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地球上有着丰富的岩石资源,科学家按岩石的生成方式把岩石分为:岩浆岩、变质岩和(
)。A.大理石岩B.砂岩C.石英岩D.沉积岩2.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矿物碎片的边缘是否能看见其他物体,来衡量矿物的(
)。A.透明度B.光泽C.条痕3.下列矿物中,可用来做固体润滑剂的是(
)。A.石墨B.长石C.石英4.关于矿物的用途,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花岗岩质地坚硬,是生活中常见的装饰材料B.硫磺是点豆腐的主要原料C.铜是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它是从矿物里提炼而来的5.每一方岩石都留有大自然的痕迹,下列那一项不是岩石留下的信息(
)。A.岩石中有动植物的痕迹表明过去有哪些生物存在过B.岩石的光滑程度表明它被水流冲刷的时间长短C.岩石的化学成分可以告诉我们它们的形成年代6.在“比较三种土壤的渗水性”实验中,需要改变的实验条件是(
)。A.水的多少B.土壤的多少C.不同的土壤7.遇稀盐酸会冒泡的岩石是(
)。A.大理岩B.砂岩C.砾岩8.小科隔着一块矿物碎片边缘看字,书上的字模糊不清,由此推测这块矿物的透明度为(
)。A.透明B.半透明C.不透明9.实验中,反复将燃烧的岩石放入冰水中,使岩石裂开、变小,这是为了证明(
)。A.摩擦对岩石的影响B.冷和热对岩石的影响C.只是为了好玩D.植物的根对岩石的影响10.在比较不同土壤的渗水性对比实验中,流出来的水最少的是()。A.砂质土B.壤土C.黏质土二.填空题(共10题,共38分)1.将矿物在白色的无釉瓷板上摩擦,瓷板上留下的痕迹就是(
)。2.人们按照土壤中含沙量的多少,分为(
)、(
)、(
)。3.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说明几亿年前这里曾经是(
)。4.根据土壤中含沙和黏土的多少,可以将土壤分为沙质土、(
)和(
)三种。5.由于(
)、(
)、水、地震和火山等的作用,自然界中许多大块的岩石可能碎裂,形成较小的颗粒、沙和黏土。6.沙和黏土有很大不同,(
)很松散,(
)会粘手指。7.土壤剖面由(
)、下层土、基岩碎屑和(
)组成。8.花岗岩中含有三种不同的矿物,白色的是石英,肉红色的是(
),黑色的是(
)。9.我们要想知道岩石的硬度,可以用(
)、(
)和(
)去刻画岩石。10.岩石和矿物被开采后,就不能(
),要好好地保护、合理利用。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岩石可以转化成土壤,所以土壤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需保护。(
)2.矿物的颜色和软硬度都是一样的。(
)3.在喜马拉雅山发现鹦鹉螺化石,说明几亿年前那里曾经是河流。(
)4.岩石的化学成分可以告诉我们它们的形成年代。(
)5.把土壤倒入水中,搅拌静置后,会看到最上面的物质的颗粒最大。(
)6.可以通过测定岩石的化学成分形成的年代知道地球的年龄。(
)7.土壤的形成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
)8.按不同标准分类,岩石可以归入不同的类型。(
)9.页岩内常有化石。(
)10.岩石和矿物可以用于建筑、工业、艺术,但绝不能用于食物中。(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1.矿物的硬度。能用指甲刻画出痕迹
硬不能用铜钥匙刻画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画出痕迹
较硬不能用指甲刻画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刻画出痕迹
较软用铜钥匙、小刀都不能刻画出痕迹
软五.简答题(共5题,共25分)1.我国的土壤资源破坏比较严重,作为小学生,我们能为保护土壤做哪些事,请你写下来。2.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保护土壤?(写3点)3.面对不知名的岩石或矿物你怎样去认识它?(至少写出三个步骤)4.花岗岩主要由哪几种矿物构成?5.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哪些?六.综合题(共3题,共26分)1.小明同学课下上网查资料,找到了关于莫氏硬度的一篇文章:莫氏硬度是表示矿物硬度的一种标准,由德国矿物学家莫斯首先提出。矿物硬度的确定是根据两种矿物相互刻画时是否刻伤的情况而定的。莫氏硬度分为10个等级。小明拿出之前郊游时收集的三块矿石,分别编号为1号、2号、3号,然后开始相互刻画进行实验研究。(1)小明发现1号可以在2号上划出划痕,所以(
)的硬度较高。(2)1号也能在3号上划出划痕,这说明这三块矿石中硬度最高的是(
)。(3)若想将三块矿石的硬度进行排序,小明接下来应该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名称:观察土壤。实验材料:玻璃杯、搅拌棒、水、干土壤。我的预测:土壤中会有空气,土壤会分层。实验步骤:1、把水倒进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2、用搅拌棒搅拌后静置。3、静置观察现象;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搅拌产生气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静置后分层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3.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渗水性实验。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发现,花生、薯类这样的农作物更适合________________的土壤。像荷花、水稻适合____________的土壤。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A3.A4.B5.B6.C7.A8.B9.B10.C二.填空题1.矿物的条痕2.沙质土;黏质土;壤土3.海洋4.壤土;黏质土5.太阳;风6.沙;黏土7.表层土;基岩8.长石;云母9.指甲;铜钥匙;小刀10.再生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五.简答题1.尽量少使用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成立环保宣传小组;多植树造林;做“护绿小队”队员………2.植树造林、环保宣传、不乱扔塑料垃圾和电池等。3.答:首先采集这种不知名的岩石或者矿物标本;运用工具对该矿物或岩石进行观察并记录特征;查阅资料,进行对比辨认岩石或矿物种类。4.长石、云母、石英。5.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六.综合题1.1号;1号;将2号和3号矿石相互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航空运输合同书
- 公司内部销售承包合同
- 土地买卖居间服务合同
- 返聘劳务合同
- 工程建设项目委托招标代理合同
- 旧机动车交易合同书
- 影视制作服务版权转让合同
- 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口腔解剖生理学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工商学院《机器人学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全册全套课件
- 软基处治面积四方联测测量记录表(清淤后)
- XXXXX医院肾友会活动方案
- 隧道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
- 环境监理业务手册(word)
- 人文关怀与优质护理课件
- 知识图谱可视化-Neo4j(windows)
- 光伏电站作业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手册
- 2021年深圳实验学校初中部七年级入学分班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 水文流量测验
- 合作共赢商务合作PPT模板(基础教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