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模拟写作:照镜自省、“凸(凹)面镜”导写及问题分析、素材及范文展示_第1页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照镜自省、“凸(凹)面镜”导写及问题分析、素材及范文展示_第2页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照镜自省、“凸(凹)面镜”导写及问题分析、素材及范文展示_第3页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照镜自省、“凸(凹)面镜”导写及问题分析、素材及范文展示_第4页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照镜自省、“凸(凹)面镜”导写及问题分析、素材及范文展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照镜自省、“凸(凹)面镜”导写及问题分析、素材及范文展示【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镜子是自我的反射,透过镜子,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经常照镜自省,是古今仁人志士律己修身的方法和美德。但是,所照的镜子有时也会出现偏差,如果照了“凸面镜”或“凹面镜”,结果就会不同。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材料分析】这是一个思辨性材料作文。这是一则颇具思辨价值、颠覆意义的作文题目。但这里也注定部分考生要折戟沉沙,马失前蹄了。材料主要探讨了镜子在自我反省中的作用及其可能存在的问题。材料指出“镜子是自我的反射,透过镜子,我们可以看到自己”。这里,镜子被用作一个象征,代表自我观察和自我认知的工具。当我们面对镜子时,我们能够直观地看到自己的身体、面容和形象,从而对自己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材料提到“经常照镜自省,是古今仁人志士律己修身的方法和美德”。这进一步强调了照镜子在自我反省中的重要性。通过经常性地观察自己,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行为举止和品德修养,从而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不断提升自己。这种自我反省的过程,对于个人的成长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说到镜子,我们首先想到的恐怕就是《谏太宗十思疏》的作者魏征。千古明君唐太宗李世民曾把魏征比作自己的镜子,并且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殁,朕失一镜矣。这个典故告诉我们以人为镜、以史为镜、以人为镜的重要性。但是如果我们的认识只是停留在借助“镜子”来认识自己,修养品德的层面,审题可以说出现了严重偏差。材料共三句话,应该关注转折词"但是",是立意的重点。材料也指出了照镜子可能存在的问题,即“所照的镜子有时也会出现偏差”。这里的“偏差”指的是由于镜子本身的问题或观察者的主观因素,导致我们无法准确地看到真实的自己。例如,如果照了“凸面镜”或“凹面镜”,我们所看到的形象就会发生扭曲和变形,从而误导我们对自己的认知。具体来说,若照之以凸面镜,则物像放大,过错被夸大,使人畏首畏尾;若照之以凹面镜,则物像缩小,过错被忽视,使人自满自大。所以材料强调照镜自省要有正确的方式,既不能骄傲自大(照凸面镜),也不能妄自菲薄(照凹面镜),要准确把握自己的优缺点(照"平面镜",可理解为良镜或者明镜),不可夸大也不可缩小。因此,在理解这段材料时,我们应该认识到镜子作为自我反省的工具虽然有其价值,但也存在局限性。我们需要保持警惕,不被镜子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而是要结合其他途径和方法,如倾听他人的意见、反思自己的行为等,来更全面地认识自己。同时,我们也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镜子”,即那些能够真实反映我们自身特点和问题的观察角度和反思方式。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这则材料的关键不是照镜子,而是选对镜子,正视自己。选对镜子可以正衣冠,可以知得失,可以知兴替;选了凸面镜,也可能放大自己,狂妄自大,狐假虎威;选了凹面镜则可能看小了自己,自轻自贱,妄自菲薄。【审题关键】①确理解材料中的本体与喻体。②注意要把论述的重点放在强调照镜自省正确方式的辨析上,而不是论述自省的必要性或者重要意义。必要性的论述不可超过论证部分的三分之一。【参考立意】自我认知与镜子:镜子作为自我认知的工具,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但也要警惕镜子的偏差,确保自我认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自省与修身:经常照镜自省是提升自我修养的有效方法,但关键在于能否正确对待镜子反映出的自我形象,从而做出积极的改变。真实与幻象:镜子有时会因为各种因素产生偏差,就如同生活中的幻象,我们需要具备辨别真伪的能力,追求真实的自我。选择适合的镜子:不同的镜子(凸面镜、凹面镜等)会呈现出不同的自我形象,我们需要选择那些能够真实反映我们自身特点和问题的“镜子”,以助于自我成长。自我反省与成长:尽管镜子有时会失真,但自我反省仍然是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我们需要学会在反思中不断完善自己,而不是被镜子的偏差所束缚。这些立意都是基于材料中关于镜子、自我认知、自省和修身等核心概念的讨论,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个人成长和社会现象,提炼出的具有深度和广度的观点。在撰写文章时,可以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合适的立意角度进行展开。【存在问题】1、理解错了凹面镜和凸面镜。2、强调自省,没有强调照镜自省要有正确的方式。3、强调自省与他省,也没有抓住关键点。【道理论据】1.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李世民2.吾日三省吾身。—曾子3.人不能没有批评和自我批评,那样一个人就不能进步。—毛泽东4.人之洗濯(zhuó)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朱熹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6.日勤三省,夜惕四知。——《朱子家训》7.平生只会说人短,何不回头把己量。——《增广贤文》8.四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后汉书·杨震传》9.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荀子·修身》10.要找出时间来考虑一下,一天中做了些什么:是正号还是负号。假如是正号很好,假如是负号,那就采取措施。——李米特洛夫11.一个人应当摒弃那些令人心颤的杂念,全神贯注地走自己脚下的人生之路。——斯蒂文森12.批评,这是正常的血液循环,没有它就不免有停滞和生病的现象。——奥斯特洛夫斯基13.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海涅14.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15.人生最困难的事情是认识自己。———特莱斯16.反躬自省是通向美德和上帝的途径。———瓦茨17.被人揭下面具是一种失败,自己揭下面具是一种胜利。———雨果18.反省是一面莹澈的镜子,它可以照见心灵上的污点。([苏联]高尔基19.在忏悔者的背后有着美丽的极光。([日本]荻原朔太郎)20.自我反思,这是一所严酷的培养良心的学校。

——罗曼·罗兰【事实论据】1.齐国宰相邹忌通过照镜子,认为妻子赞美自己比徐公美,是因为偏爱自己;妾赞美自己比徐公美是因为害怕自己;客人赞美自己比徐公美是因为有事要求于自己。由此他联想到处理国家大事,如果不照镜子,后果不堪设想。2.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伟大的文学家。但是,他也曾有过一段轻狂的年少岁月。15岁时,托尔斯泰读大学文科班。然而,他连续两年考试不及格,被学校强迫退学。不过,他并没有因此意志消沉,而是认真思索,进行了反思。他把自己的各种缺点都仔仔细细地写在日记本上。以后,他随时对照检查。一旦他意识到自己的老毛病又犯了,就立即改正。从此,托尔斯泰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不断反思自己的过程中,他成为了一代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经过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写出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这些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3.马克思、恩格斯由资本主义的腐朽落后联想到:唯有解放劳苦大众,方能获得革命的最终胜利。可见,学会照镜子有助于认清自己,认识世界。4.松下幸之助的一位下属因为经验欠缺致使一笔贷款难以追回,松下幸之助勃然大怒,在会上狠狠批评了该下属。事后一想,不禁为自己的过激行为深感不安,因为那笔贷款放款单上自己也签了字,下属只是没有摸清情况而已。想通后,他立即给下属打了电话并诚恳道歉,得知下属于当天乔迁后亲自登门祝贺,并帮助下属搬家具,忙的满头大汗。知耻者近乎勇,连领导都知道自省自检,还有什么是办不到的呢?5.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与渑(miǎn)池会盟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廉颇听到蔺相如对敌狠对友宽的肺腑之言后,他及时的自我反省,他向蔺相如负荆请罪的故事成为千古佳话,二人也终成好友,这一文一武成为赵国的中流砥柱。6.周恩来同志在南开学校读书的时候,在大立镜旁边,糊了一张纸做的“镜子”。每天早晨、晚上,他总要到这面镜子前面照一照,很多同学感到奇怪。跑去一看,原来是这么一回事,纸镜上写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周恩来同志一生待人处世,就是把这些话作为自己的一面镜子。7.张一鸣: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在谈及自己的创业感悟时说:创业路上,最重要的导师其实是“自省”。他说,很早以前就意识到,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CEO角色会很容易陷入一个不利局面——公司里很少有人能够给你提出有效的要求和批评,这时候,创业者的自知、自制力和反省能力就变得尤为重要,你要学会从轻微的意见和异常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修正。为了鞭策和提醒自己,张一鸣把上面这段话发到了朋友圈,足见其感触之深。【传统文化素材系列】自省·不忘初心自省,是自我反省的意思,即有意识地从思想意识、言论行动等各方面去审视自己是否符合道义的准则和要求,是儒家提出的一种加强自我道德修养的方法。自省是对自我的反思、批评、调控,是一种“求诸己”的行为,目的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是“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集注》)自省的内容很多,曾子认为“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荀子更是将自省和学习结合起来,作为实现知行统一的一个环节。他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遇到问题,是否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标志。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孟子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如果关爱别人,可是别人却不肯亲近,那首先反问自己,自己的仁爱之心够不够?如果劝谏别人,可是没有成功,那就要反问自己,自己的智慧够不够?如果有礼貌的对待别人,可是得不到相应的回答,就要反问自己,自己的真诚够不够?当行动未得到预期效果时,不要埋怨别人,首先应当反躬自问,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自省是理性的智慧,是自己真正主宰自己,君子要时时通过自省,逐步完善修养以成就高尚德操,方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开明德性,以达至善。【自省方能不忘初心】当仇恨的方布蒙蔽住了双眼,当懦弱的长绳绊住了脚步,当猜疑与嫉妒的种子埋进心底,当喧嚣的成熟使你的灵魂躁动,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心灵是否还是那一颗真诚的赤子之心,心中的乐土是否还是依旧纯洁无暇?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我们就需要自省!人生路上,处处充满了诱惑,它也许是一时的优越生活,让我们不知不觉中放慢了前行的脚步。也有可能是一件你梦寐以求的东西,让我们情不自禁中偏离自己的方向。时时自省,方能抵制诱惑,不忘初心,方能找回理智,重归正途。老子慎始敬终《道德经》第六十四章云:“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这句话大致可释为:“在事情快要成功或结束之时,亦能以最初的心态来处理,则终生没有失败的事。”但要有所始终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人们往往在事情做到一半的时就失去最开始的激情,意志逐渐消磨终成老子口中的:“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我们往往在快要成功或已经成功的时候,被喜悦或各种各样情绪所充斥,此时被蒙蔽的我们便已经失败。“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老子说得很清楚,事情在征兆未起的时候就要注意,越是小事越是可能影响大局,这就是其微易散。所以需要我们不断地自我反省,老子说:“自知者明,自胜者强。”中国的传统并不是单纯追求更多、更大、更强,而是贵于自省。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不是一个慎重的人,对一些所谓的简单事、小事疏忽怠慢,或漫不经心,最后闹到一个不可预料的后果。所以蔡桓公讳疾忌医而死,又有太多在明日复明日中荒废青春,虚度年华,这些都是自己不能“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原因。素材解读:善于自省的人知道的不足,知道自己的目标和要求,所以能“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因此老子不顾世俗的牵绊骑黄牛而西去,庄子能面对楚王“以境内累焉”而“持竿不顾”,屈原能屡受打击而依然坚守皓皓之白和对楚国的忠心。相关链接:巴金晚年的痛与梦1978年12月,历经“文革”苦难的巴金老人开始执笔晚年最为重要的作品———《随想录》。巴金这样说过:“我怎么忘记了当年的承诺?我怎么远离了自己曾经赞美的人格?我怎么失去了自己的头脑,失去了自己的思维,甚至自己的语言?”这是可以想像到的巴金的内心。一次又一次的精神自责,在开始写作《随想录》时不住地折磨着巴金。正是这种精神的痛苦,成了巴金晚年写作的动力,这与当年在巴黎写下《灭亡》中的片段时的精神状态颇为相似。用他自己的话说,“仿佛我又遇到五十年前的事情”。他直面“文革”对民族带来的浩劫,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他终于写出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最后高峰。卢梭著《忏悔录》(反思与忏悔)卢梭是法国著名的革命家,哲学家。但是他小时候做过一件令他十分懊悔的事情。

卢梭为了生存,经人介绍,在一个有钱人家里打工。一天,卢梭偷拿了小姐的一条用旧了的绣带,不久就被发现了。为了逃避惩罚,他还诬陷当时家里的厨娘。由于卢梭和厨娘都不承认自己偷拿了绣带,管家只好把两个人都辞退了,并且说:“撒谎者的良心会惩罚罪人的,它是会为无辜的人找回公道的。”

果然,老管家的预言没有落空,卢梭从此受到了来自良心的强烈谴责,他会时常想起那双无辜而善良的眼睛。想到由于自己的不诚实使得她丢掉工作,白白顶上小偷的罪名,并且很难再有人信任她,找到合适的工作,卢梭的心里就说不出的难过,就像千万条小虫子在咬他的心一样。四十年后,卢梭把这件事写到他的名著《忏悔录》里,以此来警醒人们,一定要说实话,不要随便诬陷好人。否则,你将永远为自己的罪行忏悔,遭受良心的谴责。自省方能改过自新“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鲁迅先生如是说。的确,安逸的思想是虚无灵魂的乡土,是理想与奋斗的坟墓。当现实的残酷无情冲刷着你的梦想,当个性的棱角被平庸削的平滑,我们需要自省,来找到往昔的理想,追求。没有自省就没有新的发现。在痛苦中自省,我们不再孤独;在闲适中反思,我们不再空虚;在奋进中自省,我们不会偏离目标;在安逸中反思,我们不会沉沦;在失败中自省,我们不会气馁;在成功后反思,我们不会停顿。自省,让我们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重拾身边尽管微小而很彻底的温馨;自省,让我们清点心中的风花雪月,重拾身边点滴却足够的欢笑与泪水;自省,让我们打理生活的行装,发现未曾发现的关爱,从而找到心得归属,到达灵魂的彼岸。刘彻的罪己诏西汉武帝刘彻在位54年,励精图治,为了维护国家北方的安全,多次派卫青、霍去病等大将征讨匈奴,连破匈奴大军,迫使匈奴内迁,从而保证了北方的安全。但汉武帝有一次去忠烈村,看到那里的人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处处一片荒凉。他去与一位失去右腿的男子说话,只听那男子道:“陛下,什么时候再打匈奴,我还要上战场!”汉武帝此时大悟,连年的战争已让百姓民不聊生,经济衰落,不能再打了。于是,汉武帝下了一份“罪己诏”,集中精力发展经济。试想,如果刘彻继续出兵匈奴,汉朝毕竟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可见,自省让人恍然大悟,不至于一错再错。素材解读一直以来,汉武帝都被认为是雄才大略的明君圣主,历次北征匈奴虽然拓宽了疆土,打怕了匈奴,但也劳民伤财,损耗了国基。刘彻的“罪己诏”就是一种自我反省,自我批评,从而认识到问题,调整方向,巩固了汉王朝的百年基业。素材运用自省是升华人生境界的不二法门。一个人如果看不到自己的问题,就不会有提升自我的机会,及时反省,方能成就未来的闪耀。曾子曾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正是自省,让他从孔子的三千弟子中脱颖而出,日益优秀。我们在生活中难免有缺点,但若能及时自省,发现过错并改正,便可升华自己的思想境界,成就人生。自省是自我心灵的救赎,学会自省,方可知自身不足,每天改善一点点,日积月累也会使你的人生日臻完美。巴金先生晚年写了《随想录》,对自己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行为进行反省,并将自己认为最可耻的地方公布于众,这是对灵魂的无情拷问,是痛定思痛的自我忏悔,一个人经常自省,就会不断改进错误,不断改进自己,一个民族如果能够经常反省,就能不断进步,变得越来越强盛。

宋昭公穷途知过春秋时,宋国一度内政不修,引起动乱,当时的国君宋昭公落得众叛亲离,被迫出逃。在路上,宋昭公进行了深刻反思,他对车夫说:“我知道这次被迫出逃的原因了。”车夫说:“是什么呢?”昭公说:“以前,不论我穿什么衣裳,侍从都说我漂亮;不论我有什么言行,大臣都说我英明。这样,内外两方面我都发现不了自己的过失,最终就落得如此下场。”从此,昭公改弦易辙,注重品德修养。不到两年,美名传回宋国。宋人又将他迎回国内,让他重登王位。他死后,谥为“昭”,就含有称赞他知过必改的意义。迟子建手捧中国文学最高荣誉,这位曾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作家内心却十分平静,在无数的赞誉声中,她仍能反省出自己的不足。她把名利当做一阵风,在顺境中,不骄傲自满,不断攀登文学高峰。林肯,八次竞选,八次失败。两次经商,两次空手而回。期间还精神崩溃过一次。似乎生命的前几十年,他一直在失败中度过。面对命运对他开的“玩笑”,他始终认真反省自己的失败,认真反思存在的问题。于是在最后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在第三次总统竞选中,他成功了,一个分裂的国家在他手里合二为一,美国的经济再次腾飞。他也被誉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传统文化素材系列】自省·超越自我【自省方能不断超越自我】生命的价值在于追求和超越。如果没有反思,没有自省,超越无疑只是空谈。因为没有认真总结自己的过去,自然无从评价自己的得失。自省是一种审视,更是一种调节。低沉的时候,不要悲观,你会看到光明;昂扬的时候,不要狂妄,你会认识到自己还有不足。把握合适的尺度,调整合理的心态,你才会左右逢源,审时度势,不断前进。阮裕焚车阮裕在剡县的时候,曾经有一辆非常好的车子。(即使这样,)只要有人想借用阮裕的车子,他都会借。有一个人要为母亲送葬(而需要用车),心里想要借车却不敢(对阮裕)说。阮裕后来听说了这件事,叹息说:“我有车却让人不敢来借,要车还有什么用呢?”于是,(阮裕)把那辆车烧毁了。(《世说新语》)素材解读:阮光禄是当时的名士,为人很慷慨。有好车而让人不好意思借车,阮光禄甚是惭愧,听说后便焚车以自省。一个贤人从来不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一辆车就是品德上的一个污点,唯有自省,去改掉身上的不足,才能不断完善,在人格上继续前进。站在国家角度应如何自省1.以古为镜:认真学习历史,特别是总结从五四运动起八十多年来历史的曲折、斗争的教训和成

功的经验,从中国的过去认识中国的现在,放眼中国的未来;2.以人为镜:从上到下,把实践的检验,群众的评议,人民的呼声作为领导工作的一面镜子;3..以洋为镜:把一切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先进的经济建设经验,作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面镜子。“自省”相关写作素材事迹焕发自省的力量何聪《人民日报》(2018年12月11日04版)“吾日三省吾身”“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自古以来,我们的先贤在修身养性、练达自身等方面,都十分重视自省的力量。现实生活中,唯有自省,人才会变得克己谨慎,不断反思审视自身的过失,真正去纠正错误、解决问题,避免小过失发展成大错误。很多人回首自己来路、盘点人生得失而感慨,正是自省精神让自己从歧途走向正路,从缺陷走向完善。在相当意义上说,自省精神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是让自己减少失误错误、实现自我净化提高的有力武器。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危急时刻,人们往往会警醒自己,反省自己的不足,补齐自身的短板。而在平常时候,人们则容易失去警觉,自省机制失去效力,危险就会接踵而至。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习惯于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判断是非,而不是检视自己有无不足、缺点和失误。“自己排队时,不希望别人插队;自己插队时,要求别人闭嘴”,凡事责人而不自省,只找别人毛病,而不找自己原因,只指责别人过错,而不找自己的问题,往往会使小纠纷酿成大事故,正所谓:“各自责,天清地宁;各相责,天翻地覆”。现实生活中的诸多教训殊为惨痛。自省的力量,首先在于可以“立己”。古人云“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极言自省是修身养性、提升境界的重要方法。《世说新语》载,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与蛟、虎并称为“三害”。周处射虎杀蛟三日不见,乡人以为周处死了互相庆贺,周处回来后听到乡邻相庆,才知被乡邻憎恶,乃“有自改意”,由此弃恶从善,“有文思,志存义烈,言必忠信克己”。今天,我们讲自省,对思想、工作、生活点滴及细节予以检视,客观地看待自我,清醒地查找不足,其意义并非止于忏悔,而在于超越自我,促进自我认知、自我完善,不断唤醒善意良知,不断升华人格。自省的力量,还在于能够“达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桐城六尺巷这一古今佳话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凡事首先反省自己的不足并付诸改正的行动,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事当前,我们首先反省自己的错误,对方多半就会有正向的反应,即便一时没有也报之以宽容,很多问题就会在无形中化解了。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每个人都能唤醒自省意识,焕发自省力量,就会形成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