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附答案解析)_第1页
2024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附答案解析)_第2页
2024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附答案解析)_第3页
2024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附答案解析)_第4页
2024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从国共合作

到国共对立

选择题(共23小题)

1.(2022•阜新)新文化运动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这场运动开始的标

志是()

A.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

B.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

C.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D.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2.(2022•嘉兴)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新文化运动”是千百年来的历史积淀而成的旧文化的

扬弃和超越”。这场运动为扬弃和超越旧文化所高举的大旗是()

A.自强,求富B.变法、图强C.反帝、爱国D.民主、科学

3.(2022•青岛)"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启蒙,中国移植了民主宪政,却

出现了严重水土不服,民主自由没有成为一种社会常识和社会共识。”材料指出了新文化

运动的()

A.背景B.内容C.过程D.地位

4.(2022•南通)在《新青年》的影响下,各地刊物纷纷提出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

命等口号,使这场运动触及的社会面极为广泛。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A.迈出中国近代化第一步B.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C.指明中国革命正确方向D.掀起全国人民抗日怒潮

5.(2022•西藏)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讲到:''青春

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早在1919年5月4日,中国先进青年知识分子掀

起了一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的爱国革命运动。这场运动体现

的精神是()

A.不怕牺牲、艰苦奋斗B.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C.爱国进步、民主科学D.立党为公、忠诚为民

6.(2022•长春)1919年6月28日的“巴黎和约”签字现场,人们惊奇地发现中国代表团

的席位空无一人。这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对列强说“不”。材料体现的是哪一抗争的成

果。()

第1页(共24页)

A.五四运动B.北伐战争C.南昌起义D.抗日战争

7.(2022•青岛)如图漫画中的学生们高举“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等标语举行示威游行。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

A.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B.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C.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8.(2022•六盘水)如图中的文字最能反映五四运动的()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

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

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一一《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A.原因B.影响C.意义D.性质

9.(2022•遵义)李大钊受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鼓舞,他预言:“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

世界”。这是因为十月革命后()

A.推翻了俄国沙皇专制统治

B.俄国开始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D.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10.(2022•常州)某文献写道:“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

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此处“掘墓人”是指

()

A.庄园农奴B.市民阶层C.黑人奴隶D.无产阶级

第2页(共24页)

11.(2022•日照)1919-1922年,《新青年》中“民主”出现次数不及“革命”的工。这

20

种变化反映出()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国民大革命的进行

C.新文化运动的结束D.中国社会性质变化

12.(2022•潍坊)“这种半独立的封建国家,执政的军阀每每与国际帝国主义互相勾结,压

迫人民这表明当时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

A.创立民国平均地权B.打倒列强除军阀

C.组织领导工人运动D.建立苏维埃政权

13.(2022•广州)1924年10月,时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特派员的陈延年来到广州,

协助周恩来选派党团员到黄埔军校学习。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A.国共合作的实现B.红军长征的胜利

C.土地革命的开展D.二次革命的失败

14.(2022•镇江)1926年,湖南省农民协会的会员达到107万人,到1927年1月,会员又

增加到200万人。湖北省农民协会会员在1926年7月是3万多人,到同年11月就增加

到了20万人左右。两湖地区农会组织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五四运动扩大B.北伐胜利进军

C.红军战略转移D.七七事变爆发

15.(2022•赤峰)“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

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

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与以上材料相契合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D.北伐战争

16.(2022•阜新)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共产党人在南昌发动了武装起义。该

事件的意义是()

A.从组织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

B.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D.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17.(2022•常州)“从实践意义说,这次转移是由城市到农村的历史转折点,是农村包围城

第3页(共24页)

市革命道路的开端。”材料中的“这次转移”是指()

A.进军井冈山B.红军长征C.挺进大别山D.转战陕北

18.(2022•烟台)可以说,当时起义军退向井冈山,旨在避开占有优势的国民党军的攻击,

却寻找到自己生存发展之路。材料中的“路”指的是()

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B.以城市为中心

C.枪杆子里面出政权D.农村包围城市

19.(2022•潍坊)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革命从城市向农村的退却成为一种历史的进军。

对“进军”理解正确的是()

A.思想建党政治建军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C.独立领导武装斗争D.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20.(2022•遵义)如图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其中②处发生的事件()

A.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B.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C.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

21.(2022•大连)红色圣地留下许多有重大纪念意义的红色印迹,为麋续红色血脉提供了重

要资源。下列红色圣地与革命历史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A.南昌一一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

B.井冈山一一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

C.瑞金一一红军的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D.大别山一一中共一大召开

22.(2022•贵港)“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诗中描绘的历史事件是(

第4页(共24页)

A.北伐战争B.秋收起义C.红军长征D.挺进大别山

23.(2022•娄底)一些文学与艺术作品反映了历史事件,与下列图片相关的诗句是()

A.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B.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C.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D.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二.材料题(共2小题)

24.(2022•镇江)清末民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变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应任务:

材料一: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这场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因

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同时中华民国的

诞生也没有带给他们真正的民主……此后经过多少挫折,自己所追求的民主还是那样遥

远,于是慢慢的从痛苦经验中发现了此路不通。

--林伯渠《荏苒三十年》

材料二:1916年2月,陈独秀感觉到“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他

意识到,此等政治的根本解决,需要多数人的“最后之觉悟”,达成观念的解放。1919

年1月,他说明了“最后之觉悟”的途径;既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并反对

“孔学”所提倡的“封建时代之道德、礼教、生活、政治”。

--摘编自《陈独秀文章选编》(上)

材料三:历史图片

第5页(共24页)

国回回叵)回凶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部分条文《青年杂志》封面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涉及了哪两个重大历史事件?概括指出陈独秀期待多数人“最后觉

悟”的政治原因。

(2)材料三中的图片史料与另外两则文献史料之间构成的是互证关系还是对立关系?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民初的政治变局与观念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这一时期的观念变化反映了哪一领域局势的变动?

25.(2022•海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6年,李大钊发表文章,大声疾呼:“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

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新文化运动仍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为救国方

案……中国先进分子对救国方案的探索,再一次走到了十字路口。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等资料

材料二1918年李大钊部分革命活动

•李大钊接连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

热情讴歌俄国十月革命。

•毛泽东来到红楼,在李大钊的影响下,开始接触马克思列宁主义书籍,并且逐渐成为

一名马克思主义者。

・在北大红楼里,李大钊团聚了一些志趣相投的北大师生,建立了第一个研究马克思学

说的团体。

・在北大红楼里,李大钊和陈独秀等创办了《每周评论》。《每周评论》成为五四时期最

具影响力的刊物之一。

——摘编自张珊珍《党史第一课一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全纪录》

材料三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为功

第6页(共24页)

为罪,所不暇计。今既被逮,惟有直言。倘因此而重获罪戾,则钊实当负其全责。

——李大钊《狱中自述》

(1)据材料一、二,归纳李大钊救国思想的变化。并依据材料,指出导致李大钊思想变

化的重大历史事件。

(2)据材料二,概括李大钊宣传新思想的方式。

(3)综合上述材料,简述李大钊的革命活动所产生的影响。

三.解答题(共1小题)

26.(2022•绥化)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A(填地名)召开会议,开始确立以(填

人名)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2)红军四渡之后,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3)红军渡过,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

(4)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B(填地名)地区,与

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第7页(共24页)

2024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从国共合作

到国共对立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选择题(共23小题)

1.(2022•阜新)新文化运动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这场运动开始的标

志是()

A.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

B.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

C.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D.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考点】新文化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

【解答】A.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标志着新文

化运动的开始,故A正确。

B.《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不符合题意,排除B。

C.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文章,不符合题

意,排除C。

D.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不符合题

意,排除D。

故选:Ao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识记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有助于培

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2.(2022•嘉兴)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新文化运动”是千百年来的历史积淀而成的旧文化的

扬弃和超越”。这场运动为扬弃和超越旧文化所高举的大旗是()

A.自强,求富B.变法、图强C.反帝、爱国D.民主、科学

【考点】新文化运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等知识,重点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口号等知识。

【解答】根据所学,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

第8页(共24页)

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宣扬民主与

科学,促进了思想的解放。D项正确;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口号,排除A;变法、图

强是戊戌变法口号,排除B;反帝、爱国是五四运动的内容,排除C。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新文化运动以及口号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3.(2022•青岛)"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启蒙,中国移植了民主宪政,却

出现了严重水土不服,民主自由没有成为一种社会常识和社会共识。”材料指出了新文化

运动的()

A.背景B.内容C.过程D.地位

【考点】新文化运动.

【分析】重点考查新文化运动相关知识。

【解答】A.新文化运动背景是西方民主思想进一步传播,袁世凯定“孔教”为国教,新

旧思潮发生激烈冲突,进步的知识分子要建立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B.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文学革命。

C.结合材料没有体现新文化运动的过程。

D.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故选:Ao

【点评】学生要分清楚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过程、地位。

4.(2022•南通)在《新青年》的影响下,各地刊物纷纷提出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

命等口号,使这场运动触及的社会面极为广泛。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A.迈出中国近代化第一步B.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C.指明中国革命正确方向D.掀起全国人民抗日怒潮

【考点】新文化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材料的分析与解读。

【解答】由材料”在《新青年》的影响下,各地刊物纷纷提出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

庭革命等口号,使这场运动触及的社会面极为广泛”可知,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掀起了

思想解放的潮流,B项符合题意。A项与洋务运动有关,排除;新文化运动没有指明中

国革命正确方向,排除C;新文化运动与抗日战争无联系,排除D。

故选:Bo

第9页(共24页)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

5.(2022•西藏)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讲到:“青春

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早在1919年5月4日,中国先进青年知识分子掀

起了一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的爱国革命运动。这场运动体现

的精神是()

A.不怕牺牲、艰苦奋斗B.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C.爱国进步、民主科学D.立党为公、忠诚为民

【考点】五四运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五四运动相关知识,重点掌握伟大的五四精神。

【解答】根据题干“早在1919年5月4日,中国先进青年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拯救民族

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的爱国革命运动”可知,习近平总书记谈到的历史

事件是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1919年5月4

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并举行示威游行。五四运动前期以学生为主力,运

动的中心是北京,6月3日以后,五四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上海,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精神包含爱国、

进步、民主、科学,其中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即反帝反封的爱国精神。C符合

题意;ABD也是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的内涵,但与五四精神不符,排除。

故选:Co

【点评】本题重点掌握五四精神的内涵,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6.(2022•长春)1919年6月28日的“巴黎和约”签字现场,人们惊奇地发现中国代表团

的席位空无一人。这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对列强说“不”。材料体现的是哪一抗争的成

果。()

A.五四运动B.北伐战争C.南昌起义D.抗日战争

【考点】五四运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五四运动相关史实,重点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解答】据材料“1919年6月28日的'巴黎和约'签字现场,人们惊奇地发现中国代表

团的席位空无一人”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结

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成为了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A项正

确;北伐战争是在1926年爆发,排除B项;南昌起义发生在1927年,排除C项;抗日

第10页(共24页)

战争是在1931年开始,排除D项。

故选:A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五四运动相关史实,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7.(2022•青岛)如图漫画中的学生们高举“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等标语举行示威游行。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

A.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B.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C.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考点】五四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了五四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

爱国运动。

【解答】根据漫画内容:学生们高举“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等标语可知,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符合题意;A指的是洋务运动;B是辛亥革命的影响;D是土地改革的影响;排除ABD。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五四爱国运动兴起的

口号。

8.(2022•六盘水)如图中的文字最能反映五四运动的()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

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

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一一《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A.原因B.影响C.意义D.性质

第11页(共24页)

【考点】五四运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

键。

【解答】根据题干信息“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

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文字反映的是五四运动。

从“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可知,题干反映的是进行五四运动的原因,A项正确;

题干未反映五四运动的影响和意义,排除BC项;题干文字中“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能够反映五四运动的性质,但不是题干强调的重点,排除D项。

故选:A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

识记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的相关史实。

9.(2022•遵义)李大钊受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鼓舞,他预言:“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

世界”。这是因为十月革命后()

A.推翻了俄国沙皇专制统治

B.俄国开始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D.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考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十月革命的相关知识,重点掌握十月革命的结果以及意义。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让苦难中的中国人看到了光明,马

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

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

民的解放斗争。故D符合题意;推翻了俄国沙皇专制统治的是二月革命,排除A项;废

除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排除B项;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的是彼得一世改革,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重点掌握十月革命的结果以及意义,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0.(2022•常州)某文献写道:“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

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此处“掘墓人”是指

第12页(共24页)

A.庄园农奴B.市民阶层C.黑人奴隶D.无产阶级

【考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共产党宣言》,要求学生结合《共产党宣言》的内容特征来分

析。【解答】D.材料中明显反映的是《共产党宣言》,反映出工业革命的发展为资产阶级创

造了掘墓人,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这是指无产阶级。

A.庄园农奴主要是反对封建地主阶级。

B.市民阶层不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

C.黑人奴隶反映的是美国的奴隶主。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要搞清楚《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还要搞清楚工业革命的影响。

11.(2022•日照)1919-1922年,《新青年》中“民主”出现次数不及“革命”的工。这

20

种变化反映出()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国民大革命的进行

C.新文化运动的结束D.中国社会性质变化

【考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1919-1922年,“革命”出现的次数较多,是由于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

义思想,故A正确;B错在“国民大革命”与“1919-1922年”不符,排除;C材料未

体现出,排除;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变化并未发生改变,故D错误,排除。

故选:Ao

【点评】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

12.(2022•潍坊)“这种半独立的封建国家,执政的军阀每每与国际帝国主义互相勾结,压

迫人民这表明当时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

A.创立民国平均地权B.打倒列强除军阀

C.组织领导工人运动D.建立苏维埃政权

【考点】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国民大革命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由题干材料“这种半独立的封建国家,执政的军阀每每与国际帝国主义互相勾

第13页(共24页)

结,压迫人民。”这表明当时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列强除军阀。为推翻帝国主义和

封建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提出“打倒列强,除军阀”

的口号,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声势震动全国。故B项正确,ACD选项不是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口号,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国民大革命的相关知识。

13.(2022•广州)1924年10月,时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特派员的陈延年来到广州,

协助周恩来选派党团员到黄埔军校学习。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A.国共合作的实现B.红军长征的胜利

C.土地革命的开展D.二次革命的失败

【考点】国民党一大和第一次国共合作.

【分析】本题考查国民党一大和第一次国共合作,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

正式建立。在此背景下,大量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到黄埔军校学习,A项正确;

1936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排除B项;土地革命始于1927年,排除C项;二次

革命失败于1913年,排除D项。

故选:Ao

【点评】本题考查国民党一大和第一次国共合作,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

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4.(2022•镇江)1926年,湖南省农民协会的会员达到107万人,到1927年1月,会员又

增加到200万人。湖北省农民协会会员在1926年7月是3万多人,到同年11月就增加

到了20万人左右。两湖地区农会组织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五四运动扩大B.北伐胜利进军

C.红军战略转移D.七七事变爆发

【考点】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两湖地区农会组织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北

伐的胜利进军的相关史实。

【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短短几个月,北伐军从珠

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第14页(共24页)

北伐军经过的农村,爆发了疾风暴雨般的农民运动,给了北伐军极大的支持。1926年,

湖南省农民协会的会员达到107万人,到1927年1月,会员又增加到200万人。湖北省

农民协会会员在1926年7月是3万多人,到同年11月就增加到了20万人左右。因此,

北伐胜利进军促进了两湖地区农会组织迅速发展,B项正确;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

排除A项;红军战略转移开始于1934年,排除C项;七七事变爆发是在1937年,排除

D项。

故选:B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

两湖地区农会组织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的相关史实。

15.(2022•赤峰)“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

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

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与以上材料相契合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D.北伐战争

【考点】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了北伐战争。掌握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

【解答】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广东国民政府决定

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

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D是正确的选项;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通过问题分析,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北伐战争,运用所学,具

体分析作答。

16.(2022•阜新)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共产党人在南昌发动了武装起义。该

事件的意义是()

A.从组织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

B.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D.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考点】八一南昌起义.

第15页(共24页)

【分析】本题考查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

【解答】A.1927年9月,三湾改编从组织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排除A。

B.1927年,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排除B。

C.据材料“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共产党人在南昌发动了武装起义”及所学

可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

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故C正确。

D.1929年12月,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排除D。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理解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有助于培养

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7.(2022•常州)“从实践意义说,这次转移是由城市到农村的历史转折点,是农村包围城

市革命道路的开端。”材料中的“这次转移”是指()

A.进军井冈山B.红军长征C.挺进大别山D.转战陕北

【考点】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分析】主要考查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解答】A.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

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向湘赣边境的井冈山地区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

地一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故A正确。

B.红军长征在在第五次反围剿之后,排除B。

C.挺进大别山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排除C.

D.转战陕北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排除D。

故选:Ao

【点评】主要考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8.(2022•烟台)可以说,当时起义军退向井冈山,旨在避开占有优势的国民党军的攻击,

却寻找到自己生存发展之路。材料中的“路”指的是()

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B.以城市为中心

C.枪杆子里面出政权D.农村包围城市

【考点】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分析】本题以材料为切入点,重点考查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相关知识。

第16页(共24页)

【解答】根据“起义军退向井冈山,旨在避开占有优势的国民党军的攻击,却寻找到自

己生存发展之路”可知,材料中的“路”指的是农村包围城市。1927年中国共产党发动

了攻打中心城市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但是都失败了。在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分

析了城市中敌强我弱的力量对比,意识到攻打中心城市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为了保存革

命力量,决定带领部队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地区进发,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在此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的实践中,毛泽东逐渐摸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

权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D符合题意;材料与“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枪杆子里面

出政权”无关,AC都不符合题干中的史实;B错误,应为:以农村为中心。

故选:D。

【点评】本题掌握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相关知识,重点熟记基础知识。

19.(2022•潍坊)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革命从城市向农村的退却成为一种历史的进军。

对“进军”理解正确的是()

A.思想建党政治建军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C.独立领导武装斗争D.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考点】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分析】本题考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为保存革

命力量,放弃攻打长沙,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

据地-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

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故对“进军”理解正确的是建立农村

革命根据地。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o

【点评】本题考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

掌握基础知识。

20.(2022•遵义)如图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其中②处发生的事件()

第17页(共24页)

A.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B.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C.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

【考点】遵义会议.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遵义会议等知识,重点掌握遵义会议的内容以及意义等知识。

【解答】根据图片“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②是

贵州的遵义。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遵义

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

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

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故C项正确;中共

二大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故排除A项;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

、政治建军”的原则,排除B项;在中共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的论断,排除D项。

故选:C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遵义会议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21.(2022•大连)红色圣地留下许多有重大纪念意义的红色印迹,为凄续红色血脉提供了重

要资源。下列红色圣地与革命历史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A.南昌一一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

B.井冈山一一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

C.瑞金一一红军的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D.大别山一一中共一大召开

【考点】红军长征.

第18页(共24页)

【分析】本题以革命圣地与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对应为切入点,考查井冈山农村革命

根据地创建。

【解答】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是在井冈山;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是会宁;中共一大召

开在上海和嘉兴南湖,ACD对应不正确;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把马克思主

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为保存革命力量,放弃攻打长沙,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

建立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B对应正确。

故选:Bo

【点评】本题以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22.(2022•贵港)“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诗中描绘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B.秋收起义C.红军长征D.挺进大别山

【考点】红军长征.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红军长征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识读题干材料。

【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

央红军被迫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实行战略大转移。上述材料“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

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反映了红军长征中翻雪山、过草地的

史实。故C符合题意;北伐战争是1926-1927年、秋收起义是1927年9月、挺进大别

山是1947年,与红军长征的1934-1936年,时间不符,排除ABD。

故选:C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红军长征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23.(2022•娄底)一些文学与艺术作品反映了历史事件,与下列图片相关的诗句是()

《飞夺泸定桥》(刘国枢作品)《红军过雪山》(艾中信作品)

A.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B.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第19页(共24页)

C.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D.钟山风南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考点】红军长征.

【分析】本题考查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图片的解读。

【解答】观察图片《飞夺泸定桥》《红军过雪山》可知,这反映的是红军长征中的事件,

与长征有关的诗句是B项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B项符合题意。

故选:Bo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掌握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

二.材料题(共2小题)

24.(2022•镇江)清末民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变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应任务:

材料一: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这场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因

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同时中华民国的

诞生也没有带给他们真正的民主……此后经过多少挫折,自己所追求的民主还是那样遥

远,于是慢慢的从痛苦经验中发现了此路不通。

--林伯渠《荏苒三十年》

材料二:1916年2月,陈独秀感觉到“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他

意识到,此等政治的根本解决,需要多数人的“最后之觉悟”,达成观念的解放。1919

年1月,他说明了“最后之觉悟”的途径;既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并反对

“孔学”所提倡的“封建时代之道德、礼教、生活、政治”。

--摘编自《陈独秀文章选编》(上)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涉及了哪两个重大历史事件?概括指出陈独秀期待多数人“最后觉

第20页(共24页)

悟”的政治原因。

(2)材料三中的图片史料与另外两则文献史料之间构成的是互证关系还是对立关系?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民初的政治变局与观念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这一时期的观念变化反映了哪一领域局势的变动?

【考点】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都解放了中国人的思

想,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解答】(1)根据材料一“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这场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

被过低估计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同时中华民国的诞生也没有带给他们真正的民主……”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辛亥革命的影

响。辛亥革命推翻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根据材料二“既

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可知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材料二中的“两位先

生”分别指的是民主与科学。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

“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

动一一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根据材料二

“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可知陈独秀期待多数人“最后觉悟”的

政治原因是共和国体之下,仍然存在专制统治。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胜利后建立的中华民国通过的资产阶级宪法性质

的文献,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标志着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由此可知,材料三中的图片史料与另外两则文献史料之间构成的是

互证关系。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清末民初的政治变局是共和政体取代专制政体(推

翻清朝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中华民国);北洋军阀统治;观念变化是拥护民主与科学(民

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动摇封建礼教(反对尊孔复古逆流);掀起思想解放潮流。

(4)综合上述材料,这一时期的观念变化反映了政治领域局势的变动。

故答案为:

(1)事件:材料一:辛亥革命;材料二;新文化运动;原因:共和国体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