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三语文2024.1

试卷共10页,卷面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在人类历史上,现代机器文明绝对不是突然出现的,也不是孤立的。只有把它放置于长

期、多元的历史背景中才能让人理解。那种认为只需要几个发明家就能让18世纪的英国机

器轰鸣的想法显然是太拙劣,连小孩子都骗不了。所有现代技术的关键工具,如时钟表、印

刷机、磨房、指南针、织机等,在其他文明中都有。中国人、阿拉伯人和希腊人远在北欧人

之前就在许多领域中率先使用机器,掌握了大量技术,只是并无''机器体系”这个^念。作

为机器体系发展核心的重要发明和发现,也许正因为它们并不源自西欧文明,在这里也就没

有天敌,就像不远万里来到南美潘帕斯草原的加拿大蓟属植物一样,生长得格外迅速、蓬勃。

在机器出现的最开始的700年内,时空^念的变化对现代机器体系的成形有关键的作用。

寺院在新的时间概念的出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当时世俗反复无常、飘忽不定的时间观

念相反,僧侣们的日常生活都是按规定时间,每天重复无误地进行着。机械钟表传出寺院,

按时传送的钟声使工人和商人的生活有了新的规律性。钟楼上的大钟标志都市的存在。从遵

守时间到按时服务到按时记账再到按时分配,在这个进程中,时钟走出宗教领域,在社会经

济生活中扮演起关键角色。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卷第1页共13页

现代工业时代的关键机器不是蒸汽机,而是时钟。在时钟发展史的每一个阶段,它都是

机器的出色代表,也是机器的典型符号。其标准化与自动化让它在每个发展阶段中都是带头

的,即使到今天,时钟仍然无处不在,为其他机器所不及。时钟还是一种有能源驱动的机件,

其“产品”是分和秒。它把时间和人们的具体活动的事件分离开来,帮助人们建立这样一种

信念:存在一个独立的、数学上可度量其序列的世界,这是科学的专门领域。就人的机体而

言,机械时间更显得是一个外部的事件:人类生活有其自己的特殊规律,脉搏、呼吸都与人

的情绪和人的活动有关。对于长达几天的时间间隔,人们往往不用日历测量,而是用其间发

生的事件来度量:牧羊人用母羊生小羊的时间来度量;农民用播种和收成来度量。如果说生

物的生长有其自身的时间尺度和规律,制约生长的不仅是物质和运动,还有生长的发展过程

简而言之,就是演化历史。机械时间展开来是一连串数学上的孤立的时刻,而有机体的时间,

柏格森称为时段,其效果是累积的。在一定意义下,机械时间可以像时钟的指针或者动画的

一个个画面,向前或向后走。而有机体的时间,只能朝一个方向运动,经历出生、生长、发

育、衰老这样一个周期。

根据桑戴克的说法,公元1345年,人们开始普遍接受将一小时划分成60分钟、将一分

钟划分成60秒的做法。正是这种将时间划分的框架,愈来愈成为人们行动和思考的参考点。

到16世纪末,在英国和荷兰已经出现小型家用时钟。像汽车和飞机一样,有钱人首先使用

并将其普及。新资产阶级最早发现时间的重要性,用后来富兰克林的话来说,“时间就是金

钱”“要像钟表那样有规律”,这是资产阶级的理想。文明节奏的加快,要求更大的动力;更

大的动力,进一步加快了节奏。但是越来越快的节奏却不一定能为个体的生命体验带来好处。

机械化大生产对于时间的严格把控已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使之以机械时钟为参照,按照严

格的时间对自己的饮食、睡眠、娱乐进行规定。这种“机械陈规”形成了一种对人们精神的

压抑。

西方人的生活已完全为时钟所左右,他们视守时为一种天性。守时,曾是专门由音乐来

完成的任务,但是机械时钟的效果更普遍、更严格:它管理一天的安排,从何时起床,到何

时休息。我们可以将一天看作一段段抽象的时间,在冬夜,不必跟着鸡鸭归窝而上床睡觉。

人们发明蜡烛、煤油灯、电灯等,在一天任何时刻都可以活动。这样,人们不再将时间看作

是一系列经历,而是看成多少小时、分钟、秒,这样就开始有增加时间和节约时间的习惯。

时间有了封闭空间的特点:它可以分割,可以充满;通过省力的器具,时间还可以扩大。

抽象的时间成为新的显示存在的媒体。通过将一天发生的事件更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

协调人们彼此的行动,使工作效率大为提高。要是今天没有时间的协调,整个社会将很快遭

到破坏,直至崩溃。现代工业体制没有煤、铁和蒸汽固然不行,但如果没有钟表更加不行。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卷第2页共13页

(摘编自刘易斯•芒福德《技术与文明》)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现代机器文明绝非突然出现,作者否认发明家们对英国工业革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B.钟楼上的大钟标志都市的存在,这种新的、与机械关联的时间概念与寺院常规活动相关。

C.农民种田的时间原是根据庄稼成熟的节奏来制定的,其生活节奏与庄稼生长阶段有关。

D.随着时钟的普及,人们有了增加时间和节约时间的习惯,西方人也以“守时”为重。

2.根据原文关于钟表技术的相关内容,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现代工业的关键机器并不是蒸汽机,而是时钟,它在每个发展阶段中都是领先的,也

是其他机器难以望其项背的。

B.传到欧洲的时钟表,与传到南美潘帕斯草原的加拿大蓟属植物有相似之处,它们都遇

到非常适合自己的环境,发展迅速。

C.机械时间由一连串数学上孤立的时刻构成,在一定意义下可以顺向或逆向运动,而有

机体的时间只能朝固定方向运动。

D.时间因钟表被精确地测定到秒,清晰的时间节奏代替模糊的生命节律,分离时间与生

活,打乱了生物的生长规律。

3.根据原文第一段,下列观点中刘易斯•芒福德最不可能同意的一项是(3分)

A.西方现代科学是在古希腊文明、阿拉伯文明及其他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B.中华民族率先使用大量先进技术而未形成技术体系关联,这一定程度上使发展受阻。

C.中国发明的火药让昔日依靠冷兵器的骑士阶层日渐衰落,推翻了欧洲的封建统治。

D.现代工业技术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具有漫长铺垫的、多元渐进的过程。

4.“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请结合文本谈

谈你对此看法的理解。(4分)

5.对比是一种求异的思维方式,可以是纵向的同一对象自身前后不同阶段之间的比较,也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卷第3页共13页

可以是横向的两个对象之间的比较。请分析文本中的对比论证。(6分)

(-)现代文阅读n(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英珠

葛亮

车入日隆,已是黄昏。我们在一家银器店门口遇见了藏女英珠。她赶着两匹当地的矮马,

上坡的时候,还在马屁股上轻轻推一下。嘴上说,都是我的娃,大的叫银鬃,小的叫鱼肚。

她还告诉我们,去著名的景点大海子,要行经崎岖泥泞的山路,非人力可为,希望我们

能租借她的马。她说完这些,态度羞涩她低头,似乎在提出一桩不合理的要求。我们同意了。

我们在一幢三层的小楼前停住,山墙刷成了粉白色,上面绘着图案,能辨出日月的形状,

还有的好像是当地的图腾。屋顶上覆着红瓦。门楣上有块木牌,上面镌着汉藏两种文字。

英珠喊了一声,很快走出一个中年女人。招呼我们上去。

英珠说,这是璃姐,这里的老板娘。

楼里有个小姑娘擦着桌子,嘻笑地说,瑞姐当年是我们日隆的第一美人。

瑞姐撩一下额前的刘海儿,似乎有些享受这评价,然后说,那还不是因为英珠嫁了出去。

说完这句,却都沉默了。

英珠低着头,抬起来看我们,微笑得有些勉强。她轻声说,你们先歇着。就走出去。

瑞姐望她走远了,打一下自己的脸颊,说,又多了嘴。

瑞姐看着她走远的背影,深深地叹了口气,然后转过脸对我说,小弟,你们拿准了要租

英珠的马,可不要再变了啊!听说你们明天要跟团,团里有镇上马队的人,她怕你再被他们

说动了。良心话,英珠收得可真不算贵,就算是帮帮她。

我点了点头。

次日清晨,雪住了。外面粉白阔大的一片,阳光照在上头,有些晃眼。

装备齐整,英珠备鞍。旅伴牵走了银鬃的缰绳,我上马前,鱼肚舔了舔我的手,舌头糙

得很,热烘烘的。

我们从村入了沟,开初都挺兴奋。远山如黛,极目天舒。雪还没化干净,马蹄踏在上头,

咯吱咯吱地乱响,很有点跋涉的意境。

走了十几分钟,山势陡起来,路窄下去。因为雪又化了一些,马走得也有些打滑。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卷第4页共13页

海拔高了,鱼肚呼出的气息结成白雾。英珠从包里掏出一条棉围脖,套在鱼肚颈子上。

我看到,围脖上绣了两个汉字------个金、一个卢。

我就问英珠字的来由。她一笑,说,金是我的汉姓,我汉名叫金月英。上学时都用这个。

我问,那卢呢。

她没有答我,只是接着说,我们镇上的人多半都有个汉名,在外头做事也方便些。

当雪再次落下的时候,我们正走在林间泥泞的路上,几乎没有知觉。直到天色暗沉下来。

英珠抬头望了望天,说,坏了。

半个小时后,雪在天空中开始打旋,被;禀冽的风挟裹着打在我们脸上,我们开始理解了

她说出那两个字的分量。

我们遭遇了山里的雪暴。

雪如此迅速地弥漫开来,铺天盖地,密得令人窒息。英珠使劲地做着手势,示意我们下

马。我们刚想说点什么,被她制止。稍一张口,雪立即混着风灌进了喉咙。

我们把重物都放在马背上,顶风而行,终于在半里外发现一顶帐篷。我想,这或许是登

山队的废弃品,但对我们却好像天赐。

我们掀开门帘,看到里面已有两个人。是一对青年男女,靠坐在一起,神情颓唐。看到

我们,眼神警惕了起来。在我们还在犹豫的时候,男的说,进来吧。

帐篷突然充盈了。当鱼肚探进了头,年轻男人很大声地叫起来,马不能进来。

英珠一愣,几秒钟后,她半站起来,对男的深深鞠一躬。我们听到近乎哀求的声音,先

生,它年岁很小,这么大的风雪。

男人不再说话,将头偏到一边去。

女人开启了陌生人的对话,原来他们是和大部队失散的登山驴友。他们身边摆着专业的

登山设备,这会儿靠在帐篷上,狼狈地滴着水。

应急灯闪了一闪,突然灭了。帐篷里一片漆黑。在这突然的死寂里,我们看不到彼此,

但都听到外面的风越来越大,几乎形成了汹涌的声势。帐篷在这风的撞击下,也越来越剧烈

地抖动。

有人啜泣。开始是隐忍而压抑的,渐渐放肆起来。歇斯底里的哭声,在黑暗里令人绝望。

这时候,有另一种声音,响起来。

极细弱的,是一个人在哼唱。

是英珠。

英珠唱起一支歌谣,用藏语。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卷第5页共13页

我们听不懂歌谣的内容,但是辨得出是简单词句的轮回。一遍又一遍。旋律也是简单的,

没有高潮,甚至也没有起伏。只是在这帐篷里萦绕,回环,充满。在我们心上触碰一下,又

触碰一下。

我在这歌声里睡着了。

醒来的时候,天已经大亮。看见阳光从帐篷的间隙照射下来,温润清澈。

眼前的人,是英珠,靠在马鞍上,还没有醒。挨着她的鱼肚,老老实实地裹在主人的军

大衣里。

临近中午,我们到达了目的地。看到墨蓝色的大海子,很美。

我们要离开日隆的时候,瑞姐送我们去车站。

问起英珠。瑞姐说,英珠回来就发起了烧,给送到镇上医院去了。唉,这么冷,大衣盖

在个牲畜身上。

瑞姐叹一口气,人都烧糊涂了,只管叫她男人的名字。

我突然想起什么,问道,她男人是姓卢么。

瑞姐愣一下,说,是啊。三年前的事了。两口子本来好好地在外地做生意。她男人说要

帮她家乡办旅游,要实地考察,就跟我们一个后生上了山。那天雪大的。马失了蹄,连人一

起滚沟里了。精精神神的人,说没就没了。那马那会儿才下了驹没多久,驹娃子就是鱼肚。

大约是又过了几年,我偶然从一个民歌歌手那里,问到了当年英珠唱起的那支藏歌。

歌词真的简单,只有四句:

当雄鹰飞过的时候,雪山不再是从前模样,

因为它那翅膀的阴影,曾经抚在了石头的上面。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的环境是旅游景区,在现代商业与古朴文明的碰撞中,当地居民与旅客们相互交流。

B.小说多以简单直白的对话推动情节发展,叙述语言质朴无华,“远山如黛”等表达富有诗意。

C.老板娘瑞姐不小心说“多了嘴”心怀内疚,所以希望我们通过租马的方式来帮助英珠。

D.镌着汉藏两种文字的木牌、大海子的墨蓝色等细节描写,使小说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7.对文中“雪暴”情节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雪暴风凛冽雪密集,我们这些平日热爱旅行的人在困境里几近崩溃,与英珠形成鲜明

对比。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卷第6页共13页

B.英珠在雪暴时不顾自己安危也要照顾小马鱼肚,主要是因为小马鱼肚年岁小,不容易

存活。

C.男人的警惕和不让鱼肚进帐篷让情节起了波澜,但双方矛盾并不激烈,在短暂的冲突

后回归温情。

D.英珠的丈夫因雪暴丧命,作者含蓄地道出苦难的普遍性,再现了苦难世界中人们的真

实生存图景。

8.英珠的故事分别由“瑞姐”和“我”这两个不同的视角交替讲述,请分析这种叙述方式

的表达效果。(4分)

9.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可在歌声中流淌而出,英珠所唱的歌谣在心间回环,湮没于日常又在

偶然间回响。请结合文本赏析“歌谣”的作用。(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

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未至彭城,病重而死。

苏子日:“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尔。”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

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日:“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

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羽之杀

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

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

擢以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

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

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卷第7页共13页

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

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七十,合则留,不合即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

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增亦人杰也哉!

(节选自苏轼《范增论》有删改)

材料二:

高祖日:“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

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

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每涂对一处给I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羽既矫囚杀回卿子冠军©义帝回必不能堪旧非回羽弑帝E则回帝杀羽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赐骸骨”是古代大臣请求辞职归家的婉词,与致仕、致事、致政、休致等词义相近。

B.“所立”是名词性短语,与“燕王吾所立”(《五代史伶官传序》)的“所立”结构不同。

C.“绝”指断绝,与“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的“绝”词义不同。

D.“人杰”与现在所说的“人杰地灵”含义相同,材料二中具体是指张良、萧何、韩信。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邦善于采纳意见,他使用陈平之策致范增与项羽产生矛盾,范增大怒选择离开项

羽,在路上病亡。

B.苏轼将范增的命运与义帝的存亡联系起来,认为项羽怀疑范增与此相关,而与陈平

的计策没有必然的联系。

C.文中提到范增曾与项羽共事,是平级关系,后来却成了君臣关系。苏轼从这个角度

分析认为范增见识浅陋。

D.材料二中刘邦认为相比于项羽,他虽然自身才能有限,但他善于重用人才,因此项

羽最终被他取代。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卷第8页共13页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尔。

(2)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以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

14.请结合材料一分析苏轼认为范增是人杰的三个依据。(3分)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辛弃疾

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西楼著意吟赏,何必问更筹。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

浩荡百川流。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

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中州①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募

尔②,决策尚悠悠。此事费分说,来日且扶头。

[注]①中州:指中原。②葭尔:微小貌。

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人与友人携手登楼远眺,吟诗赏月,皓月当空好不惬意。

B.澄澈明月映照“满怀冰雪”之愁,无处排遣选择“鲸饮”。

C.“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承上写景,启下叙事抒怀。

D.“扶头”是写酒醉后昏昏沉沉,写出了作者的失意和无奈。

16.本词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均是辛弃疾的“英雄之词”,但抒情手法相异。请

以“谁念英雄老矣”与“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二句为例简要赏析。(6分)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卷第9页共13页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黄庭坚在《登快阁》一诗中写登上快阁望到意境开阔、空旷辽远、景色苍茫一派暮秋

景色的诗句是“•”。

(2)关于荆轲刺秦王,历来颇多赞语,古人也有对此非议的,如宋朝的苏洵在《六国论》

中就这样评论刺秦事件“,”。

(3)诗人常借“容貌变化”抒发情感,如“,"。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卷第10页共13页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眼下,劳动正在从传统①o平台上带货的店主、通过组建微信群

接单的家政女工、提供24小时网络陪伴的主播、贩卖知识的知识付费大V博主、外卖骑手

与网约车司机等都从事着数字劳动。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②,一些无偿的数字劳动并不容易被人发觉。

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诉你,你在微博发的每一条动态、在社交分享平台发的每一条帖子,这些

都是数字劳动的一部分,你会相信吗?

你当然不会相信,因为你认为你发的动态都是基于你自己的兴趣爱好才写的,和听上去

就辛苦的“劳动”八竿子打不着。但社交媒体的本质就是基于用户数字劳动生产的内容和数

据。它模糊了使用和劳动,这就是产消一体的数字经济时代的特点。在社交媒体“创新、参

与、共享”的口号下,人们的创造性活动成果被商品化,持续不断地为社交媒体积累数字资

本并提升增值。消费者在享受和分享各种信息的同时.正成为生产者。仔细想想,如果用户

③,那么社交媒体上将是空无一物的——而它们恰恰就依靠免费获得

的内容存在。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

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

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语言文字运用n(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这地方有碧绿的马尾松,树下一层厚厚的干松毛,很软和,空气好——马尾松挥发出很

重的松脂气味,晒着从松枝间漏下的阳光,或仰面看松树上面的蓝得要滴下来的天空,都极

舒适外,这里还可以买到各种零吃。刚到昆明,三天两头有警报。那时几乎说不上有空防力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卷第11页共13页

量,日本飞机想什么时候来就来。一有警报,别无他法,大家就往郊外跑,这叫做“跑警

报”。昆明做小买卖的,也把担子挑到郊外来。五味俱全什么都有。最常见的是“叮叮糖”。

“叮叮糖”也就是北京人祭灶用的关东糖,不过做成一个直径一尺多,厚可一寸许的大糖饼,

放在四方的木盘上。有人掏钱要买,糖贩即用一个刨刃形的铁片楔入糖边,然后用一个小小

铁锤,一击铁片,叮的一声,一块糖就裂下来了——所以叫作“叮叮糖”。其次是炒松子。

昆明松子极多,个大皮薄仁饱。我们有时在松树下捡到很大的成熟的生的松球,就掰开鳞瓣,

一颗一颗地吃起来。——那时候,我们的牙都很好,那么硬的松子壳,一嗑就开了!

20.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然而,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一一不是

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读书:目的和前提》)

B.我没有做出什么事来该得到这样的讥谐一一刚好相反,我的举动素来在各方面都称得

起是正人君子。(《装在套子里的人》)

C.“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一一”她那没有

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祝福》)

D.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

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

一—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我与地坛》)

21.下列选项中的句子,和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苏幕遮》)

B.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燕歌行》)

C.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2.请从描绘画面、传递情感的角度赏析文中加点动词“击”和“嗑”的妙处。(4分)

四、写作(60分)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卷第12页共13页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忙里偶然偷闲,闹中偶然觅静,在忙与闹中体味些生机,在闲与静中领略些趣味,于身

于心,都有极大裨益。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卷第13页共13页

2023—2024学年高三期末质量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

选择题答案(每题3分,共33分)

题号12367101112152021

答案选项ADCCBC、E、GBCBDD

分值33333333333

1.A(“作者否认发明家们对英国工业革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错。作者并未否认发明家

的作用,只是在强调“在人类历史上,现代机器文明绝对不是突然出现的",英国工业

革命的机器轰鸣还有时空概念转变、文明发展等其他综合原因。)

2.D(“打乱了生物的生长规律”错。时间被独立出来、被精确到秒,是将模糊的生命"时

段”变成了精确的时间节奏,并未打破生物的生长规律,有机体时间仍然符合“出生、

生长、发、衰老”的生长规律。)

3.C(刘易斯•芒福德认为“在人类历史上,现代机器文明绝对不是突然出现的,也不是

孤立的。只有把它放置于长期、多元的历史背景中才能让人理解”,故一项单独的技术

不可能彻底改变一个时代。)

4.(4分)①随着钟表的普及,人们可以将时间分割、充满、扩大(1分),协调彼此的行

动,进而大幅提高工作效率(1分),得以更好地掌握时间。②但这也意味着人们需付

出更大的动力、更严格地依据时间做事来适应随之加快的文明节奏,(1分)且由于时

间的严格把控,现代人的生活已被时钟左右,形成一种精神压抑。(1分)

[评分参考:每点2分,共4分。结合材料分别解释“掌控时间”与“被时间掌控”,各2

分。只照抄原文,未能整合与概括,酌情扣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给分。]

5.(6分)纵向对比:①“时间”原是抽象的,后被时钟精确测定,前后对比论证出时空

概念的变化对人们生活及社会生产造成巨大影响。②“守时”曾由音乐完成而今用机械

时间,对比突出时间管理的普遍性与严格性。

横向对比:①僧侣的生活固定且规律,与当时飘忽无常的时间观念形成鲜明对比,强调

寺院在新的时间概念形成起到重要作用。②现代技术的关键工具其他文明已有,而原本

没有的西欧却很快将其发展起来,对比说明文化背景是影响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或:

技术与文明是相互交融的)。

[评分参考:每点2分,共6分。每点需要概括对比论证的对象及表达效果,各1分。只答

“横向”或“纵向”,最多得3分。不分“纵向”与“横向”,笼统作答,酌情扣分。]

6.C(因果关系理解有误。瑞姐希望“我们”租英珠的马,是因为瑞姐本就与英珠相识,

了解英珠的为人,而且租马费用价格公道,从原文“深深地叹了口气”“良心话,英珠

收得可真不算贵”和结尾瑞姐补充英珠的故事可知。从整体人物形象理解,即使瑞姐没

有说“多了嘴”,她也依旧会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帮英珠。)

7.B(B项”主要是因为小马鱼肚年岁小,不容易存活”错。根据文意,雪暴的时候,英珠

恳求他人让小马进到帐篷里来,将自己的军大衣脱下来盖在小马的身上,她用生命呵护

着小马鱼肚,主要是因为这匹马是唯一与亡夫有关的东西,英珠把对亡夫的深切思念寄

托在小马驹鱼肚身上。)

8.(4分)①“瑞姐”是英珠过去的见证者,凸显英珠对待亡夫的坚贞之情;“我”是英

珠当下故事的见证者,初见英珠羞涩质朴,后经历雪暴,表现英珠面对困难的坚强,增

强小说的真实性。②“我”与“瑞姐”两个视角交替讲述,内容互相补充,使叙事富于

第1页共4页

变化,增强小说的感染力,导引读者挖掘苦难背后人性的温暖内涵。

[评分参考:每点2分,共4分。第②点若答其他角度,如“主题”“人物形象”等,言

之成理也可得分。]

9.(6分)①在担忧的夜里,英珠低声哼唱起藏语歌谣,体现了英珠面对困境时平静而坚

强的形象。(人物角度)②英珠哼唱的歌谣,既舒缓了当时紧张的气氛,也使情节自然

推动到“我们”安然渡过暴风雪。(情节角度)③小说结尾呈现歌词内容,壮丽亦有哀

伤,深化了主题内涵,挖掘苦难背后的坚韧、善意与温情。(主旨角度)

[评分参考:每点2分,共6分。答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也可得分。如:歌谣抚慰心灵,

“我们”在英珠的歌谣中睡去,不再恐惧。但需结合文本的两处歌谣作答,只答其中之

一,最多得4分。]

10.CEG(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

11.B(B项错误。结构相同,都是所字结构。)

12.C(原文为“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陋指的是范增弄不清

去、留的分寸,想依靠项羽而成就功名。)

13.(8分)(1)范增离去是好事,若不离去,项羽一定会杀他。只是遗憾他没有早早离开

而已。[善,好,1分;独,唯独,只是,1分;恨,遗憾,1分;句意1分。]

(2)(义帝)在众多人中识别出有才华的卿子冠军,并且提拔他做上将军,如果不是

贤明之君能做到这些吗?[主语省略1分;稠,多,密,1分;擢,提拔,1分;句意1分。]

14.(3分)①智谋角度:审时度势,能提预测性意见,如鸿门宴建议杀刘邦。②忠义角度:

恪守君臣之分,忠于义帝,如劝项梁拥立义帝。(或:苏轼认为义帝是贤主,范增劝项

梁拥立义帝,是忠臣。)③史实角度:范增离开项羽的历史结果。(或:项羽的失败与

范增的离开有紧密关系。)[评分参考:每点1分,共3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也可

酌情给分。]

15.B(“满怀冰雪”之愁错误。澄澈明月映照的是我辈冰雪般纯洁的肝胆。可勾连《过洞

庭》“肝肺皆冰雪”来作答。)

16.(6分)①“谁念英雄老矣”是直接抒情(1分),作者眼看中原沦陷,同胞们愁意浓重,

朝廷北伐却遥遥无期,又有谁还想到英雄已老、功名无成,直接表达出满腔悲愤。(2

分)②“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借典抒情(1分),廉颇虽老,但为求重新

起用在使者面前吃下一斗饭,作者借廉颇的典故自比,表达自己不服老,仍希望为国立

功的情感。(2分)[评分参考:指出抒情手法各1分,分析手法各2分。]

17.(6分)(1)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3)参考一:尘满面,鬓如霜

参考二: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参考三: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18.(6分)①往数字化方向发展(“数字化”1分,“发展”等趋向性词语1分)②数字劳

动都是有偿的(“数字劳动”1分,“有偿的”1分)③不去分享和生产(“分享”1分,

“生产”1分)[评分参考:每点2分,共6分]

19.(4分)在社交媒体“发现、共享、创新”的口号下,人们的创造性活动成果被商品化,

持续不断地为社交媒体积累数字资本并提升增值空间/实现增值。

(错因1:语序不当,调换“共享”和“发现”。错因2:搭配不当或成分残缺,改为“提

升增值空间”或“实现增值”,2分。)[每点2分,共4分]

20.D(画横线句子的破折号用法是总结上文。A.解释说明;B.语意转折;C.声音的中断、

停顿;D.总结上文。)

第2页共4页

21.D(文中画波浪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为比喻。A.拟人;B.对比;C.借代;D.比喻。)

22.(4分)①“击”:写出铁锤敲击铁片时的轻巧,表现出糖贩制作叮叮糖时游刃有余的

娴熟动作(描绘画面,1分);传递出了糖贩轻松愉悦的心情(传递情感,1分)。②“嗑”:

写出了咬松子时的灵巧轻便,从侧面写出了声音的清脆悦耳(描绘画面,1分);传达

出在“警报”之下,大家苦中作乐、难得轻松的状态(传递情感,1分)[评分参考:每

点2分,共4分]

23.写作(略)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刘邦采用了陈平的计策,离间疏远楚国君臣。项羽怀疑范增和汉国私下勾结,渐渐剥夺

他的权力。范增大怒,说:“天下大事已经大致确定了,君王自己处理吧。希望能让我告老

还乡。”回乡时,还没到彭城,就因疾病而死。

苏子说,范增离去是好事,若不离去,项羽一定会杀他。只是遗憾他没有早早离开而已。

既如此,那么范增应当在什么时候离开呢?当初范增劝项羽杀沛公,项羽不听;终因此而失

去天下;应当在此时离去吗?回答说,不。范增想要杀死沛公,是做臣子的职责。项羽不杀

刘邦,还显得有君王的度量。范增怎能在此时离去呢?范增离去,应当在项羽杀卿子冠军的

时候。项羽杀卿子冠军;就是谋杀义帝的先兆;他杀义帝,就是怀疑范增的根本。难道还要

等到陈平出反间之计吗?物品必定先腐烂了,然后才能生蛆虫;人必定先有了怀疑之心,然

后谗言才得以听入。陈平虽说智慧过人,又怎么能够离间没有疑的君主呢?

我曾经评论义帝;称他是天下的贤君。仅仅是(义帝)派遣沛公入关而不派遣项羽,在

众多人中识别出有才华的卿子冠军,并且提拔他做上将军,这两件事情,如果不是贤明之君

能做到这些吗?项羽既然假托君王之命杀死了卿子冠军,义帝必然不能容忍。因此,不是项

羽谋杀义帝,就是义帝杀了项羽,这用不着智者指点就可知道了。范增当初劝项梁拥立义帝,

诸侯因此而服从;中途谋杀义帝,必不是范增的主意:其实岂但不是他的主意;他必然力争

而却没有被接受。不采用他的忠告而杀死他所拥立之人,项羽怀疑范增,一定是从这时就开

始了。

在项羽杀卿子冠军之时,项羽和范增并肩侍奉义帝,还没有确定君臣之身份,如果替范

增考虑,有能力诛杀项羽就杀了他,不能杀他就离开他,岂不是毅然决然的男子汉吗?范增

年龄已经七十岁,意见相合就留下来,意见不合就离开他,不在这个时候弄清去、留的分寸,

却想依靠项羽而成就功名,浅陋啊!即使这样,范增还是被汉高祖所畏惧。范增不离去,项

羽就不会灭亡。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