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一轮冲刺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2024届高考一轮冲刺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2024届高考一轮冲刺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2024届高考一轮冲刺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2024届高考一轮冲刺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高考一轮冲刺卷(一)

语文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

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中华文化既

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

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

不是靠穷兵歌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我们的先人早

就认识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道理。阐释中华民族禀赋、中华民族特点、中华

民族精神,以德服人、以文化人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变

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在我国发展史上,包括文艺在内的文化发展同样与中华民族发

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先秦时期,我国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兴盛局面,开创了我国古代文化的一

个鼎盛期。20世纪初,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发端于文艺领域的创新风潮对社会变革产生

了重大影响,成为全民族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引擎。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

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

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

(摘编自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中国学界在五四时期关于文学批评标准的讨论.主要集中于文学中的“美”(艺术标准

)与“真”(现实标准)究竟何者占据主导地位的问题。求真派在继承“诗言志”“文以载

道”等传统文论资源的基础上,吸收经俄苏现实主义改造后的马克思主义文论,更重视文学

对社会的反映与批判作用,故在建构文学批评标准时更强调文学介入现实(“为人生”)的

程度。求美派则在继承“诗缘情”“诗有别趣”等传统文论资源的基础上,借鉴新批评和

其他形式主义文论,更重视文学超越现实的审美意蕴和情感表现的张力(“无功利”)。这

两种文学批评标准之争持续了二十余年,直到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

以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以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这一论争才告一段落。

时至今日,文学批评所面对的作品和现象均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全球化、大众化和

新媒介化成为文学发展的新趋势,这对于文学批评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今天应如何建构

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标准,已成为新时代文艺面对的重要问题。

恩格斯当年提出的“美学的和历史的”标准由于其包容性为日后研究者留下了充裕的阐

释空间,也使其在今天依然被普遍视为中国文学批评的最高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

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文学创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优秀的文艺作品

“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能够“传播当代中国

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

这不仅是基于中国文艺创作实际对“美学的和历史的”标准的全新阐释,同时也为建构具有

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标准提供了指导思想。

在媒介融合和全球化已成为大趋势的背景下,中西对话不应像过去一样仅仅是对国外学

术观点的翻译介绍或简单解释,而是应转变为更加广泛且富有深度的双向交流。具体路径包

括但不限于邀请国外学者长期来华访问讲学,中国学者出国访学并与西方学界直接交流、发

表外文论文与西方学者进行直接的理论对话等,在此过程中积极对外展示来自中国学界的最

新思考和成果,真正做到“请进来”和“走出去”。

历史已反复证明,拿西方的理论话语直接“剪裁”中国文学实践是行不通的。在当下中

国的文化语境中,文学需要新的批评标准进行体系化的评价,且针对不同类型文学的批评标

准应有不同的侧重。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网络文学,其不仅在本土飞速发展,而且已通过翻

译初步产生了国际影响。因此,建构中国网络文学的批评标准已迫在眉睫。对这一问题的思

考显然需要考虑到文化、读者、市场与媒介等诸多因素,而非“市场标准”或“文化标准”

能够简单概括。

任何文学批评标准的提出与建构都不应脱离具体的社会历史语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相信文学批评标准的建构这一“老生常谈”的问题能够在今天

焕发新的生机,成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以此为契机,为促进

世界人文学科的发展作出贡献。

(摘编自陈新儒《文学批评标准的西学之鉴与本土启示》)

L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华文化从古至今所具有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有助于提升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B.中华民族强大的文化创造力,发端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并对社会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推动了民族思想解放。

C.中国学界在五四时期关于“真”与“美”的争论,在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

上的讲话》之后才暂时停止。

D.“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形式和内涵,在媒介融合和全球化已成为大趋势的背景下,

应当更加广泛且富有深度。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传统文化,但二者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立场有所不同。

B.求真派与求美派二者的文学批评理论都有对新的文学批评形式的借鉴与发展。

C.恩格斯所提出的文学批评标准时至今日依然发挥较大的作用与其包容性有关。

D.对于网络文学的批评标准,不能直接拿西方的理论话语“剪裁”中国文学实践。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宋代诗人黄庭坚说:“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

B.清代学者赵翼在《论诗》中提出“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

C.唐太宗《帝范》中说到:“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D.清代诗人郑板桥写道:“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4.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这一文化现象。(4分)

5.如何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标准”?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

l.B(3分)

【试题解析】“中华民族强大的文化创造力,发端于五四新文化运动”错误,原文为“在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发端于文艺领域的创新风潮对社会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创新风潮”

与“中华民族强大的文化创造力”在概念内涵上有本质区别。同时,根据“历史和现实都证

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等表述可知“中华民族强大的文化创造力”在历史上

很早就已经产生并发挥着影响。

2.A(3分)

【试题解析】两则材料都认为要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立场相同。

3.B.(3分)

【试题解析】材料二的核心观点是一律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标准不应脱离具体

的社会历史语境”。A项,意思是跟着别人走,最终只能落在别人后面,只有自成一家才能

接近真实美妙的境界;B项,意思是诗歌和文章要紧随时代盛衰治乱的变化,没有一天不在

趋时更新,与材料二的观点契合;C项,意思是只有放宽视野,定高目标,才能取得令自己

满意的成果;D项,意思是要有以民为本、民生至上的情怀。

4.①''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体现了文学批评标准的提出和建构与具体的社会

历史语境息息相关。②在全球化、大众化和新媒介化成为文学发展的新趋势下,建构具有中

国特色的文学批评标准已成为新时代文艺面对的重要问题。

(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批评标准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②从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中汲取创造力,发挥“中国智慧”;③开展更加广泛且富有深度的

中西对话,将“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④立足本土的文学实践,探索建构富有中国

特色的文学批评标准体系。(6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

理可酌情给分。)

(二)现代文阅读n(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

麒麟踏雾来

付淇琳

麟儿有个奶奶,一个会对着36楼的天空悠悠地唱山歌的奶奶。

“我还是个姑娘的时候,被寄在青莪书院念书。有一天,突然来了一帮花花绿绿的人,

敲锣打鼓地搬进了隔壁的大祠堂。我觉得好奇怪,忍不住跑出院门,胡乱扯住一个男生的袖

子问。原来他们是耍麒麟舞的,下江逃难来的。刚问完就被先生拽回去了,叫我别乱跑。”

“然后呢,然后呢?”

然后,一座常年有云雾飘浮的岭南山城就顺着奶奶手指上缠绕的棉线被带出来了。

区芸川小时候住在乡下。

区芸川,就是麟儿的奶奶。抗日那会儿,麟儿的太公,也就是区芸川的爹爹,卷了包袱

别了妻女就上前线去了。奶奶的娘干脆卷了包袱,顺着进城的驴车回了娘家。所以奶奶芸川

是在进城念书的第二年遇见爷爷的。

小姑娘嘛,在这种年纪碰上这样的人,心里的蒲公英早已散得漫天漫地。小芸川费尽周

章从看门爷爷那儿打听到这男生叫陈轸,又费尽周章地爬上书院的白墙去看他,她早就看准

了时机一一书院先生中午是要休息的!刚开始她还不太能在中午看见陈轸,只能百无聊赖地

坐在白墙上,看远处的山。城是陷在山里的,云雾也多,从远处看,林中的每一片叶都托着

一滴雾,轻轻的,嗡嗡的,看得人心里痒痒的。

在青莪书院,芸川慢慢长成了高年级。白墙框住的天空时而云雾弥漫,时而甲光乍现,

很多同学都休学回家了。人少了以后,先生就不大管这些高年级的女生了,所以出门上街成

了她们的常态。芸川也常跟着她们去街上派发抗日传单,甚至还顺船而下到广州游行去了。

能自由出门以后,芸川也不用再偷偷摸摸地爬上白墙,跟墙脚的少年谈天说地了。光明

正大地,两人坐在广场的榕树下。

“你知么,麒麟这种灵兽能压邪避害,有王者则至,无王者则不至。舞麒麟,就是要呼

王者。”

“那你觉得谁是王者?”

“谁能赶跑日本鬼子,振兴中华,谁就是王者!”少年还特地扬了扬拳头。

“我跟你讲,我好功的喔,我以后可是要接师父的班的!”少年扬着脸说。

“那你可要加油了,你的师兄师弟都不衰的嘲!"芸川故意酸他。

”那我毕竟还是接了老祖宗的班呀!你呢,你就知念书!”

“哪有!我念书也是接老祖宗的班呀!而且我还会唱古歌呢!这可是我们山城老祖宗的

东西,你翻个岭,到北边去,想听都听不着呢!”

“那你唱一个!”

“麟之趾,振振公子呀,仁爱讲义气;麟之定,振振公姓呀,宽厚守礼节;麟之角,振

振公族呀,男子男子唔使怕,学个麒麟换太平呀啊呀哟①……”

“怪文绐绐的。”陈轸摸了摸脑袋。

芸川想到上次被娘塞满行囊的爹,又想到了纷飞的战火,她看了看眼前少年,不知该笑

还是该怎么样。

快入冬了,前线胜了又败,败了又胜。虽说岭南常夏无冬,但冬天要真的来了,没件冬

衣御寒还是受不住的。物资断了许久,眼看战火也要烧到云背后的这座城来了。

日军终究在灰障中委头委脑地摸了过来,借暗把小政府给端了。等天一放明,日本军旗

就在市政门口飘着了。旗杆,直直地,像尖刀一样,插在了山城人的心上。

元宵节在夜雾的拐角处候着。日本军官贴了告示,说要走“亲民”路线。家家户户却被

日本兵用刺刀逼着出门了。一个戴着瓜皮帽的汉奸站在丁字巷口的台子上,弓着腰说:“日

本军官知今日是元宵节,特地请大家来看戏嘲。这不,费了老大劲把有名的麒麟班子都请来

了,大家平时看不着的,听不上的,今天都尽情看一看、听一听!”坐在太师椅上的军官点

了点头,仰着脑袋睨着眼,把腿架了起来。

咚咚锵/咚咚锵----

焰火在旁助兴,麒麟踩着蟒里啪啦的爆竹尸体,舞动着,双眼圆瞪,嘴大张着,露出里

面的尖牙。舞麒麟的人迎火而上,腾跃、低伏、摇晃、前冲、后倾,所有动作在火光中都显

得影影绰绰,火气冲天,看得人眼里也晃晃地燃起小火苗来。火麒麟被爆竹烧得支离、烧得

破碎,现在就等着“制火麒麟”了。火麒麟一副就表示又回到了太平盛世,人们可以安安稳

稳地过节过年了,大家都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那火麒麟往前如游龙般行进,突然那头在最后

一刻向前扑去,尾巴里藏的人往一旁冲,那看台上的日本军官就被压在了庞然大物下。火苗

烧着两个人,两具身体都笼罩在麒麟的阴影下,遮掩着,扭曲、歪斜、殴打、挥舞、挣扎。

一阵枪响,那麒麟里的两具身体,腿一蹬,都不动了。揭开一看,那军官胸口插着小刀,趴

在他身上的背后有两个洞,深邃地暗红着,汩汩地涌着血。再一看,从尾巴里奔出的人和几

个日本兵横在地上,背上映着梅花。

“后来呢?后来呢?“麟儿摇着手中的笔。

“后来,陈轸没了师父师兄,自然成了接班人。带着他的那个麒麟团啊,去过香港、澳

门,去过美国……”

“那你们都跑那么远去了,怎么不干脆留在那儿呢?”

“麟儿,文化没了根,就像鱼失了水,活不了的。人也一样,只有抓牢了‘根'才能活。

你看看你爷爷,那些年那么苦的日子都能把老祖宗的东西守住了。你看我,一把岁数不能跑

不能跳的,要是不唱唱歌,在这36楼,一下就被风吹走咯!”祖孙俩都笑了。

(有删改)

【注】①《诗经•周南•麟之趾》:赞美诸侯公子的诗歌,以麒麟比人,祝贺人家多子

多孙,且子孙品德高尚。麒麟:中国传统瑞兽。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芸川遇到陈轸后“心里的蒲公英早已散得漫天漫地”,贴切的比喻使一个情窦初开的

少女形象跃然纸上。

B.芸川看到的书院天空“时而云雾弥漫,时而甲光乍现”,少女、书院、自然、战争构

成的画面意蕴深厚。

C.麟儿喜欢听奶奶说古,奶奶也对麟儿谆谆教诲,一老一小,一说一听,在和睦的人

伦关系中完成了小说的叙述。

D.芸川与陈轸在榕树下谈天说地的情节体现出两人有共同的追求,情感逐步加深。温

暖的恋情化解了战争的沉重。

【参考答案】

D(“化解了战争的沉重”说法错误,从后文“芸川想到上次被娘塞满行囊的爹,又想到

了纷飞的战火,她看了看眼前少年,不知该笑还是该怎么样”,可以看出恋情不能化解战争

的沉重。)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全文以少女口吻、有限视角展开叙述,从个人经历由点到面晕染开去,引向抗

日救亡的宏大社会背景。

B.小说对芸川年少时的情感经历、“麒麟舞”等片段的叙述,注重意境营造,融入情感

表达,有散文化小说的特点。

C.小说首尾呼应,结尾处“要是不唱唱歌……一下就被风吹走咯”的表述相比开头稍

有变化,表达了留根之意。

D.“岭南山城就顺着奶奶手指上缠绕的棉线被带出来了”,漫不经心的动作,轻盈灵动

的语言,让故事先染上诗意。

【参考答案】

A(“全文少女口吻、有限视角”错。文章首尾以祖孙对话的方式,叙述人是奶奶;主体

部分奶奶隐身,“区芸川小时候住在乡下。区芸川,就是麟儿的奶奶”,少女口吻,全知视角。)

8.芸川所唱古歌改编自《诗经》,原诗为“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麟之定,振

振公姓,于嗟麟兮。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改编的古歌从语言风格到内涵都有了

新的意味,请简要分析有哪些新的意味。(6分)

【参考答案】

①增加了地域色彩与口语色彩:“唔使怕”的方言体现了岭南的地域色彩,“呀啊呀哟”

的口语化表达让歌谣更富有生活气息。(2分)

②表达对少年品质的赞美:表达了对少年的“仁爱讲义气”“宽厚守礼节”等品质的夸

赞。(2分)

③增加了对太平盛世的期望:“学个麒麟换太平”,在乱世中舞麒麟是对盛世的盼望,是

对和平的期望。(2分)

9.元宵节麒麟舞写得颇为精彩,文中画横线部分用了“腾跃、低伏、摇晃、前冲、后

倾”与“扭曲、歪斜、殴打、挥舞、挣扎”两组词分别渲染了不同的氛围,又合起来共同丰

满了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①节日氛围:第一组词中跃、伏、摇、冲、倾等一系列动词写出了舞麒麟表演的流畅精

湛,渲染了焰火助兴、爆竹燃放的节日热烈氛围,也暗含了刺杀即将发动的紧张氛围。(2

分)

②紧张氛围:第二组词写的是刺杀场面,一系列动作紧密排列,渲染了英雄与日本侵略

者搏斗时的惨烈、悲壮氛围。(2分)

③人物形象:两者合起来既展现了师父和师兄精湛的传统技艺(对传统技艺、文化根脉

的坚守之心),又展现其英勇刚毅的铮铮铁骨。(2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晏子将使荆,荆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子,贤人也,今方来,欲辱之,何以也?”左右

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于是荆王与晏子立语,有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日:

“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王曰:“齐人固盗乎?”晏子

反顾之日:“江南有橘,齐王使人取之而树之于江北,生不为橘乃为枳。所以然者何?其土地

使之然也。今齐人居齐不盗,来之荆而盗,得无土地使之然乎?”荆王曰:“吾欲伤子,而反

自中也。”量公有马.其圉人杀之■公怒援戈将一旦击之。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而死,臣请为君数

之,令知其罪而杀之。”公曰:“诺。”晏子举戈而临之曰:“汝为吾君养马而杀之,而罪当死;

汝使吾君以马之故杀圉人,而罪又当死;汝使吾君以马故杀人,闻于四邻诸侯,汝罪又当死。”

公曰:“夫子释之!夫子释之!勿伤吾仁也。”晏子朝,乘敝车,驾弩马。景公见之曰:“嘻!

夫子之禄寡耶!何乘不任之甚也?"晏子对曰:“赖君之赐,臣得暖衣饱食,敝车弩马,于臣

足矣。”晏子出,公使梁丘据遗之辂车乘马,三返不受。公不悦,趣召晏子。晏子至,公日:

“夫子不受,寡人亦不乘。"晏子对曰:“君使臣临百官之吏,臣节其衣服饮食之养,以先齐

国之人,然犹恐其侈靡而不顾其行也。今辂车乘马,君乘之上,臣亦乘之下,民之无义,侈

其衣食而不顾其行者,臣无以禁之。”遂让不受也。齐景公游于苗,闻晏子卒,公乘舆素服,

驿而驱之,自以为迟,下车而趋,知不若车之速,则又乘,比至于国者四下而趋。行哭而

往矣,至伏尸而号曰:“今天降祸于齐国,不加寡人而加夫子,齐国之社稷危矣,百姓将谁

告矣?”

(选自刘向《说苑》)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

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景公A有马B其C圉人D杀之E公F怒G援H戈I将自J击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何坐,犯了什么罪?“坐”与《蜀道难》中“以手抚膺坐长叹”的“坐”意思不同。

B.得无,莫不是,该不会,与《促织》中“得无教我猎虫所耶”的“得无”意思不同。

C.寡人,诸侯王谦称,与《烛之武退秦师》中“是寡人之过也”的“寡人”意思相同。

D.社稷,国家,与《三国演义》第二回中“社稷立见崩摧矣”中的“社稷”意思一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将“何为者也”理解为“干什么的?”,虽“精心设计”却答非所问,更显楚国君

臣无德无能。

B.晏子擅长外交辞令,出使楚国时注意分寸,寓刚于柔,绵里藏针,其丰富的潜台词值

得我们仔细玩味。

C.圉人杀马,景公大怒,晏子也很生气,举戈站到杀马人面前,一口气怒斥了他当处死

罪的三条罪状。

D.景公关心晏子出行,送他四匹马拉的大车,但晏子重视自己言行的示范作用,多次辞

让,拒不接受。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赖君之赐,臣得暖衣饱食,敝车弩马,于臣足矣。

(2)君使臣临百官之吏,臣节其衣服饮食之养,以先齐国之人。

14.晏子卒,景公素服而往,悲痛万分,请结合材料概述晏子受到景公敬重的原因。(3

分)

【参考答案】

1O.BEG(3分)

【试题解析】正确断句为:景公有马,其圉人杀之,公怒,援戈将自击之。

11.【参考答案】B(3分)

【试题解析】“得无土地使之然乎”与“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两句中的'‘得无",都是“莫

不是,该不会”的意思。

12.C(3分)

【试题解析】C项中“晏子也很生气”错误,晏子是假装生气,借斥责圉人劝谏景公。

13.

(1)倚仗国君的恩赐,我能够穿暖吃饱,旧车弱马,对于我来说已足够了。(赖,依仗,

依靠;敝,破旧;弩,衰弱、弱劣。“赖”“敝”“弩”各1分,大意1分,共4分。)

(2)国君派我管理百官,我节省衣服饮食之类的供养之物,以此为齐国人做个榜样。(临,

管理,监管;养,供养之物,生活物资;先,做榜样、做表率。“临”“养”“先”各1分,

大意1分,共4分。)

14.

①晏子心系国家,智斗楚王,维护了国家尊严。②晏子忠心劝谏,矫君之失,保护了君

主的名声。③晏子以身作则,生活简约,净化了奢靡的社会风气。(3分,每点1分,意思

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参考译文】

要子将要出使楚国,楚王听说这件事,对身边的大臣说:“晏子,是个有才能的人,现

在他将要前来,我想要羞辱他,有什么办法?”身边的大臣回答说:“等他到来的时候,请

让我捆绑一个人在大王面前走过晏子到来后,楚王与晏子站着谈话,有一个人被绑着从

楚王面前走过,楚王问:“这人是干什么的?”回答说:“是齐国人。”楚王问:“犯了什么罪?”

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楚王说:“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盗吗?"晏子回头看着楚王说:“江

南有橘树,齐王派人取来栽种在江北,长不成橘树却变成了枳树。为什么会这样呢?是江北

的土地使它变成这样的。现在齐国人在齐国不盗窃,来到楚国就盗窃,莫非是(楚国的)土地

使他这样的?”楚王说:“我想伤害你,反而伤害了自己。”齐景公有匹马,被他的马夫杀死

了,齐景公大怒,操起长戈准备亲自去杀那马夫。晏子说:“这样会使他不知道自己的罪过

就死了,请让我替您数说他的罪过,让他知道自己的罪过再杀死他。”齐景公说:“好吧。”

晏子举起长戈对马夫说:“你为我们国君养马却将马杀死,你的罪该死;你使我们国君因为

马的缘故而杀养马人,你的罪又该死;你使我们国君因为马的缘故而杀人,传到四邻诸侯,

你的罪又该死。”齐景公说:“先生放了他!先生放了他!不要(因此)伤害了我仁爱的名声。”

晏子上朝,乘坐的是破旧的车子,驾车的是弱劣的马。齐景公看见他这样就说:“嘻!先生

您的俸禄少吗?为何乘坐的车子这样破旧不堪呢?”晏子回答说:“倚仗国君的恩赐,我能够

穿暖吃饱,旧车弱马,对于我来说已足够了。”晏子出朝后,景公命大夫梁丘据送给晏子四

匹马拉的大车,被晏子多次退回拒不接受。齐景公不高兴,立即召见晏子。晏子来到后,景

公说:“先生不接受我送的车马,那我也就不再乘车了。”晏子对他说:“国君派我管理百官,

我节省衣服饮食之类的供养之物,以此为齐国人做个榜样,即使这样还担心他们奢侈靡费而

不顾自己的品行。如今(这)豪华车马,国君在上乘坐它,我在下也乘坐它,百姓中那些没有

正确的行为准则,在衣食方面奢侈浪费而不顾自己品行的人,我就没有办法来禁止他们。”(他)

最终辞让(豪华车马)而没有接受。齐景公在淄河巡游,听说晏子去世了,齐景公着素服乘车,

每逢驿站换马急驱前行,他自认为车走的慢,就下车快跑,下车后又知道不如乘车快,就又

登上车,等他到达都城时已经四次下车快跑。他边哭边赶路,到了灵前便伏在晏子的尸体上

嚎啕大哭说:“现在上天降灾祸给齐国,不施加给我而施加给先生,看来齐国的社稷危险了,

百姓将向谁求告呢?”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其一)

杜甫

汝迎妻子达荆州,消息真传解我忧。

鸿雁影来连峡内,鹤鹑①飞急到沙头②。

晓关险路今虚远,禹凿寒江正稳流。

朱线即当随彩鸽③,青春不假报黄牛④。

【注】①鹤鹑,又作脊令,一种生活在水边的鸟。《诗经•小雅》中有:“脊令在原,兄

弟急难。”②沙头,地名,代指江陵。③彩鹤,头上画有鹊鸟的船。④黄牛,即黄牛峡,在

江陵附近。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之弟杜观已经接家人到达江陵,诗人得到消息,十分喜悦而作此诗。

B.虽然天气寒冷,两家人相隔路途遥远,但诗人认为兄弟团聚不会受影响。

C.亲人将聚,值得庆祝,诗人收到弟弟书信后立即穿上盛装乘坐彩舟迎接。

D.末句中“青春”与诗人名句“青春作伴好还乡”一句的“青春”涵义不同。

16.清代王夫之评杜诗曰"悲喜于物显”,请结合诗歌颔联谈谈你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

15.C(3分)

【试题解析立即”“迎接”理解有误。尾联的意思是“我”也要携家坐船出发去江陵,

不必再派人给“我”送信。

16.

①颔联中,“鸿雁”喻指书信,暗合上句“解我忧”,表达了诗人收到弟弟书信的欣喜。

②“鹤鹑”暗指自己,“急”字显示了诗人想要见到亲人的迫切之情。③鸿雁传信、鹊鹑急

飞,表达了诗人与弟弟之间深厚的情谊。

(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过秦论》中秦始皇极力开疆拓土,修长城,击匈奴,以致于“,"

(2)《项脊轩志》中写到作者在修缮项脊轩时,种上了富有文人气质的花木,此句是

“";还写到鸟雀与人和谐相处,此句是“

(3)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中“五月渔郎相忆否”从对面落笔,主客移位,使得抒

情更进一层。古代诗歌中还有不少相似的例子,如“,

【参考答案】

(1)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2)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人至不去

(3)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遥

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6分,每句1分,如有错字、漏字、多字,则该句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①金环胡蜂体长大约40毫米左右,飞行的速度很快,身强体壮,②且十分残忍,是世

界最著名的五大毒蜂。③十几只胡蜂几个小时内就可以消灭一个蜜蜂群。④当然,面对胡蜂

的攻击,蜜蜂也不完全是()。⑤对于袭击外出蜜蜂的胡蜂,蜜蜂几天内就能对胡蜂的作

息规律(),⑥因而采取错开时间段出勤的方法以躲避胡蜂的追捕。⑦当蜜蜂惨遭胡蜂众

多入侵时,⑧为了避免全群覆没,蜜蜂只好忍痛割爱,举群(),另寻他处。

18.请在文中括号里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示例:坐以待毙(束手无策)了如指掌(一清二楚)远走高飞(每空1分)

【解析】第一空,面对胡蜂的攻击,蜜蜂不会什么也不做而等死,可填“坐以待毙”或

“束手无策”。坐以待毙:坐着等死,指不采取积极行动而等待失败。束手无策:手被绑住,

无法解脱。形容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填写意思相近的成语也可得分。

第二空,此处是说蜜蜂对胡蜂的作息规律了解得很清楚,可填“了如指掌”或“一清二

楚”。了如指掌: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一样。一清二楚:十分

清楚、明白。填写意思相近的成语也可得分。

第三空,根据“忍痛割爱”“另寻他处”可知,蜜蜂会放弃自己的巢穴,到别的地方去

筑巢,可填“远走高飞远走高飞:走向远方,飞向高处;比喻人跑到很远的地方去,现

多指摆脱困境去寻找出路。填写意思相近的成语也可得分。

19.上述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

准确流畅。(4分)

序号()_________________改为

序号()_________________改为

序号()_________________改为

序号()_________________改为

答案:

序号①,“大约”或者“左右”任意删掉一个;序号②,在“五大毒蜂”后面加“之一”;

序号⑥,将“因而”改为“从而”;序号⑦,将“胡蜂众多”改为“众多胡蜂(改对一处

计1分)

【解析】序号①犯了语义重复的问题;序号②犯了成分残缺的问题;序号⑥犯了关联词

使用不当的问题;序号⑦犯了语序不当的问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n(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1)”只要孩子多吃肉、爱吃饭,①。”很多家长会这样想。事实上,

营养均衡、充足对长高十分重要,营养失调、过剩则会导致肥胖或超重,最终可能影响身高。

(2)医生指出,较多的脂肪组织容易导致雌激素分泌增多,进而加速骨龄的生长,促使

成长板闭合,②o大量临床数据表明,胖孩子容易出现骨龄提前,即

骨龄大于年龄,其身高增长的空间就会受限。

(3)家长应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营养,少摄入垃圾食品;③-

尤其是弹跳类的纵向运动;保证充足睡眠;保持舒畅的心情。此外,良好的生活习惯与温馨

的家庭氛围,不仅有助于孩子长高,而且会陶冶其情操,让孩子受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