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周周清7作业课件新人教版12_第1页
2022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周周清7作业课件新人教版12_第2页
2022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周周清7作业课件新人教版12_第3页
2022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周周清7作业课件新人教版12_第4页
2022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周周清7作业课件新人教版1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周周清7C

A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往之女家B.汝之不惠C.亲戚畔之D.固不可彻【解析】A.“女”同“汝”,你;B.“惠”同“慧”,聪明;C.“畔”同“叛”,背叛。D【解析】A.能够/实现;B.告诫/谨慎;C.居住;D.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同“增”,增加。C

5.古诗文默写。(11分)(1)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2)微动涟漪,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采桑子》)(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由个人推及国家,分析“国恒亡”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以传情,诗以明志。《孟子》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讴歌了“大丈夫”的傲然风骨。(5)《愚公移山》中愚公移山的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可奈何花落去惊起沙禽掠岸飞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指通豫南,达于汉阴6.翻译下列句子。(6分)(1)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会胜利。(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上天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顺。(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二、文言文阅读(25分)(一)【甲】富贵不能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乙】文天祥传文天祥至潮阳,见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②。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过零丁洋》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崖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节选自《宋史》)【注释】①弘范:张弘范,元军将领。

②张世杰:崖山战役中的宋军将领。D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在天下最光明的道路——义。(2)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如果)你能改变对南宋的忠心,以(或“用”)侍奉(或“对待”)宋朝的态度来侍奉(或“对待”)我们皇上,将不剥夺(还给)你宰相的官职。9.下列对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文探讨“何谓大丈夫”的问题。景春提出观点,孟子反驳,有破有立。B.【甲】文列举“女子之嫁”时母亲教导她的内容是为表明女子必须服从丈夫这一道理。C.【乙】文中文天祥的言行达到了“贫贱不能移”这一标准,他是真正的“大丈夫”。D.【甲】【乙】两文都是通过语言、动作描写达到刻画人物形象这一目的的。A10.读完【甲】【乙】两文,在你的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请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示例:我认为“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更不能为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所迷乱、动摇、屈服。【乙参考译文】文天祥被押解到潮阳,带去见张弘范,张弘范身边的人命令文天祥下拜,文天祥不拜,张弘范于是用对待客人的礼节对待他。与他一起到崖山,让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护卫皇上(国家),却教别人背叛皇上(国家),能这样做吗?”张弘范坚持索要劝降信,文天祥就将他所写的《过零丁洋》交给张弘范。诗里最后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笑(把它放下)没有管它。攻破了崖山,军营中聚在一起喝酒,弘范说:“国家亡了,你忠孝已经尽到了,(如果)你能改变对南宋的忠心,以(或“用”)侍奉(或“对待”)宋朝的态度来侍奉(或“对待”)我们皇上,将不剥夺(还给)你宰相的官职。”文天祥潸然泪下,说道:“国家灭亡了不能去救,作为人臣死了还不够抵罪,何况哪敢不死还生出二心?”张弘范认为文天祥非常忠义。(二)鲁公治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①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②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不能决,事又寝③。(《新百喻经》)【注释】①颠踬(diān

zhì):跌倒、摔跤。②下房:仆人住的房子。③寝:息,止。安放,放置有人认为……很好(对)足够,充足12.下列对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修路径直通向山,安放栏杆保护他们,又有什么担忧呢?B.修路让他们通过,设计栏杆护住山,又有什么担心的呢?C.开辟一条小路来通行,设置栅栏来保护,又有什么担心的呢?D.开辟一条通人的小路,建设护人的栅栏,又有什么担忧的呢?C13.鲁公治园的行为表现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的句子概括)(1分)14.鲁公之父、妻、家人阻止治园的理由各是什么?他们认识上有什么相同点?(4分)父:________________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在认识上都有局限性,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犹夷不能决无地置土。不畏小儿女颠踬耶?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看问题片面(或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出于本位主义考虑问题)。【参考译文】鲁公修建一个园子,想要凿出一个池子。他的父亲说:“没有地方安放土。”鲁公于是停下来了。有人说:“土可以堆成山。”鲁公认为(这个意见)很好,想按照他的方法去做。他的妻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