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作文开头段扣题吸睛写法技巧实例指导_第1页
2024年高考作文开头段扣题吸睛写法技巧实例指导_第2页
2024年高考作文开头段扣题吸睛写法技巧实例指导_第3页
2024年高考作文开头段扣题吸睛写法技巧实例指导_第4页
2024年高考作文开头段扣题吸睛写法技巧实例指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高考作文备考

2024高考作文开头段

扣题吸睛写法实例指导

-作文开头的一般标准

明确简洁切题精彩

明确:开头要点题(点明中心):表达情感或表达看法。点题的句子一般在开头一段的后半部

分。

简洁:开头要力求简洁、优美,语言精炼不拖沓。字数尽量控制在150字以内,一般三四句话

足矣。

切题:开头要和材料以及标题互相契合,要抓住标题中的关键词展开论述。还要做到形式上要

相符,语言风格一致。

精彩:使用“设悬念”、“用典故”、“引名言”、“摆问题”、“亮靶子”、“反弹法”等

技巧提升开头段落的形式美。

二作文开头的操作步骤

第一步:概述材料——谁+干何事+结果如何(最多不超过100字)

第二步:写出评价(点评材料,联系现实,即把行文思路由“材料”转向现实生活。)

联系实际,如:①在生活中/现实社会中/人生中……②人生何尝不是如此?③物尚且如此,人

亦然……④人生在世,当我们面对生活中……时⑤只有……,我们才能在人生道路上……⑥同

样,人活于世,我们也应该……⑦在通往……的道路上,我们……

古今对比,提出疑问,如:①历史已成烟云,伟人先哲已逝,却给现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

财富,启迪着吾辈青年……②XX(先哲名字)的智慧可资借鉴……③读罢这个故事/这则材料,

不禁让我们陷入沉思,XX为我们敲响了警钟……④针对XX(关键词)这一话题,我们应该如

何看待呢?⑤古今中外,凡事业有成者,无不是……反之,那些难成大事者,往往是……(对

比)⑥诚然,XX在当时的历史背景/处境下是无可厚非的,然而,XX放在新时代,更值得我们

推崇。(辩证思考)

第三步:明确观点(就是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支持什么、提倡什么、主张什么、反对什么。)

提出中心论点的提示语:因此,我认为……/所以,我觉得……/综上所述,我的看法是……/

我的观点是……/以我观之……/在我看来……

三作文开头技法运用实例示范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事不耳闻目见,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材料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

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开头基本方法运用示例:

一、直引或摘引材料内容

1"事不耳闻目见,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短

短几句,却可谓字字珠矶,尤其在信息大爆炸时代,仍然给芸芸众生良多启示。

2认识事物,要“耳闻目见”,不可“臆断其有无”,要理性明辨“庐山真面目”,这都是苏

轼的谆谆遗训,充满人生智慧。

3.不论是“事不耳闻目见”,抑或是“身在此山中”,庐山的真面目仿佛都总是云雾缭

绕,不可捉摸。唯有撑去心灵的陈爱看,以明察之眼观,以善辨之心察,方可看清庐山

之真面目。

二、嵌入材料关键词

1.苏轼诗文脍炙人口,“石钟山”也好,“庐山”也好,都体现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高度。

扪心自问,你走出了那座难辨真面目的“庐山”吗?

2.“石钟山”和“庐山”,成就了文豪苏轼的绝佳诗文,也警示我们如何理性、真切地认清

世界万象。

3.枯坐桌前,臆断有无,无疑代替不了“耳闻目见”,更不意味着“真相”。

三、精炼概括材料观点

1.这个时代,真相隐匿,乱象纷繁。我们习惯了以“所想”替代“所见”,或者以“所见”

替代“真相”,岂不谬哉?

2.万物互联时代,足不出户就知天下事,我们坐在或大或小的空调房里,遨游世界,解构时

代,但事实上,我们也困在了某个“信息茧房”,就像了苏轼所云:不识庐山真面目。

在这个“兴奋剂社会”和“悬浮时代”,海量信息在光速闪现,需要我们认清看全,慎思明

辨。

四、引用切合材料的名言、诗句

1.有这样一句话:真正的危机不是机器像人一样思考,而是人像机器一样思考。智能时代来

袭,我们的思考能力似乎在钝化。不夸张地说,这就是一个“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时代。

2.苏格拉底有一句脍炙人口的话: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在我看来,我们审视的,不仅是

自我的人生,还有形形色色的“石钟山”“庐山”。

3.白岩松《白说》有句话,发人深省:理性还是奢侈品。所以,我们在面对各种各样的“石钟

山”“庐山”时,往往难以看清,更难以看全。

4.有诗云:乱花渐欲迷人眼。世间纷繁芜杂,你需要穿越乱花丛一般的道路,抵达你的理性之

境。你还需要面对你人生中幽远的“石钟山”,走出一座又一座扑朔迷离的“庐山”。

五、善用修辞修饰文采

1.人的一生,既是一场漫长的人生苦旅,也是一次走出认知“庐山”的精神跋涉。

2.人虽贵为自由的万物之灵长,但人又戴着各种无形“镣铐”。可能终其一生,都难以走出

那座云遮雾绕的“庐山”。

3.万物互联时代,网络信息的毛细血管,已经联通了世界的角角落落。但我们也因此容易陷

入认知的局限,更难辨别''庐山真面目”。

4.“石钟山”的命名由来需要溯源,“庐山”的真面目需要识破,错综复杂的纷繁世间,也

需要我们擦亮双眼,洞悉明辨。

5.扪心自问,人生住健,有谁不是在一边攀越,一边认知那一座又一座的“石钟山”“庐

山”?

四吸睛亮眼的高考优秀作文开头示例

【2023全国乙】

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

那也是单调的。

以上两则材料出自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以生动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请据此写一篇

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800字。

【示例1】

美美与共春满园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

己行得更远。”诚哉斯言!很多人不明白一个道理:“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弓I)(评)这个世界需要的

是美美与共春满园,和谐共生济天下。(亮)

【示例2】

百花竞争开放,接纳满园花香

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

(引)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发人深省:一花独放不是春,面对世界前所未有之大变局,积极竞争

,怀有接纳之心,我们才能更好地成长,百花齐放才能春满园。(评)故曰:百花竞争开放,

接纳满园花香。(亮)

【示例3]

灯火照人间,促百花齐放

树木在森林中相依偎而成长,星辰在银河中相辉映而璀璨。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诸子百

家和而不同的思想争鸣迸溅出激烈的火花,薪火相传;历史的长河继续流淌,中国各民族拥有

民族区域自治权迸发出强大的凝聚力。(开场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一花独放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引)由此观之,吾辈青年应学会用灯火照人间,促百花齐放,美美与

共。

(点)

【示例4]

践共生共荣,揽日月同辉

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人与人,国家与国家,文化与文化的碰撞日益激烈,渡时代

三峡,面对波谪云诡的时代巨变,和而不同、美美与共之思想历久弥新,充满青春活力。(开

场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弓I)唯有共荣共生

,方能彰显生命之绚丽;唯有求同存异,方能揽山川异域,日月同辉。(点)

【2023全国甲】

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握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800字。

【示例1】

科学掌控谱华章,我的青春我做主

我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握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奴仆,(引)整天被日程

表和工作计划控制、主宰,失去主动性。时间就是生命,我们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就要科学掌

控时间。(评)

科学掌控谱华章,我的青春我做主。(点)

【示例2】

掌控时间,主动学习

技术发展提高了我们对时间的掌控能力,但是为了取得更大成绩,我们不得不投入更多时

间。因此有的高中生无限挤压休息娱乐时间,废寝忘食,焚膏继辱,秉烛达旦,身心俱疲,成

了时间的仆人,从而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生活乐趣。(弓I)(评)我们要学会掌控时间,主动

学习。(点)

【示例3】

除科技束缚,做时间主人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人生天地之间,如白驹过隙。”“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

涕下。”时间自盘古开天地就是人类探索的对象。而今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人类凭借智慧在

各个领域突破,立竿见影的日辱被智能钟表取代,蒸汽机车被风驰电掣的飞机、高铁取代……

(开场语)有人扬言我们掌握了时间,有人却感叹我们做了时间的仆人,如此相对的观点,引

人思考。(引述)我要说,应破除科技束缚,做时间主人。(点)

五学以致用,实战演练

运用上述作文的任意一种开头方法,分别写出下面各作文题的开头段。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疏密有致”的布局与草书之美息息相关,是草书内在美学本质之一。书法家根据汉

字的笔画结构,在草书创作中恰当安排蔬密关系,达到“疏”处可跑马、“密”处不透

风的效果。只有在当“疏”处留白、简要,当“密”处紧凑、繁复,才能使草书作品具

有奇妙的视觉张力与表现力。书法如此,万事亦然。

以上材料带给你怎样的思考?请综合材料和你的生活体验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

文。要求:结合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

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晋书•宣帝纪》中说:“顺理而举易为力,背时而动难为功。”意思是做事

顺乎义理就容易见效;行动违背时势,就难以成功。这里的“时”指事物发展的

客观趋势。《周易》中说得更具体,更形象:“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

时,其道光明。”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白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

泄露个人信息;不少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23年的夏天,北大教授姚洋在毕业典礼上对即将毕业的北大学生说:“乐观者赢得未

来,悲观者赢得现在。”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联系实际,表达你的看法。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

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北大教授的话中有两个关键词一一“乐观”与“悲观”,与之相对的另外两个词一一“未来”

与“现在”。

4.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现代文阅读I告诉我们,一条不断流淌的河流,在绵延流动中取舍增删,人生何尝不是如

此呢?

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800字。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面对“存在”的正确态度是尊重,在疼痛的世界选择赞美存在,才能自我拯

救。而有人却不这么认为。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于“如何面对存在”的理解。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示例:

第1题

1.张驰有度方得始终

古语云“太张必折,月满则缺。”诚如斯言。草书中的“密”便是张弓与满月,亦如日常

拼尽全力、废寝忘食地学习;其中的“疏”便是收弓与弯月,亦如日常的娱乐与休息,养精畜

锐。《汉书》中曾言“修身以为弓,勤学以为矢",如何平衡生活中的疏密关系,达到张驰有

度的状态,迎来有的放矢的成功?(方法:嵌入材料关键词)

2.草书讲求布局“疏密有致”,根据汉字结构恰当安排疏密关系,则“疏处可跑马,'密'

处不透风”,构成了草书内在美学的本质之一。书法如此,人生亦然:人生之路复杂多变,我

们应当在该“密”处紧凑繁,在应''疏"处留白简要,繁简相合,明简繁之理,才能书写出自

己独特的人生美学。(方法:直引或摘引材料内容)

第2题

1.顺乎天理,应乎时势

《庄子•养生主》中描述“良厨庖丁"解牛,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

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嶷,因其固然,技经肯繁之未尝,而况大甄乎!这与《晋书•宣

帝纪》"顺理而举易为力,背时而动难为功”有异曲同工之妙,我辈青年也应从中汲取智慧,能够

在当下和未来生活中顺乎天理,应乎时势,如此,方能更好的绽放价值。(方法:直引或摘引

材料内容)

2.顺理为力,背时无功

古语“顺理而举易为力,背时而动难为功”,强调了“理”和“时”对于成事的重要性。

顺理而举,难者亦易;背理而为,易者亦难。

理,物质本身的纹路,事物客观的规律。如果顺着纹路治玉,看似坚硬的玉石也能轻松剖

开;以无厚入有间地游刃有余,庞然大牛也能瞬间如土委地。不究物理,费尽人力物力寻石兽

于下游,终究毫无所获;不循木性,尽管旦视暮抚,爱恩忧勤,依旧难以培育出大树参天。所

以,顺理行事,犹如顺水行舟,即使千里行程也能还归于须臾,化难为易,容易见效。背理而

为,恰似缘木而求鱼,即使勤恳兢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