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十校2024年高三二诊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金华十校2024年高三二诊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金华十校2024年高三二诊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金华十校2024年高三二诊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金华十校2024年高三二诊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金华十校2024年高三二诊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

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某二元弱碱B(OH)2(3=5.9X10-2、56.4X10-5)。向101nL稀B(0H)2溶液中滴加等浓度盐酸溶液,B(0H)2>B(OH)\

B。’的浓度分数6随溶液P0H[P0H=Tgc(0H)]变化的关系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交点a处对应加入的盐酸溶液的体积为5mL

B.当加入的盐酸溶液的体积为10mL时存在c(CD>c(B(OH)+)>c(H+)>c(OH)>c(B2+)

C.交点b处c(0H)=6.4Xl(f5

D.当加入的盐酸溶液的体积为15mL时存在:c(CD+c(OF)=c(B2+)+c(B(0H)+)+c(H+),

2、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B.多肽、油脂、淀粉均为酯类

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D.福尔马林、漂粉精、氨水均为混合物

3、在室温下,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稀CH3coONa溶液加水稀释后,n(H+)n(OH)不变

++2-2

B.向Na2s。3溶液中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KHSO4溶液,溶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大小为c(Na)>c(K)=c(SO4)>c(SO3

)>C(HSO3)

C.NaHA溶液的pH<7,则溶液中的粒子一定有c(Na+)=c(HA-)+c(H2A)+c(A2-)

+-2-

D.向某稀NaHCO3溶液中通CO2至pH=7:c(Na)=c(HCO3)+2c(CO3)

4、锂-硫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续航能力强等特点。使用新型碳材料复合型硫电极的锂-硫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放电时,X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B.电池充电时,Y电极接电源正极

C.电池放电时,电子由锂电极经有机电解液介质流向硫电极

D.向电解液中添加Li2s04水溶液,可增强导电性,改善性能

5、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mol的“B中,含有。曰乂个中子

B.pH=l的H3P0,溶液中,含有01NA个H+

C.2.24L(标准状况)苯在Oz中完全燃烧,得到QGY个CO?分子

D.密闭容器中1molPCL与1molCk反应制备PC15(g),增加2以个P-C1键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素汨的电子数是2

B.1H和D互称为同位素

C.H+和H2互为同素异形体

D.H2O和H2O2互为同分异构体

7、常温下,HNO2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4.6xl(p4(已知/^=2.14),向20mL0.01mol・L-iHNO2溶液中逐滴加入

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测得混合液的pH随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X=20

B.a点溶液中c(H+)=2.14xl0-3mol-L-1

C.a、b、c、d四点对应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

+

D.b点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大小关系为c(HNO2)>c(Na)>c(NO;)

8、氟氨化钙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制备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N=CaCN2+COT+H2f+CO2T,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CO为氧化产物,出为还原产物B.CaCN2含有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

C.HCN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每消耗lOgCaCCh生成2.24LCO2

9、在加热条件下,乙醇转化为有机物R的过程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A.R的化学式为C2H4。

B.乙醇发生了还原反应

C.反应过程中固体有红黑交替变化的现象

D.乙二醇(HO-CH2-CH2-OH)也能发生类似反应

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L0.1mol/L的NaHS溶液中HS-和S?-离子数之和为O.INA

B.Z.OgH^O与D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NA

C.1mol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A

D.3moiFe在足量的水蒸气中完全反应转移9NA个电子

11、泛酸又称为维生素B5,在人体内参与糖、油脂、蛋白质的代谢过程,具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其结构为

H0H,

<./II

HOT<Y'YY'"''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H,CCH,0()

A.该物质可发生水解反应,水解产物均能发生缩聚反应

B.Imol该物质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2moiNaOH

C.该物质在铜、银等催化剂存在下可以被氧气氧化生成醛基和酮谈基

D.该物质在浓硫酸、ALO3或P2O5等催化剂作用下可发生脱水反应,生成碳碳双键

12、高能LiFePO4电池,多应用于公共交通。电池中间是聚合物的隔膜,主要作用是在反应过程中只让Li+通过,结

构如图所示:

已知原理为(l-x)LiFePO,+xFePO,+LixCn.天LiFePO4+nC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充电时,Li+向左移动

B.放电时,电子由负极经导线、用电器、导线到正极

C.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xLi++xe-+nC=LixCn

+

D.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x)LiFePO4+xFePO4+xLi+xe=LiFePO4

13、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R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考古时利用W的一种同位素测定一些文物的年代,X是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Z的质子数分别是W、X的质子数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Y单质可以与WX2发生置换反应

B.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鉴别WX2与ZX2

C.原子半径:Y>Z>R;简单离子半径:Z>X>Y

D.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的Y与R形成的化合物的方法制取Y

14、下列所示的实验方案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分别在MgCb和AlCb溶液中滴加氨水直至过量,观

A比较镁、铝的金属性强弱

察现象

B比较CL、B。的氧化性强弱将少量氯水滴入FeBn溶液中,观察现象

C证明SO2具有漂白性将SO2通入酸性高镒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

D证明电离常数Ka:HSO3>HCO3测得同浓度的Na2cCh溶液的pH大于Na2s。3溶液

A.AB.BC.CD.D

15、不能用NaOH溶液除去括号中杂质的是

A.Mg(AI2O3)B.MgCh(AICI3)C.Fe(Al)D.Fe2O3(AI2O3)

16、将石墨烯一层层叠起来就是石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存在石墨烯B.石墨烯与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

C.石墨烯能够导电D.石墨烯属于烧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猪油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加入热的饱和食盐水,下层析出高级脂肪酸钠固体

B.氨基酸分子中氨基连接在离竣基最近的碳原子上

C.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硫酸后产生了沉淀,再加水后沉淀可溶解

D.工业上可用淀粉、纤维素为原料生产葡萄糖

18、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逐滴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选项①中物质②中物质预测②中的现象

A.稀盐酸浓碳酸钠溶液立即产生气泡

B.浓硝酸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T

C.氯化亚铁溶液过氧化钠固体产生气体和红褐色沉淀y,2:

D.氢氧化钠溶液氧化铝粉末产生白色沉淀

A.AB.BC.CD.D

19、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现象结论

漠水和酸性高镒酸钾

A将SO2分别通人澳水和酸性高镒酸钾溶液中SO2具有漂白性

溶液均褪色

向1mL2moi-LNaOH溶液中滴加1~2滴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

BO.lmoLLTMgCL溶液,再滴加2滴Ksp:Mg(OH)2>Fe(OH)3

产生红褐色沉淀

1

0.1mol-ITFeCl3溶液

向滴有酚醐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有白色沉淀生成,溶

CNa?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液红色变浅

BaCl2固体

将CaCO3与盐酸反应得到的气体直通入

D产生白色沉淀酸性:H2CO3>H2SiO3

Na?SiO3溶液中

A.AB.BC.CD.D

20、某化学小组设计“全氢电池”如图中甲池(其中a、b为多孔石墨电极),拟用该电池电解处理生活污水,达到絮凝净

化的目的。其工作原理示意图:

污染%额也

甲池乙池

闭合K工作过程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池中a极反应为:H2-2e+2OH=2H2O

B.乙池中Fe电极区附近pH增大

C.一段时间后,乙池的两极间出现污染物颗粒沉降现象

D.如果A1电极上附着较多白色物质,甲池中Na+经过交换膜速率定会加快

21、菇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下列关于菇类化合物a、b的说法正确的是

OH

ab

A.a中六元环上的一氯代物共有3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B.b的分子式为CioHuO

C.a和b都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取代反应

D.只能用钠鉴别a和b

22、某金属有机多孔材料FJLH14在常温常压下对CO2具有超高的吸附能力,并能高效催化CCh与环氧乙烷衍生物的

反应,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O8N,

2

A.该材料的吸附作用具有选择性

B.该方法的广泛使用有助于减少CO2排放

C.在生成的过程中,有极性共价键形成

D.其工作原理只涉及化学变化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美托洛尔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及心绞痛,某合成路线如下:

O

II

aOH9-CH2C1gH2cH2cl

®OH7HO

乙酸微粉CH3COC1」c8H8。23Zn(Hg)/HCl.2©8%0。2

B高温⑤

一定条件囚A1CI3H+E

0HOH

©回

H条CH30H

°、

)

.H2NCH(CH32人,xC9H12O2

——

|H(美托洛尔)|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中能在NaOH溶液里发生反应的官能团的名称0

(2)A-B和C-D的反应类型分别是、,H的分子式为。

(3)反应E-F的化学方程式为o

(4)试剂X的分子式为C3H5OC1,则X的结构简式为o

(5)B的同分异构体中,写出符合以下条件:①含有苯环;②能发生银镜反应;③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且能发生水

解反应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o

H0

(6)4—苇基苯酚(|»)是一种药物中间体,请设计以苯甲酸和苯酚为原料制备4一年基苯酚的合成路线:

(无机试剂任用)。

24、(12分)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用字母x等表示)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

+8

+6

价+4

+2

0

2

4

6

根据判断出的元素回答问题:

(1)h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O

(2)比较z、f、g、r常见离子的半径大小(用化学式表示,下同):>>>;比较r、m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比较d、m的氢化物的沸点:>o

(3)x与氢元素能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且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写分子式),

实验室制取该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o

(4)由y、m和氢元素组成一种离子化合物,写出其电子式:o

(5)用铅蓄电池作电源,惰性电极电解饱和em溶液,则电解反应的生成物为(写化学式)

o铅蓄电池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式)o

25、(12分)银的全球消费量仅次于铜、铝、铅、锌,居有色金属第五位,常用于各种高光泽装饰漆和塑料生产,也

用作催化剂,制取原理:Ni(CO)4(g)堞票Ni(s)+4CO(g),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Ni(CO)4o

已知:CO+PdCl2+H2O=CO2+PdUll^)+2HC1;Ni(CO)4熔点-25℃,沸点43℃,60℃以上与空气混合易爆炸;

Fe(CO)5熔点-20℃,沸点103℃。回答下列问题:

⑴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装置C用于合成Ni(CO)4(夹持装置略),最适宜选用的装置为(填标号)。

⑶实验过程中为了防止_________,必须先观察(填实验现象)再加热C装置。

(4)利用“封管实验”原理可获得(高纯银。如图所示的石英)玻璃封管中充有CO气体,则高纯银粉在封管的温

度区域端生成填“323K”或“473K”。

323K473K

⑸实验中加入11.50gHCOOH,C装置质量减轻2.95g(设杂质不参加反应),E装置中盛有PdCl2溶液100mL,则

PdCl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________mol-L^o

26、(10分)肉桂酸H=CH—('()()11)是制备感光树脂的重要原料,某肉桂酸粗产品中含有苯甲酸及

聚苯乙烯,各物质性质如表:

名称相对分子质量熔点(七)沸点(℃)水中溶解度(25℃)

苯甲醛106-26179.62微溶

聚苯乙烯104n83.1-105240.6难溶

肉桂酸148135300微溶(热水中易溶)

实验室提纯肉桂酸的步骤及装置如下(部分装置未画出),试回答相关问题:

2g粗产品和30mL热水的混合物----通入7卜*蒸储——>-------冷却后加i第OH40mL过滤——>滤液

浓盐酸控制pH=2-8过滤洗涤晾干,称重

⑴装置A中长玻璃导管的作用是,步骤①使苯甲醛随水蒸汽离开母液,上述装置中两处需要加热的仪器是

(用字母A、B、C、D回答)。

⑵仪器X的名称是,该装置中冷水应从口(填a或b)通入。

⑶步骤②中,10%NaOH溶液的作用是,以便过滤除去聚苯乙烯杂质。

(4)步骤④中,证明洗涤干净的最佳方法是,若产品中还混有少量NaCL进一步提纯获得肉桂酸晶体方法为

⑸若本实验肉桂酸粗产品中有各种杂质50%,加碱溶解时损失肉桂酸10%,结束时称重得到产品0.6g,若不计操作

损失,则加盐酸反应的产率约为%(结果精确至0.1%)。

27、(12分)实验室以海绵铜(主要成分为Cu和CuO)为原料制取CuCl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NH4N()3、稀H2so4(NHJSO3、NH4C1

海绵铜---------►CuCl晶体

已知:①CuCl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可溶于氯离子浓度较大的溶液中。

②CuCl露置于潮湿的空气中易被氧化。

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时温度应控制在60~70℃,原因是o

(2)写出“转化”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

(3)“过滤II”所得滤液经、、过滤等操作获得(NH4)2SO4晶体,可用作化学肥料。“过滤n”所

得滤渣主要成分为CuCl,用乙醇洗涤的优点是o

(4)氯化钱用量[嘤*]与Ci?+沉淀率的关系如图所示。随着氯化钱用量的增多CM+沉淀率增加,但当氯化钱用

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ClP+的沉淀率减小,其原因是o

(5)若CuCl产品中混有少量CaSO"设计提纯CuCl的实验方案:。(实验中可选试剂:0.1mol]T盐酸、

10mol-LT盐酸、蒸储水、无水乙醇)

28、(14分)I.SO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合理利用以及废气处理一直是化工研究的热点。

(1)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族,硫原子核外有种能量不同的电子。

(2)元素的非金属性S比O(填“强”或“弱”),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原因;o

II.工业上利用反应SCh+MnCh—MnSCh可以制备高纯MnSO4,实验装置如下图:

(,扰扑

(吴持及加热象置。)

(3)请标出反应SO2+MnO2-MnSO4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4)在通入干燥空气的条件下,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溶液中的n(SO4*)明显大于n(Mn2+\请说明原因:

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石灰乳的作用:o

III.SO2可用于处理含O2O72-(铭元素化合价为+6)的废水,最后转化为格沉淀(铭元素化合价为+3)除去。一种处

理流程如下:

SO2_N"S03TNaHSOs二今Na2SO4

(5)NaHSCh与CnCh?一反应时,物质的量之比为

29、(10分)王帅博士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工系EnriqueIglesia教授在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表面羟醛缩合反应

机理方面的合作研究取得新进展。如图是墩基化合物的自缩合和交叉缩合途径:

self

回答下列问题:

⑴基态。原子核外有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与o元素同周期第一电离能大于o的主族元素有

(填元素符号)。

⑵HCHO和H2O都参与上述转化。HCHO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三聚甲醛的结构如图所示,三聚甲醛中C原

子的杂化方式为。

H2c62

0

(3)H2O能形成多种配位化合物。科研人员通过X射线推测胆机中既含有配位键,又含有氢键。结构如图所示。胆矶的

化学式用配位化合物的形式可表示为__,Imol胆研所含。键的数目为NA»

(4)TiCh是上述转化的催化剂,CaTiCh是制取TiCh的一种原料,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在CaTKh晶体中,与某个钛

离子距离最近且相等的其他钛离子共有个,设该化合物的式量为M,密度为ag/cnA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则晶体中钙离子与钛离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cm。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C

【解析】

图中曲线①B(OH)2,②为B(OH)+③为B。交点a处对应加入的盐酸溶液的体积为5mL时,反应生成等浓度的B(OH)C1

和B(OH)z混合液,由于两种溶质水解电离能力不同,所以B(OH)2、B(OH)+浓度分数6不相等,A错误;当加入的盐

酸溶液的体积为10mL时,溶液为B(OH)CL溶液显酸性,根据B(0H)Z(KF5.9义102及=6.4X103)可知,

++2++2+

c(Cr)>c(B(OH))>c(H)>C(B)>C(01T),B错误;交点b处时,c(B(OH))=c(B),根据B(0H)+=B*+OH-,K2=

c(OF)=6.4X10,C正确;当加入的盐酸溶液的体积为15mL时,生成等体积等浓度B(OH)Cl和BCk的混合液,存在

电荷守恒为c(C「)+c(0IT)=2c(B,+c(B(0H)+)+c(lT),D错误;正确选项C。

2、D

【解析】

A.SO2>SiO2均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为酸性氧化物,CO不与酸或水反应,属于不成盐氧化物,故A错误;

B.油脂是由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多肽是由氨基酸形成的,淀粉属于多糖,故B错误;

C.四氯化碳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故C错误;

D.福尔马林是甲醛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漂粉精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属于混合物;氨水是氨气溶于水形成的溶液,

属于混合物;故D正确;

答案选D。

3、D

【解析】

A.温度不变,Kw=c(H+)・c(OH-)不变,加水稀释体积增大,则n(H+)・n(OH-)增大,故A错误;

B.向Na2sCh溶液中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KHSO4溶液,假设浓度均为lmol/L,体积为1L,则溶液中钠离子为2mol,

钾离子为Imol,硫酸根离子为Imol,反应生成ImolHSO3-,HSO3-部分电离,电离程度较小,因此离子浓度的大小

2

顺序为c(Na+)>c(K+)=c(SO42-)>c(HSO3")>c(SO3"),故B错误;

C.NaHA溶液的pH<7,溶液显酸性,但是不能确定HA-是否完全电离以及是否水解,故无法确定溶液中是否有HA-

和H2A,故C错误;

D.向NaHCCh溶液中通CO2至pH=7,c(H+)=c(OH),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为:

++2+2

c(Na)+c(H)=c(HCO3)+2c(CO3)+c(OH),则c(Na)=c(HCO3)+2c(CO3),故D正确;

答案选D。

4、B

【解析】

A.X电极材料为Li,电池放电时,X电极发生氧化反应,故A错误;

B.电池放电时,Y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充电时,Y发生氧化反应,接电源正极,故B正确;

C.电池放电时,电子由锂电极经过导线流向硫电极,故C错误;

D.锂单质与水能够发生反应,因此不能向电解液中添加Li2s04水溶液,故D错误;

故答案为:Bo

5、A

【解析】

A."B中含有6个中子,O.lmolUB含有6NA个中子,A正确;

B.溶液体积未定,不能计算氢离子个数,B错误;

C.标准状况下苯不是气体,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22.4L苯的物质的量,则无法判断其完全燃烧产生的CO2分

子数目,C错误;

D.PCb与CL反应生成PCk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则所ImolPCb与ImolCL反应生

成的PCk小于ImoL增加的P-Cl键的数目小于2NA个,D错误;答案选A。

6、B

【解析】

A.核素汨的电子数是1,左上角的2说明原子核内有1个质子和1个中子,中子不带电,故A不选;

B.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1H和D都是氢元素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故B选;

C.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H+不是单质,故C不选;

D.同分异构体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出。和H2O2的分子式不同,故D不选。

故选B。

7、B

【解析】

A.向ZOmLO.OlmolL1的HNO2溶液中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若恰好反应需要氢氧化钠溶液体积20mL,

C点是溶液呈中性,溶质为HNCh、NaNCh混合溶液,X<20,A项错误;

v

B.由HNO2UH++NO2-,K=———"贝!|4.6xl()T;=;___V____Z_,得至Uc(H+)=2.14xlO-3moi/L,

C(HNO2)C(HNQ)O.OlmoVL

B项正确;

C.c点是溶液呈中性,溶质为HNO2、NaNCh混合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20mL时恰好反应,那么a到恰好完全

反应时,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d点从图中读不出是在恰好反应之前还是恰好反应之后,C项错误;

+

D.b点溶液为HNO2、NaNCh混合溶液,且浓度比为1:1,由NthFlbOUHNOz+Oir,HNO2^H+NO2,电离程度

大于水解程度,可知溶液呈酸性,微粒浓度大小为c(NO2-)>c(Na+)>c(HNO2),D项错误;

答案选B。

8、C

【解析】

A.HCN中碳的化合价为+2价,CO中碳的化合价也是+2价,CO既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A错误;

B.CaCNz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B错误;

C.HCN中H的化合价降低,C的化合价升高,HCN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正确;

D.每消耗10gCaCO3生成O.lmolCCh,没有说明温度和压强,无法计算二氧化碳的体积,D错误;

答案选C

9、B

【解析】

从铜催化氧化乙醇的反应机理分析。

【详解】

A.图中CH3cH2OH+CUO—CH3CHO+C11+H2O,贝UR化学式为C2H4O,A项正确;

B.乙醇变成乙醛,发生了脱氢氧化反应,B项错误;

C.图中另一反应为2Cu+O2—2CuO,两反应中交替生成铜、氧化铜,故固体有红黑交替现象,C项正确;

D.从乙醇到乙醛的分子结构变化可知,分子中有aH的醇都可发生上述催化氧化反应。乙二醇(HO-CH2-CH2-OH)

的两个羟基都有aH,能发生类似反应,D项正确。

本题选B。

【点睛】

有机反应中,通过比较有机物结构的变化,可以知道反应的本质,得到反应的规律。

10、B

【解析】

A.HS-在溶液中既能水解为H2s又能电离为S21根据物料守恒可知溶液中H2S、HS-和S2-的个数之和为O.INA个,故

A错误;

B.Hz"。与D2O的摩尔质量均为20g/moL且均含10个中子,故2.0g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O.lmoL含NA个中子,故

B正确;

C.过氧化钠由2个钠离子和1个过氧根构成,故Imol过氧化钠中含3NA个离子,故C错误;

Q

D.铁与水蒸汽反应后变为+§价,故3moi铁和水蒸汽反应后转移8mol电子即8NA个,故D错误;

故选:Bo

11、D

【解析】

该物质可发生水解反应,水解产物均含有竣基和羟基或氨基,均能发生缩聚反应,

故A正解;

B.Imol该物质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一COOH消耗ImolNaOH,酰胺基消耗ImolNaOH,最多可消耗2moiNaOH,

故B正确;

中有伯醇和仲醇,在铜、银等催化剂存在下可以被氧气氧化生成醛基和酮埃基,故C

正确;

中有两处-OH的邻碳上没有氢,不可以发生消去反应,在浓硫酸、ALO3或P2O5等

催化剂作用下不可发生脱水反应,生成碳碳双键,故D错误;

故选D。

12、A

【解析】

A.充电时,图示装置为电解池,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即Li+向右移动,故A符合题意;

B.放电时,装置为原电池,电子由负极经导线、用电器、导线到正极,故B不符合题意;

C.充电时,阴极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xLi++xe-+nC=LixCn,故C不符合题意;

D.放电时,FePC>4为正极,正极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l-x)LiFePO4+xFePO4+xLi++xe-=LiFePO4,

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o

【点睛】

锂电池(俗称)有一次电池、可充电电池之分,其中原电池型锂电池是锂单质发生氧化反应,而可充电型锂电池又称

之为锂离子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

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

13、B

【解析】

考古时利用W的一种同位素测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则W为C;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X为O;Y、Z的质

子数分别是W、X的质子数的2倍,则Y的质子数为6x2=12,Y为Mg,Z的质子数为8x2=16,Z为S,R的原子序

数最大,R为CL以此来解答。

【详解】

由上述分析可知,W为C、X为O、Y为Mg、Z为S、R为C1;

A.Mg与CO2点燃下发生置换反应生成MgO、C,故A正确;

B.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均使石灰水变浑浊,则澄清的石灰水不能鉴别,故B错误;

C.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则原子半径:Y>Z>R;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且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

中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简单离子半径:Z>X>Y,故C正确;

D.Mg为活泼金属,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镁冶炼Mg,故D正确;

故答案为Bo

14、D

【解析】

A.分别在MgCL和AlCb溶液中滴加氨水直至过量,均生成白色沉淀,无法比较镁、铝的金属性强弱,故A错误;

B.Fe2+的还原性大于B"将少量氯水滴入FeBn溶液中,首先氧化Fe?+,则无法比较CL、Bn的氧化性强弱,故B

错误;

C.将SO2通入酸性高镒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体现SO2的还原性,不是漂白性,故C错误;

D.测得同浓度的Na2c。3溶液的pH大于Na2sCh溶液,说明CC^一的水解能力大于SCh",贝!J电离能力HSOAHCO”

即电离常数Ka:HSO3>HCO3,故D正确;

故答案为Do

15、B

【解析】

A、氢氧化钠能与氧化铝反应,与镁不反应,可以除去镁中的氧化铝,A正确;

B、氯化镁、氯化铝与氢氧化钠均反应,不能除杂,B错误;

C、铝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铁不能,可以除杂,C正确;

D、氧化铝能溶于水氢氧化钠,氧化铁不能,可以除杂,D正确。

答案选B。

16、D

【解析】

A项、石墨烯属于碳的一种单质,在自然界有存在,故A正确;

B项、石墨烯与石墨都是碳的单质,它们的组成元素相同,故B正确;

C项、石墨烯与石墨都易导电,故C正确;

D.石墨烯属于碳的单质,不是烯崎,故D错误;

故选D。

17、D

【解析】

A.猪油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皂化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加入热的饱和食盐水发生盐析,密度较小的高级脂肪

酸钠溶解度变小而析出,上层析出的是高级脂肪酸钠,A项错误;

B.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和峻基,但氨基不一定连接在离竣基最近的碳原子上,B项错误;

C.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硫酸,使蛋白质发生变性,产生沉淀,加水后沉淀不能溶解,C项错误;

D.工业上可通过淀粉、纤维素的水解反应来生产葡萄糖,D项正确;

答案选D。

18、C

【解析】

A.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先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生成的碳酸氢钠再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不会立即产

生气体,故A错误;

B.浓硝酸和A1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阻止进一步被氧化,该现象为钝化现象,所以不会产

生大量红棕色气体,故B错误;

C.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氧气,氧气能氧化氢氧化亚铁,所以产生气体和红褐色沉淀,故C正确;

D.氢氧化钠和氧化铝反应生成可溶性的偏铝酸钠,溶液为澄清,故D错误;

故选:Co

19、C

【解析】

A.将SO?分别通人漠水和酸性高镒酸钾溶液中,溟水和酸性高镒酸钾溶液均褪色,体现了S(h的还原性,而不是漂

白性,故A错误;

B.向1mL2moi[TNaOH溶液中滴加1~2滴0.111101-17|乂8口2溶液,再滴加2滴0.1mol[TFeCy溶液,观察到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产生红褐色沉淀,因NaOH溶液过量,无法判断Ksp:Mg(OH)2>Fe(OH)3,故B错误;

C.向滴有酚配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U固体,发现有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红色变浅,说明Ba?+与CCh*

结合生成BaC(h沉淀,促进CO3”的水解平衡逆向移动,溶液的碱性减弱,故C正确;

D.将CaCC)3与盐酸反应得到的气体直通入NazSiOs溶液中,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因盐酸有挥发性,生成的CO2

中混有HCL则无法判断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20、D

【解析】

根据此装置电解处理生活污水可知,甲池为原电池,乙为电解池,a为负极,b为正极,铁为阴极,铝为阳极,a极反

应为:H2-2e+2OH=2H2O,b极反应为2H++2e-=H2f,总的电极反应为H++OH-=H2O,利用甲池产生的电流电解乙池,

乙池中,铝为阳极,铁为阴极,阳极反应为:Al-3e-=A13+,阴极反应为2H++2e=H2T由此分析。

【详解】

A.甲池为原电池,a为负极,a极通入氢气,氢气在负极上失去电子生成氢离子,结合氢氧根离子生成水,电极反应

为H2-2e+2OH=2H2O,故A正确;

B.乙池中,铁作阴极,电极反应为:2H++2e-=H2f,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减小,氢氧根离子的溶度相对增大,pH增

大,故B正确;

C.乙为电解池,铝为阳极,铁为阴极,阳极反应为:Al-3e=Al3+,阴极反应为2H++2e-=H2f,溶液中的氢离子的浓度

减小,氢氧根离子向阳极移动,在阳极结合铝离子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污染物颗粒一起沉降,在阴极,一段时间

后,铝离子向阴极移动,铝离子可以在溶液中形成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水中的污染物颗粒一起沉降,故C正确;

D.如果A1电极上附着较多白色物质,白导致色物质为氢氧化铝,阻止了铝电极继续放电,导致导线中电荷的数目减

小,甲池中Na+经过交换膜速率定会减慢,故D错误;

答案选D。

21、C

【解析】

A、a中六元环上有5个碳上有氢,a中六元环上的一氯代物共有5种(不考虑立体异构),故A错误;B、b的分子式为

CioHuO,故B错误;C、a中的碳双键和b中苯环上的甲基都能发生氧化反应、a、b甲基上的氢都可以发生取代反

应、a中碳碳双键、b中苯环都可以发生加成反应,故C正确;D.可以用钠鉴别a和b,还可以用滨水来鉴别,故D错

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侧重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有机反应

类型,难点:选项D为解答的难点,醇能与钠反应。题目难度中等。

22、D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和图示转换进行判断。

【详解】

A.由图示可知该材料选择性吸附二氧化碳,吸附作用具有选择性,故A正确;

B.环氧乙烷衍生物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所以利用此法可减少CO2的排放,故B正确;

O

II

C.在生成的过程中,有o=c极性共价键、碳氧单键形成,故c正确;

K

D.该过程中涉及到了气体的吸附,吸附作用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答案选D。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酚)羟基;氯原子取代反应还原反应CI5H25O3N

Oij—CHCJfcCl

b€>\/HCOOCHL:、》

Zn(HgXHCI.

【解析】

0

故B为JQACH,'C发生还原反应生成D为

由B的分子式、C的结构,可知B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

HO

.对比D、E的分子式,结合反应条件,可知D中氯原子水解、酸化得到E为

•由G的结构可知,E中醇羟基与甲醇发生分子间脱水反应生成F,F中酚羟基上H原

CHCIIJ).对比G、美托洛尔的结构可知,G发生开环加成生成美托

子被取代生成G,故F为^V.r::

洛尔。

【详解】

(1)由结构可知c中官能团为:(酚)羟基、埃基和氯原子,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由于和氯元素相邻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

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翔基不与氢氧化钠反应,酚羟基有弱酸性,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

O

⑵B为CH,'根据流程图中A和B的结构式分析,A中的氯原子将苯酚上的氢原子取代得到B,则为取

HO

代反应;D为根据分析,C发生还原反应生成D;根据流程图中美托洛尔的结构简式,

每个节点为碳原子,每个碳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不足键用氢原子补充,则H的分子式为Ci5H25O3N;

⑶E中醇羟基与甲醇发生分子间脱水反应生成F,化学方程式为:

+CH30H一11怛H0-^^-CHX^X)CH)+H2O;

(4)F为,F中酚羟基上H原子被取代生成G,对比二者结构可知,X的结构简式为

CH:—CHCH^l

V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