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高频主题“年味儿”素材解读与拓展_第1页
高考高频主题“年味儿”素材解读与拓展_第2页
高考高频主题“年味儿”素材解读与拓展_第3页
高考高频主题“年味儿”素材解读与拓展_第4页
高考高频主题“年味儿”素材解读与拓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的味道是团圆——高考高频主题“年味儿”素材解读与拓展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国最盛大而重要的节日,有太多的纪实影像围绕这一传统节日展开记录。对于中国人来说,春节是团聚,是家人,是血脉相连,是中华民族延续千年幸福的文化传统。年味儿是热闹非凡的烟火味儿,是有关时间的仪式感,也是和文化密不可分的精神依归。本期我们挑选出一些以“春节”为主题的新闻素材,从大家在团圆的日子里,观察不同视角下的中国春节,感受每个普通人的幸福与感动。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过年的盛情不减,过年的文化犹在,过年的味道只会历久弥香素材关键词归一家人聚在一起,团团圆圆地相聚,这个风俗由来已久,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就开始有在新春时贴象征团圆的团花纹剪纸作品。在现代,BBC曾经拍过一部《回乡》的纪录片,BBC称春节是“比长城还古老的节目”,春运则被为“春天的迁徙”。每当春节降至,摩肩接踵的场面,开启最心切的归家路从此开启,据统计,春运期间铁路出行人数高达2亿5000万,一天就可以售出560万张火车票。火车、飞机、轮船、汽车、摩托车,回家路慢慢,最终的一刻,都是为了团聚,那窗外的灯火通明和门内的欢声笑语,就是过年的味道。从昆明出发,坐动车4小时;换乘大客车,在怒江大峡谷间穿行8小时;再搭小轿车,沿着山间公路行驶3小时,方能抵达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一路西行,再陡转北上,在地图上勾勒出一个直角,一头扎入中缅边境的高山峡谷深处。这是2022年第一次在外务工、23岁的独龙族女孩肖花的返乡路。春节回家,对于在外的独龙族人,曾是一个不易实现的愿望。她曾经听父母讲述中从前的日子:以前交通不便,从县城到乡里的路只能靠马帮,走上一星期才能到。遇到大雪封山便彻底断了出路,每年差不多有半年时间与世隔绝。但这一切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2022年12月25日,大雪还是不期而至。正在返乡途中的肖花接到了封路通知。此刻的独龙江公路,风雪交加,路面结冰,部分垭口处积雪已有半人高。为尽快抢通道路,当地民警、交警们扛着工具第一时间奔赴除雪保通一线——在积雪过厚的路段,他们俯下身子一锹一锹地铲雪;遇到被困的车辆,他们弯腰弓背,齐力推车;只用了8小时,被困车辆陆续疏散,道路终于恢复畅通。马上就要到家了,肖花却又担心了起来:天色已晚,以往冬天走在村里的铁索桥上脚底会打滑,还要走几百米漆黑的夜路。但一进村,她惊喜地发现:铁索桥被拆除了,旁边新建了混凝土桥;通向家里的乡间小路上,盏盏明灯散发出温暖的光芒。2022年这一年里,家乡悄然转变:5月,村里最后一个旱厕改为了水冲厕所;8月,新安装的路灯照亮了乡村路,独龙江公路蜿蜒在崇山峻岭间,穿山过隧,总长约79公里,历经749个崎岖而陡峭的转弯。曾经一周的路程,现在只需3小时便可到达。挂满玉米的屋檐下,热气腾腾的炉火边,肖花的父母为她端上一锅漆油炖鸡,这是家的味道。久别重逢的一家人开始一场围炉夜话—2018年独龙族整族实现了脱贫后,村民们通过种草果、发展旅游业等方式不断改善生活。曾经“贫困孤岛”的命运被改写,在这座偏远的小乡镇,还有人坚定地守护着村民的健康,保障他们平安过年“卫生院药物储备也同样充足。按全乡每人3天的药量计算,足以覆盖过节期间的需求。每个村卫生室还配有血氧仪。”家乡之变,大家共同守护冬日的独龙江水犹如流动的翡翠,碧绿而清澈,那是希望的颜色。在愈发浓烈的年味里,春天就要来了。素材解读第一次出门打工的女孩肖花的春节归家之路,从起初的“寄乡情更怯”,到后来喜看山乡巨变的感慨万千,这无疑是独龙村脱贫发展的蝶变之路,也是中国脱贫致富宏大叙事的动人剪影。曾几何时,结冰的溜索桥,漆黑的夜路,山高路险,风雪载途,使多少春节归乡的游子,聒碎乡心梦不成;而如今,溜索难觅踪影,新桥使怒江峡谷天堑变通途,乡间小路上路灯,仿佛璀璨的街灯,照亮回家之路,也照亮山乡美好灿烂的明天。一年一度春节至,春节,不仅是万家团圆的节日,也是山乡巨变的春天。所有像肖花一样的打工者,归家之旅的惊喜,热气腾腾的生活,围炉夜话的亲情,抚慰一身的疲惫,使他们元气满满,蓄积来年再出发的力量。素材关键词挂着眼泪的笑涡“春运妈妈”巴木玉布木,曾因为一张照片上镜而感动整个国人。她身上背着麻袋,手上提的书包也破旧不堪,怀里还抱着一个孩子,眼神坚毅,定定地望着前方。巴木玉布木1989年出生于四川凉山,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大山,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不济,巴木在10岁时就辍学了,每天大多数时间都在帮助父母干农活。婚后,随着两个孩子陆续出生,家里花费也变得多了起来,在与丈夫商议后,她决定带着二女儿出去务工。第一次出远门,全家人都为她担心,行前,她把自己的钱缝在衣服里,依然提心吊胆不敢睡,生怕被坏人偷了去。幸而,这次出行她感受到了满满的善意,路途上有人帮助她搬行李,有人为她指路,后来还有人为她介绍了去砖厂打工的工作。人生不易,眼看生活越来越好,但苦难又突如其来,在砖厂工作几个月后,二女儿生病了,5个月时间就离开了人世,那段时间,她每天都在以泪洗面,但她依旧没有放弃,因为人必须要向前看。后来,她又相继生下三个孩子,如今都已健康长大。在政府的精准扶贫中,她和丈夫尝试种烟叶,种植面积从6亩增加到15亩,并在2020年实现脱贫,从低矮、漏雨的土坯房搬进了三室一厅、家电齐全的钢筋水泥房。2020年农闲时节,巴木玉布木和丈夫搭乘火车去深圳打工。

这次的火车票,是巴木玉布木的妹妹帮忙在12306App上买到的。她觉得很神奇:“坐在家里、不用排队、不用给现钱,在手机里点几下就能买上票,比以前方便多了!”更“神奇”的是,这一次从越西到成都,只花了7个多小时。“火车跑得比10年前快了好多啊!”这一次,巴木玉布木没有再“晕火车”,她坐在窗前,欣赏外面迅速闪过的风景,怎么都看不够。素材解读世界上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看清生活的本质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感恩世界,与生活热情相拥,说的就是“春运妈妈”这样的在苦难中愈发坚强的普通人。眼因多留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眼泪与笑涡,一点也不违和。不是强颜欢笑,而是负重前行。“春运妈妈”,感动着国人,令人破防的,不是她不忍卒读的命运,而是奋斗拼搏、自强不息的背影,更有世间的温暖,国家扶贫脱贫的春风,时代的美好际遇,使得原本柔弱的命运得以拯救。寒凝大地发春华,“春运妈妈”的故事告诉我们,当人生中不速之客——苦难挫折,猝然降临时,流完眼泪,就应扼腕挺膺,为了身后熟睡的孩子,为了未来的美好生活,没有冬天不可逾越,始终相信春天总会到来。素材关键词舌尖上的味道/坚守作为中国传统大节日,“过年”即春节,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节日。“年味”也时常被人们说起。那么,过年是什么味道的呢?过年有“焕然一新”的味道,有“人间烟火”的味道。更有“世间美味”的味道。中国人的年夜饭丰富异常——“年年有余”中鱼的鲜香,米饭独有的稻香,玉米粒的甜香,桌上猪、牛、羊、鸡各种肉的肉香,青菜特有的清香,各种香混合到一起,那种那世间美味任我尝的满足感,就是过年的味道。“二十三,糖果沾。”纪录片《舌尖上的新年》详细记录了糖瓜的制作过程,他外表平淡,但能包容一切味道。掰开一颗,内有小孔,粗细不等。含嘴里,酥脆粘牙。质量好者,还能品出一种糯糯的小麦香气。制作糖瓜的过程极为复杂,作坊传承了几代,制作糖瓜有季节之分,温高不能做。待入冬,气温低易凝固,方可。做糖瓜的主要原料是小麦和糯米。有7-8道工序之多。每个细节都马虎不得。首先小麦挑选浸泡,后装入容器。置温度适宜的房间内,每天换水,大约7到10天小麦便生出新芽,等麦芽长到一定长度。然后粉碎发酵。再经几日发酵。接下来上锅蒸馏。蒸馏出的浆液,就是做糖瓜的原料了。一切就绪,把浆液倒锅内,每锅有百十斤。灶下起火。几位师傅单衣裸臂。有一木杵,下端装木铲,顶端有横杆。双手握之,弓腰探臂,往复搅拌。刻不能停,半小时一换,每轮重复数千次。随水分蒸发。浆液渐由清变为黄,由稀变稠。在师傅的木杵下,上下飞舞,拌起的涟漪如莲花,似伞盖。随之飘出阵阵甜香,经门缝,透窗隙,充满小院,洒满街道。待温度适宜,就开始另一道工序——盘糖。也称拔糖。从室外取回,置案板上,反复揉搓,成碗口粗细。然后盘在木桩上。反复抻拉,几经数十次,糖条由粗变细,内部成无数气孔,以增加酥脆口感。颜色也由黄变白,直至泛出奶油般光泽。接下来两个师傅配合,快速拿到外面大案上,人各一头,背向拉伸。就像一位高超魔术师,眨眼间从手中飞出一条玉带,洁白靓丽,似瀑如练。家人接过另一头,顺势用剪刀或麻绳,剪出菱形或花蕾形。噼里啪啦地滑落在案板上。转眼案板上就变成一座小山。糖瓜的甜香,收获的喜悦,幸福的笑容,顿时充满整个作坊。世间万物的形成生长发展。其背后总有一个故事,或平凡或伟大。不是亲眼所见。怎会知道,从小麦变成糖瓜。其过程中包含着师傅们多少的汗水和辛苦。它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坚守。

素材解读中国的年味,在簇新的年画、对联上,在闺女要花、小子要炮的欢笑里,在“悦亲戚之情话”的走亲访友中,更在饭桌上的舌尖美味。窗外飞絮,炉边温暖如春,一家人,在热气腾腾的饭菜、糖果里,大快朵颐,也品尝着红红火火、甜甜蜜蜜的好日子。舌尖上、味蕾里的甜蜜技艺,就是最硬核的年的味道。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舌尖上的年味,作为弥散浓浓年味的美食,千百年来,其工艺、品质一直没变。尽管世殊时异,但这些美食,始终不曾缺席每年的春节。纪录片中的糖瓜制作,炮制虽繁,但必不敢省人工,诸多工序,一道也不能少,火候、温度、时间、技艺的完美邂逅,才能熬制出甘甜可口的糖瓜,一代代手工艺人的坚守,才时糖的味道,世世代代不走样,永远香甜如故。时评精粹:人间烟火,是最好的“年味”“那些普普通通的具有仪式感的小事,其实正是过年该有的样子。我们怀念的年味,就是怀念许久没能和所爱之人一起共同完成的那些小事。经历过风雨,才懂得怀念那些该有的平常与普通,才能意识到,平凡的人间烟火,就是最好的“年味”。”大年初一,送走辞别旧岁的钟声,崭新的一年已然开启。这一天,仿佛一切事物都洋溢着“新”的气息,随处可见的大红灯笼、中国结是新的,家家户户门上张贴的大红春联和“福”字是新的,人们穿着花花绿绿的新衣服走亲访友,敲开许久未曾拜访的门,道声“恭喜”,说句“新年好”,孩子们变着花样地说着吉祥话,长辈们把承载着祝福的压岁钱放在印有可爱小兔子的红包里,便算是给小辈们的一份新年贺礼了。小时候盼望着过年,是因为过年能穿新衣戴新帽,能吃到酒席上的片皮鸭、基围虾和松鼠桂鱼,还因为能收到对孩子来说称得上“巨款”的压岁钱。长大了,一年四季都能置办新衣服,酒席上的“硬菜”也变得稀松平常,在压岁钱这件事上的角色也从收压岁钱变成了送压岁钱。但奇怪的是,我们仍然盼望过年。为什么人们常常感叹时光的流逝,却又如此盼望过年?我想,不论岁月如何变迁,时代如何发展,独属于过年时光的人间烟火气,才是最令人挂念的“年味”。人间烟火里的“年味”,是一件件具有仪式感的小事,是一个个最熟悉最想念最爱的人。春联上的愿景是最喜庆的年味。最传统的步骤是要剪下红纸、想好对子、研墨书写,待墨迹干后再贴上门的,现在虽然也有印刷好的春联可以直接张贴,但就算仅仅只是完成张贴的步骤也是颇有仪式感的,搬上小板凳,左挪挪右调调,都调整妥帖后,看着三道红条条,就仿佛已经和身边人一起实现了几行字描绘的美好愿景。走家串巷,门楣上的横批五花八门,不过都少不了“兔年”才有的创意,有“好事成Two”,有“大展宏兔”,还有“兔然暴富”和“大有钱兔”,大门中央或正贴或倒贴的“福”字背后,想必也是经历了一番甜蜜的争论的。年味,过年的味道,当然少不了一桌桌丰盛的团年饭。平时无暇准备的“硬菜”在年节里终于有了大显身手的机会,鸡鸭鱼肉、蒸炖焖炒,过年端上桌的美味佳肴往往都是极费时间极花心思的,美味中蕴涵的,是家人希望子女孙辈能常惦家中口味、常回家看看的心意。人们常说的家的味道,最朴素的一层,就是一道道家常菜的熟悉味道,油盐酱醋的浇淋是习惯成自然,家家有不同,自家的风味总是“特殊”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最热闹的年味自然是放鞭炮。没有烟花爆竹的年,总会让人感觉少了些什么。尽管有些城市仍然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但今年也有不少地区解开了禁令,从“禁止燃放”变成了“限时燃放”,响应了人民群众对年味的质朴诉求。当黑暗中燃起烟火,当夜空中绽放花朵,当噼噼啪啪的爆竹响成一片,光与火的跳动让人心潮澎湃,所有的情绪在顷刻之间得到释放,人们相信火光中永远蕴藏着希望,也相信声声爆竹能驱散晦气、迎来好运。那些普普通通的具有仪式感的小事,其实正是过年该有的样子。我们怀念的年味,就是怀念许久没能和所爱之人一起共同完成的那些小事。经历过风雨,才懂得怀念那些该有的平常与普通,才能意识到,平凡的人间烟火,就是最好的“年味”。在年味中感受春节的文化魅力机场车站,旅客纷纷踏上旅程,奔赴家乡团圆;大江南北,处处张灯结彩,丰富多彩的年俗活动烘托出年节氛围;线上线下,特色年货琳琅满目、供销两旺……癸卯兔年即将到来,神州大地洋溢着蓬勃盎然的春意,人们也在热腾腾的烟火气、扑面而来的年味里,感受着春节文化的独特魅力。春节是团圆的日子,是相聚的时间。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团圆是春节不变的主题。不久前,网上有个提问:哪个瞬间让你感觉要过年了?有人回复回老家赶大集,有人留言炸丸子、炒花生、吃饺子,有人说写对联、贴窗花……回答各不相同,但与家人团圆、和亲人相聚却是背后的共同期盼。家是心灵的港湾、情感的归宿,团圆是最浓的年味。不管路程有多远,不论工作有多忙,回家过年总是每个中国人内心最朴素的期待。这是烙在我们心头的浓郁乡愁,是始终不变的亲情守望。如果说团圆是春节的文化内核,那么各式各样的年俗则让春节文化更加丰富立体,进一步满足着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贴春联、写福字、挂中国结,祈福迎祥;亲朋好友相互拜年,祝福来年诸事如意;逛庙会、猜灯谜、看非遗表演,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每个地方的年俗不尽相同,这种丰富性共同构成了多彩的春节文化,滋养着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当然,春节文化悠久灿烂,并非一成不变。从一定程度上看,正是因为年俗不断与时俱进,传统节日才能散发持久的文化魅力。无论是从长辈手里接过压岁钱,还是在手机上分享亲人红包,讨的都是新年彩头;无论是登门拜访,还是在线拜年,送出的都是美好祝福;无论是吃上家乡的土特产,还是品尝新口味,咀嚼的都是幸福味道;无论是重传统,笔墨纸砚写春联,还是赶新潮,在博物馆里过大年,体验的都是文化风尚……时代在变,年俗也在不断变迁。这既让传统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也让春节更加有滋有味,让年味一年更胜一年。今天,春节文化早已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当习俗融进现代时序、仪式浸入生活肌理,中华文化的和合之美也绽放于世界。在法国巴黎,2023年“欢乐春节”系列活动全面展开;在美国费城和纽约,“唐诗的回响”音乐会上演,展现音乐与诗歌的完美交融;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市茨厂街,春节亮灯仪式将整条街红彤彤的灯笼点亮……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道独特风景和鲜明标识,春节文化不仅为各国人民观察和感知中国打开了一扇窗口,也搭建起心灵交流的桥梁,让更多人领悟中华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与智慧,凝聚“一起向未来”的信心和力量。“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春节是时令的分界,也是希望的起点。家人亲朋相聚,欢声笑语里憧憬的是生活越过越红火的美好未来;千家万户共此时,万家灯火映照的是家宁国安的祥和图景。让我们在祈岁纳福中感悟家国同心的力量,在万象更新中积蓄奋力向前的信心。我们相信,明天的中国一定会更美好,明天的世界也一定会更美好。“年味”越来越淡是时代进步使然随着春节脚步的临近,越来越多的人在感慨,如今的“年味”真是一年比一年寡淡了。于是,每到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新老媒体都为增加节日的气氛操碎了心,各种“寻找记忆中的年味”宣传策划,充斥报端及网络之上。尽管如此,可是并没消除一些人对“年味淡”的忧虑,反倒增加了更多的惆怅。其实,觉得过年没味道,也不是今年独有的社会心理。在以往物质尚不丰富的年代,一进腊月都在开始准备过年的用品了。二十三送灶王,二十四来扫房,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贴春联,年三十吃饺子……人们起早贪黑、东奔西走,就是为了把好东西、好心情都留给过年。那年头,过年那个热闹啊,那真是年味十足。按理说,现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年味应该越来越浓才是,可为什么许多人却抱怨“年味”越来越淡了?“年味”淡貌似已经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实我们换个角度来看这并不是一个坏事,反而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使然。传统春节主要表现在“吃、穿、玩”上,就是人们攒够了钱、攒足了劲,等到春节来临痛痛快快地玩乐一场,然后好开始新的一年。人们之所以觉得过去的“年味”浓,是人们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匮乏的结果;同时,也有一种怀旧心理的作祟。而今社会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们不论是精神还有物质财富都极大地丰富,反而对在新年里吃喝玩乐失去了兴趣。若不信,且听我慢慢道来。民以食为天,吃是传统新年的重头戏,就先说说吃吧。往年物质不丰的时候,平时人们难得吃一回鱼啊肉啊,只有逢年过节才敢“奢侈”一回。“羊肉饺子就大蒜”还得等到大年夜才能享用,还担心孩子们撑坏了肚皮。现在,平里平常几乎家家户户都不缺这些,基本上是想早吃就早吃,想晚吃就晚吃,根本无需等到过年过节来犒劳自己。有不少人还吃腻了大鱼大肉,反过来想吃一点粗茶淡饭。吃,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已不是个什么问题了,所以攒足劲等到过年来大快朵颐的想法,在不少人的心中已荡然无存了。人靠衣裳马靠鞍,说完了吃再说穿。往年人们省吃俭用,到过年才舍得置办一身新衣服。《白毛女》中的杨白劳,也仅仅是到过年才舍得扯上二尺红头绳给喜儿扎上。如今人们早不这样了,现在的人们穿衣服已不讲究暖和不暖和,而是讲究牌子、款式、质地、造型搭配……基本上是流行什么穿什么,只要看着上眼穿上如意,随时随地都可以买来穿上。跟过去相比,可谓天天穿得赛过年。如今,过年时人们倒乐意穿得随意、休闲,这样也不使自己显得过于拘谨,好衣裳过年穿的观念也有些不合时宜了。吃穿说完再说玩乐了。传统的过年一个重要玩意儿——烟花爆竹,因其产生噪音、制造污染已被许多地方禁止了,仅此一项就少了许多喧嚣。其实,这样未尝不好,这还是文明过节的一种体现。以往过年的主要活动是舞狮子、耍旱船、扭秧歌等,偶尔来场电影就算是高级享受了。现在,随着智能手机、电脑、电视的普及,人们越来越安于在家看头条、刷抖音、发快手,你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想玩什么就玩什么,还可以秀一秀才艺、各朋友分享各种生活乐趣……有谁愿意筒着袖子站在冷风里看杂耍呢?以往的年大多追求喜庆浓郁,现在更崇尚闲适恬淡。关于“年味”的淡薄,说实在的,并不是“年味”消散了,而是“年味”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改变了模样,以另一种方式潜移默化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只是我们身在其中没有觉察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