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1.中医诊治疾病的主要依据是
A.疾病
B.症状
C.体征
D.证候
E.病因
【答案】:D
【解析】:证候:即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病势及机体抗病
能力的强弱等本质有机联系的反应状态。
2.对阴阳偏胜采用的治疗原则是
A.损其有余
B.补其不足
C.寒者热之
D.热者寒之
E.调整阴阳
【答案】:A
【解析】:阴阳偏胜的治疗原则:阴阳偏胜形成的是实证,故总的治疗原则是“损
其有余”。
3.下列阴和阳的概念中,最确切的是
A.阴和阳是中国古代的两点论
B.阴和阳即是矛盾
C.阴和阳代表对立的事物
D.阴和阳代表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事物属性
E.阴和阳说明相互关联着的事件
【答案】:D
第1页共35页
【解析】: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
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
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
面。
4.肾病传脾说明了五行关系中的
A.相生
B.相克
C.相乘
D.相侮
E.子病及母
【答案】:D
【解析】:五行相侮的传遍顺序为: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题干中肾属水,脾属土,故肾病传脾为相侮传变。
5.属于“子病及母”的脏病传变是
A.心病及肝
B.心病及脾
C.心病及肺
D.心病及肾
E.肝病及肺
【答案】:A
【解析】:假设心有病,按照五行生克的规律,肝为心之母,心病影响到肝,为
子病及母。
6.心在液为
A.汗
B.唾
C.涎
第2页共35页
D.泪
E.涕
【答案】:A
【解析】:心在液为汗。汗液是津液通过阳气的蒸腾气化后,从玄府(汗孔)排
出之液体。由于汗为津液所化生,血与津液又同出一源,所谓“汗血同源”,而
血又为心所主,故有“汗为心之液”之称。
7.主升清作用的脏腑为
A.肺
B.脾
C.心
D肾
E.三焦
【答案】:B
【解析】:脾主升,包括升清和升举两方面。脾以升为健。
8.下列哪项不属于肾的生理功能
A.肾主生殖
B.调畅情志
C.肾主生长发育
D.肾主水
E.肾主纳气
【答案】:B
【解析】:肾的生理功能包括:
(1)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
(2)肾主水。
(3)肾主纳气。
肝主疏泄调畅情志。
第3页共35页
9.生气之源指的是
A.肝
B.心
C.脾胃
D.肺
E.肾
【答案】:C
【解析】:脾胃为生气之源,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共同完成对饮食水谷的消化
和水谷精微的吸收。水谷之精化生水谷之气。
10.治疗大出血时,用益气固脱之法,其理论依据是
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血能生气
D.血能载气
E.气能摄血
【答案】:E
【解析】:在大出血时,随着血液的大量丢失,气也会脱失,称为气随血脱。在
治疗大出血时,因“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往往多用益气固
脱之法,其机理就在于气能摄血。
11.易袭人体阴位的是
A.湿邪
B.寒邪
C.暑邪
D.风邪
E.燥邪
【答案】:A
第4页共35页
【解析】: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类于水,水性就下,故湿邪亦有趋下的性质。
其致病特点是症状多见于下半身,如下肢水肿、小便淋浊、泄痢、妇女带下等。
故《素问•太阳阳明论》说:“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12.下列关于防气的命名错误的是
A.异气
B.毒气
C.废气
D.疫气
E.乖戾之气
【答案】:C
【解析】:厉气,是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在中医文献记载
中,又有“疫气”、“疫毒”、“戾气”、“异气”、“毒气”、“乖戾之气”
等名称。
13.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
A.邪气亢盛
B.正气受损
C.正气不足
D.邪气损正
E,正气抗邪
【答案】:A
【解析】: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邪气影响发病的性质、类型与特点、影响病
情与病位,某些情况下邪气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等方面。
14.“至虚有盛候”的病机为
A.实中夹虚
B.虚中夹实
C.真虚假实
第5页共35页
D.真实假虚
E.虚实夹杂
【答案】:C
【解析】:真虚假实即“至虚有盛候”,指“虚”为病机的本质,而其“实”乃
是病证假象的病理状态。即所说“至虚之病,反见盛势”。
15.影响疾病传变的主要因素是
A.邪正斗争及其盛衰
B.体质
C.地方区域
D.气候
E.生活状况
【答案】:A
【解析】:决定并影响疾病传变的各种因素中,邪正斗争及其盛衰变化不仅决定
其疾病传变与否,而且决定着传变的方向和速度,并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此外,
其他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主要还有体质、地区方域和气候以及生活状况等。
16.反治法是
A.顺从疾病本质而治
B.逆其疾病本质而治
C.顺从疾病假象而治
D.逆其疾病假象而治
E.反常的治疗方法
【答案】:C
【解析】:反治,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从治。从,是指采
用方药的性质顺从疾病的假象,故其实质上仍是“治病求本”。
17.《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属于阴阳基本内容
的A.对立
第6页共35页
B.交感
C.互根
D,互制
E.转化
【答案】:C
【解析】: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
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故“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属于阴阳互根。
18.《素问•热论》“其满三口者”,邪热壅积于三阴之里,施行
A,补法
B.泄法
C.消法
D.下法
E.和法
【答案】:B
【解析】:《素问•热论》“其满三日者”,邪热壅积于三阴之里,施行泄法,
以泄其里热,祛除里邪。
19.“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
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这段话出自
A.《灵枢•本神》
B.《素问•上古天真论》
C.《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D.《素问•至真要大论》
E.《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答案】:A
【解析】: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
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灵枢•本神》)。
第7页共35页
20.大青龙汤中重用麻黄意在
A.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B.解表化饮,降气平喘
C.宣肺降气,祛痰平喘
D.温肺化饮,降气定喘
E.外散风寒,开郁解表
【答案】:E
【解析】:大青龙汤由麻黄汤重用麻黄,另加石膏、生姜、大枣组成。方中麻黄
用量较麻黄汤多一倍,为发汗峻剂,意在外散风寒,开郁闭之表。
21.茵陈蒿汤证的病机为
A.湿热内蕴,脾胃失和
B.湿热蕴结,腑气壅滞
C.湿热蕴结,气机失畅
D.湿困中焦,脾失健运
E.痰热内扰,胆胃不和
【答案】:B
【解析】:茵陈蒿汤证的病机为湿热蕴结,并兼有腑气壅滞,故治用茵陈蒿汤,
清利湿热,通腑退黄。
22.下列不属于竹叶石膏汤药物组成的是
A.竹叶
B.生姜
C.麦冬
D.半夏
E.粳米
【答案】:B
第8页共35页
【解析】:竹叶石膏汤【厦门人煮食干净米】竹叶、石膏、半夏、麦冬、人参、
甘草、粳米。
23.太阴腹痛证的治法为
A.通阳益脾,温补调中
B.宣通内外,和畅气机
C.通阳益脾,活络止痛
D.温补脾阳,缓急止痛
E.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答案】:C
【解析】:太阴腹痛证治以通阳益脾,活络止痛,方用桂枝加芍药汤。
24.吴茱萸汤证的主要头痛部位在
A.前额
B.巅顶
C.枕部
D.头侧
E.全头痛
【答案】:B
【解析】:吴茱萸汤证厥阴肝经与督脉会于巅顶,阴寒循经上攻,故见头痛以巅
顶为甚。
25.防己黄芭汤证配伍的药物中,具有调和营卫作用的是
A.黄茂、生姜
B.甘草、生姜
C.防己、甘草
D.白术、大枣
E.甘草、生姜、大枣
【答案】:E
第9页共35页
【解析】:防己黄芭汤中黄茂益气固表,防己、白术祛风除湿,甘草、生姜、大
枣调和营卫。
26.《金匮要略》酸枣仁汤证中,因肝心阴血不足引起的症状是
A.盗汗
B.舌红
C.口疮
D.潮热
E.眩晕
【答案】:E
【解析】:酸枣仁汤证证候:一见肝心阴血不足引起的失眠或心悸,眩晕,口干
等;二见阴虚内热并常伴潮热、惊悸、盗汗、口疮、眩晕、舌红、脉细数等。
27.下列各项中,病机是脾胃阳衰,中焦寒甚,阴寒之气肆行于腹中而致腹满痛
的是
A.大建中汤
B.惹饮附子散
C.大黄附子汤
D.附子粳米汤
E.苓桂术甘汤
【答案】:A
【解析】:大建中汤证的病因病机是由于脾胃阳衰,中焦寒甚,阴寒之气肆行于
腹中而致腹满痛。
28.身灼热,躁扰不安,甚或昏狂澹妄,斑疹显露,色或紫黑,或吐蚂血、便血、
尿血,舌深绛,脉细数,属于温热类温病的
A.热灼营阴
B.热陷心包
C.热盛动风
第10页共35页
D.热盛迫血
E.真阴耗竭
【答案】:D
【解析】:温热类温病热盛迫血证候表现:身灼热,躁扰不安,甚或昏狂澹妄,
斑疹显露,色或紫黑,或吐蚂血、便血、尿血,舌深绛,脉细数。
29.治疗烂喉痛毒燔气营证首选
A.三石汤
B.蒿苓清胆汤
C.普济消毒饮
D.凉营清气汤
E.薛氏五叶芦根汤
【答案】:D
【解析】:治疗烂喉痛毒燔气营证,选用方药凉营清气汤。三石汤用于暑湿弥漫
三焦证;蒿苓清胆汤用于暑湿郁阻少阳证;普济消毒饮用于大头瘟毒毒盛肺胃证;
薛氏五叶芦根汤用于温病后期余湿留恋证。
30.湿温病湿重热轻,困阻中焦选用的治法为
A.芳香宣化,燥湿运脾
B.气营两清,解毒救阴
C.清热化湿,豁痰开窍
D.清暑化湿,宣通三焦
E.清泄少阳,分消湿热
【答案】:A
【解析】:湿温病湿重热轻,困阻中焦选用的治法为芳香宣化,燥湿运脾。气营
两清,解毒救阴为烂喉痛毒燔气营证的治法;清热化湿,豁痰开窍为湿温病湿热
酿痰蒙蔽心包证的治法;清暑化湿,宣通三焦为湿温病暑湿弥漫三焦证的治法;
清泄少阳,分消湿热为湿温病暑湿郁阻少阳证的治法。
第11页共35页
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酒制则升
B.姜炒则散
C.醋炒收敛
D.盐炒下行
E.以上都对
【答案】:E
【解析】:药物的炮制可以影响、转变其升降浮沉的性能。如有些药物酒制则升,
姜炒则散,醋炒收敛,盐炒下行。如大黄,属于沉降药,峻下热结,泻热通便,
经酒炒后,大黄则可清上焦火热,可治目赤头痛。
32.七情配伍中,具有协同作用能提高药效的配伍方法是
A.相须、相使
B.相须、相反
C.相畏、相杀
D.相杀、相恶
E.相使、相畏
【答案】:A
【解析】:七情配伍中除单行外,相须、相使可以起到协同作用,能提高药效,
是临床常用的配伍方法;相畏、相杀可以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以保证安全用药,
是使用毒副作用较强药物的配伍方法,也可用于有毒药物的炮制及中毒解救。
33.病位在胸膈以上者,服药时间为
A.饭前服用
B.空腹服用
C.定时服用
D.不定时服用
E.饭后服用
【答案】:E
第12页共35页
【解析】:一般来讲,病在胸膈以上者,如眩晕、头痛、目疾、咽痛等宜饭后服;
如病在胸腹以下,如胃、肝、肾等脏疾患,则宜饭前服。
34.解表药的使用注意事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解表药要因人因地而用
B.解表药为辛散轻扬之品,不宜久煎
C.北方严寒地区应用解表药宜轻
D.阴虚盗汗及表虚自汗的患者慎用解表药
E.使用解表药要合理控制用量,以免造成“亡阴”、“亡阳”
【答案】:C
【解析】:解表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1)使用发汗力较强的解表药时,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发汗太过,耗伤阳气,
损及津液,造成“亡阳”、“伤阴”的弊端。
(2)汗为津液,血汗同源,故表虚自汗、阴虚盗汗以及疮疡日久、淋证、失血
患者,虽有表证,也应慎用解表药。
(3)使用解表药还应注意因时因地而异,如春夏媵理疏松,容易出汗,解表药
用量宜轻;冬季媵理致密,不易汗出,解表药用量宜重;北方严寒地区用药宜重;
南方炎热地区用药宜轻。
3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知母的主治的是
A.热病烦渴
B.肺热燥咳
C.骨蒸潮热
D.热毒疮疡
E.肠燥便秘
【答案】:D
【解析】:知母性味苦、甘,寒,主入肺、胃、肾经。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润
燥。应用:
(1)热病烦渴。
第13页共35页
(2)肺热燥咳。
(3)骨蒸潮热。
(4)内热消渴。
(5)肠燥便秘。
36.芦荟的功效是
A.泻下通便,清肝,杀虫
B.泻下逐水,去积杀虫
C.泻下通便,行水消胀
D.泻下攻积,清热泻火
E.泻下攻积,润燥软坚
【答案】:A
【解析】:芦荟功效:泻下通便,清肝,杀虫。
37.下列关于雷公藤的叙述错误的是
A.性苦、辛、寒
B.有大毒
C.为治疗风湿顽痹的要药
D.功善治疗乳汁不通
E.具有杀虫解毒的功效
【答案】:D
【解析】:雷公藤
性能:苦、辛,寒。有大毒。归肝、肾经。
功效: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
应用
(1)风湿顽痹。为治风湿顽痹要药。
(2)麻风、顽癣、湿疹、疥疮、皮炎、皮疹。
(3)疔疮肿毒。
雷公藤不具有治疗乳汁不通的作用,所以正确答案为Do
第14页共35页
38.最宜治湿浊中阻之呕吐的药物是
A.苏叶
B.香雷
C.生姜
D.黄连
E.董香
【答案】:E
【解析】:蕾香性能:辛,微温。归脾、胃、肺经。
功效:化湿,止呕,解暑。
应用
(1)湿滞中焦。为芳香化湿浊要药。
(2)呕吐。
(3)暑湿或湿温初起。
39.车前子入汤剂时,其用法是
A.先煎
B.后下
C.另煎
D.洋化
E.包煎
【答案】:E
【解析】:车前子用法:煎服,宜包煎。
40.具有温肾阳,温脾阳,温通血脉,引火归原功效的药物是
A.附子
B.干姜
C.肉桂
D.吴茱萸
第15页共35页
E.桂枝
【答案】:C
【解析】:肉桂
性能: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
功效: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引火归原。
41.用治食积气滞,湿热互阻,下痢里急后重者,宜选下列何组药物最佳
A.黄连、黄柏
B.柴胡、枳壳
C.木香、槟榔
D.香附、萩白
E.苦参、青皮【答案】:C
【解析】:槟榔主治食积气滞,泻痢后重。善行胃肠之气,消积导滞。木香行气
止痛,治疗泻痢里急后重。二者常相须为用,如木香槟榔丸。
42.鸡内金入药最宜
A.先煎
B.研末服
C.后下
D.包煎
E.另煎
【答案】:B
【解析】:鸡内金用法:煎服。研末服。研末服效果比煎服好。
43.南瓜子的用法用量为
A.煎服,30〜50g
B.煎服,10〜15g,捣碎
C研粉,60〜120g,冷开水调服
D煎服,9〜12g,捣碎,取仁炒香嚼服
第16页共35页
E.研末服,每次20〜30g
【答案】:C
【解析】:南瓜子用法用量:研粉,60〜120g,冷开水调服。
44.既能凉血止血,又能清热利尿,清肺胃热的药物是
A.大蓟
B.小蓟
C.白茅根
D,地榆
E.槐花
【答案】:C
【解析】:白茅根功效: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清肺胃热。
45.延胡索主治的病证是
A.风寒头痛
B.风湿痹痛
C.气滞腹痛
D.疮痈肿痛
E.气滞血瘀诸痛
【答案】:E
【解析】:延胡索主治:气血瘀滞诸痛证。本品辛散温通,能“行血中气滞,气
中血滞,故
专治一身上下诸痛”。
46.天南星具有祛风止痉的功效,故善于治疗的病证是
A.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病证
B.热极动风病证
C.虚风内动病证
D.风痰眩晕病证
第17页共35页
E.小儿急、慢惊风
【答案】:D
【解析】:天南星主治:
(1)湿痰,寒痰证;
(2)风痰眩晕,中风,癫痫,破伤风;
(3)痈疽肿痛,蛇虫咬伤。
47.朱砂具有的功效是
A.养心安神
B.清心镇惊
C.养血安神
D.潜阳安神
E.敛阴安神
【答案】:B
【解析】:朱砂功效:清心镇惊,安神解毒。
48.下列既能平肝解郁,又能活血祛风的药物是
A.防风
B.蝉衣
C.僵蚕
D.娱蚣
E.刺蓑藜
【答案】:E
【解析】:刺疾藜功效: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故答案为E选项。
49.石菖蒲可用于治疗的病证不包括的是
A.噤口痢
B.声音嘶哑
C.耳鸣耳聋
第18页共35页
D.水火烫伤
E.健忘失眠
【答案】:D
【解析】:石菖蒲主治病证:痰蒙清窍,神志昏迷;湿阻中焦,脱腹痞满,胀闷
疼痛;噤口痢;健忘,失眠,耳鸣,耳聋;声音嘶哑、痈疽疮疡、风湿痹痛、跌
打伤痛等证。
50.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作用的药物是
A.玄参
B.苦参
C.丹参
D.太子参
E.西洋参
【答案】:E
【解析】:西洋参功效:补气养阴,清热生津。
51.常山治疗疟疾时的服药时间
A.饭前服用
B.饭后服用
C.发病前半天或2小时服用
D.空腹服用
E.睡前服药
【答案】:C
【解析】:常山用法用量:煎服,5〜9g;入丸、散酌减。截疟宜酒制用。治疟
宜在病发作前半天或2小时服用,并配伍陈皮、半夏等减轻其致吐的副作用。
52.主治肾虚阳痿及虚寒便秘的药物是
A.巴戟天
B.硫黄
第19页共35页
C.雄黄
D.蛇床子
E.马钱子
【答案】:B
【解析】:硫黄主治病证:外用治疥癣,湿疹,阴疽疮疡;内服治阳痿,虚喘冷
哮,虚寒便秘。
53.下列选项中,属于散剂特点的是
A.吸收较快
B.节省药材
C.不易变质
D.便于服用和携带
E.以上都是
【答案】:E
【解析】:散剂的特点是制备方法简便,吸收较快,节省药材,性质较稳定,不
易变质,便于服用与携带。外用散剂一般作为外敷,亦有作点眼、吹喉等用。
54.银翘散的辨证要点是
A.发热,微恶寒,咽痛,口渴,脉浮数
B.咳嗽,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
C.咳嗽痰白,胸脱满闷,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苔白脉弱
D.咳嗽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E.咳逆气急,甚则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浮而数
【答案】:A
【解析】:银翘散辛凉透表,清热解毒。《温病条辨》称本方为“辛凉平剂”,
临床应用以发热,微恶寒,咽痛,口渴,脉浮数为辨证要点。
55.下列何药不是温脾汤的组成药物
A.厚朴
第20页共35页
B.人参
C.大黄
D.甘草
E.附子
【答案】:A
【解析】:趣记:温脾汤【姜大人父子笑当干(杯)】大黄、附子、干姜、人参、
芒硝、当归、甘草。
方歌:温脾附子大黄硝,干姜当归人参草,攻下寒积温脾阳,阳虚寒积腹痛疗。
56.功用为和解少阳,内泻热结的方剂是
A.小柴胡汤
B.大柴胡汤
C.蒿苓清胆汤
D.四逆散
E.半夏泻心汤
【答案】:B
【解析】:大柴胡汤功用: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57.黄连解毒汤的功用是
A.清热生津
B.清热燥湿
C.清上泄下
D.泻火解毒
E.泻火通便
【答案】:D
【解析】:黄连解毒汤的功用是泻火解毒。
58.六一散的功用是
A.清暑利湿
第21页共35页
B.清暑生津
C.清暑除烦
D.清暑化湿
E.祛暑清热
【答案】:A
【解析】:六一散的功用是清暑利湿。
59.理中丸的君药是
A.白术
B.干姜
C.人参
D.炮附子
E.炙甘草
【答案】:B
【解析】:理中丸中干姜为君,温阳散寒。
60.当归补血汤中当归与黄芭的配伍用量比例是
A.1:1
B.1:2
C.1:5
D.2:1
E.5:1
【答案】:C
【解析】:当归补血汤方中以黄芭为君药,其用量是当归的五倍。黄芭一两、当
归二钱。
61.酸枣仁汤主治证候的病因病机是
A.心脾两虚,气血不足
B.心阳偏亢,心肾不交
第22页共35页
C.心肾两亏,阴虚血少
D.肝血不足,虚热内扰
E.心阴不足,肝气失和
【答案】:D
【解析】:酸枣仁汤主治病证由肝血不足,虚热内扰所致。治宜养血安神,清热
除烦。
62.通达十二经,为开窍醒神之要药的药物是
A.牛黄
B.郁金
C.麝香
D.苏合香
E.水牛角
【答案】:C
【解析】:麝香通达十二经,为开窍醒神之要药。
63.枳实蔑白桂枝汤的功用是
A.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B.通阳散结,祛痰下气
C.行气解郁,祛痰下气
D.行气疏肝,散寒止痛
E.行气止痛,化痰散结
【答案】:B
【解析】:枳实萩白桂枝汤的功用是通阳散结,祛痰下气。
64.不属于清燥救肺汤药物组成的是
A.人参、真阿胶
B.杏仁、甘草
C.枳壳、陈皮
第23页共35页
D.桑叶、石膏
E.胡麻仁、麦门冬
【答案】:C
【解析】:趣记:清燥救肺汤【叫爸妈炒桑叶,找人卖杏仁膏】桑叶、杏仁、石
膏、枇杷叶、胡麻仁、真阿胶、麦门冬、人参、甘草。
65.下列不属于内湿症状的是
A.瘾闭淋浊
B.水肿黄疸
C.胸皖痞满
D.面目浮肿
E.呕恶泄泻
【答案】:D
【解析】:祛湿剂适用于湿邪所致的多种病证。湿分内外两类,外湿,症见恶寒
发热,头痛身重,肢节酸痛,或面目浮肿等;内湿,症见胸脱痞满,呕恶泄泻,
水肿黄疸,瘾闭淋浊等。D选项面目浮肿为外湿的表现。
66.贝母瓜篓散主治
A.燥痰咳嗽
B.风痰上扰证
C.寒饮咳嗽
D.热痰咳嗽
E.湿痰证
【答案】:A
【解析】:贝母瓜篓散主治燥痰咳嗽。咳嗽痰少,咳痰不爽,涩而难出,咽干口
燥哽痛,或上气喘促,苔白而干。
67.健脾丸的君药为
A.山楂、神曲、麦芽
第24页共35页
B.人参、白术、茯苓
C.木香、砂仁、陈皮
D.人参、山药、白术
E,山楂、神曲、白术
【答案】:B
【解析】:健脾丸中人参、白术、茯苓健脾化湿止泻,共为君药。山楂、神曲、
麦芽消食化滞和胃,为臣药。肉豆蔻、山药益气健脾止泻,木香、砂仁、陈皮理
气醒脾和胃,黄连清热燥湿,俱为佐药。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诸药,为佐使药。
68.乌梅丸具有的功用是
A.生津止渴
B.收涩止带
C.温脏安蛔
D.杀虫消疳
E.涩肠固脱
【答案】:C
【解析】:乌梅丸的功用是温脏安蛔,主治蛔厥证。
1[B]
A.阴偏衰
B.阳偏衰
C.阴偏盛
D阳偏盛
E.阴阳两虚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2个小题。
<1>“阴病治阳”的病理基础是
【答案】:B
第25页共35页
【解析】:凡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盛(阳消阴长)的虚寒证,宜用补阳治之。这
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阴病治阳”;又称作“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这是针对
单纯阳虚证的治疗原则。
<2>“阳病治阴”的病理基础是
【答案】:A
【解析】:凡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阴消阳长)的虚热证,宜用补阴治之。这
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阳病治阴”;又称作“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这是针对
单纯阴虚证的治疗原则。
2[B]
A.风
B.暑
C.湿
D.燥
E.寒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2个小题。
<1>五化中“生”对应五气中的
【答案】:A
【解析】:五化中的“生长化收藏”与五气中的“风暑湿燥寒”相对应,因此与
生对应的是风。
<2>五化中“化”对应五气中的
【答案】:C
【解析】:五化中的“生长化收藏”以此与五气中的“风暑湿燥寒”相对应,因
此与化对应的是湿。
3[B]
A.传导之官
第26页共35页
B.仓縻之官
C.将军之官
D.州都之官
E.受盛之官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2个小题。
<1>小肠的别称
【答案】:E
【解析】: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肝者,将
军之官,谋虑出焉;胆为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脾胃为仓縻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
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
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2>大肠的别称
【答案】:A
【解析】: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肝者,将
军之官,谋虑出焉;胆为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脾胃为仓縻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
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
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4[B]
A.血液不足,功能减退
B.气血失和,经脉失容
C.血随气逆,咳血呕血
D.血行迟缓,瘀阻停滞
E.血分有热,血行加速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2个小题。
<1>血虚是指
【答案】:A
第27页共35页
【解析】:血虚,指血液不足,濡养功能减退,以致脏腑百脉、形体器官失养的
病理状态。
<2>血瘀是指
【答案】:D
【解析】:血瘀,指血液循行迟缓,或流行不畅,甚则血液瘀结停滞成积的病理
状态。
5[B]
A.动
B.肿
C.干
D浮
E濡泻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2个小题。
<1>《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风胜则
【答案】:A
【解析】:原文:故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泄,
甚则水闭胴肿,随气所在,以言其变耳。(《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2>《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湿胜则
【答案】:E
【解析】:原文:故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泄,
甚则水闭附肿,随气所在,以言其变耳。(《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6[B]
A.手足厥寒,脉细欲绝
B.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
C.胃气虚寒,食谷欲呕
第28页共35页
D.干呕,吐涎沫,头痛
E.下利,欲饮水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2个小题。
<1>吴茱萸汤可用于
【答案】:D
【解析】:【原文】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2>白头翁汤可用于
【答案】:E
【解析】:【原文】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
白头翁汤主之。
7[B]
A.温经汤
B.生化汤
C.桂枝茯苓丸
D.当归补血汤
E.当归芍药散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2个小题。
<1>^病漏下,治疗宜选用
【答案】:C
【解析】:瘤病漏下的首选方为桂枝茯苓丸。
<2>妇人冲任虚寒夹有瘀血所致崩漏,治疗宜选用
【答案】:A
【解析】:虚寒夹瘀证首选方为温经汤。
8[B]
A.湿温病初起,卫气同病,外内合邪
第29页共35页
B.湿邪阻于中焦,脾胃升降失司
C.湿热秽浊郁伏膜原,阻遏气机
D.湿热互结中焦,脾胃升降失司
E.湿热交蒸,充斥气分,酿成热毒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2个小题。
<1>湿温病湿困中焦证的病机是
【答案】:B
【解析】:湿温病湿困中焦证的病机:湿邪阻于中焦,脾胃升降失司。湿温病初
起,卫气同病,外内合邪是湿温病湿遏卫气的病机;湿热秽浊郁伏膜原,阻遏气
机是湿温病湿阻膜原湿浊偏盛的病机;湿热互结中焦,脾胃升降失司是湿温病湿
热并重困阻中焦的病机;湿热交蒸,充斥气分,酿成热毒是湿温病湿热蕴毒证的
病机。
<2>湿温病湿阻膜原证的病机是
【答案】:C
【解析】:湿温病湿阻膜原证的病机:湿热秽浊郁伏膜原,阻遏气机。湿邪阻于
中焦,脾胃升降失司是湿温病湿困中焦证的病机;湿温病初起,卫气同病,外内
合邪是湿温病湿遏卫气的病机;湿热互结中焦,脾胃升降失司是湿温病湿热并重
困阻中焦的病机;湿热交蒸,充斥气分,酿成热毒是湿温病湿热蕴毒证的病机。
9[B]
A.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B.疏散风热,清肺利咽
C.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D.开宣肺气,祛痰利咽
E.祛痰止咳,消肿利咽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2个小题。
<1>大戟的功效是
【答案】:A
第30页共35页
【解析】:大戟功效: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2>郁李仁的功效是
【答案】:C
【解析】:郁李仁功效: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10[B]
A.少阴头痛
B.厥阴头痛
C.太阳头痛
D.少阳头痛
E.巅顶头痛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2个小题。
<1>独活善于治疗
【答案】:A
【解析】:独活药力较缓,主散在里之伏风及寒湿而通利关节止痛,善治腰以下
风寒湿痹及少阴伏风头痛。
<2>羌活善于治疗
【答案】:C
【解析】:羌活作用强烈,主散肌表游风及寒湿而通利关节止痛,善治上半身风
寒湿痹、太阳经(后脑)头痛及项背强痛。
11[B]
A.头面出血
B.肺胃出血
C.下焦出血
D.上焦出血
E.崩漏下血
第31页共35页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中海设计风格案例
- 2025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施工合同范本
- 2025离职人员续签劳务合同范本
- 2025酒吧音响设备采购合同
- 物流管理课程故事
- 少儿美术教师培训课件
- 学校医疗卫生健康教育课件
- 2025电力工程招标代理合同
- 2025商用办公室租赁合同范本
- 2025艺人经纪的合同范本
- 微训练 一文多考 备考高效之诗歌《苏幕遮・燎沉香》教师版
- 2025届山东省济南市一模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海南地理会考试卷及答案2024
- 全国河大音像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教学设计
- 企业健康管理计划规划方案讨论
- 隧道高空作业施工方案
-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严重缺陷清单(试行)
- 深信服超融合HCI技术白皮书-20230213
- 2025年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多样的中国民间美术》课件 2024-2025学年人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 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语文 第四单元《青春之光》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