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含答案【黄金题型】_第1页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含答案【黄金题型】_第2页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含答案【黄金题型】_第3页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含答案【黄金题型】_第4页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含答案【黄金题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把两组生长良好的绿豆芽放在同一个温室内,同时加适量的水。让其中一组接受光照,另一组用不透明的东西罩住。这个实验设计中改变的条件是(

)。A.光

B.温度

C.水2.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是()

A.水分、温度、阳光

B.水分、温度、空气

C.水分、温度、土壤3.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A.互惠互利的关系

B.吃与被吃的关系

C.相互竞争的关系4.常温下两组相同的种子,一组种子受到光照,加适量的水,另一组种子用纸盒遮住,加很少的水。这个实验设计()。

A.是科学的

B.是不科学的

C.我不知道5.种子萌发最不可缺的一组条件是()。

A.阳光、适宜的温度、水分B.土壤、充足的空气、水分C.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6.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B.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C.光照、水分、温度和空气7.在研究昼夜交替现象时,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对研究对象直接进行实验,我们可以采用()的方式开展研究。

A.对比实验

B.模拟实验

C.控制变量8.生态瓶中的小鱼数量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

A.减少

B.没有变化

C.增多9.用一些沙子、金鱼藻和小鱼做成生态瓶,瓶中这些沙、金鱼藻、小鱼之间(

)A.有的存在食物联系

B.它们构成食物网

C.只有食物联系10.土壤中,蚯蚓的主要作用是(

)

A.给植物提供盐分

B.生产氧气

C.疏松土壤二.填空题(共10题,共36分)1.对探究的问题事先作出假设,这样做会使探究(

)更加明确,(

)更加清晰。

2.培养生态瓶就是建立一个(

),最先放入生态瓶中的应该是(

)(填植物或动物)。3.食物链应该从(

)开始,到(

)终止。

4.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

)。这种关系中绿色植物被称为(

)。5.假设提出之后,有必要进行合理(

)。6.在食物链中()是生产者

A.植物

B.动物

C.肉食动物7.绿豆种子发芽(

)阳光,绿豆芽生长(

)阳光。(选填“需要”或“不需要”)8.像蝗虫、甲虫这样,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颜色一致或近似的体色,叫(

)。像竹节虫和枯叶蝶那样,体色和形态都和环境中的其他物体或另一种生物相似,而不易被敌害发现的现象,叫(

)。9.绿豆种子发芽需要(

)和适宜的(

)。10.人们根据食物链中不同生物的食物来源,把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

),把吃别人制造的食物的叫做(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4分)1.在蚯蚓选择干土还是湿土的实验中,如果一只蚯蚓爬到干土这边就可以中止实验,认为蚯蚓喜欢干土环境。()2.发明是大人的事,中小学生根本就不可能。()3.种子发芽需要(

)、(

)和(

)三个条件。4.在一定范围内的生物必须和谐共存,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5.老师的意见一定是有道理的,一定要虚心接受。(

)6.如果生态群落中一部分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7.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如果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就会失去平衡。()8.蒲公英的种子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它们落在自然界的任何地方都会发芽。()9.“飞蛾扑火,自取灭亡”说明动物也有趋光性。()10.我们应该及时清理掉生态瓶中的动物粪便。()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1.五.简答题(共5题,共24分)1.猫或狗在行走时四条腿的移动特点是怎样的?2.人类的哪些行为会导致鹰、兔子和草的减少,各举2例说明。3.阅读资料,完成分析。“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危害在泥沙”。作为世界上输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每年向下游的输沙量达16亿吨。由于该区气候干旱,暴雨集中,植被稀疏,土壤抗蚀性差,加之长期以来乱垦滥伐等人为的破坏,是导致黄土高原成为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的重要原因。而1500多年前的黄河中游也曾“临广泽而带清流”,森林茂密,群羊塞道,动物种类繁多。正是人类掠夺性的开发掠去了植被,带来了风沙,使水土流失把黄土高原刻画得满目疮痍,大量的动物死亡或迁移。(1)以上资料表明,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其中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生态系统就失去了

;黄河流域

这个环节最先受到破坏。(2)“九曲黄河万里沙”的原因是

。(3)如果我们请你当个小小科学家,你会采用什么方法来治理这种现状?(至少写三点)4.冬季生豆芽时室内要增温,为什么呢?5.怎样可以做出正确的解释?六.综合题(共3题,共19分)1.某沿海地区曾经发生了一次海啸,许多农田被海水淹没。洪水过后,那儿的庄稼几年都得不到好收成。后来,老农们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托人去外地买了一批蛇回来,放到田里。说也奇怪,那一年庄稼就获得了丰收。原来那场洪水把深藏在洞里的蛇淹死了,田鼠却游到树上和山坡山,保住了性命。等洪水退了,田鼠又回到田里糟蹋庄稼。现在田里有了蛇,大量的田鼠让蛇给吃掉了,因而庄稼又得到了好收成。(1)故事中的农田是一个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请写出故事中的食物链:

。(2)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这条食物链中的

。(3)该食物链中的蛇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者。(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来干扰因素超过调节能力,将会破坏生态系统的

。2.将下列实验项目与改变的条件连接起来。研究绿豆种子发芽与水的关系

空气研究绿豆种子发芽与温度的关系

温度研究绿豆种子发芽与空气的关系

水3.大蒜是必不可少的厨房烹饪调味品,但是放在屋子里的大蒜很容易发芽,这让妈妈很头疼。小金给妈妈推荐了几个小窍门:一是将大蒜放在阳台干燥处,二是将干燥的大蒜放在冰箱里贮藏,三是用保鲜袋将大蒜密封。果然,大蒜基本没有发芽。结合本课知识,说一说小金的窍门中包含哪些科学道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B3.B4.B5.C6.B7.A8.C9.A10.C二.填空题1.方向;目标2.生态群落;植物3.绿色植物;凶猛的肉食动物4.食物链;生产者5.检测6.A7.不需要;不需要8.保护色;拟态9.水;温度10.生产者;消费者三.判断题1.×2.×3.空气;水分;温度4.√5.√6.√7.√8.×9.√10.×四.连线题1.五.简答题1.左前、右后、右前、左后。

2.鹰︰大量捕杀兔子

砍伐森林

环境污染等

兔子∶开垦草地大量捕杀

过度放牧等草: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环境污染等3.(1)平衡;植物(2)植被稀疏、土壤抗蚀性差,人类的乱垦滥伐,造成水土流失严重(3)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改造河道。4.豆芽生长适宜温度在15-32℃左右

,冬季气温低,不利于种子的萌发,所以需要增温。5.做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