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的除夕》教案_第1页
《南极的除夕》教案_第2页
《南极的除夕》教案_第3页
《南极的除夕》教案_第4页
《南极的除夕》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极的除夕》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南极的除夕》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南极的除夕》教案1一.教学要求:1.了解我国南极考察队员历尽艰苦创建长城站的经过,学习考察队员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填写关联词。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积累课文中描写室外环境的句子,找到描写考察队员紧张劳动的句子。4.读写结合,写一段读后感。二.教学时间。2教时。三.课前准备:学生搜集有关南极考察的资料;投影片。四.教学过程。第一教时课时重点:在语境中,认识生字(音、形、义),理解新词,能正确地读写。教学步骤:一.谈话导入新课并解题。1.同学们,你们搜集的有关南极的资料,今天都带来了吗?现在请你们来介绍给大家听。2.学生交流汇报。3.小结:中国南极长城站是我国第一座南极考察实验基地,中国南极考察队员们于1984年11月20日从上海出发前往南极,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航行,行程10000多海里,于1984年12月26日安全到达南极。一到南极,考察队员们先为建站进行了仔细的选点工作,站址选定后,又进行了紧张的建站工作,经过45天的日夜奋战,终于在1985年2月15日提前完成了建站任务。这是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精神的胜利啊!4.出示课题:南极的除夕二.读议课文。1.自由读课文,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2.小组交流。(1)课文写了什么?(课文记叙了我国南极考察队员们在刚建成的长城站欢度第一个除夕之夜的情景。)(2)在学习小组交流自学情况。读读生字新词,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形,采用各种方法理解词义。(查字典、讨论、联系上下文、换词……)(3)全班交流、检查。(4)读课文,小组读,对读,找朋友读,接龙读……3.学了生字后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1)什么是可贵的“南极精神”?(2)考察队员们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是怎样建站的?(3)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可贵的南极精神?(4)除夕之夜应该是高兴的,他们为什么都流泪了呢?4.老师根据学生的问题,概括出两个问题:出示小黑板:什么是可贵的南极精神?他们为什么回有如此可贵的南极精神?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师板书:可贵的南极精神)三.指导朗读,学习重点内容(解决第一个问题)1.课文哪几节是描写“可贵的南极精神”?(4~14节)2.分小组读读议议,理解“可贵的南极精神”的具体内容。(1)小组读议,找出反映“南极精神”的有关句子。(2)出示以下句子:考察队员们仅仅用5天的.时间,就建起一座长29米、宽6.2米、高3.1米的码头。他们只用10天的时间,就把500多吨建材物资从船上运到长城站。队员们一个个趴在乱石堆上,用罐头一桶一桶地往外掏水,干不了多久,腰酸了、胳膊软了,下一个队员立刻接上。风、雪、雨毫不留情地随意袭来,54名南极考察队员的手裂开了一道道血口,可谁也没哼过一声,共同的理想使他们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在那艰苦奋战的日日夜夜,有的同志坐在地上就睡着了,有的一躺下,没脱衣服就打起呼噜——实在太累了呀!(3)指导朗读,体会什么是南极精神。划出表示动作、数字的词。讨论为什么要用具体的数字和动作?指导朗读。(个别读、齐读、分组读。)(4)板书:坚韧不拔、顽强拼搏、不畏艰难、团结奋斗)3.师小结:上面的句子中用了一系列的数字和表示动作的词,充分显示考察队是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是这样的集体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南极速度;是这样集体,发扬了坚韧不拔、顽强拼搏、不畏艰难、团结奋斗(师指着板书)的“南极精神”。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4~14节)5.看一看,对这段课文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讨论解决)生:题目是南极的除夕,中间写了考察队员怎样建长城站,最后又怎么回到除夕之夜的呢?(插叙,对中心事件进行交代、补充说明。课文通过插叙交代了考察队艰苦建站的过程。)生:为什么在共度佳节是,队长“含着泪”,副队长“哽咽了”,从祖国来的亲人“流泪了”,队长更是泣不成声?(这是由于队员们肩负着祖国任命的重托,为开发南极事业作出了艰苦卓越的努力,付出了巨大的辛苦,在建站的过程中形成了团结友爱的战斗集体。)生:为什么说这是“幸福的泪,胜利的泪,是对开发南极事业充满信心的泪”?(长城站终于建成了。在吹之夜。队员们与祖国亲人一起思念祖国,念亲人,庆胜利,赞团结,大家心情激动,都流出了眼泪。)生:为什么在欢度佳节时,多次写到“流泪”?(形成强烈的反差,强调了创业的艰辛和今日胜利的来之不易。)6.过渡:学到这里,我们已理解了什么是“可贵的南极精神”,那么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可贵的南极精神呢?我们下节课再来一起讨论这个问题。四.总结:今天这堂课,通过大家的提问,我们解决了疑难,从而读懂了课文,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保持下去。五.作业:1.抄写带有生字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教时课时重点:体会考察队员们为什么会有如此可贵的南极精神。读写结合,进行写段训练。教学步骤:一.复习巩固第一教时的内容1.听写词语:崭新亭亭玉立苛刻遐想百感交集居然心潮澎湃前所未有2.用这些词语练习说话,运用文中的语句。(复习课文内容)二.学习课文的最后一节。(体会南极考察队员们为什么会有如此可贵的南极精神。)过渡:上节课我们已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可贵的南极精神。那么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可贵的南极精神呢?接下来我们一起讨论这第二个问题。1.齐读最后一节。2.讨论交流。生;祖国和人民的关怀和支持。生:心中装着党,装着祖国。生:……(板书:爱党,爱祖国。)三.朗读课文,激发情感。1.自由读课文。(读出感情)2.摘录描写室内外环境的句子。3.品读所摘句子。4.有感情地齐读课文。四.写作练习。1.学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感想?2.写一段读后感。3.交流评议。4.推荐课外阅读《星星的秘密》中关于南极的文章。板书:20.南极的除夕坚忍不拔可贵的南极精神顽强拼搏爱党不畏艰险爱国团结奋斗《南极的除夕》教案2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了解我国南极考察队员历尽艰辛创建长城站的经过,学习考察队员不畏艰难、坚韧不拔、心系祖国的崇高精神。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进一步掌握关联词在课文中的正确应用,并能选择应用。教学时间:一课时(60分钟)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引出课题1、师:在地球的最南端,有一块大陆叫南极,同学们,你对南极有何了解?生交流。2、看来同学们已深深喜爱上了南极。南极,一个充满神秘、充满梦幻的地方。在茫茫的南极大冰盖上,没有人烟,没有鲜花,没有绿草;在漫长的极夜里甚至没有了人类赖以生存的阳光。这儿只有酷寒的'气候,有远比台风还强劲的下降风暴,有被下降风卷起百丈高的雪柱冰花,……是什么诱使科学家们迷恋这块极地?是什么使科学家们心甘情愿为它献出宝贵的青春?回答很简单:这儿埋藏着无数科学之谜,是科学研究的圣地。今天是大年三十除夕夜,让我们乘上“雪龙号”,飞越重洋,到南极,与我们的南极考察队员们欢聚一堂。板书:20、南极的除夕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师:我们已到达南极中山站,让我们先来欣赏南极迷人的风光吧!生自由欣赏南极冰山、南极动物、南极极光。2、再让我们与队员们一起去工作吧!观看南极录象。3、在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除夕夜,队员们终于可以歇歇了,听,队长在说些什么?师示范朗读。4、学生自由朗读,留下阅读痕迹。三、再读课文,感悟情感1、指导阅读方法(1)、指名读令自己最感动的文字。(2)、师:为什么读这几句?(引导感悟南极队员团结、爱国的南极精神。)(3)、该怎么读这几句更准确呢?2、再读课文,划下令你最感动的语句,并有感情地读一读。3、学生交流。4、师:同学们,天下无不散之宴席。我们的南极之旅即将结束,我们要和南极队员们分别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