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临泽中学高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1页
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临泽中学高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2页
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临泽中学高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3页
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临泽中学高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4页
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临泽中学高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临泽中学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I(18分)

1.(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人的创造行为离不开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人脑最高层次的机能。创新思维与聚合思维、

发散思维密切相关。聚合思维以逻辑思维为基础,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发散思维以形

象思维为基础,试图就同一问题沿不同角度思考。简单说来,聚合思维是把解决问题的各种

可能性都考虑到之后,再寻求一个最佳答案,而发散思维则是围绕着问题多方寻求不同答案。

聚合思维强调对已有信息的理解和运用,而发散思维则强调对未知信息的想象和假设。聚合

思维是一种有条理、有范围的收敛性思维,它具有方向性、判断性、稳定性、服从性和绝对

性等特点。发散思维具有变通性、流畅性、独特性等三个特征,它的这些特征被认为是创造

力的主要组成部分。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律的总结、天文学家对海王星与冥王星的发现等,

都是聚合思维带来创新与发明的佐证。而牛顿在苹果树下的奇思遐想引发对万有引力的研

究、凯库勒受炉火“金蛇狂舞”的启发提出苯分子结构的设想等,则说明了发散思维在自然

科学的创造活动中大有可为。可以说,没有聚合思维,就没有创新和变革的条件和基础;没

有发散思维,就没有创新和变革的想象基础和想象动机。

可惜的是,在不少国家的教育制度中,对学生聚合思维的关注和培养要远远多于对发散

思维的关注和培养,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发展轨迹大体形成图片所示双曲线。儿童在接受

教育的过程中,不断为知识的经验性和规律性所束缚,逐渐丧失了独立思考和想象的能力。

学校和家庭过分强调聚合思维对认识事物规律的主导作用,最终造成学生发散思维被干扰抑

制。

(摘编自岳晓东、龚放《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材料二:

对于影响创造力的个体因素,一些研究者聚焦于思维过程、认知方式和智力水平,而另

一些人则着重关注包括情绪、动机、人格、自我效能感等非认知因素的影响机制。

一般认为,积极情绪可能增强个体在不同观点间的转化、联系能力,促进思维的发散性

和认知的灵活性,有助于创造力提升;消极情绪则不利于创造性表现。此外,研究表明,情

绪的激活水平与创造力也有密切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出倒U形特点:从较低到中等水平的

情绪激活能逐渐提高认知坚持性,带来越来越好的创造性表现;极端高的激活水平使得思维

无序,极端低的情绪状态又无法达到促进创造力思维的基本阈限。在情绪激活状态下,个体

可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这有助于提高个体在创造力任务中的

认知加工水平。有学者认为,积极情绪可提高认知的灵活性和包容性,影响时间较短;消极

情绪可提高坚持性,影响时间相对较长。

几乎所有学者都承认内部动机对创造力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当兴趣、愉悦感和挑战性成

为人们从事一项任务的动力源泉时,表现会更具创造性。外部动机对创造力的影响不一,指

向创造本身的外部动机可提高创造力,而指向创造结果或任务完成度的外部动机会抑制创造

力。

(摘编自李晓巍《非认知因素对个体创造力的影响》)

材料三:

人本主义创造观认为,创造力是人与生俱来的,是人充分认识和展开自我的本性时必然

会达到的一种境界。但从系统演化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谨慎地对待创造力的发展。如果说,

当下通过运用实证测评的手段研究人的创造力可能还在人类的控制范围之内,那么,未来人

工智能的水平会不会超越人独有的创造力?会不会出现拥有创造力的新物种?会不会通过

基因改造设计出在创造力方面更加发达的超级“人类”?这些问题都不得而知。

在一些科幻电影中,人们用无限的创造力尝试各种各样的创造,出现了新技术、新工具、

新物种,给人类带来了无限的机遇。但创造也带来了新威胁和新挑战。现在的整个生态系统

是自然界经过长期演变和进化形成的,是不同物种和环境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博弈达到的一

种平衡状态,新物种的出现必然会打破这种平衡。正因如此,创造力应该是有规范和限制的,

不能随意发挥和利用。创造力的培养从一开始就应贯穿伦理的考量,既遵从人的理性而又超

越理性的桎梏,确保人类所创造的未来适合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摘编自郭佳楠《哲学视野下的创造力探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不少国家,学校和家庭对发散思维的关注和培养远不及聚合思维,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展不充分。

B.积极情绪可能增强思维的发散性,助力提高个体创造力,但在极低情绪激活水平之下

也很难见效。

C.兴趣、愉悦感和挑战性更能成为人们从事某项任务的动机,动机对创造力具有重要的

促进作用。

D.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需要谨慎地对待创造力的发展,创造力应该有规范和限制,不

可滥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发散思维强调对未知信息的想象和假设,因此适用于研究事物之间的关系。

B.聚合思维强调理解和运用已知信息,对深入认识事物的规律具有重要作用。

C.在影响创造力的诸多因素中,非认知因素对于创造力的影响更为显著。

D.创造力的培养需贯穿伦理的考量,需要打破理性的桎梏与一切平衡。

(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材料中创新思维的一项是

A.一家企业把温室技术、排烟技术、建筑技术等多种技术聚合起来,建成了新式发电厂

----气流发电厂。

B.田忌的三匹马整体实力不如齐威王的马,但在孙膑的指点下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最

终赢得了比赛。

C.诗人洛夫参观菲律宾的一座烈士陵园时深感震撼,以《白色墓园》为题,抒写了所见

的几十种白的意象。

D.安史之乱长安陷落时,杜甫无从获悉前线战况和妻儿消息,忧心如焚却又百无聊赖,

用手在空中划着字。

(4)下列选项对材料一图文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尽管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对创造行为的意义不同,但都可以引发创造活动。

B.学龄前儿童发散思维的水平远远高于聚合思维的水平,说明儿童更具有独立思考和想

象的能力。

C.5〜40岁,聚合思维的发展与年龄呈正相关,发散思维则呈负相关。

D.图中的双曲线说明随着人的年龄增长,创造力会明显下降。

(5)下面是课文《离骚》(节选)的两项学习任务,请任选一项,联系材料内容,说明

它是否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学习任务设计

任务一:诗文联读结合学过的《屈原列传》思考:《离骚》(节

选)中作者不断反省自己,你认为他“迷途”

知返了吗?为什么?

任务二:情境写作假如你是“感悟经典之美”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作品推广活动的骨干成员,请为《离骚》

(节选)写一篇推荐词。

2.(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林园师傅

杜卫东

我和妻到一家饭馆就餐。①一进大堂,见左手的圆桌旁有位客人,身材敦实,留着花白

相间的板寸,脑袋不大,形状椭圆,像一个刚刚从土里刨出的大号马铃薯。一扭头,两道眉

毛漆黑而浓密,鞋刷一般。见我直勾勾地看他,他友善地一笑,露出两颗略显凸起的门牙一

一哟,这简直就是记忆中的林园师傅!

瞬间,记忆的闸门被打开,尘封多年的往事像洪水一样呼啸而至。

上个世纪70年代初,我初中毕业分配到北京第一机床厂重型铸造车间当工人,林园师

傅是车间副主任。后来,我被车间抽调去搞宣传。印象中,林园师傅总是穿一身半新的劳动

布工作服,在车间四处转悠,面孔严肃,双手倒抄在背后,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往往夹着一块

桃酥,趁人不备,会咬上一口。当然,他完全有资格这样做,他是八级工,月入108元,相

当于我们徒工的七倍。他不仅手头宽裕,身上的光环也极为耀眼,作为一名老工匠,林师傅

被提拔为统领近千人的车间副主任。因为长期奋战在生产第一线,他落下一身毛病,一有饥

饿感胃就难受,所以,不时需要用桃酥垫吧一下。

关于林师傅,车间流传着许多他的趣闻。有一次,几个师兄弟恶搞,趁他不在办公室,

从他的三屉桌里摸出了一盒“大前门”,撕开烟封,将里面的香烟替换成八分钱一盒的“大

生产”,然后重新粘好烟封,放了回去。第二天上午,工段长以上级别的干部开会,林师傅

打开那盒烟,抽出一支点燃,吸了一口,轻轻吐出烟雾,眉峰渐渐蹙起。他用食指和拇指缓

缓转动着纸烟,一脸疑惑。当他不经意间看到“大生产”的烟标时,“噗”的一口吐出余烟,

表情凝重地拉了一下身旁的车间主任,说:“我还琢磨呢,怎么抽着味儿不对?原来,烟被

换了。”他把没抽完的半支烟在鞋底据灭,一脸严肃地感慨道:“看来,这烟厂的管理水平实

在堪忧!”想了想,又一脸困惑地叨咕:“不对呀,两个烟厂生产的烟,怎么能够调包呢?啧

啧,怪了。”

令人忍俊不禁的事儿当然不止这一桩。林师傅没上过学,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在扫盲班摘

的文盲帽子。可巧,那一次车间主任外出开会,由林师傅替代他做年终总结,讲稿是由我执

笔的。我的字迹工整,林师傅认我的字问题不大,但千算万算,没想到在另一个细节上出了

岔子。为了增强效果,我在讲稿上作了个别提示,比如“此处要加重语气”“此处应有掌声”,

没想到,林师傅照本宣科。当他一本正经地读出这样的提示语时,席地而坐的几百名工友一

愣,开始没有缓过神儿,继而,笑声和掌声差点把屋顶掀起来,其效果,为历年年终总结最

佳。林师傅也为自己剑走偏锋而取得的意外效果暗自得意,证据是,这之后,他一度把桃酥

换成了稻香村的萨其马,价位提升了至少两个档。

后来,机缘巧合,刚刚恢复业务的中国青年出版社要调我去当编辑。于我,这是一次命

运的华丽转身,可是车间主任不放。②那是一个很倔的小老头,大家背后都叫他“掌柜的”,

在车间说话一言九鼎。他不但不同意我的调离申请,还一生气,“发配”我到班组当了一名

翻砂工。

难忘那个阳光灿烂的上午,车间里吊车轰鸣,铁水迸溅,林师傅倒背着双手走到我身旁。

只不过,他没有夹着桃酥或者萨其马,而是手一扬,变出了一张《北京日报》。他指着副刊

上的一首诗《老支书的闹表》,问我:“这是你写的吗?”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林师傅笑了,

无数皱纹在他的脸上扩散,像是一朵绽放的秋菊。“杜一一”他不叫我“小杜”,而是单音节

一个“杜。尾音有点上扬,还略微带点颤音。”啧啧,有出息。师傅别的不懂,但有一个道

理,师傅心里明镜儿一样:是金子就会发光。”这之后,我在《北京日报》和《工人日报》

又发表过几首诗歌,林师傅总是在第一时间把报纸送到正在干活的我手中。

在车间搞宣传时,我曾和林师傅一组,参加了一次干部下车间劳动,任务是把刚从火车

上卸下来的一车皮沙子运到车间一角。林师傅干活极不惜力,他脖子上缠着一条蓝毛巾,推

起装满沙子的小车,躬身一溜小跑,不时用毛巾擦一擦脑门沁出的热汗,全然没有一位八级

老工匠的傲娇。累了,我们两人就躺在铁道旁的沙堆上休息。③那是一个秋天的夜晚,夜凉

如水,有枯叶随风落下。偶尔,铁道旁的草丛里会传出几声秋虫的鸣叫。一轮明月挂在夜空,

月辉如银,好像为大地铺了一层白霜。他点燃一支“大前门”,悠悠吐出一片烟雾,叫了一

声“杜一一”然后问我:“你说,这天得有多大呀?”我觉得,这个问题从一个老头儿嘴里

提出,有点违和,便微微一笑,未置可否。林师傅似乎也不期待我回答,自顾自道:“你想

过没有?前推一百年,后延一百年,这天还是这天,一点也不会变,可人呢,却换了好几茬。”

我没有搭话,暗想,这老头儿是想表达天地无垠、人生短暂的感慨吗?

后来,我终于调动成功,临走前专门去向林师傅告别。④坐在三屉桌后的林师傅依然一

脸严肃,他抽出一支“大前门”,破天荒地让了让我,我说不会,他眉宇间露出一缕欣慰,

说:“不会,好。坏毛病,别学。”然后打火点燃,深吸一口,待烟雾消弭于无形,开始鼓励

我,言语中,颇有几分预言得以实现的自得。末了,破例送我到车间门口。我走出很远了,

他还向我招手,暮色中,他就像一棵虬曲盘结的老树。从此,我们天各一方,各自为生活忙

碌。原以为,他已淡出我的世界,没想到,他一直占据着我心房的一角,一有契机,便会现

身与我相遇。

“先生,里边请。”服务员见我站着愣神,走过来招呼。

经过那位老人身边时,我又认真打量了他一番一一喊,活脱脱一个林师傅!只是,那时

我二十出头,他已年近花甲,而今如果健在,他该是百岁老人了。而眼前的“林师傅”精神

矍银,充其量不过六旬。我打电话给工友,确认林师傅已经在十几年前离世,一阵唏嘘,不

禁又想起了那个星月交辉的秋夜。

……林园师傅,你可认同徒弟迟到的解读?

天道不变,岁月长流。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偶遇的一位食客的长相,就让“我”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可见林园师傅在“我”心中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大前门”香烟被调包成“大生产”香烟,林园师傅故作糊涂,不深入追究,只是出

于对年轻人的关爱。

C.林园师傅将桃酥换成更贵的萨其马,是他对自己剑走偏锋、做了被认为是历年最佳年

终总结的自我奖赏。

D.林园师傅赞扬“我”有出息,“总是第一时间把报纸送到正在干活的我手中”,可以看

出他对知识的尊重。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处写眼前那位不知名的食客,自然引出回忆,结尾再次写食客,首尾呼应,结构圆

融。

B.②处既有典雅的成语,也有贴近生活的口语,还有幽默的俏皮话,语言生动风趣,亦

庄亦谐。

C.③处描写了夜色冰凉、枯叶纷飞、秋虫嘶鸣、明月低垂的凄凉哀婉的画面,为后文人

物的感慨作铺垫。

D.④处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手法,选取典型细节,将林园师傅的形象刻画得

立体丰满。

(3)为什么林园师傅“一直占据着我心房的一角”?请结合全文作简要概括。

(4)文章倒数第二段省略号部分,既是“我”对林园师傅秋夜感慨的解读,又是对文章

主旨的升华。请结合全文,补充省略号部分的内容要点。

三、文言文阅读(20分)

3.(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凡战,所谓攻者,知彼者也。知彼有可破之理,则出兵以攻之,无有不胜。法曰:“可

胜者,攻也。”三国,魏曹操遣朱光为庐江太守,屯皖,大开稻田,又令间人招诱鄱阳贼帅,

使作内应。吴将吕蒙曰:“皖田肥美,若一收熟,彼众必增。如是数岁,操难制矣,宜早除

之。”乃具陈其状。于是孙权亲征皖,一朝夜至。问诸将计策,诸将皆劝作高垒。蒙日:''治

垒必历日乃成,彼城备已修,外救必至,不可图也。且乘雨水以入,若淹留数日,必须尽还,

还道艰难,蒙窃危之。今观此城不甚固,以三军锐气,四面攻之,不移时可拔,及水未涨而

归,全胜之术也。”吴主权从之。蒙乃荐甘宁为外城都督,率兵攻其前,蒙以精锐继之。量

晨进攻蒙壬执抱鼓士空皆腾踊自升食时破之。既而张辽至夹石,闻城已拔,乃退。权嘉蒙功,

即拜庐江太守。

(节选自《百战奇略》)

材料二: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蒙年十

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蒙母,母恚欲罚之,蒙曰:“贫贱

难可居,脱误有功,富贵可致。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数岁,邓当死,张

昭荐蒙代当,拜别部司马。权统事,料诸小将兵少而用溥者,欲并合之。蒙阴赊黄,为兵作

绛衣行滕。及简日,陈列赫然,兵人练习,权见之大悦,增其兵。魏使庐江谢奇为靳春典农,

屯皖田乡,数为边寇。蒙使人诱之,不从,则伺隙袭击,奇遂缩退,其部伍孙子才、宋豪等,

皆携负老弱,诣蒙降。后从权拒曹公于濡须,数进奇计,又劝权夹水口立坞,所以备御甚精,

曹公不能下而退。曹公遣朱光为庐江太守,屯皖,大开稻田,又令间人招诱郡阳贼帅,使作

内应。权亲征皖,引见诸将,问以计策。蒙乃荐甘宁为升城督,督攻在前,蒙以精锐继之。

权嘉其功,即拜庐江太守,所得人马皆分与之。蒙还寻阳,未期而庐陵贼起,诸将讨击不能

禽,权曰:“鹫鸟累百,不如一鹦。”复令蒙讨之。蒙至,诛其首恶,余皆释放,复为平民。

(节选自《三国志》)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

号涂黑。

侵晨A进攻B蒙C手执袍鼓D士卒E皆腾踊F自升G食时H破之。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制,文中指被控制,与《过秦论》中“秦有余力而制其弊”的“制”意思相同。

B.危,文中指感到危险,与《谏太宗十思疏》中“居安思危”的“危”用法不同。

C.薄,文中指费用很少,不多,与《陈情表》中“日薄西山”的“薄”意思不同。

D.备御,文中指防备,具体指吕蒙为抵御曹操的进攻而向孙权建议的计策和做法。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吕蒙向孙权详细介绍了皖县的情况,孙权亲自出征皖县,一昼夜就到达了皖县,在向

诸将询问计策时,吕蒙与诸将的看法不同。

B.吕蒙年少时就有建功立业的志向,偷偷地跟随姐夫邓当讨伐山越,被邓当发现了也不

回去,邓当只好向吕蒙的母亲告状,母亲也阻止不了他。

C.魏国派庐江人谢奇为新春典农,在皖县屯垦,多次侵犯吴国边境,吕蒙予以正面回击,

谢奇被迫退缩回去,而他的部下则扶老携幼投降吕蒙。

D.庐陵贼寇闹事,诸将讨伐却不能擒获贼寇,孙权认为诸将都比不上吕蒙,再次命令吕

蒙讨伐贼寇,吕蒙对贼寇区别对待,斩杀了首恶分子。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皖田肥美,若一收熟,彼众必增。

②贫贱难可居,脱误有功,富贵可致。

(5)吕蒙在“知彼”方面善于抓住关键并想出相应对策。请简要说明。

四、古代诗歌阅读(9分)

4.(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

忧国①

陆游

恩许还山已六年,誓凭耕稼饯华颠②。

养心虽若冰将释,忧国犹虞火未然。

议论孰能忘忌讳?人材正要越拘挛。

群公亦采刍莞否?贞观开元在目前。

【注】①此诗绍熙五年(1194)作于故乡山阴。淳熙十六年(1189)诗人被劾罢官,至

此已有六年之久。②华颠:白头。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回到故乡已经六年,他发誓要在耕作中度过余年。“饯”是送的意思。

B.“冰将释”比喻心无挂碍,有如冻冰融解毫无沾滞。此句其实反衬了下句。

C.“贞观开元”代指盛世。诗人为国事而担忧,对国家能否中兴信心不足。

D.本诗在抒情方式上和《书愤》有相同之处,都采用了叙事抒情和直抒胸臆。

(2)全诗紧扣“忧国”,行文浑然一体,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五、名篇名句默写(6分)

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人对于水面的雾气常有不同的表达,如《赤壁赋》“”中的“露”和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烟”都指水汽。

(2)在青年人才交流会上,杨书记说,“人民需要”是党和政府选贤任能的标尺,对于

符合“人民需要”的才能出众的人和好的意见,我们应该像魏征说的那样

(3)在学习交流会上,小刚引用了古人的名句“,",印

证了林庚先生关于“木”就是“树”的见解。

六、语言文字运用I(1。分)

6.(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不知道为什么,夏天对我有着如此一份独特的爱怜,却说不出来,也表达不出。我就喜

欢一个人在中午太阳最强烈的时候,静静地靠在窗户边坐着,没有一丝风吹过。就这样,看

着蓝天上的白云一动不动地飘在那儿,什么也不想,就单单剩下这个世界和我一个人存在。

我家窗外有一片树林,好像懂得人心,站在那儿不摇晃,不发出一丝声响,任白云小鸟在他

们头上掠过。每次,我都希望时间在此刻停住,永远也不要继续,就这样,融入到这个世界

中去。

夏日,就应当是静谧的,不需要风的做佳,这样会打破二切静止的画面:丕需要别人的

分享,这样会减少一分美丽;不需要蝉鸣的演奏,这样会增加不协调的声音。就只需明媚的

阳光,高高的天空与漂浮的云朵和我这一个观赏者就够了,就因这样,我对这情景越来越喜

爱,把我所有的感情倾注于它。

观赏已经不足够了,更多的是感受。因为它静,在这时没有了喧腾;因为它美,在这时

没有了烦恼;因为它柔,在这时没有了苦涩。这样的画面足以让许多的不痛快悄然而去。静

静的,连呼吸都不能大意。美美的,快乐荡漾于脸上。柔柔的,温暖的阳光就如果子一样酸

甜。没有喧腾,没有烦恼,更没有苦涩……

(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意表达前后一致。可增删语句,但不

得违背原文整体意思。

(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突出了夏日静谧的特点,这一表达效果是如何取得的?

(3)第三自然段中,有“静、美、柔”,也有“静静的、美美的、柔柔的”,其表现力有

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七、语言文字运用II(10分)

7.(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细菌也有记忆。研究发现,当数百万只大肠杆菌聚集于同一表面时,它们能够形成类似

于记忆的东西,而且至少可以将这些“记忆”传给自己的“曾孙”,再传三代,直到①。

大肠杆菌的上述“记忆”机制源于②。不同细菌含有不同水平的铁元素,这对于其细胞

代谢非常重要。铁元素含量较低的大肠杆菌更容易成群结队运动,在环境中寻找铁元素;而

那些细胞内铁元素含量较高的细菌则往往倾向于原地不动,形成生物膜。这些大肠杆菌的后

代,会继承其“父辈”细胞内的物质,从而传承了群聚运动的“记忆”。

细菌知道何时形成群聚运动、何时形成生物膜的“记忆”,这一特点或许在其感染人类

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生物膜的形成可以提高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而当大肠杆菌体内的

铁元素浓度较低时,③。人为升高或降低大肠杆菌细胞内铁元素的含量,可以缩短或延长”记

忆”保存的时间,这对高效治疗感染有积极意义。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文中的“曾孙”和“父辈”各有什么含义?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

八、写作(60分)

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位作家曾说过:“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作为青年,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临泽中学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I(18分)

1.(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人的创造行为离不开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人脑最高层次的机能。创新思维与聚合思维、

发散思维密切相关。聚合思维以逻辑思维为基础,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发散思维以形

象思维为基础,试图就同一问题沿不同角度思考。简单说来,聚合思维是把解决问题的各种

可能性都考虑到之后,再寻求一个最佳答案,而发散思维则是围绕着问题多方寻求不同答案。

聚合思维强调对已有信息的理解和运用,而发散思维则强调对未知信息的想象和假设。聚合

思维是一种有条理、有范围的收敛性思维,它具有方向性、判断性、稳定性、服从性和绝对

性等特点。发散思维具有变通性、流畅性、独特性等三个特征,它的这些特征被认为是创造

力的主要组成部分。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律的总结、天文学家对海王星与冥王星的发现等,

都是聚合思维带来创新与发明的佐证。而牛顿在苹果树下的奇思遐想引发对万有引力的研

究、凯库勒受炉火“金蛇狂舞”的启发提出苯分子结构的设想等,则说明了发散思维在自然

科学的创造活动中大有可为。可以说,没有聚合思维,就没有创新和变革的条件和基础;没

有发散思维,就没有创新和变革的想象基础和想象动机。

可惜的是,在不少国家的教育制度中,对学生聚合思维的关注和培养要远远多于对发散

思维的关注和培养,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发展轨迹大体形成图片所示双曲线。儿童在接受

教育的过程中,不断为知识的经验性和规律性所束缚,逐渐丧失了独立思考和想象的能力。

学校和家庭过分强调聚合思维对认识事物规律的主导作用,最终造成学生发散思维被干扰抑

制。

(摘编自岳晓东、龚放《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材料二:

对于影响创造力的个体因素,一些研究者聚焦于思维过程、认知方式和智力水平,而另

一些人则着重关注包括情绪、动机、人格、自我效能感等非认知因素的影响机制。

一般认为,积极情绪可能增强个体在不同观点间的转化、联系能力,促进思维的发散性

和认知的灵活性,有助于创造力提升;消极情绪则不利于创造性表现。此外,研究表明,情

绪的激活水平与创造力也有密切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出倒U形特点:从较低到中等水平的

情绪激活能逐渐提高认知坚持性,带来越来越好的创造性表现;极端高的激活水平使得思维

无序,极端低的情绪状态又无法达到促进创造力思维的基本阈限。在情绪激活状态下,个体

可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这有助于提高个体在创造力任务中的

认知加工水平。有学者认为,积极情绪可提高认知的灵活性和包容性,影响时间较短;消极

情绪可提高坚持性,影响时间相对较长。

几乎所有学者都承认内部动机对创造力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当兴趣、愉悦感和挑战性成

为人们从事一项任务的动力源泉时,表现会更具创造性。外部动机对创造力的影响不一,指

向创造本身的外部动机可提高创造力,而指向创造结果或任务完成度的外部动机会抑制创造

力。

(摘编自李晓巍《非认知因素对个体创造力的影响》)

材料三:

人本主义创造观认为,创造力是人与生俱来的,是人充分认识和展开自我的本性时必然

会达到的一种境界。但从系统演化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谨慎地对待创造力的发展。如果说,

当下通过运用实证测评的手段研究人的创造力可能还在人类的控制范围之内,那么,未来人

工智能的水平会不会超越人独有的创造力?会不会出现拥有创造力的新物种?会不会通过

基因改造设计出在创造力方面更加发达的超级“人类”?这些问题都不得而知。

在一些科幻电影中,人们用无限的创造力尝试各种各样的创造,出现了新技术、新工具、

新物种,给人类带来了无限的机遇。但创造也带来了新威胁和新挑战。现在的整个生态系统

是自然界经过长期演变和进化形成的,是不同物种和环境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博弈达到的一

种平衡状态,新物种的出现必然会打破这种平衡。正因如此,创造力应该是有规范和限制的,

不能随意发挥和利用。创造力的培养从一开始就应贯穿伦理的考量,既遵从人的理性而又超

越理性的桎梏,确保人类所创造的未来适合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摘编自郭佳楠《哲学视野下的创造力探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在不少国家,学校和家庭对发散思维的关注和培养远不及聚合思维,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展不充分。

B.积极情绪可能增强思维的发散性,助力提高个体创造力,但在极低情绪激活水平之下

也很难见效。

C.兴趣、愉悦感和挑战性更能成为人们从事某项任务的动机,动机对创造力具有重要的

促进作用。

D.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需要谨慎地对待创造力的发展,创造力应该有规范和限制,不

可滥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B

A.发散思维强调对未知信息的想象和假设,因此适用于研究事物之间的关系。

B.聚合思维强调理解和运用已知信息,对深入认识事物的规律具有重要作用。

C.在影响创造力的诸多因素中,非认知因素对于创造力的影响更为显著。

D.创造力的培养需贯穿伦理的考量,需要打破理性的桎梏与一切平衡。

(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材料中创新思维的一项是D

A.一家企业把温室技术、排烟技术、建筑技术等多种技术聚合起来,建成了新式发电厂

----气流发电厂。

B.田忌的三匹马整体实力不如齐威王的马,但在孙膑的指点下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最

终赢得了比赛。

C.诗人洛夫参观菲律宾的一座烈士陵园时深感震撼,以《白色墓园》为题,抒写了所见

的几十种白的意象。

D.安史之乱长安陷落时,杜甫无从获悉前线战况和妻儿消息,忧心如焚却又百无聊赖,

用手在空中划着字。

(4)下列选项对材料一图文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D

A.尽管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对创造行为的意义不同,但都可以引发创造活动。

B.学龄前儿童发散思维的水平远远高于聚合思维的水平,说明儿童更具有独立思考和想

象的能力。

C.5〜40岁,聚合思维的发展与年龄呈正相关,发散思维则呈负相关。

D.图中的双曲线说明随着人的年龄增长,创造力会明显下降。

(5)下面是课文《离骚》(节选)的两项学习任务,请任选一项,联系材料内容,说明

它是否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学习任务设计

任务一:诗文联读结合学过的《屈原列传》思考:《离骚》(节

选)中作者不断反省自己,你认为他“迷途”

知返了吗?为什么?

任务二:情境写作假如你是“感悟经典之美”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作品推广活动的骨干成员,请为《离骚》

(节选)写一篇推荐词。

【解答】(1)C.“更能成为”错误,结合“几乎所有学者都承认内部动机对创造力具有

重要促进作用,当兴趣、愉悦感和挑战性成为人们从事一项任务的动力源泉时,表现会

更具创造性”可知。

故选C。

(2)A.张冠李戴,结合“聚合思维以逻辑思维为基础,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发散

思维以形象思维为基础,试图就同一问题沿不同角度思考”可知。C.“非认知因素对于

创造力的影响更为显著”错误,无中生有。D.“需要打破理性的桎梏与一切平衡”错误,

结合”正因如此,创造力应该是有规范和限制的,不能随意发挥和利用。创造力的培养

从一开始就应贯穿伦理的考量,既遵从人的理性而又超越理性的桎梏,确保人类所创造

的未来适合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可知。

故选B。

(3)D.材料中的创新思维强调新,强调创造。本项与此无关。

故选D。

(4)D.结合“人的创造行为离不开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人脑最高层次的机能。创新思

维与聚合思维、发散思维密切相关”和材料一图可知,得不出本项结论。

故选D。

(5)(示例1)我选任务一,它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①结合”聚合思维以逻辑思维为基础,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可知,“诗文联读”是

对同一问题借助不同支架寻找共同点,是关注和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的表现;②结合“聚

合思维是把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都考虑到之后,再寻求一个最佳答案……聚合思维强

调对已有信息的理解和运用”可知,对“不断反省自己”和“‘迷途’知返”的思考探讨

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对已有信息的理解和运用,是关注和培养聚合思维的表现;③

结合“从较低到中等水平的情绪激活能逐渐提高认知坚持性,带来越来越好的创造性表

现”可知,“诗文联读”形式新颖又不脱离范围相对确定的相关文本,有利于形成从较低

到中等水平的情绪激活状态,调动积极情绪;④结合“当兴趣、愉悦感和挑战性成为人

们从事一项任务的动力源泉时,表现会更具创造性”可知,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有

利于提高创造力;⑤结合”创造力的培养从一开始就应贯穿伦理的考量,既遵从人的理

性而又超越理性的桎梏,确保人类所创造的未来适合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可知,任务围

绕屈原的忠君爱国之心展开,贯穿着伦理的考量,遵从人的理性而又超越理性的桎梏。

(示例2)我选任务二,它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①结合"发散思维以形象思维为基础,试图就同一问题沿不同角度思考”可知,“情境写

作”是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是关注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表现;②结合“聚合思维是

把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都考虑到之后,再寻求一个最佳答案……聚合思维强调对已有

信息的理解和运用”可知,此任务仍是对这部经典美好之处的理解、感受和认识,是以

逻辑思维为基础,对已有信息的理解和运用,是关注和培养聚合思维的表现;③结合“积

极情绪可能增强个体在不同观点间的转化、联系能力,促进思维的发散性和认知的灵活

性,有助于创造力提升”可知,推荐词这种情境写作方式能让人产生新鲜感,容易激发

学生的兴趣;④结合“当兴趣、愉悦感和挑战性成为人们从事一项任务的动力源泉时,

表现会更具创造性”可知,此任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有利于提高创造力;⑤结合“创

造力的培养从一开始就应贯穿伦理的考量,既遵从人的理性而又超越理性的桎梏,确保

人类所创造的未来适合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可知,此任务是围绕经典之美展开的,离不

开对经典的正确理解,对美的合理感悟,贯穿着伦理的考量,遵从人的理性而又超越理

性的桎梏。

答案:

(1)C

(2)B

⑶D

(4)D

(5)(示例1)我选任务一,它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①“诗文联读”是对同一问题借助不同支架寻找共同点,是关注和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

的表现;②对“不断反省自己”和“‘迷途'知返”的思考探讨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对已有信息的理解和运用,是关注和培养聚合思维的表现;③''诗文联读”形式新颖又

不脱离范围相对确定的相关文本,有利于形成从较低到中等水平的情绪激活状态,调动

积极情绪;④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有利于提高创造力;⑤任务围绕屈原的忠君爱国

之心展开,贯穿着伦理的考量,遵从人的理性而又超越理性的桎梏。

(示例2)我选任务二,它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①“情境写作”是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是关注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表现;②此任务

仍是对这部经典美好之处的理解、感受和认识,是以逻辑思维为基础,对已有信息的理

解和运用,是关注和培养聚合思维的表现;③推荐词这种情境写作方式能让人产生新鲜

感,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④此任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有利于提高创造力;⑤此任务

是围绕经典之美展开的,离不开对经典的正确理解,对美的合理感悟,贯穿着伦理的考

量,遵从人的理性而又超越理性的桎梏。

二、现代文阅读n(17分)

2.(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林园师傅

杜卫东

我和妻到一家饭馆就餐。①一进大堂,见左手的圆桌旁有位客人,身材敦实,留着花白

相间的板寸,脑袋不大,形状椭圆,像一个刚刚从土里刨出的大号马铃薯。一扭头,两道眉

毛漆黑而浓密,鞋刷一般。见我直勾勾地看他,他友善地一笑,露出两颗略显凸起的门牙一

一哟,这简直就是记忆中的林园师傅!

瞬间,记忆的闸门被打开,尘封多年的往事像洪水一样呼啸而至。

上个世纪70年代初,我初中毕业分配到北京第一机床厂重型铸造车间当工人,林园师

傅是车间副主任。后来,我被车间抽调去搞宣传。印象中,林园师傅总是穿一身半新的劳动

布工作服,在车间四处转悠,面孔严肃,双手倒抄在背后,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往往夹着一块

桃酥,趁人不备,会咬上一口。当然,他完全有资格这样做,他是八级工,月入108元,相

当于我们徒工的七倍。他不仅手头宽裕,身上的光环也极为耀眼,作为一名老工匠,林师傅

被提拔为统领近千人的车间副主任。因为长期奋战在生产第一线,他落下一身毛病,一有饥

饿感胃就难受,所以,不时需要用桃酥垫吧一下。

关于林师傅,车间流传着许多他的趣闻。有一次,几个师兄弟恶搞,趁他不在办公室,

从他的三屉桌里摸出了一盒“大前门”,撕开烟封,将里面的香烟替换成八分钱一盒的“大

生产”,然后重新粘好烟封,放了回去。第二天上午,工段长以上级别的干部开会,林师傅

打开那盒烟,抽出一支点燃,吸了一口,轻轻吐出烟雾,眉峰渐渐蹙起。他用食指和拇指缓

缓转动着纸烟,一脸疑惑。当他不经意间看到“大生产”的烟标时,“噗”的一口吐出余烟,

表情凝重地拉了一下身旁的车间主任,说:“我还琢磨呢,怎么抽着味儿不对?原来,烟被

换了。”他把没抽完的半支烟在鞋底掘灭,一脸严肃地感慨道:“看来,这烟厂的管理水平实

在堪忧!”想了想,又一脸困惑地叨咕:“不对呀,两个烟厂生产的烟,怎么能够调包呢?啧

啧,怪了。”

令人忍俊不禁的事儿当然不止这一桩。林师傅没上过学,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在扫盲班摘

的文盲帽子。可巧,那一次车间主任外出开会,由林师傅替代他做年终总结,讲稿是由我执

笔的。我的字迹工整,林师傅认我的字问题不大,但千算万算,没想到在另一个细节上出了

岔子。为了增强效果,我在讲稿上作了个别提示,比如“此处要加重语气”“此处应有掌声”,

没想到,林师傅照本宣科。当他一本正经地读出这样的提示语时,席地而坐的几百名工友一

愣,开始没有缓过神儿,继而,笑声和掌声差点把屋顶掀起来,其效果,为历年年终总结最

佳。林师傅也为自己剑走偏锋而取得的意外效果暗自得意,证据是,这之后,他一度把桃酥

换成了稻香村的萨其马,价位提升了至少两个档。

后来,机缘巧合,刚刚恢复业务的中国青年出版社要调我去当编辑。于我,这是一次命

运的华丽转身,可是车间主任不放。②那是一个很倔的小老头,大家背后都叫他“掌柜的”,

在车间说话一言九鼎。他不但不同意我的调离申请,还一生气,“发配”我到班组当了一名

翻砂工。

难忘那个阳光灿烂的上午,车间里吊车轰鸣,铁水迸溅,林师傅倒背着双手走到我身旁。

只不过,他没有夹着桃酥或者萨其马,而是手一扬,变出了一张《北京日报》。他指着副刊

上的一首诗《老支书的闹表》,问我:“这是你写的吗?”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林师傅笑了,

无数皱纹在他的脸上扩散,像是一朵绽放的秋菊。“杜一一”他不叫我“小杜”,而是单音节

一个“杜”,尾音有点上扬,还略微带点颤音。“啧啧,有出息。师傅别的不懂,但有一个道

理,师傅心里明镜儿一样:是金子就会发光。”这之后,我在《北京日报》和《工人日报》

又发表过几首诗歌,林师傅总是在第一时间把报纸送到正在干活的我手中。

在车间搞宣传时,我曾和林师傅一组,参加了一次干部下车间劳动,任务是把刚从火车

上卸下来的一车皮沙子运到车间一角。林师傅干活极不惜力,他脖子上缠着一条蓝毛巾,推

起装满沙子的小车,躬身一溜小跑,不时用毛巾擦一擦脑门沁出的热汗,全然没有一位八级

老工匠的傲娇。累了,我们两人就躺在铁道旁的沙堆上休息。③那是一个秋天的夜晚,夜凉

如水,有枯叶随风落下。偶尔,铁道旁的草丛里会传出几声秋虫的鸣叫。一轮明月挂在夜空,

月辉如银,好像为大地铺了一层白霜。他点燃一支“大前门”,悠悠吐出一片烟雾,叫了一

声“杜一一”然后问我:“你说,这天得有多大呀?”我觉得,这个问题从一个老头儿嘴里

提出,有点违和,便微微一笑,未置可否。林师傅似乎也不期待我回答,自顾自道:“你想

过没有?前推一百年,后延一百年,这天还是这天,一点也不会变,可人呢,却换了好几茬。”

我没有搭话,暗想,这老头儿是想表达天地无垠、人生短暂的感慨吗?

后来,我终于调动成功,临走前专门去向林师傅告别。④坐在三屉桌后的林师傅依然一

脸严肃,他抽出一支“大前门”,破天荒地让了让我,我说不会,他眉宇间露出一缕欣慰,

说:“不会,好。坏毛病,别学。”然后打火点燃,深吸一口,待烟雾消弭于无形,开始鼓励

我,言语中,颇有几分预言得以实现的自得。末了,破例送我到车间门口。我走出很远了,

他还向我招手,暮色中,他就像一棵虬曲盘结的老树。从此,我们天各一方,各自为生活忙

碌。原以为,他已淡出我的世界,没想到,他一直占据着我心房的一角,一有契机,便会现

身与我相遇。

“先生,里边请。”服务员见我站着愣神,走过来招呼。

经过那位老人身边时,我又认真打量了他一番一一喊,活脱脱一个林师傅!只是,那时

我二十出头,他已年近花甲,而今如果健在,他该是百岁老人了。而眼前的“林师傅”精神

矍银,充其量不过六旬。我打电话给工友,确认林师傅已经在十几年前离世,一阵唏嘘,不

禁又想起了那个星月交辉的秋夜。

……林园师傅,你可认同徒弟迟到的解读?

天道不变,岁月长流。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偶遇的一位食客的长相,就让“我”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可见林园师傅在“我”心中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大前门”香烟被调包成“大生产”香烟,林园师傅故作糊涂,不深入追究,只是出

于对年轻人的关爱。

C.林园师傅将桃酥换成更贵的萨其马,是他对自己剑走偏锋、做了被认为是历年最佳年

终总结的自我奖赏。

D.林园师傅赞扬“我”有出息,“总是第一时间把报纸送到正在干活的我手中”,可以看

出他对知识的尊重。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C

A.①处写眼前那位不知名的食客,自然引出回忆,结尾再次写食客,首尾呼应,结构圆

融。

B.②处既有典雅的成语,也有贴近生活的口语,还有幽默的俏皮话,语言生动风趣,亦

庄亦谐。

C.③处描写了夜色冰凉、枯叶纷飞、秋虫嘶鸣、明月低垂的凄凉哀婉的画面,为后文人

物的感慨作铺垫。

D.④处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手法,选取典型细节,将林园师傅的形象刻画得

立体丰满。

(3)为什么林园师傅“一直占据着我心房的一角”?请结合全文作简要概括。

(4)文章倒数第二段省略号部分,既是“我”对林园师傅秋夜感慨的解读,又是对文章

主旨的升华。请结合全文,补充省略号部分的内容要点。

【解答】(1)B.“故作糊涂,不深入追究,只是出于对年轻人的关爱”错误,于文无据。

故选B。

(2)C.“凄凉哀婉”错。这句话描写出了秋景的特色,但意境不是凄凉哀婉的。

故选C。

(3)①林园师傅个性鲜明:由“面孔严肃,双手倒抄在背后”“一脸严肃地感慨道”可

知,严肃;由“不对呀,两个烟厂生产的烟,怎么能够调包呢?啧啧,怪了”“为了增强

效果,我在讲稿上作了个别提示,比如'此处要加重语气''此处应有掌声',没想到,

林师傅照本宣科”可知,憨直可爱;由“师傅别的不懂,但有一个道理,师傅心里明镜

儿一样:是金子就会发光”“你想过没有?前推一百年,后延一百年,这天还是这天,一

点也不会变,可人呢,却换了好几茬”可知,内心丰富。

②由“因为长期奋战在生产第一线,他落下一身毛病”“林师傅干活极不惜力,他脖子上

缠着一条蓝毛巾,推起装满沙子的小车,躬身一溜小跑,不时用毛巾擦一擦脑门沁出的

热汗,全然没有一位八级老工匠的傲娇”可知,林园师傅有爱岗敬业的精神。

③由“'啧啧,有出息。师傅别的不懂,但有一个道理,师傅心里明镜儿一样:是金子就

会发光。'这之后,我在《北京日报》和《工人日报》又发表过几首诗歌,林师傅总是在

第一时间把报纸送到正在干活的我手中”“待烟雾消弭于无形,开始鼓励我”可知,林园

师傅鼓励我成长(答爱才惜才,鼓励我创作亦可)。

(4)补写时要联系全文语境,如由“你想过没有?前推一百年,后延一百年,这天还是

这天,一点也不会变,可人呢,却换了好几茬”“这老头儿是想表达天地无垠、人生短暂

的感慨吗”可知,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历史长河是永恒的。

由“因为长期奋战在生产第一线,他落下一身毛病”“林师傅干活极不惜力,他脖子上缠

着一条蓝毛巾,推起装满沙子的小车,躬身一溜小跑,不时用毛巾擦一擦脑门沁出的热

汗,全然没有一位八级老工匠的傲娇”可知,像林园师傅一样的普通人,人生虽然短暂

(虽不完美),但认真工作,努力奉献,这样的群体值得被铭记。

③由“林园师傅总是穿一身半新的劳动布工作服,在车间四处转悠,面孔严肃”“车间里

吊车轰鸣,铁水迸溅”“林师傅干活极不惜力,他脖子上缠着一条蓝毛巾,推起装满沙子

的小车,躬身一溜小跑,不时用毛巾擦一擦脑门沁出的热汗”等可知,历史正是由这样

的普通人绘就的、推动的。

省略号部分原文:是的,历史不会谢幕,旧的结局总是新的故事的开始。每一代人都曾

用力活过,个人故事纵然微渺,然而它们和历史叙事互为表里,同样应该被后人所珍重。

我们虽不完美,但历史正是由一代一代并不完美的普通人所推动的。

答案:

(1)B

(2)C

(3)①林园师傅个性鲜明:严肃、憨直可爱、内心丰富。②林园师傅有爱岗敬业的精神。

③林园师傅鼓励我成长(答爱才惜才,鼓励我创作亦可)。

(4)①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历史长河是永恒的。②像林园师傅一样的普通人,人生虽然

短暂(虽不完美),但认真工作,努力奉献,这样的群体值得被铭记。③历史正是由这样

的普通人绘就的、推动的。

省略号部分原文:是的,历史不会谢幕,旧的结局总是新的故事的开始。每一代人都曾

用力活过,个人故事纵然微渺,然而它们和历史叙事互为表里,同样应该被后人所珍重。

我们虽不完美,但历史正是由一代一代并不完美的普通人所推动的。

三、文言文阅读(20分)

3.(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凡战,所谓攻者,知彼者也。知彼有可破之理,则出兵以攻之,无有不胜。法曰:“可

胜者,攻也。”三国,魏曹操遣朱光为庐江太守,屯皖,大开稻田,又令间人招诱鄱阳贼帅,

使作内应。吴将吕蒙曰:“皖田肥美,若一收熟,彼众必增。如是数岁,操难蒯矣,宜早除

之。”乃具陈其状。于是孙权亲征皖,一朝夜至。问诸将计策,诸将皆劝作高垒。蒙曰:“治

垒必历日乃成,彼城备已修,外救必至,不可图也。且乘雨水以入,若淹留数日,必须尽还,

还道艰难,蒙窃危之。今观此城不甚固,以三军锐气,四面攻之,不移时可拔,及水未涨而

归,全胜之术也。”吴主权从之。蒙乃荐甘宁为外城都督,率兵攻其前,蒙以精锐继之。侵

晨进攻蒙手执抱鼓士卒皆腾踊自升食时破之。既而张辽至夹石,闻城已拔,乃退。权嘉蒙功,

即拜庐江太守。

(节选自《百战奇略》)

材料二: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蒙年十

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蒙母,母恚欲罚之,蒙曰:“贫贱

难可居,脱误有功,富贵可致。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数岁,邓当死,张

昭荐蒙代当,拜别部司马。权统事,料诸小将兵少而用溥者,欲并合之。蒙阴赊贵,为兵作

绛衣行滕。及简日,陈列赫然,兵人练习,权见之大悦,增其兵。魏使庐江谢奇为新春典农,

屯皖田乡,数为边寇。蒙使人诱之,不从,则伺隙袭击,奇遂缩退,其部伍孙子才、宋豪等,

皆携负老弱,诣蒙降。后从权拒曹公于濡须,数进奇计,又劝权夹水口立坞,所以备御甚精,

曹公不能下而退。曹公遣朱光为庐江太守,屯皖,大开稻田,又令间人招诱郡阳贼帅,使作

内应。权亲征皖,引见诸将,问以计策。蒙乃荐甘宁为升城督,督攻在前,蒙以精锐继之。

权嘉其功,即拜庐江太守,所得人马皆分与之。蒙还寻阳,未期而庐陵贼起,诸将讨击不能

禽,权曰:“鹫鸟累百,不如一鹦。”复令蒙讨之。蒙至,诛其首恶,余皆释放,复为平民。

(节选自《三国志》)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

号涂黑。

侵晨A进攻B蒙C手执袍鼓D士卒E皆腾踊F自升G食时H破之。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制,文中指被控制,与《过秦论》中“秦有余力而制其弊”的“制”意思相同。

B.危,文中指感到危险,与《谏太宗十思疏》中“居安思危”的“危”用法不同。

C.薄,文中指费用很少,不多,与《陈情表》中“日薄西山”的“薄”意思不同。

D.备御,文中指防备,具体指吕蒙为抵御曹操的进攻而向孙权建议的计策和做法。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吕蒙向孙权详细介绍了皖县的情况,孙权亲自出征皖县,一昼夜就到达了皖县,在向

诸将询问计策时,吕蒙与诸将的看法不同。

B.吕蒙年少时就有建功立业的志向,偷偷地跟随姐夫邓当讨伐山越,被邓当发现了也不

回去,邓当只好向吕蒙的母亲告状,母亲也阻止不了他。

C.魏国派庐江人谢奇为靳春典农,在皖县屯垦,多次侵犯吴国边境,吕蒙予以正面回击,

谢奇被迫退缩回去,而他的部下则扶老携幼投降吕蒙。

D.庐陵贼寇闹事,诸将讨伐却不能擒获贼寇,孙权认为诸将都比不上吕蒙,再次命令吕

蒙讨伐贼寇,吕蒙对贼寇区别对待,斩杀了首恶分子。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皖田肥美,若一收熟,彼众必增。

②贫贱难可居,脱误有功,富贵可致。

(5)吕蒙在“知彼”方面善于抓住关键并想出相应对策。请简要说明。

【解答】(1)“蒙”为后句主语,其前断开;“士卒”为后句主语,其前断开;“食时破之”

是说“到早饭时分即攻破皖城”,表意完整,其前断开,综上应在BDG三处断开。句意:

凌晨就进攻,吕蒙亲自击鼓,将士们踊跃登城,到早饭时分即攻破皖城。

(2)A.有误,“秦有余力而制其弊”的“制”解释为“控制”。句意:秦国也就有富余的

力量控制并利用他们的弱点。

故选:Ao

(3)C.“吕蒙予以正面回击”有误,原文为“蒙使人诱之,不从,则伺隙袭击,奇遂缩

退”,意思是“吕蒙派人招降他们,他们不听从,于是伺机袭击他们,谢奇被迫退缩回去”。

故选:Co

(4)①“收熟”,成熟收割;“彼众”,指魏军;“增”,扩充。译文:皖县田地肥美,如

果稻禾一旦成熟收割,魏军必定扩充兵员。

②“贱”,低贱的地位;“脱误”,侥幸;“致。得到。译文:贫困的生活,低贱的地位让

人难以忍受,如果侥幸立功,就可以得到荣华富贵。

(5)文中说到“权统事,料诸小将兵少而用薄者,欲并合之。蒙阴赊贵,为兵作绛衣行

滕。及简日,陈列赫然,兵人练习,权见之大悦,增其兵”。孙权合并士卒,吕蒙知晓原

因是“兵少而用薄”,而“用薄”是关键,所以赊账改换装备;文中说到“魏使庐江谢奇

为新春典农,屯皖田乡,数为边寇。蒙使人诱之,不从,则伺隙袭击,奇遂缩退,其部

伍孙子才、宋豪等,皆携负老弱,诣蒙降”。谢奇屯皖田乡,吕蒙知晓出其不意是关键,

所以采用袭击之术;文中说到“今观此城不甚固,以三军锐气,四面攻之,不移时可拔,

及水未涨而归,全胜之术也”。攻打皖,速战速决是关键,所以建议精锐推进攻击。

答案:

(1)BDG

(2)A

(3)C

(4)①皖县田地肥美,如果稻禾一旦成熟收割,魏军必定扩充兵员。

②贫困的生活,低贱的地位让人难以忍受,如果侥幸立功,就可以得到荣华富贵。

(5)示例:①孙权合并士卒,吕蒙知晓原因是“兵少而用薄”,而“用薄”是关键,所

以赊账改换装备;②谢奇屯皖田乡,吕蒙知晓出其不意是关键,所以采用袭击之术;③

攻打皖,速战速决是关键,所以建议精锐推进攻击。

四、古代诗歌阅读(9分)

4.(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

忧国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