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市松江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1页
2024年上海市松江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2页
2024年上海市松江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3页
2024年上海市松江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4页
2024年上海市松江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上海市松江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一、默写(5分)

1.(5分)按要求填空。

(1),抱明月而长终。(苏轼《》)

(2)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o(贾谊《过秦论》)

(3)《兰亭集序》中,王羲之否定生死等同、生命短长同一的句子为

二、语言文字应用(5分)

2.(3分)(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以上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一位古代文学专家作了交流发言。他说:“二十世纪的古代文学

研究在作家身世、诗文流派、文体演变、艺术风格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①古代文学专业应加强对文学心灵世界的深入研究

②但这些研究属于文学表层

③因而古代文学研究的意义过多粘著在文学外在物

④忽略了“文学是人类心灵的图像”这一层意义

⑤影响了文学研究潜存的无限广阔的精神世界的探索

A.②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①

C.①②⑤④③

D.①②③⑤④

(2)根据以上发言,下面论文可能未被收入这次研讨会论文集的一项是

A.《20世纪古代文学研究方向探索》

B.《论古代文学研究的突破与创新》

C.《古代文学在网络时代的新境遇》

D.《古典文学中人文精神范式研究》

三、现代文阅读(16分)

3.(16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①改编是一种典型的互文性现象,互文性理论关注和强调的是。根据该理论,

“舞剧互文”是在舞剧研究中,作为主文本的舞剧与其他多种形式的艺术文本建立的对话关

系。并且,它的关注重心并非传统意义上作品和作者的关系,而是通过与原著对话,从被重

复的表述中分析舞剧文本和原著文本的关系。舞剧对文学作品改编不仅是艺术形式、艺术语

言的转化,更多涉及编导对原著阐释的深层次问题。

②从审美范畴来看,《红楼梦》在结构庞大的叙事背后展示的是一种悲剧的意蕴。原著

《好了歌》及《好了歌注》中坡足道人的“好就是了,了就是好”不仅是对红楼人物的注解,

这种空白与舞蹈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舞蹈的身体语言的多义性及长于抒情的另类表义性使其

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特征,而舞蹈独有的空白则是影视戏曲等艺术形式所不具备的。

同时,这也构成了它与其他文化交流的前提。

③改编类作品的互文性研究中,舞剧被视为“主文本”,原著作为它的“互文本”

④互文性研究的前提是“同”,但是其价值却是对同中之异的探求,互文性的价值正在

于文本之间的异质性和对话。舞剧对原著的改编大抵可分为“忠于原著”和“借题发挥”两

条径渭分明的路径,或是如“比”以物喻志,或是如“兴”文已尽而意有余。哈德罗•布鲁

姆认为互文性更侧重于强调两个文本创作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文本诠释原则上不可能

只被局限为作者意图的东西,或同时代如何理解他的东西。文本不是作者主观性的表现。相

反,文本只是诠释者同文本对话中进入真实的存在面对原著文本,改编绝非“复印机”式的

复制,实际上,新的意义必然会在这一过程中发生,而这也是互文性的过程。红楼舞剧与小

说原著的互文性关系可从三种类型来分析。

⑤第一种是忠于原著情节的再现式互涉。忠于原著改编要形神兼备,“形”是指改编作

品的框架结构、重要情节、中心内容、主要人物诸层面与原著基本一致,在主题上没有根本

的变化

⑥红楼舞剧与原著互涉对话的第二种是“离形得似”式的“得意忘言”。庄子言“荃者

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在

这类作品中,“言”的目的在“意。但“言”本身并非“意”。编导的创作目的不是再现原

著的内容情节,其目的在于诠释原著的深层意蕴,既然言不能尽意

⑦第三种互文性关系是借红楼之事以浇胸中之块垒的随意赋形。对原著情节进行颠覆,

而这种颠覆背后是编导在充分把握原著后自我视角的表达。作品是编导表达自我的载体,而

原著中的人物被抽象为符号。

材料二:

民族舞剧《红楼梦》打破常规叙事手法,将章回体小说特色融入剧中,其中不乏一些如

“元春省亲”“黛玉葬花”等著名的红楼故事,是对原著灵魂沟通的结果。这两幕充分展现

了青春的盛放与凋零,是用现代审美方式对经典的成功演绎。

【团圆】宝玉在想象中看到十一金钗一起出现在自己眼前。宝玉回头看着这些姐妹,以

为一切如旧。而在重重帷幕和珠帘后的阴影里,是宝钗孤独的身影

【花葬】十二钗披散长发,身着纯色长裙,手执各自的代表花朵登场,十二钗跳起现代

舞,她们围绕形如墓碑的椅子不断攀爬、翻滚,一切又归于静默,十二钗渐次离去

材料三:

观众甲:“团圆”以大团圆乌托邦式想象颠覆了现实,严重违背了《红楼梦》小说主旨,

视觉的美消解了深层悲剧美。

观众乙:“花葬”一幕,以椅背象征墓碑,有一种时空上的割裂感。且“花葬”十二钗

的现代舞体现了女性的抗争

(1)在材料一第①段中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2)能够依据材料一内容作出的一项推断是

A.舞剧是对文学原著赋予新意义的另类阐释。

B.改编即在小说原著的空白处加以舞动画面。

C.舞剧与小说原著的差异越大,改编越成功。

D.对小说原著的认识体验是改编创新的基础。

(3)依据材料一,以下最适合改编为舞剧的文体为

A.报告文学

B.诗化小说

C.话剧

D.文学评论

(4)对材料一第④和第⑥段画线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引用哈罗德•布鲁姆的话,阐释改编作品不必要忠实于原著。

B.如果删去哈罗德•布鲁姆的话,本段就缺失了一个重要理由。

C.庄子的话,从三个方面论证了“言”本身并非“意”。

D.庄子的话,是证明“言”和“意”关系的必要条件。

(5)对于民族舞剧《红楼梦》中的【团圆】【花葬】两幕,观众接受度不一。借助材料

一和你对《红楼梦》的理解,从材料三中选择一位观众的发言进行评析。

四、现代文阅读(16分)

4.(16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远路上的新疆饭

刘亮程

①有一年,我们开车去阿勒泰,从天山脚下的乌鲁木齐出发,往天边隐约的阿尔泰山行

进。到了黄昏,车里人饥肠辘辘,就像挂在天边永远吃不到嘴的圆馔。这时,荒无人烟的路

边突然冒出一间矮土房子,土屋前一小片修整平坦的戈壁,和屋旁辽阔起伏的戈壁滩连在一

起。店里只一张桌子,不冷不热地说一句“你来了”,那语气像似认得你。你似乎也觉得认

识她,给每人倒一碗茶,那茶仿佛泡了一天

②喝几碗茶工夫,大盘鸡端上来了,那盘子占了大半个桌子,没人说一句话,嘴全忙着

啃鸡,太阳落山都不知道。小店里渐渐暗下来时,我们才抬起头来,谁学着女店主的腔,说

了句“你来了”

③我全忘了坐在一桌的人是谁,我们因什么事踏上了去阿勒泰的这趟旅行,只记得吃着

大盘鸡的瞬间,地平线清晰地勾勒出大地的边沿。那一刻,一顿荒远的晚饭就这样长久地留

在了回味里。多年后再走那条路,想再坐在那小店的窗口,吃着大盘鸡看荒野落日。想再听

那恍惚的一句“你来了",一直把天走黑,那土房子再找不见。

④在新疆,最方便在野外吃的还有手抓羊肉,做起来比大盘鸡还简单。一次我们中午约

在山谷里一户哈萨克牧民毡房吃煮羊肉。牧民说羊去后山吃草了,结果一去半天。到太阳西

斜,羊驮来了。我们看着主人宰羊,我们耐心地等。羊肉煮熟端上来时天已经黑了,堆成小

山的一盘肉里,仿佛已经煮入了牧民上山驮羊的时间、羊在山上吃草的时间、鹰在天空盘旋

的时间那一餐,我们一直吃到半夜,仿佛我们等了大半天的饥饿

⑤我的朋友刘湘晨说过他最难忘的一顿饭。那年他在塔什库尔干拍纪录片,要下山买摄

像机电池,站在村口等车,路上连个车影子都没有。就在这时,山坡上说说笑笑来了五个姑

娘,用石头垒起一个炉灶,放上铁锅,也不便过去问,就老老实实坐在路边等。等得快睡着

了,让过去吃饭。姑娘说,我们在村里看见你在这里等车,明天后天也不一定有车过来,我

们给你搭了帐篷,你住下慢慢等。

⑥我的朋友感激地吃完姑娘们做的清炖羊肉,正打算在帐篷里住下,远远看见一辆运货

的卡车开来。他多么不希望这辆车过来,他就一直住在路边的帐篷里,每天看着五个姑娘在

石头垒的炉灶上给他做饭,望着高原上的星星和月亮,做着美梦

⑦他可能是塔什库尔干最幸福的路人了。

⑧同样的幸福经历我也遇到过。

⑨那次我们驾车去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牛石头草原探路,那是一处远离县城的高山湿

地夏牧场,羊群踩出的道大坑小坑,一行人进到一户牧民毡房,男人放羊去了。我们给女主

人说,我们付钱。

⑩女主人热情地招呼我们上炕坐下,很麻利地铺上一块白色单子,把烤馔和小油饼放在

上面,让我们品尝。然后,女主人架着外面的炉子,肉被风吹干,再煮熟,还是干硬的,肉

里有风的悠长干燥,有草从青长到黄的香,有松枝烧柴的火气。一大盘子牛肉,细嚼慢咽地

全吃光了。

⑪临走时同行的朋友掏出五百元钱硬塞给阿妈。阿妈扭不过,就收下了。然后,她俏皮

地笑着

⑫新疆路边饭馆的常客多是跑长途的司机,进到大小饭馆里面,主人先倒一碗烫茶,竟

然免费给客人喝茶。

那几年我常坐在路边饭馆喝茶,道路坑坑洼洼,汽车远去后,像岁月一样,落在身上

头上,看着远去的汽车会莫名伤感,仿佛什么被带走了,让我变得空空荡荡,又满眼惆怅。

⑭多少年后我还喜欢在路边的小饭店吃饭,望着往来车辆,想找到年轻时的那份忧伤。

我二十多岁时,在尘土飞扬的路边,想望见四十岁、五十岁的自己,知道已走在人生的远路

上,此时回头,我在他远远的注视里,没有迷路

(有删改)

(1)②③两段的语言特点有所变化,请加以赏析。

(2)第④段和第⑩段画线句对于食物的描写具有共同特点,请加以赏析。

(3)分析⑤⑥⑦段在全文构思上的作用。

(4)联系全文,分析⑬g)段加点句所蕴含的丰富意蕴。

五、诗歌阅读(8分)

5.(5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江楼月①

唐元稹

嘉陵江岸驿楼中,江在楼前月在空。

月色满床兼满地,江声如鼓复如风。

诚知远近皆三五,但恐阴晴有异同。

万一帝乡还洁白,几人潜傍杏园东。

江楼月

唐白居易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注】①元稹以监察御史使东川,作《江楼月》寄给在长安的挚友白居易,白居易作同

题诗以赠答。

(1)下列对两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元诗写景视听结合,描绘了驿楼月景江声,意境开阔。

B.元诗语言浅近,直抒胸臆抒发了对白居易的思念之情。

C.白诗诗题、景物、情感与元诗相互应和,暗合“共语”。

D.白诗以“今朝”“方”表示迟寄之悔,倾诉思友深情。

(2)两首诗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结合诗句分析其异同。

六、文言文阅读(20分)

6.(20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东郭邹先生传

①先生字谦之,号东郭,姓邹氏。年二十一,文成王公移令庐陵,先生慕而谒之,主试

者知王公有精鉴,出诸隽卷,尊。王公阅及先生卷,曰:“此必邹某也。亡论文,其人品亦

冠天下者。”遂冠南宫。

②公时任闽,遂解官归。逾年,先生亦即疾归侍养。未几,宸濠反。先生闻变,率昆季

群从趋吉郡从义起兵。王公喜曰:“君臣师友,世宗登极,录旧臣。逾年,参订月余。既别,

王公怅然不已。门人问曰:“夫子何念谦之之深也?"王公曰:“曾子云’以能问不能,若无

若虚,犯而不校'

③会大礼议起,先生偕同官上疏,不报。甲申复疏,下诏狱,谪广德州判官。取道于越,

省王公,而后履任。先生未历吏事,而莅官临民务以诚心相感,器:奸摘伏,人称神明,而犹

尝自讼日:“如保赤子撤淫祠建书院延同门王心斋暨诸贤讲学兴礼风劝邻郡。志学风至今冠

江左,先生启之也。

④丁亥,先生升南京主客郎中。逾年,王公卒于师,请告归。过苏、常,访魏庄渠校诸

公,赴会稽,哭王公,聚同门讲学于天真书院。还里,会程文德徙为其邑令,佐之方田均赋

①,不避嫌怨。邑民至今赖之。

⑤乙巳,于富池讲学,申师训云:“圣门志学,而日用逾矩处乃安之,何以主善?必不

能安!自戒自惧,此是时时下学,时时上达,准四海,俟百圣,只是一矩。”

⑥耿生曰:“邹公非以为名也,致其独知,不欲负所学以负吾君也。”

节选自《耿定向集》(有删改)

【注】①【方田均赋】宋代改革田赋制度的税法名。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省王公,而后履任

②发奸摘伏

(2)结合文意,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①出诸隽卷平帮

A.削减

B.选取

C.判断

D.删除

②先生亦即疾归侍养

A.延续

B.假托

C.招致

D.承认

(3)第③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撤淫祠建书院延同门王心斋暨诸贤讲学兴礼风劝邻郡。

(4)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还里,会程文德徙为其邑令,佐之方田均赋

(5)文中多处写到王公,对塑造邹公形象有何作用,请加以分析。

(6)文末耿生对邹公进行了评价,请结合前文内容加以评析。

七、文言文阅读(10分)

7.(10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乔公亭记

徐铉

①同安城北有双溪禅院焉,皖水经其南,求塘出其左。前瞻城邑,则万井^连;却眺平

陆,倒影于清流;巨木轮困,故植之者茂遂;其气清粹,乔公之旧居也。虽年世屡迁,而风

流不泯。故有方外之士,耽若深严;水濒最胜,前吏部郎中钟君某,字某,来游此溪。顾赡

徘徊,有怀创造。审曲面势,经之营之。院主僧自新,允符夙契,即日而裁,既幽既闲。凭

轩俯眄,尽濠梁之乐,忘汉阴之机。川原之景象咸归,卉木之光华一变。每冠盖萃止,吟啸

发其和,琴棋助其适幅望,飘若神仙。署日乔公之亭,志古也。

②噫!士君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未若进退以道,行有余力,与人同乐之为

懿也。是郡也,有汝南周公以为守,有颍川钟君以为佐,岁比顺成。旁郡行再雪之礼,而我

盛选胜之会,而我赋考室之诗。播之氓颂,其无愧乎!余向自禁掖①,再从放逐,故人胥会,

山水穷游。良辰美景,有一于此,宜其识之。立石刊文

【注】①【禁掖】泛指宫廷。

(1)对本文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钟君筹谋改建乔公亭是为了表现政通人和的气象。

B.改建后仍旧沿用乔公亭之名是为了纪念古代先人。

C.作者贬谪之身而写游亭之乐表达独善其身的理想。

D.文章句式重在整散参差变化,便于抒发不同情感。

(2)第①段中三处“瞻”字,各有意蕴,结合内容加以辨析。

(3)第①段中的“叙”能否为第②段画线句的“理”提供支撑?请加以分析。

八、写作(70分)

8.(70分)有人说,在前行的路上,地图的作用优于指南针。对此你是否认同?请写一篇

文章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024年上海市松江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默写(5分)

1.(5分)按要求填空。

(1)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2)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贾谊《过秦论》)

(3)《兰亭集序》中,王羲之否定生死等同、生命短长同一的句子为“固知一死生为

虚诞,齐彭痂为妄作

【解答】故答案为:

(1)挟飞仙以遨游赤壁赋(重点字:遨)

(2)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重点字:何)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殛为妄作(重点字:殛)

二、语言文字应用(5分)

2.(3分)(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以上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B

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一位古代文学专家作了交流发言。他说:“二十世纪的古代文学

研究在作家身世、诗文流派、文体演变、艺术风格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①古代文学专业应加强对文学心灵世界的深入研究

②但这些研究属于文学表层

③因而古代文学研究的意义过多粘著在文学外在物

④忽略了“文学是人类心灵的图像”这一层意义

⑤影响了文学研究潜存的无限广阔的精神世界的探索

A.②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①

C.①②⑤④③

D.①②③⑤④

(2)根据以上发言,下面论文可能未被收入这次研讨会论文集的一项是C

A.《20世纪古代文学研究方向探索》

B.《论古代文学研究的突破与创新》

C.《古代文学在网络时代的新境遇》

D.《古典文学中人文精神范式研究》

【解答】(1)作家身世、诗文流派、艺术风格等方面属于“文学表层”“文学外在物”,

排除CD;

③④⑤是说二十世纪的古代文学研究的不足之处,最后引出自己的观点①,排除A。

故选B。

(2)A.通过这位古代文学专家的交流发言可知,二十世纪的古代文学出现了新的研究方

向;

B.发言中提出二十世纪的古代文学研究在作家身世、诗文流派、艺术风格等方面取得了

辉煌的成就,这也是古代文学研究的突破和创新;

C.文学与“网络时代”的关联,并不涉及文学的内在研究与外在研究的讨论;

D.这位专家提出古代文学专业应加强对文学心灵世界的深入研究,也就是人文精神范式

研究。

故选C。

答案:

(1)B

(2)C

三、现代文阅读(16分)

3.(16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①改编是一种典型的互文性现象,互文性理论关注和强调的是。根据该理论,

“舞剧互文”是在舞剧研究中,作为主文本的舞剧与其他多种形式的艺术文本建立的对话关

系。并且,它的关注重心并非传统意义上作品和作者的关系,而是通过与原著对话,从被重

复的表述中分析舞剧文本和原著文本的关系。舞剧对文学作品改编不仅是艺术形式、艺术语

言的转化,更多涉及编导对原著阐释的深层次问题。

②从审美范畴来看,《红楼梦》在结构庞大的叙事背后展示的是一种悲剧的意蕴。原著

《好了歌》及《好了歌注》中坡足道人的“好就是了,了就是好”不仅是对红楼人物的注解,

这种空白与舞蹈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舞蹈的身体语言的多义性及长于抒情的另类表义性使其

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特征,而舞蹈独有的空白则是影视戏曲等艺术形式所不具备的。

同时,这也构成了它与其他文化交流的前提。

③改编类作品的互文性研究中,舞剧被视为“主文本”,原著作为它的“互文本”

④互文性研究的前提是“同”,但是其价值却是对同中之异的探求,互文性的价值正在

于文本之间的异质性和对话。舞剧对原著的改编大抵可分为“忠于原著”和“借题发挥”两

条径渭分明的路径,或是如“比”以物喻志,或是如“兴”文已尽而意有余。哈德罗•布鲁

姆认为互文性更侧重于强调两个文本创作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文本诠释原则上不可能

只被局限为作者意图的东西,或同时代如何理解他的东西。文本不是作者主观性的表现。相

反,文本只是诠释者同文本对话中进入真实的存在面对原著文本,改编绝非''复印机”式的

复制,实际上,新的意义必然会在这一过程中发生,而这也是互文性的过程。红楼舞剧与小

说原著的互文性关系可从三种类型来分析。

⑤第一种是忠于原著情节的再现式互涉。忠于原著改编要形神兼备,“形”是指改编作

品的框架结构、重要情节、中心内容、主要人物诸层面与原著基本一致,在主题上没有根本

的变化

⑥红楼舞剧与原著互涉对话的第二种是“离形得似”式的“得意忘言”。庄子言“荃者

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在

这类作品中,“言”的目的在“意。但“言”本身并非“意”。编导的创作目的不是再现原

著的内容情节,其目的在于诠释原著的深层意蕴,既然言不能尽意

⑦第三种互文性关系是借红楼之事以浇胸中之块垒的随意赋形。对原著情节进行颠覆,

而这种颠覆背后是编导在充分把握原著后自我视角的表达。作品是编导表达自我的载体,而

原著中的人物被抽象为符号。

材料二:

民族舞剧《红楼梦》打破常规叙事手法,将章回体小说特色融入剧中,其中不乏一些如

“元春省亲”“黛玉葬花”等著名的红楼故事,是对原著灵魂沟通的结果。这两幕充分展现

了青春的盛放与凋零,是用现代审美方式对经典的成功演绎。

【团圆】宝玉在想象中看到十一金钗一起出现在自己眼前。宝玉回头看着这些姐妹,以

为一切如旧。而在重重帷幕和珠帘后的阴影里,是宝钗孤独的身影

【花葬】十二钗披散长发,身着纯色长裙,手执各自的代表花朵登场,十二钗跳起现代

舞,她们围绕形如墓碑的椅子不断攀爬、翻滚,一切又归于静默,十二钗渐次离去

材料三:

观众甲:“团圆”以大团圆乌托邦式想象颠覆了现实,严重违背了《红楼梦》小说主旨,

视觉的美消解了深层悲剧美。

观众乙:“花葬”一幕,以椅背象征墓碑,有一种时空上的割裂感。且“花葬”十二钗

的现代舞体现了女性的抗争

(1)在材料一第①段中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2)能够依据材料一内容作出的一项推断是D

A.舞剧是对文学原著赋予新意义的另类阐释。

B.改编即在小说原著的空白处加以舞动画面。

C.舞剧与小说原著的差异越大,改编越成功。

D.对小说原著的认识体验是改编创新的基础。

(3)依据材料一,以下最适合改编为舞剧的文体为B

A.报告文学

B.诗化小说

C.话剧

D.文学评论

(4)对材料一第④和第⑥段画线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B

A.引用哈罗德•布鲁姆的话,阐释改编作品不必要忠实于原著。

B.如果删去哈罗德•布鲁姆的话,本段就缺失了一个重要理由。

C.庄子的话,从三个方面论证了“言”本身并非“意”。

D.庄子的话,是证明“言”和“意”关系的必要条件。

(5)对于民族舞剧《红楼梦》中的【团圆】【花葬】两幕,观众接受度不一。借助材料

一和你对《红楼梦》的理解,从材料三中选择一位观众的发言进行评析。

【解答】(1)根据下文内容,指出“舞剧互文”是作为主文本的舞剧与其他多种形式的

艺术文本建立的对话关系,分析舞剧文本和原著文本的关系,本空所填语句为本段的总

领句,故填写“不同形式与原著文本之间的对话性”。

(2)A.“赋予新意义的另类阐释”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一段“舞剧对文学作品改编不仅

是艺术形式,更多涉及编导对原著阐释的深层次问题”可知,并不是进行赋予另类阐释。

B.“在小说原著的空白处加以舞动画面”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二段“这种空白与舞蹈有

着异曲同工之处”可知。

C.“与小说原著的差异越大,改编越成功”错误,文中并没有说哪一种改编更成功。

D.正确。根据材料一第七段“对原著情节进行颠覆。作品是编导表达自我的载体,充分

把握原著才能进行更好地改编创新颠覆。

故选D。

(3)材料一主要论述《红楼梦》舞剧改编,从审美范畴、与小说原著的互文性的三种类

型来分析,具有悲剧意蕴,能更好地与其它文化进行交流。

B.诗化小说在体裁和情感意蕴上,与之更具有相似性。

ACD选项中的报告文学、话剧,与小说有一定差距。

故选B。

(4)第四段引用哈罗德•布鲁姆的话,意在论述改编诠释文本重在诠释者同文本对话。

并引出下文论述,并产生新的意义。

A.“阐释改编作品不必要忠实于原著”错误,与本段内容不符。

B.正确。

C.“从三个方面”错误。第六段引用庄子的话、得兔忘蹄的比喻,即“言”与“意”的

关系。

D.“必要条件”错误。应为充分条件。

故选B。

(5)答题时,需要理解材料三观众的评价、乙都对“团圆”“花葬”提出了质疑,消解

了作品的悲剧美。

可以反对观众的观点。根据材料一“互文性研究的前提是‘同‘,互文性的价值正在于文

本之间的异质性和对话”可知,原著中大观园中的女子是“千红一窟,而舞剧却作了大

团圆处理,在差异中体现作品的主旨。

可以同意观众的观点。根据材料一“舞剧对原著的改编大抵可分为‘忠于原著‘和‘借

题发挥’两条泾渭分明的路径”可知,既可以忠实原著。但材料一同时又提出“对原著

情节进行颠覆,即要能够充分把握原著。根据材料二“民族舞剧”这一概念,表现该民

族的文化特色和精神风貌。“团圆”中以大观园中众女子的团圆为结局,使结局不再具有

悲剧美。

如果选择“花葬”,亦可以通过以上理论及原著中十二位女子最终只能在命运的枷锁中黯

然凋零的故事进行分析。

答案:

(1)不同形式与原著文本之间的对话性

(2)D

(3)B

(4)B

(5)示例一:观众甲,我不同意你的观点,视觉美消解悲剧美。舞剧改编可以对原著进

行诠释,虽然原著并没有这样的情节。

示例二:观众甲,你认为“团圆”一幕背了《红楼梦》的小说主旨是有道理的,不同艺

术形式的改编可对原著诠释。但根据材料二来看。而《红楼梦》中结局为宝玉不知所终,

因此。说明编者没有很好地理解原著,且削弱了批判现实的力量。

四、现代文阅读(16分)

4.(16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远路上的新疆饭

刘亮程

①有一年,我们开车去阿勒泰,从天山脚下的乌鲁木齐出发,往天边隐约的阿尔泰山行

进。到了黄昏,车里人饥肠辘辘,就像挂在天边永远吃不到嘴的圆馔。这时,荒无人烟的路

边突然冒出一间矮土房子,土屋前一小片修整平坦的戈壁,和屋旁辽阔起伏的戈壁滩连在一

起。店里只一张桌子,不冷不热地说一句“你来了”,那语气像似认得你。你似乎也觉得认

识她,给每人倒一碗茶,那茶仿佛泡了一天

②喝几碗茶工夫,大盘鸡端上来了,那盘子占了大半个桌子,没人说一句话,嘴全忙着

啃鸡,太阳落山都不知道。小店里渐渐暗下来时,我们才抬起头来,谁学着女店主的腔,说

了句“你来了”

③我全忘了坐在一桌的人是谁,我们因什么事踏上了去阿勒泰的这趟旅行,只记得吃着

大盘鸡的瞬间,地平线清晰地勾勒出大地的边沿。那一刻,一顿荒远的晚饭就这样长久地留

在了回味里。多年后再走那条路,想再坐在那小店的窗口,吃着大盘鸡看荒野落日。想再听

那恍惚的一句“你来了",一直把天走黑,那土房子再找不见。

④在新疆,最方便在野外吃的还有手抓羊肉,做起来比大盘鸡还简单。一次我们中午约

在山谷里一户哈萨克牧民毡房吃煮羊肉。牧民说羊去后山吃草了,结果一去半天。到太阳西

斜,羊驮来了。我们看着主人宰羊,我们耐心地等。羊肉煮熟端上来时天已经黑了,堆成小

山的一盘肉里,仿佛已经煮入了牧民上山驮羊的时间、羊在山上吃草的时间、鹰在天空盘旋

的时间那一餐,我们一直吃到半夜,仿佛我们等了大半天的饥饿

⑤我的朋友刘湘晨说过他最难忘的一顿饭。那年他在塔什库尔干拍纪录片,要下山买摄

像机电池,站在村口等车,路上连个车影子都没有。就在这时,山坡上说说笑笑来了五个姑

娘,用石头垒起一个炉灶,放上铁锅,也不便过去问,就老老实实坐在路边等。等得快睡着

了,让过去吃饭。姑娘说,我们在村里看见你在这里等车,明天后天也不一定有车过来,我

们给你搭了帐篷,你住下慢慢等。

⑥我的朋友感激地吃完姑娘们做的清炖羊肉,正打算在帐篷里住下,远远看见一辆运货

的卡车开来。他多么不希望这辆车过来,他就一直住在路边的帐篷里,每天看着五个姑娘在

石头垒的炉灶上给他做饭,望着高原上的星星和月亮,做着美梦

⑦他可能是塔什库尔干最幸福的路人了。

⑧同样的幸福经历我也遇到过。

⑨那次我们驾车去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牛石头草原探路,那是一处远离县城的高山湿

地夏牧场,羊群踩出的道大坑小坑,一行人进到一户牧民毡房,男人放羊去了。我们给女主

人说,我们付钱。

⑩女主人热情地招呼我们上炕坐下,很麻利地铺上一块白色单子,把烤馔和小油饼放在

上面,让我们品尝。然后,女主人架着外面的炉子,肉被风吹干,再煮熟,还是干硬的,肉

里有风的悠长干燥,有草从青长到黄的香,有松枝烧柴的火气。一大盘子牛肉,细嚼慢咽地

全吃光了。

⑪带走时同行的朋友掏出五百元钱硬塞给阿妈。阿妈扭不过,就收下了。然后,她俏皮

地笑着

⑫新疆路边饭馆的常客多是跑长途的司机,进到大小饭馆里面,主人先倒一碗烫茶,竟

然免费给客人喝茶。

哪几年我常坐在路边饭馆喝茶,道路坑坑洼洼,汽车远去后,像岁月一样,落在身上

头上,看着远去的汽车会莫名伤感,仿佛什么被带走了,让我变得空空荡荡,又满眼惆怅。

鳗少年后我还喜欢在路边的小饭店吃饭,望着往来车辆,想找到年轻时的那份忧伤。

我二十多岁时,在尘土飞扬的路边,想望见四十岁、五十岁的自己,知道已走在人生的远路

上,此时回头,我在他远远的注视里,没有迷路

(有删改)

(1)②③两段的语言特点有所变化,请加以赏析。

(2)第④段和第⑩段画线句对于食物的描写具有共同特点,请加以赏析。

(3)分析⑤⑥⑦段在全文构思上的作用。

(4)联系全文,分析⑬g)段加点句所蕴含的丰富意蕴。

【解答】(1)第②段,由“四双筷子齐刷刷伸过去,嘴全忙着啃鸡,太阳落山都不知道”

可知,多用短句,“没人说一句话”“太阳落山都不知道”表现了当时吃大盘鸡的专注;

第③段,由“窗外荒天野地里的彤红晚霞,吃着大盘鸡看荒野落日”可知,节奏舒缓,

作者着重描绘记忆中的美好印象,有意把时间磨到黄昏,吃着大盘鸡看荒野落日,沿路

经过一个又一个路边饭店,那土房子再找不见”可知,再也找不到当年吃大盘鸡的情景

和感觉的失落。

总之,这两段语言风格从简练质朴的变化为优美舒缓并饱含深情,使当时的情景进入到

一种审美的情境中。

(2)①综合视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对食物进行描写,“草从青长到黄的香”运用

嗅觉描写,“还是干硬的”运用触觉描写。

②由第④段中“牧民上山驮羊的时间、羊在山上吃草的时间,以及我们饥饿等待的时间”,

有草从青长到黄的香,有松枝烧柴的火气”分析,通过时间感受,作者吃出如此感觉和

诗意的大盘鸡。

(3)这三段内容是插入段,写了作者的朋友刘湘晨的最难忘的一顿饭。作者朋友在新疆

的这次吃饭经历。

先分析内容上的作用。新疆姑娘主动为陌生的过路人清炖羊肉,在人生远路上留下幸福

的回味,使主题“远路”及“新疆饭”的内涵更充实更普遍。

再分析结构上的作用。结合下文“同样的幸福经历我也遇到过"可知,途径一处远离县

城的高山湿地夏牧场、小油饼和风干牛肉的幸福经历,这三段起到了引起下文的作用。

(4)两段文字都是写自己望着往来车辆的情景,但是作者两次忧伤内涵不同。

第⑬段,作者说“扬起的尘土缓缓落下来,落在身上头上,看着远去的汽车会莫名伤感,

让我变得空空荡荡,该段侧重抒发那时年轻的自己不知道将来会在远路上走到哪里的伤

感和迷茫、风干牛肉饭的事情、淳朴,这让作者这个远路人充满幸福感。

第⑭段,作者说“望着往来车辆,“那份忧伤”是指作者年轻时的那段经历。作者在这两

段中都写到了想找到那份“忧伤”,表现作者对于自己人生远路的思索。

答案:

(1)①第②段语言简练质朴,多用短句(简单的词语)、专注;

②第③段语言优美,节奏舒缓,着重描绘记忆中的美好印象以及再找不见的失落。

③语言风格的变化把文章内容在时空上拉开了鲜明的距离,使当时的情景进入到一种审

美的情境中。

(2)①综合视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对食物进行描写;

②并且不局囿于所写食物,而是通过对其他的事物的描摹(如通过时间感受,充满诗意。

(3)①这三段写了我朋友的经历,新疆姑娘的清炖羊肉使他成了最幸福的路人;

②生动表现了新疆人民非同一般的淳朴热情,在人生远路上留下幸福的回味;

③自然引出下文写自己的幸福经历。

④这个片段对于全文写我自己的亲身经历也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使主题“远路”及“新

疆饭”的内涵更充实更普遍。

(4)①同样是望着往来车辆,⑬段写莫名伤感,不知道将来会在远路上走到哪里,是指

六十岁的自己。两次对于伤感情绪的描摹,表现作者对于自己人生远路的思索。

②从全文看,远路上的新疆人民真诚淳朴、温暖使远路充满幸福,没有走失。

五、诗歌阅读(8分)

5.(5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江楼月①

唐元稹

嘉陵江岸驿楼中,江在楼前月在空。

月色满床兼满地,江声如鼓复如风。

诚知远近皆三五,但恐阴晴有异同。

万一帝乡还洁白,几人潜傍杏园东。

江楼月

唐白居易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注】①元稹以监察御史使东川,作《江楼月》寄给在长安的挚友白居易,白居易作同

题诗以赠答。

(1)下列对两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

A.元诗写景视听结合,描绘了驿楼月景江声,意境开阔。

B.元诗语言浅近,直抒胸臆抒发了对白居易的思念之情。

C.白诗诗题、景物、情感与元诗相互应和,暗合“共语”。

D.白诗以“今朝”“方”表示迟寄之悔,倾诉思友深情。

(2)两首诗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结合诗句分析其异同。

【解答】(1)B.“直抒胸臆抒发了对白居易的思念之情”错,借月亮表对白居易的思念

之情。

故选:Bo

(2)①元诗首联意为:我在嘉陵江岸的驿楼中,江水在楼前流过。

颔联,意为:月光照射进来。窗外的江水声,又■会儿如刮风,确实知道不管远近,但

又恐怕彼此的阴晴有所不同,万一咱们帝乡天上的月亮还是洁白的,你们又会是几人去

潜傍在杏园的东边,由眼前驿楼月色满床实景,虚景结情。

②白诗首联,意为:诗人和友人一个在嘉陵江岸,虽是遥望同一个月亮。是实写。颔联

意为,我们分居遥远的两地不知道对方是阴是晴,也正是我在池畔思念元稹的时候,虚

写,实写,写出了我和元稹心心相映。这种虚实结合手法,拓展了诗歌意境。尾联意为:

今天共同思念才生懊悔之意。暗写思念时间之长。

纵观两位诗人的大作,都是由眼前的明月江楼月色联想到对方,一种相思。

不同之处在于虚实处理不同:元诗由眼前驿楼月色满床实景,联想长安月色皎洁画面,

寄寓怀友之情,虚中有实,恰好友人池畔望君。

答案:

(1)B

(2)相同的是两首诗都运用了虚实结合手法,由江楼月色联想到对方时空画面。元诗由

眼前驿楼月色满床实景,此为虚景,寄寓怀友之深情,婉转富有余味、虚景相映,与友

人池畔望君画面交叠;实中有虚,画面富有层次。

译文:

江楼月

唐白居易

嘉陵江和曲江的江水曲曲折折。在一起的种种往事仍记忆犹新,无从知晓彼此的消息,

我也正伫立在池畔想着你,早知有这份情谊真应该早点寄诗。

赏析:

江楼月

唐白居易

诗的前半是“追忆旧事”。“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之夜,最能逗引离人幽思:月儿这

样圆满,一个在嘉陵江岸;虽是一般明月,见月伤别,涌上诗人心头,两地阴晴远不知;以

“潜”表深思的神态,思绪万千,嘉陵江岸与曲江池畔相距很远,这样的诗句将离情别绪说

得十分动人。第一联里?“明月”,诗人却担心着连这点联系也难于存在。诗的后半则是写

诗人处于“新境”。“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表现出白居易和元稹推心置腹的情谊,言懊

恼之意,就该早寄诗抒怀。“今朝共语方同悔以“今朝”“方”表示悔寄诗之迟,“共语”

和“同悔”又表示出双方思念的情思是一样的深沉,虽是白居易写给元稹的,别具一格,主

要是情与景的高度融合,实际上景已寓于情中,而且产生联想,会联想到江楼,这较之实写

景色更丰富。

六、文言文阅读(20分)

6.(20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东郭邹先生传

①先生字谦之,号东郭,姓邹氏。年二十一,文成王公移令庐陵,先生慕而谒之,主试

者知王公有精鉴,出诸隽卷啾载。王公阅及先生卷,曰:“此必邹某也。亡论文,其人品亦

冠天下者。”遂冠南宫。

②公时任闽,遂解官归。逾年,先生亦可疾归侍养。未几,宸濠反。先生闻变,率昆季

群从趋吉郡从义起兵。王公喜曰:“君臣师友,世宗登极,录旧臣。逾年,参订月余。既别,

王公怅然不已。门人问曰:“夫子何念谦之之深也?"王公日:“曾子云’以能问不能,若无

若虚,犯而不校’

③会大礼议起,先生偕同官上疏,不报。甲申复疏,下诏狱,谪广德州判官。取道于越,

省王公,而后履任。先生未历吏事,而莅官临民务以诚心相感,方奸摘伏,人称神明,而犹

尝自讼日:“如保赤子撤淫祠建书院延同门王心斋暨诸贤讲学兴礼风劝邻郡。志学风至今冠

江左,先生启之也。

④丁亥,先生升南京主客郎中。逾年,王公卒于师,请告归。过苏、常,访魏庄渠校诸

公,赴会稽,哭王公,聚同门讲学于天真书院。还里,会程文德徙为其邑令人之方田均赋

①,不避嫌怨。邑民至今赖之。

⑤乙巳,于富池讲学,申师训云:“圣门志学,而日用逾矩处乃安之,何以主善?必不

能安!自戒自惧,此是时时下学,时时上达,准四海,俟百圣,只是一矩。”

⑥耿生曰:“邹公非以为名也,致其独知,不欲负所学以负吾君也。”

节选自《耿定向集》(有删改)

【注】①【方田均赋】宋代改革田赋制度的税法名。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省王公,而后履任拜访

②发奸摘伏揭露

(2)结合文意,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①出诸隽卷/朗C

A.削减

B.选取

C.判断

D.删除

②先生亦即疾归侍养B

A.延续

B.假托

C.招致

D.承认

(3)第③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撤淫祠建书院延同门王心斋暨诸贤讲学兴礼风劝邻郡。

(4)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还里,会程文德徙为其邑令,佐之方田均赋

(5)文中多处写到王公,对塑造邹公形象有何作用,请加以分析。

(6)文末耿生对邹公进行了评价,请结合前文内容加以评析。

【解答】(1)①句意:拜访王文成公,然后再去上任。

②句意:揭露隐蔽的坏人坏事。

(1)①C.取裁:判断。句意:拿出那些优秀的试卷来让王文成公来判断(确定名次)。

故选C。

②B.引:假托。句意:先生也假托有病回到家乡侍候奉养双亲。

故选B。

(3)句意:裁撤不在官方祀典规定中的祭祀与寺庙宗祠建立书院,请同门王心斋以及各

位贤士讲学使礼仪兴盛、劝勉邻郡的百姓,故在其后断开,故在其后断开,是宾语。故

断句为:撤淫祠/建书院/延同门王心斋暨诸贤讲学兴礼/风劝邻郡。

(4)“里”,家乡,正赶上,帮助,猜疑。译文:回到家乡,先生用方田均赋的政策帮助

他处理县务、怨恨。

(5)①根据“亡论文,其人品亦冠天下者”可知,从侧面表现邹公品格的高尚,以多问

寡,犯而不校',王公对他离去之后的深切怀念。

(6)“先生未历吏事,而莅官临民务以诚心相感,人称神明,未能也,以诚心对待百姓,

还自责没能做到保护百姓;“还里,佐之方田均赋。邑民至今赖之”回到家乡、怨恨,使

百姓从中获益。

答案:

(1)①拜访;②揭露

(2)①C;②B

(3)撤淫祠/建书院/延同门王心斋暨诸贤讲学兴礼/风劝邻郡。

(4)回到家乡,正赶上程文德调任做先生家乡那个县的县令,不回避他人的猜疑。县里

的百姓到现在还依赖着这条政策。

(5)①通过王公对他人品的推崇,从侧面表现邹公品格的高尚。

②通过王公对他离去之后的深切怀念,从侧面表现邹公学问的渊博。

(6)邹公在被贬为广德州判官期间,以诚心对待百姓,还自责没能做到保护百姓;回到

家乡、怨恨,使百姓从中获益、没有辜负皇帝的表现。

参考译文:

①先生字谦之,号东郭。二十一岁那年。在这件事之前,先生仰慕王文成公,先生一见

到王文成公就受到王文成公的赞许,王文成公以吏部主事的身份选拔校录考生,拿出那

些优秀的试卷来让王文成公来判断(确定名次),说:“这一份试卷一定是邹某人的,他

的人品也是天下第一了。

②王文成公当时在福建任职,不久就放弃官职回到家乡,先生也假托有病回到家乡侍候

奉养双亲,宁王朱宸濠叛乱,就带领着自己的一群兄弟赶到吉郡趋就正义发动义军,就

体现在这个举动中啊,明世宗登上皇位。过了一年。到越地去拜访王文成公。两人分别

后。门人问他说:“您为什么如此深地怀念邹谦之啊,知识渊博的人却向知识浅薄的人请

教,满腹知识却像空虚无所有,谦之已经非常接近曾子所说的这类人了。”

③正赶上“大礼议”这件事情发生,先生和与他一起的官员向皇帝上疏。在甲申再次上

疏,将先生下了诏狱。先生选择经过越地前去上任,然后再去上任,却在上任后亲自处

理百姓事务用诚心来感化百姓,百姓称他非常神明,我没能做到啊,请同门王心斋以及

各位贤士讲学,用委婉含蓄的方式进行开导。人们立志求学的风尚到现在在江南还排名

第一。

④丁亥年,先生升任南京主客郎中一职,王心斋先生死在老师任上。辛卯年。经过苏州,

拜访魏庄知名学校的各位老师。这年秋天,祭拜王文成公,聚集同门在天真书院讲学,

正赶上程文德调任做先生家乡那个县的县令,不回避他人的猜疑。县里的百姓到现在还

依赖着这条政策。

⑤乙巳年,在富池讲学,是表明不逾越法度的学问,但每天所用的东西超越了法度的规

定却安之若素?一定不会让自己安心,遵守帝王的命令并且顺应帝王的法则,时时上达,

身为天下百姓的榜样,合乎道德标准合乎法令制度。”

⑥耿生说:“邹先生不是依靠他的讲学出名的,剖析他的内心深处。”

七、文言文阅读(10分)

7.(10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乔公亭记

徐铉

①同安城北有双溪禅院焉,皖水经其南,求塘出其左。前暗城邑,则万井舞连;却眺平

陆,倒影于清流;巨木轮困,故植之者茂遂;其气清粹,乔公之旧居也。虽年世屡迁,而风

流不泯。故有方外之士,耽若深严;水濒最胜,前吏部郎中钟君某,字某,来游此溪。顾暗

徘徊,有怀创造。审曲面势,经之营之。院主僧自新,允符夙契,即日而裁,既幽既闲。凭

轩俯眄,尽濠梁之乐,忘汉阴之机。川原之景象咸归,卉木之光华一变。每冠盖萃止,吟啸

发其和,琴棋助其适噂望,飘若神仙。署曰乔公之亭,志古也。

②噫!士君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