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_第1页
《谏太宗十思疏》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_第2页
《谏太宗十思疏》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_第3页
《谏太宗十思疏》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_第4页
《谏太宗十思疏》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字:李世民庙号:太宗年号:贞观成就:贞观之治庙号:皇帝去世后,在太庙中供奉祭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皇帝称为祖,后继者称为宗。规律:带祖带宗的称为庙号。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了这样的一番话:“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么你知道他以谁为镜吗?

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今属河北)人,初唐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杰出的历史学家。少年孤贫,有大志。隋末参加李密反隋起义军,掌管文檄。唐太宗即位,授以谏议大夫,校检侍中,领导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书成,升任左光禄大夫,封为郑国公,世称“魏郑公”。他生性刚直,直言敢谏,史称“诤臣”,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竭诚以事太宗,深得信任。唐太宗“数引征入卧内,访以得失”。他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死后赠司空,谥号“文贞”。作者简介:一个成功的君主背后,总是有一个了不起的忠臣。《鹞死怀中》

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魏征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唐太宗与魏征

有一次,魏征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接受意见的好名声,只好勉强忍住。退朝以后,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内宫,见了他的妻子长孙皇后,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很少见太宗发那么大的火,问他说:“不知道陛下想杀哪一个?”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征!他总是当着大家的面侮辱我,叫我实在忍受不了!”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唐太宗惊奇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长孙皇后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这一番话就像一盆清凉的水,把太宗满腔怒火浇熄了。君臣相得一代良臣:敢说;一代圣主:能容唐太宗和魏征:一个爱才如命,善于纳谏,是历史上的“明君”;一个忠心耿耿,敢于直谏,是历史上的“诤臣”。谏太宗十思疏魏征解题谏:劝谏,下级对上级的直言规劝。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十思:本文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

疏:奏疏,是一种奏议类文体,是古代臣子向君主议事进言、陈述意见的一种专用文体。写作特点:疏通事理,分条陈述。——劝谏唐太宗作出十条思考的奏疏。奏议类文章是古代臣子进呈给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其特点:是文辞精炼、简明扼要、逻辑性强。拓展链接:讽—用委婉的言语暗示或劝告。(《邹忌讽齐王纳谏》)谏—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谏太宗十思疏》)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周公谏厉王止谤》)讥—指微言讽刺,责别人的过失。“诽”是背地里议论。说—用话语劝说别人,使之听从自己的意见。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文章创作背景及相关的文学常识。2.掌握文章的重点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培养学生根据语境推断词句意思的能力。3.理解“十思”的主要内容,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

4.把握文章观点,赏析魏征高超的劝谏艺术,体会作者忠心耿耿、敢于直谏的精神品格,培养学生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

魏征一生先后上书二百多次,达数十万言,大都被采纳。他死后,唐太宗悲痛不已,亲自为他写了碑文,并对侍臣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作者简介:

唐太宗登基之初,常以隋朝的暴政为戒,节私欲,明赏罚,积极纳谏,开创了百姓富足、社会安定、国力富强的“贞观之治”。可到中期,因为边防巩固,国家安定,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兴建宫殿苑囿,广求珍宝,劳民伤财,竭诚纳谏之心日见淡薄。此外还有畋(tián)猎频繁,颇失其度;责罚偏严,时有轻重;用人欠当,远贤近佞的问题等。魏征对此深感担忧,在群臣齐唱赞歌时,半年连上四疏,劝太宗“鉴彼之所亡,念我之所以保”,励精图治,巩固统治。本文就是其中著名的一篇。唐太宗接到奏章后,感到很惭愧,亲手写了诏书答复魏征,承认自己的过失,赞扬魏征的劝告,并将奏章放在案头上,作为警戒。

写作背景:写作背景:

正直的魏征对此深感担忧,贞观十一年(637)从三月到七月,五个月内他一连给唐太宗上了四疏,劝太宗“鉴彼之所亡,念我之所以保”,励精政道,巩固统治。

据说太宗看了这些奏疏,感到很惭愧,写了《答魏征手诏》称赞他“诚极忠款,言穷切至”“公之所谏,朕闻过矣。当置之几案,事等弦韦(用以警勉自己)。”表示从谏改过。正音: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臣闻求木之长zhǎng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jùn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zhǎng,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dāng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jùn,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chǔ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sè源而欲流长cháng者也。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yīn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shuāi。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fú在殷yīn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xíng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zài舟覆舟,所宜深慎。奔bēn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lè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yōng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xié则思正身以黜chù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miù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zī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整体感知思考:本文的文眼是哪个字?思路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什么思人君当思思些什么议论文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之:结构助词,放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长(zháng):生长,这里指长得好;固:形→使动,使…稳固;根本:古义:树的根部;

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或说事物的本质。)

翻译:我听说,想要树长得好,一定要使它的根扎得稳固;

想要水流得长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头;

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德行和道义。流:泉流,名词。浚(jùn):疏通水道。其:他们的。泉源:源头。安:安定。德义:德行和道义。研读第一段: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翻译:源泉不深却希望水流得远,根系不稳固却想要树木长得好,德行不深厚却想使国家安定,我虽然很愚昧无知,(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您这样)明智的人呢!而:前三个是转折连词,却;第四个是递进连词,更。望,求,思:同义,希望,想要。固:稳固虽:虽然(不能讲成“即使”,此句自谦)。下愚:形→名,极愚昧无知的人,这里用作谦辞。

况:何况。明哲:形→名,明智的人。这里指唐太宗。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当:主持,掌握;神器:帝位;(君权神授思想)重:形→名,重权;

域中:天地间;大:形→名,重要地位;极天:天之极处,指至高无上的皇权。峻:高峻休:喜庆,福禄。(成语:休戚相关)居安思危: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以:第一个“以”,表方式,用;第二个“以”同”而”表转折,却。处:保持;胜:制服、克服。翻译:国君掌握帝王的重权,处在天地间重要的地位上,将推崇高峻的皇权,永保无穷的福禄。如果不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行节俭,德行不能保持深厚,性情不能控制欲望,这就(如同)砍断树根却求得树木茂盛,堵塞泉源却想要水流得远啊。思考1、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使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2、作者认为怎样的人君才能治理好国家?用原文回答。3、作者在第一段提出了怎样观点?思考:1、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使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正面说理反面说理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比喻论证:(本体和喻体)。在“比喻”修辞格基础上的,所以要求本体与喻体本质不同,只在某一点上相似。喻体多是具体事物,而本体多是抽象道理。如:《拿来主义》中用“鱼翅”、“鸦片”、“姨太太”来比喻文化中的精华、精华与糟粕并存、以及糟粕的部分。类比论证:(本体和客体<类体>)是相同或相似性质的事物,而且相似点越多,类比的结论越准确。如:《六国论》中提出“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将北宋同六国作类比,北宋与六国都是国家,性质相同,也通过贿赂别国获得一时的安定。

《邹忌讽齐王纳谏》里是通过相同的属性“妻私”、“妾畏”、“客求”和“宫妇私”、“朝臣畏”、“庶民求”的两两相比。比喻论证和类比论证思考:“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再度反面论证3、作者在第一段提出了怎样观点?2、作者认为怎样的人君才能治理好国家?用原文回答:明确:思国之安,积其德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中心论点:思国之安,积其德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第一段德不厚而思国之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正反十思的出发点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第一段小结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历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没有一个不是(创业之初)为国家深深忧虑而德行显著,功业建成之后的德行却衰微了。开头做得好的确实很多,能够保持到底的大概很少。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而守住天下就很困难吗?实:的确;繁:多。克:保持。盖:表示推断语气,大概。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语出《诗经》意为人们大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但很少有人能够善始善终。之:代指天下。凡百:所有的。

元首:帝王。景:大。殷:yīn,深。忧:忧虑道:此处指德行。著:显著。善始者:开头做得好的。研读第二段:过去夺取天下时力量有余,现在守卫天下却力量不足,这是为什么呢?处在深重的忧虑之中,一定能竭尽诚心对待臣民;已经实现了志愿,就会放纵自己的性情,看不起别人。竭尽诚心,胡越之人也将同心同德,傲视别人,至亲骨肉也会成为不相干的路人。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第一个“以”:同“而”,表修饰。既:已经。第二个“以”:同“而”,表并列。纵情:古义:放纵情感,即骄傲

今义:尽情傲物:看不起别人。物,这里指人。行路:陌生的路人。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而:表转折。怀:怀念,感激。貌:名→状,表面上。恭:恭顺。惟:只是。虽:即使。

董:督察。

以:介词,用。

振:同“震”,威吓。

苟:苟且。

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察人民,用盛怒来威吓人民,他们最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但是并不会怀念(皇上的)仁德,表面上恭顺,内心却不服气。怨恨不在于大小,可畏惧的是人民(心怀怨恨);(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人民能拥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统治),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奔驰的马车却用朽烂的绳索,怎么可以忽视呢?宜:应当。

深慎:深切戒慎。索:绳索。其:句首语气词,难道【其……乎/欤】忽:忽视,轻视。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王制》思考:1.请你找到概括历代君主的普遍规律的句子: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2.作者认为历代君王能够取江山却不能守江山的原因是什么?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3.作者认为君主守江山成败的关键是什么?为什么?明确:人民(民本思想)怨不在大,可畏唯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用水和舟的关系比喻民和君的关系,说明人们力量的强大。思4.请你分析这一段使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取江山守江山在殷忧

必竭诚以待人

既得志

则纵情以傲物胡越为一体骨肉为行路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1)概括历代君主的普遍规律: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2)以

引出分析论证,用“殷忧”和“得志”的不同心态说明:3)用古人的论述以

的关系比

的关系,切中要害,令人警觉。能创业却不能守业兴邦是由于“竭诚待下”丧邦是由于“纵情以傲物”对比暗示居安思危的重要→第二

段设问水和舟民和君第二段小结能否竭诚待下(积德义)是事业成败的关键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君:名→动,统治。诚:连词,表假设,如果。以:以便,目的连词。

作:建造,兴建。安:形→使动,使….安宁。高危:(帝位)高而险。

谦冲:谦虚。牧:养——约束、修养。满溢:比喻骄傲自满而听不进不同意见。下:名→动,居于…之下。乐:形→意动,以……为乐。盘游:游乐,这里指田猎。以为:古义:以(之)为。今义:认为。

统治百姓的人,如果真的能够看见(自己)贪图的东西就想到知足来警戒自己;将要兴建土木就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宁;想到(君位)高而险,就要不忘谦虚,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害怕(自己)骄傲自满,就要想到江海处于百川之下(却能容纳百川);喜爱田猎就想到设网三面,留一面不设,田猎有度,不过分捕杀;

赏析:前五思:一思:知足不纵欲(戒奢侈);

二思:知止不扰民(戒扰民);

三思:谦冲不傲物(戒骄躁);

四思:居上不自高(戒自满);

五思:三驱不纵猎(戒纵欲)。研读第三段: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懈怠:意志松懈。而:表递进。敬:慎。雍/蔽:(被)堵塞/蒙蔽。以:表修饰。

邪:形→名,邪恶的小人。正:形→使动,使…端正。黜(chù):贬斥。恶:形→名,邪恶小人。加:施加。无:同“毋”,不要。以:因果连词,以致。

谬赏:不恰当的奖赏。

而:以致。

滥刑:不加节制地滥用刑律。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担心(耳目被)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考虑到可能出现谗佞之人就想到端正自身,贬斥邪恶之人;施加恩泽,就要考虑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奖赏不当;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施刑罚。赏析:后五思——六思:慎重不懈怠(戒怠惰);

七思:兼听不妄行(戒轻信);

八思:正身不近恶(戒近恶);

九思:施恩不谬赏(戒谬赏);

十思:加罚不滥刑(戒滥刑)。思考1.作者所提的“十思”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可以归纳为几戒?十思的具体内容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谦虚包容,礼贤下士持之有度,慎始慎终虚心纳谏,正身黜恶喜怒有常,赏罚有度知道满足,适可而止戒奢侈扰民戒骄躁自满戒纵欲怠惰戒轻信人言戒赏罚不公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弘:光大。兹:此,这。简:选拔。能:形→名,有才能的人。而:表顺承,连词。善:形→名,好的意见。尽:形→动,用尽。播:散播,广施。

惠:仁爱,宽厚。

信者:诚信的人。效:献出。垂拱:垂衣拱手,指不亲自处理政务。化:教化。下:臣下。司:管理。役:役使,劳损。亏:毁坏,减损。无为:道家主张的清静虚无,顺其自然的治国方法。

全面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发扬光大《尚书》所讲的九种美德,选拔

有才能的人任用他,挑选好的意见采纳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贡献他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竭尽他的力量;仁德的人就能广施他的仁爱,诚信的人就能献出他的忠诚。文臣武将争逐(效力),对君主来说便没有大事烦扰,(国君)就可以尽情享受出游的快乐,可以颐养赤松子与王子乔那样(长)的年寿,弹着琴、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不用说什么百姓就会被教化。为什么一定要(自己)耗费心神、苦苦思索,代替臣下管理职事,役使自己灵敏的耳、明亮的眼,亏损顺其自然就能治理好天下的大道呢!2.第三段中,君主除“十思”外,还要做到什么?③择善而从之①弘兹九德②简能而任之思考明确:3.作者眼中最理想的政治境界是怎样的?明确: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作者以美好的政治愿景来吸引唐太宗,打动其内心,从而达到进谏的目的。思考思些什么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文章思路提出问题(中心观点)人君当思积其德义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以“固本思源”为喻)分析问题为什么思殷忧道著,功成德衰;善始实繁,克终盖寡;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总结历史教训)解决问题诚能十思垂拱而治(提出具体做法)思人君当积其德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反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正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取江山—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守江山——提出“十思”的具体建议—思知足思知止思谦冲思容纳思节制思慎始敬终思纳谏思正身思无因喜而赏思无因怒而罚

《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文中提出了十个重要的治国建议,从而劝谏唐太宗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以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主旨:一骈散结合,华美流畅。二正反对比,务尽其旨。三比喻排比,生动有力。写作特点:卑以自牧牧,养.保持谦虚的态度以提高自己的修养功夫垂拱而治君王不做什么,而使天下太平载舟覆舟老百姓可以拥戴统治者,也可以推翻统治者择善而从挑选其中的好的采纳(或采用).善始善终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处在安逸的环境里,要考虑可能出现的危险和困难。《左传·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居安思危【成语积累】出自本课的成语知足常乐:善始善终:鲜克有终:恃才傲物:

根深蒂固:百川纳海:分析魏征的人物形象:魏征作为一个身居要职的高层官员,为了使唐王朝长治久安,他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政治家清醒的头脑和对时事敏锐的洞察力,敢于犯颜直谏,表现了一个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现实生活中是否还有这样富有责任感、使命感的逆行者?逆行者的责任担当

新冠肺炎的肆虐,牵动着大家的心,无数的白衣天使奋战一线,为我们换来安康的同时也有数位医生牺牲,这其中就包括李文亮医生,他是这次疫情的吹哨人之一,钟南山院士称他为“国士无双”,也是他发出的诤言向外界发出了这场病毒最初的防护预警。逆行者的责任担当

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曾为非典型肺炎防治作出突出贡献。非常时期,他以84岁高龄临危受命,奔走于疫情防控一线,在高规格发布会上直言病毒会人传人。武汉、北京、广州……他奔忙的脚步从未停歇。他的忧、他的真、他的泪如尖锐的雕刀,在战“疫”的时光里刻下印记。这背后,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医者的使命,学者的大义。魏征所言“十思”有何现实意义?1.“十思”对青年学生培养自律勤奋、慎始敬终、勤俭节约的习惯,涵养谦虚包容的品质,树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