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上海高中高一下化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上海高中高一下化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上海高中高一下化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上海高中高一下化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上海高中高一下化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上海高中高一下化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是某有机分子的比例模型,黑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灰色的是氧原子该物能跟下列那些物质反应()①石蕊②乙醇③苯④金属钠⑤氧化铜⑥碳酸钙⑦氢氧化镁⑧乙酸A.①②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⑥⑦ D.全部2、已知:2Fe2++Cl2===2Cl﹣+2Fe3+,2Br﹣+Cl2===Br2+2Cl﹣,2Fe2++Br2===2Br﹣+2Fe3+。含有amolFeBr2的溶液中,通入xmolCl2,下列各项为通Cl2过程中,溶液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其中不正确的是()A.x=0.4a,2Fe2++Cl2===2Fe3++2Cl﹣B.x=0.6a,2Br﹣+Cl2===Br2+2Cl﹣C.x=a,2Fe2++2Br﹣+2Cl2===Br2+2Fe3++4Cl﹣D.x=1.5a,2Fe2++4Br﹣+3Cl2===2Br2+2Fe3++6Cl﹣3、下列关于煤和石油的加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煤的干馏B.煤的汽化和液化C.石油的分馏D.石油的裂化和裂解4、某烷烃相对分子质量为72,跟氯气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该烷烃是()A.丁烷 B.己烷 C.2—甲基丁烷 D.2,2—二甲基丙烷5、“直接煤燃料电池”能够将煤中的化学能高效、清洁地转化为电能,下图是用固体氧化物作“直接煤燃料电池”的电解质。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电极b为电池的负极B.电池反应为:C+CO2=2COC.电子由电极a沿导线流向bD.煤燃料电池比煤直接燃烧发电能量利用率低6、下列各组金属的冶炼最适合用H2或CO把它从化合物中还原出来的是A.Ca、Mg B.Al、Fe C.Hg、Ag D.Fe、Cu7、元素X、Y、Z原子序数之和为36,X、Y在同一周期,X2+与Z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同族元素中Z的氢化物稳定性最高 B.原子半径X>Y,离子半径X2+>Z2-C.同主族元素中X的金属性最弱 D.同周期元素中Y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8、如图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2X(g)Z(g)+M(g)+N(s)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不可能采取的措施是()A.升高温度 B.X的投入量增加C.加催化剂 D.减小容器体积9、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W>Z>Y>X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W>XC.与H2化合,Z比W更容易D.形成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溶液呈碱性的是X10、反应C(s)+H2O(g)CO(g)+H2(g)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A.保持体积不变,充入H2使体系压强增大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C.增加少量的C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增大11、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B.随着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量变引起质变C.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12、1996年2月,德国某研究所在高能加速器中,将70Zn撞入一个208Pb的原子核并释放出一个中子后,合成一种人造超重元素的原子。该元素原子内中子数为()A.278 B.277 C.166 D.16513、蛋白质是人类必须的营养物质。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面包 B.米饭 C.牛肉 D.蔬菜14、苏轼的《格物粗谈》有这样的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按照现代科技观点,该文中的“气”是指(

)A.脱落酸 B.生长素 C.乙烯 D.甲烷15、下列反应原理不符合工业冶炼金属实际情况的是()A.2HgO2Hg+O2↑ B.4A1+3MnO22Al2O3+3MnC.2MgO2Mg+O2↑ D.3CO+Fe2O32Fe+3CO216、3g镁铝合金与100mL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蒸干,得到无水硫酸盐17.4g,则原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1mol•L﹣1 B.1.5mol•L﹣1 C.2mol•L﹣1 D.2.5mol•L﹣1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化学与技术)聚合氯化铝晶体的化学式为[Al2(OH)nCl6-n·xH2O]m,它是一种高效无机水处理剂,它的制备原理是调节增大AlCl3溶液的pH,通过促进其水解而结晶析出。其制备原料主要是铝加工行业的废渣——铝灰,它主要含Al2O3、Al,还有SiO2等杂质。聚合氯化铝生产的工艺流程如下:(1)搅拌加热操作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生产过程中操作B和D的名称均为(B和D为简单操作)。(3)反应中副产品a是(用化学式表示)。(4)生产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用化学式表示)。(5)调节pH至4.0~4.5的目的是。(6)实验室要测定水处理剂产品中n和x的值。为使测定结果更准确,需得到的晶体较纯净。生产过程中C物质可选用。A.NaOHB.AlC.氨水D.Al2O3E.NaAlO218、硫酸镁晶体(MgSO4·7H2O)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以菱镁矿(主要成分是MgCO3,含少量FeCO3和不溶性杂质)为原料制取硫酸镁晶体的过程如下:(1)MgCO3溶于稀硫酸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2)“氧化”步骤中,加入H2O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3)“沉淀”步骤中,用氨水调节溶液pH的范围是___________。已知: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阳离子Mg2+Fe2+Fe3+开始沉淀9.17.61.9完全沉淀11.19.73.2(4)“过滤”所得滤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19、某学生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速率变化,在100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标准状况下测得数据累计值如下:时间第1分钟第2分钟第3分钟第4分钟第5分钟产生氢气体积50mL120mL232mL290mL310mL(1)在0~1、1~2、2~3、3~4、4~5min时间段中,化学反应速率最大的时间段是____,导致该时间段化学反应速率最大的影响因素是____(选填字母编号)。A.浓度B.温度C.气体压强(2)化学反应速率最小的时间段是____,主要原因是____。(3)在2~3分钟时间段,以盐酸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该反应速率为___mol/(L•min)(设溶液体积不变)。(4)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不减少产生氢气的量,可以向盐酸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___。A.蒸馏水;B.NaCl溶液;C.NaNO3溶液;D.CuSO4溶液;E.Na2CO3溶液20、下图是丁烷裂解的实验流程:(提示:丁烷在一定条件下裂解的可能方程式为:C4H22C2H6+C2H4,

C4H22CH4+C3H6)连接好装置后,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有:①给D、G装置加热;②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③排出装置中的空气等…(2)这三步操作的先后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2)写出甲烷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对E装置中的混合物(溴水足量),再按以下流程实验:①分离操作Ⅰ和Ⅱ的名称分别是:Ⅰ________Ⅱ________,Na2SO3溶液的作用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已知B的碳原子数大于A的碳原子数,请写出B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4)假定丁烷完全裂解,当(E+F)装置的总质量比反应前增加了2.7g,G装置的质量减少了2.76g,则丁烷的裂解产物中甲烷和乙烷的物质的量之比n(CH4):n(C2H6)=__________。21、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在学习、研究和生产实践中有重要的作用。下表列出①~⑩十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I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2⑤⑧3①③④⑦⑨4②⑥⑩(1)②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2)在①、②、③三种元素中,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3)①、⑧二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在高温下灼烧,火焰呈________。(4)⑦、⑨二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较强的是________,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________。(5)⑤元素的氢化物实验室制法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此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右图所示,该反应是______反应(选填“放热”或“吸热”),判断依据是______。(6)对⑥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a.⑥的非金属性强于⑤b.氢化物稳定性:⑥<⑩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⑥<⑤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解析】根据图示,该分子为乙酸,乙酸具有酸性,能够与石蕊指示剂反应,能够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与钠反应放出氢气,将氧化铜溶解,与碳酸钙反应放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镁发生中和反应,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利用比例模型来分析CH3COOH分子的性质,明确模型中碳、氢、氧原子的大小及个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本题需要熟练掌握乙酸的性质。2、B【解析】

由2Fe2++Cl2===2Cl﹣+2Fe3+,2Br﹣+Cl2===Br2+2Cl﹣,2Fe2++Br2===2Br﹣+2Fe3+可知,还原性Fe2+>Br﹣,通入Cl2,先和Fe2+反应。当n(Cl2):n(FeBr2)≤时,只氧化Fe2+;当n(Cl2):n(FeBr2)≥时,Fe2+和Br-被完全氧化,介于二者之间时,Fe2+被完全氧化,Br-被部分氧化,结合反应物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解答该题。【详解】A.x=0.4a,n(Cl2):n(FeBr2)=0.4<,只氧化Fe2+,故A正确;B.x=0.6a,n(Cl2):n(FeBr2)介于,Fe2+被完全氧化,Br-被部分氧化,故B错误;C.x=a,n(Cl2):n(FeBr2)介于,Fe2+被完全氧化,amolFe2+被氧化消耗0.5amolCl2,剩余0.5amolCl2可与amolBr-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2Br﹣+2Cl2===Br2+2Fe3++4Cl﹣,故C正确;D.x=1.5a,n(Cl2):n(FeBr2)=,Fe2+和Br-恰好被完全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4Br﹣+3Cl2===2Br2+2Fe3++6Cl﹣,故D正确;答案选B。【点睛】注意把握物质的还原性强弱判断反应的先后顺序,此为解答该题的关键,答题时注意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此为易错点。3、C【解析】分析:A.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

B.煤经过气化生成水煤气,液化生成甲醇,由水煤气加工得到液态烃和甲醇;

C.石油的分馏是控制各物质沸点的不同来实现物质的分离的方法;

D.石油的催裂化和裂解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的过程。详解:A.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煤经过气化生成水煤气,液化生成甲醇,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变化,由水煤气加工得到液态烃和甲醇,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石油的分馏是控制各物质沸点的不同来实现物质的分离的方法,属于物理变化过程,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D.石油的催裂化和裂解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4、D【解析】根据烷烃的通式CnH2n+2进行计算相对分子质量为72的物质为戊烷,和氯气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该物质为正戊烷,即2,2-二甲基丙烷。故选D。5、C【解析】分析:燃料电池中,加入燃料的电极是负极、通入氧化剂的电极是正极,所以a是负极、b是正极,电解质为熔融氧化物,则负极反应式为C-4e-+2O2-=CO2、正极反应式为O2+4e-=2O2-,电池反应式为C+O2=CO2,放电时,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燃料电池中,加入燃料的电极是负极、通入氧化剂的电极是正极,所以a是负极、b是正极,故A错误;电解质为熔融氧化物,则负极反应式为C-4e-+2O2-=CO2、正极反应式为O2+4e-=2O2-,电池反应式为C+O2=CO2,故B错误;C.在外电路,电子由负极a沿导线流向正极b,故C正确;D.煤燃料电池能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而煤燃烧发电时先转化为热能再转化为电能,所以煤燃料电池比煤直接燃烧发电能量利用率高,故D错误;答案:C。6、D【解析】

A、Ca和Mg通常用电解方法冶炼,故A错误;B、Al通常采用电解方法冶炼,Fe采用CO还原法冶炼,故B错误;C、Hg和Ag一般采用热分解法冶炼,故C错误;D、Fe和Cu一般采用热还原法冶炼,故D正确。【点睛】冶炼金属时,K~Al一般采用电解法,Zn~Cu一般采用热还原法,Hg和Ag一般采用热分解法,Au和Pt一般用物理方法冶炼。7、A【解析】试题分析:元素X、Y、Z原子序数之和为36,X、Y在同一周期,X2+与Z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则X是Mg,Y是S,Z是O。A.同一主族元素,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少,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在氧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的O,所以O的氢化物稳定性最高,正确;B.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原子半径X>Y,离子半径Z2->X2+,错误;C.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由于第IIA族的元素中Be原子序数最小,所以Be的金属性最弱,错误;D.同周期元素中Cl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错误。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的知识。8、A【解析】

A、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逆反应移动,X的转化率降低,故A错误;

B、加大X的投入量,X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等效为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平衡时x的转化率不变,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C、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移动,X的转化率不变,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D、减小体积,压强增大,该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但反应速率加快,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所以本题答案:A选项。【点睛】突破口:由图象可以知道,由曲线a到曲线b到达平衡的时间缩短,改变条件使反应速率加快,且平衡时x的转化率不变,说明条件改变不影响平衡状态的移动,据此结合选项判断。9、D【解析】

根据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X与Y位于第二周期,Z与W位于第三周期。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则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Y是O,所以X是N,Z是S,W是Cl,结合元素周期律解答。【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X是N,Y是O,Z是S,W是Cl,则A.同周期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Z>W>X>Y,A错误;B.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X>Z,B错误;C.非金属性越强,与氢气越容易化合,则与H2化合,W比Z更容易,C错误;D.氨气是碱性气体,则形成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溶液呈碱性的是X,D正确。答案选D。10、C【解析】A、保持体积不变,充入H2使体系压强增大,增大生成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故A错误;B、将容器体积缩小一半,气体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B错误;C、增加C的量,物质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C正确;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体系体积增大,参加反应的气体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为高考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基础知识的考查,有利于化学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11、D【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详解: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都是元素的性质,不能解释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A错误;结构决定性质,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与元素性质的变化没有必然的联系,B错误;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变化属于元素的性质,不能解释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C错误;由原子的电子排布可知,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结构中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呈现周期性变化,则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故D正确。故选D。12、D【解析】

70Zn中含有的中子数是70-30=40,208Pb中含有的中子数是208-82=126,所以该元素原子内中子数是126+40-1=165,答案选D。【点睛】在进行原子组成的有关计算时,需要利用好几个关系式,即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13、C【解析】

蛋白质主要存在于动物的肌肉组织中,其余存在于血液、皮肤、软组织、毛发、蹄、角中;另外,许多植物(如大豆、花生)的种子里也含富含蛋白质。【详解】A.面包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所以错误;B.大米成分是淀粉,属于糖类,所以错误;C.鸡蛋富含蛋白质,所以正确;D.蔬菜富含维生素,所以错误;故选C。【点睛】理解和熟记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是解题关键,根据营养素的食物来源进蛋白质主要存在于动物的肌肉组织中,其余存在于血液、皮肤、软组织、毛发、蹄、角中.另外,许多植物(如大豆、花生)的种子里也含富含蛋白质。14、C【解析】

根据记载,其中的“气”是能促进果实成熟的气体;A.脱落酸指能引起芽休眠、叶子脱落和抑制细胞生长等生理作用的植物激素,不能促进果实成熟,“气”不是脱落酸;B.生长素是植物激素,促进细胞分裂和根的分化,促进营养器官的伸长,促进果实发育,较低浓度促进生长,较高浓度抑制生长,“气”不是生长素;C.乙烯是能够促进果实的成熟的气体,“气”是乙烯;D.甲烷对植物的生长无作用,“气”不是甲烷;故选C。15、C【解析】

A.Hg活动性较弱,用热分解的方法冶炼,选项A正确;B.Mn是比较活泼的金属,用热还原的方法冶炼,选项B正确;C.Mg是活泼的金属,用电解的方法冶炼,由于氧化镁的熔点太高,应电解熔融氯化镁,选项C错误;D.Fe是比较活泼的金属,用热还原的方法冶炼,选项D正确。答案选C。【点睛】金属的冶炼方法与金属的活动性关系密切。金属活动性越强,其离子获得电子被还原的能力就越小,越难冶炼。钾、钙、钠、镁、铝特别活泼的金属用电解熔融的离子化合物的方法冶炼;从铝之后到铜(包括铜)等比较活泼的金属用热还原(包括铝热反应)冶炼,不活泼的金属,如Hg、Ag用热分解它们的化合物的方法冶炼。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与金属活动性的关系是本题解答的关键。16、B【解析】

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蒸干得到的无水硫酸盐为硫酸镁和硫酸铝的混合物。【详解】设镁的物质的量为xmol,铝的物质的量为ymol,则24x+27y=3,再根据镁、铝元素守恒,即生成的硫酸镁的物质的量为xmol,生成的硫酸铝的物质的量为0.5ymol,则120x+171y=17.4,联立方程组求解可得x=1/20、y=1/15,n(SO42-)=x+1.5y=0.15mol,原100mL硫酸的物质量浓度为1.5mol/L。故选B。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1)Al2O3+6H+=2Al3++3H2O,2Al+6H+=2Al3++3H2↑(2)过滤(3)H2(4)HCl(5)促进AlCl3水解,使晶体析出(6)BD【解析】试题分析:(1)铝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和金属铝,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l2O3+6H+=2Al3++3H2O;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与氢气,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Al+6H+=2Al3++3H2↑;(2)铝灰与过量的盐酸反应,过滤后收集滤液,加热浓缩至饱和,调pH值,稍静置,过滤收集滤渣,最终的这个滤渣就是我们要的晶体,所以生产过程中操作B和D的均为过滤。(3)搅拌加热操作过程,加入盐酸,铝与盐酸反应,有氢气生成,加热的时候HCl会挥发,用水喷淋就可以吸收HCl,得到HCl(aq),剩余气体为氢气,反应中副产品a为H2。(4)95°C加热的时候HCl会挥发,用水喷淋就可以吸收HCl,得到HCl(aq),可进行循环使用。(5)铝离子水解,Al3++3H2O⇌Al(OH)3+3H+,降低氢离子浓度促进铝离子水解,有利于聚合氯化铝晶体析出。(6)用氢氧化钠和氨水调节pH值,会引入新的杂质,引入钠离子和铵根离子,所以可以加入Al和氧化铝进行处理,它二者是固体,多了可以过滤掉的,所以可以使得到的晶体较纯净,答案选BD。考点:考查聚合氯化铝生产的工艺流程分析等知识。18、MgCO3+2H+=Mg2++CO2↑+H2OH2O2+2Fe2++2H+=2Fe3++2H2O3.2~9.1Mg2+、NH4+【解析】

由化学工艺流程可知,菱镁矿加稀硫酸浸取,MgCO3、FeCO3溶于稀硫酸生成Mg2+和Fe2+,加入H2O2溶液将Fe2+氧化为Fe3+,然后加氨水调节溶液pH,将Fe3+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除去,将滤液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gSO4·7H2O晶体。【详解】(1)根据强酸制弱酸原理,MgCO3溶于稀硫酸生成硫酸镁、水和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是MgCO3+2H+=Mg2++CO2↑+H2O,故答案为:MgCO3+2H+=Mg2++CO2↑+H2O;(2)加入H2O2溶液的目的是将Fe2+氧化为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2+2Fe2++2H+=2Fe3++2H2O,故答案为:H2O2+2Fe2++2H+=2Fe3++2H2O;(3)用氨水调节溶液pH,使Fe3+沉淀除去,不能影响Mg2+,由题给数据可知,pH=3.2时Fe3+沉淀完全,pH=9.1时Mg2+开始沉淀,则用氨水调节溶液pH的范围是3.2~9.1,故答案为:3.2~9.1;(4)因“沉淀”步骤中使用氨水,使Fe3+沉淀除去,而Mg2+没有沉淀,则过滤所得滤液中存在大量的阳离子有Mg2+和NH4+,故答案为:Mg2+和NH4+。【点睛】注意用氨水调节溶液pH的目的是使Fe3+沉淀除去,而Mg2+不能沉淀是解答的关键。19、2~3minB4~5min因为此时H+浓度小v(HCl)=0.1mol/(L•min)A、B【解析】

(1)(2)在0~1、1~2、2~3、3~4、4~5min时间段中,产生气体的体积分别为50mL、70mL、112mL、58mL、20mL,生成气体体积越大的时间段,反应速率越大,结合温度、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分析;(3)计算出氢气的体积,根据2HCl~H2,计算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计算浓度的变化,根据v=△c/△t计算反应速率;(4)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不减少产生氢气的量,可降低H+浓度,但不能影响H+的物质的量.【详解】(1)在0~1、1~2、2~3、3~4、4~5min时间段中,产生气体的体积分别为50mL、70mL、112mL、58mL、20mL,由此可知反应速率最大的时间段为2~3min,因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故选B。(2)反应速率最小的时间段是4~5min时间段,此时温度虽然较高,但H+浓度小;(3)在2~3min时间段内,n(H2)=0.112L/22.4L·mol-1=0.005mol,根据2HCl~H2,计算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为0.01mol,则υ(HCl)=0.01mol÷0.1L÷1min=0.1mol/(L·min);(4)A.加入蒸馏水,H+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且不减少产生氢气的量,故A正确;B.加入NaCl溶液,H+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且不减少产生氢气的量,故B正确;C.加入NaNO3溶液,生成NO气体,影响生成氢气的量,故C错误;D.加入CuSO4溶液,Zn置换出Cu反应速度增大,故D错误;E.加入Na2CO3溶液,消耗H+,H+浓度减小,影响生成氢气的量,故E错误.故答案为:A、B.20、②、③、①CH4+4CuO→△CO2+2H2O+4Cu分液蒸馏Br2+SO3【解析】打开K,气体通过B,B装置是根据气泡控制气体流速,C装置干燥丁烷,在氧化铝作催化剂条件下丁烷发生裂解反应生成烯烃和烷烃,E中溴水吸收烯烃,F干燥烷烃,G中烷烃和Cu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应先检验气密性,赶出内部气体,再给D、G装置加热;故答案为:②③①;(2)氧化铝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甲烷和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铜,反应方程式为:CH4+4CuOCO2+2H2O+4Cu,故答案为:CH4+4CuOCO2+2H2O+4Cu;(3)混合物中含有溴、水、溴代烃,加入亚硫酸钠,亚硫酸钠被溴氧化生成硫酸钠,同时生成NaBr,从而除去溴,然后采用分液方法分离,将有机层进行分馏得到有机物A、有机物B,向有机物中加入NaOH溶液,得到有机物C,C能发生氧化反应,则B发生水解反应生成C为醇,C被催化氧化得到醛D。①通过以上分析知,分离操作Ⅰ和Ⅱ的名称分别是:Ⅰ分液、Ⅱ蒸馏,亚硫酸钠具有还原性,能和强氧化性物质溴反应而除去溴,离子方程式为:SO32-+Br2+H2O=SO42-+2Br-+2H+,故答案为:分液;蒸馏;SO32-+Br2+H2O=SO42-+2Br-+2H+;②已知B的碳原子数大于A的碳原子数,说明B中碳原子个数是3、A中碳原子个数是2,B为2,2-二溴丙烷,B的结构简式CH2BrCHBrCH3,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