,从而有利于数感的形成;把能化成整数的假分数化成整数,是化简某些计算结果的需要。所以,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的内容,仍然保留,但也作了简化,合在一个例题中予以解决。教学建议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用好直观手段。如前介绍,本单元教材在加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上作了不少努力,同时,教材还运用了多种形式的直观图示,数形集合,展现了数学概念的几何意义。从而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以发挥形象思维和生活体验对于抽象思维的支持作用。本单元的特点之一就是概念较多,且比较抽象。而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因此,在引入新的数学概念时,适当加大思维的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为直观,对于顺利开展教学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所谓化抽象为具体,就是通过具体的现实情境,调动学生相关生活经验来帮助理解。所谓化抽象为直观,就是运用适当的图形、图示来说明数学概念的含义,这是小学数学最常用的也是最主要的直观教学手段。2、及时抽象,在适当的抽象水平上,建构数学概念的意义。为了搞好本单元的教学,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还要重视及时抽象,不能听任学生的认识停留在直观水平上。否则,同样会妨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例如:比较1/3与1/2的大小,有学生回答,不一定谁大谁小,要看他们分的那个圆,哪个大,由此得出1/3可能比1/2大,也可能比1/2小,还可能和1/2相等。造成这种错误认识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过分依赖直观,而没有及时抽象。因此,在充分展开直观教学,让学生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基础上,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由实例、图示加以概括,建构概念的意义。3、揭示知识与方法的内在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方法。在本单元中,约分与通分、假分数化为带分数或整数、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的方法,都是必须掌握的。这些方法看似头绪较多,但若归结为基础知识,就是揭示相关知识与方法的联系,就比较容易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方法。以约分与通分为例,它们都是分数基本性质的应用。尽管约分时分子、分母同除以一个适当的数,通分时分子、分母同乘一个适当的数,但它们都是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使分数的大小保持不变。因此,教学时不宜就方法论方法,而应凸显得出方法的过程,使学生明白操作方法背后的算理。这样就能依靠理解掌握方法,而不是依赖记忆学会操作。4、这部分内容可以用20课时进行教学。《分数的意义》数学教案5第1课时分数的意义教学内容:教材第52页例1和“练一练”,第58页练习八的第1~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根据具体情境表示出相应的`分数,联系实际情境解释或说明分数的具体意义;认识分数单位,能说明分数的组成。2、使学生经历有具体到抽象的认识、理解分数意义的过程,感受分数的来源与形成,体会数的发展,培养观察、比较、分析、综合与抽象、概括的能力,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认识和理解单位“1”。教学方法:探究合作法、讲解分析法、练习法等。教学用具:ppt。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唤醒已知在三年级,我们曾经分两次认识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分数。二、合作探索,理解意义1、教学例1出示例1中的一组图请大家根据每幅图的意思,用分数表示每个图中的涂色部分。写出分数后,再想一想: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在小组内交流。学生汇报所填写的分数,你认为这些图中分别是把什么平均分的?一个饼可以称为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是一个图形,“1米”是一个计量单位,而左起第四个图形是把6个圆看成一个整体。左起第四个图形与前三个图形有什么不同?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1)在这几个图形中,分别把什么看成单位“1”的?(2)分别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用分数表示这样的几份?(3)从这些例子看,怎样的数叫作分数?拿12根小棒自已创造一个分数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如果老师要表示6根小棒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2、完成“练一练”第1题,各图中的涂色部分怎样用分数表示?请大家在书上填空。说说是怎样想的。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第2题,观察直线上是把哪个部分看作“1”的?直线上表示是怎样想的?引导:分数也可以在直线上表示。这里从0起到1是1个单位,同样地从1到2也是1个单位,这1个单位就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就可以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让学生在()里填上合适的分数。交流:你是怎样填的?为什么这样填?三、巧妙联系,深化理解1、做练习八的第1题先让学生在每个图里涂色表示三分之二,再说说是怎样涂的、怎样想的。同样是三分之二,为什么涂色桃子的个数不同?2、做练习第2、3、4题第2题先读出每个分数,再说说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第3题让学生填,交流时说说是怎样填的。第4题在研究分数时,把哪个数量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数量就是单位“1”四、全可总结,延伸拓展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分数的意义》数学教案6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交流讲故事《大胆的小猴》,并与大家交流,对学生进行自信、勇敢的培养。设计意图:课前三分钟交流是孩子们展示的舞台,在这短短的三分钟时间里带给自己快乐、自由和成长。这个环节是师生的最爱。学生自信的主持,精彩的展示,内容的丰富,真可谓色、香、味俱全的大餐。学生展示的内容丰富,可以是数学古诗、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要闻、数学成语、数学符号的由来等等形式多样。真是万紫千红,各有千秋。小组交流、探究、合作学习一、展示课前收集的生活中的百分数。设计意图: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赋予活力与灵性。数学学习内容远离生活无疑是导致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的根本原因,它使本该生动活泼的数学学习活动变得死气沉沉。有鉴于此,数学的教与学应该联系生活,注重现实体验,变传统的"书本中学数学"为"生活中做数学",体现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生本教育理念。二、小组交流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一个量与另一个量的比较。两个量比较才能产生百分数,只有一个数量是不能产生百分数的。百分数表示的是两个数比较的结果,所以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主体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让学生自探明之,自求得之,倡导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才能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发展,创建一种开放的、浸润的、积极互动的课堂文化。三、小组交流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读百分数时注意要读成百分之几,不能读成一百分之几。写百分数时,通常先写分子,再写百分号,并注意%的两个小圆圈要均匀且不能过大,以免和分子混淆。在半分钟内写十个百分数,看看写出的百分数占总数的百分之几,并用自己喜欢的一个百分数说一句话。设计意图:通过小组交流并展示生活中找到的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又加深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四、小组交流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1)意义不同分数代表一个数值,也可以代表一个分率。而百分数只能代表一个分率。(2)读法不同分数读作几分之几,百分数读成百分之几,不能读成一百分之几。(3)写法不同,百分数在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就行了,而不是写成分数的形式。(4)分母不同分数的分母可以是任何一个大于0的自然数。而百分数的分母规定是100。(5)分子不同分数的分子必须是自然数。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小数,整数,可以大于100,可以小于100。(6)百分数不可以约分,分数可以约分。(7)分数单位不同,分数的单位是几分之一,而百分数的单位只能是百分之一设计意图:百分数源于分数,而又有别于分数。实践证明,学生认识这一点非常困难,这是长期学习的种属概念负迁移所致。学生会误认为分数与百分数是包含关系,分数有的属性,百分数也一定具有。为了跨越这一认识上的误区,我采用了小组探究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使学生区分清楚百分数和分数是不一样的。五、生活中的应用1、经典文化中的百分数。百发百中——100%百里挑一——1%2、做游戏。石头剪刀布规则:两人十次,想一想,你赢了对方几次?赢的次数占总次数的百分之几?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找成语中的百分数和做游戏,已能找出生活中的百分数,并能将百分数应用到平时玩的游戏中。所以此环节承上启下,意在让学生意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有用的,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又体现“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符合生本教育的理念,在生活中找例子。生本教育数学课堂练习是一堂数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深入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培养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学生深层次发展的有效途径;所以一节数学课,练习是否有效,将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所以课堂练习要设计有挑战性习题,可以通过游戏、猜谜、闯关练习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当学生沉迷在问题的情境之中时,他们的无意注意就会转化为有意注意并趋于主导地位,从而达到主动探究的目的。六、总结请告诉大家你这节课学习情绪的比率。愉快占()%紧张占()%遗憾占()%《分数的意义》数学教案7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2、通过分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抽象概括的能力。3、使学生体会到分数就在我们身边,运用分数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认识单位“1”和概括分数的意义教学工具ppt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师:三年级上学期我们已初步学习了分数,谁能说出几个分数哪?生:师:谁能说出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生说师板书。师总结引入新课:从以上看来同学们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关于分数的知识还有很多,这节课我们一起进一步研究分数。二、探究新知(一)分数的产生1、出示米尺:同学们这是什么?(生:米尺)知道干什么用的吗?(生:测量用的)好我们一起测量我们的黑板(或人的身高),老师量时要认真观察,看会遇到什么问题,想一想应如何解决?(生:最后测量时不够一米了)师:(出示情景图)其实古人也发现类似的情况:他们用打了结的绳子来测量石头的长度,每两个结之间表示一个单位长度。发现这块石头长3段多一点。这时旁边记录人提出疑问:剩下的不足一段怎么记哪?2、(出示一个西红柿图:)同学们,把1个西红柿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能分得一个完整的西红柿吗?3、教师小结:生活中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要想准确表示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这样分数就产生了。(出示并板书:分数的产生)T:小结:我们通过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等都可以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一份得3、教师总结:课件出示图,像这样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像这样的一个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这个1在数学上通常叫做单位“1”。板书: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齐读)谁能说说自然数1与单位“1”有什么不同吗?生:………我们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分,就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分,所以分数的意义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分,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就叫分数,齐读一遍(同学们表现得非常棒,同学们看看看生活中的单位“1”。出示图)四、巩固训练大闯关(看谁反应快、回答得对):(出示练习题见课件)1、填空:2、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练习十一1、2、3题。五、总结:通过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什么叫分数也就是分数的意义,还知道分数单位及单位“1”的概念,整节课同学们表现的都非常太棒,就请大家为自己的精彩表现鼓鼓掌!关于分数还有很多很多的知识呢!今后我们进一步进行探究。这节课就上到这儿,同学们再见!《分数的意义》数学教案8教材分析《分数的意义》是在四年级学生已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就是分数的意义。重点培养学生的理解、认知、实践操作能力。知识目标:A、指导分数的产生B、在理解单位1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会说出分数的意义。C、知道每个分数中的分数单位。D、在实际生活中学会用分数表示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学情分析在本节课中,教师不仅重视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能十分重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和学习方法的渗透,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思维的展示,让学生通过回忆想象、自学教材、学习交流、动手实践等数学学习活动来发现知识,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教学目标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掌握分数的意义。2.认识单位“1”,知道分数单位,使学生知道在实际生活中一个物体,一些物体,计量单位等都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3.知道分数在人们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会用分数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掌握分数的意义,并在实际生活中会应用分数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导课1.导入。2.提问。3.板书新课题《分数的意义》,齐读。二、新授1.出示例1:你能举例说明1/4的含义吗?结合生活实际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学生动手操作,折一折或画一画)2、学生自由讨论交流,概括分数的意义。3、找个别学生说,后师总,齐读。4、出示1/8、2/3、3/4、7/10结合生活实际,学习单位1,说一说议一议。5、师总6、看图结合实际,说说哪些可以看做单位1。7、学习分数单位,过程(略)。8、学生举例说明:A、分数的意义,B、单位1,C、分数单位。讨论交流。三、反馈巩固练1、出示图(小黑板)学生看图完成练习2、拓展。3、复习分数单位。4、练习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5、举例生活实际说说分数。四、小结本课内容A、学生谈这节课的收获。B、师总。五、布置作业P63页1、2、4题。《分数的意义》数学教案9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百分数。2、了解百分数的意义。3、会写百分数。4、区分百分数与分数的不同。5、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培养比较、分析、分辨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三、教学过程:(一)、引出百分数,教学百分数的读法。1、百分数的引出师:近年来,我们学生的近视率引起了大家的高度重视,根据去年年底的统计,我市学生的近视情况如下(媒体出示)师:这里出现了三个新的数,它们分别读作:百分之十八,百分之四十九,百分之六十四点二,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上面这样的数呢?2、揭题生展示他们找到的百分数。师有选择的板书并小结:看来生活中这样的数确实挺多的。数学上把这样的数,叫百分数。那么什么是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怎么写?还有哪些跟百分数有关的知识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二)、凸显百分数的优点,教学写法1、比较中凸显百分数的优点师:大家都在关心我们学生的近视情况,作为老师当然更要关心我们学校同学的近视情况。下面是老师调查的二、三年级的近视情况(出示表格)年级总人数近视人数近视人数占总人数的近视率二年级202三年级253师:二年级的近视人数占总人数的多少呢?三年级呢?哪个年级的近视情况好些呢?你是怎么比较的?可以先在草稿本上写写算算。学生反馈:可能会出现通分成分母是50的,也可能是100的。师挑选通分成分母是100的提问:为什么把分母都通分成100呢?(便于比较)2、教学写法师:二年级近视人数占总人数的10/100,又可以写成二年级近视率是10%。(媒体出示再板书)我们写百分数的时候在分子10的后面加上百分号。看看我们写百分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百分号的小圆圈写小点)那么三年级近视人数占总人数的12/100,可以怎样写呢?生写在草稿本上,指名一生板演。(三)、百分数意义、1、指导着说百分数的意义师:三年级的近视率12%指的是哪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师:也就是说三年级的近视率12%表示?(三年级近视人数是总人数的12/100)(板书)师:那么二年级的近视率10%又表示什么?(二年级近视人数是总人数的10/100)(板书)2、生自主说师:那么谁能说说我市小学生的近视率18%,中学生的近视率49%,高中生的近视率64。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自己轻轻地说一说。生反馈说,师选择小学生近视率表示意义板书。师:看到这些信息,你想说什么呢?3、小组内说师:通过这些百分数的呈现,我们大家简洁明了的看到了学生近视情况的严重性,其实在生活中百分数的应用非常广泛,同学们刚才也找了很多,你能把你找到的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在小组内说说吗?生反馈,师挑选组的代表说,并板书。4、小结百分数意义师:说了那么多百分数的意义,那么到底百分数表示什么呢?师小结:刚才同学们都已经说的都非常接近了。百分数就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板书意义)(四)、辨别百分数与分数区别1、辨别师:我们来看看下面的百分数是表示谁是谁的关系呢?出示:鸡的只数是鸭的75%一根绳子的长度是一根铁丝的51/100。(51/100可以改写成51%吗?)出示:一堆煤重87/100吨。(看看下面这个分数可以改写成百分数吗?为什么?)2、师小结:分数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也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而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后面不能加单位。3、加深理解进行判断(1)一段绳子长29/100;(2)一段绳子长29%米;(3)分母是100的分数都是百分数;(4)百分数的分母都是100(五)、巩固练习师:简单回顾一下,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你会写百分数了吗?1、写出下面的百分数百分之一百分之二十八百分之零点五2、读出下面百分数,想想下面的信息给了你哪些启示?(1)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我国森林覆盖率不到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2)地球总储水量中只有3%是淡水,而这些淡水中可以直接饮用的只有0。5%。(3)今天我们班同学的出勤率是100%。四、教学结束:课堂总结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其实爱迪生说过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同学们对于学习也要付出努力,不怕辛苦。《分数的意义》数学教案10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2、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学重难点1、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2、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工具ppt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几位好朋友,相信你们一定认识他们,让我们看看他们是谁?课件出示唐僧、孙悟空、沙僧的图片师:那猪八戒呢?原来他去化缘了,他在路上边走边想:如果能化得8张饼就好了!那猪八戒问什么想要8张饼呢?引出平均分,让学生列式:8÷4=2(张)总量÷份数=每份数二、探究新知1、老猪化得一张饼,如何分给4人呢?师:这两道题都是我们学过的用除法来解决的问题,计算的都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这道题。把1个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个人分得多少个?师:这道题该怎样列式呢?(学生列式,师板书:1÷4)师:1÷4表示什么意思?生:1÷3表示把一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求一个人分得多少。师:好,这道题也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求一份是多少,也是平均分的问题,所以也要用除法来计算。那么,你知道每人分得多少个吗?生:1/4个。(师板书)师:大家都认为是这样吗?(是)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教师出示课件,学生边说边演示:我们把这个圆看作这张饼,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人得到其中的一份,也就是这张饼的1/4。师:请大家看,每份都是1/4,每个人得到的是多少个蛋糕呢?生:1/4个。师:在分物时,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我们就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所以每个人分得的饼就是1/4张。教师说明:1÷4表示把一张饼平均分给3个人,求每人得到多少个,而我们通过演示知道了每人得到1/3张。所以1÷3的结果就是1/3。(板书“=”)(齐读算式)(课件出示例2)指名读题师:谁能列出算式?生:3÷4(师板书)师:这道题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也是用除法来计算的。究竟每人分得多少块月饼呢?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学具(3个圆片),现在请大家利用手中的学具一起动手分一分,看看到底每人分得多少块月饼。小组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师:大家都有了结论了,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来给大家说一说你们小组的结论是什么?(小组边汇报,边演示)小组1汇报:我们小组是一个一个分的。我们先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每人得到其中的1份,也就是1/4块。师: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一下吗?小组1:1÷4=1/4块。师:好。请接着汇报吧。小组1:接下来,我们按照同样的方法分其他两个圆。最后每个人分到的是3个1/4块,也就是3/4块。师:大家认为他们的方法可以吗?(可以)我们再来一起回忆一下他们的方法。(教师边叙述方法,边进行课件演示)师:还有没有和这组方法不同的?小组2汇报:我们小组是把3个圆叠放在一起,把它们一起平均分成4份,每人得到其中的1份,拼在一起就得到了3/4块。师:(课件演示方法二)这种方法是把3块月饼放在一起,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人得到了其中的一份,也就是3块月饼的1/4,拼在一起就是3/4块。师:通过大家操作我们知道了每人得到了3/4块月饼(板书3/4块)。有些同学是一块一块分的,有些同学是3块一起分的,但这两种不同的方法都得到了3/4块,也就是说3÷4的结果就是3/4。师:请大家看一看,今天这两道除法算式的结果都是什么数?(分数)请大家想一想,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小组讨论生:我们发现,被除数就是分子,除数就是分母。师:你能试着表示出来吗?生: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师板书)师:如果用a来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你能用字母来表示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吗?生1:a÷b=a/b(师板书)生2:老师,我认为还要写上b≠0。师:为什么b≠0?生:因为b表示除数,除数不能为0。生:分数的分母也不能等于0。师:好。通过观察思考,我们知道了分数与除法存在着这样的关系(齐读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师:我们知道,两个整数相除,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反过来看看,分数能不能表示两个整数相除呢?学生观察算式,思考生:可以。比如3/4=3÷4。课件出示,齐读:两个整数相除,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要用除数作分母,被除数作分子.反之,一个分数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师: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分数与除法的联系,那么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区别呢?请学生观察黑板算式,和同学讨论。学生汇报,教师总结:除法和我们学过的加法、减法、乘法一样,是一种运算;而分数是一种数,同时分数也可以表示两个数相除。三、巩固练习1、用分数表示下列算式的商(1)3÷2=()(2)2÷9=()(3)7÷8=()(4)5÷12=()(5)31÷5=()(6)m÷n=()n≠02、试一试()÷7=4/71÷()=1/37/9=()÷95/8=()÷()3、把1千克葡萄干平均装在2个袋子里,每袋重多少千克?平均装在3个袋子中呢?4、填空9厘米=()米59秒=()分13分=()时5时=()日5、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截成8段,每段长(5/8)米,每段绳子的长度是全长的(1/8)。四、全课总结《分数的意义》数学教案11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掌握百分数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了解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的不同点;能说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运用百分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知道百分数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2.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组织学生探索,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讨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3.结合相关信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学重点使学生正确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熟练地读写百分数.教学难点使学生弄清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教学过程一、问题解决中建构1、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小组讨论解决唐老鸭很好客,一天它邀请好朋友皮卡丘、小白兔和米老鼠来家做客。唐老鸭准备了三杯糖水来招呼客人。米老鼠说:"我可喜欢吃甜食了,我要最甜的那杯糖水。"小白兔说:"我要保护牙齿,就拿最不甜的那杯给我吧。"皮卡丘说:"我随意啊。"面对伙伴们提出的各种要求唐老鸭有点犯难了。我们大家一起来帮助唐老鸭解决这个难题好吗?〖点评: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新知的热情,同时有效的避免了教材中的不平等抽样所带来的负面影响。(1)出示:糖水重量第一杯80第二杯75第三杯100谈话:根据唐老鸭提供的数据,我们大家能帮助它解决问题吗?(不能)那还应该知道什么呢?(糖的重量)(2)接着出示投影:糖水重量糖的重量第一杯8020第二杯7515第三杯10021算一算、比一比:(下面就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统一一种你们小组的解决方案。生小组讨论,师巡视指导了解情况。)汇报:1、算出糖占糖水的几分之几就可以进行比较了。第一杯:20÷80=1/4第二杯:15÷75=1/5第三杯:21÷100=21/100集体:通分根据汇报板书:第一杯:20÷80=1/4=25/100第二杯:15÷75=1/5=20/100第三杯:21÷100=21/100大家帮助唐老鸭解决了难题,它的好朋友们终于喝上了糖水。就在这时门铃响了,唐老鸭开门一看是小猫,看着气喘嘘嘘的小猫想是一路跑来的。唐老鸭赶紧为小猫冲了一大杯糖水。同时投影出示:糖水重量糖的重量第一杯8020第二杯7515第三杯10021第四杯20045小猫边喝边说,我的这杯糖水可真甜啊。一旁的米老鼠不服气的说,我的糖水才甜呢。两人争执了起来,唐老鸭又犯难了,同学们你们来帮着平息一下这场风波吧。板书:第四杯:45÷200=9/40师:能比较吗?那咱们是不是所有的数再重新通分呢?(不必要,45÷200=45/200,也就是22.5/100。)可是22.5/100好象不太符合分数的写法,用彩色粉笔来板书吧。(板书:22.5%)归纳:1、要想知道哪杯糖水更甜,只要算出每一杯糖水中糖占糖水的几分之几就可以了。2、最好再将这些分数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这样比较起来很方便。〖点评:第四杯糖水的比率是22.5%,很好的让学生感受到了百分数在统一分母进行比较时的优越性。体现了探索新知的价值之所在。二、概念引入:像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百分数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可以小于100,也可以等于100,还可以大于100。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比率关系,它的分母是一个固定的数100,所以,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数。练习巩固初步认识〖点评:让学生自己小结,教师提炼得出百分数的定义,可谓水到渠成,真实而自然。三、有层次的练习中深化1、教学百分数的写法和读法写法:示范百分号的写法读法:25%读作百分之二十五(注意为了区别与分数的读法,25/100读作一百分之二十五,而25%则读作百分之二十五)意义:说说22.5%表示什么意思呢?(表示第四杯糖水的糖占糖水的百分之二十二点五)练习巩固2、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区别和联系(1)将五组数分类引入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和联系(2)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区别和联系①都有分子和分母,但百分数的分母是100,分数的分母可以是一切不为0的自然数.②分数既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也可以表示一个实际数量;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所以百分数不能带有计量单位名称.③用分数表示计算结果时,通常要写成最简分数;用百分数表示计算结果时,能约分的也不能约分④分数与百分数书写的形式也不同(3)练习巩固分数与百分数的联系与区别(辨一辨、说一说)〖点评:这一组练习将学生推到了不可回避的矛盾冲突面前,有效的对比了分数与百分数异同点。四、在生活中的百分数1、读信息谈感受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却不砍伐自己国土上的树木来做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我国耕地面积占世界人口的7%,可我国的人口却占世界的22%。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8.7%。沙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15.5%。地球总储水量中只有3%是淡水,而这些淡水中可以直接饮用的只有0.5%。我国水资源污染明显加重。有42%的城市水源受到污染。2、做个有心人:在生活中去收集百分数实例,并说一说这些百分数各表示什么意思.3、你能根据百分数说个成语吗?(十拿九稳90%、百里挑一1%、十全十美100%、事倍功半50%、一箭双雕200%、百发百中100%)4、这节课兴奋过、紧张过,还有遗憾。你填一填情绪比率:愉快占()%紧张占()%遗憾占()%满意占()%〖点评:这一组练习将学习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让学生感受到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广泛及重要性。五、反思体验这节课你学了哪些知识?你有哪些收获或感受?在生活中百分数还有哪些应用?你还有什么新的见解?教师让学生说,说到关键、重点的内容进行强化送一句名言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爱迪生《分数的意义》数学教案12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分数"产生的原因,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母,分子及分数单位的含义.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数单位的含义.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创设情景,温故引新1,提问:A,大家知道分数吗谁能说一个分数B,你能举个实例说说这个分数的意义吗2,述:说得好,对不能用整数准确表示结果的问题,我们可用分数来解决.即: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或者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它的一份或几份来表示.3,揭示课题:分数的意义二,联系实际,探究新知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分数的知识.(1)相互交流:①关于分数我已经知道了什么请把已知道的讲给同学们听.(2)自学理解:①关于分数,自学后我又知道了些什么②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呢③关于分数我还想知道什么2,探究深化,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课件1](2)填空.[课件2]①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1份是它的()/();4份是它的()/().②把一块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③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1份是它的()/();3份是它的()/()(3)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它的1/4,并涂上阴影.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出它的3/8,并涂上阴影.(4)抢答.[课件3]①把8枝铅笔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是()②把10枝铅笔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是()③把这个文具盒你所有的铅笔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是().为什么是1/2若平均分给5位;10位;50位同学呢④如果这个文具盒里只有6枝铅笔.现在把它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还能用1/2表示吗谁来说说这里的1/2所表示的意义⑤如果把8枝笔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还能用1/2表示吗谁来说说这里的1/2所表示的意义如果是100;1000枝呢(5)说说下列分数所表示的意义.[课件4]5/73/83/()()/9()/()3,小结.我们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比如:一堆苹果,一批玩具,一班学生,一个计量单位或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把它叫做单位"1".板书:一个物体单位"1"一个计量单位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三,加强练习,深化概念比赛:请两位同学站起来.提问:A,这两位同学是这组人数的几分之几B,这两位同学是两组人数的-------这两位同学是全班人数的-------四,家作1,P88.1,22,P89.3板书设计:分数的意义一个物体单位"1"一个计量单位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分数的意义》数学教案13一、复习引新1.说出下面各数的倒数。0.362.已知12645=5670,直接说出567045和5670126的得数,再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根据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不用计算就能知道这两题的结果,谁还记得整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8807.3-2025轨道交通机车车辆和列车检测系统的兼容性第3部分:与计轴器的兼容性
- 个人购销农机合同范本
- 办证合同范本模板
- 2025年黑龙江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题目
- 2025年固原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试题
- 农业招标合同范本
- 供水项目施工合同范本
- 分级销售合同范本
- 做布料生意合同范本
- 办公花卉采购合同范本
- 关于进一步加强路基路面施工质量的通知
- 新版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解析
- AQ/T 2080-2023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在用人员定位系统安全检测检验规范(正式版)
- GB/T 36548-2024电化学储能电站接入电网测试规程
- JTT 1499-2024 公路水运工程临时用电技术规程(正式版)
- 2024年甘肃省天水市中考生物·地理试题卷(含答案)
- 压力变送器的拆卸及安装 压力变送器维护和修理保养
- 2024辽宁大连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限公司招聘73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2024年上海市法院系统辅助文员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企业复产复工方案
- 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