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胜利万岁》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长征胜利万岁》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长征胜利万岁》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长征胜利万岁》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
《长征胜利万岁》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1知人论世作者简介杨成武(1914-2004)传奇上将-杨成武杨成武(1914-2004),福建省长汀县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高级将领。1929年参加革命,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历任红四军第十二师秘书、第十一师三十二团政治委员,红一师政治委员等职,参加过红军历次反“围剿”斗争。1983年6月,当选为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2014年10月27日是杨成武将军百年诞辰,本刊特选取一组杨成武将军的生平图片,以示缅怀和纪念。杨成武(1914—2004),福建长汀人。1948年后任华北野战军第三兵团司令员,第二十兵团司令员。组织指挥了绥远战役,率部参加平津战役。参加了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兵团司令员。1952年后,任华北军区参谋长兼华北军区党委书记,副司令员兼京津卫戍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司令员,人民解放军防空军司令员,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第一副总参谋长兼军委办公厅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副秘书长,副总参谋长兼福州军区司令员。知人论世知人杨成武(1914—2004),福建长汀人。1958年参与组织指挥了炮击金门。1959年西藏平叛作战。1960—1961年中缅堪境警卫作战,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和60年代中期开始的抗美援越。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3年6月至1988年3月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文研究委员会主任。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勋章。知人论世知人《长征胜利万岁》记述了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在吴起镇伏击并歼灭敌军、召开全军干部会议等事件,表达了对长征胜利结束的欣喜和激动之情。学习这篇文章要充分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必要性、必然性和历史意义。鉴赏文章细腻的细节描写,加强对爱国主义的理解,提升民族自信心和荣誉感。课文背景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政府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后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期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长征过程中,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牺牲了营以上干部430余人,共击溃国民党军队数百个团。长征是一次战略性转移知人论世论世文体:回忆录回忆录,散文的一种,用叙述或描写的方式追记自己或自己所熟悉的人物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文体。回忆录的篇幅有长有短,具有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回忆录讲求真实、广泛、突出。根据记录方式的不同,回忆录可分为亲笔回忆录和口述回忆录。亲笔回忆录即回忆录的主人公亲笔撰写的个人回忆录。口述回忆录即回忆录的主人公没有亲笔撰写,而是采用自己口述、他人记录整理等方式完成的回忆录。02整体感知把握词语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长途跋涉:跋涉:爬山趟水,远距离爬山躺水。形容长途旅行的艰辛。艰苦卓绝:卓绝:程度上到达极点,无可比拟。形容坚韧刻苦的精神超越寻常。运筹帷幄:常指在后方决定作战方案。也泛指主持大计,考虑决策。

秋高气爽:形容秋天天空晴朗明净,气候凉爽宜人。02内容学习梳理内容这篇课文节选的是杨成武对红军长征时期的回忆录。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概括课文节选部分杨成武将军重点回忆录红军长征的哪几件事情?梳理内容第一件事(1-8)红四团到达吴起镇第二件事(9-22)毛泽东指挥长征最后一仗第三件事(23-44)中央召开全军干部会议内容探究红军长征过程中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经过甘南急行数百里的红军部队,减员不少,给养困难,又初到天气寒冷的西北地区,极需休整1.经过万水千山,经过一年多的长途跋涉。2.十二个月光阴中间,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3.纵横十一个省……从瑞金算起,十二个月零两天,共三百六十七天,战斗不超过三十五天,休息不超过六十五天,行军约二百六十七天。1.蒋介石密电:…命令你部骑兵前往堵截,相机包围,予以歼灭。2.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严寒酷暑敌人追杀路程长

时间久道路险内容探究在艰难险阻的长征途中,红军为什么能克服困难,取得胜利?体现了红军怎样的精神品质?有共产党的领导谁使长征胜利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有老百姓的拥护附近各县的乡邻全都拍手称快,他们欢天喜地地,抬着猪、羊来慰问红军。红军将士团结一心领导干部身先士卒,领导红军英勇作战,全军上下万众一心,共同抗争。有骁勇善战,不屈不挠的红军战士“经历万水千山,经过一年多的长途跋涉,经过无数次残酷的战斗,忍受了一切物质生活的困难……”内容探究表现出红军怎样的精神品质?①坚强乐观,充满信心经历艰难的长途跋涉,终于迎来了长征的胜利,战士们沸腾欢呼,兴奋激动。②不怕牺牲,勇敢战斗在吴起镇战斗中,奋不顾身投入战斗,并且取得了胜利。③亲民爱民,百姓拥护打掉了地主豪绅的反动民团,老百姓欢天喜地慰问红军。④服从指挥,团结作战尽管经历了艰难,依然列队进入吴起镇;在战斗中,听从统一指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长征精神03文本分析内容探究长征胜利,红军战士的心情如何?作者是如何描写战士的心情的?写作手法兴奋与激动场面描写同志们“欢叫着冲着跑了下去”的欢乐、热烈的场面“把一个晒麦的场子占得满满的”“熙熙攘攘”的场面;会上欢呼“长征万岁”“二万五千里长征万岁”的场面。同志们“欢叫着冲着跑了下去”“区苏维埃的同志来了,我们互相祝贺,互诉衷肠。“我”和黄开湘同志“骑着马一口气跑了三十多里地”的描写等。动作描写写作手法如“我们都很高兴”,见到区苏维埃政府的牌子“像见到久别重逢的亲人”,“我们仍穿着单衣,但情绪很高,心里始终觉得是热乎乎的”,“我的心情和同志们一样,十分激动”,“我们越听越激动,越听越高兴,深深感到:胜利来之多么不易”,“只觉得周身的热血直往上涌”等。心理描写“吴起镇披着灿烂的阳光在欢迎我们”,灿烂的阳光烘托出指战员灿烂的心情;文末部分“这时太阳在天空露出了笑脸,阳光灿烂”,太阳的笑脸烘托和映射出同志们的笑脸。环境描写文本研读1.第7段中为什么要提到“苏维埃”,表达出什么感情?苏维埃!多么亲切的名字啊,见了她,像见到久别重逢的亲人。可不是,自从去年离开瑞金、于都河,无论在巍巍的雪山上,还是在茫茫的草地上,不管是在怎样艰难的日子里我们都惦念苏维埃。如今,在陕北吴起镇的窑洞门口,终于又见到了这个名字!第7段原文:1.第7段中为什么要提到“苏维埃”,表达出什么感情?苏维埃政府的牌子是党组织所在地的标志,找到了组织,大家特别兴奋。在艰苦的行军途中,苏维埃是战士们心中的信念。作者把苏维埃当作“久别重逢的亲人”,“亲切”“惦念”等词语体现了对苏维埃的深厚感情,体现了革命战士对党的忠诚和信任。文本研读2.第17段中围歼敌人的场面和上面敌人进入包围圈的场面都描写得很详细,试分析场面描写的特点。刹时间,两边山沟里的轻、重武器一齐吼叫起来,两厢伏兵一齐杀了出来。敌人此时才知道进了我们的伏击圈,但已经晚了。我们一个迅猛突击,把走在前面的那个团打了个七零八落。受惊的马狂奔乱跳,敌人无法控制坐骑,纷纷从马背上跌落下来。有的腿还挂在镫里,硬给马拖着跑了。敌人后边的三个骑兵团,阵势还没有摆定,一家伙就给他们自己的败骑冲散了。真是人喊马嘶,不打自垮。我们就这样轻轻松松地消灭了敌人一个骑兵团,打垮了敌人三个骑兵团。在缴获的文件中,我们看到了蒋介石的密电,电报称:第17段原文:文本研读2.第17段中围歼敌人的场面和上面敌人进入包围圈的场面都描写得很详细,试分析场面描写的特点。①现场感强。“这时突然见到前方川道里冒起一团团尘土……一队接着一队,还真不少”,直接描写了敌人进入包围圈的场面,让读者有如临其境之感。②细节描写突出。“有的腿还挂在镫里,硬给马拖着跑了”,表现了敌人在受到打击时的狼狈状态。③记叙和议论相结合。在详细记叙战斗场面的同时,通过议论,赞美了红军指战员的英勇善战。文本研读内容探究长征的胜利有怎样的功绩和历史意义?结合文中毛泽东的讲话进行分析。①创造了历史是一次远征,一次名副其实的、前所未有的长征!②长征是宣言书宣告了红军战略转移取得了成功,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③长征是宣传队它向11个省内大约1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④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11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⑤证明了党的领导能力只有跟着共产党中国革命才能取得成功。明晰主旨

这篇文章以长征为背景,主要记叙了红军在吴起镇歼灭敌人追兵并消灭反动民团后前往陕北甘泉,最终胜利会师的故事;并回忆了在吴起镇附近召开的中共全军干部会议。本文描写了红军长征的艰难,长征胜利的来之不易,表达了作者对长征胜利的喜悦与自豪之情,以及对革命胜利的信心。04拓展延伸拓展阅读结合下列材料谈一谈,“长征精神”在今天有什么意义?材料一:埃德加·斯诺(1905-1972),美国著名作家和新闻记者。1936年6月,斯诺在宋庆龄帮助下,经西安前往陕北苏区访问。他深入各地,上至党的领袖,中至各级官兵,下至贫民百姓,随意交谈采访,搜集二万五千里长征等第一手资料,写成驰名的《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引起世界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抗战真实情况的关切、理解和极大兴趣。拓展阅读材料二:斯诺笔下的“红小鬼”今年15岁,他告诉我,“我已经当了四年红军了”。“很苦吧?”我问。“不苦不苦。有同志们和你在一起,行军是不苦的。我们革命青年不能想到事情是不是困难或辛苦;如果要走一万里,我们就走一万里,如果要走二万里,我们就走二万里!”“有革命的地方就是好地方。我们吃什么,睡在哪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革命。”红军里有许多像他一样的少年,还有13岁的孩子,他们是不会跟他所痛恨的军队走上六千英里的。材料三:他们精神极好。我觉得大人看到他们,就会忘掉自己的悲观情绪,想到自己正是为这些少年的将来而战斗,就会感到鼓舞。他们总是愉快而乐观,不管整天行军的疲乏,一碰到人问他们好不好就回答“好!”他们耐心勤劳,努力学习,因此看到他们,就会使你感到中国不是没有希望的,就会感到任何国家有了这样的青少年就不会没有希望。本文记述的是红军胜利到达陕北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通过到达吴起镇、吴起镇战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