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点10从”中国与洪都拉斯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谈中国外交2023年3月26日,中国同洪都拉斯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洪都拉斯共和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两国政府决定自公报签署之日起相互承认并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至此,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总数增加到182个。洪都拉斯共和国政府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洪都拉斯共和国政府即日断绝同台湾的“外交关系”,并承诺不再同台湾发生任何官方关系,不进行任何官方往来。洪都拉斯顺应历史发展大势和时代进步潮流,作出承认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决断,选择站在历史正确一边和绝大多数国家一边,开启了两国关系新时代。中拉之间友谊的画笔也跨过大洲与大洋,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大地上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丝绸之路,开启了中外交往史。唐朝的玄奘西行还是鉴真东渡,以及大量的遣唐使无不昭显盛唐气象大国气度。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元朝时的四通八达的对外交通,明朝的郑和下西洋,都说明王朝的开明开放。明后期始至清朝的闭关锁国,导致中国渐渐落伍于世界。帝国主义时代的外交是实力外交,国势衰弱的近代中国备受西方欺凌,屈辱的外交历程触目惊心。新中国成立结束了中国人民被压迫奴役的历史,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改变了新中国外交孤立的局面。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今中国在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中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尽显中华智慧及大国风范与担当,展示了中国的风采,中国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力量。纵观近年来全国各省市的中考,以时政要闻为背景切入点,考查不同阶段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成为中考的一各重要考点。一般以选择题和列举题等形式出现。中美、中日关系是长效热点,一直是安徽、河南、陕西、山西、河北等地中考历史的重点。考查内容上往往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进行考查,考查形式上一般以材料解析题和探究题的形式出现。结合“中国与洪都拉斯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热度,可能考察:(1)古代中国对外关系:丝绸之路、唐朝对外交往、宋元时期对外交通、戚继光抗倭、郑和下西洋、清朝的闭关锁国。(2)近现代对外交往:屈辱外交——独立自主外交——全方位外交。(一)主题概览:中国的对外交往(二)中国对外政策的变化(三)中国古代对外交往1.秦汉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发展阶段概况影响塑造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桥梁(秦汉时期)(1)丝绸之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开辟了长安(起点)→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中亚、西亚→欧洲的丝绸之路(2)海上丝绸之路:汉武帝大力开辟海上交通,汉朝先后开辟了多条海上航线,其中从东南沿海港口—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沿岸—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的“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成为中西方交流的桥梁,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等的交流海陆兼备的对外交往格局(隋唐时期)(1)陆路:陆上丝绸之路范围扩大,陆上交通路线四通八达,长安是陆路交通中心,更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心和国际性大都市。贞观年间,玄奘西行(中印交往)天竺,求取佛经(2)海路:海上丝绸之路地位提升,广州、扬州是海路交通中心,对外交往频繁。日本和新罗遣隋使、遣唐使多次来华;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中日交往),传授佛法、传播唐朝文化促进了唐文化的传播;大大加强了唐朝同亚、欧、非洲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增进了人民之间的了解;对唐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作用2.宋元时期的对外交往由陆路向海路转变的对外交往格局(宋元时期)(1)陆路:①两宋时期,陆上丝绸之路受阻衰落;②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等欧洲国家,使东西方使臣、商人往来非常方便;③元世祖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通过丝绸之路来华加强了中国同海外的经济、文化交流;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传入欧洲后,加速了西方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2)海路:①宋朝时,海上交通发达,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海外贸易繁荣。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广州、泉州是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②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了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3)宋元时期,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纸币和驿站制度等陆续输往西方3.明清时期的对外交往古代亚非友好往来的空前壮举(明朝前期)1405~1433年,郑和先后7次下“西洋”,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
近代前夜的反侵略与闭关锁国(明朝中后期~清前期)(1)明朝中期,中国东南沿海倭患严重,戚继光领导“戚家军”进行抗倭战争,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2)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中收复台湾,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3)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4)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后又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管理外国商人(5)中俄雅克萨之战和《尼布楚条约》中外冲突加剧,闭关锁国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阻碍了中外交流,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造成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局面(四)中国近代屈辱外交时期外交状况清政府统治时期清政府先后与列强签订了《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巴黎和会上规定德国在山东的主权给日本,华盛顿会议上签署了《九国公约》,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1.两次鸦片战争下的清政府外交相关条约背景中国对外关系变化影响《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后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中国被迫对外开放,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开始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俄、美四国分别签订《天津条约》,中英、中法签订《北京条约》,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天津等十一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2.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下的清政府外交相关条约背景中国对外关系变化影响《马关条约》甲午中日战争后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腹地《辛丑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11国签订《辛丑条约》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战败原因:清政府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封建经济落后;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统治者错误的战略政策。*启示:屈辱史——落后就要挨打,闭关必然落后。一个国家只有对外开放才能不断进步,卓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中国的外交相关条约背景中国对外关系变化影响《凡尔赛条约》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为了对战后世界作出安排召开巴黎和会并签订《凡尔赛条约》列强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非法权益转交给日本,中国代表团最终拒绝在条约上签字引发了中国的五四爱国运动《九国公约》协调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等9个国家,主导会议的是美国。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中国收回在山东的大部分权益。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联合国家宣言》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日本还向东南亚等地区发动了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始逐渐走向联合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中国加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力量《开罗宣言》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后,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讨论如何协调对日作战的共同军事问题和战后如何处置日本等政治问题规定日本所窃据的中国领土,如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提高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威望;为战后中国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国际法依据《雅尔塔协定》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根本转变,为协调盟军行动,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美、英、苏三国首脑召开雅尔塔会议会议背着中国政府作出了外蒙古独立、苏联租用中国旅顺港作为军事基地等有损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决定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完整《联合国宪章》1945年,50个同盟国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举行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联合国正式成立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五)港澳问题(六)新中国外交1.建国初期的对外交往新中国外交建国初期三大外交策略“另起炉灶”
“另起炉灶”,就是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不承认旧中国同其他国家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要在彻底清除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残余势力之后,再请客人进来,以免敌对者“钻进来”捣乱。“一边倒”“一边倒”,完全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联第一个承认新中国并与之建交。
2.20世纪50——70年代外交成就新中国外交20世纪50年代背景打破西方国家的遏制,争取有利的外部环境,开展积极的外交活动成就同缅甸、印度政府先后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20世纪70年代背景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国际形式发生了变化成就1971年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重返联合国;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1978年底,双方发表《建交公报》,1979年初,中美正式建交。结束了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与西方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3.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外交成就新中国外交20世纪90年代以来
背景改革开放取得的建设成就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成就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2001年10月中国在上海举行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YO);2001年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成立上海合作组织;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中国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思想新理念,2015年9月习近平出现第70届联合国大会,强调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七)现代中国推动国际秩序重构1.20世纪50年代塑造国际新秩序的中国理念主要阶段概况对国际秩序的影响塑造国际新秩序的中国理念(20世纪40年代末~60年代中期)
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该政策是新中国外交的总方针冲破了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外交孤立政策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中国、印度和缅甸共同倡导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双边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提出“求同存异”方针: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的亚非国际会议(万隆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中国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2.20世纪70年代步入世界舞台,推进大国关系稳定发展主要阶段概况对国际秩序的影响步入世界舞台,推进大国关系稳定发展(20世纪70年代)重返联合国:1971年,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实现联合国宪章宗旨,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等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中日、中美建交: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2年,中日建交;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3.20世纪80年代至今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坚定力量主要阶段概况对国际秩序的影响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坚定力量(20世纪80年代至今)(1)拓展多边外交:参与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举办第四次亚信峰会、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杭州G20峰会、厦门金砖国家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2)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自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八)中美关系(1)中美两国的国家利益是主导两国关系的根本出发点。(2)美国压制中国崛起,是为了实现其称霸世界的目的。(3)中美有共同的战略利益,但也在诸多方面存在分歧。(中美两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方面拥有广泛而重要的共同战略利益,肩负着共同的责任;但中美两国又在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如存在分歧,因此中美关系始终在冲突与合作中摇摆,但两国的共同利益大于分歧,)(4)合作仍是中美关系的主旋律。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合作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当前中美关系正处在一个重要关口,关键在于坚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如果美方尊重中国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理性看待中国的发展和战略意图,致力于同中方开展建设性对话,将有利于两国各领域及在地区和全球问题上的互利合作。如果美方坚持冷战思维,推行遏制中国的战略,损害中国的核心和重大利益,结果只能是损人害己。目前,合作抗疫、恢复经济是头等大事,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共同落实好两国元首多次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坚持协调、合作、稳定的基调,增进互信、拓展合作、妥处分歧,推动两国关系在正确的轨道上向前发展。1.近代中美关系(1)19世纪中期,追随英法,染指中国。(2)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标志着美国有了独立的侵华政策。(3)一战期间,美国扶植黎元洪,控制中国。(4)二战期间,中美合作,共同抗击法西斯势力。(5)二战结束后,美国扶蒋反共,控制中国。2.新中国成立后的缓和与对抗(1)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60年代末:走向对抗A.中美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上存在矛盾和冲突。B.新中国成立后,美国采取经济封锁、政治孤立、军事威胁,企图扼杀新政权。(2)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走向缓和,最终正常化。A.原因:①从美国方面看:美国遏制孤立中国政策失败;深陷越战泥潭,在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守势;国内出现经济危机;面临西欧和日本的挑战。②从中国方面看: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美关系改善有利于应对苏联的威胁与挑战;有利于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B.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中国的影响:①外交环境:追随美国的西方国家纷纷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掀起与中国建交的高潮,苏联也开始检讨对华政策,中国的外交环境得到很大改善。②经济建设:中美建交后,中国执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引进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发展与西方国家的贸易,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③祖国统一:中美建交后,美国从台湾撤军,断绝与台湾的外交关系,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逐渐提出了“一国两制”的和平统一方针,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创造了条件。④教育生活: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中国留学生的目的地逐渐从苏联转向美国,促进了中美文化交流,中国人的生活日益受到美国的影响。(3)20世纪90年代以来:时而紧张、时而缓和。A.原因:①中美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利害冲突: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美失去战略合作的原有基础,美国对华采取“接触与防范”的双重战略,矛盾、斗争乃至对抗在所难免。诸如人权问题、贸易问题、台湾问题等等,其中,台湾问题历来是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②中美之间也存在着共同的利益: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中国是一个发展迅速的发展中大国,在经济上相互需要,在政治上互有所求。中美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都负有重大责任。在这两个具有全球影响的世界大国之间保持对话和合作的态势,既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愿望,也有利于两国自身利益的最大化。B.如何处理中美关系?①增进了解,扩大共识,求同存异,构筑长期稳定的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②充分利用WTO的贸易规则,巩固和扩大经贸合作;③加大在国际问题上的沟通与协调,相互借鉴,相互尊重,不断加强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3.台湾问题与中美关系(1)台湾问题的由来。1949年,南京解放,国民党败退台湾,美国为控制东亚,把台湾作为反共反华基地,扶植蒋介石在台湾的统治。1950年派太平洋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从此,台湾与大陆一直长期分离。(2)台湾问题与中美关系。1972年尼克松访华,并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之后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做出断交、撤军、废约的三原则。1979年中美建交。此后美国在台湾问题上推行双轨政策,20世纪90年代美、台关系改善,美对台军售,允许李登辉访美等,中美关系恶化。1997年江泽民访美,双方声明建立建设性伙伴关系。1999年李登辉提出两国论即一中一台,美国一方面奉行一个中国的原则,一方面继续以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陈水扁上台以来,继续推行台独政策,分裂祖国,美国继续推行双轨政策。(3)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和原则: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中国政府处理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反对一切外来干涉,不排除使用武力完成祖国统一大业。1.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率领300多人的使团走访了乌孙等西域许多国家。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
)A.公元1世纪初 B.公元前1世纪末C.公元前2世纪初 D.公元前2世纪末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年份换算为世纪,去掉后两位,余下的数字加一。公元后的大数为末期,小数为初期:而公元前恰恰相反,大数为初期,小数为末期。因此,公元前119年属于公元前2世纪末,D项正确;而ABC项计算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2.陆上丝绸之路是古代连接亚欧的重要商路,对开通此商路功劳巨大的人物和商路起点是(
)A.甘英
长安 B.张骞
长安 C.张骞
敦煌 D.班超
敦煌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张骞通西域,促进了西域与汉朝的交流与联系,对丝绸之路的开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分析题干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B项正确;经上述分析,对开通丝绸之路功劳巨大的人物是张骞,而不是甘英、班超,且甘英、班超是东汉时期的人物,当时的丝绸之路已经开通,排除AD项;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而不是敦煌,排除C项。故选B项。3.历史地图是直观的材料。观察下图图,能从中得出的有效信息是(
)A.汉朝海上航行都径直远离海岸线 B.汉朝时已开通了多条海上航线C.海上丝绸之路活跃了好几百年 D.通过该航线汉朝同欧洲直接贸易汉代海上航路示意图答案:B解析:根据“汉代海上航路示意图”可知,汉朝时已形成了多条海上航线。其中,从山东沿岸出发的船只穿过黄海,可到达朝鲜、日本。更重要的一条航线是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即图中所标示的海上的线路,B项正确;从图中航线无法得出汉朝海上航行都远离海岸线的结论,排除A项;海上丝绸之路活跃的时长需要时间跨度来印证,单纯从图中无法得出此结论,排除C项;从图中可知汉朝海上航线最远到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但并未与欧洲直接贸易,排除D项。故选B项。4.纪录片《中国》第六集《视野》中,东汉年间无畏的探险者□□,在西域的土地上书写了新的历史。他执着的、孤勇的血性和非凡的政治军事才能,让中断了几十年的驼铃声在丝绸之路上再度响起。“□□”应是(
)A.张骞 B.蒙恬 C.班超D.班勇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东汉年间无畏的探险者班超,在西域的土地上书写了新的历史,C项正确;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与题干信息“东汉”不符,排除A项;蒙恬是秦朝时期名将,排除B项;班勇是班超儿子,是东汉名将,多次打败匈奴,巩固了汉朝在西域的统治,排除D项。故选C项。5.湖南卫视首播的历史穿越剧《梦回唐朝》,讲述了一个女博物馆研究员梦回唐朝,以武则天身份经历诡谲宫斗的故事,其中在《八方来客》(反映唐朝繁荣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剧本中,初拟了四个场景,下列场景恰当的是(
)A.新罗崔致远来华学习 B.鉴真东渡传播中国文化C.日本遣唐使来华学习 D.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答案:C解析:由材料中的关键词“武则天”“来客”“对外”可知,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武则天时期(624年-705年)的对外政策,C项正确;崔致远是868年来华的,排除A项;鉴真是唐玄宗在位期间的事,排除B项;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促进汉藏友谊的举措,属于对内民族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6.下面两幅图片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
玄奘
鉴真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对外开放双向交流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玄奘西行天竺为了求取佛经,鉴真东渡日本是受邀前往日本传播佛教,同时他们都传播了中国文化,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对外开放双向交流,B项正确;高度繁荣共享太平是唐朝统治的特点,是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排除A项;题干史实体现不出求同存异,排除C项;源远流长泽被东西是中华文化的特点和影响,是唐朝时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7.从图片、文物、遗迹等实物史料中获取历史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从网络上收集了下列图片,据此推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祖国统一 B.民族团结C.中外交往 D.文化传承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张骞通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相互了解与友好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都是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事件;因此主题是中外交往,C项正确;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属于唐朝时期的对外交往,与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无关,排除AB项;张骞通西域出使西域各国,体现不出文化传承,排除D项。故选C项。8.唐朝时,新罗仿照唐朝建立了政治制度,引入了唐朝的先进科技;李白《高句丽》诗中描述其舞:“金花折风相白马小迟回。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由此可知(
)A.唐朝和新罗文化交流是双向的B.李白痴迷与新罗音乐舞蹈C.唐朝文化对日本社会影响极大D.李白是中外文化交流使者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朝时,新罗仿照唐朝建立了政治制度,引入了唐朝的先进科技;李白《高句丽》诗中描述其舞:“金花折风相白马小迟回。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由此可知唐朝和新罗文化交流是双向的,A项正确;李白痴迷与新罗音乐舞蹈,只是材料一部分,不全面,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日本,排除C项;李白是中外文化交流使者,材料没有提到,排除D项。故选A项。9.海运是全球经济的命脉,世界经济的“晴雨表”,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全球经济航运物流业带来了严重冲击,但中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市场恢复较好,随着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中国已经成为港口吞吐的第一大国。回溯海运发展,(
)朝时广州、泉州成为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并且当时“掌蕃货海舶征榷贸易之事,以来远人,通远物”的机构是(
)A.清广州十三行 B.元澎湖巡检司C.宋朝市舶司 D.清总理衙门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海外贸兴盛,广州、泉州是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为了更好地管理海外贸易,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置了市舶司,“‘掌蕃货海舶征榷贸易之事,以来远人,通远物’”,C项正确;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由此可知,清朝时期,泉州不可能成为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排除A项;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地区,澎湖巡检司的设置,标志着台湾开始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此可知,澎湖巡检司并不是“‘掌蕃货海舶征榷贸易之事,以来远人,通远物’”的机构,排除B项;清朝的总理衙门,负责的是清朝的外交事务,这与题干“‘掌蕃货海舶征榷贸易之事,以来远人,通远物’”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0.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下列史实能反映这一特点的是(
)①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②战乱阻塞了陆上丝绸之路③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④远洋航海能力大为增强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宋朝由于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造船业发达,指南针应用于航海,远洋航海能力大为增强,①③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战乱阻塞了陆上丝绸之路是衰落的原因,而不是宋元时期中外交通发展的表现,排除包含②的ABD项。故选C项。11.在苏州太仓,人们给明代名人郑和树立了雕像、建立了纪念馆(如下图),以表达对郑和的缅怀之情。我们缅怀郑和,主要是因为他(
)A.促进了民族团结 B.取得了抗倭胜利C.完成了祖国统一 D.加强了中外交流答案:D解析:为了宣扬明朝的国威和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1405-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经历亚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我们缅怀“郑和”所做的事业主要是因为他加强了中外交流,D项正确;郑和七下西洋,经历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远航,促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和经济交流,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的伟大的航海家,揭开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序幕,这与促进民族团结无关,排除A项;取得了抗倭胜利的是戚继光,排除B项;郑和的功绩与祖国统一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2.明朝抗倭将领戚继光不仅是著名的军事家和诗人,更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他之所以被称为“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A.赶走了盘踞台湾的荷兰殖民者B.抵抗了英国殖民者的侵略C.收复了被外国势力占领的新疆 D.解除了我国东南沿海倭患答案:D解析:明朝中期以后,海防松弛,倭患严重,明政府派遣戚继光等抗倭。戚继光组建了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戚家军”,1561年在台州地区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此后又率军开赴福建和广东,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D符合题意;赶走了盘踞台湾的荷兰殖民者的是郑成功,A排除;戚继光抗击的是日本侵略者,B排除;收复了被外国势力占领的新疆的是左宗棠,C排除。故选择D。13.乾隆三十六年一月,渥巴锡毅然率全族克服重重困难,长途跋涉,历时半年,终于于六月末回到祖国;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这些事件(
)A.加强了对我国西北边疆地区的控制和管辖B.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辉章C.进一步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巩固了东南海防D.使清朝的疆域超过前代,达到最大面积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渥巴锡率蒙古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反映了民族团结,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康熙皇帝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捍卫卫东北边疆,这些事件都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B项正确;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并不是反映清王朝加强对西北边疆地区的控制和管辖,而且雅克萨自卫反击战主要是捍卫东北边疆地区,排除A项;巩固东南海防指的是清朝前期进军台湾、设立台湾府等措施,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并不会使清朝的疆域进一步扩大,排除D项。故选B项。14.汉唐时期对外交往的范围是比较大的,而且影响比较广泛;宋元时期主要是航海外交模式。明清时期传统的对外关系达到鼎盛,但是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了中外民间交往。据此可知,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A.由积极开放到逐渐封闭保守B.清王朝不再与别国进行民间往来C.汉唐是开放、最繁荣的时期 D.总体呈现为开明与落后并存局面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可知,从汉唐、宋元时期的积极开放到明清传统的对外关系达到鼎盛,再到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了中外民间交往,说明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由积极开放到逐渐封闭保守,A项正确;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了中外民间交往并不是说清王朝不再与别国进行民间往来,排除B项;题干只涉及汉唐是开放的时期,没有涉及汉唐时的经济发展水平,排除C项;题干体现的是我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变化,开明指的是唐朝的民族政策,同时我国古代对外交往总体上并不落后,只是后来才实行限制对外交往的措施,如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排除D项。故选A项。15.漫画诙谐幽默,耐人寻味。它能直观形象地反映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下边漫画反映了(
)A.闭关锁国政策 B.休养生息政策C.轻徭薄赋政策 D.重文轻武政策答案:A解析:根据漫画提示信息,西方来清政府敲门不开可知,材料体现了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专业仓储合同
- 2025国英置业合同成本手册
- 2025年度农村私人鱼塘承包与绿色渔业发展合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农产品品牌营销委托收购合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车辆未过户期间的车辆事故免责条款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火锅店转让及底料供应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执业药师药品市场营销推广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特种水产品养殖项目合伙经营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特色小镇建设住房合作协议3篇
- 2025年度家庭农场规模化养猪场整体转让合同3篇
- 贵州省黔东南州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 湿疹健康宣教课件
- 《妇产科学:宫颈癌》课件
- 国际结算英文选择题附答案
- 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 精神病健康教育知识宣传
- 2024年《双眼视觉学、验光学、配镜学》等综合知识试题与答案
- 2023年北京海淀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卷(含答案)
- 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调配制度与流程
- 河南省驻马店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 江苏省无锡市2022-2023学年上学期初中学业水平调研测试九年级英语期末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