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化学(上)第24讲:第三单元复习(教师版)-亚运村王飞_第1页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第24讲:第三单元复习(教师版)-亚运村王飞_第2页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第24讲:第三单元复习(教师版)-亚运村王飞_第3页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第24讲:第三单元复习(教师版)-亚运村王飞_第4页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第24讲:第三单元复习(教师版)-亚运村王飞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复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了解原子和分子的概念、原子和分子的性质。2.了解原子的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3.初步了解原于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4.了解元素的概念和基本意义。一、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等微粒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例如水、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等物质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等物质3.物质构成的描述:物质由××分子(或原子)构成。例如:铁由铁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二、分子1.基本性质:⑴质量、体积都很小;⑵在不停地运动且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例:水的挥发、品红的扩散;⑶分子间存在间隔。同一物质气态时分子间隔最大,固体时分子间隔最小;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变小的缘故。⑷同种物质间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物质间分子的性质不同。2.分子的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3.含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4.从分子和原子角度来区别下列几组概念⑴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⑵纯净物与混合物⑶单质与化合物三、原子1.含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例:氢原子、氧原子是电解水中的最小粒子2.分子与原子的比较分子原子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性质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区别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3.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四、原子的结构 电子(带负电)原子质子(带正电)原子不显电性原子核中子(不带电)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一切原子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吗?五、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所得到的值,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位Ar)公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六、原子结构示意图1.钠原子结构示意图2.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核电荷数)3.原子核在原子中只占很小的体积,但集中了原子的绝大部分的质量。4.决定元素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七、离子1.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2.分类:阳离子-----带正电的原子,如钠离子(N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带电荷数阴离子-----带负电的原子,如氯离子(Cl+);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带电荷数3.原子和离子的转化:原子得电子变成阴离子,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4.离子符号的意义:八、元素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质子数不同2.元素之最-------地壳:O、Si、Al、Fe生物细胞:O、C、H、N海水中:O、H、Cl、Na空气中:N3.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钅”字旁,(汞除外,俗称“水银”)非金属元素----固态有“石”字旁;液态“氵”字旁;气态“气”字头稀有气体元素----氦氖氩氪氙氡4.元素符号元素符号采用的是拉丁文,书写的时候要一大二小。5.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18个纵行。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注:原子序数=质子数知识点一: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例1.分子与原子的主要不同点是()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C.分子间有间隔,而原子是连在一起的没间隔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分解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分子和原子间都有间隙。答案:D知识点二: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例2.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kg,某种原子的质量是9.288×10-26k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 B. C. D.解析:相对原子质量的应用。答案:D知识点三:原子结构示意图例3.下列为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A

B

C

D(1)写出A、B、C、D四种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可查元素周期表)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2)四种元素中,原子的结构比较稳定的是____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_____________;容易得到电子的是____________。解析:原子得失电子规律与原子结构示意图。答案:(1)氧元素、O,氖、Ne,钠、Na,硫、S。(2)氖,钠,氧、硫。知识点四:元素例4.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有关该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6B.原子的核外有3个电子层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D.属于金属元素解析:由原子结构示意图知,该元素是S元素,有16个质子,三个电子层,最外层有 6个电子,容易得电子。答案:D例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的B.水是由氧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C.水是由氧和氢两种单质组成的D.水分子是由氧分子和氢分子构成的解析:根据化学式的几种意义。答案:B例6.(2014年上海松江区期中)在H2、H2O、H2SO4三种物质中,都含有() A.一个氢分子 B.两个氢原子 C.氢气 D.氢元素解析:A.氢气含有氢分子,但是水和硫酸都不含有氢分子,故A错误;B.在H2、H2O、H2SO4三种物质的一个分子都含有两个氢原子,故B错误;C.H2表示的是氢气,H2O和H2SO4中都不含有氢气,故C错误;D.H2、H2O、H2SO4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氢元素,故D正确;答案:D【基础演练】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金秋十月,坐在教室里闻到飘进来的桂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将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液体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隙C.水不能燃烧,电解后生成的氢气能燃烧,说明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D.分子和原子是不同的微粒,相互间没有联系答案:D2.在一个玻璃容器中,加入约60mL水,向水中加入一小块糖块,在容器外壁用铅笔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当糖块溶解后,液面与水平线哪一个高,并解释这一现象。答案:当糖块溶解后,液面降低;因为糖的粒子扩散到水的粒子中间去了,粒子间有间隔。3.(2015年朝阳一模)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吹胀气球——分子间的间隔变大B.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氢气燃烧生成水——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答案:A4.M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A,它的阳离子Mn+与N元素的阴离子Nm-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N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A.m+n+aB.m+n-aC.a-n-mD.a+m-n答案:C5.对于“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一定具有相同的电子数B.不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粒子C.可能是原子和分子D.一定是同种元素的粒子答案:C6.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可以再分B.单个SO2分子有刺激性气味C.纯净的氢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的物质是由同一种粒子构成D.离子是原子失去电子后生成的粒子答案:C7.某同学在电脑上绘制的表示气体粒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答案:AC8.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a=________时该粒子表示的是原子;

(2)当a=_______时该粒子表示一个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

(3)当a________时该粒子表示一个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答案:10,12,9【巩固提高】9.对Fe3+、Fe2+、Fe三种粒子的判断,正确的是()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④质量几乎相等⑤等质量的三种粒子所有的质子数相等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⑤C.①④⑤D.②③④答案:C10.某元素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该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A.1B.2 C.8 D.10答案:A11.表示M2+粒子结构示意图的是()答案:B12.下列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ABCD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答案:D13.下面是一些物质粒子的示意图,分别代表不同种类元素的原子,其中可能属于氧化物的是() 答案:A14.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后确认,60个N原子结合成N60分子,下列关于N60的叙述正确的是()A.N60是一种新型化合物B.N60和N2性质完全相同C.一个N60分子中有30个N2分子D.N60和N2混合形成的是混合物答案:D15.(2015年四川省宜宾市)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氖

(2)2个二氧化硫分子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4)表示

的结构示意图

(5)核电荷数为14的元素

答案:(1)Ne(2)2SO2(3)Al(4)Na+(5)Si16.取气密性良好的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哪一支针筒内的物质容易被压缩?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请你再举出可以用这种观点解释的一个实例来。答案:吸入空气的一支针筒内的物质容易被压缩。分子之间有间隔,气体物质分子间的间隔相对液体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大得多,因而气体容易被压缩。例如: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珠后体积缩小;或工业上把氧气压缩成液态氧贮存在钢瓶中。17.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请完成实验中的有关问题。(1)实验一: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至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 由实验一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二(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三(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 为有无必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酚酞试液遇蒸馏水不变色,酚酞试液遇浓氨水变红色(2)酚酞试液变红氨分子从烧杯A运动到烧杯B中溶于水,使酚酞试液变红色(3)没有必要。实验一、实验二已做过对比实验,故没有必要再做实验三1.(2015年重庆A)涂改液用量虽少毒性却不小,大多数涂改液在使用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从分子的角度可以解释为()A.分子可以再分 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答案:C2.(2015年江苏省扬州市)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NaClB.H2OC.CO2D.Fe答案:D3.(2015年四川省雅安市)右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是SO2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种类均不变D.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答案:C4.(2015年山东省德州市)以下是小明同学书写的部分化学用语,其中正确的是()①金刚石—C②五氧化二磷—O5P2③氯化铁—FeCl2④钠元素显+1价—Na+1⑤两个铝离子—2Al3+A.①②④B.①⑤ C.②③⑤D.②③④答案:B5.(2015年天津市)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根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生成两种物质 B.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答案:C6.(2015年天津市)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OB.SiC.AlD.Fe答案:A7.(2015年四川省雅安市)核电站中核燃料铀或钚在中子的撞击下,原子核发生分裂,产生氙、锶等原子及一些粒子和射线,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可用于驱动汽轮机发电。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和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是()A.图2、图3都属于锶元素B.图3所表示粒子的化学符号是SrC.锶原子的中子数为38D.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7.62g答案:A8.(2015年安徽省)钒被誉为“合金中的维生素”,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下图。下列有关钒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原子序数为23C.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 D.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g答案:B9.(2015年重庆A)氧化铝是红宝石、蓝宝石的主要成分,它由铝离子和氧离子构成。(1)氧化铝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2)3个铝离子的化学符号是______________。(3)氧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一个氧离子中有_______个质子。答案:(1)Al2O3(2)3Al3+(3)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015年重庆A)我国“辽宁号”航母甲板上涂有耐高温、耐磨的碳化硅(SiC)涂层,碳化硅的结构类似于金刚石的结构,则构成碳化硅的粒子是()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中子答案:B2.(2015年四川省雅安市)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吹胀气球——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答案:A3.(2015年江苏省扬州市)扬州对于碘缺乏疾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是在食盐中加碘,这里的“碘”应理解为()A.单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