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题破山寺后禅院》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1页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题破山寺后禅院》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2页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题破山寺后禅院》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3页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题破山寺后禅院》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4页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题破山寺后禅院》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破山寺后禅院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新知导入在唐代的诗人当中,被称为“王孟”的是哪两位诗人?对,王维和孟浩然。他俩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继承和发展了陶渊明田园诗和谢灵运、谢朓等的山水诗,除了“王孟”,还有储光羲、常建、韦应物、柳宗元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感情。2、揣摩诗句的含义。3、背诵、默写诗歌。新知讲解常建(708-765?),唐代诗人,籍贯、字号不详。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天宝中,官盱眙(xūyí)尉。后隐居。常建一生沉沦失意,耿介自守,不和名场通声气,交游中无达官贵人。文字唱酬,除王昌龄外也无知名之士。他的诗绝大部分是描写田园风光、山林逸趣的,选语精妙,境界超远。其作品往往通过对田园景色的描绘,表现对大自然秀丽风光的热爱和对悠闲恬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歌颂隐逸生活,抒发闲情逸致,有时流露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其诗意境清迥,语言洗炼自然,艺术风格上朴素真切,清新自然,诗情画意,浑然一体。今存《常建诗集》3卷和《常建集》2卷。名作如《题破山寺后禅院》、《吊王将军墓》,尤其前首“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一联,广为古今传诵。解题破山在今江苏常熟,寺指兴福寺,是南齐时郴州刺史倪德光施舍宅园改建的,到唐代已属古寺。后禅院,指僧人居住的地方。诗人清晨登破山,入兴福寺,见旭日初升,光照山林,又穿过寺中竹丛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发现唱经礼佛的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面对这幽美的圣境,作者慨然命笔,写出了这寄托自己遁世情怀诗篇。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唐朝诗人常建的一首题壁诗。笔调古朴,描写省净,兴象深微,意境浑融,艺术上相当完整,是盛唐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读诗歌,读准字音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读诗歌,读准停顿

chán

lài

qìng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入:进入。初日:初升的太阳。清晨,进入古寺,初升的太阳照着山林。径:小路。幽处:幽深的地方。禅房:僧侣的住所。竹影婆娑的曲折小径通向古寺的幽静后院,僧人诵经的禅房就掩映在茂盛的花木之中。悦:使愉快。鸟性:鸟的性情。空:使……空,使没有杂念,使净化。朝阳下,山林焕发着光彩,使鸟儿也高兴起来,自由自在地飞翔鸣叫;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使人俗念全消,心灵变得纯净。万籁:各种声音。此:这里。但:只。磬:寺院诵经、斋供时敲钟击磬作为信号。此时,万籁俱寂,只有禅院中的钟磬之声悠悠地传来。读诗歌,读懂意思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读诗歌,品味意境首联“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落笔勾勒出清晨时分后禅房四周的环境。早晨,初升的红日将金色的阳光洒向寺院,洒向虞山之中的林木,使寺院变得更加绚丽明亮,高耸入空的山林也变得更加翠绿葱茏,令人心旷神怡。一个“入“字,写出了古寺美景之幽远,一个“照”字又将旭日东升时的勃勃生机给刻写得出神入化,透露出诗人欣喜昂扬的情绪。“高林”即“丛林”,一语双关,佛家称僧徒聚集的处所为“丛林”,所以“高林”兼有称颂禅院之意,在光照山林的景象中显露着礼赞佛宇之情。首联是写后禅院的远景,为下文的近景刻画打下了基础。读诗歌,品味意境颔联“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点出题中“后禅院”三字,描写出通向后禅院幽深的小路和后禅院景色的幽静迷人。这一联的美,不仅体现在写景的准确传神上,而且表现在其思想内涵的深邃上。佛教提倡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净,无欲无求,苦修苦行,而后禅院却花木繁茂,清香扑鼻,由此含蓄曲折地表现僧侣们内心对美的热烈向往和执着追求。成语“曲径通幽”源于此诗,意思是说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幽深的地方。读诗歌,品味意境颈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悦”、“空”,使动用法:解释为:“使……欢悦”、“使……空明”。“悦鸟性”暗示人只有象鸟一样,远离凡尘,回归自然,崇佛信道,才能保持本真,逍遥适世。“空人心”应对“悦鸟性”,写出如此空灵纯洁的世界的确可以涤除尘念,净化心灵;颔联写山光物态,写小鸟欢飞,写潭影空明,无一不在形象地暗示禅味佛理感化人心,净化灵魂的奇妙作用。读诗歌,品味意境尾联: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两句以动(声音)衬静,营造一个万籁俱寂的境界。钟馨之音,远远超出了“晨钟暮鼓”的报时功能,而被赋予一些寓意深微的象征意义,这是来自佛门圣地的世外之音,这是引领人们进入纯净怡悦世界的奇妙佛音,这是回荡在人们心灵深处的天籁之音,悠扬而宏亮,深邃而超脱。显然,诗人欣赏这禅院与世隔绝的居处,领略这空门忘情尘俗的意境,寄托了自己遁世无闷的情怀,礼赞了佛门超拔脱俗的神秘境界。成语“万籁俱寂”源于此诗,形容四周非常寂静,没有一点声音。读诗歌,品味意境颈联和尾联在意念上紧承颔联,颔联写诗人的发现之美,追寻之乐,这两联则通过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情有态的景物描写来渲染佛门禅理涤荡人心、怡神悦志的作用,在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又把读者带进幽美绝世的佛门世界。诗人举目四望,只见艳阳高照,天地生辉,翠竹幽林沐浴在阳光灿烂之中熠熠生辉,眩人眼目;活泼小鸟欢飞在茂林修竹之间自由自在,惹人羡慕。禅房前面是一池清澈见底的水潭,蓝天白云、茂林修竹倒映其间,给人以洁净空明、心旷神怡之感。总结:本诗以清晨游寺后禅院为线索,描写了古寺的肃穆、幽深、脱俗和纯净,抒发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首联: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颔联: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颈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尾联: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交代时间、地点、入寺所见移步换景

禅房幽深肃穆的环境氛围美好的自然山水内心愉悦脱俗以声衬静

宁静气氛合作探究1、“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请赏析其中的妙处。“曲径通幽处”引发人丰富的联想与思绪,暗示的意义多于写实的意义。“曲”“幽”“深”等字眼表现了禅院蓊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特别是“深”字,写出了禅院中花木繁盛的样子,表现了禅院中幽深安静的环境,暗示此处少有人来,营造了“空灵”的意境,与后文的“空人心”相照应,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美好生活,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合作探究2、“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一句妙在何处?这两句更多抒写诗人的主观感受。一个“悦”字表现了作者从中感受到的欢欣。一个“空”字把诗人由于身处幽静、脱俗、自由的禅院,一下子把心中的种种人世烦恼都除去、心胸宽阔、俗念顿消的纯净的感受生动地现出来(心中尘世杂念全消的精神状态)。合作探究3、品读诗歌,请说说诗人是怎样巧妙地将情、景、理融为一体的。诗歌描写日照山林,曲径通幽,花木青葱,山水空明,钟磬声声等景色,营造了一种清幽雅致的意境;禅房《院)环境的清幽雅致、山光水色的清明空灵,正与诗人除去杂念,追求禅意的心境相契合,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曲径通幽”蕴含了人生道路曲折、漫长(深远),需要人们不断探索的哲理。诗人就是这样巧妙地将景、情、理融为一体的。自由诵读,背诵、默写。课堂总结这首诗抓住山寺中独特的景物,运用了以静显静,以动显静的表现手法,塑造了一个幽深静寂、安详和平、自然高远的境界。全诗层次分明,意境幽深,寓意含蓄,简洁明净,感染力强。由本诗演化出的成语“曲径通幽”

“万籁俱寂”,沿用至今。盛唐山水诗大多歌咏隐逸情趣,都有一种悠闲适意的情调,但各有独特风格和成就。常建这首诗是在优游中写会悟,具有盛唐山水诗的共通情调,但风格闲雅清警,艺术上与王维的高妙、孟浩然的平淡都不类同,确属独具一格。课堂练习填空:1)描写禅院幽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2)诗中以静写动,给人余音绕梁之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3)诗中通过描写景物反衬诗人精神宁静愉悦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4)诗中能够表现作者有摆脱尘世烦恼,向往无忧无虑自由生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阅读问答:1)请描绘颈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所展现的画面。并说说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2)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或颈联。

3)最后一联似乎是矛盾的,请你从表现手法和诗人内心旨趣两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拓展提高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