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练习题汇编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低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

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藤,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

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

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

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

开仓赈济,或阻之,燮目:“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②之。”即发

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①谴:谴责,责备。②任:承担,责任。

i.下列语句中对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活:救助。使活

B.室无贿赂,案无留牍牍:书信

C.值岁荒,人相食值:遇到

D.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去:离开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树林阴翳,鸣声上下上有谴,我任之

B.太守向而宾客从之微斯人,吾谁与向

C.醒能述以文者以画竹、兰为长

D.燮开仓赈济,或阻之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3.下面对两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欧阳修与滁人畅游山水,酒酣而醉,此乐是为山水之乐而醉,更为能与民同乐而醉。

B.郑板桥因担心上级拒绝,没有经过申报就开仓赈济灾民,最终遭到了撤职处分。

C.郑板桥不仅为官洁廉,勤政爱民,敢于担当,而且富有艺术才华,喜与文人雅士交游。

D.欧阳修和郑板桥担任官职,都能情系百姓,造福一方,因而都收到了老百姓的爱戴。

4.翻译下列句子。

(1)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2)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腹乎?

第1页共31页

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段直,字正卿,泽州晋城人,至元十一年,河北、河东、山东盗贼充斥,直聚其乡党族属,

结垒自保,世祖命大将略地晋城,直以其众归之,幕府承制①,署直潞州元帅府右监军。其后论

功行赏,分土世守,命直佩金符,为泽州长官。

泽民多避兵未还者,直命籍②其田庐于亲戚邻人之户,且约目:“俟③业主至,当析而归

之o”逃民闻之多来还者命归其田庐如约民得安业。素无产者,则出粟赈之;为他郡所俘掠

者,出财购④之;以兵死而暴露者,收而瘗⑤之。

未几,泽为乐土。

(节选自《元史•段直传》)

【注释】①幕府承制:衙门得到延续。②籍:登记。③俟:等。④购:赎。⑤瘗:埋葬。

5.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翥无产者,则出粟赈之(素:白色的丝)

B.为他郡所俘掠者,出财购之(为:被)

C.以兵死而暴露者(以:因为)

D.耒丸,泽为乐土(未几:不久)

6.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逃民闻之/多来还者命/归其田庐/如约民得安业

B.逃民闻之/多来还者/命归其田庐如约/民得安业

C.逃民闻之多/来还者/命归其田庐/如约民得安业

D.逃民闻之多/来还者命归/其田庐如约/民得安业

7.下列关于段直造福泽州百姓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聚集众人拒贼自保。

B.论功行赏,分土地给百姓。

C.保护百姓田屋等财产,使百姓安居乐业。

D.赈济无产业者,赎回被俘者,安葬在战乱中曝尸荒野者。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泽民多避兵未还者,直命籍其田庐于亲戚邻人之户。

(2)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乙】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

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第2页共31页

【丙】

庆历末,富文忠公①镇青州,会河决商胡②,北方大水,流民全③入京东。公劝所抚八州之

民出粟以助赈给,因坊村择寺庙及公私空舍,又因山崖为窟室,以处流离。择寓居官无职事

者,各给以俸,即民所赘聚④,籍而受券,以时给之。明年夏,大稔⑤。计其道里,资遣还业。

八州之间所活者,无虑⑥五十余万人。仁宗嘉之,拜公礼部侍郎,公日:“恤灾赈乏,臣之职

也。”卒辞不受。

【注释】①富文忠公:北宋名相富弼。②商胡:地名。③全:并;一齐。④即民所赘聚:让他

们到流民聚集的地方去。⑤大稔:大丰收。⑥无虑:大约。

9.【甲】诗的作者是o

1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属予作文以记之()(2)卒辞不受()

11.对【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计算方圆百里的道路,出资修路让他们回去从事本业。

B.计算灾民回家的路程,出资修路让他们回去从事本业。

C.计算方圆百里的道路,资助路费让他们回去从事本业。

D.计算灾民回家的路程,资助路费让他们回去从事本业。

12.为【丙】文“籍而受券”中“籍”的注释选择最合适的一项是()

A.通“藉”,凭借B.书籍,书册C.登记入册D.籍贯

13.【甲】诗和【丙】文都写到百姓的不幸遭遇。【甲】诗"老翁逾墙走”的原因是

“",【丙】文"流民全入京东”是因为“”。

14.【乙】文“,”两句反映了滕子京的政绩。【丙】文富弼解决灾民食

宿的具体措施是:(1);(2)(用现代汉语回答)。以

上表现出两位官员忠于职守、的人物特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

刃,毂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目:“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日:“将军令

日:'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

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日:“将军约,军中不得驱

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目:“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

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选自《周亚夫军细柳)》

(乙)

第3页共31页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日:“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

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①,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目:“我见相

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

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目:“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

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

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日:“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日:“不若也。”相如日:“夫

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莺,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

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吾两虎斗之,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

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②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日:“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

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选自《史记》有删改)

(注)①贱人:地位卑贱的人。②因:通过。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改容式车()

(2)于是舍人揖与谏曰(_____)

(3)子相与欢(_____)

16.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B.公考视廉将军孰与秦王马之千里者

C.且庸人尚羞之耳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D.况于将相乎苟全性命于乱世

17.下列六个句子分为四组,全部表现蔺相如“不欲与廉颇争列”的一组是()

①我见相如,必辱之②相如每朝时,常称病③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④以先国家之急而后

私仇也⑤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⑥相如闻,不肯与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①⑤⑥

18.请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3处)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19.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2)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第4页共31页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董邦达,字孚存,富阳寒土也。厄科场,滞京师,寓武林会馆。资尽,馆人迫之,徙于逆

旅,质衣装以给。无何装尽,逆旅主人逐,窘无所之。有刘媪者奇其才,谓必不长贫贱,痛之

家;属勤业以待再试。邦达日夜磨砥,期得第自振,且酬媪德。

榜发,仍落第,恚甚,踝蹬①街市,倚一高门痴立。启门者见之,呵问,告以下第生,其人

大喜,要入款语,出红笺倩书谢柬。既而留食,谓董日:“某,侍郎司阍②仆也;君适所书,

大为主称赏,肯留此代笔否?小有薄奉,以资君旅。”邦达方失路,欣然诺之。自是一切书

犊,皆看董拟草,其文辞往往当意。侍郎益信任仆,有密事,召仆至内室拟稿;仆惶窘良久,

乃以实告。侍郎大骇,急逢邦达至厅,具衣冠见之,且谢日:“使高才久辱奴辈,某之罪

也。”因请为记室,相得甚欢;俄为之纳妇。邦达每念其恩,益自刻厉。逾年,举于乡;又四

年,及进士第。

先初,邦达赴举京阙,其父为贷廿金以附侍讲某公北行。公曰:“董君寒士,何须盘缠,北

士气寒,汝衣甚凉薄,即以备御冬可也。”翌日启程,则凉薄如昔。诘之,目:“家本无资,

曩金亦看之戚友者。寒士宜寒骨,颇堪霜雪,不愿以予故,增父累也。”

K注》①踝躅:往来徘徊。②司阍:守门。

20.与“乃以实告”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质衣装以给

B.不愿自予故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D.皆以美于徐公

2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木定桶的一项是()

A.宿之家馆:旅馆

B.皆写董拟草与:给

C.急隹邦达至厅延:邀请

D.曩金亦根之戚友者假:借

22.翻译下列句子。

(1)君适所书,大为主称赏。

(2)使高才久辱奴辈,某之罪也。

23.文中的董邦达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概括。

第5页共31页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小题。

①连处士,应山人也。以一布衣终于家,而应山之人至今思之。其长老教其子弟,所以孝友、

恭谨、礼让而温仁,必以处士为法,目:“为人如连公足矣。”其矜寡、孤独、凶荒、饥僮之人皆

日:“自连公亡,使吾无所告依而生,以为恨。”鸣呼!处士居应山,非有政令恩威以亲其人,而能

使人如此,其所谓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者欤!

②自其祖光裕尝为应山令,后为磁、郢二州推官,卒而返葬应山,遂家焉。处士父以疾废于家,

处士供养左右十余年,因不复仕进。父卒,家故多资,悉散以蜩①乡里,而教其二子以学,目:“此

吾资也。”岁饥,出谷万斛以累,而市谷之价卒不能增,及旁近县之民皆赖之。人有贫而窃其牛

者,官捕之甚急,以牛自归。处士为之愧谢曰:“烦尔送牛。”厚遗以遣之。

③处土有弟居云梦,往省之,得疾而卒,以其柩归应山。应山之人去县数十里迎哭,争负其柩以

还,过县市,市人皆哭,为之罢市三日,目:“当为连公行丧。”

24.解释下列加着重号字的意思。

⑴使吾无所告依而生,以为根

(2)以牛自后

(3)厚通以遣之

⑷争责其柩以还

25.下列句中加着重号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以一布衣终于家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而能使人如此人不知而不愠

C.处士父以疾废于家策之不以其道

D.当为连公行丧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6.翻译下面句子。

⑴其所谓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者欤!

(2)得疾而卒,以其柩归应山。

27.文章第②段记述了连处士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从中看出“连处士”是一个怎样的人?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亮答日:“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

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君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看不可图

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

所以咨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寒,沃野千里,天府之士,高祖因乏以成帝业。刘璋暗

弱,张鲁在北,民最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

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

第6页共31页

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

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诸葛亮传》节选)

(乙)

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

荆州,躬耕宇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

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

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省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

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亮助备又

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帝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

(《隆中对》节选)

28.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2)此殆天所以盍将军()

(3)时人舁焉()

(4)身使孙权()

2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信义著于四海躬耕于野

B.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亮少有逸群之才

C.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国险而民附

D.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以亮有殊量

30.把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2)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31.[甲]文中诸葛亮全面地分析了当时全国的形势,认为刘备在内政和外交方面应遵循的方针

是什么?从[乙]文看“跨有荆益”的方针是怎样实现的?

(甲)

景春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日:“是焉将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

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

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富贵不能淫》)

(乙)

第7页共31页

李善字次孙,南阳人也,本同县李元苍头①也。建武中疫疾,元家相继死没,唯孤儿续始生

数旬,而费财千万。诸奴婢私共计议,欲谋杀续,分其财产。善深伤②李氏而力不能制,乃潜负

续逃去。隐山阳瑕丘界中,亲自哺养。推燥居湿,备尝艰勤。续虽在孩抱,奉之不异长君,有

事辄长跪请白,然后行之。闾里感其行,皆相率修义。续年十岁,善与归本县,修理旧业。告

奴婢于长吏,悉收杀之。时钟离意为瑕丘令,上书荐善行状。光武诏拜善及续并为太子舍人。

善从京师之官,道经清阳,过李元冢。未至一里,乃脱朝服,持锄去草。及拜墓,哭泣甚

悲,身自炊橐®,执鼎俎以修祭祀。垂泣日:“君夫人,善在此。”尽哀数日乃去。迁九江太

守,未至,道病卒。

(选自《后汉书•列传•独行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苍头:奴仆。②伤:伤怀,为之伤心。③囊(cuan):指烧火做饭。

32.请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公孙衍、张仪岂不决大丈夫哉诚:

(2)必敬必强戒:

(3)与民由之由:

(4)有事琬长跪请白辄:

(5)闾里麻其行感:

33.请你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2)告奴婢于长吏,悉收杀之。

34.(甲)文重在说理,(乙)文重在,都采用了的手法。

35.按照孟子的观点,李善符合大丈夫的标准吗?请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管仲日:“吾始困时,尝与鲍叔牙贾①,分财利多自与,鲍叔牙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

尝为鲍叔牙谋事而更穷困,鲍叔牙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

牙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牙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

败,召忽②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牙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

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①贾(gti):做买卖。②召(shao)忽:齐人,与管仲一起事奉公子纠,公子纠被杀后召

忽也自杀。

3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吾尝三仕三血逐于君(2)吾尝三战三定

37.结合选文分析,鲍叔是一个怎样的人?

第8页共31页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

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地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思未尝

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①,周门人方之游夏②。

少仕蜀,为郎。薮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

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陈情表》。

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

(节选自《晋书》)

(注释)①谯周:人名。②游夏:指孔子的学生子游和子夏,他们在文学上很有造诣。

3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本定福的一项是()

A.父早亡(死亡)

B.5弓自抚养(亲自)

C.有喉则讲学忘疲(悠闲、从容)

D.薮使吴(多次)

39.请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

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

40.结合选文,说说皇帝“乃停召”李密的原因。

41.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田叔者,赵隆城人也。赵王张敖以为郎中①。

汉七年,高祖过赵,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礼恭甚,高祖箕踞②骂之。是时赵相赵午等数十

人皆怒,谓赵王日:“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赵王啮指出血,目:“先人

失国,微陛下,臣等当虫出③。公等奈何言是!”于是贯高等日:“王长者,不倍德。”卒私相与

谋弑上。会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于是赵午等皆自杀,唯贯高就系。汉下诏

书:“赵有敢随王者罪三族。”唯孟舒、田叔等十余人赭衣④自髡钳⑤,称王家奴。贯高事明白,

赵王敖得出,废为宣平侯,乃进言田叔等十余人。上尽召见,尽拜为郡守、诸侯相。叔为汉中

守十余年。

孝文帝既立,召田叔问之曰:“公知天下长者乎?”叔日:“故云中守盂舒,长者也。”是时

盂舒坐⑥虏入塞盗劫,云中尤甚,免。上日:"先帝置孟舒云中十余年矣孟舒不能坚守无故士卒

战死者数百人。长者固杀人乎?公何以言孟舒为长者也?”叔叩头对日:“汉与楚相距,士卒罢敝

®o匈奴来为边害,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言战,士争临城死战,如子为父,弟为兄,以故死者

数百人。盂舒岂故驱之战哉!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于是复召舒以为云中守。

(选自《史记•田叔列传》,有改动)

(注释)①郎中:官名。②箕踞:指傲慢的坐姿。③虫出:指死不得葬。④赭衣:穿上囚徒的

衣服。⑤髡钳:剃光头发,用铁圈系颈。⑥坐:因为。⑦罢敝:疲惫。

【小题5]

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限2处)

第9页共31页

先帝置孟舒云中十余年矣孟舒不能坚守无故士卒战死者数百人

【小题6]

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士争临城死战②有亭翼然信于泉上者

B.①如子为父,弟为兄②士卒多为用者

C.①襟陛下,臣等当虫出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D.①盂舒岂故驱之战哉②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小题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

(2)长者固杀人乎?公何以言孟舒为长者也?

【小题8]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高祖经过赵国,赵王对待高祖毕恭毕敬,但是高祖却傲慢无礼。

B.赵王张敖因感激高祖的恩德,所以极力反对手下人谋反,但贯高等人认为赵王没有作为大王

的德行操守。

C.孝文帝用人非常谨慎,能听取别人的意见,通过田叔证实了孟舒确为长者后,又任命他为云

中太守。

D.因为孟舒体恤下情,爱护士卒,士卒对他也是忠心耿耿,所以田叔认为孟舒是忠厚长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相如既

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以赞①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景帝不好

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薪之,

因病免,客游梁。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著子虚之赋。

居久之,蜀人杨得意为狗监②,侍武帝。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

哉!”得意日:“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相如目:“有是。然此

乃诸侯之事,未定观也。请为天子游猎赋,赋成奏之。”上许,令尚书给笔札。相如以“子

虚”,虚言也,为楚称;“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无是公”者,无是人也。

以此明天子之义。故空藉此三人为辞,以施天子诸侯之苑囿®。其卒章归之于节俭,因以讽谏。

奏之天子,天子大说。

相如口吃而善著书。常有消渴疾。与卓氏婚,饶于财。其进仕宦,未尝肯与公卿国家之事,

称病间居,不慕官爵。

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天子日:“司马相如病甚,可往从悉取其书;若不然,后失之

矣。”使所思往,而相如已死,家无书。问其妻,对日:“长卿固未尝有书也。时时著书,人

第10页共31页

又取去,即空居。长卿去死时,为卷书一,日有使者来求书,奏之。无他书。“其遗札书言封

禅事,奏所思。思奏其书,天子异之。

(选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有删改)

注:①赞:资财。②狗监:汉代内官名,主管皇帝的猎犬。③苑囿(y6u):古代畜养禽兽供帝

王玩乐的园林。

4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相如见而说之说:说服

B.未足观也足:值得

C.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推:推演

D.其逋札书言封禅事遗:留下

4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宽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

(2)长卿未死时,为卷书一,曰有使者来求书,奏之。

44.选文是如何刻画司马相如的文学才华的?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养浩,字希盂,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①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

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及选授堂邑县尹,罢旧盗之朔望参者②,目:“彼皆

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

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

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选自《元史》有删改)

(注释)①楮(chti)币:纸币。②罢旧盗之朔望参者: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

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③目:名词作动词,看待。

4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有遗楮币于途者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读书不辍辍耕之垄上

C.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其中往来种作

D.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治臣之罪

46.张养浩“有行义”表现在多个方面:遇人遗币,追而还之,可见其;昼则默

诵,夜则窃读,可见其勤苦好学;罢旧盗之“朔望参”,令其自新,可见其;暴党

杀人,尽置诸法,可见其……故而,百姓为其立碑颂德,感念良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第11页共31页

郭泰字林宗,太原介休人。少孤养母。年二十,为县小吏,喟然叹曰:“大丈夫焉能处斗筲

①之役!”乃言于母,欲就师问,母对之日:“无资奈何?”泰日:“无用资为!”遂辞母言

行,至成皋屈伯彦精庐。并日而食,衣不盖形,人不堪其忧,泰不改其乐。三年之后,博通坟

籍②。

泰性明知人,好奖训士类,周游郡国。尝止陈国,童子魏昭求入其房,供给洒扫。泰日:

“年少当精义书,曷务求近我乎?”昭日:“盖闻经师易遇,人师难道,故欲以素丝之质,附

近朱蓝③耳。”泰美其言,听与共止,遂安而善之。叔达客居太原,未有知名。叔达曾至市买甑

④,荷甑堕地,径去不顾。时适遇泰,泰异而问之:“甑破可惜,何以不顾?"叔达目:“甑以

破矣,视之何益?”泰与之言,知其德性,劝使读书。游学十年,知名当世。泰尝止陈留学

宫,学生左原犯事斥逐。泰其酒食劳原于路侧,谓之曰:“且遵伯玉、颜子渊犹有过,谁能无

乎?慎勿恚恨,责躬而已。”或曰:“何为礼慰,j、八?”泰曰:“吾惧其致害,故训之。”

(节选自《后汉纪》卷二十三)

[注]①斗筲(shao):比喻气量狭小或才识短浅。②坟籍:古代典籍。③朱蓝:纯正之色。

④甑(zeng):煮饭用的陶器。

4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上文“经师易遇”可推断,“人师难遭”中“遭”的意思也是“遇到”。

B.“遂友而善之”中“友”意为“友爱”,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中“友”意思不同。

C.“泰具酒食”与“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中的“具”都是“备办、置办”的意思。

D.“大丈夫”指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小人”指人格卑鄙或见识短浅的人。

4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大丈夫焉能处斗筲之役虽我之死,有子存盗(《列子・愚公移山》)

B.遂辞母而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C.曷为求近我乎不足为外人道也(陶渊明《桃花源记》)

D.甑以破矣,视之何益固以怪之矣(《史记•陈涉世家》)

49.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不堪其忧,泰不改其乐。

(2)叔达曾至市买甑,荷甑堕地,径去不顾。

50.孔子在《论语》中说:“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对于犯了大错的人,郭泰是怎么

做的?请简要分析。

第12页共31页

参考答案

【答案】1.B2.D3.B4.(1)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林,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

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2)这都什么时候了,要是向上申报,辗转往复,百姓怎能活命?

【解析】1.本题考查字词的翻译。

B.句意:为官清廉,不受贿赂,兢兢业业,案件处理得很快,没有积压。牍:公文、案卷。

故选B»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上面/名词,上司;

B.动词,回/动词,归依,一道;

C.介词,用/介词,凭借;

D.都是代词,有的人。

故选D»

3.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B.结合乙文“若辗转申报,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