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烛之武退秦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烛之武退秦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烛之武退秦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烛之武退秦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考你?春秋

季节春夏秋冬年头几度春秋

时期春秋战国

雄杰春秋五霸

史书《春秋》鲁史

写法春秋笔法周王朝建立分封制,春季和秋季是诸侯朝聘王室的时节。另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

而史书记载的都是一年四季中发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书的统称。

鲁国史书的正式名称就是《春秋》。《春秋》书名由来传统上认为《春秋》是孔子的作品。“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之说。——

《报任安书》司马迁虽然春秋之作者有争议,但其经过孔子之手修而改之,则无大异。《春秋》的作者《春秋》是儒家的经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一书的史料价值很高,但不完备。《春秋》儒家经典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

《春秋》后出现对《春秋》所记载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书,被称为“传”。

代表作品:“春秋三传”,即《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春秋》三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亦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此书是对《春秋》的解释补充。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优美,记事详明,为我国古代一部史学和文学名著。《左传》知多少?导入新课初中哪篇课文出自《左传》?问答《曹刿论战》问曹刿具有怎样的品质?爱国心切,深谋远虑答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烛之武如何说退秦师?烛之武人物形象分析历史事件晋文公(公子重耳)当年出亡过郑时,郑闭门不纳。2.前632年,晋楚争霸,城濮之战爆发。郑背晋亲楚。伐郑原因

探究历史追根溯源拓展学习

1.重耳因何流亡

2.寒食节、清明节来历4.

退避三舍?

3.城濮之战●前630年,晋秦联盟,攻伐郑国,兵临郑都城下。课文背景听朗读氾()南佚()之狐阙()秦夜缒()而出逢()孙共()其乏困正读音思考问题

课文中提到了几个人物?主要人物是谁?朗读视频晋侯佚之狐子犯杞子杨孙逢孙郑伯秦伯烛之武课文人物氾(fán)南佚(yì)之狐阙(quē)秦夜缒(zhuì)而出逢(páng)孙共(gōng)其乏困

通读课文正读音思考问题研读课文1.烛之武如何说退秦师?2.文中表现了烛之武什么精神?检查朗读1.抽查3名学生,接力朗读全文2.学生分角色朗读讲课思路一、逐段翻译、逐段分析二、强调重点字词的用法注重互动1.虚词“其”“之”“以”2.实词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三、文言句式分析课文第一部分(1段)故事发展:

秦晋围郑

形势围郑原因

驻军位置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第二部分(2段)故事起因:临危受命①佚之狐的话对刻划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②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分析课文第三部分(3段)故事高潮说退秦师

夜缒而出郑秦密谈说服秦伯

客观评价形势亡郑只对晋国有利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引出历史教训分析现状秦郑结盟宣告退师分析课文烛之武如何说退秦师?

利害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一、于秦无益,于晋有利二、晋善背秦、忘恩负义三、晋贪得无厌、助晋“阙秦”离间切中利害,言利不如陈害舍郑亡郑第四部分(4段)故事结局迫晋退兵分析课文晋侯退兵理由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智以乱易整,不武

复述课文第一部分(1段)故事起因第二部分(2段)故事发展第三部分(3段)故事高潮第四部分(4段)故事结局

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迫晋退兵烛之武人物形象分析深明大义不计个人得失足智多谋心系国家安危爱国老臣虚词

其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代词,他们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代词,那代词,自己的副词,还是,表商量语气③失其所与,不知④吾其还也虚词

之①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助词,的②夫晋,何厌之有?前置宾语和谓语间主谓间,取独代词,他的建议③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④公从之虚词

以①以其无礼于晋介词,因为②敢以烦执事介词,拿介词,把连词,来③越国以鄙远④阙秦以利晋实词古今异义①行李之往来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行装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主人古义:那人;今义:妻子

古义:离开;今义:往,到④亦去之

②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同“缺”,侵损③何厌之有?同“餍”,满足同“悦”,高兴同“智”,明智④秦伯说⑤失其所与,不知

实词通假字①共其乏困同“供”,供给

实词词类活用①晋军函陵②越国以鄙远③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名词作动词,驻军鄙,意动用法,以……为边邑;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意动用法,以……为疆界文言句式①夫晋,何厌之有?②是寡人之过也。

倒装句,宾语前置,“有何厌”。判断句

1.领略《左传》叙事艺术的魅力3.掌握实词、虚词、句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