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作文备考:知行合一方能致远_第1页
2024年高考作文备考:知行合一方能致远_第2页
2024年高考作文备考:知行合一方能致远_第3页
2024年高考作文备考:知行合一方能致远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人在行动中塑造自我,人是自己行动的结果;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

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提出了一个问题:人应怎样塑造自我。材料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案和一个

不明确的答案。明确的答案是,人只有在行动的过程中才形成自身,塑造自我,

人是自己行动的结果。这个观点强调了"行动"是"形成自身,塑造自我"的唯一

条件。其实"行动”的过程中确实能够形成自身,塑造自我,不要拿还有时间和

机会去麻痹自己,也不要拿明天和后天来哄骗自己,如果你不行动,就不会有

进步和提升的可能。有一句话说:"不要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一

个人的想法再好,计划再完美,再有改变的勇气和决心,如果不去行动,那么

一切都是空想和空谈。当一个人真正想要改变自己时,他会毫不犹豫地去行动,

因为在行动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形成自身,塑造自我。

但是这个回答并不科学,因为人"形成自身,塑造自我”的过程中只有“行动"还

不够,还需要其他的东西作辅助,题干中的观点其实是互相补充的,缺一不可。

我们可以强调某一点,但不能否定另一点,如"行动”需要有目标、有梦想作为

指引,我们不能只有眼前的行动,没有目标指弓I的"行动"就会像无头苍蝇,而

适合自己的目标,会指弓「'行动”的方向,会促进行动有更好的效果,能让自己

变的更好。如除了行动,我们还要自我反思,在自我反思中清楚"自己哪里做得

不好""哪里需要改进""哪些优点要继续发扬"等等,以形成更好的自我。

如果把文章写成议论文,要全面、辩证思考问题。可以先肯定"行动”对于塑造

自我的意义和价值,然后补充除了行动之外,还有哪些因素影响自我塑造,这

里可以采用分论点的形式结构全篇。论证方法尽量多样一些,如引证法,引用

关于行动的名言如"伟大的思想只有付诸行动才能成为壮举"等;可运用举例论

证的方法充分说理,如可举苏炳添的例子,他不仅有行动,而且有反思,从而

找到了左脚在前起跑的有利姿势,实现了得到奥运奖牌的梦想。

立意:

1.用行动塑造自我。

2.塑造自我需要不断反思自己。

3.塑造更好的自我,需要有目标的行动。

例文:

知行合一,方能致远

我们往往会有很多想法,却很少付诸行动;我们往往懂得许多大道理,却总是

过不好这一生。归根结底,是我们空有许多想法,却总不能付诸行动。明代思

想家王阳明曾说过“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这说明,空有"知"而无"行",只

能是行百里者半九十,而唯有将"行"付诸于"知"之上,知行合一,方能致远。

以"知"导"行",方能开启笃行之门。

知是行的主导意识,没有这一"主意","行"就不会落实。若我们没有足够的"知"

而产生许许多多"恍然大悟”的时刻,若我们没有足够的"知"而迸发出那一串串

智慧的火花,我们永远也无法打开行动的大门。然后,不知何故,在那一刻我

们就止步于"恍然大悟",而没有后续的行动。

以"行"成"知",用笃行促成真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但是,我们许多人却总是止步于那"恍

然大悟”的一刻,而没有后续的行动。殊不知,再美好的愿望,再宏大的设

想,再科学的决策,如果不付诸实践、不付诸行动都只是空想、幻想。这也正

是有人感叹"为什么道理都懂,还是过不好一生”的原因。习近平总书记反复

强调,"我是崇尚行动的,实践高于认识的地方正在于它是行动。社会主义是

干出来的”。没有"干",一切都是空谈,一切都变成乌托邦。知识在"干"中获

得,对错在"干"中检验,本领在"干"中提高。从改革开放以来创造的"中国奇迹"

"中国精神”到书写抗疫史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天问一号""嫦娥五号""奋斗者”号等科学探测实现

重大突破,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我国GDP总量

突破100万亿……都是起而行之"干”出来的,所以,让我们都"橹起袖子加

油干",用行动书写人生的辉煌。

知行合一,不可分离。

"知"既是‘行的主意",也是"行"所实现的意识结果;"行"既是"知的工夫",也是"知"

所展开的实践维度。通过"行"而实现"知",通过"知"而实现‘行",所以王阳明认

为,知、行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

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王阳明非常善于作战,几乎战无不胜,他每到一

个地方,第一桩做的事,就是亲自勘踏地形,实地了解山川地理、道路交通、

敌我双方的军事设施及兵力部署等方面的实际情况。通过实际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