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逆境生理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1/31/33/wKhkGGZfk5mAfpE7AAHRoMNOD4I466.jpg)
![第九章逆境生理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1/31/33/wKhkGGZfk5mAfpE7AAHRoMNOD4I4662.jpg)
![第九章逆境生理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1/31/33/wKhkGGZfk5mAfpE7AAHRoMNOD4I4663.jpg)
![第九章逆境生理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1/31/33/wKhkGGZfk5mAfpE7AAHRoMNOD4I4664.jpg)
![第九章逆境生理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1/31/33/wKhkGGZfk5mAfpE7AAHRoMNOD4I46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逆境生理第一节抗性生理通论※第二节植物的抗寒性第三节植物的抗旱性第四节植物的抗病性第一节抗性生理通论※
逆境(environmentalstress):对植物生长和生存不利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和。
植物的抗性(stressresistance):植物对不良环境的适应性和抵抗力。
2、影响水分平衡植物的吸水量降低,蒸腾量减少,但蒸腾仍大于吸水,植物组织的含水量降低—萎蔫。
3、光合速率下降,同化物形成减少
一、逆境对植物代谢的影响
1、逆境下细胞透性破坏呼吸下降—冻、热、盐、涝害呼吸先上升再下降—冷、旱害呼吸明显升高—病害4、呼吸速率的变化趋势
5、物质代谢变化合成E活性下降,水解E活性增强。淀粉、蛋白质等大分子化合物降解为可溶性糖、肽及氨基酸等物质。
形态结构适应植物对逆境的适应生理适应二、植物对逆境的适应※
植物对逆境的适应主要包括:避逆性、御逆性和耐逆性。抗环境胁迫涉及到植物体的忍耐胁迫和逃避胁迫(忍耐干旱)(避旱)(避旱)膜脂相变:液相高温液晶相低温凝胶相膜脂相变会导致原生质停止流动,膜结合酶活性降低,膜透性增大。试验证实,植物的抗冷性与膜脂的种类、碳链的长度和不饱和程度有关。膜脂碳链越短,不饱和脂肪酸越多,固化温度越低,抗冷性越强。(一)生物膜磷脂与抗冻性有关。杨树、苹果等进入越冬期间,树皮抗冻性增强时,膜脂中磷脂(磷脂酰胆碱等)含量显著增高。饱和脂肪酸和抗旱力有关。实验表明,抗旱性强的品种在灌浆期干旱时,叶表皮细胞的饱和脂肪酸较多。(二)逆境蛋白在逆境条件下,植物的基因表达发生改变,关闭一些正常表达的基因,启动一些与逆境相适应的基因。
1、热激蛋白(heatshockprotein,HSP)
—在高于植物正常生长温度刺激下诱导合成的蛋白质。
HSP家族中很大一部分属于伴侣蛋白。
HSP在抗热性中的作用:(1)维持变性蛋白的可溶状态或使其恢复原有的空间构象和生物活性(2)与一些酶结合成复合体,使酶的热失活温度明显提高植物对热激反应非常迅速,热激处理3~5min就发现HSPmRNA含量增加,20min可检测到新合成的HSP。
2、低温诱导蛋白植物经一段时间的低温处理后诱导合成的一些特异性的新蛋白质。这类蛋白多数是高度亲水的,其大量表达具有减少细胞失水和防止细胞脱水的作用,有助于提高植物对冰冻逆境的抗性。
3、渗调蛋白干旱或盐渍下诱导的一些逆境蛋白,它的产生有利于降低细胞的渗透势和防止细胞脱水,有助于提高植物对盐和干旱胁迫的抗性。
4、病程相关蛋白(pathogenesisrelatedproteinPRP)植物受到病原菌侵染后合成的一种或多种蛋白质,PRS在植物体内的积累与植物局部诱导抗性和系统诱导抗性有关。
5、其它逆境蛋白缺氧环境下产生厌氧蛋白;紫外线照射会产生紫外线诱导蛋白;施用化学试剂会产生化学试剂诱导蛋白。
(三)活性氧
1、活性氧与氧伤害学说
活性氧:指性质极为活泼、氧化能力很强的含氧物的总称。如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基自由基(·OH)、过氧化氢(H2O2)、脂质过氧化物(ROO-)和单线态氧(1O2)。
活性氧自由基伤害学说:在正常情况下,细胞内自由基的产生和清除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自由基水平很低,不会伤害细胞。当植物受到逆境胁迫时,平衡被打破,自由基积累过多,伤害细胞。
2、活性氧对植物的伤害(1)细胞结构和功能受损(2)生长受抑(3)损伤生物大分子
(4)诱发膜脂过氧化作用膜脂过氧化:生物膜中不饱和脂肪酸在自由基诱发下发生的过氧化反应。膜脂活性氧脂质自由基(R·)O2脂质过氧化物(ROO·)
脂质氢过氧化物(ROOH)
+R·膜脂内过氧化物
丙二醛(MDA)
膜脂过氧化自由基链式反应:
膜脂过氧化对植物的影响:膜脂过氧化后,膜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液晶态—凝胶态,膜流动性下降,质膜透性增加。且MDA等直接对细胞起毒害作用。
3、植物体内的抗氧化防御系统(1)保护E体系
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2O2-·+2H+
SODH2O2+O2
线粒体内膜呼吸链是植物体内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重要来源。
抗逆性强的植物在逆境下SOD活性降低幅度小或保持相对稳定,避免或减轻了活性氧引起的伤害。
B、过氧化物E(POD)
H2O2使卡尔文循环中的酶失活。高等植物叶绿体内H2O2的清除是由具有较高活性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E(Asb-POD)经抗坏血酸循环分解来完成的。
C、过氧化氢E(CAT)主要存在于过氧化体中,负责过氧化体中H2O2的清除。
(2)抗氧化物质(非酶促体系)抗坏血酸(Asb)、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维生素E(VE)、类胡萝卜素(Car)、巯基乙醇(MSH)、甘露醇等。(四)渗透调节
渗透调节:胁迫条件下,细胞主动形成渗透调节物质,提高溶质浓度,从外界吸水,适应逆境胁迫的现象。
1、渗透调节物质的种类
(1)无机离子
K+、Na+、Ca2+、Mg2+、Cl-、NO3-、SO42-
无机离子进入细胞后,主要累积在液泡中,因此无机离子主要作为液泡的渗透调节物质。
A、脯氨酸脯氨酸在抗逆中的作用:
a、作为渗透物质,保持原生质与环境的渗透平衡,防止失水
b、增强蛋白质的水合作用、可溶性和减少可溶性蛋白质的沉淀,保护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的稳定
c、解除氨毒及作为氮源(2)有机溶质
B、甜菜碱甜菜碱在抗逆中具有渗透调节和稳定生物大分子的作用。
(3)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大分子糖类和蛋白质的分解加强而合成受抑,蔗糖的合成加快;光合产物形成蔗糖;从植物体其它部分输入糖和氨基酸。
2、主要生理功能(1)维持细胞膨压(2)维持植株光合作用渗透调节在水分胁迫下维持气孔开放。(五)脱落酸在低温、高温、干旱和盐害等胁迫下,体内ABA含量大幅度升高。
(1)逆境胁迫增加了叶绿体膜对ABA的通透性(2)加快根系合成的ABA向叶片的运输及积累
ABA调节气孔开度,减少蒸腾失水,抑制生长。
原因:(2)减少自由基对膜的伤害经ABA处理后,会延缓SOD和过氧化氢酶等活性的下降,阻止体内自由基的过氧化作用,降低丙二醛等有毒物质的积累,使质膜受到保护。
(3)改变体内代谢外施ABA,可使植物体增加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等的含量,从而使植物产生抗逆能力。外施ABA提高抗逆性的原因:
(1)减少膜的伤害
(4)减少水分丧失
ABA处理后,可促进气孔关闭,蒸腾减弱,减少水分丧失,还可提高根对水分的吸收和输导,防止水分亏缺,提高抗旱、抗寒、抗冷和抗盐的能力。
交叉适应:植物经历了某种逆境后,能提高对另一些逆境的抵抗能力,这种对不良环境间的相互适应作用称为~。交叉适应的作用物质:ABAABA在交叉适应中的作用三、提高作物抗性的生理措施选育高抗品种是提高作物抗性的基本措施。
1、种子锻炼
2、巧施肥水
3、施用植物激素第二节植物的抗寒性低温对植物的危害,按低温程度和受害情况可分为冻害和冷害。冻害:零下低温对植物造成的伤害。
冷害:零上低温对植物造成的伤害。
1、细胞间隙结冰伤害—温度缓慢下降胞间结冰对植物造成的伤害:
(1)原生质过度脱水(2)机械损伤(3)融冰伤害(一)冻害的类型一、冻害的生理2、细胞内结冰伤害—温度迅速下降细胞内的冰晶的形成会对细胞膜、细胞器和基质结构造成不可逆的机械伤害。
(二)冻害的机制
1、膜伤害假说结冰伤害后,膜选择透性丧失(1)胞内的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大量外渗(2)膜脂相变使得一部分与膜结合的E游离而失活,引起代谢紊乱
2、巯基假说:蛋白质被损伤细胞质脱水结冰时,蛋白质分子相互靠近相邻的巯基形成-S-S-
解冻时蛋白质吸水膨胀,氢键断裂,-S-S-保留蛋白质天然结构破坏引起细胞伤害和死亡
抗寒锻炼:植物在冬季来临之前,随着气温的降低,体内发生了一系列的适应低温的生理生化变化,抗寒力逐渐加强,这种提高抗寒力的过程称为~。
1、含水量降低,束缚水的相对含量增高
2、呼吸减弱(三)低温下植物的适应性变化
3、ABA含量增加,生长停止,进入休眠
4、保护物质积累淀粉—可溶性糖(G、蔗糖)含量增加—降低冰点
脂肪—水分不易透过细胞质表层,代谢降低
5、低温诱导蛋白形成二、冷害的生理(一)冷害引起的生理生化变化
1、光合作用减弱
2、呼吸代谢失调—大起大落
3、细胞膜系统受损
4、根系吸水能力下降
5、物质代谢失调(二)冷害的机制冷害
膜脂相变(液晶—固晶)膜破裂(非均一的固化)质膜透性增加膜均一的固化与紧缩对水透性降低
(根)叶绿体、线粒体
膜上E活性降低骤冷渐冷间接损害失水超过了吸水派生干旱损害各个E之间活性差异蛋白质变性
或解离细胞内含物渗漏直接损害抑制光合与呼吸代谢破坏第三节植物的抗旱性
一、干旱的类型
旱害:土壤缺水或大气相对湿度过低对植物的危害。
1、大气干旱
—高温、强光、大气相对湿度过低
2、土壤干旱
—土壤缺乏可利用水
3、生理干旱
—土壤温度过低、溶液浓度过高、土壤缺氧、有毒物质存在
暂时萎蔫(temporarywilting):降低蒸腾即能消除水分亏缺以恢复原状的萎蔫。
永久萎蔫(permanentwilting):土壤中无可利用的水,降低蒸腾不能消除水分亏缺以恢复原状的萎蔫。永久萎蔫造成原生质严重脱水:二、干旱对植物的伤害
1、细胞膜结构遭到破坏
2、生长受抑
3、光合作用减弱
4、呼吸作用先升后降
5、内源激素代谢失调
—ABA、ETH含量增加,CTK合成受抑
6、氮代谢异常
—蛋白质合成受阻,水分胁迫蛋白合成,脯氨酸增加
7、核酸代谢受到破坏
8、植物体内水分重新分配
9、酶系统的变化—合成酶类活性下降,水解酶类及某些氧化还原酶类活性增高
10、细胞原生质损伤
三、植物抗旱类型和特征
(一)植物的抗旱类型植物对水分的需求不同:水生植物、中生植物、旱生植物
旱生植物对干旱的适应和抵抗方式:
1、逃旱性
—通过缩短生育期以逃避干旱缺水的季节
2、御旱性
—利用形态结构上的特点,保持良好的水分内环境
3、耐旱性
—这类植物具有忍受脱水而不受永久性伤害的能力
(二)抗旱植物的一般特征
1、形态特征根系发达、深扎、根冠比大
—有效地吸收利用土壤深层水分
叶脉致密,单位面积气孔数目多,角质化程度高
—有利于水分的贮存与供应,减少水分散失
2、生理特征细胞渗透势较低—吸水保水能力强原生质具较高的亲水性、黏性、弹性—抗过度脱水和减轻脱水时的机械损伤缺水时正常代谢活动受到的影响小第四节植物的抗病性
一、病原物对植物的侵染病原物分为:死体营养型、活体营养型
病原物的致病方式有:(1)产生破坏寄主的降解E
(2)产生破坏寄主细胞膜和正常代谢的毒素(3)产生阻塞寄主导管的物质(4)产生破坏寄主抗菌物质的E(5)利用寄主核酸和蛋白质合成系统(6)产生植物激素,破坏寄主原有激素平衡,造成寄主生长异常(7)将自己的一段DNA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用智慧谱写幼儿园发展新篇章计划
- 重大建设项目的安全检查计划
- 2025年猫爬架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板卧式电除尘器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密封用填料及类似品项目建议书
- 实施均衡发展的人口政策
- 医疗健康管理服务协议
- 艺术品交易与展示项目投资合同
- 担保期权合同
- 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赏析与解读
- 浪潮销售在线测评题
- 外研版小学英语1-6年级全册单词表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各单元重点语法知识点讲义
- 安全阀校验标准
- 耳穴压豆课件
- 建筑制图与识图教学课件:第八章 结构施工图
- 湘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册
- (高清版)DB15∕T 3585-2024 高标准农田施工质量评定规程
- 试油(气)HSE作业指导书
- 重症监护-ICU的设置、管理与常用监测技术
- 法律顾问服务投标方案(完整技术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