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湖南省娄底市高三模拟
一、单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冠状病毒是单股正链RNA病毒,其RNA可直接起mRNA作用翻译成蛋白质。研究冠状
病毒的增殖过程发现:宿主细胞骨架在病毒与宿主互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细胞骨架作为宿
主细胞固有结构,病毒从入侵开始便利用错综复杂的细胞骨架到达复制位点,通过破坏或诱
导细胞骨架的重排,完成复制和组装并释放子代病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冠状病毒跟噬菌体一样,只有遗传物质在合成子代病毒中发挥作用
B.细胞骨架主要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能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
C.细胞骨架与病毒的相互作用可为抗病毒药物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D.宿主细胞最终通过细胞凋亡释放子代冠状病毒
(答案』D
K祥解U病毒由一种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或仅由蛋白质构成(如阮病
毒)。病毒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于没有实现新陈代谢所必需的基本
系统,所以病毒自身不能复制。过程:吸附、进入、复制、装配、释放子代病毒。
【详析】A、冠状病毒是RNA病毒,噬菌体是DNA病毒,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只有遗传
物质才能注入细胞,因此只有遗传物质在合成子代病毒中发挥作用,A正确;
B、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细胞骨架,细胞骨架主要是由
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能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B正确;
C、细胞骨架与病毒的相互作用可为抗病毒药物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C正确;
D、据题意可知,冠状病毒入侵宿主细胞后,通过破坏或诱导细胞骨架的重排,完成复制和
组装并释放子代病毒,不属于细胞凋亡,D错误。
故选D。
2.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及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盐酸在“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的作用不相同
②经健那绿染液处理的活细胞其线粒体呈蓝绿色
③用澳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不能鉴定乳酸菌细胞呼吸的产物
④以人的成熟红细胞为观察材料可以诊断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⑤调查血友病的遗传方式,可在学校内对同学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②④⑤
1答案》B
(祥解力1、盐酸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中的作用相
同,都是对组织进行解离,使细胞分散开来。
2、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3、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可使澳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根据石灰水
混浊程度或澳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C02的产生情
况。
4、橙色的重铝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在酸性条件下,变
成灰绿色。
【详析】①盐酸在“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的作用都是解
离细胞,作用相同,①错误;
②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线粒体呈现蓝绿色,②正确;
③乳酸菌细胞呼吸没有CCh,用澳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不能鉴定乳酸菌细胞呼吸的产物,③正
确;
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呈镰刀型,所以用人的成熟红细胞为观察材料可以诊断镰
刀型细胞贫血症,④正确;
⑤调查血友病的遗传方式,应该在患者家系当中调查,⑤错误。
综上所述②③④正确,B正确。
故选B。
3.SREBP蛋白裂解激活蛋白(S蛋白)可协助SREBP前体从内质网转运到高尔基体。该前
体在高尔基体中经酶切后,产生具有转录调节活性的N端结构域,随后转运到细胞核,激
活下游胆固醇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白桦醋醇能特异性结合S蛋白并抑制其活化。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A.S蛋白活化后,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B.S蛋白可促进胆固醇合成酶在细胞核内的合成
C.白桦醋醇可减少N端结构域的产生,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
D.SREBP前体从内质网转运到高尔基体需要消耗代谢产生的能量
K答案工B
(祥解X1.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数目、种类、排列顺序,肽链的盘曲、折叠方
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有关。
2.蛋白质的功能具有多样性:结构蛋白(如血红蛋白)、催化功能(如蛋白质类的酶)、运输
功能(如载体蛋白)、调节功能(如胰岛素)、免疫功能(如抗体)等。
【详析】A、蛋白质的功能取决于其空间结构,S蛋白活化后,功能发生改变,则空间结构
发生改变,A正确;
B、S蛋白可以促进胆固醇合成酶的合成,但胆固醇合成酶是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B错误;
C、白桦酯醇通过抑制S蛋白活性,可以减少N端结构域的产生,使胆固醇合成途径相关的
基因不能表达,从而降低血液胆固醇含量,C正确;
D、SREBP前体从内质网转运到高尔基体通过囊泡运输,该过程消耗能量,D正确。
故选B。
4.促甲状腺激素(TSH)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结合,通过信号转导引起甲状腺细
胞碘钠转运体(NIS)基因表达,从而介导甲状腺细胞摄取碘合成甲状腺激素。研究发现,
大鼠低碘营养4周后,其TSHR基因表达水平高于适宜碘浓度组,而NIS基因的表达水平
与适宜碘浓度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低碘8周后,TSHR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适宜碘浓度组,
同时,NIS基因的表达水平也明显减少。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长期碘摄入不足,机体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
B.低碘4周,NIS表达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因可能是TSH和TSHR结合增加调控的结果
C.低碘8周,TSHR基因与NIS基因表达同步减少说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D.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碘缺乏对TSHR基因和NIS基因表达的影响
[答案》A
(祥解力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促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有负反馈作用,当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而减少甲
状腺激素的分泌。
【详析】A、根据题意“低碘8周后,TSHR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适宜碘浓度组”,而促甲
状腺激素受体(TSHR)能与促甲状腺激素结合,引起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由于TSHR
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因此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减少,故长期碘摄入不足,不会
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A错误;
B、根据题意“促甲状腺激素(TSH)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结合,通过信号转导引
起甲状腺细胞碘钠转运体(NIS)基因表达“,大鼠低碘营养4周后,其TSHR基因表达水
平高于适宜碘浓度组,因此低碘4周,NIS表达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因可能是TSH和TSHR
结合增加调控的结果,B正确;
C、低碘条件下,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通过负反馈调节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
腺激素(TSH)分泌增加,促甲状腺激素(TSH)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结合,可
促进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理论上TSHR基因表达应该增加,以适应和增多的促甲状腺
激素(TSH)结合。而实际低碘8周,TSHR基因与NIS基因表达同步减少,这说明内环境
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C正确;
D、本实验的自变量为碘缺乏,检测的指标是TSHR基因和NIS基因表达情况,因此本实验
的目的是研究碘缺乏对TSHR基因和NIS基因表达的影响,D正确。
故选A„
5.“肿瘤免疫逃逸”是指肿瘤细胞通过多种机制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从而得以在
体内生存并增殖的现象。如某些肿瘤细胞表面有PD-L1蛋白,PD-L1蛋白与T细胞膜上的
PD-1受体结合后,能诱导T细胞过早地进入自我凋亡程序,从而使肿瘤细胞逃过T细胞的
攻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有()
A.在癌细胞的形成过程中,正常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导致蛋白质发生改变
B.PD-L1蛋白的存在降低了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
C.PD-L1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可能导致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功能降低
D.研发与PD-L1蛋白结合的抗体,有助于肿瘤的防治
(答案》A
(祥解》体液免疫:一些病原体可以和B细胞接触,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
一些病原体被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
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
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繁殖快,并分泌细胞因子;
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
细胞,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抗体可以随体
液在全身循环并与这种病原体结合;抗体与病原体的结合可以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
胞的黏附。
1细胞免疫: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变
化的信号;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细胞因
子能加速这一过程;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它们可以识别并接触、裂解
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靶细胞裂解、死亡后,病原体暴露出来,抗体可以与之结合;
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
【详析】A、癌细胞的形成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A错误;
B、PD-L1蛋白的存在能使肿瘤细胞逃过T细胞的攻击,故PD-L1蛋白的存在降低了机体免
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B正确;
C.PD-L1蛋白与T细胞膜上的PD-1受体结合后,能诱导T细胞过早地进入自我凋亡程序,
而T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也参与体液免疫,因此T细胞大量死亡会导致体液免疫和细胞免
疫的功能降低,C正确;
D、PD-L1蛋白与T细胞膜上的PD-1受体结合后,能使肿瘤细胞逃过T细胞的攻击,因此
研发与PD-L1蛋白结合的抗体可阻止PD-L1蛋白与T细胞膜上的PD-1受体结合,使T细
胞能识别癌细胞,有助于肿瘤的防治,D正确。
故选A„
6.某研究小组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动物肝脏临时装片,得到如图所示图像(仅显示部分)。下
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视野中还可以观察到染色体、纺锤体和中心体
B.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粒均排列在赤道板位置
C.该时期之后,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受纺锤丝牵引分别移向两极
D,统计多个视野中的细胞,会发现处于此时期的细胞数少于间期细胞数
k答案』C
[祥解》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为分裂期做物质准备。
【详析】A、肝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图中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位置,所以该细胞处于
有丝分裂中期,视野中可以观察到染色体、纺锤体和中心体,A正确;
B、图中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位置,所以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B正确;
C、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C错误;
D、分裂期的时间短于分裂间期,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时间更短,所以统计多个视野
中的细胞,会发现处于此时期的细胞数少于间期细胞数,D正确;
故选C。
7.2021年,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下图所示的人造淀粉合成代谢路线(ASAP),在高密度
氢能的作用下,成功将CO2和H2转化为淀粉。ASAP由11个核心反应组成,依赖许多不同
生物来源的工程重组酶。科学家表示,按照目前的技术参数,在不考虑能量输入的情况下,
1立方米生物反应器的年淀粉产量,理论上相当于种植1/3公顷玉米的淀粉年产量。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器的能量输入需要人工提供高能氢和ATP
B.人工合成淀粉同样需要CO2的固定和C5的再生,最终将C6合成淀粉
C.ASAP代谢路线有助于减少农药、化肥等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D.大量工程重组酶的制备是该项技术走向工业化可能面临的难题
K答案UB
[祥解》该反应器模光合作用,将CO2和H2转化为淀粉需要人工供酶和能量,同样需要
CO2的固定,C3的还原。
【详析】A、该反应器需要高能氢以及ATP还原C3,故该反应器的能量输入需要人工提供
高能氢和ATP,A正确;
B、人工合成淀粉同样需要CCh的固定,但不需要C5的再生,B错误;
C、由题意知,ASAP代谢路线有助于减少农药、化肥等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C正确;
D、该反应器需要酶,大量工程重组酶的制备是该项技术走向工业化最可能面临的难题,D
正确。
故选B。
8.生活在同一地区的不同物种,它们的生态位总是有一定的差别。下图是运用食物资源利
用曲线来表示不同物种生态位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食物种类食物种类食物种类
(a)(b)(c)
两个物种的食物资源利用曲线(仿Mackenzie,1999)
A.生态位的差别是由于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的作用下而形成的
B.生态位就是指物种在群落中所处的空间及占用资源的情况
C.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a)、(c)的生态位关系可能向(b)进化
D.生态位的形成是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的结果
[答案』B
[[祥解》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
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生态位又称生态龛。表示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生存所必需的生境最
小阈值。
【详析】A、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会使不同物种或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对资源的利用出现
差异,导致生态位的差别,A正确;
B、生态位是指一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情况以
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B错误;
C、a图两曲线生态位大部分重叠,竞争激烈,通过缩小生态位(生态位的分离)减少竞争,进
而向b类型进化。c图两曲线之间仍有一些食物资源未被利用,在种内斗争的作用下,两个
物种必然扩大生态位,进而必然会有食物种类的重叠,向b类型进化,C正确;
D、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相互适应)会导致生态位
的形成,D正确。
故选B。
9.基因印记是因亲本来源不同而导致等位基因表达差异的一种遗传现象,DNA甲基化是基
因印记的重要方式之一、印记是在配子发生和个体发育过程中获得的,在下一代配子形成时
重建。1GF-2是某小鼠正常发育必需的一种蛋白质,缺乏1GF-2时小鼠表现为个体矮小,位
于常染色体上的A基因能编码IGF-2,a基因无此功能。基因的启动子被甲基化时不能表达,
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雄鼠雌鼠
雄配子中印记重建雌配子中印记重建
B.基因型AA的小鼠可正常发育
C.基因型AA与aa个体杂交,正反交结果不同
D.基因型Aa与Aa个体杂交,Fi表现为正常:矮小=3:1
K答案XD
K祥解男据图分析可知,雄配子中印记重建去甲基化,雌配子中印记重建甲基化。设甲基
化分别用A,、a,表示。功能型A和无功能型a,即显性有功能(生长正常),隐性无功能(生
长缺陷)。
【详析】A、据图可知,A/a基因甲基化印记重建后在雌雄个体中分别呈现甲基化和未甲基
化,故甲基化印记重建可能受性激素的影响,A正确;
B、位于常染色体上的A基因能编码IGF-2,而1GF-2是某小鼠正常发育必需的一种蛋白质,
故基因型AA的小鼠可正常发育,B正确;
C、据图可知,雄配子中印记重建甲基化,雌配子中印记重建去甲基化,则基因型AA(6)
与aa(辛)若为正交,则子代均为AT,反交为AA(辛)与aa(6),子代均为Ab,结果不
同,C正确;
D、亲代雌鼠基因型为Aa,产生配子为甲基化A,:甲基化a,=1:1,雄鼠基因型为Aa,产
生的配子为未甲基化A:未甲基化a=l:1,由于被甲基化的基因不能表达,所以子代小鼠
基因型及比例为AA(生长正常鼠):Aa,(生长正常鼠,):A'a(生长缺陷鼠):aa,(生长缺
陷鼠)=1:1:1:1,即子代小鼠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生长正常鼠:生长缺陷鼠=1:1,D错
误。
故选D。
10.竞争和协同是普遍存在于生物个体或种群之间的两种表现。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和水
平上,竞争进化的结果有利于生物形态、生理特征及生活方式等适应策略的进化;协同进化
能够使生物以最小的代价或成本实现自身在自然界的存在与繁殖O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物种间的协同进化是通过种间竞争、互利共生等来实现的
B.与竞争进化相比,协同进化更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C.捕食者与被捕食者间进行的“军备竞赛”对被捕食者的存在有害无利
D.竞争关系通过改变种群的出生率和存活率,最终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
[答案XC
[祥解X1、协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
和发展,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2、现代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
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
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详析】A、协同进化发生在不同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因此,物种间的协
同进化是通过种间竞争、原始合作、互利共生等种间关系来实现的,A正确;
B、协同进化能够使生物以最小的代价或成本实现自身在自然界的存在与繁殖,因此,协同
进化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铸造了生物的多样性,也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有序性,
而具有竞争关系的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其竞争的结果通常是相互抑制,有时也表现为
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与竞争进化相比,协同进化更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
的多样性和稳定性,B正确;
C、“军备竞赛”式的竞争结果是捕食者的攻击器官更发达,而被捕食者的防卫器官更发达,
因此,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来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C错误;
D、竞争关系通过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进而改变种群的出生率和存活率,最终影响种群密
度的变化,D正确。
故选C。
11.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于1964年率先提出通过培育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
雄性不育恢复系的三系法途径来培育杂交水稻。雄性不育是指植物不能产生花粉的现象,S
为细胞质不育基因,N为细胞质可育基因,R为细胞核可育基因,r为细胞核不育基因,R
对r完全显性。基因型为S(rr)的个体表现为雄性不育,即只有在细胞质不育基因S和核
基因r同时存在时才能表现为雄性不育,其余均表现正常。下列有关叙述,母送的是()
A.S(rr)xS(RR),Fi表现为雄性可育,说明S(RR)具有恢复雄性不育的能力,叫做雄
性不育恢复系
B.S(rr)xN(rr),Fi表现为雄性不育,说明N(rr)具有保持不育性稳定传递的能力,叫
做雄性不育保持系
C.在S(Rr)自交后代中能选育出雄性不育系和雄性不育恢复系,不能选出雄性不育保持
系
D.在N(Rr)自交后代中能选育出雄性不育系和雄性不育保持系,不能选出雄性不育恢复
系
[答案XD
[祥解》1、分析题干信息可知:雄性的育性由细胞核基因和细胞质基因共同控制,基因型
包括:N(RR)、N(Rr),N(rr)、S(RR)、S(Rr),S(rr)。其中R和N为可育基因,r
和S为不育基因;只要存在可育基因,就表现为可育,只有当核、质中均为不育基因时才
表现为不育。故只有S(rr)表现雄性不育,其它均为可育。
2、细胞质基因的遗传表现为母系遗传,细胞核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详析】A、S(rr)xS(RR),Fi表现为雄性可育,使不育的S(rr)子代S(Rr)可育,
说明S(RR)具有恢复雄性不育的能力,叫做雄性不育恢复系,A正确;
B、S(rr)xN(rr),Fi表现为雄性不育,使不育的亲本S(rr)子代照样为S(rr),保持不
育特性,说明N(rr)具有保持不育性稳定传递的能力,叫做雄性不育保持系,B正确;
C、在S(Rr)自交后代中能选育出雄性不育系S(rr)和雄性不育恢复系S(RR),不能选
出雄性不育保持系N(rr),C正确;
D、在N(Rr)自交后代中不能选育出雄性不育系S(rr)和雄性不育保持系N(rr),也不
能选出雄性不育恢复系S(RR),D错误。
故选D。
12.娄底市某中学为宣传正确佩戴口罩可降低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风险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
中将牛肉膏蛋白腺培养基置于距正确佩戴口罩的实验者口部前方50cm处,然后对着培养基
讲话1min或咳嗽2次,再进行微生物培养和观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中牛肉膏蛋白豚应为固体培养基,并进行严格灭菌
B.实验者对培养基进行处理后,放入20。。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2d
C.实验中还应设置不戴口罩直接讲话或咳嗽进行实验对照
D.培养结束后可根据菌落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初步区分不同种的微生物
(答案』B
1祥解》各种培养基的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提供碳元素的物质)、氮源(提
供氮元素的物质)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
培养基: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详析】A、实验中牛肉膏蛋白陈培养基应为固体培养基,为了防止其他微生物的干扰,
应进行严格灭菌处理,A正确;
B、分析题意可知,本实验是为了确定正确佩戴口罩可降低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风险,而人体
的体温约为37°C,因此应设置与人体体温基本相同的温度,即在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l~2d,B错误;
C、为宣传正确佩戴口罩可降低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风险,本实验的实验组为佩戴口罩对着培
养基讲话1min或咳嗽2次,实验中还应该设置不戴口罩直接讲话或咳嗽进行实验对照,C
正确;
D、不同微生物的菌落具有其特殊的特征,在实验培养结束后,可根据菌落的形状、大小、
色泽等特征初步区分不同种的微生物,D正确。
故选B。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
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
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1894年,科学家提出了“锁钥”学说,认为酶具有与底物相结合的互补结构。1958年,又
有科学家提出“诱导契合”学说,认为在与底物结合之前,酶的空间结构不完全与底物互补,
在底物的作用下,可诱导酶出现与底物相结合的互补空间结构,继而完成酶促反应。为验证
上述两种学说,科研人员利用枯草杆菌蛋白酶(S酶)进行研究。该酶可催化两种结构不同
的底物CTH和CU,且与两者结合的催化中心位置相同。进行的四组实验的结果如图所示,
图中SCTH表示催化CTH反应后的S酶,S3表示催化CU反应后的S酶。下列说法错误的
有()
反/
应
产.32I
物
相1
对O
量
A.S酶既可催化CTH反应,又可催化CU反应,说明S酶没有专一性
B.S酶的活性可以用反应产物的相对含量来表示
C.该实验结果更加支持“诱导契合”学说
D.为进一步探究SCTH不能催化CU水解的原因是SCTH失去活性,还是出现空间结构的固化,
可以用SCTH催化CTH反应
[答案』AB
(祥解I酶的专一性是指酶对所作用的底物有严格的选择性。一种酶仅能作用于一种物质,
或一类分子结构相似的物质,促其进行一定的化学反应,产生一定的反应产物,这种选择性
作用称为酶的专一性。
【详析】A、由图知S酶既可以催化CTH又可以催化CU发生反应,说明S酶的空间结构
可以再不同底物的诱导下发生相应改变,并不能说明S酶没有专一性,A错误;
B、酶活性可以用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反应物的消耗量或产物的生成量来表示,根据曲线④的
变化趋势可推知,S酶的活性不能用某些反应产物的相对含量表示,B错误;
C、由实验可知,S酶可催化两种结构不同的底物CTH和CU,明S酶的空间结构可以再不
同底物的诱导下发生相应改变,适应与不同底物的结合,该实验结果更加支持“诱导契合”
学说,C正确;
D、反应物④SCTH不能催化CU水解,原因可能是SCTH失去活性,或者出现空间结构固化。
用SCTH催化CTH反应检测反应产物的生成量,如果SCTH能催化CU水解,那么酶没有失活,
即出现空间结构的固化;如果SCTH不能催化CU水解,则SCTH失活,所以可以用可以用SCTH
催化CTH反应,D正确。
故选ABo
14.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在低氧感应方面做出贡献的科学家。细胞适应氧气供
应变化的分子机制是:当细胞缺氧时,缺氧诱导因子(HIF-la)与芳香煌受体核转位蛋白
(ARNT)结合,调节基因的表达生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一种促进红细胞生成的蛋白
质激素);当氧气充足时,HIF-la羟基化后被蛋白酶降解,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
叙述正确的是()
A.氧气供应不足时,HIF-la进入细胞核使EPO合成和分泌增加
B.通过抑制脯氨酰羟化酶活性,可增加EPO合成和分泌
C.HIF-la与ARNT结合到DNA上,催化EPO基因转录
D.进入高海拔地区,机体会增加红细胞数量来适应环境变化
(答案》ABD
K祥解工当细胞缺氧时,HIF-la与ARNT结合,通过调节基因表达促进EPO的生成,使
红细胞数量增加,以运输更多氧气;当氧气充足时,HIF-la羟基化后被蛋白酶降解。
【详析】A、由图可知,氧气供应不足时,HIF-la可进入细胞核,调节基因的表达,使
EPO合成和分泌增加,A正确;
B、由题意可知,脯氨酰羟化酶可催化HIF-la羟基化使其降解,抑制脯氨酰羟化酶的活性
可抑制HIF-la的降解,从而增加EPO的合成和分泌,B正确;
C、由题干可知HIF-la与ARNT结合到DNA上对基因的表达有调节作用,并非催化作用,
C错误;
D、高海拔地区氧气稀薄,细胞缺氧,HIF-la与ARNT结合,生成更多EPO,促进红细胞
生成,D正确。
故选ABD。
15.外显率是指一定环境条件下,群体中某一显性基因控制个体表现出相应表现型的百分率
(例如:MM基因型群体中出现20%的隐性个体,则M基因的外显率为80%)。已知果蝇
小眼和正常眼、翻翅和正常翅分别由基因A、a和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且均不位
于Y染色体上,不存在基因致死效应,但某显性基因的外显率小于1。下图是关于果蝇眼型
和翅型的相关实验研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P纯合正常翅小眼早x纯合翻翅小眼白
耳翻翅小眼宇正常翅小眼&翻翅正常眼早正常翅正常眼&
3:3:2:2
A.果蝇的小眼对正常眼为显性,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从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可推测控制眼型的A基因的外显率为60%
C.让Fi中翻翅与正常翅果蝇自由交配,子代中正常翅雌果蝇所占比例为1/3
D.让Fi中小眼和小眼果蝇自由交配,子代中有小眼和正常眼,且比例为3:2
K答案XABD
(祥解』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且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说明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泳
组合定律。某显性基因的外显率小于1,根据杂交结果可推出,A基因的外显率小于1,且
杂交组合雌性为AAXbXb,雄性为AAXBYo
【详析】A、根据基因型分析,果蝇的小眼对正常眼为显性,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
体上,A正确;
B、根据杂交结果,小眼(显性)比例为60%,眼型的A基因的外显率为60%,B正确;
C、让Fi中翻翅(XBXb)与正常翅(XbY)果蝇自由交配,子代中正常翅雌果蝇(XbXb)
的概率为l/2xl/2=l/4,C错误;
D、让Fi中小眼(AA)和小眼(AA)果蝇自由交配,子代全为AA,外显率为60%,其中
表现为小眼的为60%,表现为正常眼的为40%,即比例为3:2,D正确。
故选ABDo
16.为探索X因子在脱落酸(ABA)调节过程中的作用,研究人员以拟南芥为材料,研究
野生型和突变型(缺乏X因子)在不同浓度ABA的培养基中的萌发率(如图所示),同时
检测发现每组中两者体内的ABA水平无显著差异。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1S
萌
8o萌
发
8o发80
率
4o率60
即40M
(%)2o
O
A.ABA对突变体种子的萌发过程无影响
B.ABA对拟南芥的种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
C.X因子可能抑制ABA在拟南芥植株内的合成
D.X因子可能影响ABA对拟南芥基因组表达的调节作用
K答案》BD
k祥解力对照组为最左边的图,中间的图和右边的图是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可知,无论
是野生型还是突变型,施加ABA使种子的萌发率下降,即ABA会抑制种子的萌发,且ABA
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
【详析】A、据图中实验结果显示,ABA使种子萌发率下降,即ABA可以延长野生型和
突变体植株的萌发时间,A错误;
B、由分析可知ABA会抑制拟南芥种子的萌发,B正确;
C、根据题干“检测发现每组中两者体内的ABA水平无显著差异”,再结合两组的区别在于
有无X因子,说明X因子对ABA在拟南芥植株内的合成没有影响,C错误;
D、ABA等植物激素在植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起调控作用,对植物细胞基因表达按一定的
时空顺序进行调控,从实验结果的萌发情况推测X因子可能影响ABA对拟南芥基因组表达
的调节作用,D正确。
故选BDo
三、非选择题(共60分)
17.光呼吸是植物绿色组织利用光能,吸收02并释放CO2的过程。C3植物在环境中CO2/O2
比值出现异常时容易发生光呼吸造成作物减产,部分过程如下图中实线所示。某课题组利用
基因工程技术将GLO1、CAT、GCL和TSR四个酶基因导入水稻叶肉细胞并表达,成功构
建了一条光呼吸代谢支路(GCGT支路)。该支路使光呼吸产生的部分乙醇酸直接在叶绿体
内代谢释放CO2,产生的H2O2由CAT分解,代谢过程如下图中虚线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
问题:
…PGLP
RuBP磷酸乙醇酸-------►乙厚酸
,.-♦H2Gto:/
甘油酸&ATGLOl/注.
“GL01:乙醇酸氧化酶
腮PN.'g
CAT:过氧化氢酶
乙醛酸
卡尔文循环GCL:乙醛酸聚醛酶
:羟基丙二酸半醛还原酶
Wco2TSR
甘油酸―…••厂,iH球体
NAETNADH
’4由酸7r
.光颐
co?释放
丝氨蜘
过氧化物酶体线粒体
水稻光呼吸及用录体中GCGT^路示意图
(1)据图可知,直接参与光呼吸的细胞结构有,R酶既能催化(物
质)反应,也能催化(物质)反应。
(2)据图推测CO2/O2比值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时有利于光呼吸发生而不利于
光合作用发生。光呼吸增强会降低作物产量的重要原因是o
(3)构建GCGT支路的基因表达载体时,目的基因的5,端均融合了水稻叶绿体定向信号
肽RC2序列,这一操作的目的是。在构建GCGT支路时需要导入过氧化氢酶(CAT)
基因的原因是。
(4)科研人员分别测定了野生型水稻株系和4个上述转基因水稻株系的相关光合参数,结
果表明,4个转基因株系的净光合速率分别比野生型提高了12.5%、7.79%、15.8%和
7%,光吸速率分别降低了13.9%、17.7%、17.4%和18.6%。
①选用4个转基因水稻株系进行实验并分别测量的目的是。
②结合上图可以初步判断光呼吸GCGT支路可提高水稻光合效率和产量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GCGT支路可以使光呼吸产生的乙醇酸,提高了其内部的C02浓度;二是
C02浓度的增加可以提高的能力,进而抑制光呼吸。
R答案』(1)①.叶绿体(基质)、过氧化物酶体和线粒体②.RuBPCCs)与。2③.
RuBP(C5)与CO2
(2)①.降低②.光呼吸会消耗部分暗反应的底物(C5),并以CO2的形式损失(散
失),从而降低了光合作用速率
(3)①.引导目的基因表达产生的酶准确进入叶绿体中发挥作用②.导入的CAT酶基
因表达出的CAT酶能催化H2O2的分解,减少H2O2对叶绿体的损害
(4)①.排除偶然性,减少因个体差异导致的实验误差②.直接在叶绿体中分解成CCh
③.CO2与。2竞争R酶
(祥解》光呼吸是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在光照和高氧、低二氧化碳情况下发生的一个
生化过程。它是光合作用一个损耗能量的副反应,绿色植物在照光条件下的呼吸作用。特点
是呼吸基质在被分解转化过程中虽也放出CCh,但不能生成ATP,而使光合产物被白白地耗
费掉。在黑暗条件下,呼吸过程能不断转换形成ATP,并把自由能释放出来,以供根系的吸
收功能、有机物质的合成与运转功能以及各种物质代谢反应等功能的需要,从而促进生命活
动的顺利进行。
【小问1详析】据图可知,直接参与光呼吸的细胞结构有叶绿体(基质)、过氧化物酶体和
线粒体,R酶既能催化RuBP(C5)与O2反应,也能催化RuBP(C5)与CO2反应。
【小问2详析】据图推测高氧低二氧化碳情况下,即CO2/O2比值降低时,有利于光呼吸发
生而不利于光合作用发生;光呼吸增强会降低作物产量的重要原因是光呼吸会消耗部分暗反
应的底物(C5),并以CO2的形式损失(散失),从而降低了光合作用速率。
【小问3详析】构建GCGT支路的基因表达载体时,目的基因的5,端均融合了水稻叶绿
体定向信号肽RC2序列,这一操作的目的是引导目的基因表达产生的酶准确进入叶绿体中
发挥作用。在构建GCGT支路时需要导入过氧化氢酶(CAT)基因的原因是导入的CAT酶
基因表达出的CAT酶能催化H2O2的分解,减少H2O2对叶绿体的损害。
【小问4详析】①选用4个转基因水稻株系,相当于重复组,这样进行实验并分别测量的
目的是排除偶然性,减少因个体差异导致的实验误差。
②根据光呼吸原理可知,要增加水稻光合效率和产量,需要防止光呼吸发生,而光呼吸发生
的条件是高氧低二氧化碳以及R酶结合氧气的能力,结合图示可以初步判断光呼吸GCGT
支路可提高水稻光合效率和产量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GCGT支路可以使光呼吸产生的
乙醇酸直接在叶绿体中分解成CCh,提高了其内部的CO2浓度;二是CCh浓度的增加可以
提高CCh与02竞争R酶的能力,进而抑制光呼吸。
18.帕金森氏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主动肌与拮抗肌交替收缩引起的节律性震颤,
常见手指搓丸样动作,频率4~6次/s,静止时出现,紧张时加重,随意运动时减轻,睡眠时
消失;也可见于下颌、唇和四肢等)、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图甲中脑内纹状
体通过抑制黑质影响神经元a释放多巴胺,而黑质也可以通过抑制纹状体而影响神经元b
释放乙酰胆碱,以上两种途径作用于脊髓运动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表示抑制);图
乙表示患者用某种特效药后的效果图。回答下列问题:
纹状体
脊愠运动
脊髓运动
、神经元)
、神经尼/I
・乙酰胆碱▲多巴胺
(1)兴奋在b神经元和脊髓运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联系题干分析其原因是:
脑中神经元a可抑制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兴奋,说明一o
(2)患者的纹状体合成乙酰胆碱(填“增多”或“减少”),多巴胺合成及分泌(填
“增多”或“减少”),它们的受体都分布在____o
(3)某科研所研制了另一种治疗帕金森氏病的特效药乙,欲证明特效药乙有治疗效果,应
该观察—;欲证明特效药乙与特效药甲的作用机理是否相同,应该测定—o
[答案1(1)①.只有脊髓运动神经元上有乙酰胆碱的受体,乙酰胆碱只能由b神经元释
放,作用于脊髓运动神经元②.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2)①.增多②.减少③.脊髓运动神经元
(3)①.使用药物后,帕金森氏病患者的症状是否减轻②.b神经元与脊髓运动神经元
之间的乙酰胆碱含量、a神经元与脊髓运动神经元之间的多巴胺含量
1祥解》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
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小问1详析】兴奋在b神经元和脊髓运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联系题干分析其
原因是只有脊髓运动神经元上有乙酰胆碱的受体,乙酰胆碱只能由b神经元释放,作用于脊
髓运动神经元;脑中神经元a抑制脊髓运动神经元的过度兴奋,说明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
神经中枢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小问2详析】分析图示可知,乙酰胆碱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多巴胺是抑制性神经递质,
可推断患者的纹状体合成乙酰胆碱增多,多巴胺合成及分泌减少,它们的受体都分布在脊髓
运动神经元。
【小问3详析】对比甲、乙两图,推测该特效药的作用机理可能是促进神经元a合成分泌
多巴胺和抑制神经元b合成分泌乙酰胆碱,所以欲证明特效药乙有治疗效果,应该观察用药
后,患者的症状是否减轻;欲证明特效药乙与特效药甲的作用机理是否相同,应该观察b
神经元与脊髓运动神经元之间的乙酰胆碱含量、a神经元与脊髓运动神经元之间的多巴胺含
量。
19.野生型果蝇为灰体,常见的隐性突变体有黄体(aa)、黑体(bb)和黑檀体(ee),其中基因e
位于n号染色体上。科研人员利用野生型、黄体A、黑体B及黑檀体C四种纯合果蝇品系
进行杂交实验(杂交过程中没有发生突变):
实验一:野生型(6)与黄体(2)杂交,F1中黄体(W):野生型(2)=1:I;
实验二:野生型与黑体杂交,Fl自由交配,F2中野生型:黑体=3:1;
实验三:黑檀体与黑体杂交,F1全为野生型,F1相互交配,F2中野生型:黑体:黑檀体=3:
1:1«
(1)根据实验一可知,基因a位于一染色体上;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果—(填“能”或“不
能”)说明基因a和基因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2)根据实验三可知,基因b和基因e位于—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三中F2的表型只有
三种,其原因可能是。
(3)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新的黑檀体隐性突变体M,突变性状由基因br控制。为确定基因
br与基因e是否为同一基因突变,以及如果基因br与基因e不是同一基因突变,两突变基
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请利用野生型、突变体M和黑檀体C设
计实验,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不考虑染色体互换)。。
K答案X(1)①.X②.不能
(2)①.两②.基因型为bbee的果蝇会出现纯合致死现象
(3)实验思路:利用突变体M和黑檀体C杂交得Fi,Fi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统计F2
的表型及比例
预期结果及结论:若Fi全为黑檀体,则基因br与基因e为同一基因突变;若Fi全为野生型,
F2中野生型与黑檀体的比例为9:7,则基因br与基因e不是同一基因突变,且两突变基因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若Fi全为野生型,F2中野生型与黑檀体的比例为1:1,则基因br
与基因e不是同一基因突变,且两突变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祥解》根据题意,野生型果蝇为灰体,常见的隐性突变体有黄体(aa)、黑体(bb)和黑檀体
(ee)o科研人员利用野生型、黄体A、黑体B及黑檀体C四种纯合果蝇品系进行杂交实验,
分析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一:野生型(6)与黄体0)杂交,F1中黄体(6):野生型&尸1:1。说明该性状的遗传与
性别相关联,因此该对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结合亲子代的表型可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
于X染色体上,则亲代的基因型为野生型(d)XAY、黄体&)xaxa。
实验二:野生型与黑体杂交,F1自由交配,F2中野生型:黑体=3:lo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可
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若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代的基因型分别为野
生型BB、黑体bb;若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代基因型分别为野生型XBXB、黑体XbY。
实验三:黑檀体与黑体杂交,R全为野生型,Fi相互交配,F2中野生型:黑体:黑檀体=3:
1:lo亲代的基因型分别为黑檀体BBee、黑体bbEE,则Fi基因型全为BbEe,表型全为野
生型,若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Fi相互交配,F2中有9B_E_、3B_ee、3bbE_、Ibbee,
但是实验结果为F2中野生型:黑体:黑檀体=3:1:1,说明F?中基因型为bbee的个体致
死,因此F2中有9B_E_野生型、3B_ee黑檀体、3bbE_黑体,即性状分离比为野生型:黑体:
黑檀体=3:1:1。
【小问1详析】根据实验一Fi中黄体(6):野生型金尸1:1,说明该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
关联,因此该对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结合亲子代的表型可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则亲代的基因型为野生型(6)XAY、黄体0)xaxa;根据实验二的Fl自由交配,
F2中野生型:黑体=3:1,推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
上,若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代的基因型分别为野生型BB、黑体bb;若位于X染色体上,
则亲代基因型分别为野生型XBXB、黑体XbY,因此不能说明基因a和基因b位于两对同源
染色体上。
【小问2详析】分析实验三:黑檀体与黑体杂交,Fi全为野生型,Fi相互交配,F?中野生
型:黑体:黑檀体=3:1:1。亲代的基因型分别为黑檀体BBee、黑体bbEE,则Fi基因型
全为BbEe,表型全为野生型;若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Fi相互交配,F2中有9B_E_、
3B_ee、3bbE_、Ibbee,但是实验结果为F2中野生型:黑体:黑檀体=3:1:1,说明F2中
基因型为bbee的果蝇会出现纯合致死现象,因此F?中有9B_E_野生型、3B_ee黑檀体、3bbE_
黑体,即性状分离比为野生型:黑体:黑檀体=3:1:1。
【小问3详析】根据题意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确定新的黑檀体隐性突变体M的基因br
与基因e是否为同一基因突变,以及如果基因br与基因e不是同一基因突变,两突变基因
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根据题目中所给的实验材料,实验思路为:利用突变体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主合同担保协议
- 竞业限制协议劳动合同
- 八角补充协议合同范本
- 企业财产信托合同协议书
- 顶岗协议合同
- 空调买卖合同协议书范围
- 汽车订购合同协议
- 婆媳财产协议合同
- 旅游培训合同协议
- 工程轻工协议合同
- 矿业权评估师岗前培训课件
- 二年级家庭教育讲座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 GB/T 24008-2024环境影响及相关环境因素的货币价值评估
- 人教pep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全册】单元测试卷期中期末复习试卷
- 低压配电系统运行维护操作手册
- 2024年宪法知识竞赛必考重点知识(共50个)
- 2024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 风电场检查合同协议书
- 佛云学校多功能室、电教室、体育馆设备采购项目招标文件
- 人教八年级上册数学《从分数到分式》教学课件
- 烈士陵园的数字化转型与智能服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